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折线统计图》优秀教学设计3.docx
- 文档编号:23949093
- 上传时间:2023-05-22
- 格式:DOCX
- 页数:11
- 大小:189.31KB
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折线统计图》优秀教学设计3.docx
《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折线统计图》优秀教学设计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折线统计图》优秀教学设计3.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折线统计图》优秀教学设计3
第七单元获“联合国人居奖”的城市
——统计
【教材分析】
这部分教材是在学生学习了条形统计图之后安排的,学生已经会用条形图表示各种数量。
本课以此为基础,引入对折线统计图的学习。
信息窗一提供了一份威海市1998—2002年市区环保建设情况统计表。
拟引导学生提出与环保有关的现实问题,引入对折线统计图知识的学习。
信息窗二呈现了两份统计表,一份是2002年我国部分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情况统计表,一份是威海市1992——2002年人均公共绿地面积情况统计表,通过观察分析这两份统计表,让学生初步学会根据实际情况,恰当地选择条形统计图或折线统计图来表示数据。
威海市1992——2002年人均公共绿地面积情况,可进行比较的不仅是各年绿地面积本身的多少,还可以随着时间的变化来观察绿地面积的增、减变化情况;而五个城市的绿地面积,所能够进行比较的主要是数量的多少。
考虑到学生独立选择合适的统计图难度较大,教材也以对话的形式给学生做了适当提示。
【教学目标】
1.借助实例,认识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作用,会用折线统计图描述数据。
2.在观察、比较、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根据需要合理选择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进一步掌握统计图的制作方法,并能利用统计图进行简单的分析和预测。
3.在统计活动中,感受统计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发展统计观念。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是学画折线统计图,利用折线统计图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学会选择适用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
难点是利用折线统计图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课时安排】建议5课时
信息窗一城市保洁
——折线统计图
【教学目标】
1.借助实例,认识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作用,会用折线统计图描述数据。
2.在统计活动中,感受统计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发展统计观念。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学画折线统计图,利用折线统计图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教学难点:
利用折线统计图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预习案
你去过威海吗?
威海是一个美丽的海滨城市,荣获了2003年度全球改善人居环境最高奖——联合国人居奖。
为什么威海市是最适合人们居住的城市呢?
明天我们将一起走进威海,下面是一组数据,你提前了解一下吧。
威海市1998-2002年市区环保建设情况统计表
指标名称
单位
1998年
1999年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垃圾无害化日处理能力
吨
300
230
230
400
415
排水管道
千米
440
475
480
515
550
重复用水量
万立方米
2630
2635
2960
2500
4506
新水取用量
万立方米
2700
2900
2100
2250
2300
……
……
……
……
……
……
……
1998-2002年垃圾无害化日处理能力的变化情况怎样呢?
如果让你用一个统计图表示出它的变化规律,我们该选择一种新的统计图——折现统计图。
请自学课本,完成下面统计图表示出1998—2002年垃圾无害化日处理能力的变化情况。
威海市1998-2002年市区环保建设情况统计图
19981999200020012002年份
思考:
怎样制作折现统计图?
写出你的做法。
导学案
1.什么时候适合选择折现统计图?
2.怎样制作折现统计图?
3.折现统计图有什么优点?
4.完成下面的折现统计图,表示出1998-2002年新水取水量变化情况。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谈话:
同学们去过威海吗?
威海是一个美丽的海滨城市,荣获了2003年度全球改善人居环境最高奖——联合国人居奖。
为什么威海市是最适合人们居住的城市呢?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威海,了解威海,用数学的眼光来分析一下其中的奥秘。
(实物投影展示)113页信息窗一,说一说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1998—2002年垃圾无害化日处理能力的变化情况怎样呢?
1998—2002年威海市新水取水量的变化情况怎样呢?
……引入对折线统计图的学习。
)
[设计意图]从现实的素材入手,创设数学问题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统计的兴趣,激活有关统计的经验,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引入对折线统计图的学习,体现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突出了统计的作用。
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一)解决问题1:
1998—2002年垃圾无害化日处理能力的变化情况怎样呢?
初步认识折线统计图。
1.尝试统计,体会学习折线统计图的必要性。
谈话:
1998—2002年垃圾无害化日处理能力的变化情况怎样呢?
(引导学生根据数据回答)你能把这个变化情况用统计图的形式表示出来吗?
(教师为学生提供统计图表,引导学生独立尝试统计),先自己选择合适的方法表示出来,做完跟同桌说说,准备班内交流。
2.班内交流,介绍折线统计图的画法。
谈话:
1998—2002年垃圾无害化日处理能力的变化情况怎样呢?
你是怎么表示的?
(引导他们明确,条形统计图不能直观地表示变化情况)
谈话:
有没有更直观地表示这种变化的统计图呢?
(结合教材,边演示,边讲解,总结出折线统计图的画法:
先根据数据描出各点,再用线段依次连接各点。
)
对比分析,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谈话:
刚才有的同学根据统计表进行分析,有的根据条形统计图进行分析,还可以根据折线统计图进行分析,你觉得解决“日处理能力的变化情况”这样的问题用那种方法比较合适?
为什么?
谈话:
解决像“日处理能力的变化情况”这样的问题,最好用折线统计图,因为它能直观地反映出事情的变化情况。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基础上,对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比较,有利于学生体会折线统计图在表示数量增减变化方面的优势。
(二)解决问题2:
1998—2002年威海市新水取水量的变化情况怎样呢?
学习折线统计图的画法,并能根据折线统计图描述数据。
1.独立制作。
谈话:
刚才我们用折线统计图表示了1998—2002年垃圾无害化日处理能力的变化情况。
前面同学们还提到了许多问题,比如,1998—2002年全市新水取水量的变化情况怎样呢?
表示这个变化情况,应该用哪种统计图呢?
谈话:
能自己在教材图出折线统计图,并根据统计图描述取水量的变化情况吗?
先自己画图分析,再和同桌说说,准备班内交流。
2.班内交流。
谈话:
谁愿意展示你画的折线统计图,能说说你是怎么画的吗?
(根据学生的交流适时点拨画法)根据这幅统计图你能发现什么?
有不同意见吗?
(根据学生的交流强调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经历画折线统计图和根据统计图分析事情的变化情况,有利于学生进一步学习折线统计图的制作方法,体会用折线统计的好处--能直观地反映同一个内容不同时间的增减变化趋势。
三、自主练习,拓展应用。
1.自主练习第1题,体会折线统计图的作用。
独立填写。
班内交流。
(关注学生对第4小题的回答,鼓励学生的个性化思考。
)
2.用折线统计图描述其它事件的变化情况。
检测案
1.下面是某地区2005年月平均气温和月平均降水量情况统计。
某地区2005年月平均气温统计图
某地区2005年月平均降水量统计图
看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该地区()月气温最高,是()°;()月气温最低,是()°。
(2)()月降水量最大,是()mm;()月降水量最小,是()mm。
(3)从一月份至七月份气温呈()趋势;从六月份至十二月份降水量呈()趋势。
(4)你认为哪些月份到该地区旅游比较好?
说明你的理由。
2.某市拥有移动电话的数量情况统计表。
年份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数量(万部)
5
8
20
40
45
55
根据上表完成统计图。
某市拥有移动电话数量情况统计图
(1999-2004)
(1)从图上你能看出哪些信息?
至少写出2条。
(2)移动电话数量是怎样变化的?
你能分析一下原因吗?
四、全课总结
谈话: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根据学生交流,板书课题:
折线统计图)用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有什么好处?
修改建议
【板书设计】
折线统计图
折线统计图的画法:
先根据数据描出各点,再用线段依次连接各点。
特点:
不仅能看出数量的多少,还能看出数据的变化。
【教学反思】
信息窗2:
城市绿化
【教学目标】
1.在观察、比较、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根据需要合理选择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进一步掌握统计图的制作方法,并能利用统计图进行简单的分析和预测;
2.在统计的过程中,感受统计与生活的联系,体会统计在日常生活当中的作用,进一步发展统计观念。
【教学重难点】
能根据不同的要求选择合适的统计图,并能利用统计图进行简单的分析和预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谈话引入
谈话:
上节课我们已经知道威海获得“联合国人居奖”的荣誉。
其实,威海还是著名的“国家园林城市”呢!
那里依山傍海、风景秀美、楼在林中、人在绿中。
让我们一起看看威海的绿化情况,好吗?
2.观察统计表,搜集信息,提出问题
谈话:
(投影出示2002年我国部分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情况统计表)请同学们观察威海市与其它城市统计表,你能搜集到哪些信息?
(引导学生明确表1提供的信息是:
部分城市的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各是多少。
)
谈话:
(出示威海市1992——2002年人均公共绿地面积情况统计表)请同学们观察表2,你能搜集到哪些信息?
(引导学生明确表2提供的信息是:
威海市1992——2002年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的变化情况。
)
谈话:
比较这两个表格,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分别选用什么样的统计图表示上面的两组数据比较合适?
)
【设计意图】选取现实的素材创设问题情境,体现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生活,突出了统计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渗透环保教育。
同时激发了统计兴趣,激活了已有的统计经验,为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奠定了基础。
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1.独立思考,尝试选择
谈话:
分别选用什么样的统计图表示上面的两组数据比较合适?
先自己想一想,再把想法在小组里交流交流,准备班内汇报。
2.班内交流,了解特征
谈话:
分别用什么样的统计图更合适?
为什么?
(引导学生了解,比较数量的多少,可以选择条形统计图;比较数量变化趋势,选择折线统计图比较合适。
)
3.尝试作图,加深体验
谈话:
请同学们先独立完成课本上的统计图,再比较两种统计图的特点,同桌说说,准备班内交流。
(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4.班内交流,提升认识
谈话:
谁愿意展示你制作的统计图?
通过条形统计图你知道了什么?
通过折线统计图呢?
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各有什么特点?
(引导学生明确:
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看出各个城市人均绿化面积的多少;折线统计图,更能清楚地看出威海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的增减变化情况。
)
谈话:
为什么图一横轴下的威海、苏州……对着的是格子,图二横轴下的1992、1993……对的是线?
只能画“点”,所以画折线统计图
(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作图习惯)。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方式,发现两个统计表的特点,从而恰当的选用合适的统计图,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师在学生交流时给予适当的点拨,有利于体现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合作者的地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自主练习,应用拓展
1.课本121页自主练习第1题:
调查本组(4人)同学每日睡眠时间,并用合适的统计图表示。
(1)组内调查统计同学每日睡眠时间,填写好统计表。
(2)独立选择合适的统计图并绘制。
(3)班级展示交流。
(重点引导学生说清你选用哪种统计图?
为什么?
通过交流,使学生明确:
由于突出的是睡眠时间的多少,所以应选用条形统计图。
)
2.课本122页自主练习第2题:
根据表中的数据,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1)学生独立解答。
(2)班级交流。
(引导学生说清楚为什么选用折线统计图?
网站一周访问人次的变化趋势是什么?
)
【设计意图】选取的先独立解答,再展示交流,教师引导点拨的练习方式,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
四、回顾反思,总结全课
1.教师谈话:
这节课你学得高兴吗?
通过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学生班级交流。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反思,让学生对本节所学知识进行梳理,以便形
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五、布置作业
查阅有关资料,了解青少年每日睡眠时间为几个小时比较合适,并向同学们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教学反思】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折线统计图 青岛 小学 数学四 年级 下册 折线 统计图 优秀 教学 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