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普通用卷配答案.docx
- 文档编号:23919304
- 上传时间:2023-05-22
- 格式:DOCX
- 页数:12
- 大小:27.75KB
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普通用卷配答案.docx
《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普通用卷配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普通用卷配答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普通用卷配答案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
副标题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6.0分)
1.联系语境,理解下列句中划横线词语的含义,将正确的序号填到句后括号里。
山下有人送饭上来,不管三七二十一,抢了一碗就吃。
( )。
A.“抢”指红军战士因为饥饿而互相争夺.
B.“抢”是一个中性词,这里有“抢先”“争先”的意思,用在红军身上,是为了说明吃饭的迅速,赶紧吃了好上路.
C.“抢”是一种游戏行为,用在这里表现红军战士苦中作乐的思想.
2.下列对《七律长征》诗句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首联是全诗的总纲,写得极有气势,高度概括了红军在毛泽东和党中央的统率下于整个长征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亘古未有的英雄气概和百折不挠的勇毅精神。
B.“等闲”是说红军把长征途中遇到的一切艰难险阻和渡过的千山万水都看得极为平常。
C.颔联用“腾”和“走”字突出了奔腾气势和疾跨壮貌,它紧承首联的“万水千山”,写山是为了反衬藐视并战胜困难的高大形象和精神伟力。
D.颈联用“寒”“暖”对照呼应了首联中的“只等闲”;尾联写了红军一、二、四方面军到达陕北之后的喜悦情景。
3.在句中横线处填写词语正确的一组是( )。
就这样,他摸黑______进了烂草地;开始是______,然后是______,最后体力实在支持不住了,就在地上______。
A.跑 冲 走 滚B.冲跑走爬
C.跑冲走爬D.飞跑走爬
二、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3小题,共90.0分)
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
(1)~(3)题。
半夜里,忽然醒来,才觉得寒气逼人,刺入肌骨,浑身打着颤。
把毯子卷得更紧些,把身子蜷起来,还是睡不着。
天上闪烁的星星好像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它跟我们这样地接近哪!
黑的山峰像巨人一样矗立在面前。
四围的山把这山谷包围得像一口井。
上边和下边有几堆火没有熄;冻醒了的同志们围着火堆小声地谈着话。
除此以外,就是寂静。
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 ),( ),( ),( )。
不知什么时候又睡着了。
(1)根据课文内容把上文补充完整。
(2)这段文字使用的主要表达方式是什么?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是写景,其次序是如何安排的?
5.阅读《老山界》选段,完成
(1)—(3)题。
满天都是星光,火把也亮起来了。
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接起来,分不出是火把还是星星。
这真是我生平没见过的奇观。
……
在“之”字拐的路上一步一步地上去。
向上看,火把在头顶上一点点排到天空;向下看,简直是绝壁,火把照着人的脸,就在脚底下。
(1)“这真是我生平没见过的奇观”一句表达作者什么心情?
句中的“奇观”指什么?
(2)这两段景物描写,暗示了老山界山路的特点是:
________________;老山界山势的特点是:
________________。
(3)读第二段景物描写,填写下列内容。
观察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观察角度:
先______________________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你遗失感动了吗
(1)我问学生:
“感动是一种美好的情感,感动的本质和内核是善……你们曾经感动过别人吗?
”
(2)他们异口同声地回答:
“没有!
”
(3)“那么,你们曾经被感动过吗?
比如读到一篇文章,认识一个人,或者听一首歌。
”我继续启发孩子们。
他们零零星星地再次回答:
“没有,老师!
”这个答案,让我的心情沉重起来。
看着孩子们无邪的笑脸,我难以置信。
真的没有什么让他们感动吗?
(4)“你们的父母为你们付出那么多,也不曾让你们感动吗?
”
(5)“天天读书,周末补课,晚上自习,哪有时间被感动啊。
”有嘴快的孩子回答。
(6)我的心,被什么敲打着。
倘若,青春的回忆只剩下书本和试卷,那将多么乏味!
而对值得感动的事件毫无记忆,又是多么遗憾。
(7)清晰记得,多年前的那个正月十五,我提着行囊走出家门,对母亲的絮叨保持抵制的沉默。
外面正是鹅毛大雪,很冷。
我坐上车,催促母亲赶紧回家,她却忽然记起了什么,让我等等,立刻转身走回家。
不一会,她气喘吁吁地跑过来,塞给我一只热乎乎的热水袋:
“刚灌的,焐着就不冷了。
”车子发
动了,我一直没有回头,抱着热水袋,泪水流了一脸。
(8)那次,我第一次懂得感动,懂得了风雪中的母亲。
(9)20岁时,我曾经待业,想读书,又没钱交电大的学费。
一位好友来看我,不厌其烦地劝我振作,陪我一个下午。
临走时,她将一张
50元(那时可不是小钱)搁到桌子上,看见我的惊愕,她微笑着说:
“不要拒绝我,去买书吧,快乐地生活。
”
(10)感动就这样悄悄延伸。
(11)刚参加工作,第一次走上讲台的我紧张慌乱,嗓子也莫名其妙地哑了。
后面听课的是一位优秀教师,却一直微笑着,给我鼓励的目光。
下了课她走到我身旁,真诚地说:
“比我当年强多了!
”
(12)即使一面之交,感动也会不期而至。
(13)不久前,又在“感动中国”的晚会上看到徐本禹,一位放弃读研、到贫困山区支教的大学生。
他说:
“有一次我给学生们布置作文,其中一位同学这样写道,2008年,如果能到北京去看一看,住一住北京的平房,他就是最幸福的人……看到这里我流泪了。
很多次面对着孩子们我都流下了眼泪,不知道这是为什么……”
(14)然而,我知道他的眼泪为何而流。
。
(15)如果没有感动,我们的心灵将盛放些什么?
我们的幸福如何延伸?
肖复兴曾
在文章中写道:
“我们还能不能够被哪怕一丝微小的事物而感动得流泪,是检验我们心灵品质的一张PH试纸。
”感动,其实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检测。
如果你的心灵刀枪不入,坚强无比,那就是一块什么都不长的盐碱地了。
(16)生活里难免存在欺骗、背叛、诽谤和冷漠,但是,请让自己依旧被感动,为某个人、某个故事、某个瞬间流泪,而且被这力量催促着去做点什么……只有懂得感动,才会相信这个世界有干净的奉献,有纯粹的温暖;才会懂得世界万象,何为表里。
(1)文中记叙了4件让“我”感动的事,请用简明的语言分别加以概括。
①
②
③
(2)第(7)段中“外面正是鹅毛大雪,很冷。
”这一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3)第(6)段中画线句子“倘若,青春的回忆只剩下书本和试卷,那将多么乏味”的含义如何理解?
(4)请在第(14)段的横线上补写一句议论性的文字,来揭示徐本禹被感动进而又感动他人的内在精神品质。
(5)文章用“你遗失感动了吗”为题,好在哪里?
三、诗歌鉴赏(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
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
(1)~
(2)题。
四渡赤水出奇兵
横断山,
路难行。
天如火,
水似银。
亲人送水来解渴,
军民鱼水一家人。
横断山,
路难行。
敌重兵,
压黔境。
战士双脚走天下,
四渡赤水出奇兵。
乌江天险重飞渡,
兵临贵阳逼昆明。
敌人弃甲丢烟枪,
我军乘胜赶路程。
调虎离山袭金沙,
毛主席用兵真如神。
(1)《四渡赤水出奇兵》写了哪三个方面的内容,这三个方面有怎样的关系?
(2)找出这首歌词中用得准确生动、富有表现力的一些词语,分析它们的作用。
四、语言表达(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
8.毛泽东同志曾说,“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仿这个句子再以“课堂”为本体写一组比喻句。
课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作文(本大题共1小题,共50.0分)
9.成长路上,有许多东西会沉潜在我们的内心。
那里,也许有骄傲有尴尬,有快乐有痛苦,有感悟有沉思。
那也许是一个表情,也许是一种声音,也许是一件物品,也许是一幕场景……
请以“那 ,我永远的记忆”为题,写一篇文章。
请注意:
(1)横线上可填“目光、枫叶、小路、伤痕、风铃声”等。
(2)要有真情实感,字数500以上。
(3)不得抄袭上面这段话和这份试卷中的其他内容。
六、其他(本大题共2小题,共10.0分)
10.给下面加下划线字注音。
酣然入梦( )
蜷曲( )
焦灼( )
猝然( )
篝火( )
万籁俱寂( )
蓦地( )
愠怒( )
11.请你写出《长征》这首诗中与“万水千山只等闲”相照应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四渡赤水出奇兵》的中心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四渡赤水出奇兵》中表现山脉连绵、前路难行、天气炎热、红军战士饥渴难耐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过雪山草地》中表现红军战士在风雨、饥饿的考验面前仍然保持坚定信念和乐观精神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过雪山草地》中点明主旨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词语意思的分析理解能力。
要注意把词语放到具体的语境中分析理解。
本句中的“抢”字,要结合句子意思,还要结合文章的意思来确定。
解答此题要先介绍词语意义,再回答包含的深层含义。
“抢”是一个中性词,这里有“抢先”“争先”的意思,用在红军身上,是为了说明吃饭的迅速,赶紧吃了好上路.。
故选B。
2.【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及其重要词语的意义作用的分析理解能力。
仔细阅读《七律长征》,分析诗歌的内容、主旨和写作手法,及作者抒发的感情。
再分析题目各项内容是否正确,选出符合要求的选项。
本题ABC项表述都正确;D项中正确的表述是:
一方面表现了红军战士在极其艰苦条件下的乐观精神,一方面表现了红军战士对美好前途的向往和自信。
故本项表述错误,故选D。
3.【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词语的运用能力。
平时注意积累词语意义,用法。
解答此题要先分析词语意义,然后根据语境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入。
“跑”突出速度快;“冲”突出快速、有力地进来;“走”体现的是速度慢了;“爬”突出的虽然没有体力了,但是前进的决心不变。
所以依次填入的词语顺序应该是:
冲跑走爬。
故选B。
4.【答案】
(1)像春蚕在咀嚼桑叶 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 像山泉在呜咽 像波涛在澎湃
(2)记叙、描写。
(3)按照从上到下、由远及近的空间顺序安排的。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的默写能力。
对重要的句子要背熟,能正确默写。
默写时不出错字。
本题中注意“咀嚼”“驰”“呜咽”“澎湃”的正确书写。
(2)本题考查学生对表达方式的分辨能力。
平时要牢记五种表达方式名称及其特点。
①记叙。
记叙是写作中最基本、最常见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是作者对人物的经历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以及场景、空间的转换所作的叙说和交代。
在写事文章中应用较为广泛。
②描写。
描写是把描写对象的状貌、情态描绘出来,再现给读者的一种表达方式。
③抒情。
抒情就是抒发和表现作者的感情。
④议论。
议论就是作者对某个议论对象发表见解,以表明自己的观点和态度。
⑤说明。
说明是用简明扼要的文字,把事物的形状、性质、特征、成因、关系、功用等解说清楚的表达方式。
据以上特点分析,这段文字使用了记叙、描写的表达方式。
(3本题考查学生对写景顺序的分析能力。
分析句子内容,抓住体现顺序的词语来回答。
按照从上到下、由远及近的空间顺序安排的。
5.【答案】
(1)表达作者豪迈、喜悦的心情。
“奇观”指“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接起来,分不出是火把还是星星”。
(2)曲折 陡峭
(3)“之”字拐的路上 仰视 俯视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重点词语的词义和理解作者感情的能力。
细致读选文,分析选文的内容,描写的是红军战士跨越老山界时,险峻的地势形成的奇观。
作者对此发出的赞叹表达作者豪迈、喜悦的心情。
“奇观”指“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接起来,分不出是火把还是星星”。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分析理解能力。
通过分析作者描写的“之”字形的队伍,可以明确老山界的地形特点是:
曲折、陡峭的。
(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作者写作的立足点和写作的角度问题。
分析文本内容,由“在‘之’字拐的路上一步一步地上去。
向上看,火把在头顶上一点点排到天空;向下看,简直是绝壁,火把照着人的脸,就在脚底下。
”作者是站在了“之”字拐的路上观察的,观察顺序是先上后下。
即观察角度是:
仰视和俯视。
6.【答案】
(1)①临行时母亲急匆匆送给我热水袋感动了我;②一位好友在我困难时送票子感动了我;③一位优秀教师对我的鼓励感动了我;④徐本禹的事迹感动了我。
(2)铺垫,为下文叙事、描写提供合理依据;反衬,以天气的寒冷来突出被母亲所感动的温暖。
(3)假如青年时代的回忆里仅仅只有苦读和考试等情景,而没有被别人感动和感动别人的珍贵记忆,人生也是不够完美的。
(意思对即可)
(4)这绝非脆弱,而是大爱。
正是这大爱,才让他有勇气,扛住倾颓的教室,扛住贫穷和孤独,扛起了本来不属于他的责任。
(意对即可)
(5)一方面以提问的方式使文章标题醒目,能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发思考;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
概括文章的内容,先迅速浏览,获得整体印象,同时,可边读边划,迅速提炼出相关信息。
概括要点时,尽量摘引原文词句来概括归纳,并注意答题的全面完整。
分析这类题目,首先要确定答题范围,然后精读此部分,提取出与题目要求一致的答案。
(2)此题考查对环境描写作用的理解能力。
平时学习中要熟记环境描写的几种作用,一是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二是为下文做铺垫;三是推动情节发展;四是交待时间,时令;五是留给人想象的空间等。
第(7)段中“外面正是鹅毛大雪,很冷。
”这一环境描写为下文做了铺垫,为下文叙事、描写提供合理依据;反衬,以天气的寒冷来突出被母亲所感动的温暖。
(3)本考查学生对句子含义的理解能力。
理解句子含义,首先要把句子还原到文章内,根据“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的原则分析其含义。
本句的意思是:
假如青年时代的回忆里仅仅只有苦读和考试等情景,而没有被别人感动和感动别人的珍贵记忆,人生也是不够完美的。
(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的个性化理解能力。
根据语境内容,分析此时徐本禹流泪的原因。
写出能评价他被感动也能感动别人的原因。
这绝非脆弱,而是大爱。
正是这大爱,才让他有勇气,扛住倾颓的教室,扛住贫穷和孤独,扛起了本来不属于他的责任。
(5)此题考查学生对文章题目的作用的分析能力。
文章题目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种:
①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②文章线索;③作者感情的出发点;④具有象征意义;⑤语带双关;⑥提示文章中心;⑦吸引读者兴趣。
还要注意一个标题往往同时具备多种作用,答题时要根据文章内容作全面的分析。
7.【答案】
(1)第一个内容写红军所遇到的严酷自然环境和人民群众对红军的支持、拥戴。
第二个内容描绘了红军面临数十万敌军围追堵截的艰难处境。
第三个内容展现了红军巧妙摆脱敌人围追堵截的几次重大战斗场面,赞扬了毛主席用兵如神。
前两个内容有力地衬托了红军的英勇和毛泽东军事艺术的精湛。
(2)“出”“临”“逼”“袭”等动词富有气势,饱含深情,充分表现了红军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生动形象地说明了毛主席的用兵如神。
【解析】
(1)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分析理解能力。
仔细读诗歌,分析诗歌内容,借助能提示结构特点的句子,划分诗歌的层次,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内容。
第一个内容写红军所遇到的严酷自然环境和人民群众对红军的支持、拥戴。
第二个内容描绘了红军面临数十万敌军围追堵截的艰难处境。
第三个内容展现了红军巧妙摆脱敌人围追堵截的几次重大战斗场面,赞扬了毛主席用兵如神。
然后体会这三层之间的关系,前两层是最后一层的基础,前两个内容有力地衬托了红军的英勇和毛泽东军事艺术的精湛。
(2)此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优美语言的能力。
这类题型应先找准赏析的角度,如语言表达,写作手法,内容情感等,再结合语境作正确的赏析。
这里可以从词语运用方面赏析,具体的答题方法是:
词语+表达效果+表现了/赞美了什么。
示例:
“出”“临”“逼”“袭”等动词富有气势,饱含深情,充分表现了红军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生动形象地说明了毛主席的用兵如神。
8.【答案】示例:
课堂是知识的殿堂,课堂是放飞理想的起点,课堂是精神的家园。
【解析】
此题型考查学生的仿写句子的创造能力。
要求句式与原语段同,修辞相同,内容相似。
做题时首先要读懂原句(段)的内容,弄清例句的形式(句式特点、修辞方法、句与句之间的关系),把握答题要求。
按照原句式特点仿写出句子,句式要用比喻修辞手法,三个句子要构成排比句式。
内容是阐释课堂的作用。
示例:
课堂是知识的殿堂,课堂是放飞理想的起点,课堂是精神的家园。
9.【答案】略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写半命题作文的能力。
先要补题,根据所给的题目“那 ,我永远的记忆”,要补出的是经历的事情,或者感悟深刻的体验。
填入的词语可以是“目光、枫叶、小路、伤痕、风铃声”等;然后要确立主旨,就是那目光,为什么成了永远的记忆,记叙事例,表现出这目光对我的影响之大。
在具体写作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有精彩的细节描写,二是情节要生动,富有波澜,三是语言要优美,四是取材要典型。
做到这四点,你一定能写出优美动人的考场作文。
10.【答案】hān quán zhuó cù gōu lài mò yùn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字音拼读能力。
需要学生在平时多读课文,注意读音,多积累词语,多读课下注释,多查字典等工具书。
本题注意“酣”的正确读音是“hān”;“蜷”的正确读音是“quán”;“蓦”的正确读音是“mò”。
11.【答案】
(1)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2)毛主席用兵真如神
(3)横断山,路难行。
天如火,水似银
(4)风雨侵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
(5)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名篇名句的背诵、理解、默写的能力。
默写题主要有:
直接性默写题、理解性默写题、迁移性默写题、运用性默写题、简单赏析性默写题五种类型。
解答此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
默写时要做到“三不”:
不多字、不漏字、不写错别字。
本题注意“逶迤、磅礴、侵”的书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年度 第一 学期 年级 第一次 月考 语文 普通 用卷配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