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检测试题5.docx
- 文档编号:23940705
- 上传时间:2023-05-22
- 格式:DOCX
- 页数:15
- 大小:27.24KB
高二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检测试题5.docx
《高二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检测试题5.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检测试题5.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二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检测试题5
高二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检测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第1题至10题),第Ⅱ卷(第11题至22题),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
1、选出没有错别字的一组()
A、生杀予夺黄粱美梦君子固穷四十不惑
B、功亏一篑巧言令色雀巢鸠占文质彬彬
C、道影无名建德若偷莫可名状为丛驱爵
D、不胫而走坐收鱼利出尔反尔游刃有余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听到战友不幸遇难的消息,他如丧考妣,悲痛万分。
B、这个人很要面子,凡事只要不跟他商量,他都会穷原竟委,甚至跟你翻脸。
C、他是学雷锋的老模范了,十几年来,光在路边患得患失的螺丝钉就有三大筐。
D、作为课题组的负责人,他责无旁贷地走上了领奖台。
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有误的一句是()
A、北京律师刘刚以其收藏的一幅古地图《天下全舆总图》仿绘本作为“物证”,断定美洲是中国人发现的,与英国业余历史学家孟席斯的“中国人发现美洲”说不谋而合。
B、建国后,冯友兰(1895~1990)著有《中国哲学史新编》第一册、第二册,《中国哲学史史料学初稿》,新撰多卷本《中国哲学史新编》(修订本,已由人民出版社出版3册)。
C、一踏进腊月的门坎儿,年味儿便一日日浓了。
走在北京的街头,听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今年春节回家吗”?
D、据洪迈《容斋续笔》记载,王安石原稿作“到”,又改“过”、“入”、“满”,“凡如是十许字,始定为绿”。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2005年10月17日,李肇星紧急召见日本驻华大使,郑重宣读了我国外交部关于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参拜靖国神社的声明,对其错误行为予以严厉谴责。
B、NBA2006赛季,“石佛”邓肯虽然在与达拉斯小牛队的生死大战中独得41分,但NBA总决赛仍将圣安东尼奥马刺队拒之门外。
C、美日最近发表涉及台湾问题的共同声明的原因,其目的是因为他们仍然想利用台湾来遏制中国的发展。
D、欧盟高级代表接受采访时表示,没有必要对黎巴嫩前总理哈里遇害一事立即改变欧盟与叙利亚的关系。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石头是怎样烂掉的
2000多年以前,秦始皇统一了中国,他为了夸耀自己,在他游过的名山胜地,总要叫人在石头上刻一篇颂扬自己的文字。
他以为石头是永远不会烂的,他的丰功伟绩可以永远让后人知道。
但是到现在,这些石碑只剩下了山东琅玡山保存的断片,断片上的字迹也已经变得模糊不清了。
原来石头也会慢慢“烂”掉的。
石头为什么会烂呢?
几十年前,在列宁格勒博物馆里,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情:
1843年帝俄时代从埃及搬来的两座人面狮身石像,身体变得愈来愈“瘦弱”了,它们原来在埃及住了好几千年,身体却一直是很结实的。
这是什么原因呢?
经过科学家诊断,原来是列宁格勒的气候不适宜远方的客人居住。
石像受不了列宁格勒潮湿的空气。
潮湿的空气中含有很多水分,水联合了氧气和二氧化碳,一齐来向石像进攻,把石头中的一些物质溶解了,使另一些物质发生了化学变化。
这样,石像内部的结构,就变得愈来愈疏松了。
石像还害怕列宁格勒的寒冷。
它的身上有无数缝隙。
冬天,漏进缝隙里的水就冻成了无数的小冰碴。
水冻成冰,体积要增大1/11。
小冰碴只好用力往外伸张自己的身体,这个力量可不能小看,能使指头尖大的面积上受到2500千克的压力!
这样就把缝隙愈挤愈大,使石像变得更加疏松了。
“病根”找出来了,科学家就“对症下药”,给两位客人全身涂满油脂,把缝隙全都堵死,不给空气和水分进攻它们的机会。
从此,两位客人的身体才没有继续坏下去。
这么说,在气候干燥温暖的埃及,石像是不是就永远不变呢?
不,在大自然里,没有永远不变的东西。
埃及的石像一样在变,只不过变得慢一些罢了。
经过了几千年,那里的石像面貌也已经模糊了,那里的金字塔高度也减低了。
埃及虽然气候干燥温暖,却有冷热的变化,而只要有冷热的变化,石头就会受到破坏。
白天,太阳出来,把石头的表面晒热了,表面的热迟迟地传不到石头里面去,里面就比外面冷。
等到表面的热传到里面去的时候,太阳下山了,空气变冷了,石头表面也变冷了。
这时候,里面的热又迟迟地传不到外面来,里面又比外面热。
铜和铁会热胀冷缩,石头同样会热胀冷缩。
白天,石头表面热,要膨胀,里面冷,要收缩;黑夜,又反过来,石头表面冷,要收缩,里面热,要膨胀,就这样,一部分要胀,一部分要缩,拉来扯去,日子一长,多大的石头也会给拉扯碎的。
石头还受到生物的进攻。
…………
这许多破坏者常常是联合起来向石头进攻的,科学家把它们的联合进攻叫做“风化作用”。
在“风化作用”的攻击下,没有不“烂”的石头。
(节选自《我们爱科学》)
5、下列关于石像身体变得愈来愈“瘦弱”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水联合氧气和二氧化碳,把石头中的一些物质溶解了,使另一些物质发生了化学变化,这样,石像内部的结构就变得愈来愈疏松了。
B、冬天,漏进缝隙里的水冻成无数的小冰碴。
水冻成冰,体积要增大,把缝隙愈挤愈大,使石像变得更加疏松了。
C、冷热气候变化使石像产生热胀冷缩现象。
D、生物的进攻,人为的破坏,也是使石像身体变得愈来愈“瘦弱”的主要原因。
6、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它们原来在埃及住了好几千年,身体却一直是很结实的。
”这句话说明“石像”若不搬运到列宁格勒,就不会发生“瘦弱”变化。
B、科学家“对症下药”中的“症”指石像自身的腐烂,“药”指科学家采取的在石像身上涂油脂等措施。
C、文章写秦始皇的石碑,其目的是激发读者阅读兴趣,引出说明主体石像。
D、在“风化作用”的攻击下,石头会慢慢的“烂”掉。
7、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先说“它们原来在埃及住了好几千年,身体却一直是很结实的。
”后又说“经过了几千年,那里的石像,面貌也已经模糊了。
”前后矛盾。
B、铜和铁有热胀冷缩的性质,石头不具有这种性质。
C、石头受到“风化作用”的进攻。
D、石头是慢慢的“烂”掉的,要想它不被“烂”掉,唯一的办法就是找科学家“对症下药”。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8—10题。
君子慎交游
古人云:
“千载一圣,犹旦暮也;五百年一贤,犹比髆也。
”言圣贤之难得,疏阔如此。
傥遭不世明达君子,安可不攀附敬仰之乎?
吾生于乱世,长于戎马,流离播越,闻见已多;所值名贤,未尝不心醉魂迷向慕之也。
人在年少,神情未定,所与款狎,熏渍陶染,言笑举动,无心于学,潜移暗化,自然似之;何况操履艺能,较明易习者也?
是以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
墨子悲于染丝,是之谓矣。
君子必慎交游焉!
孔子曰:
“无友不如己者。
”但优于我,便足贵之。
(节选自《颜氏家训》)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
A、五百年一贤,犹比髆也比髆(bó):
肩并肩
B、吾生于乱世,长于戎马,流离播越播越:
离散,流亡
C、傥遭不世明达君子,安可不攀附敬仰之乎傥:
风流倜傥
D、人在年少,神情未定,所与款狎款狎:
指相互间关系亲密
9、选出下列句子中词类活用和例句相同的一项()
例:
无友不如己者
A、今之欲王者,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
B、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B、
C、君行仁政,斯民亲其上、死其长矣
D、扶危济贫
10、选出下列句子中对原文理解错误的一项()
A、本文开篇引用古人的话“千载一圣,犹旦暮也;五百年一贤,犹比髆也”,是说历史上的圣贤出现得像从早到晚那么快,像肩并肩一个紧接一个那么多。
B、本文引述“墨子悲于染丝”的典故,是想阐述环境对人影响的重要性。
C、“何况操履艺能,较明易习者也?
”的意思是“何况操守德行和本领技能是明显容易学到的东西呢?
”
D、本文末尾引用孔子的话“无友不如己者”,是为了强调“君子必慎交游”的观点。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20分)
四、(21分)
11、把下面的文言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与现代汉语(8分)
子贡曰:
“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
”子曰:
“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子贡曰:
“《诗》云: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①其斯之谓也?
”子曰:
“赐也,始可与言《诗》己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
注:
①“如切”句:
出自《诗经·卫风·淇奥》篇。
“切”,古代把骨头加工成器物,叫切。
“磋”,把象牙加工成器物。
“琢”,雕刻玉石,做成器物。
“磨”把石头加工成器物。
翻译:
(1)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
(2)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12、根据句意,按照原文填空(每空1分,共5分)
(1)子曰:
“不患人之不己知,。
”
(2)君子有三变:
望之俨然,,。
(3)上士闻道,;中士闻道,;下士闻道,大笑之。
13、阅读下边一首宋词,回答后面的问题(8分)
踏莎行春暮
寇准
春色将阑,莺声渐老,红英落尽青梅小。
画堂人静雨蒙蒙,屏山半掩余香袅。
密约沉沉,离情杳杳,菱花尘满慵将照。
倚楼无语欲销魂,长空暗淡连芳草。
(1)此词的上阕都是在写“春暮”之景,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
(5分)
(2)有人认为寇准是个“决澶渊之盟的大政治家,观其一生,似无缘为思妇抒情”,你如何理解此词的主题?
(3分)
五、(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调进县新闻中心的第二天,县委宣传部邓部长就安排小米报道县委、县政府的访贫问苦活动。
小米兴高采烈地去了。
回来,小米摄制的新闻镜头很快出现在当晚的电视报道中。
小米自我感觉良好。
正沾沾自喜,家里的电话响了。
“小米呀,苏书记给贫困居民送红包的镜头拍得不错,可是,为什么没拍王县长呢?
”邓部长心平气和地问。
“王县长没给贫困居民送红包呀。
”小米小心翼翼地回答。
“这是讲不过去的,”邓部长陡地提高了嗓门儿,“王县长乃一县之长,他既然去了,能拍不到他的镜头?
”
“这——”
“不要申述了,你这是‘漏镜’,小米同志!
”邓部长当的一声放下了话筒。
第二次报道义务植树活动,是在大河洲上种植欧美杨。
坑早挖好了,树苗也早已植入坑中,余下的事情就是挥锹填土。
县里苏书记、王县长等主要领导都参加了活动。
小米吸取上次报道的教训,把所有县级领导都一溜儿摄入了镜头。
心想不会出岔子了吧,晚上也就安心地睡了一觉。
哪知第二天,新闻中心的胡主任就通知他进邓部长办公室了。
“小米呀,这次苏书记上了5次镜头,王县长4次。
还有,龙副书记2次,张副书记3次,马副县长3次,朱副县长2次……你说怎么回事?
”没等小米坐下,邓部长劈头就问。
小米努力镇定了一下,然后认真解释说:
“苏书记是一把手,王县长是二把手,所以……”
“就当你这个理成立,可是小米呀,龙副书记、张副书记、马副县长、朱副县长他们呢?
他们上镜头的次数是按职位高低敲定的吗?
‘歪镜’,典型的歪镜呵!
”邓部长气得要拍桌子了。
小米察言观色,赶紧缩头乌龟似的出了邓部长的办公室。
不久,县里又组织县领导深入偏僻乡村,帮助农民抢插早稻,积极开展支农活动。
春暖花开。
那天参加支农活动的各位领导也兴致盎然。
他们的裤腿和衣袖都挽得老高,一下稻田就你追我赶地开展抢插竞赛。
稻田里人声鼎沸,好不热闹。
依然是小米负责新闻报道。
这次,他深刻反思了前两次失误的沉重教训。
每位县级领导一律只上一次镜头,而且确保万无一失。
报道之后,立即有人打来电话,盛赞此次支农活动高潮迭起,壮观感人。
小米的心里好不快哉,他激动得要跳起来了。
万万想不到的是,邓部长竟会把他叫去,十分严厉地批评他:
“怎么搞的?
”邓部长脸色铁青,“苏书记竟然排在王县长之后,这是导向错误,‘倒镜’!
”邓部长把桌子拍得山响。
宛如五雷轰顶,但小米还是畏畏缩缩的解释说:
“那天的确是王县长插得最快,苏书记怎么也赶不上呵!
”
“你个小米,还要不要讲政治,啊?
”邓部长牙齿咬得格格响,“怎么就不对镜头作些处理?
”
“邓部长,是苏书记提到了这事吗?
”
小米深知罪不可恕,只想弄清事情的原委。
“小米同志!
”邓部长如坐针毡了,“新闻报道无小事,新闻镜头关系到领导们的荣誉,荣誉啊!
因为你的3次闪失,我被批评了3次,3次了你知道吗?
”
如同哽噎着一枚酸枣,伤心的泪、痛悔的泪很快从小米的眼角滚滚而出,一滴滴,晶莹透亮。
14、根据文中的内容,请概括邓部长所说的“漏镜”、“歪镜”、“倒镜”的含义。
漏镜
歪镜
倒镜
15、“你个小米,还要不要讲政治,啊?
”邓部长所说的“政治”实际上是指什么?
答:
由此可以看出邓部长是一个怎样的人?
答:
16、最后一自然段对小米流泪的描写、形象而又令人深思。
结合全文,说一说“伤心的泪”、“痛恨的泪”分别指什么?
伤心的泪:
痛恨的泪:
17、任选一点谈谈你的读后感想。
六、(20分)
18、把下面4句话按恰当顺序填入横线处(只填序号),使之成为语义连贯的一段话。
(4分)
在先秦,主要有五种人格理想:
墨子的苦行侠人格,;杨朱的贵我人格,;孟子的大丈夫人格,;荀子的君子式人格,;再一种便是庄子式的人格了,独来独往,不吝去留,若垂天之云,悠悠往来聚散,在一种远离的姿态中显出格外的美丽与洒脱。
①锋芒毕露,正义在胸②平和公正,循规蹈矩
③赴汤蹈火,摩顶放踵,利天下而为之④绝对自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
19、阅读下面一段文字,调整画线部分的语序,并做到各短语格式协调一致、匀整对称。
(字数不得增减)(4分)
画家用交错的点线,浓淡的笔墨,形体气势的开合,明暗虚实的互映,谱成一幅如音乐如舞蹈的图案。
物体形象完全溶解浑化在笔墨点线的互流开合之中!
答:
20、仿照原语段形式,选用排比句式,另写一组句子。
不要求与原句字数完全相同。
(6分)
例句:
旋亮光色柔和的台灯,掀开世界文学的经典;徜徉在章章节节,陶醉于字字行行;吟诵时齿颊生香,掩卷处潸然泪下;留连忘情其间,不知东方既白。
仿写:
21、请你根据对所在省份地方风物的了解,就某一风景名胜或风土人情的特色及意义拟一段旅游推介词,要求讲究修辞,体现文采。
(50字以内)(6分)
七、(60分)
2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君子”与“小人”是一种复杂的文化现象。
中国古代许多著名思想家对这种文化现象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思考,提出了许多非常深刻的见解,如“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如醴”,等等。
这些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发展和民族性格的塑造,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你对这些论述有何思考和感悟呢?
请联系实际,以“君子与小人”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定立意,不少于800字,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内,不得抄袭。
班级姓名考场学号
……………………………………密………………………封………………………线………………………………………
09-10学年上期高二第一次考试语文试卷
答题卷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得分
答案
11、
(1)
。
(2)
。
12、
(1)。
(2)
(3)
13、
(1)
。
(2)
。
14、
。
15、
。
16、
。
17、
。
18、
19、
。
20、
。
21、
。
22、作文
座号
09-10学年上期高二第一次考试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1、A(B.雀巢鸠占—鹊巢鸠占;C.道影无名—道隐无名;D.坐收鱼利—坐收渔利)
2、B(穷原竟委,深入探究事物的始末。
)
3、C(问号应在引号内。
把引用的话作为自己的话的一部分,末尾不用标点;但问号与叹号除外)
4、A(B“虽然”移至主语前;C“原因”、“目的”、“因为”三语意重复;D“对”改为“因”。
)
5、D(“人为的破坏”文中无依据)
6、D(A、万物都在变化,只不过是变得慢一些罢了;B、石像不是自身的腐烂,而是受到外界的影响才发生大的变化的;C、说明主体应是石头。
)
7、C(A、作者的目的是要说在大自然里,没有永远不变的东西,埃及的石像一样在变,只不过在埃及变得慢一些罢了;B、具有这种性质;D、文中无依据。
)
8、C(傥:
假如)
9、B(“鉴”和例句中的“友”均为名词的意动用法。
A项中的“王”是名词动用,C项中的“死”是名词的为动用法,D项中的“危”和“贫”都是形容词用作名词)
10、A(开篇引用古人的话是说圣贤难得,稀少到如此地步)
参考译文:
古人说:
“一千年出一个圣人,也就像从早到晚那么快;五百年出一个贤士,也就像肩并肩一个紧接一个那么多。
”这是说圣贤难得,稀少到如此地步。
假如碰到了人世罕有的明达君子,哪能不去攀附景仰他呢?
我出生于乱世,成长在战争年代,四处飘泊,听到看到的够多了。
但只要遇到有名的贤人,无不心醉神迷的向往钦慕他。
年轻时,精神性情尚未定型,与那情投意合的朋友朝夕相伴,受其熏陶渍染,一言一笑,一举一动,虽然没有存心去学,但在潜移默化中,自然就跟朋友相似了。
何况操守德行和本领技能是明显容易学到的东西呢?
因此,与好人住在一起,就像进入满是芝草兰花的屋子中一样,时间一长,自己也变得芬芳起来;与恶人住在一起,就像进入满是鲍鱼的店铺一样,时间一长,自己也变得腥臭起来。
墨子看见人们染线就叹惜,说的也是这个意思。
君子与人交往一定要慎重啊!
孔子说:
“不要与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
”只要比我强,也就足以让我看重他了。
11、
(1)贫穷而不去巴结奉承,富裕而不骄傲自大,(这种人)怎么样呢?
(2)也算可以了,(但是,)还不如贫穷仍然快快乐乐,富裕而爱好礼义的人。
12、
(1)患其不能也
(2)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
(3)勤而行之若存若亡
13、
(1)开头三句,紧承“春暮”,词人运用了从一般到具体的写作手法,先用“春色将阑”对“春暮”概括叙述,接着以莺声渐老,红英落尽,梅树已结出青青的小果,来“状”繁花胜景的春光眼看就要过去了。
后边两句由室外景转向室内来。
综合描写了听觉感受和视觉感受,“莺声渐老”与“余香袅袅”相得益彰。
这里运用了以动衬静的手法,以“莺声渐老”衬托室外环境的静,以“余香袅袅”衬托室内的静,将“春暮”之景写得既非满怀凄怆,也非赏心悦目,平静中似又糅杂着更多的不平静。
(2)此词可能是作者“罢知青州”时的依托之作。
依托少妇比自己,所望密约者比朝廷,表达罢官之后,仍然心系朝廷,虽然为“情”所苦,但决不负“情”的心愫。
(理解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
14、“漏镜”是指漏掉了主要领导的新闻镜头。
“歪镜”是指没有按照职位先后安排出场顺序的新闻镜头。
“倒镜”是指出场顺序颠倒职位高低次序的新闻镜头。
15、维护等级森严的官僚主义。
是一个官本位思想严重的人。
16、三次无端受批评而委屈伤心。
自己挨批评的根源都是令人痛恨的官本位思想和官僚主义作风。
17、小米本质上是一位正直诚实的人,所以他在他所处的有时要说假话的环境之中,就显得格格不入。
邓部长三次挨批评,又三次批评小米,他既是受害者,又是这种‘政治环境’的维护者。
文章共叙述了三个小故事,不作任何的评论和分析,让读者去思索去体味,收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18、③④①②
19、应改为“笔墨的浓淡,点线的交错,明暗虚实的互映,形体气势的开合”(结构上“笔墨”、“点线”、“明暗虚实”、“形体气势”相对应;“浓淡”、“交错”、“互映”、“开合”相对应。
顺序上应着眼于最后一句“在笔墨点线的互流开合之中”。
结构和顺序各占2分。
如写成“浓淡的笔墨”……“开合的形体气势”不给分,因为“开合的形体气势”不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
)
20、参考之一:
推开吱吱呀呀的柴门,吹着温暖和煦的春风;漫步于青翠竹林,沉醉于桃李芬芳;凝视时赏心悦目,陶然中怡然自得,往返于竹林之间,不觉夜幕降临。
参考之二:
点燃幽暗晕黄的油灯,翻开“金古”的武侠小说;行走在江湖山林,神游于刀光剑影,吟读中心潮澎湃,遐想时热血沸腾;感叹中华神功,不知油灯已枯。
21.示例:
(1)游潍坊,怀板桥,风筝起处,情驰神飞,顿觉青春洋溢健步如风。
游曲阜,仰先圣,欣赏宫殿、园林风光,观礼“祭孔大典”,领略齐鲁文化风采。
(2)品青岛啤酒,尝德州扒鸡,岱顶纵目,山林、题刻间,何妨一小天下。
饮景阳美酒,听山东吕剧,水泊浩荡,梁山寨里,体验一把好汉情怀。
22、(参照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语文 上册 第一次 月考 检测 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