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专题审题与立意.docx
- 文档编号:24014861
- 上传时间:2023-05-23
- 格式:DOCX
- 页数:21
- 大小:92.11KB
高考作文专题审题与立意.docx
《高考作文专题审题与立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作文专题审题与立意.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作文专题审题与立意
审题与立意
一、导入:
有一个人作了一个梦,梦中他来到一间二层楼的屋子。
进到第一层楼时,发现一张长长的大桌子,桌旁都坐着人,而桌子上摆满了丰盛的佳肴,可是没有一个人能吃得到,因为大家的手臂受到魔法师咒诅,全都变成直的,手肘不能弯曲,而桌上的美食,夹不到口中,所以个个愁苦满面。
但是他听到楼上却充满了欢愉的笑声,他好奇的上楼一看,同样的也有一群人,手肘也是不能弯曲,但是大家却吃得兴高彩烈。
原来每个人的手臂虽然不能伸直,但是因为对面的人彼此协助,互相帮助夹菜喂食,结果大家吃得很尽兴。
〔默想〕没有一个人可以不依靠别人而独立生活,这本是一个需要互相扶持的社会,先主动伸出友谊的手,你会发现原来四周有这么多的朋友。
在生命的道路上我们更需要和其它的肢体互相扶持,一起共同成长。
二、知识回顾:
背诵诗歌:
短歌行
曹操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
惟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归园田居五首(其一)
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三、专题讲解——审题与立意:
何为审题立意?
考生写作前对作文试题的要求进行仔细审读、分析和研究,从而确定作文的体裁、选材范围、中心思想及写作方法等方面的必要过程。
正确审题的关键在于审清材料的范围、感情倾向、写作重点以及文体方面的要求。
准确立意的具体要求:
正确、鲜明;深刻、新颖;思想内容要积极向上。
近三年全国各地高考作文命题特点:
作文命题的题型主要有命题作文(包括半命题作文)、材料作文(也叫“新材料作文”或“命意作文”)、话题作文三种。
从近几年高考作文命题的情况看,材料作文有加强的趋势,20XX年和20XX年“材料作文”都占50%至60%;而20XX年,全国17道作文题中有16道是“材料作文”(只有江苏卷的以“忧与爱”为题写作是命题作文),比例高达95%!
高考的评分标准:
1、切合题意(一类文)2、符合题意(二类文)3、基本符合题意(三类文)
4、脱离材料立意(说明:
没有从材料进行切入写作,观点不能从材料中合理得出,判为四类文)
基本写作思路:
引:
概述社会现象(或所供材料),引出论题;
提:
提出观点,表明态度;
析:
就事论事,浅层分析;
联:
联系社会背景,深层拓展;(析实质、根源、危害、原因、影响、教训、解决办法等)
结:
回应论点,再次强调。
(“析”“联”可以合二为一)
宋朝时,宫廷举行公务员招考选拔皇家画师。
山水画家宋子房做画院博士,以“深山藏古寺”的诗句为题让考生作画。
下面是考生的三幅画的文字表述,大家评一评哪位考生画得最切题?
为什么?
A、山林、古寺,寺内金碧辉煌,香烟缭绕。
B、在连绵起伏的群山中露出寺庙一角。
C、苍郁的群山,中间露出半截屋顶,一条羊肠小道蜿蜒曲折,直通到山下水涧边,有个小和尚正在担水。
写好新材料作文必须读懂材料:
材料本身包含着深刻道理,并“成为写作者的立意指向”,那么读懂材料就是写好作文的关键,审题变为审材料。
一般来说,材料的文字表面并不难懂,问题在于是否能够准确地分析出材料所表达的深刻道理是什么,继而确定自己对这个道理的正确态度。
新材料作文的特点:
提供材料或图画,要求考生根据自己对材料或图画的感悟、理解,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进行作文。
从本质上讲,是材料作文,但是从表现形式上讲,又是话题作文;它给定材料,但不给定话题,要求既不像材料作文那样“过死”,也不像话题作文那样“过宽”。
所给的材料主要有:
1叙述一件较为完整的事情;
2引述一个完整的故事(如寓言);
3引用一段新闻报道或消息;
4与写作者道德修养或学习生活的某一方面紧密相关的名言警句(一句一段或几句几段);
5一段主题鲜明、道理深刻的论述;
6一段或几段突出一个中心的抒情性文字(如诗歌);
7揭露社会生活中某一丑陋现象的一副或几副组合而成的漫画……
高考题回放: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有一种热带观赏鱼,在小鱼缸里不管养多长时间,也只能长到3寸来长。
然而,将这种鱼放到大水池中,两个月就可以长到一尺长。
狼是一种有极强好奇心的动物,它们对周围的环境总是充满兴趣,不断体验,从而躲避危险,发现食物,顽强地生存下来。
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随机挑选出一些学生作为“最有前途者”,然后将名单交给班主任。
由于老师对这些学生寄予了更大的期望,八个月后,他们的成绩明显提高
以上现象启发人们认识到人才成长是有一定规律的。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
讨论下列立意哪些符合材料主旨
1、要学会随遇而安。
2、善意的谎言有利于人的发展。
3、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4、人才成长中,外界环境有时起着巨大的不可代替的作用。
(最佳)
5、一个人的成才,只有合适的环境还不够,成才的主体必须具有主观能动性。
6、个人的成才,必须具备一种探索精神,要勇于拼搏,努力创新,百折不挠。
7、你对他人的期望会间接地产生巨大的效果。
角度?
最佳角度?
角度不能偏离材料整体。
角度是看问题的出发点。
如何理解材料的角度问题?
1、有几个人物,就有几个角度;
2、有几个原因,就有几个角度;
3、有几种情感、态度,就有几个角度;
角度分优劣:
主要人物,主要原因,新颖独特,有现实指导意义的角度,贴近生活的角度,自己驾轻就熟,材料丰富的才是最佳角度。
审题出现偏差的原因:
角度理解有误;
不能整体把握材料的内涵、主旨。
注意:
故事型材料要抓住中心事件
一、叙事类材料
思考:
(1)这则材料有哪几个描写的对象?
哪一个描写对象是材料的主角?
(2)这些描写对象有哪些行为?
从不同的对象行为中,你确定了什么立意?
对象?
立意?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时下浮躁的娱乐行业流行一种所谓的“炒作”,方法无奇不有,花样迭出,这种情况让人想起了挪威著名小提琴家欧雷·布尔的故事。
年轻的他在欧洲巡回演出时好评如潮,但米兰著名评论家在报纸上写到:
“他是一位未经正式训练的音乐家。
如果他是一颗钻石的话,他还处于粗糙、未经雕琢的状态。
”面对这种情况,年轻的欧雷至少有两种选择:
一是置之不理,因为说他好的声音太多了;一是用时下流行的“炒作”,打官司。
但是欧雷却选择了听取评论家的建议,并根据评论家的意见,苦心钻研技艺,面壁十年,终于在26岁时成为世界级著名小提琴家。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
自主确定立意,确定话题,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1、从小提琴家的角度看:
(1)人要正确对待别人的批评;
(2)倾听忠言,完善自我,走向成功;(3)要苦练自己的基本功,切实提高自身素质。
2、从评论家的角度看:
人要敢于说真话,不管有多少人与自己的意见不同只要认为自己的是正确的,就要敢于坚持。
3、从背景介绍看:
正确看待自己,认真对待别人的意见。
叙事类材料:
把握所记叙的人、事所表现出的主旨。
抓对象、抓关键语句。
【学以致用(练习)】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有一年轻人跋山涉水历尽艰辛去寻找宝物,最终在热带雨林找到一种能散放香气,放在水里却沉到水底的植物,他想这肯定是宝物,就满怀信心地把香木运到市场去卖,可是却无人问津,隔壁的木炭总是很快卖光,开始还能坚信自己的判断,可是最终改变了想法,把香木烧成木炭,结果很快一抢而空,他很高兴,回去告诉他父亲。
父亲却老泪纵横。
原来,青年烧成木炭的香木,正是这个世界上最珍贵的树木——沉香,只要切下一块磨成粉屑,价值就超过了一车的木炭。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
自主确定立意,确定话题,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1、从年轻人的角度立意:
(1)莫让小利蒙蔽了自己智慧的双眼。
(2)做事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不能墨守成规,思想僵化
2、从沉香的角度立意:
现实生活中,人才被埋没的现象十分严重,往往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如果你是一个人才,你就不能被动的去等别人来发现你,而应该主动去实现你的价值,让自己闪闪发光。
二、寓言故事类材料
阅读材料,思考:
(1)这则材料描写的主要对象是谁?
有哪些行为?
(2)划线部分给你什么启示?
这则材料的寓意是什么?
对象?
立意?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有这样一个传说,说的是有这么一只鸟儿,它一生只唱一次,那歌声比世上一切生灵的歌声都更加美妙动听。
从离开巢窝的那一刻起,它就在寻找着荆棘树,直到如愿以偿,才歇息下来。
然后,它把自己的身体扎进最长最尖的荆棘上,便在那荒蛮的枝条之间放开了歌喉。
在奄奄一息的时刻它超脱了自身的痛苦,而那歌声竟使云雀和夜莺都黯然失色。
这是一曲无比美妙的歌,曲终而命绝。
然而,整个世界都在静静地谛听着,上帝也在苍穹中微笑。
因为最美好的东西只能用疼痛的巨创来换取。
它的歌声是以生命为代价的歌唱,是世间最凄美的绝唱。
这不仅仅是一种生的态度,更是一种感天动地的爱的方式。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
自主确定立意,确定话题,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概括主旨:
赞美荆棘鸟以顽强的精神唱出最美的生命之歌。
1、从鸟这方面立意:
(1)超脱自身的痛苦,生命之花才美丽
(2)有顽强的意志,才敢挑战生活中的荆棘
(3)生命需要勇敢和顽强
2、从材料的议论部分立意
(1)最美好的东西需要用最疼痛的的巨创来换取
(2)以生命为代价,开出美丽的生命之花,也是对生命的一种热爱
寓言故事类材料把握其寓意,紧紧围绕寓意来立意。
如果材料中有议论性的语句,要特别注意,它往往对寓意的理解起到关键性的作用,有时甚至可以根据议论句立意。
【学以致用(练习)】
阅读下列文字,按要求作文。
螃蟹在树林里迷了路。
遇到青蛙,问道:
“青蛙哥哥,到河边去,怎么走?
”青蛙指着前面说:
“你一直往前走,一会儿就会到达河边。
” 螃蟹走了老半天,还是没走到河边,后来,螃蟹遇见了青蛙,指责到:
“你害得我好苦,走了老半天还是没有见到河的影子。
”青蛙说:
“我没有骗你!
叫你一直往前走,你却横着爬,当然到不了河边。
”
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
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其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1、从螃蟹的角度思考:
(1)对别人的意见不要盲从
(2)接受别人好的意见(思想)的同时也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
2、从青蛙的角度思考:
帮助别人(给别人提建议)要多站在别人的角度想问题
3、从全面地把握材料来思考:
误会源于错误的沟通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生命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一只蜜蜂与一只雄鹰相比,虽不起眼,可他能传播花粉从而使大自然五彩斑斓;一粒沙子与一块碧玉相比,虽然普通,但它可以垫基铺路以成就万丈高楼和平坦大道。
当别人对工作漫不经心的时候,你却能守住自己的工作岗位一丝不苟,丁是丁,卯是卯,恪尽职守,而不随大流,这就是一种美德;当别人跟着感觉走,追求所谓的潇洒,你却能守住寂寞,认认真真做点事,这就是一种明智;当别人对整个世界愤愤不平,满腹牢骚喋喋不休时,你却能从自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干一番事业,这又是一种高尚的情操。
任何时候都不要看轻自己,而当你一旦对自己有了信心,你的人生也许就会揭开新的一页。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
自主确定立意,确定话题,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三、议论性材料
【典例精析】思考:
(1)这则材料的论述的中心是什么?
根据论述的中心你会确定什么立意?
关键句:
任何时候都不要看轻自己,而当你一旦对自己有了信心,你的人生也许就会揭开新的一页。
立意:
任何时候都不要看轻自己,去掉自卑、培养自尊自信,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的前进。
搜寻中心句,去掉原因、现象、事件等具体的内容,反复研究中心句的内涵。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材料一:
清晨的公共汽车里,往往是一个让人心情压抑的地方,这里没有对话,乏有微笑,只有一张张毫无表情的脸。
材料二:
澳洲的—位媒体记者在中国的一些地方考察了一圈,他说:
“清晨,空气是那么清新,扫过水的街道湿漉漉的,没有灰尘拐起。
太阳已经升上来了,金色的光辉从高楼大厦间斜射过来,这是多么美好的事情。
人们经过了一夜的酣睡,该精神抖擞才对,可是,如此美妙的清晨,人们的表情为什么像地球末日即将来临般严肃?
”
材料三:
当今社会人们笑容缺失的现象引起不少人的关注,一位叫流沙的作者以“醉人的笑容你有没有”为题,对这一现象做了一些探讨。
全面理解以上三则材料提供的信息,自主确定立意。
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义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四、“多则材料”的材料
【典例精析】阅读这则材料,思考:
(1)三则材料的探讨的中心话题是是什么?
围绕这一问题你会想到些什么?
材料一中是一种社会现象――笑容缺失。
材料二中是外国记者对这一现象(笑容缺失)的不解。
材料三中是对这一现象(笑容缺失)的探讨。
共同点:
微笑的缺失。
立意:
让笑容回归,生活需要微笑,呼唤微笑。
打开你尘封的心灵,沟通从微笑开始。
抓多则材料间的“关联点”有两种基本思维方法:
1、求同法:
提供的几项材料在形式、内容上虽不相同,但在内涵上有共同性,相通性,审题时就要找出材料间的共同点。
2、求异法:
如果几项材料中既有正面的又有反面的,那么在审题时,首先就应找出正反材料之间的对立点,从正反材料的对比中得到启发,提炼观点,形成立意。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①著名歌手丛飞节衣缩食,捐款300万元,资助了178名贫困学生。
但当他自己病危住进医院经济困难时,几位受助完成学业就在本地工作的年轻人,竟然没有一个人来看望他。
这件事被媒体披露后,有一个受助者居然还埋怨说,这让他很没面子。
丛飞说,不要责怪他们,我已经不再需要治疗了。
②华南农大学生小李和同学们通过卖废品捐款给一所希望小学,但不久他被查出来患白血病,这所希望小学的师生纷纷给小李捐款,其中一位四年级女孩捐了十元,当被问到为什么把自己的压岁钱都捐出来的时候,这位小女孩说:
“只要做到小李姐姐说的那句话就满足了。
”问她那是一句什么话,她说:
“记住别人对自己的帮助,学会帮助别人。
”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在资助贫困生的同时,还要让他们懂得感恩,学会帮助别人,做一个有爱心的人。
而只接受资助,不想尽任何责任,这是道德的缺失,这样的捐助没有太大的价值。
两则材料都说的是资助贫困学生,第一则材料中丛飞资助的在本地已经完成学业的学生知恩不报,没有学会帮助别人。
而第二则材料中受资助的小学生却懂得知恩图报,学会了帮助别人。
这就告诉我们:
在资助贫困生的同时,还要让他们懂得感恩,学会帮助别人,做一个有爱心的人。
而只接受资助,不想尽任何责任,这是道德的缺失,这样的捐助没有太大的价值。
这便是作文的立意点。
阅读下面两则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A.近来者赤,近墨者黑。
B.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全面理解以上两则材料提供的信息,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思路点拨】这两则材料的观点是对立的。
材料A说明环境可以改变人的思想品质,强调客观环境对人的巨大影响,材料B说明人即使处在污浊的环境,也能不受污染,形成并保持高尚的思想品德,强调的是人的主观能动性。
在找它们的“关联点”时两方都要注意到。
这两则材料虽然是对立的,但又是统一的。
即都是说人或事物与所处环境的关系。
【学以致用】
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
三位年轻的海军新闻工作者在北京进行了一次特别采访,题目是:
中国人,你还记得“甲午”吗?
一位来自佳木斯的三十多岁的东北汉子愣愣地问:
“‘甲午’是个啥?
”给他解释后,他说:
“现在都兴公历了,连俺屯子里的庄稼人都不看皇历了,谁还弄得清什么‘甲午’!
”。
从上海来京旅游的林小姐说:
“甲午战争我是晓得的。
好像是在初中学过的吧。
林则徐这个海军司令没当好,让日本人打沉了好多条船,不过他禁烟还是有功的。
”一位在颐和园北窗门外卖各种纪念章的中年人说:
“那是多少年前的事了,知道了也没用。
打仗是当兵的事,做生意就是多赚点少赔点。
”
审题思考:
三个人各谈了什么内容?
然后归纳三个人谈话的共同点。
这三个人或不知道甲午战争,或印象模糊,反应冷淡。
对此你有哪些想法?
作为一个中国人该不该忘记甲午战争?
该不该忘记邓世昌与侵略者浴血奋战的民族气节?
该不该进行中国近代革命史的教育……。
从反面发问:
对甲午战争一无所知的青年人,能有历史的责任感、使命感吗?
五、诗歌材料作文
阅读下面一首小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在枫叶上
露珠红红地闪烁
在荷花上
露珠有着泪滴似苍白的透明
……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
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要抄袭。
审题角度:
1.同一事物在不同环境下所呈现出来的不同特点,(以此引申,可由物及人,由事及理。
)
《不一样的环境,不一样的人生》
2.环境(外物)对人(事……)的影响
3.适应、顺应环境,与环境和谐相处《活出不同的精彩》
4.凭借……、依靠……,(“露珠”在“枫叶”上“红红的闪烁”“露珠”在“荷花”上就“有着泪滴似苍白的透明”……)《风云变幻不忘“借”》《只因有你》
5.在不同的位置,可以展示不同的美(露珠选择枫叶就“红红的闪烁”,这是一种阳光的美,选择了荷花就“有着泪滴似苍白的透明”,这是一种伤感美。
)
6.选择合适的位置(露珠选择枫叶就可以快乐地“红红的闪烁”,选择了荷花就只能“有着泪滴似苍白的透明”的伤感)
7.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8.本质与现象,现象会或多或少的显现本质
9.需要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
审题立意:
这是一首典型的意象派小诗,题目是“境”。
作者抓住露珠这个意象来观照和反映人生,意象是枫叶和荷花。
这首小诗的寓意至少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思辨:
一、找准实现自我价值的位置。
以露珠观照人生,如果你是一滴露珠,你想实现自己的价值,就应该选择能够实现梦想的地方,在那里你可以尽显自己的才华,实现人生的理想。
定位准确,看准自己的特长,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就能够成就自己的事业。
以此定位,可以拟题为“生命闪光的位置”“位置与价值”。
二、提供人才成长的土壤,营造和谐的社会。
成才是需要条件的,在大的社会环境和人文环境不能改变的情况下,那“枫叶”就是人才成长的环境和土壤,这是关于社会环境和人才之间的辨证关系,只有社会尽可能提供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才能更快地促进人才的“闪光”,这个社会才能进步,才能和谐;反之,人才的成长只有才良好的环境之下,才能发挥自身的价值。
由此可以拟题:
“请给“露珠”一片火红的“枫叶”““环境与人才”。
三、用人问题。
由露珠的“闪光”和“苍白”,很容易使人联想到对人才的使用问题,同样是一滴露珠,放在不同的地方是具有不同的价值的,这就给我们以启示,用人要用在最适合他的位置上,韩信可以将兵,刘邦可以将将。
由此可以拟题:
“请把“露珠”放在“枫叶”上”。
课堂小结:
1、叙事类材料:
把握所记叙的人、事所表现出的主旨
2、寓言故事类材料:
把握其寓意,紧紧围绕寓意来立意。
如果材料中有议论性的语句,要特别注意,它往往对寓意的理解起到关键性的作用,有时甚至可以根据议论句立意
3、议论性材料:
要找出中心论点与分论点。
具体方法:
审题,搜寻中心句,去掉原因、现象、事件等具体的内容,反复研究中心句的内涵。
4、“多则材料类”材料:
这类材料作文给我们提供了多则“材料”,在审题立意时要通过比照找出几则材料的共同点作为中心,切不可只抓其一,不顾其二、其三……否则就会偏题跑题。
5、“诗歌类”材料:
要从诗歌鉴赏的角度品味诗歌的寓意,可以从诗歌题目入手去理解,最关键之处是准确把握诗歌材料的主旨,然后根据材主旨选择一个角度作文。
补充:
一、并列关系型话题作文
对于这种关系型话题,我们在审题时要顾及两者并将它们之间的内在辨证关系揭示出来,如果取一弃一,就会导致偏离话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人认为,世界上最痛苦的人有两种:
一种是走在最前面的人,一种是走在最后面的人。
你同意这种观点吗?
请以“最前与最后”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
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审题点拨:
首先明确关键字词:
“最前”、“最后”、“痛苦”。
我们在审题的时候要努力挖掘出“最前”、“最后”与‘“痛苦”之间的辨证关系,漫想之后整合为三类:
第一,走在最前和走在最后的人都是痛苦的。
林则徐“第一个开眼看世界”,屡遭排挤、迫害。
哥白尼创立“日心说”,被烧死在罗马广场。
第二,走在最前和走在最后的人都不痛苦的。
陶渊明、李白,走在蝇营狗苟谋取官位的人群的最后,过着自得其乐地生活,不扭曲自己的人格,他们何来痛苦?
谭嗣同是为变法而流血的第一人,高呼“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怀着为进步而献身的热望而死,他是幸福的。
袁隆平、钟南山走在科技的最前端,为全人类造福;刘翔跑在世界的最前面,站在主席台的最前端,他面带自信的笑容;居里夫人是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女性,她并不为自己柔嫩的双手变得粗糙而痛苦,也不为岁月在她的光洁的额头上刻下了丝丝皱纹而痛苦,她为了科学,为了国家,为了全人类而快乐地工作着。
牛顿、爱因斯坦“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总结前人的理论,发现不足,不断改进能够获得骄人的成就。
丘吉尔学生时代功课在全校最后,锲而不舍,努力奋斗,终成大器。
第三,走在最前和最后的人既有痛苦,又有幸福。
屈原始终站在政治斗争的前沿,他为国家的衰败而痛苦着,但最后能以死报国,他也是幸福的。
范仲淹既在最前、又在最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他永远都是一个最痛苦的人,但也是最幸福的人。
鲁迅走在新民主主义文化的最前面,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他既是最痛苦的,又是最幸福的。
二、比喻型话题作文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一则小故事是这样的:
有个太太多年来不断嘲笑对面太太很懒惰:
“那个女人的衣服,永远洗不干净。
看,她晾在院子里的衣服,总是有斑点,我真的不知道,她怎么连洗衣服都洗成那个样子……”直到有一天,有个朋友到她家才发现不是对面的太太的衣服洗不干净。
细心的朋友拿了一块抹布,把她窗户上的灰渍抹掉,说:
“看,这不就干净了吗?
”原来,是自己家里的窗户脏了。
一个人发现别人的错误总比发现自己的错误容易,而错怪别人也比检讨自己更简单。
因为,生活当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那些愤世嫉俗的人。
我们不妨提醒他们:
“擦亮你的窗子。
”而我们每个人也应常常自问一句: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作文 专题 审题 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