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新高考自然灾害知识点总结.docx
- 文档编号:23977988
- 上传时间:2023-05-23
- 格式:DOCX
- 页数:10
- 大小:246.98KB
山东新高考自然灾害知识点总结.docx
《山东新高考自然灾害知识点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新高考自然灾害知识点总结.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山东新高考自然灾害知识点总结
自然灾害重要知识点总结
一、【地震】
1.两个概念:
震级表示地震的大小;
烈度表示地面受到的影响和破坏程度。
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但是有多个烈度。
烈度震级、震源深度、震中距及地震波所通过区域的地质条件、地面建筑等多种因素有关
2.两大地震带:
地中海---喜马拉雅地带;环太平洋地震带
3.中国四个地震多发区:
新疆、青藏、华北、台湾四个多发区;我国南北地震带位于105°E附近,是我国东西构造的地质分界线
4.中国地震多发的原因:
我国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地带,又处在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挤压碰撞带的北东边界
5.我国地震的空间分布特点:
地震西多东少;灾情东重西轻
6.造成重大人员和财产损失的原因可能有:
震级大,破坏性大;距离震中近;城市多,人口密集;震源浅;建筑物的牢固程度差;发生的时间可能在夜间;居民的自救和互救能力差;交通闭塞,救援困难;诱发了海啸、泥石流、滑坡、传染性疾病等次生灾害等
7.地震所造成的灾害:
直接灾害:
人员伤亡;建筑物及构筑物的破坏,如房屋倒塌、桥梁断落、水坝开裂、铁轨变形等等。
地面破坏,如地面裂缝、塌陷,喷水冒砂等。
山体等自然物的破坏,如山崩、滑坡等。
海啸、海底地震引起的巨大海浪冲上海岸,造成沿海地区的破坏。
间接灾害:
引发出次生灾害如火灾(由震后火源失控引起)、水灾(由水坝决口或山崩壅塞河道等引起)、毒气泄漏(由建筑物或装置破坏等引起)、瘟疫(由震后生存环境的严重破坏所引起)。
8.减轻灾害的措施:
①加强地震监测及预报
②采取有效的避震措施
③增强房屋等建筑物的抗震性
④增强抗震意识
⑤提高震后救灾应急能力等
9.震前、震中和震后的自救和互救
二、【洪涝】
1.洪涝多发区:
从气候因素看,洪涝集中在中低纬度地区,主要是亚热带季风区、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温带海洋性气候区。
从地形因素看,江河的两岸,尤其是中下游地区,地势低平,雨季河流排水不畅,低湿洼地容易发生涝渍。
2.洪涝的成因:
(可参考练习册115页表格)
①自然原因:
降水持续时间长,降水集中;夏季风的强弱变化(副高强:
南旱北涝;副高弱:
南涝北旱);台风带来大量降水;缺少天然的入海河道(淮河);河道弯曲,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水系支流多,来水量大。
②人为原因:
滥砍滥伐,造成水土流失加剧,河床抬升;围湖造田,湖泊面积减小,调蓄能力减弱;不合理水利工程建设。
3.我国洪水灾害分布特点:
东部多西部少;沿海多内陆少;平原低地多高原山地少;山脉东坡南坡多,西坡北坡少
①暴雨洪水:
集中分布在季风区,时空分布及暴雨时空分布一致。
②融雪洪水:
(空间分布)分布在我国西北、东北地区
(时间分布)积雪融水:
4-5月,东北;冰川融水:
7-8月,西北。
③冰凌洪水(凌汛):
黄河上游宁夏、内蒙古河段,下游部分河段,松花江部分河段。
凌汛条件:
A封冻:
最冷月均温低于0℃;B流向:
自低纬(南)向高纬(北)流。
4.洪水灾害的影响:
(1)洪涝灾害导致人群的伤亡。
①直接淹没人群引起死亡②因水灾冲击建筑物的倒坍致死、致伤人③因灾饥荒或疾病引起灾民锇死或病死。
(2).洪涝灾害导致生态环境的改变,动植物资源受损。
(3).洪涝灾害淹没了农田、村庄、破坏了人们的生活、生产秩序,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环境,对传染病的传染源和传播途径产生影响,从而导致传染病的流行。
5.防治洪水灾害的措施:
①非工程性措施:
建立洪水监测及预报预警系统;制定防洪应急预案;认真执行《防洪法》,加强防洪规划及管理;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民生态环境意识和人们防灾减灾意识及自救互救能力;实行防洪保险等
②工程性措施:
中上游植树造林,退耕还林,退耕还湖;上游兴修水库等水利工程;中下游加固加高江防大堤;进行河道整治,截弯取直,清除行洪障碍;开挖入海新河(淮河,海河),修建分洪蓄洪区等。
6.洪水中的自救及互救
思考1:
为什么暴雨洪水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季风区各大江河的中下游平原地区?
①我国东部季风区雨季降雨多,暴雨集中;②地势低平,河流排水不畅;③东部季风区工农夜发达,城市密集,单位资产密度大;④人类不恰当的经济活动,如围湖造田,滥砍滥伐,加重了受灾体的脆弱性;⑤在河流下游的低洼地从事过多的经济活动,增加了洪灾的风险性
思考2:
长江流域防洪措施:
上游:
植树造林和水土保持、兴修水库
中游:
退田还湖、重点治理荆江河段、裁弯取直、兴修分洪蓄洪工程
下游:
加固江防大堤
思考3:
海河流域易发生水灾的自然原因
1.多数支流发源于和流经黄土高原,河流含沙量大,下游流经平原,泥沙淤积,抬高河床;
2.降水集中于夏秋,且多暴雨;
3.扇形水系,支流集中汇入干流,排水不畅。
思考4:
海河的治理措施有哪些?
1上游植树造林、保持水土、兴修水库;
2.下游开挖入海新河,分流洪水。
三、【台风】
1.形成条件:
广阔的洋面、温暖的海水(26℃以上)、大气层上冷下热;足够的地转偏向力
2.我国台风灾情的空间分布特点:
沿海重,南方重
3.台风眼风力微弱、天气晴朗的原因:
水平气压梯度力及旋转离心力抵消,中心气流下沉,天气晴朗
4.台风登陆后势力削弱的原因:
地面摩擦力加大;水汽来源减少;气温下降
5.台风危害:
①狂风,使轮船、建筑物、通讯设施遭到破坏
②暴雨,引发洪涝灾害,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
③风暴潮,会给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威胁
6.台风对我国的有利方面:
①带来丰沛降水,缓解长江中下游的伏旱,②缓解高温酷暑天气
7.应对措施:
非工程性措施:
加强台风的监测和预报(气象卫星跟踪、沿海雷达监测),建立预警系统,提高应急能力;及时转移和安置广大民众;加强对交通、通讯和供电等部门的管理;加强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提高防灾意识。
工程性措施:
修建及加固沿海堤防,营建沿海防护林。
四、【寒潮】
特点:
一种大范围强冷空气活动,主要发生在北半球中高纬地区的深秋到初春季节
寒潮灾害特点:
降温大、风力强、影响范围广、出现降温、大风、暴雪、冰害等灾害性天气。
危害:
强烈降温:
使农作物遭受冻害(秋季和春季危害最大)
大风:
吹翻船只,摧毁建筑物,破坏牧场
暴雪、冻雨:
压断电线、折断电线杆,造成通信和输电线路中断,交通运输受阻等
沙尘暴:
房屋倒塌、交通供电受阻或中断,火灾、人畜伤亡等;污染环境;破坏植物生长等。
有利影响:
1.适度的寒潮南侵,可带来大范围的雨雪天气,减少北方的扬尘天气。
东北、西北的冬雪积累,在保持土壤湿度的同时,春天积雪的消融,还可缓解春播的旱情。
2.寒潮携带大量冷空气向低纬“倾泻”是地面热量进行大规模交换,促进了全球的热量平衡。
3.还可以净化大气。
寒潮带来的雨雪,不仅增加了空气湿度,而且还会使空气中的病毒随雨雪降落。
4.寒潮带来的低温,还可以杀死潜伏在土壤中过冬的害虫和病菌,减轻来年的病虫害。
5.寒潮还可带来风力资源,是我国北方草原牧区宝贵的动力资源。
寒潮的防御措施
1.加强对寒潮的监测和预报,提早做好防寒准备。
2.提高人的防灾意识,做好应急预案。
3.培育耐寒的作物品种。
(技术)
4.实行地膜覆盖。
5.发展塑料大棚农业。
6.制造烟雾,预防霜冻等。
7.加强防寒和饲料储备工作。
(牧区)
思考1:
我国山脉走向对寒潮的影响?
1.东西向山地,如天山、阴山、秦岭和南岭等,山体北侧冷空气堆积,灾害加剧;山体南侧相对温暖,灾害减弱。
2.南北走向的山脉,形成冷空气的通道,使冷空气可以分流南下,影响到长江中下游地区和两广地区甚至海南岛。
3.我国青藏高原的海拔高于寒潮天气系统的上界,因此很少受到寒潮影响。
我国几乎不受寒潮影响的地区有青藏高原、滇南谷地,受寒潮影响较小的地区有云贵高原、四川盆地、海南、台湾等
思考2:
东北地区寒潮危害严重的原因有哪些?
1.我国东北地区紧邻冬季风的源地,冬季风越过大兴安岭,使东北地区气温骤降。
2.初霜时东北农作物正值生长季节,严重危害农牧业生产。
五、【旱灾】
1.成因:
长时间无降水或降水少
2.特点:
具有渐发性,持续时间长,影响的地域广
3.常发地区:
非洲(最严重)、亚洲、大洋洲的内陆地区
4.中国四个旱灾中心:
华北(春旱)、华南(夏秋旱)、西南(四季旱)、江淮地区(伏旱)
5.干旱发生的一般机制及防御:
形成原因
解决措施
降水少
气候
降水的季节或年际变化大
因地制宜实行农林牧相结合的农业结构,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改革耕作制度,选择耐旱作物;
植树种草,提高土壤的水源涵养能力;推广喷灌、滴灌技术,发展节水农业;促进水资源的循环利用,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等等。
生态
生态破坏,气候恶化
蒸发旺
气候
纬度低,气温高;或晴日多,日照强
地形
盆地地形,不易散热,气温偏高
生物
植物的蒸腾作用强
用水多
规模
工农业生产规模扩大,用水量增加
浪费
水资源的浪费性使用
6.中国干旱多发地区成因的异同比较:
时间
相同点
不同点
华北平原
春季
[春旱]
自然:
全球变暖,气候恶化,蒸发加剧;
人为:
生产生活,尤其是农业用水量大、浪费严重。
春季降水稀少,气温回升快,大风日数多,蒸发旺盛。
长江中下
游地区
夏季
[伏旱]
受副高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降水稀少;天气炎热干燥、日照强烈,蒸发旺盛。
珠三角及
海南岛
冬季
受冬季风影响,降水稀少;纬度低,气温高,蒸发旺盛。
云贵高原
冬春
季节
暖湿气流势力弱,降水较少;气温高,蒸发旺盛;喀斯特地貌发育广泛,多溶洞和地下暗河,地表水缺失;土层薄,水源涵养能力差。
7.应对措施:
修建水利工程(兴修水库、跨流域调水);发展节水农业,改善耕作制度,推广耐旱作物采用滴灌、喷灌农业灌溉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加强监测预报;人工降雨;因地制宜实行农林牧相结合的农业结构;改善干旱区农业生态环境等:
修建水库;控制人口数量;限制高耗水工业的发展,减少水污染;实行水价调节,减少浪费,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提高节水意识;海水淡化等。
思考1:
华北地区春旱特别严重,为什么?
①春季雨带位于我国南方地区,华北地区降水少;②此时华北地区气温回升快,又多大风天气,水分蒸发快。
③春季正值小麦等农作物的生长季节,需水量大;④华北地区耕地多,城市和人口密集,工农业发达,生产和生活用水量大。
思考2:
华北地区冬季比春季降水少,为什么不说“冬旱”更严重?
春季正值冬小麦生长季节,降水少将严重影响小麦的生长。
冬季,小麦越冬,处在休眠状态,降水少一般不影响小麦的收成,所以没有“冬旱”之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山东 新高 自然灾害 知识点 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