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高考风向标看高三历史复习教学的练习.docx
- 文档编号:23916830
- 上传时间:2023-05-22
- 格式:DOCX
- 页数:12
- 大小:27.04KB
从高考风向标看高三历史复习教学的练习.docx
《从高考风向标看高三历史复习教学的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高考风向标看高三历史复习教学的练习.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从高考风向标看高三历史复习教学的练习
从高考风向标看高三历史复习的“教”、“学”、“练”
高考命题的指导思想:
考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课程标准的要求;学科素养和学习潜力;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分析解决问题能力(考查重心)。
高考试题的命题原则:
不拘泥教科书,远离教材,越来越远;高考命题不涉及课本结论;三分之二以上的内容与教材无关或说没有直接关系。
以上指导思想和命题原则,促使高三复习一定要锁定如下教学目标:
考什么教什么,怎么考怎么教;考什么:
考过程、考解释、方法;教什么:
重过程、重解释、重方法。
一、学科素养和能力立意的考察目标要求历史教学要做到教学立意高远与基本知识落实、基本技能培养相结合。
1、教学立意高远,体现历史的学科价值:
高考历史重在考察学科素养,即考生要能秉持理据正确地认识历史,公正地判断善恶,要有善待他人的悲悯之心、关心社会的责任意识等等。
2014年41题抗日战争题,涉及中日关系,倡导合作抗日、彰显民族团结的基本精神,2014年45题司法改革,体现法制化建设的基本精神,都具有很强的教育功能,引导学生关注现实,培养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的高考立意一览无余。
教学立意简单地说,就是你让学生理解什么,历史教学究竟让学生理解什么呢?
教学立意提供一个可资借鉴的世界、一种道德判断、一种价值取向、一种思维方式、一种内在的精神、一种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
莫言的《娃》序言感想:
有两大段文字专门讲了自己关于悲悯的看法“不是苏联战争片中和好莱坞大片中那种模式化煽情的悲悯;不是那种全社会为一只生病的熊猫献爱心,但置无数因为无钱而在家等死的人于不顾的悲悯”“只揭示别人的心中的恶,不袒露自我心中的恶,不是悲悯,甚至是无耻”,一种悲天悯人的普世情怀、一种不迎合时代的批判精神,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重要原因。
具体到课堂教学,一节课要求追求教学立意,一个专题也要追求教学立意。
评价一节高中课,首先看的就是教学立意。
没有立意的课堂教学,只在方法上讲求花样,最终学生仍漂浮在知识的表面上。
总而言之,教学立意,是我们课堂教学应该抓住永恒的主旋律。
示例:
不同角度看上海晋元中学李惠军公开课评议----百家争鸣,多元并存,引领思考,推动教学改革进步。
2、高考能力考查与方法培养:
寻找解析高考题的敲门砖,
示例1:
关于钱理群“告别教育”的感想,任教五十年,在2012年教师节前夕宣布“告别教育”。
“告别”教育的意图“—切不能为应试教育服务的教育根本无立足之地。
”2012年教师节前夕。
从北大退休后,他投身中学教育十年,却得到屡战屡败的结果。
(1)基本史实---解题之基:
基础知识扎实,不一定能考好,但是基础知识不扎实,去一定考不好。
史实再现。
以(课)本为本,重史实,积淀基础知识,突出重点知识,知识补充要适量适度,绝非多多益善。
读书读懂更要读全、读细,设计思维导图增强时序性系统性,从小处做大文章。
(2)基本解题技巧方法---审题技能、阅读技能、答题技能;归纳、概括、比较、判断、论证等基本方法。
排除干扰的技巧、规范的解题步骤与方法。
示例2.典型的技巧题,但是对学生的阅读能力能力、分析能力有较高要求。
从内容上体现近代文化发展,从命题技术欠影响该题的含金量。
[2014·新课标全国卷Ⅰ30]20世纪20年代,上海成为中国电影的制作中心,当时在上海放映的各种影片中,外国片与国产片比例约为2∶1;而在北京和天津,这一比例高达5∶1甚至6∶1。
上海与京津放映中外电影比例不同,能够说明这一现象的应是( )
A.外国电影的制作水平较高B.京津民众对外来事物更具热情
C.中国电影拷贝流通税费重D.上海民众的社会心态更为开放
审题、答题技巧和机智水平直接影响到得失分。
如选择题在考生完全不会的情况下,如何猜对答案,就有一个方法和技巧问题;主观题是由人工评阅的,考生落实到卷面上的答案与评卷规则和阅卷思路、习惯越吻合,得分的机会就越大,反之亦然,同样涉及到答题的技巧方法问题。
(3)基本的分析解释评价方法:
归纳概括的方法、背景影响的分析方法、评价论述的方法。
既要授之以道,也要教之一术,把历史教育的美好理想与应试教育的功利完美结合,处理好矛盾中的对立统一关系,才是一名优秀的历史教师,才能适合当下的需要。
二、命题的专业性和开放性引领课堂教学做到深度与广度相结合:
1.命题的专业化倾向突出表现题目由大量陌生的研究领域的专业素材构成。
教学启示课堂教学要有历史的专业深度。
庄子“风之积也不厚,其负大翼也无力”
历史命题考察学科素养,体现学科价值、具有鲜明的专业性。
历史题不是语文题,仅凭阅读能力就能一决高下,历史题的解决必须重视史实、秉持理据,材料阅读分量加大和阅读难度降低的基本趋势通过最近两年的高考试题已然非常明显;历史题不是政治题,条理清晰的理论论述就能评定乾,历史题的解决要史论结合,求真务实。
历史命题的专业性特征决定了历史教学要有自己的专业特色、专业深度,突出专业理解与专业思考,只有这样,才能增强考试复习指导的预见性,防止事后之明。
专业理解与专业思考的基石是历史概念,深化概念理解是教学重中之重,这是历史教学的牛鼻子。
概念解析向纵深化延伸,概念的本质特征要解析透彻。
示例1:
2013年高考文综全国一卷24墓葬题,理解概念本质-----分封制(分权制),郡县制(集权制)。
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
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
这表明( )
A.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B.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
C.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D.东方六国仍严格遵行西周的分封制度
对于本题,从考生反馈信息看,学生选B的现象很多,即“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君主集权”,原因在于考生对分封制的核心特征认知不准确。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特点之一就是最高统治集团尚未实现权力高度集中,西周时期王权之上、家天下、“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土地国有制度及依照血缘关系的远近亲疏形成严格的等级序列,形成了众星拱月的政治格局,强化了中央控制能力,增强了中央和地方诸侯国的关系,为以后秦朝中央集权制统一国家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但是分封制发展到后来的真实状况并不像原先构想的那样上下一体,“西周时,社会经济落后,交通不便,在那样一个大国中要实现秦汉以后的统一,并建立中央集权,是不可能的。
………又由于自然经济关系,各地互不往来,各自为政,自由发展,都成为半独立或独立王国”,分封制下等级关系的发展,最终分化了周王的权力,使周王室不再被诸侯尊重,这与君主集权是对立的,分封制基本特征是地方分权而非君主集权,干扰选项B的历史描述与历史事实基本相反,所以选项B“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是不妥的。
示例2:
(2010年浙江卷文综17)中国古代学术史上曾发生过一次著名的理学家辩论,甲方批评乙方做学问“支离”,乙方批评甲方做学问“太简”。
下列各项中,属于当时甲方代表人物主要观点是
A.格物致知B.发明本心C.知行合一D.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
示例3:
(变式训练启示—概念不透):
(原创题2013年濮阳市3月摸底考试)我国古代历史上有一著名学术争辩,其中一人写了一首诗,这首诗的重点是“易简工夫终久大,支离事业竟浮沉”两句,这两句诗文明确了作者做学问的立场和观点,该作这最有可能是()
A.陆九渊B.朱熹C.王阳明D.王夫之
理学往往着眼点本体论、认识论、心性论及程朱理学陆王心学的比较,却未真正理解理学,学生做题一错再错。
“”
又如“存天理,灭人欲”,也绝非简单的禁绝欲望那样简单,朱熹关于“天理”与“人欲”的论述:
“饮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
”(正常的欲望是天理,追求过度享受,就是人欲),避免对存天理,灭人欲的误读,也是有失公正客观地认识朱熹这个历史人物。
2.历史命题从试题内容呈现、命题形式、答案的呈现都具有很强的开放性,教学的启示在于增加历史解释,拓展宽度。
(1)试题内容的开放表现为,大量陌生材料且专业性极强的史料入题,选做题15分的入题内容与选修教材的教材内容更是毫无干系。
教学启示教师活化教材与方法,活化思维。
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景,提出新问题的历史命题特色使考生不再是历史知识的搬运工,而是一个依据新材料、新问题独立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也可以说是一个在新的历史情景下重新学习历史的过程;这种命题使考生不能再墨守陈规,不再只是历史知识的贮存器,而是要具备独立自主灵活的思维能力,依据新情景得出“求真务实”的历史结论。
对于教师课堂教学的直接影响,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问题的设计、教学过程的呈现特征,也要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景、提出新问题,用理性和有意义的问题引导学生独立自主地进行学习和思考,改变保守僵化的思维定势,避免被既有的历史知识和历史结论所绑架,
示例1.(2013年文综30)1928年中共六大通过的《政治议决案》指出:
各省自发的农民游击战争,只有和“无产阶级的城市的新的革命高潮相联结起来”,才可能变成“全国胜利的民众暴动的出发点”。
这反映了当时中共中央( )
A.主张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B.坚持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模式
C.重视农民战争与城市暴动的结合D.认为农民阶级是取得革命胜利的主导
该题学生选C的现象较多,对于其中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定势思维在作怪,1928年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工农武装割据理论等知识已深深印入脑海,解决这道题时,不由自主地把重视农村力量、重视农民斗争作为这道题的合理因素植入答案,A、D两项信息重心显然不符合材料意思,定势思维使学生绝对不敢轻易选B,因为该选项与学生的既有知识储备冲突,C选项便成为很多学生的首选。
近几年高考命题源于教材、高于教材、甚至远离教材的趋势非常明显,本题以文字材料设置新情境,要求学生在读懂材料的基础上获取信息、分析各选项,理解当时中共中央在革命道路选择上的特征。
示例2.。
(原创)中世纪时期,英国农民领袖约翰·保尔告诉其追随者说:
“我的善良的人们,——直到所有的商品为人们所共同拥有时,直到既没有农奴也没有绅士、我们人人平等时,英国的事情才能办好,在任何时候都会办好。
”这样展望的理想具有的特征是:
A、民族主义B、自由主义C、共和主义D、社会主义
目前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一是材料教学的意义已形成共识,基础性做的较好,开放性稍有欠缺。
即“用一段材料证明教材中的某个结论”很普遍,从异于教材的角度去寻找新的问题视角做的不够。
(2)命题形式的开放表现为题型的一变再变,教学启示在于瞄准能力定位,破解变化之困。
从出题形式看,文字叙述、数字表格、柱状图、地图漫画等多种形式相结合,从考试题型看,全国卷文综41题一改再改、一变再变,41题是开放性试题的典型例证。
2011年(课标卷第一年)--全国一卷文综41题评材料中关于西方崛起的观点,2012年--全国一卷文综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冲击—反应”模式继续沿袭。
2012年备考以上一年为示范,把论述题练了又练,文综得分创新高。
(12高考:
240分以上4分247分)
2013年文综41题的出现了大变脸,2013年全国一卷文综--比较图(a)、图(b),提取两项有关汉唐间历史变迁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连续两年题型的固定,13备考41题所有模拟题基本上都是观点论述题,明显进入模式化城市化,文综41题已经走入死胡同。
高考前夕,考纲出台以后,大约是4月份,已有题型变化的信息,是否引起足够重视?
考试的正是反应方寸大乱、垂头丧气着者甚多。
2014年变化“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该目录提出一条修改建议,并说明修改理由。
”(“观点正确,符合历史事实”即可)。
“观点正确”要求正确的历史观,体现学科价值;“符合历史事实”即可,要求多视角、多层次、多类型进行历史解释,体现重视生本发展。
命题形式在变、题型在变,但是考察的方向不变,即能力立意,即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
瞄准能力定位无比重要,瞄准能力定位才是以不变应万变之本。
14年备考体会:
虽说不不知道出什么题,但已在拘于固定的模式,学生也已有充分的心理适应,与13年备考相比14年备考在应对开放性试题方面有了质的进步。
(3)试题答案的开放表现为不拘一格、言之有理即可得分,教学启示在于对历史事物、历史现象解释与评价多元化。
试题答案的开放集中体现为文综41题:
2011、2012年两年的41日没有参考答案,只有评分标准,采用等级评分制;2013年、2014年有参考答案,要点评分,但是答案不唯一,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2014年变化“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该目录提出一条修改建议,并说明修改理由。
”(“观点正确,符合历史事实”即可)。
一份优秀的答案呈现着一名优秀学生具备较强分析判断、理解阐释、逻辑严密等可贵的思维品质,而学生的历史理解、历史解释与分析评价能力的形成内含着闪现着教师对历史现象、历史事件的理解解释、分析评价能力的高低。
教师多维度的的历史解释有助于学生理解原因与结果的多样化,懂得历史变化的复杂性,教师科学精要的历史解释有助于学生理解基本概念的准确性,教师丰富的细节解释有助于填补历史断点是使学生学生形成丰富的情感、抽象概念的化解和思维能力的发展,教师睿智的历史解释有助于学生升华对历史现象的认识与评价。
示例1:
托克维尔在《旧制度与大革命》中指出“……大革命是在人民对苛政感受最轻的地方爆发的……路易十六统治时期是旧君主制最繁荣的时候,何以繁荣加速了大革命的到来。
……革命的发生并非因为人们的处境越来越坏……法国大革命前二十年,人口在增加,财富增长得更快……何以减轻了负担反而激怒了人民……经验告诉我们,对于一个坏政府来说,最危险的时刻通常就是它开始改革的时候。
”“大革命何以在人民对苛政感受最轻的地方爆发的”?
示例2:
辛亥革命----听听异样的声音,挑战主流:
张鸣“辛亥革命是一场没有准备好的大变革”谈谈原因的理解;雷颐:
“这次革命是各方力量博弈、妥协的结果,所以比较温和”,谈谈认识。
示例3:
刘瑜《民主的细节》“美国的开国之父们在设计美国宪法时,主导思想本来就不是民主最大化,而仅仅是制衡最大化”。
谈谈如何理解1787年宪法的基本精神。
对于一部分“优等生”而言,迁移运用知识一般不成问题,不能依据借助新材料有新的生成则非常普遍,这些是很多学生考场败北的重要原因。
发挥课堂教学的引领作用,坚决坚持“解释多样化,评价多元化”的原则,面对综合全视角多层次分析和阐释历史。
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过多关注知识结构的构建、答题模式的训练。
评价与解释历史想象模式化现象严重。
郭富斌:
历史教学中,很多老师喜欢从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入手解读史事,评价历史人物总是讲两点论。
这在理论上没有错,但长此以往,会导致历史教学的程式化,反而把学生的思维限制了,甚至给扼杀了。
实践证明,老师在讲课时讲一点,将其中最为关键最有意义的一点,其他各点可以一言带过。
抓住关键的一点可能是最难理解的一点,对学生思考问题更有帮助,对培养学生深刻思考问题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其他各点,学生完全可以通过自己的阅读加以解决。
答题的模式、分析评价的基本方法不能少,当模式化会造成思维走向僵化,就会影响考生不能“求真务实”的历史结论。
对于历史综合性试题的答案组成而言,“广度比深度更为重要”。
历史解释要社会当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所支配的。
鲁迅“穷人绝无开交易所折本带来的懊恼,煤油大王哪会知道捡煤渣老婆子深受的酸辛,饥区的灾民大约不去种兰花贾府上的焦大,也不爱林妹妹的”
三、重视高考真题的选用,加强规范性训练与解题指导,充分发挥试题的价值和功能。
1.充分发挥高考真题的资源型价值
真题训练是最好的训练方式。
真题是最接近高考,试题选择上首选高考真题,把握题型结构和参考答案构成、揣摩难度、了解价值取向等,围绕真题,少走弯路。
再者真题讲评要到位。
不仅讲知识讲方法,还要把真题作为拓宽延伸教材的重要资源,帮助加深对历史现象的理解。
示例:
(2011年新课标卷文综31)1900年6月21日,清政府颁布“向各国宣战懿旨”。
6月26日,浙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等与列强驻上海(一模)领事商定《东南保护约款》。
规定“上海租界归各国公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均归各督抚保护,两不相扰,以保中外商民人民产业为主”。
这表明
A.列强在华势力受到有效遏制B.清政府中央集权面临危机
C.地方实力派成为列强代理人D.地方势力与朝廷分庭抗礼
学生实际做题中错选C和错选D的现象非常多,教师除了帮助学生认识“东南互保”体现和暴露了当时中央集权面临危机(清政府统治面临危机)之外,不放进行拓宽延伸,如借机提出问题“你怎么评价这一现象?
”,激发学生思考,利用史学家陈旭麓的观点(附后)开阔视野、提升认识,实现高考真题价值的最大化。
关于东南互保:
一方面,它压抑了南方地区的反帝运动,另一方面,它又阻止了八国联军的南下蹂躏;一方面,它免除了列强在扑杀北方义和团时的南顾之忧,另一方面,它又使战胜之后的列强在处置中国时不能不正视驻守东南的几十万军队。
-------陈旭麓
2、研究高考试题的答案构成。
重视学生的答案生成,积累优秀的答案资源,供学生借鉴参考,提高试题答案的升值空间。
对于开放性试题意义重大。
目前的开放向试题答案评定2011、2012年两年的41日没有参考答案,只有评分标准,采用等级评分制;2013年、2014年有参考答案,要点评分,但是答案不唯一,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示例2:
(2008年海南)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略)
评述中国古代商人社会地位的变迁。
(12分)
参考答案结构:
叙述变迁(是什么);变迁原因(为什么);总体评价(说明了什么)
范文参考:
总体评价:
基于原因和变化过程,形成综合性的信息解读,得出规律性认识。
总体评价:
商人社会地位提高是生产力发展,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重农抑商政策是违背经济发展客观规律,虽在封建社会初期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长远看不利于社会经济发展。
所以农商并举、农工商并重,社会各阶层和谐共处,才最有利社会发展。
清朝商人地位高于士,也不是正常的社会现象。
学生答案:
总体评价(葛茂林)
总的看来,商品经济发展,政府对商业活动的限制逐渐放松,商人地位日益提高,但重农抑商政策并未改变,封建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决定了耕织结合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结构居于主导地位。
受生产力发展水平及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商业只能作为小农经济的补充,决定了商业的主体—商人在封建时代的社会地位并不得到重视,也无法成为社会的主体。
建议老师做下水做答案,目的不是与学生一决高下,而是增加题感,帮助学生寻找题感,同时
3、正确认识模拟题的价值与瑕疵,坚持好题精做、偏题不做,避免小题大做、滥做误做,
(1)重视模拟题的价值,好题精做:
(以改革与变法题为例)
示例1:
王莽改制
2012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
材料西汉后期,大商人、大地主兼并土地,占有奴婢,社会矛盾加剧,“改制”呼声高涨。
以改革家形象出现的王莽代汉创立“新”朝,以《周礼》为依据进行改革。
……“新”政权建立前后七八年间,推行了四次币制改革。
。
币制改革与王莽的其他改革,均告失败。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王莽改革的目的。
(5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王莽币制改革失败的原因。
(10分)
参考答案:
(2)2011年4月东北三省四市统一考试暨沈阳市高三教学质量监测
(二)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命题:
东北三省四市联合命制
44.(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今更名天下田曰‘王田’,奴婢曰‘私属’,皆不得买卖。
”即恢复井田制。
……。
——摘自施丁《汉书新注·王莽传》
材料二“王莽行政,重礼制,恤民生,着眼于社会经济,其本原皆出于王(吉)贡(禹),而其病则在拘古。
”“富民豪族之兼并,贫富之不均,社会经济所形成之阶级,起而代古者封建贵族之世袭。
惟此一事,厥为西汉二百年最大待决之问题。
”
——摘自钱穆《秦汉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王莽改制的内容。
(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王莽改制失败的原因。
(9分)
(1)实行“王田制”;禁止买卖奴婢;实行五均六筦。
(每点2分,共6分)
(2)改制严重违反了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的规律;托古改制缺乏应有的创新;新制度本身的不成熟,触及了统治阶级利益,产生新的社会矛盾。
(每点3分,共9分,其他表述言之有理也可得分,但总分不得超过9分)
示例2:
清末新政:
(1)2013郑州4月份的二调卷模拟测试卷:
----两段史料
--------以上材料均摘自萧功秦《危机中的变革》
(1)根据材料一,概括清末新政出现的历史背景。
(5分)
(2)根据材料二,归纳清末新政的主要特点。
(1O分)
(2)2013年第45题(选修)(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一段史料-
1901年1月29日,慈禧太后以光绪帝名义在西安发布变法诏谕……史称“清末新政”。
——据《清德宗实录》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新政与戊戌变法的共同之处。
(6分)
(2)戊戌变法与清末新政两次改革的结果差异很大,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并指出清末新政的实质(9分)
相同:
不同:
史料数量一段,阅读量更小;史料来源特征,更为原始史料,
示例3:
高考题典型错题
(1)(2008年高考四川文综14题)有人反对王安石变法中的某项法令,认为它“将笼诸路杂货,买贱卖贵,渔夺商人毫末之利”,该法令是
A.青苗法B.均输法C.免役法D.市易法?
?
?
?
(2)模拟题错题示例:
4、规范性训练与解题指导,培养学生基本能力是解题之本:
重视历史解释、增强历史思考、指导历史方法、培养学习能力是制胜之本。
四、备考之殇:
(略)
后记:
2014年全市高考备考会上的讲座,有删减。
坚持原创,拒绝鸡汤。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 风向标 看高三 历史 复习 教学 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