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教案.docx
- 文档编号:2395976
- 上传时间:2022-10-29
- 格式:DOCX
- 页数:16
- 大小:66.45KB
新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教案.docx
《新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教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教案
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第一节流动的组织——血液
一、教学目标
1、 学生能够描述血液的组成成分和各组成部分的主要功能。
2、 使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尝试识别红细胞和白细胞。
3、 能够简单分析血液常规指标,提高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通过对血液成分及各部分功能的认识,形成正确的血液观。
二、教学重点:
描述血液的组成成分和各部分的主要功能。
三、教学难点:
显微镜下分辨各种血细胞,理解血液属于组织。
四、教学准备:
课件辅助教学,显微镜,收集有关血液的资料。
五、课时分配:
2课时
六、新课
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繁忙的运输线,穿梭的陆路运输,航运、航空运输,保障了人们往来的需求,同时也为不同地区货物的往来提供了便利。
也许同学们感觉不到,在你的身体里有一条条繁忙的运输线,它们将来自消化道的营养物质、来自肺部的氧气,迅速运往你身体的每一个细胞,同时将细胞生活中产生的废物及时运走。
这些运输线就是遍布全身的的大大小小的血管,血管里流动着血液。
血液对我们的生活和健康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对血液是那么熟悉,因为我们几乎都经历过流血和验血,经常从报纸、电视等渠道获得许多有关血液方面的信息。
可是同学们,你们知道血液到底含有哪些成分吗?
每一种成分各有什么功能吗?
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在人体内物质运输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的血液。
2、板书课题:
流动的组织——血液。
(二)学习新知
1、为什么失血过多会导致死亡?
为什么通过化验血液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检查健康的状况或诊断疾病?
你们想知道鲜红的血液里面有什么?
血液对人有什么作用。
让我们一起来探究,血液的组成。
2、资料分析
(1)观察分层的血样,结合化验单的项目,了解血液的成分及各组分所处的层次。
(2)学生各组派代表介绍你们的认识。
(3)观察书上血液分层的现象:
含有抗凝剂的血液,离心或者静置一段时间后,为什么会出现分层的现象?
分成了几层?
阅读血液常规化验单:
综合上面的资料,你认为血液可能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
常规化验单上所列的血液成分,分别应在什么层位?
为什么把血液称做“流动的组织”?
(4)分析、归纳血液的组成:
血液中含有不同的组成物,它们的质量不一样,所以含有抗凝剂的血液静置一段时间后,就会分为三层。
第一层是淡黄色半透明的液体,称为血浆;最下层是深红色的液体,中间是一层很薄的白色物质。
红细胞和所含有的血红蛋白在下层深红色的物质里,白细胞和血小板在中间那层。
血液中有大量的血细胞,这些细胞与血浆共同构成血液,完成物质运输等功能。
人体的基本组织有四种,其中结缔组织具有营养等作用。
血浆中含有血红蛋白、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等大量的营养物质。
在流动过程中,可以起到营养人体的作用,所以血液属于结缔组织。
由于血浆里含有大量水分,约90%,就象小河流水一样,随着水的流动,使血液中的各种物质和结构都随水而动,因此血液称做“流动的组织”。
3、认识血浆
(1)、血液分层后,上层淡黄色半透明的液体是血浆,它里面溶有多种物质。
下面请同学们看一下血浆成分示意图,看一看血浆中主要含有哪些物质?
(2)新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
血浆中含有多种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必需的重要物质,此外,血浆中含有一些体内产生的废物如尿素,可见血浆的主要作用是运载血细胞,运输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和体内产生的废物等。
4、认识血细胞
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血液分层后,红细胞在下层,呈红色;白细胞和血小板在两层交界处,很薄,呈白色。
同学们,你们有过做血液常规化验的经历吗?
有哪位同学能给大家描述一下,血液常规化验的过程吗?
化验室的医生在显微镜下看到了什么?
你们想否想看一看?
(三)、实验:
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
1、学生阅读61页的实验,明确本实验的目的、要求、材料用具及方法步骤。
2、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
3、讨论
①. 你所观察的人血永久涂片中数量最多的是哪种细胞?
②.你是怎样区别红细胞和白细胞的?
③.为什么看不见血小板?
4、指名回答。
(四)、课堂总结: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
八、作业布置:
结合刚才的观察预习课本61-64页的内容。
九、板书设计
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第一节流动的组织——血液
血液的组成及主要功能
血浆:
水、血浆蛋白、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等,可以运载血细胞;运输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和体内产生的废物。
血细胞:
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血液
十、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第一节流动的组织——血液
一、导入新课
1、上节课我们一起了解了关于血液的哪些知识?
2、板书课题:
流动的组织——血液。
二、学习新知
1、认识红细胞
(1)上节课我们用显微镜观察了红细胞和白细胞。
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红细胞最多。
那么就请一位同学来描述一下你看到的红细胞的形态。
(2)指名说说。
(红细胞呈两面凹的圆饼状,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同时含有丰富的血红蛋白。
)
(3)血液为什么是红色的?
因为红细胞富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是一种含铁的蛋白质,呈红色,所以红细胞就呈红色了。
血红蛋白与氧气的结合特点有些象小说里的侠客,“劫富济贫”:
氧气多的地方血红蛋白与氧气结合,氧气少的地方和氧气分离,随着血液的流动,把氧气从多的地方运送到少的地方。
同学们想一想,血红蛋白的这一特性,使红细胞具有什么功能?
(正是因为血红蛋白的存在才赋予红细胞运输氧气的功能。
)
(4)联系实际
①再请同学们想一下,如果一个人的化验结果显示他的红细胞数量或血红蛋白的含量低于正常值,他可能得了什么病?
健康会受到什么影响?
②教师讲解:
关于缺铁性贫血和营养不良性贫血的预防及治疗的方法。
师:
青少年处在生长发育较为迅速的时期,有时营养供应不足或不均衡,容易出现发育期的营养不良,如缺铁性贫血。
贫血的实质不是血量少了,而是血红蛋白的含量少。
贫血时一般有面色苍白、无力、心慌、气短、头晕等现象,这时由于血液运氧能力低下,身体缺氧所致。
大家正处在青春期,一定要注意营养均衡,保证身体健康。
③我们平时常说的“煤气中毒”,其实就是指一氧化碳中毒。
一氧化碳无色无味,常在意外情况下,特别是在睡眠中不知不觉侵入呼吸道,通过肺泡的气体交换,进入血流,并散布全身,造成中毒。
一氧化碳攻击性很强,空气中含0.04%~0.06%或以上浓度很快进入血流,在较短的时间内强占人体内所有的红细胞,紧紧抓住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不放,使氧气无法与血红蛋白结合,从而使血红蛋白失去输送氧气的功能。
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结合力比氧与血红蛋白的结合力大300倍。
一氧化碳中毒后人体血液不能及时供给全身组织器官充分的氧气,这时,血中含氧量明显下降。
大脑是最需要氧气的器官之一,一旦断绝氧气供应,由于体内的氧气只够消耗10分钟,很快造成人的昏迷并危及生命。
2、认识白细胞
(1)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白细胞的形态是怎样的呢?
(2)白细胞有细胞核,比红细胞大,但数量少。
当病菌侵入人体内时,白细胞能穿过毛细血管壁,集中到病菌侵入的部位,将病菌包围、吞噬。
(3)联系实际
白细胞在我们人体内的作用就跟白衣护士一样,杀灭病菌,起到保护和防御的作用。
有人验血发现白细胞含量超过正常值,这说明什么问题?
(有炎症)
发炎是对抗细菌感染时死伤阵亡的白细胞。
发炎的现象实际上是人体的一种自卫的防御反应,这多数都是由于细菌入侵到组织里面,而局部就起了炎症的反应,血管扩张,而且有由大量的白血球也驱赴局部加入战斗,血液的渗出物和多种的杀菌的抗体物质也奋起抵抗,形成多兵种的围歼战,如果我们的组织不会发炎的话,我们就会成为不设防的人,细菌就会很容易跑到血液里,从而导致败血症了,这是十分可怕的结果。
3、认识血小板
(1)同学们在显微镜下有没有看到血小板?
(2)[讲解]血小板是最小的血细胞,没有细胞核,形状不规则。
血小板数量偏低,容易出现受伤不容易止血的现象。
因为血小板可以聚集在伤口处,并释放与血液凝固有关的物质。
所以血小板具有凝血和止血作用。
(3)[联系实际]介绍有关血友病以及血栓的形成和预防
介绍“血友病”,由于患者血浆中缺乏某种凝血因子,患者的血管破裂后,血液较正常人不易凝结,因而会流去更多的血。
体表的伤口所引起的出血通常并不严重,而内出血则严重得多。
内出血一般发生在关节、组织和肌肉内部。
当内脏出血或颅内出血发生时,常常危及生命。
那么是否血小板越多越好吗?
太少可以吗?
三、课堂练习
完成63页的练习。
学生思考,指名交流,教师补充讲解。
四、布置作业
1. 课课练
2. 师:
随着技术的进步,人们对血液的认识不断深入,例如造血干细胞和干细胞的研究等,这方面同学们应当关注。
阅读“造血干细胞及其研究”进展
五、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请同学们谈谈各自对血液的认识。
(血液在人体内不仅担负着体内物质运输的作用,同时还具有吞噬病菌的防御功能以及止血和凝血作用,所以血液对人体的健康和相关生理功能的发挥起着重要的作用。
六、板书设计
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流动的组织――血液
血浆
红细胞:
呈两面凹的圆饼状,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含有丰富的
血液血红蛋白。
运输氧和一部分二氧化碳。
白细胞:
有细胞核,比红细胞大,但数量少;吞噬侵入人体的病菌等。
血细胞
血小板:
最小的血细胞,没有细胞核,形状不规则;有加速凝血和止血的作用。
七、教学反思:
第二节血流的管道——血管
一、学习目标:
1、 能够描述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与功能特点。
2、 尝试区分这三种血管以及血液在这三种血管内流动的情况。
3、 通过实验观察小鱼尾鳍的血液流动,能够分辨血管的种类及血液在不同血管内的流动情况,在实验过程中培养爱护小动物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
能够分辨三种血管,了解血管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关系。
三、教学难点:
能够在镜下分辨静脉和动脉血管。
四、教学准备:
血管的课件。
五、课时准备:
1课时
六、课型:
新授课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人体内的血液由哪几部分组成?
2、血液在人体内靠什么来运输?
板书课题:
血流的管道——血管
3、课件出示:
人体全身血管图。
(二)探究新知
1、思考:
当我们身体不适去医院就诊,有时医生会让我们验血,必要时还需要输液治疗。
是否注意到验血或输液时,针刺的部位一般在哪里?
还有把脉的时候在什么部位?
(化验取血是在手指尖上取血,也有在耳垂上取血化验,;输液是在手背上扎针。
有的小孩子输液扎针是在脚上或头上。
中医诊脉时不是把手指放在“青筋”这样的血管,而是放在手腕处(示意位置),这里用肉眼看并没有清晰的血管;输液或抽血时用橡皮筋扎紧针刺部位上方,管内有回血立即松开橡皮筋,并且输液时针总是朝向上臂等等。
)
这些都与我们人体内的血管有关系。
2、认识人体内的血管种类及特点
(1)学生自主阅读课本66—67页的内容。
(2)课件出示:
思考:
①血管有哪些种类?
(答:
血管可分为动脉、静脉与毛细血管)
②三种血管这间有什么关系?
③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和功能各是什么?
(3)指名回答,教师小结并课件出示。
动脉:
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去的血管。
特点:
①分布较深,②管壁厚、弹性大
③管内血流速度快。
静脉:
将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
特点:
①分布较浅,通常看到的“青筋”就是静脉。
②管壁薄、弹性小。
③管内血流速度慢。
④不能搏动⑤有静脉瓣(四肢静脉的内表面,通常具有防止血液倒流的静脉瓣)。
毛细血管:
连通于最小的动脉与静脉的血管。
特点:
①分布广泛。
②管壁非常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③管内直径仅有8—10微米,只许红细胞单行通过。
④血流速度最慢。
毛细血管的特点可以再加一点:
面广——毛细血管在身体内分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人 生物 年级 下册 第四 单元 人体内 物质 运输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