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docx
- 文档编号:2395585
- 上传时间:2022-10-29
- 格式:DOCX
- 页数:16
- 大小:32.37KB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docx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教学目的和要求:
学习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唯物论与辩证法的基本原理,着重了解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和实践的基本观点,掌握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和根本方法,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打下理论基础。
锻炼理论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世界的物质性
事物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对立统一规律是宇宙的根本规律
唯物辩证法是根本方法
教学难点:
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
课时安排:
9学时
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马克思恩格斯适应时代和实践的要求,在批判地继承和改造以往哲学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从而奠定了马克思主义整个理论大厦的根基,为我们提拱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第一节物质世界和实践
一、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
我们面对的世界,生机勃勃,奥妙无穷。
人类对世界的不懈探索已经历了漫长过程。
世界是什么?
人与世界的关系是怎样的?
这是生活在世界中的人们不能不回答的问题,也是学习马克思主义必须首先搞清的问题。
(一)世界观与哲学基本问题
1、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
2、哲学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恩格斯
哲学基本问题的两个方面:
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
存在和思维或物质和意识何为世界本原,谁是第一性的问题、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
根据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可以把哲学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基本派别。
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
“我们关于我们周围世界的思想对这个世界本身的关系是怎样的?
我们的思维能不能认识现实世界?
我们能不能在我们关于现实世界的表象和概念中正确地反映现实?
”即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根据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可以把哲学分为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3、哲学基本问题的意义:
(1)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是人类一切活动的核心内容。
(2)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是任何哲学都不能回避的问题。
(3)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各种哲学派别相互论争的理论焦点。
补充:
●唯物主义的三种历史形态
(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把“物质”理解为自然界中一种或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
(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把“物质”理解为当时所发现的物质结构的最小层次——原子
理论特点:
机械性、形而上学性、不彻底性
(3)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的两种历史形态
(1)主观唯心主义
(2)客观唯心主义
●世界怎么样?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辩证法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用联系、运动、发展、矛盾的观点看事物、看问题。
有古代朴素辩证法、近代唯心辩证法、现代唯物辩证法。
形而上学:
认为世界静止不变和事物孤立存在的世界观方法论,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
(二)物质的客观实在性
旧唯物主义哲学对物质范畴的理解: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物质归结为具体实物,把问题简单化。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物质观把物质归结为原子,原子是最小的物质单位,原子的属性是一切物质形态不变的属性。
不了解个性和共性的关系,把哲学物质范畴同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理论混同;不了解人类社会的物质性;经受不住自然科学的考验,抵挡不住唯心主义的进攻。
恩格斯的观点:
“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
”
1、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及其理论意义
(1)列宁的物质定义: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
(2)理论意义:
第一,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第二,坚持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
第三,体现了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
第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理论基础。
2、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
(1)意识的起源:
意识不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而且是社会历史的产物。
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它的形成经历从非生物的反应特性―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人的意识三个阶段。
意识是社会历史的产物,劳动在意识的产生和发展中起决定性作用。
“狼孩”没有意识,这一事实说明现代人的意识依然是社会的产物。
(2)意识的本质: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
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内容是客观的,意识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任何意识,不管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意识,都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都有着自己的客观“原型”。
●鲁迅说:
“描神画鬼,毫无对证,本可以专靠神思,所谓‘天马行空’地挥写了。
然而他们写出来的却是三只眼、长颈子,也就是在正常的人体身上增加了眼睛一只,拉长了颈子二三尺而已。
”
(三)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1、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
运动是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
(1)物质和运动的关系(不可分)
一方面,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脱离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
另一方面,物质是运动的主体、承担者,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
设想不运动的物质,将导致形而上学。
如牛顿的“第一推动力”。
设想无物质的运动,将导致唯心主义。
如唐代惠能的“心动论”。
●问题思考:
如何看待思维、心理活动,精神变化等?
●《坛经》中记载,“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
惠能进曰:
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
(2)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
静止的两种情形:
空间位置未变,根本性质未变。
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运动和静止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无条件的绝对运动和有条件的相对静止构成了事物的矛盾运动。
只有把握了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才能正确理解物质世界及其运动形式的多样性,才能理解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可能性。
形而上学不变论夸大相对静止而否认绝对运动。
如董仲舒“天不变,道亦不变”。
相对主义诡辩论夸大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
如克拉底鲁认为“人一次也不能踏进一条河流。
”
2、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1)时空含义及特点
时间是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
它的特点是一维性或不可逆性,即它沿着过去、现在、将来单个方向流逝。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一寸光阴一寸金等都说明此特点。
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广延性、伸张性。
它的特点是三维性,即任何物体都有长、宽、高三个方向。
(2)时空与物质运动是不可分割的
物质运动总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中进行的,没有离开物质运动的“纯粹”时间和空间,也没有离开时间和空间的物质运动。
(3)时空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时空的客观实在性是绝对的、不变的;时空的具体特性是相对的、可变的。
唯心主义否认时空的客观实在性。
康德认为时空是人的头脑中固有的先天形式。
马赫(法国)认为时空是感觉系列调整了的体系,是判定方位的感觉。
形而上学的“绝对时空”观认为时间是与物质运动无关的绝对均匀流逝的纯粹的持续性;空间是与物质运动相脱离的绝对空虚的框框,它本身是不变的。
欧几里德几何学、罗巴切夫斯(俄)几何学(宇观)和黎曼(德)几何学(微观),它们分别反映了不同范围、不同层次物质形态的空间特性。
爱因斯坦相对论证明,时空特性会随着物质运动速度的变化而变化。
随着运动速度的增大,物体沿运动方向的长度会缩短(尺缩),时间的持续会延长(钟慢)。
(4)时空的无限性和有限性
整个物质世界的时空是无限的,在空间上无边无际,在时间上无始无终。
具体物质形态的时空是有限的。
时空无限性原理与宗教唯心主义的观点相对立。
3、社会的物质性的表现
第一,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第二,人们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是物质性的活动。
第三,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集中体现着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4、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的意义
世界的本原是物质,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在内的整个世界,真正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
人们在实际工作中,必须从客观存在着的实际出发,如实地反映客观实际情况,而不能从主观想象出发、从个人意志和好恶出发、从本本出发。
要唯实、务实,不能唯书、唯上,不能从定义、原则出发。
从运动、变化着的客观实际出发,使思想跟上不断变化着的实际,达到主观与客观相符合,防止思想僵化。
从具体的时间、地点、条件出发,一切以条件、地点和时间为转移,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反对各种脱离时空的错误。
二、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一)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
1、实践的内涵
从词源上考察,西方哲学使用的实践概念来源于希腊文,具有活动的、积极的意思。
在中国古汉语中,实践是由“实”(实际)和“践”(践履)两个词组合而成的概念,意思是实际的践履。
唯心主义者把实践归结为主观、精神的活动。
如明代王阳明认为“一念发动之处便是行”“行”(这里指人的思想观念的活动)即实践。
黑格尔认为实践只是“绝对精神”的逻辑发展。
旧唯物主义者费尔巴哈认为,实践只是个人的生活实践;实践是卑污的犹太人的利己主义活动。
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
2、实践的基本特征
(1)物质性。
实践是物质性的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
因为实践诸要素是可感知的客观实在;实践过程是一个物质过程;实践结果是客观的成果。
(2)自觉能动性。
实践是人类有意识的活动,体现了自觉能动性。
(3)社会历史性。
实践是社会的历史的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的特点。
3、实践的基本形式
(1)生产实践。
处理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活动,是人类最早的实践活动,也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2)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
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活动,在阶级社会中主要表现为阶级斗争实践。
(3)科学实验。
特点:
自觉地以科学理论为指导,以实验仪器和装备为手段(或通过社会调查),以探索和认识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为目的。
4、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人类的产生、生存和活动,是以实践为基本方式和标志的。
首先,实践是人所独有的活动。
其次,实践集中体现了人的本质的社会性。
最后,实践对物质世界的改造是对象性的活动。
(二)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
1、实践是使物质世界分化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历史前提,又是使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
自然界是人类社会形成的前提,是构成人类社会客观现实性的自然基础。
人在实践活动中创造了人类社会,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又反过来影响和制约自然界,不断改变自然界。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通过人的实践活动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构成了实践与物质世界的客观辨证的发展前景。
2、社会生活的实践性
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基础,一切社会现象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找到最后的根源,才能得到最终的科学说明。
马克思主义确认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也就是从实践出发去理解社会,也就是把社会生活“当作实践去理解”。
第一,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
实践,首先是物质生产实践,是人以自身的活动调整和控制人与自然之间物质变换的过程。
实践以浓缩的形式包含着全部社会关系,成为社会关系的发源地。
第二,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
人们通过实践活动改造自然、改造社会和改造人自身,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
第三,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社会发展不过是人的实践活动在时间和空间中展开的过程。
人既是历史的“剧中人”,又是历史的“剧作者”。
物质生产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第二节事物的普遍联系与发展
一、联系和发展的普遍性
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一)事物的普遍联系
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联系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诸特点。
1、联系的客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世界 物质性 及其 发展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