跃进佳园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docx
- 文档编号:24012098
- 上传时间:2023-05-23
- 格式:DOCX
- 页数:25
- 大小:33.94KB
跃进佳园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docx
《跃进佳园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跃进佳园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跃进佳园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目录
一、编制依据1
二、工程概况1
2.1建筑概况2
2.2结构概况2
三、质量通病防治方案2
3.1防水工程2
3.1.1防水混凝土结构裂缝、渗漏控制2
3.1.2柔性防水质量缺陷控制3
3.1.3屋面积水、渗漏控制3
3.1.4卫生间防渗措施5
3.1.5窗台倒泛水预控措施6
3.1.6防止门窗渗水措施6
3.2混凝土结构工程6
3.3模板工程质量通病的防治9
3.4钢筋工程质量通病的防治9
3.5楼地面工程9
3.5.1首层地面下沉塌陷控制9
3.5.2楼地面面层起砂、空鼓、裂缝控制10
3.6砌体工程10
3.6.1砌体裂缝控制10
3.6.2砌筑砂浆强度低、灰缝不饱满度控制11
3.6.3砖砌体工程砌筑工艺11
3.7装饰装修工程13
3.7.1内墙裂缝、空鼓控制13
3.7.2顶棚裂缝、空鼓、脱落控制14
3.7.3门窗变形、渗漏、脱落控制15
3.8建筑节能工程17
3.8.1外墙外保温裂缝、渗漏、脱落控制17
3.8.2墙体结露、霉变控制18
3.8.3外墙外保温涂料脱落控制18
工程质量通病一直是工程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对工程有不同程度的危害。
防治工程质量通病是维护群众利益的重要举措,也是提高工程质量的有效途径,更是我们工程建设各方责任主体的职责。
因此项目部专门成立了由项目经理任组长,技术负责人及质检员任副组长,各班组长为组员的质量通病防治小组,并认真学习上级有关消除质量通病的文件及办法。
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公司的工程质量水平,有效根治质量通病,结合本公司消除质量通病的经验,控制质量通病的发生,针对本工程特点,制定如下质量通病防治方案。
一、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2、《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
3、《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
4、《建设工程施工合同》
5、《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统一标准》GB50300-2002
6、《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50204-2002
7、《住宅工程质量通病控制规范》
8、《住宅工程防渗漏技术规程》
9、《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0-2002
10、其他现行规范及有关建设管理办法
11、施工方以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及专项方案
12、设计图纸、审查意见等
二、工程概况
序号
项目
内容
1
工程名称
跃进佳园棚户区项目二期工程
2
建设地点
鸡西市鸡冠区南星街西北侧
3
结构形式
剪力墙结构
4
建筑功能
住宅
5
建筑总面积
11348.58㎡
6
建筑层数
地上17层/地下1层
7
建筑层高
地下1层3.2米,1层3.6米,2至17层2.9米
8
悬挑层顶板混凝土强度及厚度
悬挑层顶板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厚度为120mm
9
建筑高度
17#
52.50m
10
0.000绝对标高
202.50m
2.1建筑概况
单位工程建筑面积为6107.64m2,共11层,均为住宅:
结构为短肢剪力墙,外墙围护采用200mm陶粒砌块,外粘100厚聚苯板。
窗采用三玻塑钢窗:
屋面保温为双层50mm厚聚苯乙烯泡沫保温错缝搭接,水泥珍珠岩找坡,隔气及防水层采用3+3SBS防水卷材:
外墙刷浅黄色及咖啡色弹性外墙涂料。
2.2结构概况
本工程基础为筏板基础。
楼板均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
砼的强度等级均为C30。
墙体:
±0.00以下为钢筋混凝土外墙,抗渗等级为P6:
±0.00以上采用200mm厚陶粒混凝土砌块,M5混合砂浆砌筑。
三、质量通病防治方案
3.1防水工程
3.1.1防水混凝土结构裂缝、渗漏控制
1.材料:
(1)水泥宜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
不得将不同品种或强度等级的水泥混合使用;
(2)砂宜选用坚硬、抗风化性强、洁净的中粗砂,含泥量不大于2%,泥块含量不大于1%;
(3)石子最大粒径不宜大于40mm,采用泵送时其最大粒径应小于输送管径的1/4,含泥量不应大于1.0%,泥块含量不得大于0.5%,并不得使用具有碱活性的骨料;
(4)防水混凝土根据工程需要掺入外加剂的品种和用量应经试验确定,所用外加剂的技术性能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质量要求;
(5)防水混凝土选用矿物掺合料粉煤灰时,其品种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1596)的有关规定。
2.施工:
(1)防水混凝土应分层连续浇注,分层厚度不得大于500mm;
(2)防水混凝土应采用机械振捣,避免漏振、欠振和超振;
(3)防水混凝土应连续浇注,宜少留施工缝。
当留设施工缝时,应符合规范规定;
(4)防水混凝土结构内部设置的各种钢筋或绑扎铁丝,不得接触模板。
用于固定模板的螺栓必须穿过混凝土结构时,可采用工具式螺栓或螺栓加堵头,螺栓上应加焊方形止水环。
拆模后应将留下的凹槽用密封材料封堵密实,并应用聚合物水泥砂浆抹平;
(5)防水混凝土终凝后立即进行养护,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d。
3.1.2柔性防水质量缺陷控制
1.材料:
(1)柔性防水卷材材料的外观质量和主要物理性能应符合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柔性防水卷材采用与卷材相容的胶粘材料;
(3)密封材料应具有优良的水密性、耐腐蚀性、防霉性以及符合接缝设计要求的位移能力。
2.施工:
(1)柔性防水层的基层应坚实、平整、清洁、阴阳角处应做圆弧或折角,并应符合所有卷材的施工要求;
(2)不同品种防水卷材的搭接宽度应符合规范要求;
(3)已施工好的卷材防水层,应防止重物、尖锐物品碰撞,不得随便在上面行走,应及时做好成品保护;
(4)柔性材防水层的搭接缝应粘(焊)结牢固,密封严密,不得有皱折、翘边和鼓泡等缺陷;
(5)侧墙柔性防水层的保护层与防水层应粘结牢固,结合紧密,厚度均匀一致,防止防水层粘贴不牢、开口。
3.1.3屋面积水、渗漏控制
1.材料:
屋面工程所采用的防水、保温、隔热材料应有产品合格证和性能检验报告,材料的品种、规格、性能等应符合现行国家产品标准和设计要求。
2.施工:
(1)找平层:
①找平层应表面平整;
②找平层应留设分隔缝,分隔缝设置在结构变形容易发生负弯矩的板端处,缝宽不宜小于20mm,并嵌填密封材料。
一般情况下找平层完成10d后,接缝处方可嵌填密封材料,并应养护2-3d;
③基层与突出屋面结构(女儿墙、山墙、天窗变形缝、烟筒等)的交接处和基层的转角处,找平层应做成圆弧形,内部排水的水落口周围应做成略低的凹坑;
④找平层终凝后应充分润湿养护,养护时间一般不少于7d,以保证砂浆中的水泥充分水化。
(2)隔气层:
①隔气层施工应符合要求,并应进行蓄水试验;
②卷材作为隔气层,卷材的搭接宽度不得小于70mm;
③隔气层在屋面与墙体连接处,应沿墙面向上连续铺设,高出保温层上表面不得小于150mm。
(3)保温层:
①保温层及基层应当干燥;
②分层铺设的板状保温材料应紧靠在需保温的基层表面上,并应铺平垫稳,板块上下接缝应相互错开,板间缝隙应使用同类材料嵌填密实;
③铺设松散材料的保温层的基层应平整、干燥和干净,铺设应分层,适当压实,压实的密度和厚度经试验确定。
(4)刚性防水层:
①防水层内应配置直径为ф4~ф6、间距为100~200mm焊接形双向钢筋网片,网片在分隔缝处应断开,网片应放在防水层的上部,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10mm;
②混凝土浇捣时,宜先铺三分之二厚度的混凝土并摊平,再放置钢筋网片,后铺三分之一厚度的混凝土,振捣并碾压密实,收水后二次压光;
③刚性防水层与管道的交接处应留设20mm×20mm的凹槽,使用密封材料嵌填;
④刚性防水层与变形缝两侧墙体交接处,应留设宽度为30mm的缝隙,应用密封材料嵌填;
⑤细石混凝土防水层与天沟、檐沟的交接处应留凹槽,然后再用密封材料将其封严;
⑥细石混凝土防水层应设分隔缝,其纵横间距不宜大于6m,养护不小于14d。
(5)柔性防水层:
①柔性防水层收头宜在女儿墙凹槽内固定,收头处应采用防腐木条加盖金属条固定,钉距不得大于450mm,并用密封材料将上下口封严;
②在屋面各道防水层或隔气层施工时,伸出屋面管道、井(烟)道及高出屋面的结构处均应采用柔性防水材料做泛水,其高度不小于250mm(管道泛水不小于300mm)。
最后一道泛水材料应采用卷材,并用管箍或压条将卷材上口压紧,再用密封材料封口;
③屋面卷材防水采取多层设防,铺设时应注意上、下卷材不得相互垂直铺设;
④垂直于屋脊的搭接缝应顺年最大频率风向搭接;
⑤叠层铺设的各层卷材,在天沟和屋面的连接处采用叉接搭接,搭接缝应错开。
接缝应留在屋面或天沟侧面,宜用相容的密封材料封严。
(6)天沟、檐沟处的施工要求:
①屋面天沟、檐沟增铺附加层,檐沟与屋面交接处的附加层空铺,空铺宽度应为200mm;
②天沟、檐沟防水卷材收头用水泥钉固定,并用密封材料密封;
③高低跨排水天沟与立墙交接处应采取适应变形的密封处理;
④无组织排水檐口800mm范围内卷材应采取满粘法,卷材收头固定密封;
⑤天沟、檐沟铺贴防水卷材应从沟底开始,当沟底过宽,卷材需纵向搭接时,搭接缝应用密封材料封口。
(7)出屋顶管道穿过屋面卷材防水层时,泛水收头的做法:
①管道根部直径500mm范围内,找平层应抹出高度不小于30mm的圆台;
②管道周围与找平层之间应预留20mm×20mm的凹槽,使用密封材料嵌填密实;
③管道根部四周应增设卷材防水附加层,宽度和高度都不能小于300mm;
④管道上的防水层收头处应用金属箍紧固,并用密封材料封严。
3.1.4卫生间防渗措施
1.四周砼矮墙必须上翻180mm高且密实,宽同墙体,构成阻水圈。
2.所有管道严格按照图纸预留,事后不得剔凿,减少不必要留洞。
3.管道周边砼堵塞采取以下方法:
修凿清洗→堵塞1/2厚→贮水试漏24小时→再堵塞上部1/2,确保管道周围砼不渗漏。
4.楼面清理干净后,先进行48小时蓄水试验,确保无渗漏后采用防水砂浆找平,并涂刷防水层,面撒砂粒,管根嵌防水胶,防水层固化后再进行二次试水,证明无渗漏后进行面层施工。
3.1.5窗台倒泛水预控措施
1.窗框高于窗台20mm,以免吃口并保护窗框;外窗台应坡向外侧,杜绝倒坡。
2.窗框底边应填抹严密,或填嵌封防水油膏。
3.内开窗披水应认真按设计要求制作和安装。
4.5推拉窗下框的轨道两端应设排水孔,排水孔不得堵塞。
5.窗下框应设置止水片,防止雨水浸入室内。
3.1.6防止门窗渗水措施
1.在门窗框安装前,先用配合比为1:
2:
6(HB砂浆改进剂:
水泥:
中砂)的聚合物水泥砂浆修整预留洞口,使其与门窗框四周的间隙为10mm。
2.在门窗框固定好后,用相同配合比的聚合物水泥砂浆塞缝,塞缝应饱满。
3.门窗框四周按内外墙抹灰方法分别收口,使窗台的内外高差不小于10mm,且内缘高度不小于30mm,外窗台做1:
6排水坡。
在门窗框与防水砂浆层及装饰面层接缝处,留(7~10)mm×5mm(宽×深)的凹槽,嵌填高弹性密封胶。
4.门窗拼缝处,螺钉、铆钉处,螺丝固定处及铝合金材料的接口处,均嵌填高弹性聚氨酯密封胶。
5.为保证门窗框内塞缝密实,待塞缝砂浆干透后,在四周门框上开2~4个直径不大于6mm的小洞,按底部→侧壁→顶部的顺序灌注素水泥浆,然后用高弹性聚氨脂密封胶密封小洞。
3.2混凝土结构工程
3.2.1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控制
1、材料:
(1)水泥宜优先采用早期强度较高的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进场时应对其品种、级别、包装或批次、出厂日期和进场的数量等进行检查,并应对其强度、安定性及其他必要的性能指标进行复验;
(2)混凝土应采用减水率高、分散性能好、对混凝土收缩影响较小的外加剂,其减水率不应低于12%。
掺用矿物掺合料的质量应符合相关标准规定,掺量应根据试验确定;
(3)现浇板的混凝土应采用中、粗砂,含泥量符合标准要求;
(4)预拌混凝土的含砂率、粗骨料的用量应根据试验确定。
(5)采用预拌混凝土,其质量指标应在合同条款中明确,施工时应加强现场监控力度,预拌混凝土应检查入模坍落度,取样频率同混凝土试块的取样频率,但对坍落度有怀疑时应随时检查,并作检查记录。
高层住宅混凝土坍落度不应大于180mm,其它住宅不应大于160mm;
(6)现场严禁自拌混凝土。
2、施工:
(1)严格控制现浇板的厚度和现浇板中钢筋保护层的厚度。
阳台、雨蓬等悬挑现浇板负弯矩钢筋下面,应设置间距不大于500mm的钢筋保护支架,在浇筑混凝土时,保证钢筋不位移;
(2)现浇板宜采用平板振动器振捣,排除泌水。
在混凝土初凝前应进行二次振捣,在混凝土终凝前进行二次压抹;
(3)楼板、屋面混凝土浇筑前,必须搭设可靠的施工平台、走道,施工中应派专人护理钢筋,确保钢筋位置符合要求;
(4)混凝土浇筑完毕后的12h以内,对混凝土加以覆盖和保湿养护;
(5)混凝土养护时间应根据所用水泥品种确定;
(6)楼板内敷设电线管宜避免交叉,必须交叉时宜采用接线盒形式。
严禁三层及三层以上管线交错叠放。
必要时,宜在管线处增设钢丝网等加强措施。
线管直径大于20㎜时,宜采用金属导管;
(7)施工单位应根据工程结构形式和有关规定合理确定混凝土浇注方案,保证混凝土密实,不得随意留置施工缝。
在按规定留置施工缝处,要加强振捣,保证混凝土紧密结合。
振捣混凝土应避免过振,混凝土初凝前宜用抹子搓平2~3遍;
(8)后浇带的位置和混凝土浇筑应严格按设计要求和施工技术方案执行。
后浇带应在其两侧混凝土龄期大于60d后再施工,浇筑时,宜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其混凝土强度应提高一个等级;
(9)模板及其支架必须具备足够的承载力、刚度和稳定性。
砼强度达到1.2N/㎜2前,不得在其上踩踏、堆载或安装模板及支架。
施工中应采取措施,避免堆放材料超过模板设计荷载和施工荷载对楼面板产生较大的撞击作用。
拆除模板时混凝土强度必须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
3.2.1悬挑构件钢筋保护层厚度超差控制
1、施工:
(1)梁、板(简支、连续板)底层钢筋保护层应用细石混凝土垫块,纵横间距不大于1.0m;
(2)施工前,应制作用于保证负弯矩钢筋(上排钢筋)位置的钢筋马凳或钢筋撑脚。
当板厚小于300mm时,钢筋马凳或钢筋撑脚可选用直径为Φ6—Φ10的钢筋制作,钢筋马凳或钢筋撑脚的规格及数量必须经报验合格;
(4)进行负弯矩钢筋(上排钢筋)绑扎施工时,钢筋马凳或钢筋撑脚应按双向不超过1m的间距布置;悬挑板钢筋马凳要垂直受力主筋通长布置,间距不超过1m。
钢筋马凳或钢筋撑脚安放应由施工企业现场质检人员会同工程建设监理人员进行检查评定,凡不符合要求的,不得验收和施工下道工序。
2、混凝土和砂浆制作计量
1.对衡器进行检定
各种衡器应按规定,定期由计量管理部门进行检定,并正确维护、保管和使用。
每次使用前应进行零点校核,保持计量准确。
2.控制组分材料计量方法
(1)水泥、砂、石子、混凝土等干料,应采用重量法计量;
(2)水的计量必须在搅拌机上配置水箱或定量水表;
(3)外加剂施工配料计量应符合本规范规定。
3.控制组分材料计量偏差符合规范、规程要求。
3、混凝土和砂浆制作配合比
1.混凝土和砂浆配合比,应由有资质的检测试验单位采用工程中实际使用的材料通过计算、试配和调整确定;
2.施工配合比应计入骨料含水量。
施工中应经常测定骨料的含水率并及时调整施工配合比,雨天施工应增加测定次数;
3.当混凝土和砂浆的组成材料有变更时,其配合比应重新确定;
4.施工中,当采用水泥砂浆(包括水泥砂浆掺入有机塑化剂)代替水泥混合砂浆时,应重新确定砂浆强度等级,并以此设计配合比;
5.施工中,不得随意增加外加剂和掺加料的用量来改善砂浆的和易性;
6.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应进行抗渗配合比设计。
4、混凝土和砂浆拌制
1.拌制前对原材料质量进行检查
2.混凝土和砂浆拌制前,应先检查原材料质量,然后投料。
对原材料质量有怀疑时,应立即停止使用,进行处理;
3.首拌应按操作规程要求操作;
4.按合理顺序投料;
5.控制搅拌时间,确保拌和均匀。
3.3模板工程质量通病的防治
1.模板应拼装平整,符合质量要求。
2.混凝土柱之间,除用水平撑外应相互用剪刀撑撑牢,防止一道墙浇完混凝土后涨模影响相邻的墙模垂直度。
3.柱、梁身中间应用对拉螺栓(Ф12—Ф16mm螺栓)拉紧,模板两侧以2根钢管作连杆增强刚度承担混凝土的侧压力,确保不炸模。
两片模板之间应根据墙的厚度用钢筋或硬塑料撑头,以保证墙体厚度一致。
有防水要求时,应采用焊有止水片的螺栓。
4.为避免混凝土面粉刷困难,模板面应涂刷乳化皂类隔离剂。
5.柱根按墙厚度先浇15—20cm高导墙作根部模板支撑,模板上口设拉杆封口。
6.预留门口的模板,应定位准备牢固,保证不因混凝土的浇捣而移位。
3.4钢筋工程质量通病的防治
1.钢筋材质符合要求,表面必须清洁。
钢筋加工下料准确,制作正确。
2.钢筋焊接必须具有焊接考试合格证的人员进行,并按规定抽样进行试验。
3.平台的负筋绑扎要满扣,要求一顺扣一反扣绑扎,全顺扣绑会造成弯钩水平或向上扭转,绑完后要加垫保护层或铁马凳,负筋上不得踩踏和堆放材料,浇混凝土时派专人看管,保证负筋位置准确。
4.防止钢筋网片斜扭,增加绑扣并防止向一个方向绑扣,避免钢筋弯曲。
5.防止露筋,应根据板的厚度用钢管撑头,保证模板与钢筋有一定的保护层厚度。
3.5楼地面工程
3.5.1首层地面下沉塌陷控制
1、材料:
(1)填方土料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淤泥、耕土、冻土、膨胀性土及有机质含量大于5%的土不得用于压实填土。
2、施工:
(1)填土前,应清除沟槽内积水和有机杂物;
(2)土方回填施工工艺严格控制;
(3)基础工程施工完毕,应及时进行回填土;
(4)回填土应按规范要求做干密度和击实试验,压实系数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当设计无要求时,压实系数不应小于0.97。
3.5.2楼地面面层起砂、空鼓、裂缝控制
1、材料:
(1)水泥宜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其强度等级不得低于32.5。
严禁混用不同品种、不同强度等级和过期的水泥;
(2)砂采用中砂或粗砂,含泥量不得大于3%;
(3)石料采用碎石或卵石,级配应适当,其最大粒径不得大于面层厚度2/3;当采用细石混凝土面层时,石子粒径不得大于15mm;含泥量不得大于2%。
2、施工:
(1)水泥砂浆面层:
①水泥砂浆面层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且不应小于20mm;
②铺设整体面层时,基层抗压强度不得小于1.2Mpa,表面应粗糙、坚固、密实、平整、洁净、湿润并不得有积水、凹凸不平和起砂现象。
铺设前宜涂刷界面处理剂;
③面层施工完养护不得少于7天,抗压强度达到5Mpa后方可上人行走;
④地面抹平应在水泥初凝前,压光应在水泥终凝前完成;
3.6砌体工程
3.6.1砌体裂缝控制
1、材料:
(1)陶粒混凝土砌块等砌筑砂浆宜使用专用砂浆或严格控制现场砂浆配合比;
(2)陶粒混凝土砌块的龄期不得少于40d,必须满足相对含水率要求;
(3)水泥砂浆代替水泥混合砂浆时,要重新确定砂浆强度等级;
(4)在砂浆中掺入有机塑化剂、早强剂、缓凝剂、防冻剂时,应经检验和试配符合要求后,方可使用。
2、施工
(1)砌筑工艺规范标准严格进行控制;
(2)柱间填充墙拉结筋应满足砖模数要求,不应折弯压入砖缝。
拉结筋宜采用预埋法(植筋法)留置;
(3)通长现浇钢筋混凝土板带应一次浇筑完成;
(4)承重结构采用新型墙体材料应分层砌筑,每次砌筑高度不应超过1.5m。
应待前次砌筑砂浆终凝后再继续砌筑,日砌筑高度不宜大于2.8m,并应采取严格的防风、防雨措施;
(5)严禁在墙体上交叉埋设电气导管和开凿水平槽。
竖向槽须在砂浆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用机械开凿,且在抹灰前,加贴钢丝网片等抗裂材料;
(6)混凝土多孔砖砌体,内外墙应同时砌筑不得留直槎,严格控制砌体拉结筋长度、间距;
3.6.2砌筑砂浆强度低、灰缝不饱满度控制
1、材料:
(1)陶粒混凝土砌块等砌筑砂浆宜使用专用砂浆;
(2)混凝土多孔砖、轻骨料混凝土砌块宜采用专用砌筑砂浆砌筑。
专用砌筑砂浆应符合《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砌筑砂浆》(JC860)的规定,其强度等级不得低于Mb5.0,稠度应为70~80㎜。
2、施工:
(1)砖砌体工程应采用“三一法”砌筑;
(2)控制砌筑时砌块的含水率;
(3)控制施工洞、脚手眼等补砌;
(4)砌块竖向灰缝砂浆饱满度不得小于90%。
3.6.3砖砌体工程砌筑工艺
1.砖砌体宜采用一顺一丁、梅花丁等的砌筑形式。
2.
砌筑前应提前1-2d浇水湿润,确保含水率符合规范要求;
3.砌筑严格采用“三一”砌砖法;
4.外墙转角处应同时砌筑。
不能同时砌筑时,不得留直槎。
留斜槎时,斜槎的水平投影长度不应小于高度的2/3;
5.构造柱与墙体的连接处应砌成马牙槎;
6.对设计规定或施工所需的孔洞、管道、沟槽和预埋件等,应在砌筑时进行预留或预埋,不得在已砌筑的墙体上打洞和凿槽;
7.300mm及以上的洞口(含临时洞口)应设钢筋混凝土过梁,过梁安装时伸入每边墙体的长度应不小于250mm,坐灰应饱满。
灰厚大于20mm时,应用细石混凝土铺垫;
8.控制砂浆和易性,水泥混合砂浆中的塑化材料,应符合试验室试配时的质量要求。
砂浆应随拌随用,水泥砂浆和水泥混合砂浆必须分别在拌成后3h和4h内使用完毕;
9.脚手眼补砌前,应将脚手眼内的杂物清理干净,并浇水湿润。
脚手眼补砌应分两次进行,水平和竖向灰缝砂浆应饱满。
3.6.3.1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砌筑工艺
1、控制芯柱混凝土浇筑质量
(1)每层每根芯柱柱脚应采用竖砌单孔U型、双孔E型或L型小砌块留设清扫口,在T形、L形、十字形墙体接头处排列时,应能满足芯柱每个孔都能清理垃圾和绑扎钢筋;
(2)每层墙体砌筑到要求标高后,应及时清扫芯柱孔洞内壁及芯柱孔道内掉落的砂浆等杂物;
(3)芯柱混凝土必须待砌体砌筑砂浆强度等级达到1MPa时方可浇灌,并应定量浇灌,做好记录;
(4)用模板封闭芯柱的清扫口时,必须采取防止混凝土漏浆的措施;
(5)芯柱混凝土宜采用塌落度为70-80mm的细石混凝土。
当采用泵送时,坍落度宜为140-160mm;
(6)浇筑芯柱混凝土前,应先注入50mm厚的与芯柱混凝土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然后开始浇灌混凝土。
芯柱混凝土必须按连续浇灌、分层(300-500mm高度)捣实的原则进行操作,直浇至离该芯柱最上一皮小砌块顶面50mm止,不得留施工缝。
振捣时,宜选用微型插入式振捣棒振捣;
2、选择合理的砌块排块方式
(1)墙体施工前,必须按房屋设计图编制小砌块平、立面排块图;
(2)排块时,应根据小砌块规格、灰缝厚度和宽度、门窗洞口尺寸、过梁与圈梁或连系梁的高度、芯柱或构造柱位置、预留洞大小、管线、开关、插座敷设部位等进行对孔、错缝搭接排列,并以主规格小砌块为主,辅以相应的辅助块,尽量减少块型;
(3)竖缝应相互错开1/2主规格小砌块长度。
使用多排孔小砌块砌筑墙体时,错缝搭接长度不应小于主规格小砌块长度的1/4,且不小于90mm。
竖向通缝不得超过两皮小砌块;
(4)小砌块墙内不得混砌粘土砖或其他墙体材料。
镶砌时,应采用与小砌块材料强度同等级的预制混凝土块;
(5)排块时当出现肋不对肋、孔不对孔排列且无法调整时,其排列长度必须尽量缩短,排列部位在墙体中相互错开,且不应放在芯柱部位或易裂部位。
3.6.3.2配筋砌体钢筋遗漏和锈蚀
1、当同一标高墙面有配筋和无配筋两种情况时,应分划两种皮数杆;
2、砌筑前,砖的含水率应符合要求,所砌部位需要的配筋应一次备齐;
3、设置在砌体水平灰缝内的钢筋,应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跃进 质量 通病 防治 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