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大规矩.docx
- 文档编号:23946989
- 上传时间:2023-05-22
- 格式:DOCX
- 页数:24
- 大小:30.03KB
6大规矩.docx
《6大规矩.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6大规矩.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6大规矩
通过上一期的阐述,我们知道规则能够保护孩子的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但是在生活
中,我们经常给孩子一些混乱的、临时性的规则,尽管并非故意。
对于0~6岁的孩子来说,
需要建立哪些规则?
什么样的规则才能帮助孩子建立一生都适用的道德观和价值观?
这一
次,孙老师将进一步解答。
孙瑞雪:
先来看看这样一个例子。
火车上,一个4岁的孩子在卧铺席上爬上爬下。
几次攀爬后,他的妈妈开始制止他:
“听
话,下来!
再这样我就不要你了。
”这句话并没能阻止孩子,对攀爬的需求使他忽略了母亲
要抛弃他的威胁,仍然开心地探索着。
就在这个时候,走过来一个乘警。
爷爷赶紧说:
“看,再不下来,警察叔叔就来抓你了!
”孩子立刻紧张地坐在了铺位上,放弃了攀爬。
在我看来,这个年龄的孩子一定会这样攀爬,这是他心智成长的一个需求,活动是他智能运
用的一部分。
火车有3个高度的铺位,每攀爬一层都是一种心理挑战,同时也会带来一种空
间的新感受。
一般情况下,只要别人同意,孩子是可以这样活动的。
但是,孩子的攀爬行为
很可能给父母带来心理上的压力。
很多父母不容许孩子攀爬,并不是因为孩子打扰了别人,
而是他不愿意让孩子发生危险。
于是,许多成人不约而同地给孩子定了这些“规则”:
“听话的孩子才是乖孩子。
”
“坐着不动就是好孩子。
”
“乖,不要弄脏手。
”
“不睡觉,狼就来叼你了。
”
“不给别人玩,就是自私的孩子。
”
……
这些混乱的、临时性的规则常常限制着孩子,并可能威胁着他的成长。
当一个孩子感到无所适从时,他会认为一切都处在危险之中。
这时事件本身已经不重要了,
重要的是,他无法判定自己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是安全的。
这样,危机感就变成了他生活中一
个随机性的东西,安全感没有了。
随着孩子的成长,这些“规则”,有的内化成了孩子人格的一部分,有的随着孩子的长大慢
慢废弃掉了。
而另一方面,我们看到很多公共场所写着一些对成人的要求:
不要随地吐痰;
请记住冲厕所;请把手纸扔进纸篓……实际这些最基本的规则在成人的世界里被人们称为最
基本的素养和素质,这个没有建立起规则的成人正是由于没有基本的素养,于是又在影响着
下一代孩子。
道德的根基
在我们的学校里,一位父亲既无奈又骄傲地告诉我:
有一次他严厉而粗暴地谴责他的孩子,孩子等他发完火,对他说:
“爸爸,你能不能注意一
下你的坏脾气?
你的坏脾气解决问题了吗?
”然后孩子继续说:
“能不能换一种方式?
”
这个孩子,遵守了这样一条规则:
粗野的行为不能有。
在实行了这个规则的幼儿园生活中,
孩子显然经验到了至少两个方面的内容:
其一,规则使他超脱了对父亲的恐惧,跳到局外来观察父亲。
其二,他在自己的生活经历中发现了更多、更好的沟通模式,这种模式一定会为他以后的发
展打开通道。
这些,他是受用终生的。
事实上,真正的规则能够从人性的根基上奠定道德规范。
当孩子生活环境中的全体人都遵守
着规则,孩子就知道自己能够做什么、不能够做什么,就能够生活在不超越底线的自由状态
中,生活在和谐与秩序中。
对于从未建立规则的孩子来说,要想达到这样一个状态,可能需要几个月。
在这几个月中,
你能够看到,孩子是多么乐意遵守规则;当孩子发现某些人不能遵守规则的时候,他又是多
么地痛苦和不安。
我们常常看到1岁多的婴儿,对规则有着强烈的要求:
杯子一定要放到原处,出门时一定要
由他来关灯……这样的状态表明秩序化是生命本身的内在要求。
孩子如果自然地长大,不会
去破坏社会道德规范,只会建构更高、更完善的道德规范。
因此,对于儿童来说,给他建立的规则奠定了他一生的道德基础,是为一生作准备的。
(本
句话复制后插在文内,突出)
6大基本规则
给孩子的基本规则,必须符合人性、符合社会文明的,无论在什么环境、什么文化中都要遵
守。
并且要根据孩子的成熟状态,在孩子有能力做到的情况下,逐步实施。
对于0~6岁的孩
子来说,实际需要建立的规则并不多。
我们在从事教育的十几年中,总结了以下的6条:
1.粗野、粗俗的行为不能有。
2.别人的东西不可以拿,自己的东西由自己支配。
3.从哪里拿的东西放回哪里。
4.谁先拿到谁先使用,后来者必须等待。
5.不可以打扰别人。
6.做错事要道歉,并且有权利要求他人道歉。
这6条规则已经建立了最基本的社会化的秩序。
在我们的幼儿园里,孩子们能够自己判断是
非善恶,能自发地建立良好的幼儿园秩序与和谐的氛围。
看到这样的情景,你就有了希望的
理由。
上一期,孙老师提到了0~6岁的孩子需要建立的6大基本规则:
1.粗野、粗俗的行为不能有。
2.别人的东西不可以拿,自己的东西由自己支配。
3.从哪里拿的东西放回哪里。
4.谁先拿到谁先使用,后来者必须等待。
5.不可以打扰别人。
6.做错事要道歉,并且有权利要求他人道歉。
在实际执行中,父母们遇到了一些困扰:
如何实现这些规则?
怎样理解这些规则背后的意
义?
下面,孙老师将作进一步阐释。
困扰1:
基本规则中有一条“粗野、粗俗的行为不能有”,粗野、粗俗,是指随意打人、骂
人吗?
孩子违背了这一条,该如何处理?
所谓粗野和粗俗的行为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显见的,指行为和语言上的粗野;另一个是隐性
的,指对他人心理上的控制和压制。
我们先来谈显见的:
采用暴力的手段,强制别人服从自己的意志;用语言对他人进行攻击、
胁迫,以达成自己的愿望。
这是我们通常意义上的粗野、粗俗的行为。
比如,一个孩子想得到别人的某样东西,当这个愿望达不到时就开始打人或骂人:
“我把你
妈妈抓到监狱里,让警察枪毙了她。
”
此时,这条规则能帮助孩子调整情绪:
如何对待自己的期望;如何处理已经酝酿在胸腔里的
情绪;如何处理已经发生了的情绪。
我们需要做的是给孩子宽松的自由空间用以自我调整,
同时给予他们判断是非的概念和再次选择的机会。
唯一的要求是不可以伤害到别人。
具体而言,孩子出现了这样的行为,首先要帮助他明辨是非,明确地告诉他:
“这是粗野的
行为。
”然后请孩子重新选择:
“请换一种正确的方式解决。
”在一个平等的环境中,孩子
很快就能寻找到其他的解决办法。
同样的处理模式也适用于隐性的粗野和粗俗的行为。
当一个孩子对另一个孩子说:
“你不给
我吃,我就不跟你玩儿了。
”我们的孩子会这样回应:
“这是威胁。
如果你不愿意跟我做朋
友,我可以选择别人。
”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会不断地调整对事物的看法和自己的心态。
这样,当他长大后,他同样
会沿用这套模式对待周围的人,客观地看待爱与不爱、控制与平等、交友与树敌、诚实与谎
言、威胁与和谐、暴力与沟通、失去与得到,而不会仅从自己的角度出发。
困扰2:
孩子往往很难分辨出什么东西是自己的,什么东西是别人的。
“别人的东西不能
拿,自己的东西自己支配”,这条规则对现在的他,意义在哪里?
这条规则能够帮孩子建立与他人的界限。
对1岁多的孩子来说,他眼中的世界都是“我的世
界”:
妈妈是我的,我看得到的所有东西都是我的。
所以,刚开始的时候,先要告诉孩子:
“这是你的。
”经过一段时间后,儿童已能很好地区分你、我、他后,再跟他说:
“这是你
的,这是我的,这是他的。
”这个概念很清晰后,再遇到类似情况,一定要重复问孩子:
“这是你的吗?
”
不是自己的东西就是别人的,不论这个人是谁。
要告诉孩子:
“别人的东西不能拿。
”这样
做是让孩子学会区分“你的”、“我的”,而“我的”东西一定归我支配。
这种概念的区
分,是最基本的道德和心态的基础。
在成人的世界里,很多违法行为都可以归结为“不是我
的,但我就要”。
在我们的幼儿园里,老师们总在重复地问这样的问题:
“这是你的吗?
别人的东西不能
拿。
”“如果你想分享,你必须征求这个东西的主人的同意。
”这个过程使孩子学会了正确
地看待被拒绝和被接纳的过程。
这个既明确又简单的心态过程,为人生节约了成本。
困扰3:
提到归位,尽管我一直提醒,但是4岁的儿子经常做不到,游戏结束后,玩具总散了
一地。
他是不是还太小?
这个习惯是不是等他再大些再培养?
从哪里拿的东西放回哪里,这条规则让孩子学会照顾环境,最终形成的是对环境的尊重
和自身的教养。
所以我们才会对一个刚入园的孩子说:
“从哪里拿的东西放回哪里。
”同时
和他一起把东西归位,帮助他慢慢建立起这样的习惯。
几个月后,无论这个孩子身处什么环
境,他都能这样做。
实际上,对于生活在家庭和学校中的每一个人来说,这条规则都是合适
的和有益的。
困扰4:
在家里我尽量和孩子一起遵守“谁先拿到谁先使用,后来者必须等待”的规则。
但
是我发现,有的时候很难做到。
前天早晨,我等孩子先行洗漱,可洗着洗着,他就玩起水来
了,这一玩儿怎么也停不下来。
我不得不结束“等待”,强行带他离开。
这条规则限于公众场合和集体生活。
在5岁以前,孩子可能没有办法对妈妈实行这一规则。
如果妈妈认为该自己洗漱了,就请把孩子抱开。
但是,在现实的生活中,资源往往有限,很多情况下它属于所有人。
当别人先拿到的时候,
我们必须学会等待。
这条规则能够保证一个平等的交往模式,使人们拥有一个愿意等待的好
心态。
在我们的学校里,不论老师还是孩子,都必须遵守这条规则。
这样就不会出现由老师来决定
怎么使用资源的事情。
否则,孩子们就必须仰视老师,等待老师的决定,平等的心态也就随
之改变。
但如果两个人一起拿到,老师就会介入:
“你们自己决定怎么办,决定好了再来拿。
”孩子
们一定会很快找到一个最好的办法。
孙老师提示
在一个文明、平等的环境中如果想获得最大限度的自由,就必须有这些规则来保证。
成人也
能够遵守这些规则,是孩子得到自由的基本保证。
在这个前提下,每一个孩子都会知道他做
事情的底线,并且知道这个底线是由自己把握的,而不是大人。
这样,孩子才能在不受成人
强制和惩罚的生活中逐渐学会如何生活,摆脱“不好的”、“常犯错误的”状态,走上自由
的、快乐的、有规则的、成长的轨道。
这就是我倡导的爱和自由、规则和平等的教育精神。
Q:
我一直认为给孩子立规则非常重要,但是在实行的过程中又经常会产生些困惑。
比如,
我要求孩子看电视的时间控制在6点到7点之间,但有时她实在想看,我也会让她看。
而我的
一位朋友属于坚决执行派,一旦决定给孩子立某项规则,就决不让步。
而她的坚持,往往会
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
我的问题是:
规则对孩子成长的意义是什么?
在实施的过程中,是不
是一定要采用强硬的方式?
也就是说,是不是一定要求孩子严格遵守?
(北京蚌蚌妈)
孙瑞雪:
在回答这位妈妈的问题前,我们必须明确什么是规则。
规则是大家共同遵守的具体规定,是
保护全体人权利和自由的共同约定。
“全体人”指的是规则范围内的所有的人,比如家庭中
的每一位成员,幼儿园里的每一位成员,包括老师、校长和孩子。
当这些“全体人”共同遵守某种约定时,规则才成为规则。
例如:
如果要求孩子在教室里小
声说话,那么教师或者校长也一定要小声说话。
如果规则由强势群体把握,并且只有孩子遵
守,那么它就变成权力,而不是规则。
这正是长期以来家庭和学校面临的巨大问题。
规则保护自由
我必须要说的是,成人更应该遵守规则。
孩子有探索和尝试的心理需求,有时候他们会试探
成人的底线,有时候会观察成人的生活,这些都会使他们思考并得出对成人世界的答案和看
法。
在幼儿园里一个5岁的孩子对另一个5岁的孩子说:
“你有没有发现?
这是一个大人的世界,
大人说什么,我们就要做什么,不然大人就会说‘你不是好孩子’。
”如果成人不能够遵守
自己的承诺,谎言和应付就会在儿童身上出现。
有一次,老师领着孩子上楼梯:
“上楼梯时,请从右边走。
”而下午,这位老师却从左边走
了,孩子就问老师:
“你为什么从左边走呢?
”老师忙说:
“对不起,我忘记了。
”可是孩
子依然问老师:
“可是早晨你告诉过我们了呀!
”孩子在疑惑,大人的问题到底出在了哪
里。
这种对人的思考能力是孩子所具备的,只不过有些孩子没有办法表达,而有些孩子却表
达了成人根本没有思考和理解的问题。
遵守规则是人生活的基本道德标准,遵守规则的生活会节约孩子的成长成本,会使孩子将来
成长为一个在心理、精神甚至体态上有尊严的成人。
当规则是规则的时候,儿童会使用规则保护他成长的自由,这才是规则最根本、最高的意
义。
这个自由包括成长的自由,发展潜力的自由,解决问题的自由,承担责任的自由,以及
得到答案的自由。
规则像一只高举着真理权杖的手,把专制、强势、暴力清除出儿童的成长之路。
有一个孩子曾经这样问他的妈妈:
“妈妈,为什么我打人就是坏孩子,你打人就是爱?
”我
期望这个妈妈的回答不会是:
“因为我是妈妈!
”
规则具有弹性
当一个妈妈跟自己的孩子商量好晚上6点至7点可以看电视,那么这就成为相互间的一个约
定,它就是一个规则。
在这个时间里看电视的自由就由儿童来把握。
做父母的不能随意进去
打扰和唠叨:
“怎么又看电视了?
”“看这么久,把眼睛都看坏了!
”……父母必须遵守这
个约定,规则保护了这个孩子。
但是我们同样也会遇到这样的问题:
7点到了以后孩子并没有离开电视机,父母就会担忧。
要问孩子:
“为什么约定的时间到了还要看呢?
”孩子可能会这样回答:
“妈妈,还有一点
就完了,让我看完好吗?
”
我的答案是:
“好的,孩子!
”我们要让孩子看完这一点结尾,保持孩子对一个故事的了解
的完整性,否则孩子会发疯的,家长也会发疯的。
规则是有弹性的。
孩子正在学习规则,这样的做法会让孩子舒服地接纳规则,然后在漫长的
时间中有心理能力承受这个规则,并将其内化。
如果家长想快刀斩乱麻似的让孩子马上就遵守规则,机械地按规定执行,干净利落,一次解
决问题,你会发现这个有独立思考能力,有意志,并且对事物有一定要求的人会站在你的对
立面与你斗争。
这场斗争会没完没了,建立规则的本来目的也就在这种生活的纠葛中变质
了。
假如到了7点钟,新的电视节目又开始了,孩子并没有遵守规则,妈妈就要跟孩子说:
“我
们已经商量好的。
”如果孩子还不遵守,你可以坚定而亲切地对孩子说:
“妈妈要帮你关掉
电视了。
”孩子也许会大哭大闹,很好,这正是他调整的一个机会。
让他哭一会儿,给他空
间,让他自己慢慢调整。
我们的目的是让孩子接纳这样一个现实:
这是和他约定好的,他需
要从现在开始学会遵守自己的约定。
一周以后,孩子就会接纳这样的现实。
做父母的没有必要发火或者谴责孩子,因为那样会给孩子造成新的心理问题。
我们不是法
官,不是审判者,我们是父母。
父母的职责就是“我在这儿等待着,只要你需要,我就把爱
给你”;父母的职责还是“我要保护你,给你所有成长的机会和自由”。
从这个出发点来
看,我们只需要告诉孩子正确的做法就可以了。
告诉孩子正确的做法,是建立规则最高的原则。
有什么能比孩子的成长更重要呢?
我知道,如果要给孩子设立规则,那一定是为了保证孩子不偏离成长的道路,并且不损害他人的利益,因此成长才是每一位母亲养育孩子的最高标准。
规则只不过是这个标准的一个帮手,而不是目的。
:
丫丫6个月时,我销假上班。
自此,白天外婆来看护她,下班以后我再接手。
现在丫丫3
岁4个月了,让我头痛的是,她在陌生的环境里总不敢主动表达自己的意愿,也从不主动与
人交往,在家则没有这个问题。
比如:
其他孩子抢她的东西,她不知躲闪拒绝,更别提去要
回来,但是东西被抢走后她会对我发脾气;外人给她东西,无论多么想玩、想要、想吃,也
不敢自己拿,必须让我帮着拿回来,至少要拉上我才行;刚上幼儿园时,即使大小便憋得难
受,也不敢跟老师说……这样的例子太多了。
我也很头痛为什么她这么没有安全
感。
北京小许
我首先想探讨什么是儿童成长的理想状态,并以此来分析问题出在哪里。
一个生命从母体中
出来,降临在这个复杂的物质世界里。
这个世界蕴涵着复杂的关系,复杂的心态,复杂的意
识形态,而婴儿对此一无所知,他仅仅带着巨大的生命动力来到世界。
母亲,是他与世界联
系的纽带。
在知道母亲不在眼前也依然存在之前,他首先需要时时看到母亲,触摸到她,嗅到她的气
味,听到她的声音,得到她的关注;痛苦时需要母亲迅速来到他的身边,帮助他,使他舒
服。
孩子能经验到这世界是安全的、好的,他便会将此关系延伸到家庭之外、母亲之外的环
境中去。
我认识一位美国妈妈,她有两个孩子,大孩子4岁多,小孩子1岁多。
我常常能发现,无论手
中正做着什么事,只要孩子需要,她都会立刻放下,先照顾孩子。
那大孩子永远都全副精力
地探索世界,小贝贝也精力旺盛地在抓、拉、爬,认识世界,而她总是不远不近地跟在后
面,让孩子在需要她时能看到她,但同时,她也不干扰孩子。
这位美国妈妈曾问我:
“你能发现我的孩子有什么不同吗?
”
“有什么不同?
”
她说:
“我的孩子不用回头找妈妈,而很多孩子都会害怕妈妈不见了,总是回头找。
”
总是回头找妈妈的孩子,跑不远,也不会勇往直前,充满信心。
原本,孩子小的时候,母亲不离开孩子,孩子永远在母亲的视线内,孩子的呼唤妈妈永远都
能及时地回应;等到孩子长大些了,探索的范围更大,孩子需要的时候,也能在妈妈劳作的
地方找到妈妈,不会产生离开妈妈的焦虑,直到他有足够的能力,不再时时依赖母亲的呵
护。
母子的分离,是一个自然、渐进的过程。
但现实是,目前不可能达到这样的状态。
我们的现实是我们必须去挣钱,要生存;或许,我们有的人自我也没有成长好,在刚刚获得
自由的时候我们要去实现自己的愿望。
丫丫妈妈在孩子6个月的时候,白天就要离开她。
孩
子一整天见不到妈妈,她需要和接替妈妈的外婆建立新的依恋关系。
在新的依恋关系建立之
前,与妈妈的漫长分离让孩子产生不安全感。
安全感是儿童生存的基本需求。
儿童是否感到环境、他人对他没有威胁,通常取决于带养孩
子的人同孩子之间的关系的质量,这个关系的质量决定了儿童同外人以及外在环境之间的关
系,而不取决于成人的主观愿望。
首先,我要说的是,儿童是否能得到带给他安全感的爱,取决于他生活中那个客观存在的关
系。
理想状态下,带养孩子的是母亲。
但是母亲本身不能保证孩子处在一种能给他带来安全
感的关系氛围中,更根本的是,带养他的人能否为他创造一个安全的氛围。
例如:
带养她的
成人,即便是亲生父母,如果经常吵架,儿童待在旁边也会感到害怕,感到惶恐,感到被抛
弃,感到不明白,这是一种情感上的被抛弃,这种被抛弃在一边的同成人之间的关系,容易
造就具有这样一种心态的儿童。
再比如:
带养孩子的成人在孩子爬高时惊恐地说,“会摔”;使用一样东西的时候惊恐地
说,“会伤”;走在某个环境中时,惊恐地认为,“会丢”;端杯子的时候惊恐地说,“会
烫”等等。
这种非常害怕出事,不给孩子空间的担忧的心态,以及这种担忧所派生出来的行
为,都能被儿童感受到。
成人这种对待事物的态度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让他感到外界是
如此不安全。
而这一切并不由成人是否认为自己爱孩子来决定。
所以我想,要解决安全感的问题,除了尽可能地接近理想的成长的途径外,再没有其他方
式。
假如父母要把孩子交送到另一个成人的手里,把家庭的环境转换成了幼儿园的环境,至
少应该由母亲和孩子一起来熟悉这个人或者环境,熟悉之后,使孩子体验到转入新环境、新
关系中是有爱存在的,才能够谈到如何帮助儿童解决其他问题。
高质量的抚养关系衍生出来
的爱的感受是帮助儿童的前提。
蒙台梭利知识问答
如何判断一位真正的蒙台梭利教师
第一,由于蒙台梭利教师首先要把握的是这个教育中最高的精神本质——自由,而儿童的世
界与成人世界不同,所以蒙台梭利教师的第一个条件就是热爱孩子,如果不热爱孩子,就会
觉得这个职业很苦、无味和难以忍受。
忍耐的愤怒就会转移到孩子身上。
第二,由于儿童是自由的,而教师要从成人的系统进入儿童的系统,因此,他应该是一个观
察者。
这一条在教师进入学校后是可以逐渐培养的。
第三,在人的一生中,0~6岁的成长变化的惊人程度往往是成人难以发现的。
因此,成人必
须是一条流淌着的河流,才能够跟随着孩子的发展,与孩子互动着。
所以教师的生命特质是
不断成长的,至少要有成长的潜质。
这是作为教师最重要的品质。
第四,每一天都要为孩子预备一个良好的物的环境,这是一位蒙氏老师最基本的条件。
这
样,在孩子进教室后拿到的任何东西都将是完善的、合适的。
第五,教师为儿童预备好的环境的同时还要能够保护这个环境。
保护儿童的精神环境、文化
环境、环境中的自由观念不受到损害,保护孩子工作时不受打扰,帮助孩子为自由所建立起
来的规则。
下期预告
老师说5岁的琛琛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喜欢东张西望;在家时妈妈也发现,给他讲个故
事,他却总是钻来钻去,往往是听了一半就不见了踪影。
孩子的专注力差原因何在?
怎样才
能让他做事情专心点?
敬请关注下一期《让专注成为习惯》。
:
我的儿子琛琛5岁了。
老师说他上课时注意力总是不集中,喜欢东张西望;在家时我也发
现,给他讲个故事,他却总是钻来钻去,往往是听了一半就不见了踪影。
为什么琛琛的专注
力这么差?
怎样才能让他做事情专心点?
(上海李睿)
孙瑞雪:
想要弄清楚一个孩子的专注力为何不尽如人意,我们需要从本质上了解专注力来自哪里,这
样可能会对父母们更有益处。
一个5岁的孩子专注力差,原因可能出自以下两点:
第一,他缺少在自由选择中发展和自我
成长的机会;第二,他成长的环境里充满了干扰因素。
这一次,我们仅就第一点来阐述。
“为孩子提供环境,保证环境的自由和不受打扰。
”
一个孩子,从他出生的那一刻起,就带着强烈的生命冲动:
按着自己独特的生命轨迹成长和
发展。
这种冲动在每一个孩子身上都是强烈的、首要的,无需由外人来催促。
这种冲动使孩
子具有高度的专注力:
他要寻找和吸收所有能使他成长的营养,让自己独特的自我逐渐形成
和丰满起来。
孩子的自我成长的过程很缓慢,要用十几年来完成。
在整个过程中,孩子最清楚什么对他的
发展是有用的,这就意味着我们必须给予他充分的自由。
当我们把自由给予孩子时,通过观
察,我们才能发现他的兴趣在哪里。
我们要把“兴趣”这个概念提取出来,使父母能够注意到,而不至于忽略。
每一位家长都能
够发现,只要孩子发现了他感兴趣的事物,就会把全部的激情和力量投入其中。
在这个过程
中,如果没有人打扰他,兴趣就会保持相当的时间,并维持一定的强度,我们就能看到孩子
在专注地做这件事情。
孩子能够被兴趣引导,持续地把精力投入一件事情中,这就是专注
力。
如果孩子常常能专注地做一件事,这种专注力就会逐渐变成他自身具有的品质。
要做到这一
点,除了“自由”,还能依靠什么呢?
我们成人在这个过程中要做些什么呢?
为孩子提供环境,保证环境的自由和不受打扰。
“基本的物质需求、爱的需求和尊重的需求如果常常受到威胁,注意力就会大打折扣。
”
另外,孩子自我的成长和他的基本需求总是交融在一起的。
一旦基本的物质条件不能实现,
与之相联系的成长主干就会受影响,注意力就会从自我成长中被外力吸引出来,孩子就难以
将兴趣点放在成长的过程中的。
生命是一个有机体,无论他内在的精神胚胎是何等的强大,他也需要活下去,也需要满足自
己的吃、住、行。
对于孩子来说,这一点可能更为明显。
例如,“吃”对成人来说,很大程
度上是为了满足生理需求和享受。
但对孩子来说,吃不仅仅是为了存活、建构安全感,也蕴
涵着他的生命最本质的需求,那就是建构自我、发展认知。
孩子不仅通过吃感知人间百味,
形成和演练最基本的生存能力,也通过吃,了解环境、了解自己:
这个世界美妙吗?
丰富
吗?
我从中能得到丰富的满足吗?
他吃得是否丰富、是否充足、是否享受,都影响到他对环
境和自我的感觉;他吃的内容、方式和吃的氛围,也影响着他对世界的最初感觉。
另一个需要是孩子对爱的需求。
孩子对爱的需求是基本的需求,如果没有这一点作保证,孩
子就会处于惊恐之中。
我们在幼儿园里常常能看到大群的到处寻求爱的孩子。
这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规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