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24宝葫芦的秘密随堂练习题2.docx
- 文档编号:23940205
- 上传时间:2023-05-22
- 格式:DOCX
- 页数:31
- 大小:47.71KB
部编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24宝葫芦的秘密随堂练习题2.docx
《部编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24宝葫芦的秘密随堂练习题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24宝葫芦的秘密随堂练习题2.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24宝葫芦的秘密随堂练习题2
部编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24宝葫芦的秘密随堂练习题2
1、《宝葫芦的秘密》中,王葆是做什么的?
( )
A. 幼儿园的小朋友 B. 画家 C. 少先队员 D. 科学家
2、宝葫芦是在哪儿出现的?
( )
A. 森林里 B. 山洞里 C. 河里 D. 路上
3、《宝葫芦的秘密》中,王葆得到宝葫芦后第一个愿望是( )
A. 变出房子 B. 变出鱼 C. 变出熏鱼 D. 变出卤蛋 4、《宝葫芦的秘密》中,郑小登是谁?
()
A. 王葆的好朋友B. 班级的组长 C. 班级的班长 D. 王葆的邻居
5、《宝葫芦的秘密》中,我们的生物学老师是( ) A. 王老师 B. 李老师 C. 张老师 D. 顾老师
6、王葆参加了什么小组?
( )
A. 美术小组 B. 舞蹈小组 C. 书法小组 D. 科学小组
7、王葆对什么很感兴趣?
( )
A. 植物 B. 鱼类 C. 画画 D. 音乐
8、什么鱼和王葆说话了?
( )
A. 鲫鱼 B. 鲤鱼 C. 金鱼 D. 鲨鱼
9、王葆有哪些亲人?
( )
A. 奶奶 爸爸 妈妈 B. 爷爷 爸爸 妈妈 C. 姐姐 爸爸 妈妈 D. 弟弟 爸爸 妈妈
10、王葆去找图书馆小组的同学借《科学画报》时,《科学画报》被谁借走了?
( )
A. 苏鸣凤 B. 萧泯生 C. 姚俊 D. 郑小基
11、即使《科学画报》还回来,也轮不到王葆,因为已经有5个人预约了,第一个预约的是谁?
( )
A. 苏鸣凤 B. 萧泯生 C. 姚俊 D. 郑小基
12、《宝葫芦的秘密》中,《科学画报》是谁捐给班级图书馆的?
( ) A. 苏鸣凤 B. 王葆 C. 姚俊 D. 郑小基
13、借书人把《科学画报》还回来了,可是同学们却怎么找也找不到,它到哪儿去了?
( )
A. 窗台上B. 校医室C. 王葆的书包里 D. 郑小基的书包里
14、姚俊和王葆下棋,姚俊的“马”突然不见了,怎么回事?
( )
A. 掉到地上了B. 跑到王葆嘴里了C. 在姚俊的口袋里D.变没有了
15、王葆在路上撞见杨栓儿,杨栓儿认为王葆的各种好东西是怎么来的?
( )
A. 宝葫芦变出来的 B. 王葆买的 C. 别人送的 D. 王葆偷的
16、王葆在电影院时播放的电影叫什么名字?
( )
A. 黑猫警长 B. 葫芦兄弟 C. 花果山 D. 机器猫
17、王葆从电影院回到家时被什么东西给绊倒了?
( )
A. 自行车 B. 凳子 C. 绳子 D. 玩具
18、王葆在电影院里落下了什么东西?
( )
A. 游戏机 B. 书包 C. 铅笔盒 D. 望远镜和两本新书
19、王葆在电影院里碰到了那个人?
( )
A. 老大姐 B. 老师 C. 爸爸 D. 妈妈
20、在数学考试时宝葫芦把谁的卷子变到了王葆手里?
( ) A. 苏鸣风 B. 郑小凳 C. 杨拴 D. 萧泯生
21、刘先生是教王葆的什么老师?
( )
A. 语文老师 B. 英语老师 C. 美术老师 D. 数学老师
22、王葆的班级和学校的哪个班级结成了友谊班?
( ) A. 初三一班 B. 高一二班 C. 高二一班 D. 初二二班
23、宝葫芦变出来的东西实际上是哪里来的?
( )
A. 变出来的 B. 买回来的 C. 和别人换的 D. 拿别人的
24、王葆对郑小登他们朗读的报告是谁写的?
( )
A. 别人写的 B. 王葆写的 C. 老师写的 D. 爸爸写的
25、王葆知道了宝葫芦变的东西是从哪来的时候很生气,他把宝葫芦摔哪去了?
( )
A. 树上 B. 石头上 C. 地上 D. 河里
26、宝葫芦一直呆在王葆身上的什么地方?
( )
A. 兜儿里(口袋里) B. 肚子里 C. 头发里 D. 背上
27、王葆把宝葫芦劈开后里面有什么?
( )A. 一滩水 B. 什么也没有 C 葫芦种子 D. 一股烟雾
28、宝葫芦被劈碎后发生了什么事情?
( )
A. 地震了 B. 起火了 C. 打雷了 D. 恢复原状了
29、宝葫芦被王葆用火烧了以后怎么了?
( )
A. 烧坏了 B. 烧跑了 C. 烧黑了 D. 什么事情也没发生
30、宝葫芦想用什么方法让王葆出名?
( )
A. 电视 B. 报纸 C. 钱 D. 一大堆奖状、锦标和奖章
31、宝葫芦想让王葆离开谁?
( )
A. 同学 B. 老师 C. 爸妈 D. 所有认识的人
32、王葆打算今年暑假组织一个锻炼小组,一块去学什么?
( )
A. 学画画 B. 学外语 C. 学唱歌 D. 学游泳
33、王葆在河边经历了一些事,想跑回家时被谁拽住了?
( )
A. 宝葫芦 B. 老师 C. 杨拴儿 D. 郑小凳
34、王葆回到学校的教导处时谁也在哪里?
( )
A. 爸爸和刘先生B. 妈妈和爸爸 C.杨拴儿和郑小凳D.奶奶和爸爸
35、在教导处刘先生让王葆坐下给王葆倒了一杯什么( )
A. 一杯雪碧 B. 一杯可乐 C. 一杯果汁 D. 一杯开水
36、宝葫芦变的那些东西最后多被搬到哪里去了?
( )
A. 商店 B. 家里 C. 学校 D. 仓库
37、《宝葫芦的秘密》作者是谁?
( )
A. 张天翼 B. 苏鸣凤 C. 姚俊 D. 郑小凳
38、同学们想逗金鱼说话,金鱼说了什么?
( )
A. 说了你好B. 叫了大家的名字C. 没有说话 D. 说了大家好
39、王葆从梦中醒来的时候发现自己躺在什么地方?
( )
A. 草地上 B. 沙发上 C. 自己家的床上 D. 学校的桌子上
40、宝葫芦的故事是怎么回事?
( )
A.王葆的一次经历 B.王葆的一场梦 C.王葆的一次旅游 D.王葆的一次实验
《宝葫芦的秘密》问答题
1、 王葆为什么想得到一只宝葫芦?
答:
。
2、 王葆为什么离开科学小组?
答:
。
3、 王葆师怎样钓到宝葫芦的?
答:
。
4、 宝葫芦是怎样的一只葫芦?
王葆得到宝葫芦时的心情怎样?
答:
。
5、 王葆得到宝葫芦后,首先向宝葫芦要的是什么?
王葆得到了吗?
为什么?
答:
。
6、 当王葆真正成为宝葫芦的主人,宝葫芦成为王葆的宝贝时,王葆的心情怎样?
找文中的语句说说。
答:
。
宝葫芦的秘密》试题答案
1、《宝葫芦的秘密》中,王葆是做什么的?
( C )
A. 幼儿园的小朋友 B. 画家 C. 少先队员 D. 科学家
2、宝葫芦是在哪儿出现的?
( C )
A. 森林里 B. 山洞里 C. 河里 D. 路上
3、《宝葫芦的秘密》中,王葆得到宝葫芦后第一个愿望是( B )
A. 变出房子 B. 变出鱼 C. 变出熏鱼 D. 变出卤蛋 4、《宝葫芦的秘密》中,郑小登是谁?
( A )
A. 王葆的好朋友B. 班级的组长 C. 班级的班长 D. 王葆的邻居
5、《宝葫芦的秘密》中,我们的生物学老师是( B ) A. 王老师 B. 李老师 C. 张老师 D. 顾老师
6、王葆参加了什么小组?
( D )
A. 美术小组 B. 舞蹈小组 C. 书法小组 D. 科学小组
7、王葆对什么很感兴趣?
( B )
A. 植物 B. 鱼类 C. 画画 D. 音乐
8、什么鱼和王葆说话了?
( C )
A. 鲫鱼 B. 鲤鱼 C. 金鱼 D. 鲨鱼
9、王葆有哪些亲人?
( A )
A. 奶奶 爸爸 妈妈 B. 爷爷 爸爸 妈妈 C. 姐姐 爸爸 妈妈 D. 弟弟 爸爸 妈妈
10、王葆去找图书馆小组的同学借《科学画报》时,《科学画报》被谁借走了?
( B )
A. 苏鸣凤 B. 萧泯生 C. 姚俊 D. 郑小基
11、即使《科学画报》还回来,也轮不到王葆,因为已经有5个人预约了,第一个预约的是谁?
( A )
A. 苏鸣凤 B. 萧泯生 C. 姚俊 D. 郑小基
12、《宝葫芦的秘密》中,《科学画报》是谁捐给班级图书馆的?
( B ) A. 苏鸣凤 B. 王葆 C. 姚俊 D. 郑小基
13、借书人把《科学画报》还回来了,可是同学们却怎么找也找不到,它到哪儿去了?
(C )
A. 窗台上B. 校医室C. 王葆的书包里 D. 郑小基的书包里
14、姚俊和王葆下棋,姚俊的“马”突然不见了,怎么回事?
(B )
A. 掉到地上了B. 跑到王葆嘴里了C. 在姚俊的口袋里D.变没有了
15、王葆在路上撞见杨栓儿,杨栓儿认为王葆的各种好东西是怎么来的?
( D )
A. 宝葫芦变出来的 B. 王葆买的 C. 别人送的 D. 王葆偷的
16、王葆在电影院时播放的电影叫什么名字?
( C )
A. 黑猫警长 B. 葫芦兄弟 C. 花果山 D. 机器猫
17、王葆从电影院回到家时被什么东西给绊倒了?
( A ) A. 自行车 B. 凳子 C. 绳子 D. 玩具
18、王葆在电影院里落下了什么东西?
( D )
A. 游戏机 B. 书包 C. 铅笔盒 D. 望远镜和两本新书
19、王葆在电影院里碰到了那个人?
( A )
A. 老大姐 B. 老师 C. 爸爸 D. 妈妈
20、在数学考试时宝葫芦把谁的卷子变到了王葆手里?
( A ) A. 苏鸣风 B. 郑小凳 C. 杨拴 D. 萧泯生
21、刘先生是教王葆的什么老师?
(D )
A. 语文老师 B. 英语老师 C. 美术老师 D. 数学老师
22、王葆的班级和学校的哪个班级结成了友谊班?
( C ) A. 初三一班 B. 高一二班 C. 高二一班 D. 初二二班
23、宝葫芦变出来的东西实际上是哪里来的?
( D )
A. 变出来的 B. 买回来的 C. 和别人换的 D. 拿别人的
24、王葆对郑小登他们朗读的报告是谁写的?
( A )
A. 别人写的 B. 王葆写的 C. 老师写的 D. 爸爸写的
25、王葆知道了宝葫芦变的东西是从哪来的时候很生气,他把宝葫芦摔哪去了?
( D )
A. 树上 B. 石头上 C. 地上 D. 河里
26、宝葫芦一直呆在王葆身上的什么地方?
( A )
A. 兜儿里(口袋里) B. 肚子里 C. 头发里 D. 背上
27、王葆把宝葫芦劈开后里面有什么?
( B )A. 一滩水 B. 什么也没有 C 葫芦种子 D. 一股烟雾
28、宝葫芦被劈碎后发生了什么事情?
( D )
A. 地震了 B. 起火了 C. 打雷了 D. 恢复原状了
29、宝葫芦被王葆用火烧了以后怎么了?
(D )
A. 烧坏了 B. 烧跑了 C. 烧黑了 D. 什么事情也没发生
30、宝葫芦想用什么方法让王葆出名?
( D )
A. 电视 B. 报纸 C. 钱 D. 一大堆奖状、锦标和奖章
31、宝葫芦想让王葆离开谁?
( D )
A. 同学 B. 老师 C. 爸妈 D. 所有认识的人
32、王葆打算今年暑假组织一个锻炼小组,一块去学什么?
(D )
A. 学画画 B. 学外语 C. 学唱歌 D. 学游泳
33、王葆在河边经历了一些事,想跑回家时被谁拽住了?
( C )
A. 宝葫芦 B. 老师 C. 杨拴儿 D. 郑小凳
34、王葆回到学校的教导处时谁也在哪里?
( A )
A. 爸爸和刘先生B. 妈妈和爸爸 C.杨拴儿和郑小凳D.奶奶和爸爸
35、在教导处刘先生让王葆坐下给王葆倒了一杯什么( D )
A. 一杯雪碧 B. 一杯可乐 C. 一杯果汁 D. 一杯开水
36、宝葫芦变的那些东西最后多被搬到哪里去了?
( C )
A. 商店 B. 家里 C. 学校 D. 仓库
37、《宝葫芦的秘密》作者是谁?
( A )
A. 张天翼 B. 苏鸣凤 C. 姚俊 D. 郑小凳
38、同学们想逗金鱼说话,金鱼说了什么?
( C )
A. 说了你好B. 叫了大家的名字C. 没有说话 D. 说了大家好
39、王葆从梦中醒来的时候发现自己躺在什么地方?
( C )
A. 草地上 B. 沙发上 C. 自己家的床上 D. 学校的桌子上
40、宝葫芦的故事是怎么回事?
( B )
A.王葆的一次经历 B.王葆的一场梦 C.王葆的一次旅游 D.王葆的一次实验
《宝葫芦的秘密》问答题
1、 王葆为什么想得到一只宝葫芦?
答:
因为王葆从很小的时候起就听奶奶讲宝葫芦的故事。
奶奶每次讲的故事都是不一样的,故事里的人有了宝葫芦都过上了好日子。
所以王葆也想有只宝葫芦。
2、 王葆为什么离开科学小组?
答:
因为王葆在绕线的时候,苏鸣凤老爱挑眼,一个劲地提意见。
后来,王葆改作绞盘上的摇柄,苏鸣凤又说做成“之”字形了,大家笑话王葆,王葆很生气就离开了科学小组。
3、 王葆师怎样钓到宝葫芦的?
答:
王葆一个人坐在河边柳树下钓鱼,一条鱼也没钓着。
太阳快要落下去了,王宝听到了“咯咕噜”的声音。
王葆越听越真,用钓钩钓上了宝葫芦。
4、 宝葫芦是怎样的一只葫芦?
王葆得到宝葫芦时的心情怎样?
答:
宝葫芦满身绿里透黄,像香蕉苹果那样的颜色。
并不很大,兜儿里也装得下。
要是放在书包里,那外面简直看不出来。
宝葫芦很轻,稍微一晃动,里面就有核儿什么的“咕噜咕噜“地响。
钓到宝葫芦,王葆又惊异又兴奋。
6、 王葆得到宝葫芦后,首先向宝葫芦要的是什么?
王葆得到了吗?
为什么?
答:
王葆得到宝葫芦后,首先向宝葫芦要的是鱼。
可是等了好长一段时间,桶里还是只有那一只老螺蛳。
王葆很生气,以为宝葫芦一点也不灵,宝葫芦欺骗了他。
宝葫芦要与王葆确定关系,要求王葆绝对保守秘密。
7、 当王葆真正成为宝葫芦的主人,宝葫芦成为王葆的宝贝时,王葆的心情怎样?
找文中的语句说说。
答:
当王葆真正成为宝葫芦的主人,宝葫芦成为王葆的宝贝时,王葆可高兴了。
“哈,这可好了这可好了。
我在地上打了一个滚。
我多快活呀!
又打了一个滚。
我真恨不得跑去告诉奶奶,告诉妈妈和爸爸,说我得到了幸福,什么事都有了办法。
我也恨不得跑去告诉我的同学们,告诉我们辅导员和班主任,说我将来要干什么就可以干什么,准有成就,不是当英雄就是当模范。
这可一点儿也不是夸大,也不是吹牛,我有百分之百的把握„„可是我不能对任何人泄漏一个字。
我得保密。
可是我又有满肚子的高兴,关也关不住地要迸出来。
我没有办法。
我只好嘴里大声唱着——说也不好意思,我简直成了一个小娃娃了,不过好在没人瞧见——又打了两个滚。
可还是感觉到不够劲。
我于是把腰弯着,把头顶着地,叭哒翻了一个筋斗。
”
二、四年级语文阅读理解练习
2.课外阅读
《 》
徐文长从小就善于动脑筋思考,他聪明、机智也充满了情趣。
徐文长的伯父很喜欢他,时常想些法子逗他玩,考他的思考能力。
有一次,伯父领着徐文长来到一座贴着水面、桥身既窄又软的竹桥边,把两只水桶装满了水,对徐文长说:
“我想考考你,你能提着这两桶水过桥,我就送你一件礼物。
”
少年徐文长想了一下,就脱下鞋,用两根绳子把小桶系住,然后再把装满了水的木桶放到水里,就这样他提着两根绳子走过了木桥。
伯父还想用一个更难的法子把徐文长难倒。
他说:
“既然你过了桥,礼物我当然要给你,但必须要按我的要求去取礼物。
”说着,他就把那件礼物吊到一根长竿顶上,并且告诉徐文长:
“你____不能站在凳子之类的高地方去取,____不能把竹竿横下来。
”
伯父想,这下徐文长就没有办法了。
但徐文长摸了摸后脑勺,马上就想出了取礼物的方法。
只见他拿住竹竿一直走到一口井边,然后把竹重向井里放,当竹顶快到井口时,他就顺利地拿到了那件礼物。
伯父被聪明的徐文长惊呆了,不禁拍手称赞:
“真是聪明的徐文长啊!
”
(1)给本文加上一个小标题。
(2)在文中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你________不能站在凳子之类的高地方去取,________不能把竹竿横下来.”
(3)伯父想两个什么难题考考徐文长的?
(4)徐文长是怎样解决伯父的两个难题呢?
(5)你觉得徐文长有什么地方值得我们学习呢?
(6)请你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答案】
(1)《聪明的徐文长》
(2)既;又
(3)提着两桶水渡过一座贴着水面、桥身既窄又软的竹桥。
竹竿顶取礼物,但不能站在凳子之类的高地方去取,也不能把竹竿横下来。
(4)脱下鞋,用两根绳子把小桶系住,然后再把装满了水的木桶放到水里,就这样他提着两根绳子走过了木桥;拿住竹竿一直走到一口井边,然后把竹重向井里放,当竹顶快到井口时,他就顺利地拿到了那件礼物
(5)善于用脑,在难题面前善于变通,相当机智,临危不惧。
(6)本文主要描述徐文长在伯父两次的考核中,善用自己机智的头脑顺利地通过了考核,从而取得了礼物.
【解析】【分析】伯父还想用一个更难的法子把徐文长难倒。
他说:
“既然你过了桥,礼物我当然要给你,但必须要按我的要求去取礼物。
”说着,他就把那件礼物吊到一根长竿顶上,并且告诉徐文长:
“你(既)不能站在凳子之类的高地方去取,(又)不能把竹竿横下来。
【点评】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都是基于读懂课文的基础之上,学生要借助资料等,将课文读懂,才能进行进一步的理解。
3.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若是在夏天的傍晚出去散步,常常会瞧见乡下人家吃晚饭的情景。
他们把桌椅饭菜搬到门前,天高地阔地吃起来。
天边的红霞,向晚的微风,头上飞过的归巢的鸟儿,都是他们的好友,它们和乡下人家一起,绘成了一幅自然、和谐的田园风景画。
秋天到了,纺织娘寄住在他们屋前的瓜架上。
月明人静的夜里,它们便唱起歌来:
“织,织,织,织呀!
织,织,织,织呀!
”那歌声真好听,赛过催眠曲,让那些辛苦一天的人们,甜甜蜜蜜地进入梦乡。
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1)在文段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融洽——________ 辛劳——________
(2)文段中描写了两个场景,请概括出来。
(3)文段中最后一段话是全文的________,其在文中的作用是________。
【答案】
(1)和谐;辛苦
(2)①傍晚乡下人家吃饭的情景。
②月夜听眠曲。
(3)中心句;点明中心,总结全文
【解析】【分析】
(1)本题主要考查对近义词的辨析能力。
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找出所给词语的近义词。
融洽—感情或行动上一致;感情好,没有隔阂和抵触。
辛劳—辛苦劳作。
(2)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3)考查文段在文中的作用。
解答此类题,一般要结合着具体语境,从内容、结构等角度分析作答。
故答案为:
(1)和谐、辛苦
(2)①傍晚乡下人家吃饭的情景。
②月夜听眠曲。
(3)中心句、点明中心,总结全文
【点评】
(1)本题主要考查对近义词的辨析能力。
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写出所给词语的近义词。
(2)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3)本题考查文段在文中的作用。
4.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炊烟(节选)
在我看来,走进乡村最触动人心的莫过于那随处可见的炊烟。
我钟爱炊烟,一如我钟爱这朴实的乡村生活。
我是一个习惯于早起的人,可是乡村的炊烟比我更早的醒来,温柔地升起在这宁静而祥和的村庄上。
乡村的生活是极有规律的,就如这炊烟,一天便能三次见它升起。
早晨,天色往往最见清淡,这时的炊烟在我看来是最彻底的。
在清淡的天空下,伴着清凉的晨风,你会看见炊烟婀娜的身姿,看见它缓缓地升起然后渐渐地淡去。
我想,这样的炊烟是最让人惬意的。
一到中午,阳光逐渐变得霸道。
这个时候你若想看见炊烟非得仔细才行。
乡村里的炊烟不比城里那么张扬,它总是丝丝缕缕,却让人打心眼里喜欢。
这时的炊烟应该是最随意的。
而到了黄昏,炊烟的升起总会让人有很多的感慨。
如果你出门在外,或是外出劳作了一整天,看见乡间四起的炊烟,心中涌起的应该是一种温暖的感觉,亦或是一种归心似箭的急切。
傍晚的炊烟,总是被人们赋予了很多很多。
(1)“归心似箭”的意思是________。
这个词语中含有________的修辞手法,像这样的词语还有________。
(2)从文中找出一个拟人句,用“________”画出来,并仿写一句。
(3)短文是按照________顺序来描写炊烟的:
清晨的炊烟是________的,中午的炊烟是________的,黄昏的炊烟总会让人________。
(4)短文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答案】
(1)想回家的心情像射出的箭一样急。
形容回家心切;比喻;泪如雨下
(2)一到中午,阳光逐渐变得霸道。
示例:
傍晚的阳光很温柔。
(3)时间;惬意;随意;有很多的感慨
(4)短文表达了作者钟爱炊烟,钟爱这朴实的乡村生活的感情。
【解析】【分析】
(1)词语理解的考查。
认真阅读短文,联系上下文,正确理解词义。
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写出所给词语的近义词。
答案合理即可,不唯一。
(2)拟人句:
是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作用是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3)此题主要考查对写作顺序的把握能力。
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找主关键词语,由“清晨、中午、黄昏”可知,作者是按时间顺序写的。
(4)把握思想感情,解答本题应根据对课文内容的整体感知与理解,结合着具体语句分析作答。
故答案为:
⑴想回家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部编人教版 语文 四年级 下册 24 葫芦 秘密 练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