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三首教案.docx
- 文档编号:23927994
- 上传时间:2023-05-22
- 格式:DOCX
- 页数:17
- 大小:31.03KB
古诗三首教案.docx
《古诗三首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诗三首教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古诗三首教案
《涉江采芙蓉》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关于《古诗十九首》的文学常识;
2、感受诗歌的思想内涵;
3、运用想象描摹诗歌的艺术画面。
[教学重、难点]
1、运用想象和联想描摹诗歌画面;
2、抓住诗歌意象来解读诗歌主旨,培养诗歌鉴赏能力。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钟嵘《诗品》:
‘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
’”大家知道这个评价说的是什么吗?
它指的是《古诗十九首》的语言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了。
今天,我们将要学习其中的一首——《涉江采芙蓉》,体味一下这“一字千金”的语言魅力。
二、文学常识介绍:
《古诗十九首》,组诗名,是乐府古诗文人化的显著标志。
为南朝萧统从传世无名氏《古诗》中选录十九首编入《昭明文选》而成。
《古诗十九首》深刻地再现了文人在汉末社会思想大转变时期,追求的幻灭与沉沦,心灵的觉醒与痛苦。
艺术上语言朴素自然,描写生动真切,具有天然浑成的艺术风格。
同时,《古诗十九首》所抒发的,是人生最基本、最普遍的几种情感和思绪,令古往今来的读者常读常新。
《古诗十九首》是乐府古诗文人化的显著标志。
汉末文人对个体生存价值的关注,使他们与自己生活的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建立起更为广泛而深刻的情感联系。
过去与外在事功相关联的,诸如帝王、诸侯的宗庙祭祀、文治武功、畋猎游乐乃至都城官室等,曾一度霸踞文学的题材领域,现在让位于与诗人的现实生活、精神生活患患相关的进退出处、友谊爱情乃至街衢田畴、物候节气,文学的题材、风格、技巧,因之发生巨大的变化。
《古诗十九首》在五言诗的发展上有重要地位,在中国诗史上也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它的题材内容和表现手法为后人师法,几至形成模式。
它的艺术风格,也影响到后世诗歌的创作与批评。
就古代诗歌发展的实际情况而言,除了在刚才老师所提到的钟嵘的《诗品》赞颂它“天衣无缝,一字千金”之外,刘勰的《文心雕龙》则称它为“五言之冠冕”。
现在让我们正式进入对这首优秀古体诗《涉江采芙蓉》的学习。
(诗歌的知识:
诗歌以1919年五四运动为分界分为古典诗歌和现代诗歌,就古典诗歌分为诗、词、曲。
诗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
)
三、诗歌鉴赏品味
1.全班朗读后回答:
这首诗主要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
游子思乡之情。
2.诗歌中的抒情主人公表达感情的方式是什么?
其目的是什么?
明确:
方式:
是试图采摘芙蓉,目的是“遗”远方的“同心”者。
中国人民很早对于自然就有很深的爱好,对自然的爱与对人的爱往往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古代人送给最亲爱的人的礼物往往不是什么金银珠宝,而是一株花或是一棵芳草,送别时总是折一枝柳条送给远行的人,远行的人为了表示对好朋友的思念,逢到驿使就托带一枝梅花给他。
这种生活情调是简朴的,也是美好的。
正如王维的《相思》所写: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采花折柳,这正是古人传情达意的方式,一方面是传达了对亲朋的关怀、思念等感情,另一方面又寄托了对亲朋的美好祝愿。
3.诗歌中的主要意象是什么?
这对全诗意境的营造有什么作用啊?
明确:
芙蓉即荷花,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青莲而不妖。
荷花给人以清幽,高洁之感,屈原作品中也视“荷”为香草,把香草比喻成高洁的品质。
这为文章奠定了高洁,清幽的意境。
4.诗歌描写“多芳草”的“兰泽”有什么艺术作用?
明确:
这是环境描写,意在从侧面烘托主人公形象的雅洁和所表达感情的纯洁和美好。
5.采摘花草送给远方的亲人,这种举动在古代诗歌常有出现。
现实生活中情人节送玫瑰,母亲节送康乃馨。
采摘这些花草的目的是表达对亲人以及朋友的思念和祝福。
但是这芙蓉没有送出去了没有?
明确:
没有。
文章中作者自问自答可以看出来作者的情绪出现了变化,由欢欣转为失落。
6.三、四句一问一答,在诗歌中具有怎样的表达作用?
明确:
诗歌讲究“起、承、转、合”,这两句在结构上是暗转过渡,为表现主人公的情绪由欢欣洋溢转变为下面的黯然销魂作铺垫。
7.诗人真是看到芙蓉芳草才想到“所思在远道”的吗?
如果不是,诗人为什么要这样写?
明确:
“所思”是时时刻刻在他心头的,“涉江采芙蓉”也是为了她,如果诗首就开门见山地把她表出,诗就平淡无味了。
这句话是全诗发展的顶点,顶点同时也是转折点,一方面替上文的发展暂时作一结束,一方面为下文的发展作一伏线,所以照例是要摆在中间的。
8.五、六句既有人物动作描写,也有心理刻画,其中“还顾”、“漫浩浩”具有怎样的表达作用?
明确:
“还顾”一词,动作性和画面感很强,可以清晰地表现了主人公孤独、忧愁、怅惘的形象和心情。
“漫浩浩”一词是写主人公与环顾所见“旧乡”的距离,给人以路途绵延无尽的感觉。
这两个词含蓄地传达了主人公极度痛苦的心情,可是,这两句并没有直接点明主人公的痛苦,这样就给读者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具有含蓄不尽的艺术效果。
9.最后两句除了表达主人公黯然痛苦的心情,还能体会到什么?
明确:
还能让人深切地感受到两个彼此相爱的人的真挚笃厚的感情。
因爱之深才思之深,因爱之长久才有“终老”之“忧伤”。
想爱却不能相守,黯然的心情令人消魂,这种分离是不同与秦观的《鹊桥仙》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一个是永久的分离,一个是让人产生距离产生美。
10.试对这首诗的艺术特点加以概括。
明确:
一是意境高洁、清幽;二是含蓄不尽,余味悠长。
四、小结:
对于古文的思想感情可以通过三个步骤来品读:
1 、通过诵读,直接品味本文的思想感情。
2、通过分析,抓取意象—意境---思想情感
3、寻找文中关于文章主旨的表达情感的语句。
五、本文的表达手法:
借景抒情,白描手法。
六、问题探究
关于《涉江采芙蓉》,有人认为抒情主人公是男性,“涉江”者和“环顾”者都是男子,也有人认为抒情主人公是女性,“涉江”者是女子,“还顾”者则是“所思”的男子。
你怎么看?
(只要言之有理即可,不求统一)
有许多动人的抒情诗,初读时总感到它异常单纯。
待到再三涵咏,才发现这“单纯”,其实寓于颇微妙的婉曲表现之中。
《涉江采芙蓉》就属于这一类。
初看起来,似乎无须多加解说,即可明白它的旨意,乃在表现远方游子的思乡之情。
诗中的“还顾望旧乡,第路漫浩浩”,不正把游子对“旧乡”的望而难归之思,抒写得极为凄惋么?
那么,开篇之“涉江采芙蓉”者,也当是离乡游子无疑了。
不过,游子之求宦京师,是在洛阳一带,又怎么可能去“涉”南方之“江”采摘芙蓉?
而且按江南民歌所常用的谐音双关手法,“芙蓉”(荷花)往往以暗关着“夫容”,明是女子思夫口吻,岂可径指其为“游子”?
连主人公的身分都在两可之间,可见此诗并不单纯。
我们不妨先从女子口吻,体味一下它的妙处。
夏秋之交,正是荷花盛开的美好季节。
在风和日丽中,荡一叶小舟,穿行在“莲叶何田田”、“莲花过人头”的湖泽之上,开始一年一度的采莲活动,可是江南农家女子的乐事!
采莲之际,摘几枝红莹可爱的莲花,归去送给各自的心上人,难说就不是妻子、姑娘们真挚情意的表露。
何况在湖岸泽畔,还有着数不清的兰、蕙芳草,一并摘置袖中、插上发际、幽香袭人,岂不更教人心醉?
――这就是“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两句吟叹,所展示的如画之境。
倘若倾耳细听,你想必还能听到湖面上、“兰泽”间传来的阵阵戏谑、欢笑之声哩!
但这美好欢乐的情景,刹那间被充斥于诗行间的叹息之声改变了。
镜头迅速摇近,你才发现,这叹息来自一位怅立般头的女子。
与众多姑娘的嬉笑打诨不同,她却注视着手中的芙蓉默然无语。
此刻,“芙蓉”在她眼中幻出了一张亲切微笑的面容――他就是这位女子苦苦思念的丈夫。
“采之欲遗谁?
所思在远道!
”长长的吁叹,点明了这女子全部忧思之所由来:
当姑娘们竞采摘着荷花,声言要氢最好的一朵送给“心上”人时,女主人公思念的丈夫,却正远在天涯!
她徒然采摘了美好的“芙蓉”,此刻以能遗送给谁?
人们总以为,倘要表现人物的寂寞、凄凉,最好是将他(她)放在孤身独处的清秋,因为那最能烘托人物的凄清心境。
但你是否想到,有时将人物置于美好、欢乐的采莲背景上,抒写女主人公独自思夫的忧伤,正具有以“乐”衬“哀”的强烈效果。
接着两句空间突然转换,出现在画面上的,似乎已不是拈花沉思的女主人公,而是那身在“远道”的丈夫了:
“还顾望归乡,长路漫浩浩。
”仿佛是心灵感诮似的,正当女主人公独自思夫的时候,她远方的丈夫,此刻也正带着无限忧愁,回望着妻子所在的故乡。
他望见了故乡的山水、望见了那在江对岸湖泽中采莲的妻子了么?
显然没有。
此刻展现在他眼间的,无非是漫漫公元尽的”长路“,和那阻止山隔水的浩浩烟云!
许多读者以为,这两句写的是还望“旧乡’的实境,从而产生了诗之主人公乃离乡游子的错觉。
实际上,这两句的“视点”仍在江南,表现的依然是那位采莲女子的痛苦思情。
不过在写法上,采用了“从对面曲揣彼意,言亦必望乡而叹长途”的“悬想”方式,从面造出了“诗从对面飞来”的绝妙虚境。
这种“从对面曲揣彼意”的表现方式,与《诗经》“卷耳”、“陟岵”的主人公,在悬想中显现丈夫骑马登山望乡,父母在云际呼唤儿子的幻境,正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所以,诗中的境界应该不是空间的转换和女主人公的隐去,而是画面的分隔和同时显现:
一边是痛苦的妻子,正手拈芙蓉、仰望远天,身后的密密荷叶、红丽荷花,衬着她飘拂的衣裙,显得那亲孤独而凄清;一边则是云烟缥缈的远空,隐隐约约摇晃着返身回望丈夫的身影,那一闪面隐的面容,竟那般愁苦!
两者之间,则是层叠的山峦和浩荡的江河。
双方都茫然相望,当然谁也看不见对方。
正是在这样的静寂中,天地间幽幽响起了一声凄伤的浩汉: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这浩叹无疑发自女主人公心胸,但因为是在“对面”悬想的境界中发出,你所感受到的,就不是一个声音:
它仿佛来自万里相隔的天南地北,是一对同心离居的夫妇那痛苦叹息的交鸣!
这就是诗之结句所传达的意韵。
当你读到这结句时,你是否感觉到:
此诗抒写的思无之情虽然那样“单纯”,但由于采取了如此婉曲的表现方式,便如山泉之曲折奔流,最后终于汇成了飞凌山岩匠急瀑,震荡起撼人心魄的巨声?
上面已经说到,此诗的主人公应该是位女子,全诗所抒写的,乃是故乡妻子思念丈夫的深切忧伤。
但倘若把此诗的作者,也认定是这女子,那就错了。
马茂元先生说得好:
“文人诗与民歌不同,其中思妇词也出于游的虚拟。
”因此,《涉江采芙蓉》最终仍是游子思乡之作,只是在表现游子的苦闷、忧伤时,采用了“思妇调”的“虚拟”方式:
“在穷愁潦倒的客愁中,通过自身的感受,设想到家室的离思,因而把一性质的苦闷,从两种不同角度表现出来”。
从这一点看,《涉江采芙蓉》为表现游子思乡的苦闷,不仅虚拟了全篇的“思妇”之词,而且在虚拟中又借思妇口吻,“悬想”出游子“还顾望旧乡”的情景。
这样的诗情抒写,就不只是“婉曲”,简直是奇想了!
七、结束语:
联系《古诗十九首》产生的时代氛围特征及其所表现的对现世人生的思维深度,我们可以这样说,诗篇在表现思妇与游子相思,抒发人间别离之感的同时,深深流露的是对美好人生与理想的憧憬,是对这种人生与理想不能实现的叹喟,是一种可望而不可及的悲凉。
自古以来,世间的凄楚悲怆可以数出千千万万种,其中以“无奈”两字最为苍凉。
没有一种生命可以和时间匹敌,即使是目睹沧海桑田的神仙。
牛郎织女的故事之所以打动人心,大约是那不可超越的无奈以外,偏偏还有一段与无奈相抗衡的感情。
用一年的时光去等候一年的相聚,用一生的执着去守望一刻的团圆,难怪世人慨叹“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
七、作业:
1、背诵本诗。
2、达标训练:
课文鉴赏1,问题探究2,高校评估。
3、预习《短歌行》。
《归园田居》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陶渊明其人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影响。
2.培养学生运用朴素平淡的语言表达情怀的能力。
3.培养学生能够穿透诗文把握文章的内涵的能力。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领悟诗人的田园情怀,学习他淡泊名利、洁身自好的精神品格。
2.学会辩证看待陶渊明的隐居生活。
教学重点:
1.通过诗中意象的分析来把握情景交融的意境。
教学难点:
1.如何看待陶渊明的隐居生活。
教学方法:
1.运用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逐步加深对诗意的理解。
2.运用点拨法,抓住关键诗句进行点拨,以点带面,以利于学生对作品的理解。
3.运用讨论法,让学生自己品味诗中运用的情景交融等艺术手法。
4.探究阅读法,使学生对作品的理解有新意。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
1、有一位作家说过,人的一生就是一舍一得的过程,人的分别也就在于有的人知道舍什么,得什么,什么时候该舍,什么时候该得。
但是有的人却不能做到,由此也就产生了不同人生的境界。
东晋著名文学家陶渊明,在出仕多年后,毅然地与官场彻底决裂,选择归隐田园,这是为什么?
他归隐田园之后的生活状况又是怎样?
带着这些问题,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归园田居》。
二、简介陶渊明,并解题
1、陶渊明:
(365—427),又名陶潜,字元亮,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号“五柳先生”。
东晋田园诗人,开创了田园诗一体,死后,友人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
由于当时的政治腐败,他的抱负得不到施展,41岁时结束了仕隐不定的生活,坚决地走上了归隐的道路。
2、《归园田居》是一组诗,共五首,写于辞官归隐的次年,此诗为第一首,是陶渊明田园诗的代表作,叙述了诗人归隐田园后轻松喜悦之情,表达对官场生活的厌恶。
三、朗读课文
(1)老师范读正音并提示五言诗朗读节奏(一般是三个节拍,二二一或二一二)。
(2)指名学生朗读,并加以评价。
(3)全班分成两组进行朗读比赛。
(4)学生默读课文,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四、讨论鉴赏
1、提问:
诗中哪些诗句直接表现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找出诗眼或关键语句并分析)
明确: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归园田居
尘网 羁鸟 池鱼
厌恶官场生活(樊笼里)
向往田园生活(返自然)
爱丘山 恋旧林 思故渊 归园田
2、提问:
哪些诗句描写乡村田园生活?
明确:
“方宅十余亩,草屋七八间”到“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3、提问:
诗中描绘的田园风光图景有什么特点?
请抓住诗中几组意象分析诗歌情景交融的意境。
(让学生以四人一小组的形式展开讨论)
农田 草屋
榆柳 桃李 简朴幽雅
远人村 安详悠闲
墟里烟 (动静结合)
狗吠深巷 宁静和
鸡鸣桑树 (以动衬静)
无尘杂 闲适自在
有余闲
小结:
这些诗句,捕捉住农村中司空见惯的事物,画出了优美画画,有近有远,有声有色,有淡有浓,有活泼有生机,有朴拙自然的趣味。
而这一切又与诗人在官场上的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这里诗人用歌颂田园,无言地批判了官场的倾轧、争斗、混乱、险恶,表明了诗人追求恬淡生活和平静、和谐的心境。
4、小活动:
假如你是某旅游公司的策划或导游,根据本诗你打算怎样向客人推介“乐陶陶农家游”这项服务?
(让学生结合课件的有关图片介绍)
五、探究:
如何看待陶渊明的隐居生活?
1、课外探究:
陶渊明一生多次辞官做官,难道是仅仅用一”误”字所能辩解的吗?
提示:
要根据整首诗,联系作者的生平、思想、写作背景来发表自己的观点。
1、从当时的社会来看,陶渊明坚持高尚的志趣是一种对黑暗官场的反叛,具有积极意义。
“世与我而相遗,复驾言兮焉求?
”陶渊明辞官归隐是在对污浊的现实社会绝望之后选择的一条洁身自好、追求恬静的田园生活、完善独立人格、渴望自由的道路,与当时社会的“学而优则仕”是格格不入的。
2、陶渊明放弃了大济苍生的理想则有其消极的一面。
要改造社会,要清除污浊,不能单靠“归隐”与“善”,应该兼济天下、积极地参加社会活动。
3、成因分析:
陶渊明的思想儒道兼有。
儒家积极入世、大济苍生,曾为陶渊明的人生追求。
而道家消极避世的思想使他在“误落尘网”13年之后,“悟几往之不谏,改心为形役”为“形为心役”,找到了真正的自我—率性自然。
六、全班同学朗读课文并练习背诵
七、作业:
1、背诵本诗。
2、达标训练:
课文鉴赏3,问题探究1、3,阅读与鉴赏(三)
3、比较阅读《归园田居》和《短歌行》。
提示:
(1)进取与隐退的对立。
(2)文学有着广阔的胸怀,只要是美的,都有价值。
附:
【板书设计】
归园田居
——陶渊明
尘网 羁鸟 池鱼
厌恶官场生活(樊笼里)
向往田园生活(返自然)
爱丘山 恋旧林 思故渊 归园田
《短歌行》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作家曹操基本情况;掌握《短歌行》的思想内容;背诵本诗。
2.学习方法:
在诵读过程中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品味诗歌的艺术特色。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诗人曲折表达自己渴望招纳贤才以建功立业的心情,体会作者的忧患意识。
【教学重点】
体会诗人曲折表达自己渴望招纳贤才以建功立业的心情。
【教学难点】
1.通过诗歌的语言把握诗歌的意境(内容)。
2.运用典故及引用诗句表达感情的技巧。
【教学方法】
1.诵读法:
反复诵读,逐步加深对诗意的理解。
2.点拨法:
以点带面,抓住关键诗句进行点拨。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
中国,是诗的国度。
从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开始,历经楚辞、汉乐府、《古诗十九首》,到了魏晋时期,中国诗歌史上又出现了一个重要时期:
建安文学时期。
此期许多作品从汉乐府民歌中吸取养料,创作五言抒情诗,五言诗由此走向成熟,同时出现七言诗,更从促进了唐代“近体诗”的成熟发展,在中国诗歌诗起到它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而建安文学的开创者与组织者,也正是这位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曹操。
二、了解曹操其人及创作背景。
(知人论世)
曹操(155-220),字孟德,东汉人。
三国魏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他“外定武功,内兴文学”,是建安(汉献帝年号)文学的开创者和组织者,其诗直接继承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
他的创作一方面反映了社会的动乱和民生的疾苦,一方面表现了统一天下的理想和壮志,具有“慷慨悲凉”的独特风格。
这种风格被称为“建安风骨”或“魏晋风骨”。
创作背景:
建安十三年,曹操在败吕布、平袁术、灭袁绍的基础上,统一了北方。
这年冬天,他亲率八十三万大军,列阵长江,欲一举荡平“孙刘联盟”,统一天下。
结果在赤壁之战中失利,被周瑜杀得大败而归。
当时的曹操已经53岁了,面对战乱连年,统一中国的事业仍未完成的社会现实,因而忧愁幽思,苦闷煎熬。
但他并不灰心,仍以统一天下为己任,决心广泛延揽人才,招纳贤士致力于建功立业。
三、整体把握。
1.微观入诗,就是从理解诗意开始;而理解诗意,就是从诵读开始。
此诗格调高远,感情丰富,是诗人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哪位同学先自告奋勇朗读一下这首诗呢?
请一学生朗读完后点评。
大家再一起来听听老师的范读,听完后请一位同学起来回答:
老师的朗读带给你什么感受,和刚才这位同学读的一样吗?
你觉得怎么读这首诗歌会更好?
明确:
要把那种苍劲雄健,慷慨悲凉的感情表现出来。
节奏多二二式,语速要慢点。
2.主要内容整理。
四节诗歌的主要内容:
第一层:
时光易逝 人生苦短
第二层:
渴望贤才 礼遇嘉宾
第三层:
渴盼人才 忧思难解
第四层:
虚心纳士 竭尽诚心
第一层:
①设问开头,破空而来,表达诗人对人生的思考。
②运用“朝露”为喻,表达年华易失的感慨。
③以造酒的杜康代酒,形象突出,引人联想。
第二层:
:
运用典故,同时又以“子衿”“鹿鸣”起兴,表达作者求贤若渴的心情, 说明贤才若来投奔于已,必将极尽礼节招待他。
第三层:
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贤才喻为明月,恰如其分地表达渴望贤才来归的心意。
而在这还没有实现的情况下,才“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这四句诗仍是写“忧”,从情感上照应第一节。
“越陌度阡”四句句意呼应第二节,仍是想象贤才归已时的欢快场面。
第四层:
①以“乌鹊”无 枝可依类比在三国鼎立的局面下,有些人才犹豫不决,彷徨不知何去何从。
表达出对人才的渴望。
②后四句用典说明自己渴望多纳贤才 ,殷勤地接待贤才。
表达作者胸怀大志,一统天下的愿望。
小结:
全诗着眼点——忧(功业、人才);全诗落脚点——志(一统天下) 。
作者从人生的感慨过渡到政治理想,心境由狭变阔,情绪由低沉到高昂,因此从全诗高度来看,这也是一种先抑后扬的写法。
四、鉴赏
鉴赏第一层:
1、请一位同学朗读第一小节,读的过程中思考本节曹操在对酒当歌之际,有着怎样的情绪,并请这位同学试用一个词或一个字来概括这情绪。
(明确:
情绪“忧”)
2、当这位同学读到“对酒当歌”时,大家有没有联想起以前学过的一些有涉及酒这个字的诗词.(同学思考,集体发言)
请大家说说作者喝酒时发出的是怎样的感慨?
(明确:
“人生几何”写出了人生是短暂的,引发读者的思考:
人到底应该怎样活着?
)
3、我们往下看,作者忧愁的是什么呢?
明确: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忧愁的是人生苦短.
4、作者形容人生苦短的时候用了什么修辞,写出了一种怎样的情态?
(明确:
比喻,把人生比作朝露。
人生数十载总会有一天走到尽头,相对于像日月一样永久的存在,就像是早晨的露水,是很短暂的。
这个比喻形象生动地写出了人生如朝露一般被时间所限制。
)
5、面对忧愁,作者又是“以何解忧”的呢?
明确:
第一节诗中,主要的情感特征就是一个“忧”字,“忧”到需要用酒来消解,所以能解忧愁的“唯有杜康”。
(“杜康”相传是最早造酒的人,这里就用他的名字来作酒的代称。
)
鉴赏第二、第三层:
1、在这一层里,作者写了什么内容,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从诗歌中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来。
明确:
对贤才的渴望。
从“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等可以看出。
2、这些句子用了什么样的表达技巧?
明确:
引用典故
3、这种引用典故表达技巧的目的是什么,好处又是什么呢?
大家可以边看注解⒁: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这一句出自《诗经·郑风·子衿》,原文是: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
大意是:
爱人你那青青的衣领啊,深深萦回在我的心灵纵然我没有去你那里,难道你就不能和我保持联系吗?
嗣,意为继续;音,声问;嗣音,继续相问,即保持联系之意。
这里只用了前两句,后两句作者改为”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意为:
只为你等贤才的缘故,我沉思吟咏至今。
这一改动,由思慕情人变作思慕贤才,因求之不得而日夜沉吟,感情表达得更加深挚自然。
表达出了曹操对贤才的渴求。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这四句选自《诗经·小雅·鹿鸣》。
“雅”是宫廷乐曲歌辞,《诗经·小雅·鹿鸣》表现的是天子宴请群臣的盛况和宾主之间融洽的温情。
这句意思是“野鹿呦呦不停叫,在那野外吃青苹。
我有高贵宾客,吹笙鼓瑟使宾朋欢悦。
”这四句诗信手拈来,却与全诗融为一体,说明贤良才若来投奔我,必将极尽礼节招待他。
4、请位同学分析一下文中其它有引用典故的句子
课文的注解⑹“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化用《管子·形解》的话,用比喻手法说明自己渴望多纳贤才。
注解⑺“周公吐哺”是出自《史记·鲁周公世家》的一个典故。
周公是周文王的儿子,武王之弟,在历史上素有礼贤下士之美名,曾“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周公说他在洗头发的时候曾几次把头发湿漉漉地卷起来,吃饭时曾几次把饭从嘴里吐出来,惟恐因接待贤士迟慢而失掉人才.曹操在这里以周公自比,是说自己也有周公那样的胸襟,一定会热切殷勤地接待贤才,使天下的人才都心悦诚服地归顺。
这几句气势是宏大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古诗三首 教案 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