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专天然药物化学教案.docx
- 文档编号:24001506
- 上传时间:2023-05-23
- 格式:DOCX
- 页数:168
- 大小:1.11MB
中专天然药物化学教案.docx
《中专天然药物化学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专天然药物化学教案.docx(16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专天然药物化学教案
四川省自贡卫生学校教案首页
专业学科
天然药物化学
备课日期
2011.12
授课班次
药剂36、37、38、39班
授课日期
2011.
授课题目
天然药物化学绪论
目的要求
掌握内容
天然药物化学的定义和内容
熟悉内容
学习天然药化的目的和意义
了解内容
有效部位
课时计划
组织教学
1´
巩固新课
3´
复习旧课
5´
归纳总结
5´
讲授新课
64´
布置作业
2´
难点
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的提取
课堂类型
理论课
授课学时
2
一、组织教学:
起立、清点人数。
1’
二、复习旧课:
5´
三、讲授新课:
(一)、天然药物化学(演示、讲授、讨论)15´
(二)、几个需要明确的问题40´(三)、学习天然药化的目的和意义10´
(四)、天然药物化学的发展和未来
四、巩固新课:
有效成分3’
五、归纳小结:
天然药物化学定义研究内容5’
六、布置作业:
列举有效成分的种类?
2’
课后记:
在讲发展史时,多用具有历史意义的药物讲解,避免泛泛而谈,引起学生兴趣的同时,传递更多的天然药物化学的知识,为以后的学习打好基础.
教师:
戴念教研室主任签名:
第一节绪论
一、天然药物化学(naturalpharmaceuticalchemistry)
是运用现代科学理论与方法,研究天然药物中化学成分的一门学科。
研究内容:
天然药物各类化学成分的结构特征、理化性质、提取分离方法、结构测定、结构修饰以及生物合成途径,并研究有效成分在植物体中随生长季节、时间的变化情况,以便掌握天然药物品质的规律。
还研究化学成分在生物体内的代谢和动力学研究,以及构效关系等内容。
二、几个需要明确的问题
1、天然药物和中药的区别
天然药物在中国称中草药,是指具有一定治疗作用的植物药、动物药及矿物药。
植物:
87%,如人参、甘草等
动物:
12.3%,牛黄、鹿茸等
矿物:
0.6%,石膏、朱砂等
中药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用于防治疾病的传统药物的总称。
它是中医药学家经过几千年的实践,将治疗疾病效果确切并能应用中药学理论进行详细论述的,中医临床应用较普遍并被药典、国家标准、教材等收载的单味或复方中草药。
2、有效成分和有效部位
⏹天然药物之所以能够治病,其物质基础在于所含有的化学成分。
一种天然药物中往往含有结构和性质完全不同的多种成分。
⏹有效成分或生理活性成分即产生药理作用的成分。
如番泻苷是大黄的泻下成分,大黄的游离蒽醌苷元有抑菌活性,而大黄的苯丁酮苷类则有较弱的镇痛抗炎作用。
⏹有效成分与无效成分的概念不能简单、机械地加以理解。
如过去被认为无效成分的一些多糖、蛋白质、油脂,现已发现了它们的新的活性。
又如麝香的抗炎活性成分近年来被证实是其含有的多肽而不是麝香酮。
有效部位是指有效成分的含量达到了50%以上。
三、学习天然药化的目的和意义
1、应用现代科技方法和手段探索中药防病治病的机理:
研究体内吸收、分布、排泄过程;研究有效成分的化学结构、理化性质及结构与活性的关系。
2、改进剂型、提高疗效:
丸散膏丹→注射剂、滴丸、口服液、冲剂等。
3、提高中药及制剂的质量:
研究有效成分的理化特性,并建立含量测定方法,如连翘以HPLC法用连翘苷做限量指标。
4、提供中药炮制现代科学依据:
如黄芩冷提时酶水解黄芩苷成黄芩素,抑菌作用降低,故需热水煮后切成饮片。
5、开辟药源、开发新药:
如小檗碱(黄连,资源有限),三颗针、黄柏含量也很高;中药新药:
有效成分(1类),有效部位(5类),复方(6类)。
四、天然药物化学的发展和未来
⏹在我国,明代《医学入门》(公元1575年)中就有用发酵法从五倍子中得到没食子酸的记载。
1711年由洪遵所著《集验方》一书,记载了用升华法制备纯化樟脑的过程。
⏹1769年舍勒从酒石当中分离制得酒石酸。
⏹1805年德国人塞图尔从鸦片中分离得到吗啡。
⏹20世纪50年代先后自印度萝芙木中获得降压活性成分利血平,从长春花中获得抗癌活性成分长春花碱。
⏹最初只能用分馏和重结晶来纯化单体成分。
到了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各种层析方法兴起,使微量天然新成分的分离纯化简便易行。
近些年来各种色谱分离以及膜分离等新技术更加扩大了天然药物化学分离工作的广度和深度。
⏹过去在测定一个化合物结构时,往往需要用化学的方法进行降解或制成适当的衍生物进行比较才有可能予以确认,一般需要至少几百毫克或甚至几克的纯物质,这给含量普遍很低的天然化合物的研究带来了很大的不便。
⏹到了1930年,由于微量元素分析法的导入,试样量降至毫克水平,推进了天然成分的分析工作。
⏹随着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质谱等新技术问世,结构研究工作趋向微量,快速和正确。
新技术的应用使研究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的周期大大缩短。
⏹近些年来二维和多维核磁共振、质谱、X-射线单晶衍射等技术在天然药物化学研究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并且随着设备性能及测试技术方面的大幅度改善,结构测定更加趋向于微量、快速、准确,有力地推动了天然药物化学的快速发展。
⏹我国天然药物资源丰富,并且天然药物的应用有着悠久的历史。
加强天然药物的研制是缩小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减少入世给我国制药产业带来的影响的重要选择。
⏹从中药中筛选并开发出具有我国自己知识产权的新药的潜力是巨大的。
五、国内外研究中药及植物药有效成分概况
⏹日本
在沟通东西方医药学方面占有特殊地位。
注重复方中药的研究,同时形成汉方学派。
对葛根、芍药、柴胡、橘梗、酸枣仁、附子、甘草等研究发现葛根素有镇痛作用;柴胡皂苷能抗炎、镇静、镇咳;橘梗皂苷有显著的抗炎和镇咳作用;酸枣仁皂苷有镇静作用;甘草有效成分多且复杂,如甘草次酸能增强类固醇激素作用,多糖体有免疫促进作用,甘草根和根茎含有黄酮类化合物27种之多,具有类可的松作用,能抗灼伤、解痉和抗溃疡。
此外,甘草对艾滋病病毒抑制率高达98%。
原田研究麻黄汤(麻黄、桂枝、杏仁、甘草)发现麻黄碱为麻黄平喘的主要成分;肉桂醛为肉桂挥发油中镇痛、解热成分;杏仁苷为杏仁中镇咳成分;甘草中所含甘草酸及甘草次酸具有解毒、抗菌、抗炎等作用。
还发现麻黄汤中的苦杏仁苷在酶的作用下生成苯甲醛,桂皮中含有桂皮醛,这些醛类化合物与麻黄碱作用生成一种新化合物,这些新化合物不稳定,在热水中分解,分解物具有麻黄碱、桂皮醛、苦杏仁苷类似的药理作用。
⏹前苏联和东欧国家
着重研究强壮药,如人参、红景天、五味子等,发现这些药物能提高机体的防御能力和适应能力,已用于运动和航天医学。
在研究心血管药物时发现荠菜和酸枣的叶中含有大量的芦丁。
⏹印度
从药用植物中分离出数百种新化合物。
⏹中国
在中药有效成分提取分离、结构测定、药理作用研究等方面均取得显著成绩。
*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中药
陈皮:
川陈皮素、橙皮苷有平喘作用。
杜鹃:
杜鹃素有祛痰作用。
紫金牛:
岩白菜素的止咳强度相当于磷酸可待因的1/10-1/4。
*抗肝病
五味子:
五味子素类、五味子酯类、五味子酚、翼梗五味子酸等木脂素类化合物抗肝炎、降ALT。
五味子丙素中间体——联苯双酯是我国首创的抗肝炎1类新药。
青叶胆:
齐墩果酸适应于各种肝炎
*抗菌中药
黄芩:
黄芩苷
黄连:
小檗碱
四季青:
原儿茶酸和原儿茶醛
穿心莲:
穿心莲内酯、14-去氧穿心莲内酯、脱水穿心莲内酯、穿心莲苷等
以上有效成分均有广谱抗菌活性。
虎杖:
大黄素、虎杖苷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双球菌
有抑制作用。
大蒜:
大蒜素抗真菌。
*抗寄生虫
南瓜子:
南瓜子氨酸驱虫
鹤草芽:
鹤草酚驱绦虫
川楝树:
川楝素及异川楝素驱蛔虫
黄花蒿:
青蒿素为结构新颖的速效、低毒抗疟药。
*心血管系统
川芎:
阿魏酸和川芎嗪
银杏:
银杏素
葛根:
葛根素、大豆苷、7,2‘-二葡萄糖大豆苷
丹参:
丹参酮II-A
三七:
三七皂苷
对心血管系统疾病有良好作用。
莲心:
莲心苷和甲基莲心苷有降压作用
槲寄生:
黄酮类成分槲寄生苷I和II
此外,茵陈中香豆素成分,参三七中的黄酮类成分有降脂作用。
*神经系统疾病
延胡索:
延胡索乙素、海罂粟碱有镇痛和镇吐作用
徐长卿:
丹皮酚治疗风湿痛和湿疹
天麻:
天麻苷和香荚兰醇有镇静、催眠之作用
灵芝:
有较强的中枢抑制作用
“麻沸汤”拆方研究:
发挥麻醉作用的主要是洋金花所含的东莨菪碱。
*计划生育用药
栝楼:
分离得到天花粉蛋白质,对中期引产有效
芫花:
根中分得芫花酯甲、乙、丙、丁等,具有高度引产活性。
棉籽油:
棉酚为男用非甾体抗生育成分。
*抗肿瘤
喜树:
根及果中分得喜树碱、10-羟基喜树碱等
莪术:
挥发油中分得莪术醇及莪术二酮治疗宫颈癌
青黛:
靛玉红可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四川省自贡卫生学校教案首页
专业学科
天然药物化学
备课日期
2011.1
授课班次
药剂36、37、38、39班
授课日期
2011.3
授课题目
天然药物有效成分的提取
目的要求
掌握内容
溶剂提取法
熟悉内容
水蒸气蒸馏法
了解内容
超临界流体萃取法
课时计划
组织教学
1´
巩固新课
3´
复习旧课
5´
归纳总结
5´
讲授新课
64´
布置作业
2´
难点
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的提取
课堂类型
理论课
授课学时
2
一、组织教学:
起立、清点人数。
1’
二、复习旧课:
5´
三、讲授新课:
第二章第一节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的提取
一、溶剂提取法(演示、讲授、讨论)40´
二、水蒸汽蒸馏法14´三超临界流体萃取法10´
四、巩固新课:
溶剂提取法3’
五、归纳小结:
提取方法的选择5’
六、布置作业:
溶剂提取法中怎样选择合适的溶剂?
2’
课后记:
课堂秩序良好,同学们积极热情,达到了教学目标和要求。
教师:
戴念教研室主任签名:
第二章
(一)溶剂提取法
1、理想溶剂:
有效成分溶解性大,无效成分溶解性小,与植物成分不起化学反应,安全、成本低。
2、溶剂分类
①水
②亲水性有机溶剂:
如甲醇、乙醇、丙酮。
③亲脂性有机溶剂:
石油醚、苯、氯仿、乙醚、乙酸乙酯。
3、原理
相似相溶原理。
4、提取方法
①冷提法
浸渍法:
药材+溶剂常温浸泡。
适于有效成分遇热易被破坏或含多量淀粉、树胶、果胶、粘液质的中药的提取。
渗漉法:
药材粉碎后,加入渗漉桶中,不断加入浸出溶使其渗过药粉,从渗漉桶下端出口流出浸出液的一种浸出方法。
浸出效率高,但溶剂用量大,费时。
②热提法
煎煮法:
中药粗粉加水加热煮沸提取有效成分的方法。
该法简便,药中大部分成分可被不同程度地提出。
但不适于含挥发性成分及有效成分遇热易破坏的中药。
回流提取法:
效率高,节省溶剂,采用较多。
连续提取法:
即连续回流提取,实验室常用索氏提取器。
(二)水蒸气蒸馏法
挥发油多用此法,要求能挥发、与水不混溶、遇水稳定。
中药挥发油、某些小分子生物碱如麻黄碱、烟碱、槟榔碱及某些小分子的酚性物质如牡丹酚等的提取可采用此法。
(三)现代提取新技术
⏹超临界流体萃取
⏹超声波提取
⏹微波辅助提取
⏹超分子提取
四川省自贡卫生学校教案首页
专业学科
天然药物化学
备课日期
2011.1
授课班次
药剂36、37、38、39班
授课日期
2011.
授课题目
天然药物有效成分的分离1
目的要求
掌握内容
两相溶剂萃取法的基本原理
熟悉内容
沉淀法的基本原理
了解内容
其他分离方法
课时计划
组织教学
1´
巩固新课
3´
复习旧课
5´
归纳总结
5´
讲授新课
64´
布置作业
2´
难点
两相溶剂萃取法
课堂类型
理论课
授课学时
2
一、组织教学:
起立、清点人数。
1’
二、复习旧课:
溶剂提取法的种类5´
三、讲授新课:
第二节、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的分离
1.两相溶剂萃取法(多媒体演示)30’
2.沉淀法的(讲授)14’
3.结晶法(讲授)10’
4.其他方法(讨论)10’
四、巩固新课:
萃取法的基本原理3’
五、归纳小结:
沉淀法的基本原理5’
六、布置作业:
在两相溶剂萃取过程中,怎样防止乳化2’
课后记:
通过提问或课后练习,同学已经基本掌握了本章节内容完成了教学内容,达到了教学目的。
可以进行下次课的教学。
教师:
戴念教研室主任签名:
第二节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的分离
(一)根据物质溶解度差别
1、结晶与重结晶:
利用溶剂对有效成分与杂质在冷热情况下溶解度显著差异以获得结晶的方法。
2、改变混合溶剂极性
水/醇法:
水提液+醇(数倍)除去多糖、蛋白质。
醇/水法:
醇提液+水(数倍)除去叶绿素、树脂。
3、改变pH值
碱提酸沉:
如芦丁的提取
酸提碱沉:
如盐酸小檗碱的提取
4、金属盐络合法
pb2+、Ca2+等金属离子可与酸、碱性化合物生成不溶于水的沉淀。
(二)根据化合物在两相溶剂间分配比差别
1、液-液萃取法
(1)分配系数:
K=C上/C下
(2)分离因子:
β=KA/KB(KA>KB),表示分离的难易。
一般β>100,简单萃取
β<50,CCD法(后述)
β=1,无法分离
(3)pH与存在状态
对于酸、碱及两性化合物,pH改变可使存在状态改变,即控制溶液的pH值,即可控制存在状态。
一般情况下,pH<3,酸性物质多为非解离状态,碱性物质呈解离态;pH>12,则酸性物质为解离状态,碱性物质呈非解离状态。
2、CCD法(Countercurrentdistribution,逆流分溶法)
是一种多次连续的液-液萃取分离过程。
仪器:
Craig逆流分溶仪。
适用于中等极性、热不稳定物质的分离。
3、DCCC(液滴逆流色谱)和HSCCC(高速逆流色谱法)
是在逆流分溶法基础上创建的色谱装置,可使流动相呈液滴形式在固定相间交换,分离效果好。
多用于皂苷、生物碱、蛋白质、糖类等的分离精制。
如用DCCC法成功分离了柴胡皂苷a和d(16-OH构型不同)。
4、液-液分配柱色谱
将两相溶剂中的一相涂覆在硅胶等多孔载体上,作为固定相,填充于色谱柱中,用流动相洗柱。
(三)根据物质吸附力差别
物理吸附:
无选择性,吸附与解吸过程可逆、快速。
如:
硅胶、氧化铝、活性炭
化学吸附:
有选择性,吸附牢固。
半化学吸附:
介于上述二者之间,如聚酰胺。
1、物理吸附
基本规律:
相似者易于吸附。
溶质极性
吸附力三要素溶剂极性
吸附剂活性硅胶、氧化铝为极性吸附剂,溶质极性大,吸附力强;溶剂极性大,洗脱力强。
活性炭为非极性吸附剂,与此相反。
*极性强弱比较
a.官能团极性:
RCOOH>Ar-OH>H2O>R-OH>R-NH2>RCONH2>RCHO>RCOOR’
>R-OR’>R-X>R-H
b.官能团相同,极性官能团数目多,极性大。
c.ε介电常数越大,极性越强。
2、半化学吸附:
聚酰胺(氢键缔合)
影响因素:
a、溶质的影响
b、溶剂的影响
洗脱能力:
水<甲醇<丙酮<氢氧化钠水溶液<甲酰胺<二甲基酰胺<尿素水溶液3、大孔吸附树脂
原理:
吸附性(范德华力及氢键)与分子筛(多孔结构)作用的结合。
影响因素:
树脂型号、溶剂种类及化合物性质。
应用:
除杂与富集。
一般水煎法提取物收率30%,水醇法15%,大孔树脂法收率5%。
如:
人参提取液→通过树脂柱→水洗树脂→70%乙醇洗脱→乙醇洗脱液→
回收醇得人参总皂苷粗品。
(四)根据分子量大小差别
凝胶色谱:
分子筛,按分子由大到小顺序出柱。
葡聚糖凝胶(SephadexG):
只适用于水中应用。
羟丙基葡聚糖凝胶(SephadexLH-20):
可在水及有机溶剂中使用。
在由极性及非极性溶剂组成的混合溶剂中常起到反相色谱的作用。
(五)根据物质解离程度不同进行分离:
离子交换树脂法:
由母核(二乙烯苯)与离子交换基团组成。
有阳离子交换树脂及阴离子交换树脂。
原理:
Alk+H+/H2O→AlkH+
AlkH++RSO3-H+→RSO3-AlkH++H+
RSO3-AlkH++NH4+OH-→RSO3-NH4++Alk+H2O
四川省自贡卫生学校教案首页
专业学科
天然药物化学
备课日期
2011.12
授课班次
药剂36.37.38.39
授课日期
2011.
授课题目
糖和苷
目的要求
掌握内容
苷的定义、结构分类
熟悉内容
单糖的Fischer投影式、Haworth投影式和结构分类
了解内容
单糖的优势构象、低聚糖和多聚糖的分类
课时计划
组织教学
1´
巩固新课
3´
复习旧课
5´
归纳总结
5´
讲授新课
64´
布置作业
2´
难点
结构分类
课堂类型
理论课
授课学时
2
一、组织教学:
起立、清点人数。
1’
二、复习旧课:
天然药物有效成分的分离5´
三、讲授新课:
第二章糖和苷
一、糖的结构和分类(举例,讲授)50’
二、苷(案例分析)10
四、巩固新课:
苷3’
五、归纳小结:
苷的种类5’
六、布置作业:
苷的定义2’
课后记:
多媒体视频有助于学生对枯燥的化学过程,形象化,将理性认识转化为感性认识.完成教学目标,可以进入下阶段教学.
教师:
戴念教研室主任
第一节糖和苷的定义
糖类(Saccharide)亦称碳水化合物(carbohydrates),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初生产物,同时也是绝大多数天然产物生物合成的初始原料。
包括单糖、低聚糖、多聚糖。
苷类(glycosides)亦称苷或配糖体,是由糖或糖的衍生物与另一非糖物质通过苷键相互连接而成的一类化合物。
其中的非糖物质称为苷元或配基(aglycone或genin);苷键为糖的半缩醛或半缩酮羟基与苷元脱水形成的化学键。
另外,糖与糖(或糖的衍生物)形成的化学键也称为苷一、糖的立体化学
单糖(monosaccharide)是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类化合物。
(1)Fischer投影式:
主碳链上下排列,氧化程度较高的一端在上,水平方向的价键和与之相结合的基团指向纸面的前方,主碳链上下两端的价键和所结合的基团指向纸面后方。
距离羰基最远的那个手性碳原子上的羟基在右侧的为D型糖,在左侧的为L型糖。
(2)Haworth投影式:
半缩醛的五元或六元环状结构,五元氧环的糖称为呋喃型糖,六元氧环的糖称为吡喃型糖。
Fischer投影式的右侧基团一律在环的面下,左侧基团一律在面上。
对于六碳吡喃型糖、甲基五碳吡喃型糖,C5-R在面上时为D型糖,在面下时为L型糖。
差向异构体——单糖成环后形成一个新的手性碳原子,该碳原子称为端基碳,形成的一对异构体称为端基差向异构体。
有α、β二种构型。
新形成的羟基与Fischer投影式中距离羰基最远的手性碳原子上的羟基为同侧者称为α型,异侧者称为β型。
(3)优势构象式:
呋喃型糖的呋喃环的优势构象式为信封式。
吡喃型糖的吡喃环为椅式构象,以C2、C3、C5、O四个原子构成的平面为准,当C4在面上,C1在面下时,称为4C1式,简称C1式或N式;当C4在面下,C1在面上时,称为1C4式,简称1C式或A式。
绝大多数单糖的优势构象是C1式。
第二节糖和苷的分类
一、单糖类
天然单糖含碳原子数3~8,以五碳糖、六碳糖最多。
常见的单糖及其衍生物有五碳醛糖、六碳醛糖、六碳酮糖、甲基五碳醛糖、去氧糖(单糖分子中的一个或两个羟基被氢原子取代)、糖醛酸(单糖中的伯羟基被氧化成羧基)等。
单糖命名词尾用-ose,苷则是将词尾-ose改为-oside。
二、低聚糖类
由2~9个单糖通过苷键结合而成的直链或支链聚糖称为低聚糖。
按含有单糖的个数分为二糖、三糖、四糖等。
还原糖——具有游离醛基或酮基的糖。
非还原糖——不具有游离醛基或酮基的糖,即其中每个单糖的半缩醛或半缩酮上的羟基都脱水缩合。
三、多聚糖类
由十个以上单糖通过苷键连接而成的糖称为多聚糖(polysaccharsides)或多糖。
通常多糖中的单糖都在100个以上。
均多糖(homosaccharide)——由同种单糖组成的多糖。
杂多糖(heterosaccharide)——由两种以上单糖组成的多糖。
包括
(1)植物多糖:
淀粉(植物的贮存养料,为D-葡萄吡喃聚糖)、纤维素、果聚糖、树胶等。
(2)动物多糖:
糖原(动物及菌类的贮存养料,为D-葡萄吡喃聚糖)、甲壳素、肝素等。
四、苷类
原生苷——生物体内原生的苷。
次生苷——从原生苷中脱掉一个以上单糖的苷称次生苷或次级苷。
(1)根据苷中含有的单糖基的个数可将苷分为单糖苷、双糖苷、三糖苷等。
(2)根据苷元上与糖连接位置的数目可将苷分为单糖链苷、双糖链苷等。
(3)根据苷元化学结构的类型可将苷分为黄酮苷、蒽醌苷、生物碱苷等。
(4)根据苷键原子可将苷分为
氧苷、氮苷、硫苷、碳苷等。
四、苷的分类
(一)氧苷(O-苷)
1.醇苷:
通过苷元上的醇羟基与糖(或糖的衍生物)的半缩醛(半缩酮)羟基脱水而成的苷类。
(山栀子,泻下、利胆)
2.酚苷:
通过苷元上的酚羟基与糖(或糖的衍生物)的半缩醛(半缩酮)羟基脱水而成的苷类。
(黄芩,清热,解毒,消炎,用于肝炎、上呼吸道感染)
3.氰苷:
具有α-羟腈的苷。
该类苷易水解,生成的α-羟腈苷元很快分解成醛或酮和氢氰酸,氢氰酸既是该类化合物具有止咳作用的成分,也是引起中毒的成分。
4.酯苷:
通过苷元上的羧基与糖(或糖的衍生物)的半缩醛(半缩酮)羟基脱水而成的苷类。
(酯苷)
(二)硫苷(S-苷)
通过苷元上的巯基与糖(或糖的衍生物)的半缩醛(半缩酮)羟基脱水而成的苷类。
(三)氮苷(N-苷)
通过苷元上的胺基与糖(或糖的衍生物)的半缩醛(半缩酮)羟基
脱水而成的苷类。
(四)碳苷(C-苷)
通过苷元碳上的氢与糖(或糖的衍生物)的半缩醛(半缩酮)羟基脱水而成的苷类。
碳苷的苷元主要有黄酮类、蒽醌类等。
特点:
在各类溶剂中溶解度均小,难于水解获得原苷元。
(葛,扩张冠脉)
四川省自贡卫生学校教案首页
专业学科
天然药物化学
备课日期
20112
授课班次
药剂36.37.38.39
授课日期
2011
授课题目
糖和苷的理化性质、提取分离
目的要求
掌握内容
苷键的酸催化水解和苷键的酶催化水解
熟悉内容
苷的提取和分离
了解内容
苷键的乙酰解反应、碱催化水解
课时计划
组织教学
1´
巩固新课
3´
复习旧课
5´
归纳总结
5´
讲授新课
64´
布置作业
2´
难点
苷键的酸催化水解和苷键的酶催化水解
课堂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专 天然 药物 化学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