秦皇岛柳江地区地质实习指导书.docx
- 文档编号:24018306
- 上传时间:2023-05-23
- 格式:DOCX
- 页数:39
- 大小:52.65KB
秦皇岛柳江地区地质实习指导书.docx
《秦皇岛柳江地区地质实习指导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秦皇岛柳江地区地质实习指导书.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秦皇岛柳江地区地质实习指导书
工程勘察实习指导书
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
工程学院勘测学院
岩土工程勘察教研室
一、实习的目的
本次实习是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之一。
其目的在于通过房屋建(构)筑物工程勘察和石门寨地区地质认识实习,全面认识工程地质条件,学习和掌握工程地质工作的研究思路和方法,为今后的专业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工程勘察是以工程地质条件为研究对象,以工程地质问题的提出、分析和解决为核心,以保证工程建筑的安全、经济和正常使用为目的的工程实践过程。
通过实习,了解工程地质勘察的工作方法和手段,如工程勘探取样和编录,静力触探,标准贯入试验和动力触探等方法。
土工试验是了解土的工程性质的基本方法,也是工程地质勘察常用的方法,本次实习要求学生掌握土的密度、含水量、液、塑限、压缩试验、剪切试验、击实试验的原理、仪器、方法和资料整理。
地质认识实习是工程地质测绘的基础。
工程地质测绘是工程勘察的基本工作方法,主要任务是为了研究拟建场地的地层、岩性、构造、地貌、水文地质条件及不良物理地质现象,对工程地质条件给予初步评价,为场址选择及勘察方案的布置提供依据。
二、实习的容
(一)房屋建筑物和构筑物的工程勘察
1查明场地和地基的稳定性、地层结构、持力层和下卧层的工程特性、土的应力历史和地下水条件以及不良地质作用等;
2提供满足设计、施工所需的岩土参数,确定地基承载力,预测地基变形性状;
3提出地基基础、基坑支护、工程降水和地基处理设计与施工方案的建议;
4提出对建筑物有影响的不良地质作用的防治方案建议;
5对于抗震设防烈度等于或大于6度的场地,进行场地与地基的地震效应评价。
详细勘察阶段主要工作
应按单体建筑物或建筑群提出详细的岩土工程资料和设计、施工所需的岩土参数;对建筑地基做出岩土工程评价,并对地基类型、基础形式、地基处理、基坑支护、工程降水和不良地质作用的防治等提出建议。
1搜集附有坐标和地形的建筑总平面图,场区的地面整平标高,建筑物的性质、规模、荷载、结构特点、基础形式、埋置深度、地基允许变形等资料;
2查明不良地质作用的类型、成因、分布围、发展趋势和危害程度,提出整治方案的建议;
3查明建筑围岩土层的类型、深度、分布、工程特性、分析和评价地基的稳定性、均匀性和承载力;
4对需进行沉降计算的建筑物,提供地基变形计算参数,预测建筑物的变形特征;
5查明埋藏的河道、沟浜、墓穴、防空洞、孤石等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
6查明地下水的埋藏条件,提供地下水位及其变化幅度;
7在季节性冻土地区,提供场地土的标准冻结深度;
8判定水和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
9场地稳定性和适宜性的评价。
详细勘察阶段主要工作方法(详细容见勘察教材)
1钻探和取样;
2静力触探;
3动力触探和标准贯入试验;
土工试验(详细容见勘察教材)
1密度试验
2含水率试验
3液限、塑限试验
4压缩试验
5直接剪切试验
(二)地质认识实习路线
实习区地层层序
新生界
第四系河床、河漫滩等松散堆积物
中生界
侏罗系中侏罗统蓝旗组(J2l)
下侏罗统北票组(J1b)
古生界
二叠系上二叠统石千峰组(P2sh)
上石盒子组(P2s)
下二叠统下石盒子组(P1x)
组(P1sh)
石炭系上石炭统组(C3t)
下石炭统组(C2b)
奥系下奥统马家沟组(O1m)
亮甲山组(O1l)
冶里组(O1y)
寒武系上寒武统凤山组(Є3f)
长山组(Є3c)
崮山组(Є3g)
中寒武统夏组(Є2z)
徐庄组(Є2x)
下寒武统毛庄组(Є1mo)
馒头组(Є1m)
府君山组(Є1f)
上元古界青白口系(群)景儿峪(qj)
下马岭(qx)
下元古界混合花岗岩(绥中花岗岩γ2)
实习路线
1崖子~东部落剖面路线
剖面位置位于崖子村西约0.5公里处。
教学目的:
1.了解元古界(Pt)青白口群下马岭组和景儿峪组和古生界下寒武系(Є1)的地层层序、主要岩性特征、地层划分和其标志;
2.认识和确定地层间的接触关系;
3.认识和划分沉积韵律或旋回;
4.识别碎屑岩类和粘土岩类岩性标志特征,认识绥中花岗岩和闪长玢岩岩性特征;
5.认识下寒武系纪府君山组石灰岩岩性特征。
教学安排与教学容:
观察顺序应按岩层由老至新逐次进行,即在岩层正常分布的情况下,沿着岩层的倾向进行观察。
此路线即由东向西进行。
1.重点观察下马岭组与绥中花岗岩(γ2)的接触关系。
观察接触关系时,不但要延接触面处,而且要把观察的围扩大一些。
首先要注意崖子的陡砬子地形,这种奇特的地形是有两种情况──其一是侵入接触,其二就是沉积接触。
如何去识别呢?
在这里见到一下几种现象:
两种不同岩石的接触面处又很明显的界线,并且是个较平缓的接触面,而这并没有参差不齐或相互穿插的现象。
发育在下面的岩石中的节理也没有延伸到上覆岩层中去。
在花岗岩体的近接触面处的岩性特征有名显的变化(颜色、结构构造、矿物组成)特别是在岩体的表面产生高岭土化、绿泥石化和叶腊石化。
这种变化是有何种原因造成的?
花岗岩体已遭受变质作用,而上覆沉积岩未见有变质或任何烘烤现象。
底部还有很薄层的小砾岩,砾石磨圆度不好,带有棱角状的小碎块,碎块的主要成分却是下伏岩体表面的产物。
这种小角砾岩石怎样形成的呢?
应如何命名?
收集第一手资料,取样,作素描图,记录。
2.逐层观察下马岭组、景儿峪组岩相特征,分层标志。
作路线剖面图、记录和采集标本。
下马岭组(qx)
根据岩性从下之上可分4层总厚91米。
有粗到细韵律明显,共有两个韵律。
下一个韵律颗粒较上一个粗,颜色和成分由简至繁,韵律的厚度由薄变厚。
这是反映在水体由浅逐渐加深的条件下形成的。
各岩层中多少含有海绿石,岩层层面开阔,层理清楚,砂岩的颗粒分选和磨圆度都比较好,在第一层中还可见到波痕、交错层理、泥裂等现象。
这些现象都反映其形成的条件是属滨海环境。
本组的主要岩性特征是以滨海浅海的杂色页岩及石英净砂岩组合构成两个完整的沉积韵律。
根据岩相和层位的关系,暂与下马岭组相对比。
景儿峪组(qj)
剖面中第5层的黄褐色薄层状中细粒石英净砂岩,便是景儿峪组的开始。
紧接着第6层是暗灰色豹皮状细晶灰岩,这是下寒武统府君山组的岩性。
其中有闪长玢岩岩体侵入。
第8层是紫色页岩、蛋青色页岩、和粉红色薄层隐晶泥质岩,这是景儿峪组的中上部地层。
第10层是景儿峪组的最上部地层。
在此断剖面中,地层被岩体侵入而受到破坏。
景儿峪组出露不全,总厚只有14米。
但是将第5、8、10层连接起来,可见倒有上而下是由砂岩至页岩至灰岩,即由粗至细;由碎屑岩至粘土岩至碳酸盐岩,作有规律的韵律组合,属浅海相沉积。
这个岩石组合基本上反映出景儿峪组的地层顺序和主要岩性组合特征,只是厚度较小而已。
府君山组(Є1f)
府君山组是区寒武系最下部的地层,在柳江向斜东翼发育良好,东部落北部剖面可作为标准剖面,厚146米。
岩性主要为暗灰色厚层白云质豹皮灰岩。
靠上部见有含叠层石石灰岩,底部薄层结晶石灰岩中产莱得利基虫(Redlichia)化石。
本组属浅海相沉积,与下伏地层景儿峪组呈假整合接触。
馒头组(Є1m)岩性为紫红色页岩,东部落可见紫色页岩、粉砂质页岩,并夹有数层石灰岩。
本组露头差,地形上呈低丘。
本组可能属于泻湖相沉积。
厚60~67米。
本组以顶部的鲜红色泥岩作为标志层与毛庄组分界。
毛庄组(Є1mo)岩性为紫色、紫红色页岩、泥岩夹少量薄层石灰岩透镜体。
本组主要为潮上带沉积。
厚112米,东部落厚30~34米。
思考题:
1.沉积接触关系与角度不整合接触关系如何区别?
它们之间是否有联系?
2.景儿峪组与下马岭组如何区别?
二者的分层标志是什么?
2小王山奥系、石炭系、二叠系及中生界剖面路线
剖面位置──位于小王坡
教学目的:
1.了解组(C2b)、组(C3t)、组(P1sh)的岩性特征,掌握分层标志;
2.观察北票组与组、蓝旗组与北票组的角度不整合接触关系;
3.结合工程地质条件对马蹄岭回头曲线、越岭线的线形选择进行分析和研究。
教学安排与教学容:
1.接着作路线剖面图,逐层观察本息组的岩性特征。
在17层处注意采植物化石,在靠中上部的泥灰质透镜体中注意采海相动物化石。
根据产动、植物化石的情况,结合岩性特征去认识海陆交互相的特点,加深对组岩相的认识。
2.对G层铝土矿(或称耐火粘土矿)要进行较详细的观察和记录。
从其颜色、结构、比重大小去识别品位(即质量的好坏)。
一般来说,颜色深、具鲕状结构并胶结紧密、具贝壳状断口,比重大的,质量较好。
3.在黄绿色粉砂岩夹页岩层和黄绿色铁质结核中粒石英杂砂岩层处是组与组的分界处,要着重观察黄绿色铁质结核中粒石英杂砂岩层,是两组的分层标志。
该岩层的新鲜面为青灰色至黄绿色,风化面为黄绿色,含黄铁矿小结核,黄铁矿风化后有时流失后留下带褐铁矿锈的小孔。
人们常称此为小孔砂岩。
4.观察组的岩性时也要注意采化石,其中含少量海相化石(腕足类、双壳类等),也是海陆交互的沉积、但以植物化石为多。
此组由两个韵律组成,整个颗粒都很细,含煤线,尤其较多的黄铁矿小结核是其重要特征之一。
5.组与组的分界处也是观察的重点。
注意28层的岩石特性:
灰白色中粒至粗粒石英杂砂岩,有时含砾石,硅质胶结。
6.观察组的岩性特征时,要注意其由两个韵律组成。
第一个韵律主要含煤,本区开的煤矿,主要属这一韵律。
此处只见到含煤线。
深处可能有较好的煤层,这是煤层在地表露出的一种现象,在找煤中对煤线也要特别重视。
第二个韵律顶部含B层耐火粘土,在本剖面上未出露全,这是为什么呢?
7.观察北票组与组的不整和接触关系。
在31层与32层处,将近小王山山顶。
此处北票组第二段的砾岩直接与组的第二个韵律的一部分相接触。
沿接触界追索观察就可见到砾岩与下浮组的不同岩性的地层相接触。
在砾岩中很难测得准确得的产状,因此要找砾岩的夹层去测量。
试与组产状相比较,看有区别否。
根据上述现象的观察,请考虑一下这样的问题—为什么北票组会直接与组相接触?
其中缺失哪些地层?
8.与上述同样的方法去认识蓝旗组与北票组的接触关系。
但是要注意对一个火山熔岩与沉积岩的接触关系的认识要难一些,通过此处的观察不一定会得到满意的答案。
因此,还要注意沿分界线进行左右追索。
同时也要测量火山岩的产状。
思考题
1.组与组的岩性特征有何类同?
2.要怎样做才有把握地来确定地层间地接触关系?
平行不整合与角度不整合有何不同?
各反映的地质意义是什么?
3潮水峪断层路线
路线
从沙锅店沿小路去潮水峪,到小路旁,然后沿断层追索到北山坡,往返路程7公里。
教学目的
1.追索潮水峪断层,观察断层标志;
2.掌握确定断层性质的方法;
3.观察断层与脉岩的关系;
4.了解上寒武系凤山组(Є3f)泥质条带灰岩特征;
5.了解地下水的天然及人工露头。
教学安排与教学容
在潮水峪南小路旁,观察地层产状变化和测定断层面产状为SWW110∠85;断层上盘为凤山组泥质条带灰岩,产状为SWW260∠10、SWW260∠18、下盘仍为凤山组泥质条带灰岩和部分冶里组地层,产状SWW265∠13和SWW260∠58,在断层面上观察到阶步擦痕、镜面和小羽状裂痕,并见挤压透镜体和断层泥,可以判断为一条逆断层,在该观处岩壁上,又观察到三条脉岩,产状为SW210∠84呈北西方向延伸,大致平行排列,脉宽0.5~1米,并可见脉岩被断层切割。
沿断层向北向追索,上盘仍然是凤山组泥质条带灰岩,产状为NE45∠42;而下盘则为亮甲山组厚层灰岩,灰岩层面上发育有大量南----北向方解石脉,上宽下窄,呈楔形,可判定沿纵断层形成。
上述断层观察后,可沿原路返回潮水峪南小路旁,过桥向正向,沿一条山路前进,在300米处的一个冲沟中,可观察到一条正断层,该断层面产状为NW295∠67,呈NNE向延伸,发育在风山组泥质条带灰岩中,上盘产状为SW250∠36、下盘产状为SW245∠24,断层属正断层,断层两侧可见岩层被错断情况。
此外,沿山路继续上山,前进700米左右,沿途要注意产状变化,尚可见一个北西向小背斜,西南翼产状为SWW260∠10、东北翼NE45∠35。
思考题
1.潮水峪断层向倾向为SEE110,如果倾向为NWW280时,则该断层应归属什么类型?
2.你能否说明断层与脉岩的关系?
3.根据那些特征,说明断层旁侧的方解石脉受纵断裂控制。
教学要求及注意事项
1.观察潮水峪断层时,要查明两盘地层时代和断层标志;
2.要准确测量断层面的产状和查明断层与脉岩的关系;
3.观察风山组小背斜时,要顺序测定地层产状。
4上庄坨大石河河谷、沙锅店岩溶路线
路线
从上庄坨村西至196高地路线
教学目的
1.观察河流(大石河)的地质作用和描述河谷地形及冲积物特点;
2.确定河流阶地的级别、划分阶地的结构类型;
3.绘制河谷地貌及第四纪地质横剖面图;
4.观察单面山地形。
5.观察横跨大石河的公路桥和铁路桥的结构特征,结合工程地质条件对线形选择进行分析和研究
教学安排与教学容
沿路线观察与描述以下几点:
1.观察弯曲河段、直流河段的水流部结构特征,重点了解弯曲河段横向环流的侵蚀、搬运和堆积作用。
2.观察与解释弯曲河段凹岸(侵蚀岸)和凸岸(堆积岸)的地貌特征和形成发展过程。
3.从冲积物的空间分布、岩矿成分、岩相特征三个方面观察和描述冲积物特征,并且对比河床相冲积物与河漫滩相冲积物的异同点。
4.划分河床、床浅滩、河漫滩及阶地(包括确定阶地的级别、划分阶地的结构类型。
描述阶地地面和阶地陡坎的组成物质、测量阶地的高度、确定阶地的形成时代、寻找冲积物中的化石、观察阶地是否有变形变位等等)。
5.边观察、边练习作河谷地貌第四纪地质横剖面图。
确定河谷横剖面形态(V形U形和梯坡谷)。
并讨论河谷地形和冲积物的形成发展过程。
6.观察上庄坨大石河河谷南岸的单面山地形并描述其特点。
思考题
1.从冲积物的空间分布、岩矿成分和岩相等三个方面,总结其特点。
2.根据冲积物中砾石的排列方式,如何确定出流水的方向?
3.弯曲河段河谷横剖面的不对称性是怎样形成的?
4.河流阶地的结构类型是如何确定的?
可分哪几种类型?
5.说明该段河流地形的形成发展过程。
6.确定上庄坨、沙锅店的地貌位置;注意大石河支主流汇合地带的阶地特征;
教学安排与教学容
在路线上注意观察和确定上庄坨、沙锅店的地貌位置以及大石和与其支流交汇地带的地貌特征。
在沙锅店动村东小路旁,观察与描述路旁松散堆积物的空间分布位置、岩矿成分和岩相特征。
认真观察冰碛物的特征。
在沙锅店东山坡,观察与描述石芽、溶沟和落水洞的分布和形态特征;观察它们与岩性和构造的关系;结实它们的形成发展过程。
同时要注意观察溶沟中堆积物特征;在该观察点以西还能观察到一条北西方向延伸的脉岩所形成的岩脉丘陵。
思考题
1.试述冰碛物与冲碛物的异同点。
试确定冰碛物的来源。
2.岩脉丘陵是怎样形成的?
3.解释岩溶地形的形成发展过程。
是地表岩溶还是地下岩溶?
属于哪一个岩溶阶段的产物?
5.蟠桃峪路线
路线
蟠桃峪村北0.5公里处
教学目的
1.观察河流(大石河)的地质作用和描述河谷地形及冲积物特点;
2、观察蟠桃峪滑坡地貌特征;
6北戴河海滨路线
路线:
鸽子窝----煤矿工人疗养院
教学目的:
1.观察海洋地质作用
2.观察海滨地貌(地形)
容:
观察点1:
鸽子窝,观察了解海蚀崖的形成,赤土河入,沉积三角洲及现代波痕等;
观察点2:
煤矿工人疗养院,了解观察现代海蚀穴,海蚀崖,海蚀平台等;
观察点3:
观察了解绥中花岗岩与其他岩脉的穿插关系并确立相应的先后顺序,观察并描述伟晶岩,重点观察伟晶岩的特点。
实习路线可根据实习区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三)编写工程勘察实习报告
1基本要求:
①应对已有资料进行充分而系统的综合整理与分析研究;
②报告和附图是勘察工作最终成果的互相补充的两个方面,力求文图配合;
③报告容要论述有据,简明扼要;
④文字通顺,条理清晰;
⑤要有适当的插图、插表,文图并茂。
2参考提纲:
第一部分工程地质勘察方法
1实习的目的
2工程钻探和取样;
2静力触探;
3动力触探和标准贯入试验;
4土工试验
第二部分地质认识实习
1前言
实习的目的任务。
工作区的位置及交通条件。
实习项目及工作量、工作方法、提交成果。
2区域地质环境特征
2.1地形地貌
2.2地层岩性
2.3地质构造
2.4水文地质特征
2.5新构造运动特征
2.6物理地质现象
3.各条实习路线总结和体会
可以谈谈实习的收获、自己的感想、存在的问题,或者对某野外实习中观察到的地质容例如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环境等谈谈自己的看法。
也可以对实习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自己的意见。
实习报告要求立意明确,资料详实,思路清晰,文理通顺,自己认为有必要时也可附些图件说明问题。
编写实习报告是每一个人的综合能力、分析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的具体表现,而这些能力是地质学科的学习中必不可少的。
每个同学都应认真对待。
编写报告材料来源主要来自野外记录,可以参考有关的教材和书籍,可以互相讨论,但不能相互抄袭。
报告字数不少于4000字。
3格式要求
三、成绩评定方法
本次实习成绩的评定主要根据每个人三方面的表现:
1.实习中的表现和实习日记(60分);
2.工程勘察实习报告(40分)。
附录:
石门寨地质条件简介
第一章实习区位置、交通及自然经济概况
石门寨地质教学实习基地位于市(海港区)北28km,其高斯坐标为y=20714~20728km,x=4437.24455km,总面积近389.2km2。
该区自然地理位于燕山山脉东端、南临华平原和渤海海湾、行政属省市抚宁县石门寨镇管辖。
区外交通极为方便。
市辖三区四县与实习基地有水泥公路和地方铁路相通。
大、京哈等铁路在市海港区、山海关区和北戴河区三处设有国家三级站。
实习区有市近郊公共汽车和出租汽车往返。
因此,交通十分方便。
实习基地坐落在柳江盆地,按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提出的中国地貌形态分类表,为一南北向延伸的低山~丘陵区。
实习区北、西、东三面被陡峻的山地环境,为一盆状地形,盆地中西部火山岩分布区为山高坡陡地形。
相对比高在200——300m,最高峰老君顶海拔主程493.0m。
纵贯盆地南北的大石河是本区最主要水系。
大石河自北东而来,经大庄流入本区,在家洼转近南北向曲流,过傍水崖向东南直流,至蟠桃峪山盆(水面高程为海拔62.5m),于山海关以南注入渤海。
全长70km,流域面积约600km2。
大石河水库(燕塞湖)是工业和居民用水的水源基地.蓄水量达70万m3;也是风景优美的游览区。
实习区气候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大陆型气候。
但受海不影响较大。
冬季长,春、夏、秋季较短。
1988年年平均气温为11.3。
C。
最冷的一月份,月平均气温为2.9。
C(1959年1月1日为全年最低温度,达21.5。
C);最热的7—8月份,月平均气温为24.8。
C(1961年6月10日为全年最高温度,达39.9。
C)。
暑期6—9月份高于30。
C气温的天数仅为15天。
年降水量在400—1000mm之间,其中1988、1982和1969年降水量分别为607.6mm、415.9mm和1086.6mm。
多集中在7—8月份、占总降水量的70%,山洪也多集中在这个季节里。
主要风向趱季多西南风,冬季多东北风,最大风速19m/s,年平均风速为3m/s。
冬季冻土层厚度约为0.85m。
实习区工农业并重,农业主要种植玉米、小麦、高梁等。
山坡多种植果树,尤以桃树较多,盛产密桃。
工业以采掘业为主,有煤、耐火粘土、建筑石材以及水泥原料等。
其中煤矿具有悠久的开采历史。
规模属小型。
总储量为2—3亿吨。
煤质为无烟煤,局部为劣质煤。
实习区最大工矿企业为柳江煤矿,属国家二级企业。
年产量为60万t。
其次是市电北局北山发电厂,容量为2台1.2千瓦机组和1台1.5千瓦机组与系统连接。
主要满足市工业和居民用电。
地方国营水泥厂随着国家基本建设发展的需要,在盆地星罗棋布。
第二章石门寨地区地质概况
第一节地层
实习区出露地层属华北地台型。
除普遍缺失中奥统至下石炭统、三叠系、白垩系及第三系之外,其它时代地层发育较好、出露较全、各地层单位划分标志明显,化石丰富,很具有代表性。
全区围出露的地层有上元古界青白口系,下古生界寒武系、下奥统、上古生界中石炭统、二叠系,中生界侏罗系以及新生界第四系。
本区地层顺序及它们之间的接触关系见表2-1。
本区地层自老而新简述如下:
一、上元古界青白口系(Pt3q)
1.龙山组(Pt3ql)
龙山组为本区最老的沉积地层单位。
主要分布在东部岩子至东部落、南部鸡冠山等地。
以岩子村西剖面最好,厚度91m。
本组由两个沉积韵律组成。
下韵低部是灰白色含砾粗粒长石石英净砂岩,向上过渡为紫色、黄绿色页岩。
上韵律低部砂岩稳定成分增加,顶部出现蛋黄青色泥灰岩。
分选磨圆较好。
砂岩中斜层理、波痕及海录石矿物屡见不鲜,属典型滨海相至浅海相沉积。
与下伏绥中花岗岩(r2)块体岩石呈沉积接触。
2景儿峪组(Pt3qj)
景儿峪组最初命名地点在省蓟县城北景儿峪村。
分布与龙山基本一致。
在庄村北出露较全。
厚度38m。
本组岩性由碎屑岩、粘土岩过渡到碳酸盐沉积。
具有海侵沉积特点。
与龙山组整合接。
其分界标志层是以其底部黄褐色或带铁锈色的中细粒铁质(含海录石)石英净砂岩。
其底部中细粒长石石英净砂岩具大型海成风暴波痕、海相特征明显,因此本组属滨海相至浅海相沉积。
上元古界青白口系在本区尚无找到可靠化石依据,郝诒纯教授(1954)曾将原下马岭组上部砂岩,单独称龙山砂岩,下部页岩称前坡页岩。
1975年,华北前寒武纪地层会议建议两者单独建组。
上部称龙山组,下部延用下马岭组。
至此青白口系按岩石相划分为下马岭组浅海页岩相、龙山组滨海砂岩相和景儿峪组浅海泥灰岩、灰岩相。
1979年全国第二次地层会议或由中国地质科学院主编的《中国地层概述》中,也将青白口系三分为下马岭组、骆驼岭线(龙山组)和景儿峪组。
本区出露的下马岭组实属原下马岭组上部外观察和室友整理的基础上,认为岩石地层单位应强调沉积韵律在地层划分的重要作用。
不同沉积环境下的沉积韵律应是划分地层的依据。
因此,将原下马岭组顶部黄褐色中细粒具大型风暴波痕的石英净砂岩置于景儿峪组底部,使景儿峪构成一个完整的海侵沉积韵律,该层之下为龙山组。
二、古生界(Pz)
(一)寒武系(∈)
1.府君山组(∈Lf)
府君山组系省区测二队(1960)在蓟县北府君山建立的地层单位。
相当于原景儿峪组上部“豹皮状灰岩”。
从景儿峪组划分出的依据是本组在区域上以平行不整合分别覆盖在下马岭组、组之上,并具有明显的嵌入平行不整合接触关系,本区延用前人资料。
本组主要分布在东部落至沙河寨,以及西部上平山一带。
东部落剖在出露交全。
可作为本区标准剖面。
厚度146m。
本组岩石标志明显,下部为暗灰色厚层状结晶灰岩。
产莱德利基虫Redlichia。
上部为灰白豹皮状白云质灰岩夹暗灰色薄层灰岩。
与下伏景儿峪组分界标志是下部暗灰色厚层状结晶灰岩底部薄层灰岩中含角砾或砾岩。
本组属浅海相沉积。
2.馒头组(∈1m)
馒头组最初命地点在省长清县夏镇南2.5km馒头山.向北依次是毛庄组、夏组和崮山组(崮山唐王寨)命名地点。
布拉克维尔德E.Blackwelder(1907)创建,卢衍豪、董南庭(1953)改为馒头组。
本区馒头组未发现可靠化石证据,其层位确定是依据区域层位对比。
本组分布与府君山组一致,厚度71m。
岩性以鲜红色泥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秦皇岛 柳江 地区 地质 实习 指导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