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鹤壁高中高三第三次考试地理试题.docx
- 文档编号:24006585
- 上传时间:2023-05-23
- 格式:DOCX
- 页数:15
- 大小:276.99KB
河南省鹤壁高中高三第三次考试地理试题.docx
《河南省鹤壁高中高三第三次考试地理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鹤壁高中高三第三次考试地理试题.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河南省鹤壁高中高三第三次考试地理试题
2010-2011河南省鹤壁高中高三第三次考试
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60分)
1.在下面的A、B、C、D四幅图中,图中的P点位置同时符合:
①东半球、②北半球、
③低纬度地区、④在我国境内四个条件的是()
某飞行员驾机从A机场(30°N,120°E)起飞,为了经济省时,飞机必须沿最短航线飞往B机场(35°S,60°W)执行任务。
据此回答2~3题:
2.飞机的航向应为()
A.一直向东南B.一直向西北C.先向北后向南D.先向南后向北
3.最短航程为()
A.175×lllkmB.185×ll1krnC.65×ll1krnD.155×ll1krn
北京时间2010年1月17日0时12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将第三颗北斗导航卫星成功送入太空预定轨道。
这标志着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建设又迈出重要一步,卫星组网正按计划稳步推进。
据此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4.西昌卫星发射基地位于图中的()
A.AB.B
C.CD.D
5.西昌卫星发射基地与酒泉、太原卫星发射基地相比较,最突出的区位优势是()
A.纬度低B.海拔高
C.多晴天D.地势平坦
6.火箭点火成功后,升空向偏东南方向飞行,主要原因是()
A.使卫星尽早进人工作状态
B.可借助地球自转线速度,减少发射能耗
C.便于地面控制与观测
D.有利于卫星利用太阳辐射能
某地是我国重要的人工多层经济林区。
如图为该地某日太阳处在最高位置时的示意图,此时北京时间为12:
40,树影遮挡地被植物的面积在一年中达到正午时的最大。
读图,回答问题:
7.该地位于()
A.45°N。
110°EB.21.5°N,l10°E
C.45°N,130°ED.21.5°N,130°E
8.这一天()
A.太阳距离地球最远B.江苏省各地昼长夜短
C.晨昏线与极圈相切D.正午太阳高度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
9.受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等因素影响,近地面形成了风带和无风带(无盛行风地带)。
全球无风带的分布范围是()
A.南北纬80°附近B.南北纬60°附近
C.南北纬40°附近D.南北纬30°附近
10.下列气候类型的形成与气压带、风带的移动有关的是()
①热带草原气候②热带雨林气候③地中海气候
④温带海洋性气候⑤热带季风气候⑥温带季风气候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③⑤D.①③⑥
阅读下图,回答11~12题。
11.若图示曲线为7月等温线,则b地可能位于()
①北半球大陆上②北半球海洋上③南半球大陆上④南半球海洋上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12.若图示曲线表示谷地地形,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夜晚c地气流下沉B.夜晚d地气压高于a地
C.白天d地气流上升D.白天c地气压高于b地
下图是陆地自然景观类型分布与水热条件关系示意图。
读图,回答13~14题。
13.对自然景观分布规律影响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沿X方向干燥程度增加B.沿X方向热量增加
C.沿Y方向海拔高度增加D.沿Y方向纬度增加
14.与M所表示的自然景观类型相一致的地区是()
A.山东丘陵B.江南丘陵C.刚果盆地D.西欧平原
15.如图是半坡原始村落示意图,该图反映出当时的居住地分布在()
A.河谷阶地B.山地半山腰
C.河流三角洲平原D.河流冲积扇平原
16.人类历史进程的各个阶段,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认识和利用程度不同,影响社会发展的
主要资源也不同。
下列组合正确的是()
A.农业社会阶段——矿产资源
B.工业社会阶段——土地资源
C.后工业化阶段——气候资源
D.工业化初期和中期阶段——矿产资源
构建模式图,探究地理基本原理、过程、成因及规律。
读图,回答17~18题。
17.若图中甲、乙、丙表示地球表面三个不同气压带,箭头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则乙表
示()
A.赤道低气压带B.副极地低气压带
C.副热带高气压带D.极地高气压带
18.若甲代表沉积岩,乙代表岩浆岩,丙代表变质岩,箭头表示不同的地质作用,则下列
叙述正确的是()
A.箭头①包括风蚀作用,不包括风化作用
B.箭头②为外力作用
C.箭头①、②表示的地质作用中可能都有岩浆活动
D.箭头②为变质作用
读“某日地面天气形势图”,回答5~6题。
19.此时的月份可能是()
A.1月B.3月C.6月D.9月
20.有关图中城市天气的正确叙述是()
A.平壤风和日丽,阳光灿烂
B.北京风沙危害,出行困难
C.福州阴雨,气温较低
D.北京气温的日较差比平壤大
寻找新的淡水资源成为当今社会刻不容缓的任务。
图a、图b所示为海水淡化的装置,这款简易海水淡化器完全不需要任何的额外能源,只需要利用现有的太阳能就可以淡化海水。
它由一个透明的倒置的漏斗和一个底盘组成(图a)。
首先将海水倒入底盘内,然后将漏斗倒扣在底盘上,太阳光透过漏斗来加速内部的海水蒸发,而淡化出的水蒸气则会在漏
斗壁上凝结成水滴,并顺势流到漏斗四周的凹槽中储存起来。
等储存了适量的水之后,把漏斗倒过来,将净化过的海水直接倒入容器即可(图b)。
据此回答21~22题。
21.该海水淡化装置运用的地理原理或规律是()
A.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原理
B.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规律
C.大气的热力环流原理
D.海水运动的规律
22.关于该海水淡化装置设计的叙述,正确的是()
A.玻璃对太阳辐射是透明的,但它的保温作用与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原理是不同的
B.海水蒸发,水汽上升遇玻璃冷却,凝结的水滴在重力作用下落入水槽
C.海水蒸发的热量来自于地面上水汽凝结释放的热能
D.该装置的使用不受时空限制
下图是世界1月平均气温l0°C~22°C范围(适宜避寒区)示意图。
读图,回答23~24题。
23.我国华南地区避寒的范围较小,主要原因是()
A.纬度低,热量充足,1月温度较高
B.临近海洋,陆地面积小,年较差小
C.强大的西伯利亚冷空气南下造成的
D.由于受到南岭的阻挡,冬季风影响较小
24.下列属于避寒者高输出区的是()
①北欧和中欧②加拿大和美国北部③日本南部
④澳大利亚和新西兰⑤长江中下游地区⑥俄罗斯远东地区
A.①③④B.②⑤⑥C.①②⑥D.③④⑤
25.关于图中避寒区的分布,叙述正确的是()
A.中高纬度寒流流经地区可以形成避寒区
B.地中海沿岸和加勒比海地区适宜避寒
C.赤道和热带地区的山地地区不适宜冬季避寒
D.主要分布在亚热带和温带地区
读图,回答26~27题:
26.关于对图中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岛风蚀地貌发育
B.甲岛地热资源丰富
C.乙岛所在大洲有五大淡水湖群
D.P处是乙岛建军港的最佳地点
27.一艘旅游船从甲岛出发到乙岛,选择最合理的路线航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过运河时,航向大致由西北向东南
B.逆流航行时所遇洋流都为寒流
C.所经海域水温越来越高
D.所经海区温度不断降低
甲、乙、丙三个不同地区的同学共同开展一个“影子长度"的探究学习活动,他们在当地时间10.00~14.00每隔一小时测量一根1米长的杆的影子长度,并将所得数据绘制成图。
如图为6月22三个地区同学所提供的观测结果。
据此回答28~29题。
28.甲、乙、丙三地纬度由低到高的顺序是()
A.甲、乙、丙B.甲、丙、乙
C.乙、甲、丙D.丙、乙、甲
29.关于乙地此时气候特征的描述,最有可能的是()
A.一年中气温较高、降水较多的季节
B.一年中降水较少:
草木枯黄的季节
C.一年中气温较低、降水较多的季节
D.一年中降水较多、作物生长旺盛季节
读“我国野骆驼分布区的变迁图”,回答30~31题:
30.从图中可以看出,野骆驼()
①曾生活在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
②分布范围由亚热带季风区扩展到西北干旱区
③文献记载主要分布在温带草原区和温带荒漠区
④目前主要分布在陕西和内蒙古交界地区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31.影响野骆驼分布区变化的人为因素包括()
①开垦草原②过度放牧③大量捕杀④种群退化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32.图示地区自东向西由森林过渡到草原、荒漠体现了自然带分布的()
A.纬度地带分异规律B.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C.垂直分异规律D.地方性分异规律
读“某沿海地区一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图”,回答16~18题:
33.该山地可能位于()
A.北半球温带地区B.北半球亚热带地区
C.南半球温带地区D.南半球亚热带地区
34.若该山地山麓的年平均气温为12°C,则该山地的海拔不超过()
A.1000米B.2000米C.3000米D.4000米
35.该山地所在地区的气候主要受()
A.信风影响B.季风影响
C.西风影响D.西风和副高交替影响
如图所示,为我国东南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单位:
米)及河流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36~37题。
36.下列关于a、b、c、d四村庄发展种植业的优势自然因素表述正确的是()
A.a村庄热量条件最好B.b村庄降水条件最好
C.c村庄水源条件最好D.d村庄光照条件最好
37.村庄甲、乙之间修公路,合理的走向是经过()
A.e村庄B.b村庄C.c村庄D.d村庄
专家认为,由于人类的生产活动等原因,预计到2100年全球平均增温4℃~5℃,这对全球环境将产生重大影响。
据此回答38~40题。
38.上述气温变化对人类来说,既有正面影响也有负面影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气温升高将使森林树种大量增加
B.高山冰川将改变规模,有些出现减少和退缩
C.各地农作物产量都会大幅度减少
D.气候变暖,会使各地人们的新陈代谢变慢,增加身体活力
39.对全球变暖的环境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北半球热带地区降水减少;海平面上升
B.灾害性天气频繁;中国自然带北移
C.洋流发生变化;大部分动物栖息地发生根本性改变
D.北欧影响最大;北半球亚热带地区降水增多
40.在节能减排中,公众可参与的有利于抑制全球变暖的行动是()
A.充分利用太阳能;尽量使用公共交通工具
B.采用节水措施;开发利用无污染能源
C.多种水稻;充分利用风能
D.维持能源消费结构现状;自备购物袋
二、综合题(共40分)
41.读“北美地壳厚度等值线图(单位:
千米)”,回答下
列问题:
(12分)
(1)根据所学知识,世界大陆地壳的平均厚度约为
千米。
大陆地壳与大洋地壳的厚度比
较,一般是。
(2)北美大陆地壳厚度的分布规律是。
(3)图中A处的地壳厚度约为,B处地
壳的厚度约为。
(4)北美大陆西海岸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是。
42.读“我国部分地区某时地面天气形势图”(单位:
hPa),回答问题(11分):
(1)此时A地处于气压控制下,天气状况是。
(2)图中虚线(a、b、c)附近易形成冷锋的是,b系统过境后的天气是。
(3)图中①②③④地中,风速最大的是,判断的理由是。
(4)根据上面的天气形势图作出的天气预报正确的是()
A.东北地区天气晴朗
B.塔里木盆地吹西北风
C.内蒙古高原东部为阴雨天气
D.华北平原盛行东北风
(5)如果该天气形势出现在春季,那么我国西北、华北地区有可
能出现和等灾害性天气。
43.读“太平洋沿岸局部地区示意图”,回答问题:
(17分)
(1)在全球六大板块中,图中E地所属的板块是()
A.非洲板块B.太平洋板块
C.南极洲板块D.美洲板块
(2)F区域的自然景观主要是()
A.森林B.草原
C.荒漠D.草甸
(3)从地域分异规律看,自F区域向G区域自然生态环境的变化是
地带性的表现。
F地所属气候类型区东西狭窄,呈带状分布,其主要原因是
,G区域的气候类型为气候。
(4)H海域成为世界著名渔场的原因是。
(5)20世纪下半叶以来,H海域表层海水多次异常升温,造成气候反常,鱼群大量死亡。
这
种现象被称为现象。
(6)请在图中粗线上添加方向箭头表示H海域洋流的流向,并画一条示意曲线表示该海域表
层海水温度分布特点。
2010—2011学年度上期高三第三次考试
地理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2、D3、A4、B5、A6、B7、B8、C9、D10、C11、D
12、A13、A14、B15、A16、D17、C18、D19、C20、D21、C
22、B23、C24、C25、B26、B27、A28、C29、B30、A31、A
32、B33、C34、B35、C36、A37、A38、B39、B40、A
(5)厄尔尼诺(2分)
(6)绘图略。
(箭头朝北,等温线向北弯曲或向北延伸)(3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河南省 鹤壁 高中 第三次 考试 地理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