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区娄琳《森林的歌声》教学设计.docx
- 文档编号:23937863
- 上传时间:2023-05-22
- 格式:DOCX
- 页数:13
- 大小:837.35KB
通州区娄琳《森林的歌声》教学设计.docx
《通州区娄琳《森林的歌声》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州区娄琳《森林的歌声》教学设计.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通州区娄琳《森林的歌声》教学设计
《森林的歌声》
工作单位:
北京小学通州分校
作者姓名:
娄琳
通讯地址:
通州区芙蓉园313号
邮编:
101100
单位电话:
本人电话:
《森林的歌声》
小学五年级欣赏课教学设计
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
森林狂想曲
学科
音乐
学段
三—六年级
年级
五年级
相关
领域
本课涉及两个学习领域:
感受与欣赏、表现
核心内容:
器乐曲《森林的歌声》“音乐表现要素”及“音乐风格”的赏析
相关内容:
表现领域中的“识读乐谱”“演奏”
教材
书名:
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第九册出版社:
人民音乐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0年7月
是否已
实施
是
教学设计参与人员
姓名
单位
联系方式
设计者
娄琳
北京小学通州分校
实施者
娄琳
北京小学通州分校
指导者
潘玉红
通州区教师研修中心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一)指导思想
本课以“北京市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设计思路”作为指导思想,通过全面、准确、深入分析作品,结合学生现有水平、接受能力以及《课标》中对欣赏教学的相关要求,合理选择教学话题,师生在探究音乐话题的学习活动中深入体验赏析本首作品,体验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力。
(二)理论依据
以音乐课程标准中相关基本理念作为本课理论依据
1.“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
发展学生对音乐艺术美感的体验、感悟、沟通、交流的认知,引导学生对音乐表现形式的整体把握,领会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增进音乐素养。
2.“强调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
音乐课程各领域的教学只有通过聆听、演唱、演奏、综合性艺术表演等多种实践形式才能得以实施。
学生在亲身参与这些实践活动中,获得对音乐的直接经验和丰富的情感体验,为掌握音乐相关知识和技能、领悟音乐内涵、提高音乐素养打下良好基础。
二、教学背景
(一)教学内容分析
作品背景分析
《森林的歌声》是音乐专辑《森林狂想曲》中的主打音乐,因此该首作品又称作《森林狂想曲》。
由荒野探险家徐仁修、自然录音专家刘义骅、自然观察家杨雅棠、制作人吴金黛、金曲奖制作人及演奏音乐奖得主范宗沛,全心全意为台湾森林量身打造的自然音乐创作。
制作过程耗时5年,深入全台湾山林实地录音,共收集台湾鸟类、蛙类、蝉类、虫类、山羌、猕猴、飞鼠、溪流等100多种大自然界的声音。
本首作品中充分体现了笛子、小提琴与腹斑蛙、中国树蟾、褐鹰枭、山羌、飞鼠等多种声音对飙,像山中疯狂的精灵篇章。
新颖并充满创意的NewAge制作概念,使乐曲中的自然音源与音乐的节奏、旋律、音色完美的融合,松弛听者的身心,给人一种返回大自然的清新感觉。
作品曲式结构
复三部曲式
音效-A-A-B-A-B-C-A-音效-A-B-A-B-C-A1-音效
作品分析
作品中极具NewAge风格特征的音效部分,是整首乐曲的点睛之笔。
音效指的是:
由声音所制造的效果,为增加作品的真实感。
把自然界的声音放在音乐作品中叫“音效”。
引子由情境感强烈的音效声与竖琴奏出微弱的主题作为导入,似在提醒我们的脚步离森林越来越近了。
见谱例1
谱例1:
曲笛奏响轻快跳跃的A乐段,A乐段由上下两个乐句组成,同头异尾,变化重复,节奏简练,旋律以上行三度跳进为主,好似清晨森林万物复苏的情景。
见谱例2
谱例2:
小提琴弱起节奏进入B乐段,旋律以基进为主更加连贯而流畅,变化重复的旋律发展。
吉他伴以轻快的伴奏,延续了A乐段欢乐的情绪,好似动物们之间的互相问候。
见谱例3
谱例3:
C乐段主奏乐器回到曲笛,高音区的跳进与低音区的基进、节奏型的前松后紧、力度的强弱对比,带来全曲最热烈的情绪,像动物们的狂欢或放声歌唱。
见谱例4
谱例4:
间奏部分弦乐群缓慢的演奏上行二度的进行旋律,伴随音效营造出神秘紧张的气氛,好像响尾蛇的身体蜿蜒前行。
谱例5
谱例5:
整首作品中的主奏乐器属不同类别的乐器:
民族吹管乐器曲笛,西洋弓弦乐器小提琴。
这两种乐器同属于高音乐器,音域较宽,音色清澈明亮,性格可静可动,非常适合表现森林中优美而又欢乐的形象。
这两者中西乐器搭配在一起完全没有不融合的感觉,它们轮流奏响主题,好似一个热闹的开场白。
(二)学生情况分析
1.五年级学生在音乐欣赏课堂中更喜欢通俗、稍具现代感的音乐作品,本首作品中的“音效”是学生在之前的欣赏作品中没有接触到的,会给学生带来高度的听赏兴趣,喜欢聆听这首作品。
2.五年级的学生具备一定的音乐知识积累,能够听辩吹管乐器、弓弦乐器、打击乐器,能够听辩力度、音区等要素、能够感知旋律进行的特点、知道变化重复的结构、能够准确识读五线谱、慢速识读移动DO的乐谱。
3.学生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有意识、有指向的聆听赏析,有一定独立思考的能力,能够与他人交流、合作。
4.本班学生中有葫芦丝、小提琴特长生,因此教师借助各别学生资源,引导全体学生以不同形式赏析音乐。
(三)教学方式与手段说明
通过情境法、体验法聆听感受,为学生创设一个想象空间;
通过聆听、对比观察法感知各乐段在音区、节奏、旋律进行等方面的差异;
通过示范法、演示道具的使用方法,共同探究音响,参与综合实践表演;
(四)技术准备
1.教学资源整理
(1)用打谱软件Sibelius制作各主题乐谱。
(2)用PPT将音响、乐谱、图片制成演示文稿。
2.教学用具
教学课件、多媒体、合成器、康佳鼓、蛙鸣筒、木青蛙、音效道具。
(五)前期教学状况、问题与对策
由于学生个体能力的差异性,在引导学生分角色体验作品的环节,教师有意识安排音乐能力较强的学生完成作曲家的任务体验,从而进一步提升音乐能力。
音乐能力稍弱的学生参与探险家与录音师的角色,更多的激发学生的音乐想象力。
三、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在音乐聆听与活动中感受大自然的美妙,喜欢这首作品、乐于参与作品实践。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首先通过完整聆听感受了解作品背景;接着引导学生带着不同的角色、任务分段聆听三个乐段,感受作品音乐要素;然后通过完整聆听感受作品的结构;最后通过综合性艺术表演的形式走进作品、参与作品、获得音乐审美体验。
(三)“知识与技能”目标
1.学生能够了解音效,并在音响中感知音效的独特表现效果。
2.熟悉音乐的三个主题,能听辨各乐段主奏乐器的音色、旋律与音区的变化,较准确的分辨三个乐段出现的顺序。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教学重点
对作品《森林的歌声》三个乐段主题突出音乐要素的感知
(二)教学难点
对作品中三个乐段主题的准确把握
五、教学过程
本课教学由“初听感受”“分段体验”“听辩结构”“综合性艺术表演”四个环节组成,具体教学过程如下:
(一)初听作品,感知体验
环节目标:
初步聆听,自主感受作品的音乐情境。
活动1.1
上课伊始,教师提出“这节课老师要用音乐带你们去一个神奇的地方,请大家聆听后谈一谈音乐仿佛把你带到了什么地方?
”的问题。
教师播放音响片段,学生聆听后交流个体感受。
活动1.2
教师提出:
“在刚才的音响中最吸引你注意的是什么声音?
”的问题,引出“音效”的概念,随后揭示课题、介绍作品背景。
设计说明:
有针对性的指导学生带着问题聆听音响,使学生在聆听体验中感知作品最独特(使用音效)的艺术表现手法,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为接下来的分角色赏析做铺垫。
(二)分段赏析,深入探究
环节目标:
通过分段赏析,使学生逐层深入感知各乐段突出的音乐特点。
活动2.1分角色有针对性感知作品。
1.教师结合作品的创作背景,为学生提供“探险家、录音师、作曲家”三种角色,请学生各自带着不同任务指向探究音乐。
活动2.2赏析A乐段
1.教师指出作品共有三个乐段,带领学生从A乐段开始探究,出示课件明确A乐段三个角色的任务:
(1)探险家们通过聆听看到了什么景象?
(2)录音师们采集到了哪些特别的声音?
(3)作曲家们怎么安排力度、音色?
2.教师出示A乐段乐谱,播放音响,学生带着问题聆听、反馈。
3.教师指导学生演唱A乐段乐谱,共同感受A乐段的特点。
(1)学生手划基本拍,随教师弹琴慢速视唱乐谱。
(2)学生通过视唱观察A乐段两乐句为变化重复,旋律进行为跳进。
(3)教师请特长生吹奏葫芦丝,带领学生用“啦”声提速模唱A乐段。
4.教师总结:
引子由弱至强的力度带领我们逐渐接近森林,A乐段轻快跳跃的旋律好似表现清晨森林万物复苏的情景。
活动2.3赏析B乐段
1.教师出示B乐段乐谱,向学生提出:
“请你聆听观察B乐段的旋律线发生了哪些变化?
”的问题,随后播放音响。
2.学生视谱对比聆听,得出节奏相同、同样采用变化重复,但旋律变得连贯了的结论。
3.教师提出请学生听辩B乐段出现了哪些乐器的问题,学生聆听反馈有小提琴与打击乐。
4.教师出示鼓谱,带学生先读后拍,用左右手慢速练习康佳鼓鼓点节奏,学生熟练掌握后提速拍击节奏。
5.教师出示乐谱,请小提琴特长生演奏B乐段,学生们跟随模仿康佳鼓节奏。
6.教师小结:
A、B乐段的主奏乐器是由竹笛与小提琴两种不同类别的乐器演奏的。
民族吹管乐器竹笛;西洋弓弦乐器小提琴。
这两个乐器同属于高音乐器,音域很宽,音色清澈明亮,很适合表现森林中优美而又欢乐的形象。
中西两种乐器搭配在一起完全没有不融合的感觉,它们轮流奏响主题,好像一个热闹的开场白。
7.复听A、B两个乐段,加深感受主奏乐器带来的音乐情绪。
活动2.4赏析C乐段
1.教师请学生聆听感受C乐段的音乐情绪有什么变化,随后播放音响。
2.学生聆听反馈音乐情绪高亢、更热烈。
教师出示C乐段乐谱,请同学观察引起情绪变化的原因,随后播放音响。
3.学生边聆听边观察乐谱,讨论音区、力度、节奏的变化。
4.教师复播C乐段,加深学生感受。
活动2.5赏析间奏音乐形象
1.教师提出与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音响片段,请学生聆听想象音乐情景,随后播放间奏音响片段。
2.学生聆听交流,教师揭示弦乐群缓慢的演奏伴随上行二度的进行旋律,营造出神秘紧张的气氛,好像响尾蛇的身体蜿蜒前行的情景。
设计说明:
分乐段、分层次引导学生走进作品、理解作品。
(三)完整聆听、感知结构
环节目标:
通过完整聆听,听辩三个乐段出现的顺序。
1.教师请学生用曲线表示音效部分,用1、2、3的手势表示三个乐段,记录三个乐段出现的顺序。
2.教师播放完整音响,学生边听边用手势反馈,教师同步验证答案。
音效-A-A-B-A-B-C-A-音效-A-B-A-B-C-A1-音效
设计说明:
记忆作品的主题,感受作品的结构,为综合性艺术表演做准备。
(四)综合性艺术表演
环节目标:
能够与他人合作演奏作品片段
活动4.1演奏说明
1.教师出示道具、乐器:
鸟鸣、蛙鸣筒、木青蛙、康佳鼓、葫芦丝、小提琴、合成器,示范演奏法。
2.教师课件出示演奏结构图、分小组:
活动4.2综合表演
1.乐曲组合展示。
2.师生点评、教师小结。
设计说明:
通过综合性表演实践进一步体验作品
(五)学习评价方式
评价维度
评价内容
等级
1.对作品的初听感受
能够初步感受作品的情绪、情境,喜欢作品
良好
2.对作品的感知层面
能进入角色、带任务有意识聆听作品、有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
良好
3.对作品各部分音乐要素的感知层面
能够把握各乐段的情绪、音色、速度、力度、旋律特点、记忆主题、感知结构。
良好
4.对作品的参与度
主动参与音乐活动、能与他人配合良好
及格
(六)教学特点与反思
课堂教学一门不断追求更好的艺术,由于有学生的参与,不同个体的特性使得课堂中会生成许多新的问题或者灵感。
1、聆听习惯
“动听”与“静听”应该针对不同学段。
低年级学生好奇易动,应该多结合作品与年龄特点,挖掘作品中的肢体律动、节奏律动让学生在动中感受、体验音乐作品。
高年级学生善于思考、知识面也有所扩展,因此让学生静听可以有更多自主感受、思考问题的空间。
在本课《森林的歌声》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动听”与“静听”相结合,音效与康佳鼓节奏很容易让学生随着音乐产生身体的某种律动感,我认为这种身体反应是孩子最原始的乐感反应,因此即便是在静听的环节中并没有阻止这种肢体体验,让学生随着自己的感受去表现。
2、音乐课堂中耳朵的重要性
在本课教学中,由于最后的综合性艺术表演环节安排了特长生演奏葫芦丝,因此在聆听A乐段的主奏乐器时,有同学回答了葫芦丝。
而葫芦丝这件乐器在日常的欣赏作品中,学生都是能准确听辨的。
这个现象说明,学生在欣赏过程中没有把耳朵聆听放在第一位,用耳的习惯还没有完全养成。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这句话在音乐课堂中应解读为“耳听为实”,强调音乐课堂聆听的重要性。
所以我在今后的教学中,还需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用耳的习惯。
3、以学导教、把课堂交给学生
本课教学设计充分体现了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理念,依据学情让学生分层次从体验角色的角度走进作品,每个学生都能在赏析过程中得到充分的体验与提升。
然而教学形式是为教学内容服务的,在教学过程中并没有因为形式而忽略了作品本身的音乐内容,所有的话题最终回归到音乐本身。
每次课堂中生成的问题都会让我看到还需要进步的地方,这也是作为一线教师最高兴的时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课堂教学的能力,为更好的享受课堂教学而进步,这才是反思的意义与价值。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森林的歌声 通州区 森林 歌声 教学 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