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自主有效学习策略的研究研究报告.docx
- 文档编号:23916874
- 上传时间:2023-05-22
- 格式:DOCX
- 页数:24
- 大小:49.75KB
初中生自主有效学习策略的研究研究报告.docx
《初中生自主有效学习策略的研究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生自主有效学习策略的研究研究报告.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中生自主有效学习策略的研究研究报告
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
“初中生自主有效学习策略的研究”
研究报告
山东省肥城市汶阳初级中学学习指导课题组
〔内容摘要〕自主学习是学生自己主动学习,自主获取知识的学习方式,它是建立在理论学习主体的认识基础上的。
逐步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这正是新课程所倡导的学习理念。
在这种背景下,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探索初中生“自主有效学习”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有利于学生主体地位确立,有利于学生主动地发展,能够更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自主学习,有效学习,学习策略。
一、研究背景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和创新人才的培养。
人们不再满足于对已有知识的掌握,一次性教育必为终生教育所代替。
不仅使受教育者掌握一定知识与技能,而且首要任务是学会学习,并且能自主创新性的学习。
因此,学会学习,让学生掌握科学学习的方法,教会学生能够主动地、创新性的选择学习方法,创造与自身特点相适应的学习方法,找到一条务实高效的科学学习的路子,使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策略,提高学习的有效性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潮流,也是终身学习理论的具体实践。
我镇是一个人口大镇,生源组成较为复杂,有非农业子女、个体经商子女、农业户口子女、外地户口、转学的学生等。
因受家庭背景、学校教育、个性品质等影响:
有些学生娇生惯养,学习缺乏刻苦;有些学生放任自流,精力不集中,不会课堂听讲;有些学生厌倦学习,缺乏浓厚持久的学习兴趣;有些学生不会看书、不会规范使用学习工具,不能按时完成作业等诸多不良学习习惯。
总而言之,学生的学习状况不尽如人意,其共性是不会学习。
主要表现在缺乏正确的学习态度,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学习上花的时间不少,但学习效率很低;没有一个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时间分配不合理,学习不得要领;学习与社会工作和课外活动的关系不能处理好,常常因工作或活动影响学习,上课时注意力不能集中,不能很好地排除各种内外因素的干扰,听课效果差;不善于利用身边的学习条件等等。
学生以学为本,学习是学生的首要任务,学习是学生的基本活动。
各类研究表明:
一个学生的成才,不仅要依赖于智力因素,而且更重要地是依靠非智力因素或认知因素。
这其中就包括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习惯,决定了每个人如何更为充分地开发自己与生俱来的潜能,从而获得成功。
引导学生了解中学学习的特点,弄清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使学生掌握一套“科学、省时、高效”的学习方法,学会学习,增强学习效果已成为广大师生共同关注而又亟待解决的一个现实问题。
我校在“九五”期间立项研究了“学法指导”课程,在“十五”期间立项研究了省级“学习指导”课题,先后结题的过程中积累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锻炼和培养了一批教科研骨干教师队伍,这是开展本课题实验的有利条件。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转变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积累自主有效学习策略的实施经验。
(2)课题研究促进学校教育科研工作,营造更加浓厚的学习氛围,促进校内外课程资源的开发,从诸方面提高学习策略研究的实效性。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使学生会学,而且使学生乐学、善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合作能力、探究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创造能力,使学生在学习中创造出符合自身实际、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寻求适合学生学习策略指导的内容和方法。
(4)探索自主学习的基本形式,探索对初中生进行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指导的内容和方法,构建自主有效学习的教学模式及评价体系,提高学习的有效性。
三、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及理论基础
(一)课题界定及理论假说
1.自主学习----所谓自主学习就是学生自己主动的学习,自己有主见的学习。
自主学习是全程性的,其完整的含义包括四个方面:
首先要对自己现有的学习基础、智力水平、能力高低、兴趣、爱好、性格特点、特长等有一个准确的评价;其次在完成学校统一教学要求,并达到基本培养规格的同时,能根据自身的具体条件,扬长避短,有所选择和有所侧重的制定进一步加强某方面基础、扩充某方面知识和发展某方面能力的计划,调整、优化自己的知识能力结构;再次按照既定计划积极主动地培养自己、锻炼自己,并且不断探索和逐步建立起适合于自己比较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能力;最后在实践中能不断修正和调整学习目标,在时间上进行合理的分配和调节,在思维方法及处理相互关系上经常注意总结、调整和完善,使之达到最佳效果。
自主学习也称“自我导向学习”,是“一种没有他人帮助,由个体自己引发以评断自己的学习需要,形成自己的学习目标,寻求学习的人力和物质资源,选择适当的学习策略和评鉴学习结构的过程”。
自主学习是建立在“学生是学习主体”的认识基础上的,这是一种适应时代特点的、崭新的学生观和学习关。
2.自主有效学习----是一个与“他主学习”相对立的概念,是对学习本质的概括,是高品质、高质量的学习。
一般指在教学条件下学习主体自觉确定学习目标、选择适当的方法、调节学习过程、评价学习结果的过程或能力。
3.学习策略----指教师为实现教学目标或教学意图而采用一系列具体问题得以解决的行为方式。
“指导”是教师对学生学习的实践给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指点式的培养活动,它侧重于对受教育者提供一种帮助和引导。
本课题旨在通过研究促进初中生自主学习的指导策略,达到激发初中生自主学习意识,培养初中生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学习习惯以及自主学习品质的目的。
4.学习能力-----指在学生顺利完成各项学校任务的本领,也即个性心理特征。
一般的说,学习能力高低与学习成绩好坏存在着正相关关系。
5.科学学习方法----从实际出发,符合学生任知特征的科学、务实、高效的学习方法。
有如下五个特征:
科学性、实用性、普适性、系统性、可操作性。
6.自主学习策略----主要是指学习活动中,为了达到一定的学习目标而学会学习的规则、方法和技巧;它是一种在学习活动中思考问题的操作过程;它是任知策略在学生学习中的一种表现形式。
学生要学会学习,寻找独特的方法,善于捕捉机会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都得运用一定的学习方法和策略。
科学学习理论认为,学生学习的过程是学生自主发展的过程,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发展与进步,提高学生德尔学习能力,为学生终生学习和自主发展打好基础。
试图帮助学生探索一条“会学、善学、乐学”的新路子,以提高学习效率和教学质量。
我们以教育学、心理学、新课程理念为根本以
学生为主体、自主发展的教学观念和培养学生学习的观念
心理学关于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相互关系的理论
认知心理学理论
素质教育理论为研究依据。
实验假说是:
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的指导,使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相辅相成,交互助长,能够提高学生单位时间内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
在这种实验结构下,学生在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技能策略与学习成绩诸方面均有明显改善和提高,学习负担减轻。
实验班的教学质量均优于一般学校或较以前大有改观,并能推进课堂教学结构的改革及新课程改革的实施。
相信“只要会学习,每个人都能学好”。
通过创设适宜学生科学学习、自主学习的外在条件,培养学生的内在素养,使学生在学习上掌握客观规律,并且发挥主观能动性,从而成为创新人才。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
1、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是认知主义的进一步发展,该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学习者得到的知识是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他要靠学生自觉、主动地完成。
教师和外界环境的作用都是为了帮助和促进意义建构,这些都需要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2、教育学理论
从生理机制上来说,习惯是一种后天获得的趋于稳定的动力定型。
习惯形成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一定的刺激情景与个体的某些动作在大脑皮层上形成了稳固的暂时神经联系――条件反射连锁系统。
这样,当个体在同样的刺激情景作用下时,条件反射的连锁系统就会自动地出现,人就会自然而然地或自动地进行同样的有关动作。
由此也不难看出,学习习惯的形成,无非就是引导孩子长期实践和应用良好的学习方法和策略,以使他们形成稳固的学习行为。
从现代课程标准及理念的要求来说,“以人为本”的理念决定了人是教育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一切教育教学都必须以人为中心,以促进儿童的个性全面和谐发展为根本目标,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模仿性、可塑性、巩固性强,培养学生自觉学习,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成为学习的主人是促进学生个性健康自由全面发展的条件,更是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的需要。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各科课程标准在教学目标中更是明确提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要求。
在《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手册》、《学生一日常规》中也有关于学习习惯及学习行为的要求。
现代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随着可持续发展的内涵的不断丰富,人们正逐渐认识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首先落实在人的可持续发展上。
21世纪对人的基本素质赋予了新的要求,注入了新的内涵,终身学习的思想观念正在变为社会及个人可持续发展的现实要求,“学习社会化”、“终身学习”是发展的趋势。
如果形成不良的学习习惯,长大后去改正将是非常困难,以至影响学习效果,影响将来的前途和生存的环境。
只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自觉不断地学习,才能顺应时代的发展,满足社会的需要,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在课题中注重对教育学理论的使用,对课题的研究产生了较好的效果。
3、人本主义理论
人本主义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种心理学思潮,其主要代表人物是马斯洛和罗杰斯。
人本主义认为人的成长源于个体“自我实现”的需要,“自我实现”是人发展的根本动力追求目标。
当个体达到“自我实现”需要的高峰,也就进入了自由创造的境地,出现“高峰体验”——创造潜能的发挥或自我实现给人以最高的喜悦,这种主观上的感受是最高的奖赏和奖励。
教育的作用在于提供一个安全、自由、充满人性味的心理环境,使学生固有的优异潜能自动地得以实现。
人本主义体现了学生的主动发展思想和主体发展地位,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就是要变“以教师为中心”为“以学生为中心”,明确教学的目标在于促进个体的可持续发展。
在教学中,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地位,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协作者和鼓励者,这便是本课题研究所追求的教学效应。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及具体内容
(一)研究目标
通过本课题研究与实验,初步构建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素质,注重培养学生以自主学习为目标的中学教育理论构架和实践体系;在这一过程中,使参加实验(实践)的学生在各学科知识、能力、习惯及相关的基本素质上,特别是在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上,较之同年级基础相当的其他班级学生有显著的提高。
课题研究的目的是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各学科学习“基本过关”,学生在高中或以后阶段的学习中可以得到更加充分、自由的发展。
在本课题中,仔细分析学生行为习惯以及形成的原因,找到对策,希望通过变革教师的教育行为来影响学生的学习行为习惯,以“教”带“学”,促进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共同提高。
1、通过对初中生学习策略的研究,探索对初中生进行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指导的内容和方法,使学生在高效率、高质量获得知识的同时,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能根据学习情境和自身构建初中生自主学习的具体目标,形成促进初中生自主学习的指导策略,提高自主学习的有效性。
2、初中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得到增强,自主学习的能力得到提高、自主学习的习惯以及自主学习的品质得到培养。
3、转变教学方式,形成高效率、高质量的“双高”课堂。
4、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率和教育教学质量。
5、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素质
6、构建初中生自主高效学习的理论体系。
(二)研究内容(含子课题)
1、自主学习的心理内涵与策略的研究
自主学习心理内涵:
①成功时的愉悦感,失败而不沮丧;②对已知批判继承,对未知热情探究;③老师是师长,也是朋友,同学是兄弟也是合作者。
自主学习的指导策略:
①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情境;②设置富有探究性的问题情境;③营造有实效性的应用情境。
2、自主有效学习方法的研究
自主有效的学习方法:
①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正确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②如何指导他们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并能采用合适自己的学习方法;③注意知识、能力、情感之间的联系,加强综合、突出重点的研究;④注重知识的感悟、积累和应用、基本技能训练的研究。
3、主要子课题设置及其负责人:
初中生自学习惯的养成和自学能力培养。
(负责人:
周茂生陈明)
自主学习的基本形式。
(负责人:
宋其辉李德国)
自主学习的指导策略(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情景,营造实效性的应用情景)。
(负责人:
刘增全许向阳)
探索自主有效的学习方法(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正确的学习态度、如何指导学习掌握基本学习方法)(负责人:
周茂生赵钦涛)
初中生自主有效学习语文、数学、英语、理化的指导策略。
(负责人:
陈明张丽刘晓东)
构建“自主有效学习”的教学模式及评价体系,形成自主有效学习的指导策略。
(负责人:
董丰伟李建华)
(三)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初中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2、自主学习的基本形式的研究。
3、自主学习心理内涵的研究
(1)成功时的愉悦感,失败而不沮丧;
(2)对已知批判继承对未知热情探究;(3)老师是师长,也是朋友;(4)同学是兄弟也是合作者。
4、探索自主有效学习方法。
5、初中生自主有效学习语文、数学、英语、理化等的指导策略研究。
6、怎样对学生“自主有效学习”进行评价。
五、课题研究的方法和手段
1、调查研究法:
以当前在校学生为基础,通过座谈会、专访、测试、问卷等形式进行调查分析,通过网络调查,个案调查,分析共性与个性,写好调查报告,揭示现状,分析成因,建设对策。
2、实验研究法:
根据以上的调查研究和理论研究,本课题拟按照本课题研究的目标体系和实施方案,采用等实验,探索实施方案的可行性,同时边实验,边总结,边修正实施方案,力求得出一条转化学困生的新路子,切实做到在减负的前提下增加教学效果,使教育教学质量有较大提高。
3、案例研究法:
教育案例是对教育活动中具有典型意义的,能够反映教育某些内在规律或某些教学思想、原理的具体教学事件的描述、总结分析,它通常是课堂内真实的故事,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困惑的真实记录。
对这些“真实记录”进行分析研究,寻找规律或产生问题的根源,进而寻求解决问题或改进工作的方法,或形成新的研究课题。
4、行动研究法:
教师行动研究是教师在研究人员的指导下去研究本校本班的实际情况,解决日常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不断地改进教育、教学工作的一种研究方法,与行动研究密切相关联的是“教师即研究者”理念。
教师按照计划、行动、观察和反思的顺序,在教育科研人员、教育理论工作者的帮助、指导下,创造性地运用自己已经选择的、有针对性的教育理论,解决具体教育、教学问题,改善教育、教学工作,并对实践的结果作出总结和反思。
六、课题研究过程设计
本课题研究历时五年(2006.1---20010.12),共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
(2006.1---2006.6)准备与论证阶段
研究内容与目标:
调查了解、完成调查报告、前测选点、实验设计、形成研究方案、申请立项。
确立课题组成员,召开课题组成员会,安排课题实施工作等。
成果形式:
调查报告负责人:
周茂生陈明李德国
第二阶段:
(2006.8---2009.9)具体实施阶段
研究内容与目标:
确立课题组成员,召开课题组成员会,安排课题实施工作等,确立6个子课题,分课题制定子课题实施方案,并分头(学科)对各子课题进行实施研究。
构建“自主有效学习“的教学模式,探索课堂教学有效性评价体系。
构建起自主学习的基本模式、形成自主学习的指导策略。
总结出自主而有效的学习方法
在初一、初二年级每周开设一节学习指导课;每学期举行一次阶段总结,各子课题小组进行交流,推出研讨课;请学习指导专家作报告;每月一次子课题教研沙龙、互动促进;课题组撰写阶段研究报告、经验或论文,课题组成员编辑《自主有效学习策略集粹》。
召开研究成果展评会,举办观摩课。
成果形式:
研究案例
各子课题阶段实验报告
推出优质课
负责人:
宋其辉赵钦涛刘增全
第三阶段(2009.9---2010.10)深化研究阶段
研究内容与目标:
1.完善各小课题的研究并对各子课题研究结果进行验证和总结
2.按照预定目标在不同学科、不同年级对各子课题进行大规模地、深入细致的研究。
3、初步形成成果集,做好课题阶段性总结。
负责人:
张丽刘晓东许向阳陈明
成果形式:
形成《初中生自主有效学习集萃》
形成《学习案例汇编》
第四阶段:
(20010.10---2010.12)总结验收阶段
研究内容与目标:
1.做研究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调查及对比分析(后测)。
2.各子课题进行小结,课题组撰写结题报告和工作报告。
3.形成专著《初中生自主有效学习的理论与实践》。
4.申请专家验收。
成果形式:
形成结题报告
制作光盘、视频
形成研究专著《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空间里飞翔---------初中生自主有效学习的理论与实践》。
负责人:
周茂生陈明董丰伟李建华
七、研究的做法及主要成果
(一)理论成果
1、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主要包括以下七个方面内容:
(1)独立预习习惯的培养;
(2)确定目标习惯的培养;(3)相互交流习惯的培养;(4)质疑解疑习惯的培养;(5)概括知识习惯的培养;(6)运用知识习惯的培养;(7)自我评价习惯的培养。
2、探索了学生自主有效学习的基本途径
学生自主学习的操作设计
要素
项目
操作方法
学生行为
教师操作
独立
预习
1.从内心对课前预习及自主练习引起重视,自觉学习。
2.行为体现,知行统一。
3.准备一个《预习本》,记录不懂的问题。
4.准备一个错题本,记录学习中的错题。
5.自主练习:
1)尝试回忆2)阅读教科书3)看参考书4)整理笔记5)做小结
6. 练习内容:
1)进行试卷分析2抓基础知识的练习3)抓好各类题的解法4)阅读《错题本》,提高做题的准确率
7.练习有计划:
1)时间要相对集中一点。
2)相近学科不要安排在一起。
1.明确课前预习及课后练习的重要性,加深学生的认识,引起学生的注意。
2.注重指导
3.方法指导,促其掌握。
4.教师督促,课前检查。
5.树立榜样,典型示范。
确立
目标
1.学生制定自己的近期目标,教师指导并督促其执行。
2.定期总结反馈,查漏补缺,以求最佳。
3.调整状态,以积极的心态对待自己的学习生活。
1.指导学生明确目标的重要性,让学生相信“要成功就必须有目标”。
2.指导学生制定短期目标:
日计划、周计划。
提出
问题
1.用最敏锐的眼光、最激烈的思维上好每一堂课。
2.敢于、善于、乐于提出问题。
3.对自己的学习情况定期做以小结。
1.让学生明确一切创造都开始于问题的提出。
2.教师指导学生从“有疑处见疑”到“无疑处见疑”。
(1)创设质疑的条件a、以问引问b、启思设疑c、引入竞争
(2)创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
a、鼓励质疑,挑战权威b、善待怪问错问
3.教授以正确的思维方式,着重培养学生的洞察力、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概括
知识
1.准备一个笔记本。
2.学着概括,逐步将知识系统化。
3.敢于交流,接受大家的评点。
1.学生讲明“概括知识”的重要性。
2.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概括知识。
3.给学生提供概括知识的时间及机会,学生交流,教师点评。
相互
交流
1.抓住每一次交流的机会,锻炼培养自己,变有意识的、有目的的交流为无意识自动化的交流。
2.通过相互交流培养自己的综合能力,提高自己的素质。
1.用身边成功的榜样教育学生积极、参与学习交流。
2.教师大力鼓励生生之间、师生之间、家长与孩子之间的交流。
3.领导重视,利用各种机会大力鼓动和宣传,激起学生参与交流的欲望。
4.对学生进行实践指导。
5.营造相互交流的氛围。
自主
评价
1.抓住机会,积极自评。
2.准备一个自评记录本,记录评语以自省。
3.小组互评或集体评。
4.评选自评好、进步快的学生现身说法,榜样示范。
1.教师向学生讲明“自主评价”的重要性。
2.给学生提供自主评价的机会。
3.鼓励学生自主评价,了解学生的心理。
4.教师访谈,督促学生自评。
5.与家长沟通,对周评或日评好的同学给其家长发表扬信。
6.教师评价要公正、客观、及时。
对于好的饿学习习惯要及时给予鼓励;有不良习惯的苗头,要及时给予提醒和制止。
3、总结了学生自主有效学习的具体经验。
在学校总课题研究过程中,许多教师结合本学科的特点及学生的实际,还能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某以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并总结出若干可借鉴的经验。
在“培养学生预习习惯”方面,语文教师李德国、刘晓东总结出四点经验:
其一是注重预习方法的指导。
语文学科预习一篇课文,一般要按以下步骤进行:
(1)阅读课文前面的预习内容,明确预习要求。
(2)通读课文,了解课文的概貌。
(3)在课文中找出生字词,并运用字典自学生字词,联系课文的内容理解生字词的含义。
(4)参照预习要求和课后思考题再读课文,提出疑难问题。
其二是激发学生预习兴趣。
具体经验是:
(1)在方法上先扶后放,开始训练学生预习时,可安排在课堂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预习,逐渐放到课后由学生独立进行。
逐步提高要求,让学生有成就感,引发学生的预习兴趣。
(2)善于发现学生的进步,及时表扬和鼓励,让学生体验成功,诱发学生的预习兴趣。
(3)把竞争引入到预习活动中,激发学生的预习兴趣。
其三是长期坚持督导。
在培养学生预习习惯过程中,教师长期督促学生按要求和步骤进行预习,及时发现错误并予以纠正。
预习作业要严格检查,使预习活动切实落实。
其四是组织学生开展预习经验交流,提倡互帮互学,互相督促。
只有长期坚持不懈的这样做,久而久之,才能使学生养成预习习惯。
在“培养相互交流习惯”方面,许多教师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经验。
赵钦涛老师在语文教学中,总结了“多维交流的经验”:
(1)独享式交流。
即阅读个体与作者与文本进行交流。
用心领悟课文内容及其中心思想,找出难解为惑之处。
(2)共享式交流。
即阅读个体相互交流、相互补充心得,以得到共同的"享受”。
(3)研讨式交流。
即阅读个体在“独享”与“共享”的过程中,遇到难解为惑的问题,提出来共同进行讨论。
(4)立体式交流。
即生与生、师与生之间的三维交流。
交流的内容可以是为惑不解的问题,可以是品赏后的心得等等。
在“学生合作交流学习的习惯”方面,宋其辉老师总结了三点做法。
(1)让学生敢于表达。
我们在课堂上,常常会发现一些学生总是沉默,其中有不少人对自己的发言有种种顾虑——怕自己的意见不能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赞同,怕同学笑话,怕和大多数同学的看法有分歧,所以,教师要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积极地创设宽松的交流氛围,对每一位发言者都要给予鼓励,并要求学生用掌声表示支持,教师要多做正面评价。
(2)教学生学会表达。
对于一个问题,有些学生往往有自己的想法,但不能够很好地表达出来,这时教师就要帮助他们理清思路,并在表达方法上给以指导。
(3)教学生学会取长补短。
当学生相互交流时,常常会出现多种意见,这时教师要教会他们取长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中生 自主 有效 学习 策略 研究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