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新武侠小说.docx
- 文档编号:23954820
- 上传时间:2023-05-22
- 格式:DOCX
- 页数:13
- 大小:35.99KB
评新武侠小说.docx
《评新武侠小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评新武侠小说.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评新武侠小说
1.英雄志:
孙野狗历时十年呕心沥血之作,号称【金庸封笔古龙逝,江湖唯有英雄志】。
这个口号颇大,给英雄志带来莫大名气的同时,也让英雄志背负上了无数骂名,引起了很大争议,孙野狗压力很大啊。
该书前几章有模仿金庸《笑傲江湖》的痕迹,文笔也差金庸甚远,许多荒诞的情节更让其颜色大减。
然而到了七章后,风格开始转变,有了自己的特色:
无论情节的复杂、人物的刻画、还是深刻的语言风格、紧张氛围的烘托都已渐入佳境,文笔也开始飞速提高。
文章立意和思想深度更是隐隐高于金书。
武侠写至今昔,道路越来越窄,剧情越来越容易老套。
众多武侠作者,都难以跳出金古的羁绊。
通读全篇英雄志,可以看出孙晓此人的雄心壮志。
孙晓虽然内心非常尊敬金庸,但却以超越金庸为目标,以复兴武侠辉煌为己任。
英雄志饱含了英雄的血与泪,全篇充满了浓厚的悲剧色彩,整部作品处处可见【人】与【时代】的激烈对抗,深刻的揭露出了封建王朝的黑暗,亦反应了当今社会的一些弊端。
孙晓将武侠小说的传统古典意味与现代社会气息紧密结合,创造出了一种别树一帜的写作风格。
武侠与现代社会水**融的写作风格,孙晓或许不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但却是在这条道路上走得最深最远的人。
但是,此书亦有许多缺点。
诸如:
前期文笔粗糙无比,后期逻辑有些混乱,整部书硬伤太多,有些情节非常突兀不合理。
同样是多线索,同样是众生相描写,金庸天龙八部一书,就远比孙晓清晰合理。
不多说了,英雄志是一部优缺点并存的武侠小说。
虽有瑕疵,但瑕不掩瑜,仍然不失为金古之后一部好看且耐人寻味的武侠奇书。
2.昆仑。
金庸之后最经典的传统历史武侠小说之一,号称后金庸时代的武侠巨著。
许多专家更是认为凤歌凭借此书,奠定了大陆新武侠领军人物的地位。
不得不说,昆仑有着【浓重模仿金庸】的痕迹,这点凤歌自己也承认了。
昆仑此书,无论是文风,文笔,整体构架,都与金庸小说非常相像。
当然,凤歌也有自己的东西,也进行过一些创新和探索,有两点尤为突出:
一是打破了金庸的武学体系。
昆仑一书中,少林,武当,峨嵋这些金庸笔下传统的武学大派不再出现,变成了天机宫为华夏武学之源。
如果说金庸的武学体系来自于哲学,那么凤歌的武学体系便来自于【算术】,这是最大的不同。
凤歌大胆的将算术引入武侠,以数学取代了以前哲学在武侠小说中的地位,从此确立了科学技术在武侠世界中的重要地位!
二是该书突破了金庸在《射雕英雄传》中的大汉族思想,让主人公梁萧助元灭宋,面对生灵涂炭,主人公心灵受到很大震撼,最后反叛出元军。
凤歌借此表达了自己【批判战争】,阐述【和平主义】的思想。
当然,这种写法也引起了很大争议,很多读者每当读到此处,就忍不住臭骂梁萧是汉奸。
昆仑还有一个不得不提的优点就是:
凤歌对于宏大战争场面的把握,对宋元两军战场对垒的描写,尤为精彩生动,酣畅淋漓。
老实说,笔者认为金庸并不是很擅长宏大战争场面的描写,金庸笔下的战争场面,要么是一笔带过;要么是直接把两军对垒写成了主人公独自一个人与对方所有敌军相对抗。
而凤歌在昆仑中则有效改善了金庸的此处“不足”,襄阳大战,助蒙攻宋,战争场面刻画的极其出色,高潮迭起,让人顿生目不暇接之感。
不过昆仑虽好,却亦有不少地方尚待改善,比如:
对金庸经典武侠作品的浓厚摹习(中条五宝就让我想起了笑傲江湖里的桃谷六仙;韩凝紫又让我想起了神雕侠侣里的李莫愁)、整体节奏的把握不够出色(通篇读下来,凤歌前面放得太开,后面有收不住的趋势,于是有些枝节就匆匆带过,局部细节描写就略显简陋了)、文字虽然出色,但有时调文过多,无法做到张弛有度等。
听闻2012年凤歌会继续完成【山,海,经】武侠系列,让我们一起期待吧!
3.雁飞残月天(又名侠宋)
王晴川大侠的长篇力作,一部风格和昆仑非常相近的传统历史武侠小说。
雁飞一书宏大雄壮,情节跌宕起伏,气势澎湃,文字功底深厚,喜欢昆仑、喜欢传统武侠的朋友,不看此书是一种遗憾啊。
王晴川文笔与梁羽生相似,文风却又与金庸一般磅礴大气,在武功打斗的描述上,雁飞又借鉴了黄易的“气势武打”,可以说雁飞残月天集众武侠名家之长,而又有所创新,风格凛然,自成一家。
不过雁飞一书虽然有着诸多优点,但是王大侠似乎后劲不足。
雁飞前期就是让金庸去写也不过如此,但越到后来似乎感到作者笔力已经难以为继,到最后人物已经出来了,王大侠却由于驾驭不了而显得捉襟见肘;再就是他的作品中,某些人物略显脸谱化(同时看过飞云惊澜录和雁飞残月天两书的朋友应该深有体会)。
总体来说,在当今创作水平不一,参次不齐的网络武侠中,雁飞残月天已经是一部难能可贵的网络武侠巨著了。
喜欢昆仑的朋友,千万不要错过雁飞哦。
PS:
最近听说王大侠暂时不会创作武侠小说,改而投入到【武侠编剧】中去,这对广大武侠迷来说,确实是一种遗憾。
4.明将军系列
【这无涯的一场生啊……】
【她一生中只爱过两个人。
那一锥要了一个人的命。
那一锥伤了另一个人的心。
那一锥仿佛穿过的不是他的肩和他的胸,而是穿过了有情世间。
那一锥破了前生往世的恩怨。
】
【因为我败了,所以他才死了。
】
以上这些经典名句便出自明将军系列。
时未寒是大陆新武侠的代表作家之一,作品以文字华美,文风磅礴大气,璀璨华丽,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曲折多变见长。
其代表作就是【明将军系列】。
碎空刀写尽爱情,凄美感人;偷天换日高潮迭起,悬疑不断;破浪锥无限惆怅,恩怨难了;绝顶抒写了英雄最后的悲歌。
可以说时未寒为我们带来了一个全新的武侠世界,这个世界的主线就是【明将军】。
他作品中的人物和故事依托于这个宏大的背景,抒写了许多可歌可泣的传奇。
在国与国、人与人之间的机心和险诈中,武功盖世气度恢宏的明将军,胸襟坦荡磊落出尘的林青,和背负天命聪明颖悟的主角小弦,演绎出一幕幕精彩的画卷。
时未寒的武打描写别具一格,风格自成一派,有【阳刚技击】之称,在大陆新武侠中诸多作品中独树一帜。
你喜欢金戈铁马吗?
你喜欢凄美感人的爱情吗?
你喜欢出乎意料的悬疑吗?
你喜欢阳刚热血的武打场面吗?
那么,千万不要错过时未寒的明将军系列。
要说明将军系列的最大缺点?
我看有二:
1.这部作品连载了十年时间,时间跨度太长,像英雄志一般拖沓,导致大量读者的流失。
2.而且这么长的时间,部分情节时未寒自己都发生记忆模糊了,这导致整个系列显得有些脱节,不是那么统一。
山河的出现,又让人不禁感叹时大似乎有笔力未继之嫌,遭到了很多读者的质疑。
不过山河在出到24期之后,已经暂时停止连载。
时未寒经过大半年的休养生息,在对山河进行重新思考,经过精心完善后,我相信时大可以交上一份让读者满意的答卷,留给我们一个完美的结局。
明将军系列阅读提示:
主线:
偷天弓→换日箭→绝顶→山河
番外篇:
破浪锥→窃魂影→碎空刀
PS:
明将军系列的结局篇——山河预计会在2012年2月份连载,请大家耐心等待。
另外再剧透一下:
两个姓叶的都不会死!
叶风和叶莺都活着,以后还会出现!
5.武林旧事
初读旧事的时候,感觉开局平淡,毫不起眼;文字朴实甚至稍显稚嫩,故事情节平淡无奇,无法在第一时间燃起让人读下去的欲望。
但三章过后,豁然开朗,之后一口气吐完,身心舒畅无比。
通篇看完,平静中暗流涌动,平淡中其味悠远,就是此书给我的感觉。
文学大家都是平凡中见神奇,于无声处有惊雷,好的文笔可以在不知不觉中将读者引入自己的故事而不能自拔。
在我眼里,金庸那种【自然流畅,返璞归真】的文笔才算最上乘,就像【写意画】一样,不需要太多笔墨,却能体现所描绘事物的神韵,也更能直接地抒发作者的感情。
而武林旧事在文风上无疑深得金庸武侠神韵,在平淡而亲切的节奏中,将读者不知不觉的引入其中,欲罢不能。
就像某位友人说的:
【武林旧事就仿佛一杯清茶,初时淡淡的不觉其味,细细品尝才渐入佳境,最后只留下满口余香】。
个人觉得:
【《武林旧事》如果没有太监又能保持原貌的话,必是近年来最出色的武侠小说之一。
朴实细腻的笔触、凄清感人的爱情、不动声色的剧情铺陈、看似简单实而庞大的结构、还有那融入自己感情的创造,无不让人凝神长思,久久回味】。
性格安静恬然又喜欢传统的朋友,千万不要错过旧事这一杯让人唇齿留香的
“清茶”哦!
PS:
去年年底,武侠版的主编李瑜求在仗剑搞活动的时候,说武侠版在今年会努力联系赖魅客,争取让赖魅客的文章发表到武侠版上,可惜之后没有了下文。
真心希望有能力的侠友看到这个帖子之后,想办法联系一下作者赖魅客,让她续写旧事,也好让我们这些旧事迷了却十年的心愿。
6.三京画本系列
数十年来,武侠作者没有能离开金庸和古龙的,她(盛颜)作品个人风格浓烈,不受金、古羁绊,再加文字优美,情节动人,人物个个鲜蹦活跳,这就卓然自成一家了。
【在武侠小说史上,就必然可以金、古、盛三大家并列】。
——倪匡
以上这段话,就是著名武侠科幻作家倪匡先生对盛颜作品的评价。
虽然倪匡先生有夸大之嫌,但依然可以看出盛颜武侠小说的无穷魅力。
初读盛颜的小说,是七年前的【寒鸦劫】。
这部武侠小说,在网络上有着【大陆新武侠第一中篇】的美誉。
无论是赵扶风和江快雪凄美感人的爱情,还是玲珑剔透、清丽明快的文风,亦或是从临安到君士坦丁堡的宏大视角,都为这篇武侠小说增添了许多亮点。
但寒鸦劫虽好,却是盛颜的青涩之作。
文字虽极优,但故事情节略显平淡;通篇读下来,更像是在读叙事散文,而非读武侠。
寒鸦劫之后,盛颜沉寂了几年。
至三京画本一出,则一扫寒鸦劫之清弱气。
全篇文史并茂,人物饱满立体。
女主角萧观音奴仿佛画中人物一般,清纯脱俗,清澈透明,坦诚直率,堪称武侠史上一个标志性人物。
用作者自己的话来说:
她“幼时美而不自知,长大后美而不自恋”。
或许是盛颜的文字太过完美,总觉个人笔力有限,纵使千般说辞却无法道出其中一二优点。
希望大家还是亲自去盛颜的文章中仔细品味,融入那一幅幅“极宏大也极细微”(李瑜求语)的历史画卷。
仗剑天涯的“第五颗智齿”侠友,曾评价盛颜:
【自虐式的字斟句酌,令盛颜寥寥几部中篇作品,完美得令人感动】。
所以,读盛颜,要求我们:
要静心,要用心,要真心。
PS:
盛颜三京画本第五卷——武林旧事卷,预计会在2012年登陆武侠版,让我们拭目以待,期盼盛颜给三京画本这幅美丽的历史画卷,画上最后的美丽终章......
为更新马舸的以待天倾做准备,先奉上马舸在上世纪90年代对金庸和古龙的评价:
名家是一座高峰,而真正称得上名家的、有代表意义的便是梁羽生、金庸、古龙三人。
梁羽生勇于创新,可称新派武侠开山鼻祖,但其文有清弱气,多枯淡,众多作品相互关联,不免冗长乏味,但构思独到,别开生面,奠定新派武侠深厚根基,则是其不灭功绩,加之笔法娴熟,文辞隽永,布局均匀无偏重,故多有可取之处。
至金庸执笔,则一扫梁羽生清弱气,其文厚而有味,形神兼备,不以离奇怪诞取胜,反而变化莫测,无所不至。
更兼以史为基,行文巧妙,因此场面宏大,波澜迭起,真实可信。
如以
“出神入化”评之,亦不为过。
武侠至此登峰造极,金庸堪称武侠界唯一集大成的一代宗师。
至于古龙,我认为不能称他为大师,而应称他是奇才。
平淡中见神奇,才是大师,因此只有金庸当之无愧。
古龙以曲折离奇取胜,以故弄玄虚为饵,虽有神鬼莫测之思,也不能与金庸相提并论。
古龙的长处和短处都是显而易见的。
论实力,未必在金庸之下,论风格,则自成一派,为何却不能与金庸相比呢?
原因只在于他没有金庸那一份耐心,那一份精诚唯一。
古龙的书中充满了灵感,充满了创新,但那是靠小聪明写成的,是仓促之笔,其间有少许痴情专注的痕迹,也多被戏谑的情绪吞没。
我以为古龙的可取之处,是他的创新勇气;不足道之处,是他的漫不经心。
其实古龙写情的动人之处,要略高于金庸,而写武打的场面,则逊色不少。
优缺点并存,是奇才的最大特征,奇才本来就是一种缺欠。
奇才和大师是不同的,大师好比巍峨的山脉,既无异峰凌空,亦无低洼幽谷,通体浑浑融融,无凹凸,无缺欠,雄厚壮阔,这是任何奇才也做不到的。
古龙可使武侠放出异彩,却不是武侠的正途,任何奇才,都不过是昙花一现的典范。
7.以待天倾
上世纪九十年代,金古等名家的武侠小说带来的热潮正在逐渐褪去,大陆上逐渐兴起了一批山寨乃至盗用金古名号,靠续写名家前辈小说中的人物来混迹江湖的劣质小说,诸如:
《九阴九阳》、《大侠风清扬》、《九指神丐洪七公》等一系列质量偏低的伪作;当时还诞生了一些高仿武侠名家笔名的家伙,比如:
【金庸新,古尤,全庸】等,不禁让人捧腹大笑。
就在这种情况下,马舸的以待天倾横空出世了,由作家出版社出版。
本书以明末崇祯元年至清顺治二年这段历史背景为洪炉,以其间重大事件为炭火,生动刻画了主人公周四及李自成、张献忠等人波澜壮阔的一生,深刻揭示了农民起义的局限性和破坏性。
初读马舸的以待天倾,是当初新武侠小说杂志节选的一章【血沃中都】。
按理说,长篇小说中如果单独节选出一章,前后毫无联系,容易脱节,无法让人燃起阅读的欲望。
但是马舸的以待天倾做到了。
马舸在以待天倾中,有两点做的非常出色,让人不得不提:
1.个人觉得,马舸的文笔是新一代武侠小说作者中的翘楚,无人可出其右(椴迷和凤迷不要拍我
)。
《英雄志》是我心目中当代新武侠小说的巅峰之作,但孙晓的文笔说好听是大繁若简、大巧若拙,说难听则是简陋了,属于形式跟不上内容;后期虽有进步,但距离同辈文笔出色的作者,依然有差距。
小椴的文笔华丽悦目,仿佛工笔画般在一笔一画的精雕细琢,但有华而不实、卖弄文笔之嫌,最近的开唐更是显得晦涩罗嗦。
凤歌的文笔倒是出众,只是有时调文过多,无法做到张弛有度。
凤歌与小椴的文笔都是华丽有之,却无法收放自如,形式重于内容,影响了文章的品质。
唯独马舸的文笔简洁却不寡陋,流畅兼具凝练,隽永悠长,古朴大气,真正称得上形式与内容相得益彰,颇具名家风范。
我的某位编辑朋友曾对我说过,其他人一千字才能讲明白的事情,到了老马这里有可能不足百字就拿下了。
马舸文笔之凝练,可见一斑。
2.出众的武功描写功力。
新武侠小说看了不下百篇,其中优秀的长篇小说也不在少数。
但唯独马舸的武功描写,让我始终难以忘怀。
阅读马舸的武功描写段落,让我找到了当初读金庸小说才有的酣畅淋漓之感。
以待天倾的水准确实相当高,但我仍然觉得这部作品并不算特别优秀,尤其以整体来看,仍然有很多的问题。
全书最大的败笔就是主人公——【周四】!
武侠小说是【成年人的童话】。
大家日常生活中有诸多不如意,现实中有许多不可能实现的梦想,但在【武侠小说中却可以实现】。
一部好的武侠小说,一个有血有肉的主人公,可以让读者产生强烈的代入感。
让读者随着主人公的高兴而欢呼,随着主人公的烦恼而忧愁,随着主人公的痛苦而悲伤。
但马舸在以待天倾中却反其道而行之,偏偏要摧毁读者的武侠梦,所以在阅读观感上自然糟糕透顶。
马舸描写人物可谓细腻,细腻描写产生的强烈代入感却要投注在周四这样一个天性凉薄的人物身上,真的让我感觉如骨附蛆,难受之极。
试想一下,读者又有谁会把自己想象成一个天性凉薄,毫无原则的卑鄙之辈?
不落巢臼虽让人敬佩,但曲高和寡并不是褒赏,照顾读者的感受其实很关键。
武侠小说作为一种【通俗类型小说】,首先它是小说,不是其它。
个人觉得:
评价一部武侠小说优劣与否的标准,可读性和故事性才是最重要的,武侠小说不能只靠立意取胜。
马舸的小说,过于注重思想性和深度,却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可读性;有时文中突然出现的庞大篇幅,开始长篇大论的阐述各种道理,仿佛作者化身书中教育读者一般,这样就使文章情节比较突兀,显得不够合理。
注:
以待天倾是马舸【25岁】时的处女作,虽有部分缺点,但终是值得一看的佳作。
再到幻真缘,傲君刀,望月楼等中篇一出,真有吞天吐地般的气势。
2012,马公加油!
8.长安古意系列和杯雪
【请、从、绝、处、读、侠、气!
】
笔者看过诸多武侠小说之后,常常思考什么才是侠?
怎样的人才能称之为英雄?
除了金庸的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之外,难道就不能有其他形式的侠客?
直到拜读完小椴的长安古意系列之后,我顿时恍然大悟:
原来侠义精神的体现,不仅仅是当你拥有绝对实力的时候。
小人物身上的侠气,更加难能可贵;从绝处展现的侠气,更加惊心动魄!
“廿门孤寡半肩挑”的余果老,行侠时美丽不可方物的“丑妇”胡大姑,大慈大悲的盲女商赏儿,这一个个看似微不足道实的“小人物”,在小椴笔下却展现出了别样的风采,让人好生钦佩。
如果说长安古意系列给我的感觉是苍茫悲沉,那杯雪就让我感到惊艳了。
看完杯雪,记住了三娘的舞破中原,记住了朱妍的一舞倾城,记住了萧如的一吻江湖,还有骆寒的一剑西来,袁大的忧能伤人,沈放的书生意气,易敛的:
谁知淮上一杯酒,能醉天涯万里人!
杯雪通篇文字精致,文风古典,诗意盎然,意境清远,可以说是大陆新武侠的经典作品之一。
小椴在大陆新武侠众多作者中,并不是以故事情节和文章立意取胜,但其细腻精致的文字,对意境和氛围的营造,却让他人叹为观止。
小椴的文章中,往往寥寥几笔,便能将人的身心都引入场景,迷醉在那绚烂凄清的美梦之中。
惜乎小椴作品虽然优点甚多,但是缺点同样显著。
杯雪中,就有局部抒情过剩(有时随便出来一个人,动不动就吟诗作赋,显得很不协调),情节变化不够,整体格局较小这几个缺点。
武侠小说作为一种【通俗类型文学】,故事性和可读性应该是放在第一位的。
跌宕起伏、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有血有肉,性格饱满的人物,才是通俗小说的灵魂所在;但是小椴的弱点恰恰在此,其行文到了后期越发清淡晦涩,人物塑造也不够好。
前面提到小椴文字精致细腻,华美无比。
但是小椴的文笔有时候显得华丽过头,有卖弄文笔之嫌。
尤其是后来的开唐,其文字似乎有点刻意去写的很古拙,使得行文很不流畅,所以读来有颇多晦涩之感。
当年马舸说:
“现在有了小椴,我们这些人,也不用再写武侠了,他会替我们去实现我们的梦想。
”
初读杯雪和长安古意系列,确实会产生这样的感觉。
但小椴这些年来不仅没有什么进步,相反,开唐给我的感觉是:
【小椴在退步】!
当年小椴以骆寒的一剑西来开创了属于自己的江湖,余果老的请从绝处读侠气则将之发扬光大。
今日之椴公,将走向何处,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PS:
天涯有位高人曾将凤歌比喻成降龙十八掌,小椴比喻成落英神剑掌。
落英神剑掌虽然落英缤纷、精妙飘逸,比起厚重古朴、刚柔并济的降龙,终究是输了一筹!
9.小兵物语
前言:
笔者心目中这最优秀的二十篇武侠小说,基本上全是长篇或者众多中篇组成的系列;只有这次要点评的小兵物语是一部短篇武侠。
今夜,吾为小兵物语,为杨叛,而破例!
小兵物语是杨叛创作的一部短篇武侠小说,作品以第一人称的叙事手法描述了一个守护襄阳城的小兵,为了保护大侠郭靖,而被杨过选作了郭大侠的替死鬼,导致其最后壮烈牺牲。
小兵物语通篇只有短短的3000字左右,从一个守城的小兵入手,用他的行动,他的内心思想,呈现给我们一个无比真实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的刻画出了一个小人物的生活与爱情。
当我阅读到文章最后,小兵面临死亡绝境的那一刻,内心想到:
“恍惚间听见茉莉的声音——‘别的我不管,你可要活着来吃我的面喽’的时候。
”我的眼睛瞬间湿润了,既为襄阳城小兵那种大意为先、不畏生死的大无私精神所感动,又为小兵那悲惨的命运,凄美的爱情感到悲凉和辛酸。
一个普普通通的小兵,没有人在意,没有人关心,更不要说名满天下的郭大侠和黄女侠!
可当他作郭大侠的替死鬼时,又有谁会想到他的内心感受呢?
一将功成万骨枯,这是历史规律。
只是痛惜他临到死时,还想着再也无法吃到茉莉做给他的面了!
杨叛是“简单武侠”概念的首创者。
他提出的“简单武侠”概念,神完气足,至今仍被创作者奉为圭臬。
小兵物语正是杨叛简单武侠的代表作,全篇文风朴实无华,文笔质朴凝练,立意却新颖而深远。
杨叛从一个襄阳城小兵的角度,却展现给我们一个全新的武侠世界,这不得不说是一个新的突破。
PS:
杨叛除了武侠之外,涉猎颇多,北京战争和升龙战争两部书更使得杨叛名动天下。
喜欢政治的朋友们,不妨看看被天朝列为禁书的北京战争。
10.千门系列
【千门秘典】:
【人,既无虎狼之爪牙,亦无狮象之力量,却能擒狼缚虎,驯狮猎象,无他,唯智慧耳】。
自有武侠小说以来,武与侠便似乎是密不可分的。
一部优秀的武侠小说,【以侠为骨骼,以武为肌肤;以侠为灵魂,以武为躯体】。
绚丽精彩的武打描写往往是吸引读者的先驱,让读者不知不觉便投入其中而不能自拔。
直到千门系列的出现,才改变了我的固有想法。
原来武侠小说还可以这么写?
!
方白羽彻底抛弃了连特技都无法比拟的炫目神功,创造了一个神奇的千门世界,创造了一个智慧的江湖!
公子襄,一介书生,不会任何武功,却谈笑间退强敌,收人心,无他,唯智慧耳。
在千门系列中,主人公——【云襄】(原名骆文佳)只是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柔弱书生,不会丝毫武功,却屡屡依靠无穷的智慧化险为夷,屡退强敌,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
古龙先生笔下,不少大侠都具有神奇的智慧,比如:
楚留香和陆小凤,都是如福尔摩斯般的破案高手。
但他们却并非完全依靠智慧来解决问题,高强的武功,也是他们得以屡屡逢凶化吉的关键因素。
而武侠发展至今,方白羽却妙笔生花般描述了一个不会任何武功的主人公,完全依靠智慧来闯荡江湖,行侠仗义,彻底颠覆了传统武侠小说中大侠的形象。
创造了一种全新的侠客——智侠!
武侠至此,顿生柳暗花明之相。
以此来看,称呼方白羽为【智侠之父】并不为过。
千门系列当初之所以被大家推崇,引发千门系列读书热潮,除了首创智侠形象这一值得称道之处外,还在于方白羽创造了一个全新的
“武学门派”——千门。
千门中人,都不曾学过武功,但却依靠智慧行侠仗义,除暴安良;依靠谋略安邦定国。
个人觉得,千门或许会像当年的盗墓题材一样,因为无比神秘,因为不为人知,而更容易吸引读者。
喜欢创作武侠的朋友,不妨以千门为题材,一试身手!
纵观整部千门系列,文章立意和江湖体系新颖而影响深远,情节跌宕起伏,舒缓有致,线索众多却清晰明亮,尤其是其中精彩的斗智情节往往让人忍不住击节叫好。
但千门虽好,却亦有缺点。
不得不说,方白羽的文笔在新一代武侠作者中,只能算是一般水准,局部段落的文字稍显粗糙,语言不够成熟。
其实这也不能怪方大,人家毕竟不是文学专业出身。
另外一个不得不提的缺点是:
方白羽的众多作品相互关联,容易出现人物脸谱化。
“江南苏家”快被方大用“烂”了。
在武功和实力占据压倒性优势的传统江湖中,方白羽却能为大家创造出一个全新的格局,一个智慧的江湖,更是显得难能可贵。
希望方大再接再厉,为我们创作出更精彩的武侠,更精彩的江湖!
PS:
千们阅读提示:
千门之门》--《千门之花》--《千门之雄》--《千门之威》--《千门之心》---《千门公子》---《千门之圣》
《千门公子》是番外篇,其时间发生在《千门之心》第一章与第二章之间的5年里。
11.你死,我活
多少年过去了,犹曾记得当年聪明狡黠而又粗心大意的林丫头,坚韧不拔而又时常懒惰的阿柯。
两人因为一个偶然的缘故,形成了一种错综复杂且爱恨难解的关系,那就是——【你死,我活】。
初读你死,我活这部小说,给我的感觉就像是【我的野蛮女友之武侠版】。
阿柯与林芑云这两位男女主角之间纠结不已的青涩龘爱恋,虽然如同雾里看花、水中望月一般朦朦胧胧,但却感人至深。
一个六尺高的单薄少年,一个大眼睛圆圆脸的可爱少女,在大唐帝国的兴衰历史中演绎出了一幕幕惊心动魄的传奇故事。
大唐的兴盛和衰败似乎与这二人毫不相干。
他只想那双清澈的眸子可以指引他走出迷途,她也只能寄希望于那把划破蛛丝萝结的铁剑保护自己不受伤害。
命运围绕他们穿梭往来,仿佛再难相交,却偏偏在电光火石的一瞬间相遇,炸裂出寒夜中一闪即逝的光芒。
看完你死,我活这部小说,女主角林芑云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地方,并非是她超群绝伦的智慧和翻云覆雨的手段,反而是她聪明反被聪明误时,所展示的大大咧咧、笨手笨脚这一面。
在作者碎石匠心独运的手法下,一个鲜活饱满的
“傻丫头”形象跃然纸上。
而男主角阿柯虽然大多数时候显得懒惰且怕死,但紧要关头所展现出的重义轻生、珍惜友情等可贵品质,却更能打动读者的心扉。
你死,我活全篇矛盾冲突不断,剧情紧凑,情节跌宕起伏,文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武侠小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