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支农服务主力军地位不断巩固.docx
- 文档编号:24018294
- 上传时间:2023-05-23
- 格式:DOCX
- 页数:24
- 大小:37.33KB
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支农服务主力军地位不断巩固.docx
《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支农服务主力军地位不断巩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支农服务主力军地位不断巩固.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支农服务主力军地位不断巩固
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支农服务主力军地位不断巩固
时间:
2011-03-22来源:
金融时报作者:
记者韩雪萌
目前,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已成为深受全国亿万农民欢迎的两大金融产品。
“积极贷款—发展生产—还清贷款—争取贷更多的款—扩大生产规模……”正成为许多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新路径。
春日的暖阳晒得人热乎乎的,海南省屯昌县枫木镇永安村村民陈金霞眼看着和自己同一组贷款的姐妹吴清銮家的新居即将建成,一脸的羡慕。
陈金霞是枫木镇最早争取到省农信社“一小通”贷款的妇女之一,2008年,从最早的5000元开始,至今她已经累计获得贷款3.7万元,从未拖欠。
这些小额贷款为农民扩大生产规模走上致富路派上了大用场。
当初与陈金霞联保的5户中,已经有2户开始盖新房。
和陈金霞一样,越来越多的海南农民爱上了政府贴息的小额贷款,“积极贷款—发展生产—还清贷款—争取贷更多的款—扩大生产规模……”正成为许多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新路径。
据记者了解,目前,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已经成为深受全国亿万农民欢迎的两大金融产品。
据银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介绍,每年使用这两个产品取得贷款的农户数量接近7000万户,受益农民3亿左右,有效缓解了农民“贷款难”问题,取得了促进农民增收、农村信用社增效及地方党政满意的多赢效果。
近年来,在监管部门积极引领和大力推动下,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深化体制改革、加强业务管理、转换经营机制、改善金融服务,目前已经发展成为我国县域及乡村机构网点分布最广、涉农信贷投放最多、农村普惠制金融服务和均等化建设贡献度最大的一类机构群体,成为联系广大农民群众的金融纽带,为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稳固国民经济发展基础,管理好通胀预期作出了积极贡献。
截至2010年末,全国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贷款余额比改革启动前的2002年末增加4.3万亿元,增长307%;涉农贷款余额比建立涉农信贷统计制度时的2007年末增加1.79万亿元,增长85.8%。
特别是在去年国家宏观调控政策背景下,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坚持“控规模、保支农、调结构”,腾出规模和资金,加大信贷支农投放力度,确保“三农”服务工作不放松,支持力度不减弱,信贷投放不下降,涉农贷款整体实现增速高于各项贷款增速、增量和占比高于上年水平的工作目标。
在切实注重风险防范基础上,各地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从当地实际出发,针对农村多元化金融服务需求特点,将近年来城市金融发展迅速的银行卡、理财产品等引入农村,大力开展产品和金融服务创新。
积极探索和开发低成本、可复制、易推广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发展农村信用共同体模式,发挥由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银行、保险公司、担保公司等多类农村市场经济主体组成的信用共同体联合增信功能,提高农村借款人贷款的可得性。
创新发展林权、存货、应收账款、仓单及动产浮动质押贷款等多种新的抵(质)押贷款品种。
积极开展与保险公司业务合作,在向农村借款人发放贷款时,引入涉农保险机制,建立了涉农信贷与涉农保险之间的联姻机制。
为了使广大地处偏僻地区的农民可以享受到应有的金融服务,在不同的地区,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还创新了一些独具特色的方法。
在北京,北京农村商业银行的工作人员就向记者介绍了这家银行打造的“乡村便利店”:
乡村便利店主要建设在偏远农村地区农民活动集中的村委会等场所,采用能够通过存折及银行卡登录的自助终端作为“乡村便利店”的主要机具设备,以及一台网上银行自助体验终端、一部96198直通电话作为辅助机具设备,由村委会指派一名辅导员负责机具设备的看管、农村客户的操作引导以及业务宣传。
当地居民携带存折及银行卡即可登录自助终端,办理查询、补登存折、转账、代缴费等业务,或通过密码直接登录到网上银行自助体验终端,办理多样化的金融业务,从而满足了金融服务较为匮乏的农村地区的需求。
目前,北京农村商业银行已建成4家“乡村便利店”,计划2011年新建40家,将覆盖率提升至8%;到2013年末,共建设155家“乡村便利店”,将覆盖率提升至30%。
随着我国农村金融改革加快推进,农村“金融地图”不断更新,农村金融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在坚持商业化改革和市场化运作的同时,各地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还主动履行社会责任,努力保持县域机构网点数量稳定,积极参与农村金融服务均等化建设,成为近年来在推进金融机构空白乡镇基础金融服务全覆盖工作中的支柱力量。
银监会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在2010年全国减少的483个金融机构空白乡镇和342个金融服务空白乡镇中,有334个和251个是由农村合作金融机构通过设立各类机构网点、提供多种金融服务加以覆盖的。
”通过实施“两点两机”、“包村包片”战略,即分别采取设立标准化营业网点和简易营业网点,布设POS机和ATM机,实施临近机构信贷员“包村包片”等服务方式,使贫困偏远地区广大农户能够平等分享到农村金融改革发展的成果,就近享受到方便快捷的基础金融服务。
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时间:
2011-03-21来源:
人民日报作者:
王一鸣
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解决我国经济发展中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实现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内在要求和根本途径。
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深刻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对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出全面部署。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再次强调,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推动经济尽快走上内生增长、创新驱动的轨道。
我们要认真贯彻中央的决策部署,把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
充分认识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意义
我国发展外部环境和内在条件发生的深刻变化,对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既形成巨大压力,也带来新的机遇。
我们必须从培育国际竞争新优势和增强我国发展新动力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意义。
适应国际环境新变化,必须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国际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结构调整呈现新特点。
从需求结构看,发达国家试图改变过度依赖负债消费的发展模式,通过增加中小出口企业贸易融资、有条件放松高科技产品出口管制、迫使贸易伙伴扩大市场开放以及美元贬值等手段扩大出口。
从供给结构看,发达国家积极推进“再工业化”,大幅增加研发投入,支持新能源、生物医药、信息网络等产业发展,抢占科技和产业竞争制高点。
我国只有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才能适应世界经济结构的重大变化,在国际合作和竞争中赢得主动。
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必须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国际金融危机使我国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凸显:
在需求结构方面,内需和外需不平衡,投资和消费不协调,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偏低;在供给结构方面,制造业和服务业发展不平衡,生产加工规模和技术创新能力不协调,科技创新和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偏低;在空间结构方面,城乡发展不平衡,区域发展不协调,基本公共服务不均等;在要素结构方面,资源要素投入与生产率提高不平衡,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不协调,资源环境硬约束持续强化;等等。
这些结构性矛盾如果得不到解决,就难以拓展发展新空间、培育竞争新优势,也难以形成经济持续较快发展的内生动力。
今年是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关键一年。
只有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才能化解经济运行中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调整需求结构,增强消费拉动力
2001—2009年,我国投资率由36.5%上升到47.5%,消费率则由61.4%下降到48.6%,其中居民消费率由45.3%下降到35.6%,投资率过高、投资与消费失衡的矛盾突出。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外部需求萎缩,通过国际市场消化过剩生产能力的空间缩小。
在这种形势下,经济增长过于依赖投资和出口拉动的局面难以为继,迫切要求提升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
把提升居民消费能力、改善居民消费条件、培育新的消费热点作为调整需求结构的重点。
提高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居民收入,是提升居民消费能力的基础。
这就要求加快推进收入分配改革。
在初次分配领域,建立健全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完善对高收入行业工资总额和工资水平的双重调控政策。
在再分配领域,推进个人所得税制度改革,降低中低收入者税负;较大幅度提高公共服务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
改善居民消费条件是扩大消费需求的重要保障。
应优化城镇商业网点布局,加强中小城市和农村商贸流通、宽带网络等消费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农村商业连锁经营和统一配送。
培育新的消费热点有利于进一步释放城乡居民的消费潜力。
应继续实施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政策,积极发展电子商务、网络购物等新型消费业态,培育发展文化、旅游和健身等新兴服务消费。
进一步发挥投资在经济结构调整中的作用。
近两年来,扩大投资需求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当前,投资领域的重点应转向调整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质量和效益。
具体途径是:
发挥政府投资的导向作用,引导投资向水利、保障性安居工程、农业基础设施、科技创新、教育卫生、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等领域倾斜;放宽市场准入,将中央鼓励民间投资的政策措施落到实处,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坚决控制高能耗、高排放和产能过剩领域的投资,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
调整产业结构,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我国产业结构的基本特点是:
工业比重过高且附加值低,服务业发展滞后;过度依赖加工制造环节,决定市场地位和附加值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高技术产业名义比重提高较快,但多集中于价值链低端。
在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我国经济增长高度依赖低端加工组装、缺乏自主技术和品牌的局面难以为继,迫切要求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调整产业结构的紧迫任务是加快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
应加快推进钢铁、石化、有色金属、造船等重点产业技术进步和优化重组,建设一批现代产业集群,加强产业链延伸升级和产业集群分工协作;支持企业技术改造,提高基础工艺以及基础材料、基础元器件研发和系统集成水平,培育一批适应市场需要、拥有核心技术、创新能力强、机制灵活的优势企业和产业;建立健全落后产能退出机制,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
同时,引导企业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
调整产业结构的战略重点是加快发展服务业。
应加快发展与现代制造业密切相关的金融保险、商务服务、信息服务、科技服务等生产性服务部门,加快发展研发、设计、标准、物流、营销和供应链管理等生产性服务环节,同时重点发展面向农村的生活性服务业;完善促进服务业发展的政策体系和市场环境,引导社会资本更多地投向服务领域;鼓励创新服务业态,推进规模化、品牌化、网络化经营,提升服务业的整体素质和水平;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积极承接国际服务业转移和外包。
调整产业结构的关键环节是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应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鼓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促进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推进产学研紧密结合,建立企业技术创新联盟;把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摆到突出位置,加强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建设创新支撑体系,设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和产业投资基金,推进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构建“核心技术—战略产品—工程与规模应用”的创新价值链;组织实施重大应用示范工程,支持市场拓展和商业模式创新。
加强节能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大力发展绿色经济
加强节能减排是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方面。
应在完善政府节能减排目标责任考核办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开展能耗总量控制和节能量交易试点,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增强企业和全社会节能减排的内生动力;推行强制性能效标识,扩大节能产品认证范围,完善合同能源管理等节能机制;发展循环经济和环保产业,推行清洁生产;加强重点流域污染防治,加大重点地区重金属污染治理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加快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加强重点生态功能区保护和管理。
落实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行动目标是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任务。
全球气候变化已成为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挑战。
我国把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作为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任务,确定了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降低40%—45%的目标。
落实这一目标,要求严格限制高耗能、高排放产业发展,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加快发展服务业和高技术产业;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加快建设以低碳为特征的工业、建筑和交通体系。
应加强对节能与提高能效、洁净煤、先进核能、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低碳和零碳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投入,加强对城市建筑进行节能改造,发展轨道交通等低碳交通方式。
同时,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增加森林蓄积量和森林碳汇。
积极开展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国际合作,推动建立公平合理的国际规则。
统筹国土空间开发利用,增强区域发展协调性
我国是发展中大国,区域结构调整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中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
加大区域结构调整力度,就要坚持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落实好新10年西部大开发的重点任务和政策,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支持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继续支持东北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提升沿边开放水平;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加强交通运输枢纽建设,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支持东部地区体制机制创新和发展方式转变,在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加强对特殊困难地区的支持和对口支援,进一步健全长效帮扶机制,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同时,发挥市场机制对区域协调发展的积极作用,引导产业跨区域有序转移,促进生产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
推动主体功能区建设。
加快实施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完善绩效考核办法和利益补偿机制,规范开发秩序,控制开发强度,引导各地区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定位推进发展,形成高效、协调、可持续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
科学规划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功能定位、产业布局、开发边界,缓解特大城市中心城区压力,强化中小城市产业功能,增强小城镇公共服务和居住功能,推动形成大中小城市基本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一体化、网络化发展的城镇化新格局。
特别应注意在优化发展珠三角、长三角和京津冀三大城市群的同时,在中西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发展潜力较大的区域,通过加快承接产业转移和有序集聚人口培育发展一批新兴城市群,带动中西部地区加快发展。
优化信贷结构:
银行应如何作为
时间:
2011-03-18来源:
金融时报作者:
李文龙
《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今年要着力优化信贷结构,引导商业银行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信贷支持,严格控制对“两高”行业和产能过剩行业贷款。
接受记者采访的金融界人士认为,今年把稳定物价总水平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实施稳健货币政策目的在于适当控制国内流动性。
在后危机时代,实体经济对资金的需求量仍较旺盛,我国又面临调整经济结构的关键时刻,银行信贷作为配置资金资源的主要手段,势必要有保有压,对不同行业和领域区别对待,也是防范金融风险的要求。
哪些领域是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
来自金融界的多位代表委员对此进行了热议。
中国工商银行行长杨凯生“两会”期间表示,“十二五”期间,商业银行要按照国家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坚持资源低耗和环境友好的基本要求,积极支持先进的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
工商银行云南省分行行长许海也认为,着力调整信贷结构,要求商业银行首先应积极支持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支持节能减排、循环经济、环保产业等绿色经济发展;其次还要严格执行绿色信贷政策,坚持“环保一票否决制”,严格控制“两高”行业和产能过剩行业贷款。
银行信贷要服务于实体经济发展,必须与产业政策相配合。
“十二五”规划提出要大力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成为商业银行关注的重点领域。
另外,当前的物价上涨反衬出粮食安全的重要性,极端灾害性天气多发也将我国农田水利建设的落后暴露无遗。
“三农”这一亟待补强的薄弱环节以及中小企业应是银行信贷倾斜的对象。
“以结构优化为原则的信贷投放能够较好地兼顾实体经济需求和积极引导经济布局调整两个方面的政策目标。
”人行济南分行行长杨子强认为,通过将更多的资金投向中小企业、“三农”、现代服务业、节能环保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低碳经济等有利于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领域,能够以信贷增量的结构优化带动经济结构的边际调整,在改变经济增长对粗放经营的路径依赖、增强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同时增加社会效益。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一项重要涵义是调整产业结构,平衡三大产业的占比,促进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
工商银行河南省分行行长刘卫星表示,优化信贷结构必须处理好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的关系。
在信贷投向上,既要继续支持传统优势产业,又要优先支持新一代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人行昆明中支行长周振海也认为,商业银行应加大对地方经济发展影响较大的重点骨干企业和重点建设项目等的支持,也要加大对中小企业、就业和助学等经济社会发展薄弱环节的信贷支持。
“国开行作为服务国家战略和政府调控经济的重要杠杆,将充分发挥中长期投融资优势,坚持有扶有控的信贷原则,控制总量,优化结构。
”国家开发银行行长蒋超良“两会”期间表示,优先保证在建、续建项目和列入“十二五”规划重大项目用款需求,加大中西部、西藏和四省藏区、新疆及沿边地区融资倾斜力度。
为煤电油运、农林水、通讯、公共设施等重点领域,特别是农田水利等薄弱环节和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供长期、稳定、高效的中长期融资支持。
促进产业升级和自主创新,重点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文化产业及旅游等现代服务业发展,支持节能环保和生态建设。
另外,我国“十二五”期间经济发展面临的环境和资源制约更为严峻,控制“两高”行业和产能过剩行业势在必行。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十二五”期间,我国要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分别降低16%和17%,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8%至10%。
要实现节能减排的长期目标,发挥信贷政策的杠杆作用是重要手段,商业银行应该有所作为。
“当前正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阶段,各地区、各领域、各行业正处于老项目调整布局、新项目开工建设的关键时期,此时应更加突出强调信贷结构优化,突出强调把资金配置到转方式、调结构的重点部门和行业上来。
”杨子强说,这样才能确保未来五年减少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避免新的调整成本和重大的效率损失。
刘明康:
我国银行业体制机制改革取得历史性突破
时间:
2011-03-17来源:
金融时报作者:
韩雪萌
本报北京3月16日讯记者韩雪萌报道“辉煌银行业:
回顾‘十一五’,展望‘十二五’”系列形势政策报告会今天在北京举行,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作了题为“我国银行业改革发展的历史变革和巨大成就”的首场报告。
报告会由中央国家机关工委和银监会共同举办,中央国家机关工委常务副书记杨衍银主持了今天的报告会。
刘明康在报告中指出,银监会成立8年来,特别是“十一五”以来,我国银行业始终坚持改革的胸襟和开放的视角,始终突出风险管控底线和勇于创新的气魄,始终强调效益为先和社会责任,特别是在经历国际金融危机洗礼之后,我国银行业实现了“独树一帜”,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取得历史性突破。
一是形成了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完善了“三会一层”组织架构,初步建立相互制衡的决策机制和科学的管理程序。
二是成本和风险横贯型约束初步建立,风险底线意识逐步融入银行战略规划和日常经营管理,风险管控全覆盖已经有了制度保障,资产质量明显提高,主要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和比例从2002年末的22793亿元和23.61%,下降到2010年末的3646亿元和1.15%,已经连续几年处于较低水平。
抵御风险能力显著提升,拨备覆盖率从2002年末的6.7%提高到2010年末的218.25%。
三是银行业整体实力显著增强,经营效率大幅提升。
截至2010年底,银行业资产总量达到95.3万亿元,是2003年底的3.4倍,实现税后利润是2003年的28倍。
英国《银行家》杂志按照核心资本排名,我国进入世界1000强银行的数量从2003年的15家增加到2010年的84家。
刘明康指出,近年来我国银行业在服务实体经济过程中取得了显著成效。
突出表现在着力加强对重点和薄弱领域的支持力度上。
在银监会提出的商业可持续原则和“六项机制”指引下,商业银行积极创新小企业金融服务模式、技术和产品,实施差异化管理战略,小企业金融服务迈上新台阶。
截至2010年底,银行业金融机构小企业贷款余额(不含票据融资)达到7.3万亿元,占全部企业贷款余额的24%。
在银监会大力推动下,以股份制为主导、政策性与合作性为补充,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广泛参与的多元化、多层次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初步建立。
截至2010年底,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数量达到395家,另已批准筹建114家。
银行业金融机构涉农信贷从有统计以来的2007年6月的3.9万亿元快速增长到2010年末的11.8万亿元。
小企业金融服务和农村金融服务连续两年实现“两个不低于”目标。
刘明康强调,“十二五”期间银行业要紧密围绕科学发展这一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一主线,加快推进新巴塞尔协议第二版和第三版同步实施,引导银行业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使中国银行业在“十二五”末更加安全稳健,更加富有竞争力。
首先要科学制定发展战略,推动改变单纯追求规模、速度和市场份额扩张的粗放式发展模式,督促制定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相匹配协调的发展战略规划,探索与自身比较优势和所在市场特点相适应的差异化发展路径。
其次要更加注重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继续建立与发展战略目标相匹配、与长期风险责任挂钩的合理薪酬激励机制,进一步提高公司治理有效性。
第三,推动银行提高全面风险管控能力,构建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打造高效的风险战略传导机制,将良好的风险文化根植于银行的日常经营管理。
第四,督促强化并表管理,同时做好“向上并表”和“向下并表”,防止利益输送和风险传染。
第五,不断提升金融服务水平,继续加强“三农”、小企业、节能环保等薄弱环节和关键领域的金融服务,努力提高基础金融服务均等化水平和可获得性。
“辉煌银行业:
回顾‘十一五’,展望‘十二五’”系列报告会是中央国家机关工委与银监会第一次联合举办的高规格专题形势报告会,也是银行业首次举办的高层次形势政策宣讲活动。
报告会由银监会及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光大集团等主要大型银行业金融机构主要负责同志就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全国“两会”精神,围绕当前经济金融形势和银行业改革发展等方面作辅导报告,在两个月内共举办8场报告会。
在京的银监会党委委员,国家有关宏观经济管理部门的代表,各大中型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代表,银监会机关干部职工共近600人在京参加了今天的首场报告会。
各银监局、银监分局也设立分会场通过视频收看。
刘明康:
地方融资平台风险较大
时间:
2011-03-15来源:
上海证券报作者:
信息发布
银监会主席刘明康14日介绍,今年前两个月的信贷增速为17.7%,同比下降2.2个百分点。
目前信贷风险确实有增加的可能,其中,房地产贷款风险不高,而地方融资平台的风险比较大,要重点抓。
他表示,要更严格地要求银行做好信贷风险管控,“要把以前放的贷款一笔一笔拿出来再做风险评估”。
刘明康是在参加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闭幕会间隙作上述表示的。
他说,货币政策转为稳健对银行盈利有点小影响,但是银行也在做一些非预期的收入。
而且,目前看来今年来信贷增速并未较去年减少多少,今年前两个月的信贷增速为17.7%,而去年同期增速为19.9%。
刘明康表示,现在尚不能判断不良贷款率是否会反弹,但是信贷的风险确实有可能增加,所以银监会非常严肃地看待这种风险,尤其关注政府融资平台、政企不分的项目。
对于房地产贷款的风险,刘明康认为,从动态讲,房地产贷款占银行全部贷款的比重不高,而且房地产按揭贷款都有抵押品,因此风险不高。
而地方融资平台的风险则比较大,要重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农村 合作 金融机构 支农 服务 主力军 地位 不断 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