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届高三第五次学情调研考试语文试题.docx
- 文档编号:23944631
- 上传时间:2023-05-22
- 格式:DOCX
- 页数:27
- 大小:55.15KB
高三语文届高三第五次学情调研考试语文试题.docx
《高三语文届高三第五次学情调研考试语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语文届高三第五次学情调研考试语文试题.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三语文届高三第五次学情调研考试语文试题
语文试题
一、语言文字应用(15分)
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而不腻耳的声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喧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一种无需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
A.圆润和颜悦色冷漠
B.圆润察言观色淡漠
C.温润和颜悦色冷漠
D.温润察言观色淡漠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此类词语使用判断的题目,要在整体把握句意的情况下,根据语境,结合着成语的解释来判断。
圆润,可形容声音滑利甜。
察言观色,观察别人的说话或脸色,多指揣摸别人的心意,含贬义。
淡漠指的是对身边的人和物的在意度不高,把一切都看得很淡。
考点: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今年以来,交通运输部驻部纪检组坚决贯彻中央从严治党要求,积极配合中央巡视组开展工作,深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强化对干部的日常监督。
B.专家们认为,在世界经济形势依然存在不确定性的严峻情况下,中国经济不管增长有所放缓,并面临下行压力,但依然是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贡献者。
C.昨日起,铁路部门开始发售2016年1月1日以后的车票,根据过去几年春运情况显示,除夕前三天将进入乘客返乡高峰期,因此春运抢票也将迎来高峰期。
D.个人所得税改革何时才能“破茧”?
个税起征点是否会有提高的可能?
调整个税起征点能解决课税公平问题吗?
对于这个问题,你怎么看呢?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此类考查句子语病的题目,在分析思考时,要注意句子成分在搭配,句式杂糅等方面的错误,要仔细琢磨,推敲。
B关联词语搭配不当“不管”改为“尽管”;C句式杂糅,应为“根据……”或“……显示”;D指代不明,“这个问题”指哪个问题。
故选A。
考点:
辨析并修改病句。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3.下列诗句按顺序排列成为一首完整的诗歌,正确的是(3分)
①门前树已秋②窗里人将老③寒山独过雁④结茅临古渡
⑤日夕逢归客⑥暮雨远来舟⑦卧见长淮流⑧那能忘旧游
A.⑤①③⑦②⑧④⑥B.⑤⑦③⑥①②④⑧
C.④①⑦②③⑤⑧⑥D.④⑦②①③⑥⑤⑧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以上诗句出自唐代诗人韦应物的《淮上遇洛阳李主簿》。
按照律诗写作规则,偶数句需押韵,本诗韵脚依次为“流”“秋”“舟”“游”,故二四六八句必须对应序号⑦①⑥⑧,故排除B.C;又律诗中间两联必须对仗,故中间两联必然是②①、③⑥的组合,排除A。
考点: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4.下列各句表达得体的一项是(3分)
A.王明肯定李昊的写作水平:
“您的文章写得真好,本世纪散文百家,您必能忝列其中。
”
B.张磊过生日,接受朋友的礼物:
“既然你这么客气,又这么真诚,那我就笑纳了。
”
C.刘娟在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活动中,采访抗日女英雄时问:
“老奶奶,请问您芳龄。
”
D.75岁高龄的前院长说:
“好吧,既然诸位如此客气,那么这件事就由老朽做主了!
”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老朽”是老人自谦之词,符合语境。
考点: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5.对该漫画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3分)
A.漫画中人物戴的帽子表明了人物身份,且对他个人品性有暗讽。
B.漫画中人物的眼睛比例严重失调,这点小失误可以说是白璧微瑕。
C.漫画的标题“跑题”指的是研究“科研标本”变成了研究“科研经费”。
D.“怎样发财…?
”揭示了人物心理,但与画面传达出的含义有重复之嫌。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解答此题,这是一道图文转换试题的漫画题,解答漫画题,读懂漫画、理解其寓意是核心。
具体说来,应遵循以下答题思路:
1.仔细观察画面。
漫画的重要特点是用笔简洁,但不会缺少人或物的动作、表情、语言等;只有多个“要素”整合起来,才能形成特定情景,从而表现主题思想。
所以,画面上的每一个“要素”都对表达寓意起着提示作用。
审读试题时,一定要仔细察看画面,注意各个“要素”所提供的信息(比如看看画中有几个人、几件物,看清人物的神态、动作,把握人与物、人与人、物与物之间的关系等);2.看画中的语言文字。
漫画为了更好地表达寓意,常配有言简意赅的文字,这对我们领会含意大有帮助。
因此,面对一幅漫画,要仔细品味画中文字,认真思考其中隐含的观点。
考点: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二、文言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小题。
李沆,字太初,洺州肥乡人。
太平兴国五年,举进士甲科。
后入翰林为学士。
会契丹犯边,真宗北幸,命沆留守,京师肃然。
一夕,遣使持手诏欲以刘氏为贵妃,沆对使者引烛焚诏,附奏曰:
“但道臣沆以为不可。
”其议遂寝。
帝以沆无密奏,谓之曰:
“人皆有密启,卿独无,何也?
”对曰:
“臣待罪宰相,公事则公言之,何用密启?
夫人臣有密启者,非谗即佞,臣常恶之,岂可效尤?
”
沆为相,王旦参政事,以西北用兵,或至旰食。
旦叹曰:
“我辈安能坐致太平,得优游无事耶?
”沆曰:
“少有忧勤,足为警戒。
他日四方宁谧,朝廷未必无事。
”后契丹和亲,旦问何如,沆曰:
“善则善矣,然边患既息,恐人主渐生侈心耳。
”旦未以为然。
沆又日取四方水旱盗贼奏之,旦以为细事不足烦上听。
沆曰:
“人主少年,当使知四方艰难。
不然,血气方刚,不留意声色犬马,则土木、甲兵、祷祠之事作矣。
”沆没后,真宗以契丹既和,西夏纳款,遂封岱祠汾①,大营宫观,蒐②讲坠典③,靡有暇日。
旦乃以沆先识之远,叹曰:
“李文靖真圣人也。
”遂谓之“圣相”。
景德元年七月,沆疾作而薨,年五十八。
上闻之惊叹,趣驾而往,临哭之恸。
废朝五日,赠太尉、中书令,谥文靖。
沆性直谅,内行修谨,言无枝叶,识大体。
居位慎密,不求声誉,动遵条制,人莫能干以私。
家人劝治居第,未尝答。
弟维因语次及之,沆曰:
“身食厚禄,时有横赐,计囊装亦可以治第,但念内典以此世界为缺陷,安得圆满如意,自求称足?
今市新宅,须一年缮完,人生朝暮不可保,又岂能久居?
巢林一枝,聊自足耳,安事丰屋哉?
”
(选自《宋史》,有删节)
【注】①封岱祠汾:
封泰山、祭汾阴。
②蒐:
同“搜”。
③坠典:
指已废亡的典章制度。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其议遂寝寝:
停止,搁置
B.以西北用兵,或至旰食旰食:
晚食,事务繁忙不能按时吃饭
C.趣驾而往趣:
趋向,奔赴
D.身食厚禄,时有横赐横:
出乎意料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李沆从不上呈秘密奏章,他认为既然办公事,有想法有看法就应该公开地表达,没有必要呈现密奏。
B.李沆担心真宗正值年轻,血气方刚,不让他知道天下诸事艰难,就会纵情声色犬马,或者劳民伤财。
C.李沆有先识之远,他当初预言之事后来大都应验。
他担任宰相时,同僚对他赞叹不已,称其为“圣相”。
D.李沆认同佛教关于世界本来就不完美的理念,认为人也不可能求得圆满如意,还是应该知足常乐。
8.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8分)
(1)少有忧勤,足为警戒。
他日四方宁谧,朝廷未必无事。
(4分)
答:
▲
(2)居位慎密,不求声誉,动遵条制,人莫能干以私。
(4分)
答:
▲
9.请简要概括李沆得到宋真宗信任、同僚赞誉的原因。
(4分)
答:
▲
【答案】
6.D
7.C
8.
⑴(4分)心中稍微为国事而忧虑劳苦,就能起到警戒的作用。
将来某一天天下安宁了,朝廷未必不会发生事情。
(少,稍微;忧勤,忧愁劳苦;足为警戒,起到警戒的作用。
宁谧,安定、安宁。
每点1分)
⑵(4分)任职时谨慎细致,不追求名声荣誉。
行动遵守规章制度,没有人能求他办理私事。
(居位,任职时;慎密,谨慎细致;条制,规章制度;干以私,求他办私事。
每点1分)
9.
(4分)有治理才能,为人正直,富有远见,生活简朴。
(每点1分)
【解析】
6.
试题分析:
此类题目一定要在答题时把实词放回到原文中进行结合具体语境和上下文来理解。
D匆忙、催促。
推断文言实词的方法:
(1)记忆解词法。
识记是理解的基础,课本出现的常用文言文实词的基本词义一定要牢记,在考试过程中才能将知识迁移,转化为能力。
(2)语境解词法。
词不离句,句不离篇。
词的多个义项只有在语境中才能得到过滤,没有语境,有时便无法分析词的含义。
推断词语含义,要结合句子本身的语言环境,有时甚至要通观整段文字、整篇文章的大语言环境。
另外,文言实词重点还在于平时的分类积累、记忆,以上方法只能是同学们在记忆不牢、拿捏不准的时候,尝试运用。
考点: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能力层级为理解B。
7.
试题分析:
C.不是他担任宰相时,而是死后。
解答此类题的思路是:
先抓住题干,读全读准。
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
所谓读全,就是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谓读准,就是要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
只有对题干作全面、准确的分析理解,才能准确地答题。
再把选项放回原文,查对正误。
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
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
考点: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9.
试题分析:
可在相关言行描写中,从其美德和贤能两个方面加以概括。
考点: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参考译文:
李沆,字太初,洺州肥乡(今河北邯郸肥乡县)人。
太平兴国(宋太宗年号)五年,李沆考中甲科进士。
后来担任翰林学士。
适逢契丹人侵犯边境,宋真宗到北部巡幸,命李沆留守京城,京城被他治理的井井有条。
一天晚上,宋真宗派使者拿着手谕打算册立刘氏为贵妃,李沆当着使者的面用蜡烛烧掉了诏书,并告诉使者说:
“就说我李沆认为这样做不可。
”宋真宗的这个决定就取消了。
宋真宗认为李沆从不打秘密的报告,对他说:
“别人都有密奏,只有你没有,为什么呢?
”李沆回答说:
“我身为宰相,公事公办,何必用密奏?
那些有密奏的大臣,不是进谗言就是奸佞的小人,我非常讨厌他们,怎么能效仿他们?
”
李沆担任宰相,王旦参知政事,因为西北地区打仗,有时李沆半夜才吃饭。
王旦感叹说:
“我们怎么能坐享太平,天天没事干呢?
”李沆说:
“心中稍微忧虑国事,就能起到警戒的作用。
将来某一天天下安宁了,朝廷也未必不会发生事情。
”后来契丹要求和亲,王旦问怎么办,李沆说:
“好倒是好,但是如果边境上的隐患消除了,就怕皇上渐渐的产生奢侈的做法。
”王旦不以为然。
李沆又每天把各地的水旱灾害、盗贼叛乱的事情上奏,王旦认为小事不足以麻烦皇帝知道。
李沆说:
“皇上还年轻,应当让他知道治理国家的艰难。
否则,他血气方刚,就算不关心声色犬马,土木、战争、祭祀的事情也会不断兴起。
”李沆死后,宋真宗认为已经和契丹议和了,西夏也向宋朝进贡,于是封禅泰山、祭祀汾水,大力营造宫殿,搜寻一些已废亡的典章制度,没有一天空闲过。
王旦才觉得李沆预见的长远,感叹说:
“李文靖真是圣人啊。
”就称李沆为“圣相”。
景德(宋真宗年号)元年七月,李沆突然疾病发作去世了,终年五十八岁。
皇上听到后非常震惊,催促御驾前往,对着遗体痛哭,停朝五天,追赠李沆为太尉、中书令,谥号文靖。
李沆任职时谨慎细致,不追求名声荣誉。
行动遵守规章制度,没有人
能求他办理私事。
家人劝他好好修缮住宅,他未曾回答。
他弟弟李维于是说起该事,李沆说:
“我们身食朝廷厚禄,不时还有意外的赏赐,用得来的俸禄也可用以修理住宅,只要想着佛家内典认为这个世界是有缺陷的,怎么有圆满如意,各自都求得称心满足呢?
现在买新的住宅,须一年修缮好,人一生早晚都没法保全,又怎么能长久居住呢?
鸟在林中树枝上做个窝,姑且可满足,干嘛建造这些华丽的房屋呢?
”
三、古诗词鉴赏(11分)
10.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玉楼春
钱惟演①
城上风光莺语乱,城下烟波春拍岸。
绿杨芳草几时休?
泪眼愁肠先已断。
情怀渐觉成衰晚,鸾镜朱颜惊暗换②。
昔年多病厌芳尊,今日芳尊惟恐浅。
【注】①钱惟演,北宋临安人。
一生仕宦显达,晚年被贬外放,此词是作者去世前不久所作。
②鸾镜:
背后饰有鸾鸟的镜子。
(1)“城上风光莺语乱”一句中哪个字用得好?
请找出,并加以分析。
(3分)
答:
▲
(2)简析上阕写景、抒情的主要艺术特色。
(4分)
答:
▲
(3)说说你对结句“今日芳尊惟恐浅”的理解。
(4分)
答:
▲
【答案】
(1)(3分)“乱“字(1分)。
“乱”字写出了黄莺鸟叫声繁杂的热闹春景(1分),暗寓了词人不宁的心绪(1分)。
(2)(4分)视觉、听觉相结合,烟波柳岸、绿杨芳草是视觉描写,黄莺乱语是听觉描写(2分);以乐景衬哀情。
作者以明丽的景色反衬自己凄怆的心情(2分)。
(3)(4分)昔日多病厌酒,如今只能借酒浇愁,唯恐美酒不够(2分);表达了诗人宦海沉浮的惆怅,仕途失意的绝望(2分)。
【解析】
(1)试题分析:
这是一道炼字题,炼字类题目一般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该字的字典义+临时语境义,该字使用的表达技巧+表达效果,该字所传递的作者的情感、态度。
考点:
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
达艺术。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试题分析:
上片起首两句,从
城上和城下两处着墨,声形兼备、富于动感地描绘春景,勾勒出一幅城头上莺语阵阵、风光无限;城脚下烟波浩淼、春水拍岸的图画,使读者隐然感觉到主人公的伤春愁绪,从而为下文的遣怀抒情作好了铺垫。
上片结末两句转而抒情,言绿杨芳草年年生发,而词人已是眼泪流尽,愁肠先断,愁惨之气溢于言表。
从表现手法上讲,用绿杨芳草来渲染泪眼愁肠,也就达到了情景相生的效果,情致极为凄婉。
此二句由景入情,词意陡转,波澜突起。
考点: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3)试题分析:
这首词是作者临死前不久的一首伤春之作。
上阕由景入情,下阕直抒愁怀。
“情怀渐觉”、“衰晚”,一“渐”字,表达出时间的推移催老世人的历程,接着,作者又惊异地发现镜中“朱颜”已“暗换”,进一步表达“衰晚”之感。
“今日”虽仍有病,可愁比病更强烈,因而不顾病情而痛饮狂喝,将全词愁绪推向高潮。
考点:
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用之如泥沙?
(杜牧《阿房宫赋》)
(2)淇则有岸,▲。
(《诗经·氓》)
(3)▲,纫秋兰以为佩。
(屈原《离骚》)
(4)可堪回首,▲,一片神鸦社鼓。
(辛弃疾《永遇乐》)
(5)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郦道元《三峡》)
(6)宫中府中,俱为一体,▲,不宜异同。
(诸葛亮《出师表》)
(7)了却君王天下事,▲。
可怜白发生!
(辛弃疾《破阵子》)
(8)渡尽劫波兄弟在,▲。
(鲁迅《题三义塔>》)
【答案】
奈何取之尽锱铢
隰则有泮
扈江离与辟芷兮
飞漱其间
陟罚臧否
赢得生前身后名
相逢一笑泯恩仇
(每句1分,错、漏、多字均不得分)
【解析】
试题分析:
此类题目要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尤其是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
考点: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能力层级为识记A。
五、现代文阅读
(一)(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鬼姜花
刘心武
我问小岑,那是什么花?
他告诉我,是鬼姜花。
小岑和小汤两口子,来我温榆斋书房所在的村子,开了家小饭馆。
从饭馆窗户望出去,就是田地,晚玉米收割尽了,地边上一丛丛高高的黄花,在秋阳照耀下灿烂悦目。
鬼子姜,学名菊芋,没人刻意种它,却在我们村子周围到处冒出来。
小岑小汤两口子,一个是苏北的,一个是贵州的,相遇在城里一家餐馆,一个是二厨,一个是服务员,他们相爱了,结合了,就把多年来挣的钱合起来,跑到这个村边,开了这家餐馆。
也曾打算细问他们的经历,小岑顾左右而言他,小汤就哼歌:
“不要问我从哪里来……”
就在我问了小岑“那是什么花”以后,过了两三天,我上午睡完懒觉,起床
开门,呀,门外台阶上,一大丛明黄的鬼姜花,插满―个浅蓝色的大塑料桶,由许多墨绿的大叶子衬托,冲击着我惺忪的睡眼,使我醍醐灌顶般清醒到十二分。
我打电话给小岑,说:
“谢谢你采给我的花。
晚上我订了一只乡村五味鸭。
”
乡村味鸭是他们餐馆的看家菜,临时烹制很费时间,提前预订,到时候很快端上,味道尤其好。
晚上约好村友三儿,去小岑餐馆吃鸡子,喝小酒,侃大山。
餐馆上座有一多半。
五味鸭端上之前,先端来碟小菜,是些不大规则的片片,三儿以为是荸荠,小岑说是鬼子姜。
夹一片搁嘴里,腌制过,味进得不深不浅,脆的不涩,用来开胃,好!
小岑说我那一问启发了他,他第二天一早去挖了许多。
现在他每桌客人都免费送一碟。
忽然有摩托车突突突而来,突突声乍止,就冲进来―个三十岁上下的青年,已经秋凉了,却只穿件箍在身上的跨篮背心,右臂隆起的三角肌上,刺青的图案是只张开嘴露出尖牙的虎头。
他冲到那边角上的空桌,小岑去招呼他。
三儿跟我说:
“虎鬼子来
啦!
”我又好奇,又不免把警惕性提升。
只见那边“虎鬼子”似乎在大声问小岑约他干什么,小岑微笑着,也不知道说些什么。
后来看见小岑先往那桌端去一盘鬼姜花,后来
又端上一大盘热乎乎的也不知道是什么菜,当然,还有二锅头口杯。
小岑坐“虎鬼子”旁边,两人聊了―阵。
我和三儿把五味鸭吃过一半.虎鬼子“喝完吃罢”跟小岑小汤道过谢,一阵风般出去,风还没息,突突突声迅即远去。
第二天下午,趁餐馆没客,我拐进去问小岑“三儿说‘虎鬼子’是专到各餐馆收保护费的,你对付他不容易吧?
”
小
岑就跟我说,再铁的心,也有软的部分。
他昨天邀“虎鬼子”——他让我别再叫绰号,改称大名——满虎,提醒满虎,是满虎他大妈去世的日子。
满虎一次醉后告诉他,自己生母产后没奶,父母觉得已经有儿有女,就把他送给邻村一个产后死了孩子的妇女去养,那就是满虎大妈。
满虎说这世界上只有他大妈对他好,但是就在满虎懂得记日月的时候,大妈去世了。
满虎记得,大妈家屋外,野生野长着许多的鬼子姜。
昨天小岑端出―盘鬼姜花,是替满虎祭奠他大妈的意思,而那盘菜呢,是大妈当年常给满虎做的红烧独头蒜。
小岑说满虎临走跟他说,以后不再到处逛荡,打算到镇里集上摆个服装摊,将来再开个服装店,也跟小岑小汤一样有个自己的正经营生。
我听了就说
:
“他能说到做到吗?
”小岑有些不高兴了,稍微迟疑—下说:
“刘叔,没错,啥事都难说……可是我不就做
到了吗?
”
(选自2015年22期《小小说选刊》)
12.简析小说第二段景物描写在文中的作用。
(4分)
答:
▲
13.试结合小说分析满虎这个人物的形象特点。
(6分)
答:
▲
14.请简要分析小说中画线的句子的含义。
(4分)
(1)我又好奇,又不免把警惕性提升。
(2分)
答:
▲
(2)没错,啥事都难说……可是我不就做到了吗?
(2分)
答:
▲
15.小说以“鬼姜花”为题,有哪些好处?
试作探究。
(6分)
答:
▲
【答案】
12.(4分)①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地点):
农村(1分);②渲染愉悦的气氛,烘托人物的心理(2分);③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1分)。
13.(6分)外形剽悍:
肌肉发达,虎头刺青,骑车快,动作猛,话音高。
懂得感恩:
虽生事凄凉,缺少关爱,但永远记得满虎大妈的疼爱,懂得别人对他的好;知错愿改:
经过小岑的劝告,由原来的到处逛荡,收保护费,转变为一个有决心有打算,准备摆摊开店,正经营生的人。
(每点2分,形象特点1分,结合小说分析1分,意思对即可)
14.(4分)
(1)(2分)这个年青人为什么叫“满鬼子”?
三儿叫他的时候为什么语气不对?
我好奇(1分);看此人外貌,我不免警惕(1分)。
(2)(2分)满虎不再游荡,将要摆摊开店,确实是件不容易的事(1分),但是我相信他能够做到(1分)。
15.(6分)
①从故事情节结构角度分析:
“鬼姜花”贯穿全文,起着线索的作用,推动着情节的发展,使故事情节出人意料,既可激发读者阅读兴趣,又能引起读者的思考。
②从人物形象角度分析:
作者围绕“鬼姜花”发生的故事,塑造了小岑这一勤劳聪明、淳朴善良、乐于助人的人物形象。
③从小说主题角度分析:
赞扬了乐于助人的精神。
④从表现手法分析:
“鬼姜花”具有双关义,一是指一种普通的植物,学名菊芋,一是指那些普通善良的人,如小岑、满虎大妈等。
(每点2分,答对三点即可)
13.
试题分析:
这种题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切入:
(1)人物的身份、经历、教养、气质等;
(2)人物的外貌、神态、语言、动作、心理等;(3)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4)作者对人物的感情倾向。
人物形象结合文本用形容词概括出来。
考点:
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4.
试题分析:
理解句子的含意,可以用这样的方法:
建立起“六看”思维模式。
所谓“六看”,指句内三看,句外三看。
句内三看:
一看句子关键词语,二看句子内部结构关系,三看句子本身表达特点。
句外三看:
一看该句位置特点(或在段首、开头,或在段尾、文末等),二看相邻句,三看段、章的中心。
答题时应注意概括抽象的句子具体化,先分析句子本身修饰语的意义,然后抓住文段中解释说明或者论证这些句子的支撑句,探讨其具体含意;生动具体的句子概括化,即把形象生动具体的关键词语作抽象化处理。
考点:
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试题分析:
这是一道理解文章题目的含意和分析题目作用的试题。
题目的含意要结合文章的主旨来解释其表层意、深层意和象征意等,题目的作用要从结构作用、内容作用和表达作用等几个方面分析。
标题的作用可从下面几个方面考虑:
(1)内容:
概括主要内容。
很多文题是对文章所叙之事的概括,抓住了这样的文题也就抓住了文章的中心事件。
(2)主旨:
与主旨(中心)的关系(点明中心、揭示主旨)。
文题直接揭示或形象暗示了文章的主旨,有的文题含蓄地传达着作者的思想感情。
(3)人物:
与人物的关系(表明作品主要人物,表现人物性格、表明作者的情感与态度、作者情感的触发点)、表明写作对象。
有的以人或物作为文题的文章,其题目里指出的人或物就是文章的写作对象。
(4)标题本身就是行文线索的。
(5)兴趣:
悬念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生动形象、新颖含蓄、意味深长、耐人寻味、引起阅读兴趣。
考点:
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能力层级为探究F。
六、现代
文阅读
(二)(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小题。
美从何处寻(节选)
宗白华
①苏东坡论王维说:
“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诗日:
‘蓝溪白石出,玉山红叶稀。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此摩诘之诗也。
②以上是东坡的话,所引的那首诗,不论它是不是好事者所补,把它放到王维和裴迪所唱和的辋川绝句里去是可以乱真的。
这确是一首“诗中有画”的诗。
“蓝溪白石出,玉山红叶稀”,可以画出来成为一幅清奇冷艳的画,但是“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二句,却是不能在画面上直接画出来的。
假使刻舟求剑似的画出一个人穿了一件湿衣服,即使不难看,也不能把这种意味和感觉像这两句诗那样完全传达出来。
好画家可以设法暗示这种意味和感觉,却不能直接画出来;诗人也正是从这幅画里体会到这种意味和感觉,所以用“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这两句诗来补足它。
这幅画上可能并不曾画有人物,那会更好地暗示这感觉和意味。
而另一位诗人可能体会不同而写出别的诗句来。
画和诗毕竟
是两回事。
诗中可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语文 届高三 第五 情调 考试 语文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