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科学技术与人类的关系.docx
- 文档编号:23971148
- 上传时间:2023-05-23
- 格式:DOCX
- 页数:10
- 大小:40.98KB
第三章科学技术与人类的关系.docx
《第三章科学技术与人类的关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章科学技术与人类的关系.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三章科学技术与人类的关系
第三章科学技术与人类的关系
第一节科学的定义
科学一般被定义为发现、积累并公认的普遍真理或普遍定理的运用,或是已系统化和公式化了的知识。
关于科学的实质,在希腊亚里士多德进行划分至今,综合学科细分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
自然科学分为数学、物理、化学、地理等。
社会科学包括哲学、历史等,细分还有如医学、机械学等,这些分类多由于其研究方向不同而定,而细致化也由于对科学的认识更加精细专业而决定。
正是由于这些对于自然科学种类众多的分类,而致使“什么是科学”的命题越来越复杂。
科学界认为有两个学科是自然科学的基础,即:
物理和数学。
这两种学科在深层系研究中是没有区别的。
在对于物质的起源和超微观物质世界的研究中,数学模型的最精尖端的看法和物理实验结果不谋而合的。
同样,对于数学的很多命题可以用物理的实验得到启迪。
简单的概括这两个学科的关系是:
数学是抽象的物理。
但科学的本体论一直处于争论状态,并没有明确肯定的定义与解释被学术界承认与共识。
对于社会科学的研究就更不顺利了,原因在于社会科学的分类和理论众多,以至于各个理论的不同。
社会科学各个理论应用的局限性,致使有些理论之间存在矛盾,从而造成没有统一的社会科学和人类本身研究的共识,这样看来,似乎无法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用统一文字概括而提取共同的定义。
那么我们如何寻找对于科学的本质定义呢?
既然科学作为一门学说提出来,在人本能的认识中不论这种学说多么复杂在这种学说的本质都应当有共同的特点,这个本质特点是什么呢?
我不得不在最基本科学即物理学中寻找任何自然现象都不可违反的定律-----热力学三大定律,并以此为基础对科学进行定义。
使用高等数学描述的热力学三大定律是现今社会的所有活动都不能违反的。
这时我发现三个定律中共同描述的基本概念是能量,这就意味着所有分类学科中从自然科学到社会科学中各一分类,都不能违反能量的运动规律。
此时会发现所有学科运行本质中,都含有一个不可缺少的因素,即能量。
同时我在仔细研究人类历史中,那些曾经定义为无可争理中的宗教等一些学说,都是违反了能量运动规律,而最终转为人类历史认识中的一种意识思想。
科学之所以有如此大的力量,是因为他描述了能量流动规律在物质之间传递。
以此得出科学的定义:
科学是描述能量流动规律的学说。
第二节、科学技术与财富
科学的定义中出现有证否关系、描述事物规律的关系。
同时,科学在历史上也有很多种对于科学的定义,但对于科学的描述与财富都无直接关系,所以导致人们在很长一段时间不了解社会的进步与科学的进步之间的关系,我们在描绘科学的时候,总是不把人类社会的财富联系起来。
可能由于近代社会对于科学的“仰视”与对于“财富”的鄙视关系。
但是我们应当发现,科学与人类财富积累有紧密的关系。
如果科学只是简单的描述与记录的话,那么科学不会对人类进步产生如此重要的结果。
当人类一直在追求社会物质财富的发展,其物质社会的财富多少和科学的关系是什么?
近代中国学者一直在思索一个问题。
为什么近代中国帝国会衰落?
中国明朝之前,技术水平、财富水平遥遥领先于西方各个社会。
但在明朝之后,具体是在郑和下西洋后,被西方人完全赶超,并落后几百年。
中国落后的原因不在于中国人发现航海的价值与目的,而是在于中国整个学术体系并不着重于对自然环境和能量规律上的发现,而更着重于对社会生活中的礼教哲学的深邃研究。
此时正是西方的文艺复兴时代和大航海时代,对于财富需求的原始性和迫使性,冲出了他们并不复杂的伦理道德社会哲学体系,而对宗教的多次革命,使西方社会对自身认识从神学化转变为人本主义。
这样,他们在300年历史中建立了以财富为基础的科学体系和技术体系(简称为科技体系),所以对于科技追求本身就带有财富背景的。
由于技术的不同人群的使用也会产生不同的效果,能量流动在不同的耗散体系中降低的意识熵值的结果也不一样,而相对于有效输入能量的大小和结果是有限的。
对于一个国家有利的东西可能对另一个国家是不利的,从而产生了世界大战与多次殖民战争。
科学与财富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我对于描述科学的社会本质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这样说:
现代科学就是夺取财富的学说与工具。
乍一听,难以让大家接受。
因为人类对于科学的本体多年来的过分神圣化,而且对于科学本体的研究在很多时候的不巧合以致科学的本质一直没有被大家所了解。
科学是描述能量流动规律的学说,财富在社会运动中更突出表现的是其能量属性,所以科学与财富的关系可想而知。
自从亚里士多德对科学进行分科以来,科学的定义就一直浮于想象表面,那么我们用定义来解释所有学科其本质都会得到满意的答案。
这个定义最突出与贴切的就是物理学,而数学是对这个定义最抽象的说明,物理学与数学是近代科学的最大基石。
科学的定义十分模糊,很大原因也是在社会上人们把科学与技术相混淆。
由于技术作为人类的生存活动来讲能给人带来直接财富,所以科学常以技术相混合。
实际上科学也是与技术密不可分的,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常把科技作为一个名词进行引用,但作为分类研究的具体学科,科学的真正意义在于描述,那么技术的定义应当理解为,把自然界的非空能转入人类社会。
关于财富的定义与科学的定义已经可以看出科学、技术、财富之间的关系。
从人类的进化来讲,对能源的占有和使用(包括使用率、使用方式等)才是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的强大体现。
从人类的进化来讲,多种能源的使用是人类进化的主要动力,这样可知:
物质和能量是不可分的,物质是能量的携带体,所以物质和能量的共同体才是财富的体现。
财富对人类的意义,不仅在于物质的积累,而是更应当是能量的使用。
财富的物质属性为人类社会首先接受,在财富的能量属性不被社会认知的时候,科学理论的研究并不被人类社会重视。
当时科学一般被认为是人们所描述的智慧,在人类在了解科学与技术关系之前,没有对之进行了解,也并不是在人类生活中的主要活动。
但是人类在生活中一直很重视的是技术环节,正如中国所发明的四大发明。
只是当人类发现只有了解能量流动的规律,才能有效的使用技术,把自然界的能量转化为财富的时候,科学在人类的社会地位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这一变化带有很大的随机性与不确定性。
科技是两个概念表现一个行为过程。
两个概念其一、科学,描述能量流动的规律。
其二、技术,把已有能量按其流动规律流入人类耗散机构,降低人类自身熵值的方法。
科技就是对于自然能源的研究与利用行为。
现代文明越来越认识到,财富的概念已经更加体现在财富的能量属性上,更准确的说财富就是人类在特定时间内按其技术水平所掌握的能量。
人类认知自然的过程为1、发现2、认知3、分析4、利用。
而相应发现—感官,认知—智慧,分析—科学,利用—技术。
但这之间是互相联系并非有隔阂的。
人类认知自然的过程形式与色谱相类同。
人类存在史中有大量学说,如果科学只是讲述自然界各类现象,那么科学对于人类就作用不大了,最多也只是象记录故事一样简单。
科学只有与技术结合在认识自然能量流动的同时,运用其规律,把能量尽可能有效的流入人类社会产生财富才能体现出作用。
同时要说,科学是在各种学说中唯一可以与技术相结合,产生财富的学说,这是科学的唯一性的表现。
技术只有在科学的理论基础上活动,对于人类财富才具有意义。
从这三者的关系来看,财富是在符合科学的论述的由技术产生的结果。
因此技术常常被认为是衡量财富水平的标准。
现代社会由于科学水平与认识能力的加强,加之技术转化能力与速度的提高,科技才被认为是衡量财富水平的标准。
对于现代人类社会来说财富与科技之间的纽带为智慧。
智慧是认识自然能量流动规律或掌握自然非控能转化为可改变自身熵值的可控能方法的能力。
如雷电对于人类,在很久以前就无从知其变化与作用。
现代科技告诉我们,雷雨天的一个闪电释放出的能量相当于现代北京这样的城市一个星期的用电量。
而未来有一天掌握的科技水平能利用一场大雨的雷电来维持一个城市一至二年的用电,这就是财富的到来。
又例如:
鸟是由于空气动力与自身的条件相结合才能飞向高空。
人没有翅膀,但人通过了解空气动力,用能量产生风,用技术制造出在风中行驶的设备使人在空中飞翔。
现代由于对能量的认识有限,新能源的发现速度缓慢,以及人口的大量膨胀,使对技术的要求更高。
同一能量利用的有效性在提高,副作用在减少,要求对大自然的共耗散性加强。
科学(包括各种学科的科学)的定义与内涵是正确指明能量(包括各种能量)的流动规律。
(*说明:
任何一种不能正确指明能量流动的理论体系都不属于科学理论体系。
在此可以用枚举法来证明)由于财富是能量的一种,那么这种能量就应当遵守质能守衡定律,这种能量也是即不能创生也不能消失,只能转化。
所以劳动只有在按科学规律运动时才对人类有意义。
如同一个机械的产生它需要几何学、物理学等多方面知识。
而这些知识可能来自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种族等多个不同点人的发现,但都是人类积累的宝贵财产。
机械的产生、使用又使这些知识通过生产过程再创造可控能。
由于再创造过程中含有以前的科学知识使人类在这一过程中转化的可控能大大的增加,所以一个人所创造的财富并非因为这个人付出体力与脑力的多少。
当然这之间是有一定的联系,特别是在科学不发达,人类的体能的直接转化为可控能占很大比例时。
但是当科学发达以后,甚至于在人类认识到技术能给人类带来可以改变自身意识熵值的能量时(即十五世纪的第一次产业革命),劳动的意义就不只是人类付出自身能量的行为了。
经济生活中,人们的活动也是围绕着控制自然能量,以使人们相关的熵由人们的意志移动。
经济学作为科学中的一个具体学科是表明人类之间活动中能量流动规律的学科。
人类经济活动中,资本家在科技不发达的生产过程中占有一部分工人创造的可控能。
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资本家更多的占有可控能是通过研究自然界能量流动而逐渐积累起来的科技知识在生产循环中通过机械从大自然中直接转化为人类可控能。
从这一点可以认识到脑力劳动的层次高低与科学含有成分的多少在商品经济活动中起的重要作用。
人类生活水平从而得到飞跃的发展。
其所谓发展本质也是指对自然界能量占有控制能力的提高。
第三节科学与预言
(一)、猫的启示
在近代量子物理中有一个奇特的佯谬动物“薛定谔猫”。
其形式如下:
“一只猫关在一个钢盒内,同时放入一套不受猫直接干扰的装置。
即由盖革计数器和其中有一块非常小的或许在1小时内有一个原子衰变或许没有的放射性物质所控制的致命装置组成。
如果发生衰变,计数器控制的铁锤就会击碎一个装有氢氰酸的瓶子从而将猫毒死。
按照量子力学规则,盒内整个系统处于两种状态的迭加之中,一种态中有活猫,另一种态有死猫。
按照冯.诺意曼的回归推理,我们做出结论:
不幸的动物处于一种悬而未决的活死状态之中直到窥视盒内看个究竟为止。
”
以上叙述佯谬的猫故事,是在宏观领域对一些科学家进行提问。
好象没有一个“外在的”具体世界供我们实验与推测。
但我要说本来就没有可定知的世界由任何人推测。
对这一事件从放射性物质、猫、盒子谈起,事件可能性就会与现实的世界联系的的情况中不可预知性超出这个单纯实验更多。
第一、把致命装置撤走,当把猫放到盒子里一段时间以后。
任何人也不可能准确无误的说出这猫的死活。
盒子如果密封的好,猫很可能就会窒息而死。
如果猫在盒内过长又可能会饿死,而猫又是一个多信息的未知状态量。
第二、致命装置与猫放在一起。
如果当瓶子被击碎使氢氰酸气体扩张时,风向又会成为不定因素。
所以人们通过多信息的推测关系得到的只能是概率性答案,而事件每过一个时刻都会有一个确定性的状态。
同样是“薛定谔猫”如果猫身上加之一个脉动传感器,在盒子外安装一个接收装置用小红灯显示。
当猫活时灯就闪动,反之等就灭。
那么人就可知在某一时刻猫的生死,至于下一时刻的推测只有一个概率性的数值。
当我们讨论完猫之后,人的生死又将如何呢?
这就好办了,在“理想实验室”中把猫换成人其结论是不变的。
离开“理想实验室”来到生活的现实社会的耗散结构中,个人的命运,甚至于一个集体的命运是由更多的信息组成。
如果只是一味的问下一刻的生死是没有什么具体意义的。
因为没有人会确定未来一年、一月、一周的生死存亡。
其实,牛顿体系下的经典物理与高等数学结合给人们留下一个很深刻的印象,就是科学家可以通过精密运算计算出下一时刻质点运动的位置。
但是随着测不准原理与庞加莱猜想,让人们在了解宇宙是无运行规律中发现粒子的不确定性只能用概率的形式表现,而准确的位置是无法确定。
那么科学家的工作是什么?
预言家的工作又是什么?
自牛顿这位伟大的科学家以后,科学的工作者都把预言作为科学的基本工作之一。
当然在经典物理与欧式几何所奠定的经典世界里,在假定原始条件的情况下,通过经典的物理与数学手段就可计算出未知时间内的速度与位置等一系列量值。
科学家及很多相信科学工作的人渐渐的认为预知未来发生的事件是充分可能的。
但当量子力学与数学的多方向性产生以后,预言的精确性与可能性受到了重大的打击。
这时就要回头来问科学是什么?
科学家的工作又如何?
当把能量这一词的外延扩大,科学为描述能量流动规律的学说。
当与技术相结合这就成为人类特殊进化的动力与标志(技术简单的说为把已知能量按已知规律流入人类耗散机构中,以降低被流入机构的熵值。
这里要特别指出科学是无方向性的,而技术是有方向性的。
)。
所以科学家的工作主要应以两项工作为主1、认识。
2、转化(或引入)。
而其他行为只是围绕着这两项目的展开的。
其实未来就是一棵由时间为枝干的大树,上面长满无数分支,每个分枝都代表着不定性的可能。
大家都在选择,也同时做着可以创造自己意识熵值下降的行动。
例如:
科学家指出每人每年都有近150万分之一的可能性死于行星撞击地球事件。
对于这一事件,科学家所做的努力是运用已有的可控制能量的方法,逐级减少这一事件的可能性与损失,根本的一点是尽可能的维持有序,而预言家多是在预言结果以后没有如何应对的方法。
正如科学家在测定灾害之后,就会竭尽全力减少灾害的损失,最终目的当与最好结果相结合时,可能会使灾害减少到零。
这一过程对科学家而言就是最好的结果,但相比之下对于预言家可能就是证明其预言不准的最不利结果。
人类活动在有些神学家、哲学家中被描写成神圣与不可言其实状的现象,但到近代人类的行为由于科学的进步与发现,人类行为不能脱离热学原理,所以人类历史中会出现多种相似的片段。
这就象由于遵守一个牛顿定律,多个自由落体会在多个时刻出现相同速度,由于遵守相同的法拉第原理电子会在磁场中偏转一样。
因为热学原理是不变的,所以耗散结构的变化加之时间的积累出现相似的可能性会越来越大。
对于任何一个飞起的肥皂泡来说,那一时刻都是肥皂分子与水分子还有空气分子作用的最好平衡。
如果用明显的热趋势,或由于不定性与相似性所提及的情况而预言由时间无限累加的未知世界的可能性事件,那么这样的预言有多少实际价值可想而知。
举一个例子把不同姓名的三千个人名随机打乱,不用句逗分开,再用矩阵表现出来,然后让一个对此一无所知的人用计算机寻找文中的信息,也可能找到几百条信息。
而这些信息又能说明些什么呢?
不过有时预言家可能由于对人类一个时代的特例行为与品质、共同点加以分析,或对有些人们不易发觉的重要因素加以分析、指点,预言将来会发生的某一事物,其可能性有时会很大。
正如对新生婴儿预言将来会死,这是纯粹的废话。
但通过对其父母身体状况与家族中遗传情况的了解与分析,预言新生儿可能会夭折,那就是在相对科技不发达的社会中有一定价值的行为了。
第四节科学与信仰
信仰是人类特有的思维方式,应当归结为人类心理学范畴。
信仰是由于在人类社会耗散结构中,某些具有相同心理状态的人的共同意识。
信仰作为行为作用于社会时,只能被科学所衡量,而不能用信仰来衡量科学。
而且信仰如果是以破坏为结果,以杀戮为手段时,在现实社会是否可行是值得人们深思的。
对于现实社会,用信仰的未来预言来否定实际情况,以信仰说明其信仰的合理性,这种信仰在人类历史上还不曾是正确与科学的,这种信仰也很少为社会带来财富。
近代人类创造了多种文明。
发展最快的社会是存在多信仰共存的社会,准许多信仰符合热学原理。
从古到今不妨碍主流信仰的多信仰共存社会,相对都很繁荣(其主流信仰得起码在行为实施上不违反科学)。
而且支流信仰者会监督主流信仰者行为的正确性。
任何一个大的信仰在其长期存在中最大的特点、标志、标准就是拥有人类共识的特点—“善”。
有时其信仰在描绘过程中出现违反科学的现象(主要是违反热力学时间方向)。
人类社会中只有一个地方是准许违反熵值规律而存在的,那个地方就是人类的思维。
只存在于人们的想象中,这种信仰是可以对人类社会共存而无害的,而且这种信仰存在时往往对个体减轻精神负担,降低意识熵值有一定的作用(这也是信仰产生的主要原因),但反热学的信仰在除思维以外的地方活动时就会对人类社会起到很坏的作用。
历史上信仰与科学主要出现矛盾在热力学上如下图3-1:
时间箭头
图3-1
由于生物在自然界竞争中多是由异种生物淘汰,而人类其特殊进化路线,自身相对强大,在竞争中由同类淘汰,在强烈自身意识中出于对死亡的恐惧而产生“善”这一概念,就如同现代社会为对待突发性事件出现的保险一样。
如何判定一个信仰是否对人类有害?
下面说几种方法。
一种学说中其信仰者把其学说的创始者的每一句话作为不分时空的无条件的正确真理时,这一种学说一定不是科学的。
当信仰一种学说的人以这种学说的内容为由,对不信仰者进行迫害时,这种行为一定不是科学的。
由于信仰一种学说就会在国家体系中得到良好的待遇(包括种族歧视),如信仰某种宗教就得到工作或者政府的职位,甚至于信与不信还不清楚,只要加入一个以这种信仰建立起来的团体,就把物质优待提供给团体的成员,那么这种信仰和那一时空建立的机制,就是一种破坏人类耗散体系与危害人类发展的行为。
信仰在与科学一致时,其行为就会为人类创造巨大的财富。
其原因是内耗降低,能量转化效率提高。
最有效的手段是荣誉感、优越感。
最典型的例证是“霍桑实验”。
这一经济实验当把其耗散机构扩大或缩小都有相同的效果。
但要注意热力学原理,任何转化的效率都小于1。
耗散个体的人也是一样,不可能完美无缺,其优点必有相对性。
只有正确认识与对待自身的缺点,才能使整个机构发展,体系平衡。
这里还要着重提出来关于宗教与科学的学说之间的区别。
人类历史中宗教统治历史的时候并不少见,但往往是社会落后的表现。
宗教与科学的区别根源在于:
科学是唯一可以利用技术手段产生财富的学说。
由于上文阐述中,财富的能量属性与科学是描述能量规律的学说,而宗教的产生是能量描述的客观性与人的欲望的主观不协调的结果。
这个角度上说宗教也是由于意识熵值主体的判断性错误产生的宗教。
宗教产生于人类对于自身熵值和自发增加的恐惧、对生死的恐惧,对能量不断需求的要求,所以宗教大多会出现大团员的结局的传说。
同时,也可以发现由于宗教是人类对自身了解不足的阶段性哲学思想,所以人类祖先宗教对未来的判断性失误,例如:
著名的三大宗教中,伊甸园的产生、远古世界的出现、未来审判日,神界等一切超脱的思想。
正是由于宗教对现实社会的判断有自我麻醉和不确定因素,使得宗教对人类信仰者产生安全感。
由于科学已经向人类展示财富客观性与意识熵值判断性错误的矛盾,宗教的迷信部分被人类社会发现,从而使宗教自身难以自圆其说走如极端,从而传统宗教走向偏激。
这时传统宗教中“善”的因素也会消失,邪教理论就在社会中的出现。
这里要说一点,让西方科学家比较迷惘的事情,20世纪五六十年代,资本主义国家科学家从开始信仰马克思主义,到后来最终信仰他们国家认同的主流教派。
其有特大原因是马克思主义很难让人得到阶段性的安心,可是主流的宗教可以做到。
极端的宗教在一段时期内对社会可以造成不良影响,例如苏联的肃反,中国的文革。
其实这与中世纪基督教屠杀女巫,十字军东侵的本质是相同的,都是对社会规律的非正确认识。
依附于极端学术中的理想化造成的悲剧。
而近代社会的恐怖主义的产生很大程度上由于一些没有确切能力对主流社会的强大施加有效的影响,从而产生的偏激想法。
这里提一句,宗教与无所畏惧的思想是被压迫民族的最后一道防线。
在争取自由、平等的道路中,宗教起到不可毁灭磨灭的作用,原因在于当社会面对拥有强大近代科学的机器的国家侵略时,只能运用麻痹的思想进行斗争着一条路,才能从被奴役的状况下解脱,这也是客观的历史事实。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三章 科学技术与人类的关系 第三 科学技术 人类 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