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各章重点及其答案暨南大学自然辩证法考试资料.docx
- 文档编号:23903593
- 上传时间:2023-05-22
- 格式:DOCX
- 页数:14
- 大小:25.56KB
自然辩证法各章重点及其答案暨南大学自然辩证法考试资料.docx
《自然辩证法各章重点及其答案暨南大学自然辩证法考试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然辩证法各章重点及其答案暨南大学自然辩证法考试资料.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自然辩证法各章重点及其答案暨南大学自然辩证法考试资料
第一章
1、自然辩证法学科定位,体系构造、与科技学科的关系?
1)学科定位:
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部分。
是一门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社会科学与思维科学交叉的哲学性质的学科。
在科技与哲学的认识层次上,自然辩证法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具体学科中间层次的科学。
2)体系构造:
A.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是自然辩证法的理论基石。
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的基本内容是阐明自然界的本质、演化规律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确立唯物而又辨证的自然观。
是系统的自然观。
B.科学论与科学发现论:
现代科学本质上是自然地数学化语言,是实验性的知识,也是科学家们的活动方式。
在科学划界问题上,实验是区分科学与非科学或为科学的标准,也是检验科学真理的根本标准。
C.技术论与技术创新论:
技术是在科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是和科学又有区别,具有自己的本质和规律。
D.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
自然辩证法的落脚点和归宿,就是更好的实现改造世界的社会活动,从而更好的发挥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
现代科学与社会的深刻互动,凸显了科学技术与社会关系的哲学伦理问题。
3)与科技学科的关系:
自然辩证法在科学技术的具体学科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普遍原理之间,是处于一种中间的位置。
自然辩证法与科技学科有一定的区别,但更有紧密的联系,自然辩证法研究的问题比科技学科层次更高一些,研究一些比较宏观的问题;科技学科研究一些理论、比较精确的定理,以及设计实际的机器设备。
但是,两者研究的问题显然有着紧密的联系,是一般和特殊的关系。
自然辩证法与科技学科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自然辩证法对科技学科研究是有很大的指导作用的。
自然辩证法研究的很多问题是认识研究自然世界不可回避的问题,很多著名的科学家,同时也是哲学家。
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对象是自然界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自然辩证法的创立与发展同哲学与科学技术的进步密切相关,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与社会关系的已有成果的概括和总结。
2、自然辩证法的创立发展及历史渊源,与现代中国的联袂变化
1)创立发展:
自然辩证法的创立大约经历了半个世纪。
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您的基础,而自然科学则是一切知识的基础。
他们非常重视自然科学,一直密切注视着自然科学的发展状况。
经过多年充分的酝酿与研究,1873年5月底,恩格斯在写给马克思的一封信中提出了一整套“关于自然科学的辨证思想”,形成了《自然辩证法》的第一个提纲。
直到恩格斯去世,尽管《自然辩证法》著作终末完成,但自然辩证法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已经被实际地建立起来了。
1925年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首次在前苏联公开出版。
2)历史渊源:
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辩证法是在19世纪自然科学发展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从哲学思想的渊源上说,它依据自然科学发展的成果,对德国古典哲学中的唯心主义辩证法进行了唯物主义的改造。
系统地研究、建立和阐明马克思主义自然辩证法,主要是由恩格斯从19世纪50年代后期起进行的。
3)与现代中国的联袂变化:
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中国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和中国现代化建设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A)建国之前:
20世纪30年代,自然辩证法理论从苏联和日本传播到中国,中国学人和革命领袖们开展译介、学习、运用。
B)建国初期:
科学技术工作者学习自然辩证法,明确科学技术工作中存在着世界观和方法论问题。
C)工业化时期:
《自然辩证法发展规划》是国家科学规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自然辩证法是制定科技政策的理论基础。
D)改革开放时期:
自然辩证法紧密结合中国现代化建设,研究科技发展战略、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科技政策、科技工作管理、科学技术和人类文明、批判分析当代西方各种关于科学技术与社会的思潮。
第二章
1、古代唯物辩证法自然观,古希腊与古代中国的比较分析
1)古希腊:
A)朴素的唯物论(占主导地位)。
基本摆脱了宗教、神学的束缚,力图从自然界本身来解释自然界,这标志着人类摆脱愚昧,走向科学的第一步。
B)朴素的辩证法。
从事物的联系、变化、演化、运动方面来看待事物,但由于当时科技的落后,没有建立在自然科学基础之上,这种自然观只能是朴素的。
C)整体性、系统性。
由于科学未从哲学中分离出来,古希腊人总是从整体上观察和说明自然的变化过程。
D)直观性、猜测性。
对事物进行直接的观察,得到直观的结果。
这表现了人类的幼稚性。
2)古代中国:
朴素的唯物辩证法;强调关系(阴阳、五行)、波场(气);朴素辩证法(阴阳辩证法);运动变化(《易》-循环演化、生成论);规律与本体相联系(阴阳变化、道);自然、人和社会相联系(天人合一)。
3)古代中西自然观比较:
【共同之处】认为自然界是自然而然的;是从某种浑沌到秩序的变化发展过程;自然界是演化发展的是有规律的,客观世界有统一性;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不同之处】古代中国古希腊重关系重实体阴阳互补、重协同对立统一、重冲突自组织他组织(外力推动)天道与人道的统一月上、月下世界的分离具象思维抽象思维
2、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及其利弊得失
1)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观点:
整个自然界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性质取决于组成它的、不可再分的、最小微粒的数量组合和空间结构;物质具有不变的质量和固有的惯性;一切运动都是物质在绝对、均匀的时间和空间中的位移,都严格遵循机械决定论的因果关系;物质运动是由于外力的推动。
于是,自然界、宇宙被设想成一种不是能动的实在,而是一架处于自然之外的神灵操纵的庞大机器。
人与自然是分离对立的,人处于自然之外,是与自然不同的存在者。
2)利:
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是自然观发展中的一次进步,是自然科学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与当时科学的发现水平相适应,并成为此后相当时间中绝大多数科学家所持的自然观。
它以物质的原因来解释各种自然现象,因而在反对宗教神学的斗争中,把自然科学从宗教神学中解放出来,有重要的积极作用。
弊:
机械自然观认为用牛顿力学可以解决一切科学问题,一切现象都可用力学来加以解释。
机械自然观并不能回答诸如“运动是如何发生的、天体是怎样运动起来的、不同的物质形态是如何转化的”等问题,最终不得不把造物主请回来。
机械自然观主张用牛顿力学规律去解释自然,导致了夸大必然性否认偶然性存在的机械决定论,严重阻碍了科学的发现。
3、辩证唯物自然观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1)立场观点:
观点是唯物主义的,认为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它是我们人类赖以生长的基础;人类也是自然界运动发展的客观产物;在自然界和人类以外,不存在任何神秘的东西。
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久的产生和消亡之中,处于不断运动、变化过程之中。
联系、运动、演化、发展。
把自然界、人类和社会看成是一个统一的自然历史过程,遵循统一的客观规律。
认为自然界具有系统性和整体性。
整个自然界是各种物体相互联系的总体,非生命运动和生命运动等各种运动形式之间相互转化的能力不会消失,物质不灭,运动不灭,自然界是无限流动和循环发展的辩证发展过程。
2)方法:
方法是辩证的,认为整个自然界是一个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的整体,它在永恒的流动和循环中运动着;自然界的一切现象都是矛盾的统一体,它们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并且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由此推动着自然界的运动和发展;自然界各种运动形式的相互转化过程“是一个伟大的基本过程,对自然界的全部认识都综合于对这个过程的认识中”。
实验和理论、归纳和演绎、逻辑和历史、抽象和具体辩证结合起来的方法论。
第三章
1、运动、发展和联系的自然观念,及其近现代科学依据
1)自然观念:
运动是物质存在的方式,任何物质形态都处于不停顿的运动变化之中,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都是进化和退化、前进运动和后退运动、向上分支和向下分支、偶然性和必然性的统一。
自然界总是不断变化发展的。
任何物质系统都是在大量偶然的随机因素中发展着,这个发展过程在一定条件下表现为偶然性减少的进化过程,在另外的条件下则表现为必然性减少的退化过程。
这样,自然界总是经历着进化和退化相统一的真正发展的历史,也是一些事物瓦解、另一些事物涌现的真正历史。
2)近现代科学依据:
它根植于相对论、量子力学、分子生物学和以系统论、控制论、耗散结构论、协同论、突变论、混沌理论等为代表的系统科学的基础上。
A)相对论否定了牛顿的绝对时空观,揭示了时间和空间、时空和物质及其运动、质量和能量之间存在的辩证联系。
B)量子力学标志着对微观世界认识的深入,揭示了连续性与间断性、波动性与粒子性的辩证统一,突现了量子现象的整体性,打破了机械决定论的观念。
C)分子生物学由细胞水平深入到分子水平,在生物大分子层次上揭示了生物界基本结构和生命活动的高度一致性。
D)系统论以“系统”的观点看待自然界,提供了系统与要素、结构与功能等新范畴,揭示了自然界物质系统的整体性、层次性、动态性和开放性。
E)非平衡系统自组织理论不仅指出自然界的演化是自组织的、自己运动的,而且揭示了自然演化的自组织机制。
F)混沌理论则提供了一种关于系统演化的分叉和混沌方式,它把简单性与复杂性、有序性与无序性、确定性与随机性、必然性与偶然性等统一在新的更为深广的自然图景中。
2、进化-退化的辩证关系,(注意,进化是有条件的)
进化和退化的辩证关系如下:
(1)不可逆性:
进化一般是指物质客体演化中由无序到有序、由低序到高序的趋势和过程。
这是一条物质系统日益复杂、组织化程度日益提高的路线。
退化一般是指物质客体演化中由有序到无序、由高序到低序的趋势和过程。
这是一条物质层次逐步下降、物质系统愈趋简单、组织化程度下降的路线。
进化和退化的上述,使其往往具有以下特点:
1)自发性2)稳定性重建3)离散性。
(2)进化和退化的统一性:
进化和退化是自然界演化过程中两个相反的方面。
二者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即不可逆性。
二者之间又有统一性。
1)进化和退化相互包含;2)进化和退化共存共生
(3)进化和退化相互交替。
总之,进化和退化是自然界演化中两种相反趋势,二者密切结合,不可分割,每一方是对方发生的条件,二者的结合,形成了自然界演化的循环螺旋式推进方式,使自然界演化过程呈现出周期性。
第四章
1、人类是如何超越自然界的(唯物史观)
1)、自然演化创造了人类,劳动的作用居功至伟(唯物史观)
2)、社会实践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1)、实践就是多样化的劳动,“去粗取精,为我所用”是最重要的实践。
(2)、实践全面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既改变了自然,也改变了人类自身。
(3)、自然界与与人类的进化发展没有止境,现代人体智,心智,行为仍在进化,社会形态进化也与此同步。
3)人与自然关系四个阶段:
古代——人类被迫屈服自然;
近代——人类力求征服自然;
现代——人类屡遭自然惩罚;
当代——人类寻求与自然和谐相处
2、当代社会的生态危机是如何形成的?
如何化解和摆脱这种危机?
1)、20世纪以后全球生态危机主要表现为:
人口问题,环境问题,资源问题。
生态危机是人与自然对立冲突的必然结果。
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是它的哲学基础。
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打破了神、人、自然界的三级结构,却把人与自然对立起来。
传统工业生产方式加深了人与自然的对立,是造成生态危机的最主要的原因。
现代工业社会高投入、高产出、高消费的生产消费方式把人与自然的对立推向顶峰,造成“人与自然的困境”
2)、解决方法:
必须把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放在十分突出的地位,坚持计划生育、保护环境,保护资源的基本国策,强调人与自然的协调,关注人类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化解和摆脱这种危机。
第五章
1、科学认识的基本特征?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
实践检验是科学划界的标准,可检验性是科学区别伪科学,非科学的根本标志。
科学知识在认识论和方法论方面的主要特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可检验性:
科学知识是在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形成的,是对客观世界的正确反映,它的内容与客观实在的过程和现象相联系,它的具体命题在可控条件下,可以重复接受实验的检验,具有可检验性。
在科学知识中不承认任何超自然的,神秘的东。
2)系统性 :
科学知识是根据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用逻辑的方法整理出来的反映事物内在联系的知识体系,它力求做到完整准确地反映客观事物,,把握事物的之客观属性,虽然不会完全做到这一点,但必须有全面性,系统性的要求,以防止片面性和僵化。
零散的知识堆集在一起不能成为科学。
3)主体际性:
科学知识具有客观真理性,它的基本概念反映事物固有的本质属性;基本定律反映客观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因而科学知识是客观的、普遍的,能被不同认识主体所重复所理解,能接受不同认识主体用实验进行检验,并在他们之间进行讨论、交流,这就是主体际性。
它是科学发现获得社会承认的基本条件。
2、科学精神、科学观念、科学方法对社会生活的深远影响?
科学价值是科学认识及其成果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
体现在科学精神,科学观念,科学方法三个方面。
1)科学精神。
(1)求真务实,追求真理,有条理的怀疑精神
(2)开拓创新精神
(3)勇于探索,无私奉献,以人为本,造福人类
2)科学思想:
主要影响人们世界观的、重大的科学观念。
如牛顿力学的机械论观念,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进化观念。
3)科学方法:
观察和实验的方法,逻辑方法(比较,分析和综合、归纳和演绎等)、非逻辑方法(直觉、想象、灵感等)
3、两种科学价值观的分析对比
1)科学价值中立说:
(1)、科学是关于各种事物是怎样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知识,属于“是什么”的问题,
(2)伦理是关于人们行为的目的,属于应当怎样的问题。
科学追求真理,价值追求功利。
2)科学负载价值说:
(1)理论方面,科学认识客观事物的本质或其过程的规律性,使人们从迷信中解放出来。
(2)实践方面,应用科学知识去改造自然,使人们从自然力的束缚下获得自由。
第六章
1、科学问题的来源,科学课题原则?
科学问题都有现实依据,且与科学发展水平有关,合理的科学问题,都有明确指向,具有可解性,暗合求解套路。
1)科学问题源自社会实践,科学问题的提出是有条件的。
常识问题,无知问题,虚假问题不是科学问题。
科学问题可以分为事实问题,理论问题,常规问题和反常问题等。
(1)、现有理论与科学实验的矛盾
(2)、理论内部的矛盾,自身的非自洽性
(3)、不同学派的争夺
(4)、社会现实的需要,已有生产技术手段,不能满足社会需求
(5)、科学家兴趣和心智偏好
2)科学课题的原则
(1)、社会需要的原则
(2)、理论创新与创新性原则
(3)、科学逻辑性原则和现实可行性原则
(4)、适度超前和冒险原则
2、实验观测与科学理论的关系?
1)这不是简单的反映关系,“白板说”并不成立
2)科学理论都有观察实验依据,但都经过了科学思维加工处理,蕴含了人的主观创造
3)观察实验也渗透着科学理论,描述和解释方式都有“理论负载”
4)科学活动是依据让你的认识和实践水平设计观察实验,构造科学理论
3、科学假说的产生条件,科学假说的特征?
科学家说是依据科学真实和科学定律,对科学问题做出的假定性说明或解释。
1)产生条件:
(1)、出现前所未有的科学事实(科学发展,反常实例)
(2)、原有理论的推广和衍生
(3)、协调理论内部矛盾
(4)、纯粹的思维创造。
(实际意义若有若无)
2)特征
(1)、有科学依据,合乎逻辑规范
(2)、思维创造能动性,个体认知差异较大
(3)、科学认识的探索性,多数是昙花一现,以失败而告终,只有少数幸存下来,过渡进化为科学理论
(4)构造科学假说是科学认识的必经之路
第七章
1、科学理论的逻辑检验和经验检验进行分析比较?
1)逻辑评价是指科学理论是否合乎逻辑认识和科学理性。
(1)、相容性评价(理论背景)
(2)、自洽性评价(逻辑严密)
(3)、简单性评价(科学认识偏好)
2)经验检验是直接诉诸经验来检验理论的真伪,但经验检验原则尚未取得共识。
(1)、经验证实(经验主义、归纳主义、实证主义、操作主义观点)
(2)、反驳证伪(批判理性主义,演绎主义、证伪主义)
(3)、范式比较(历史主义、系统论观点)
2、科学理论的社会评价(外在评价)会涉及哪些因素
科学理论的扩散传播和社会确认属科学传播学的问题
1)科学创见具备主体际性(主体间性)
2)科学理论讲求“修辞技巧”、“合时而用”
3)科学理论的社会确认主要取决于社会文化环境
第八章
1、科学理论的三种发展模式(三种发展观)
对科学理论变迁兴替、西方科学哲学先后提出过多种发展模式,体现了不同认知和策略
1)逻辑经验主义注重归纳演绎方法论,认同循序渐进发展模式,合乎近代科学发展历程
2)批判理性主义看重猜思—演绎—反驳方法,倡导“否定之否定”发展模式,突出20世纪初科学革命态势
3)历史主义(科学社会学)看重科学文化背景,主张“范式”发展模式,体现当代科学发展状况
2、常规科学和科学革命时期,科学理论的结构性变动
1)科学理论的发展兴替
(1)在宏观层面,是渐进与飞跃,继承与创新的辩证统一,常规科学与科学革命互为前提,交替出现
(2)在微观层面,是“范式”更新,理论结构性变动
2)科学理论是由“硬核”和“保护带”组成
(1)“硬核”是理论的基本假设;是理论的核心部分,不容反驳
(2)“保护带”由一些辅助假设和初始条件组成,可以适当调整或变动,以对付“反常”情况的挑战,保护“硬核”免受侵犯
3)常规科学时期,科学理论结构微调
(1)科学发展是原有理论的应用、深化、完善和修改,相当于调整“保护带”
4)科学革命时期,科学理论结构更新
(1)“反常”冲击此起彼伏、理论无法自圆其说,假说激烈竞争,“保护带”失效,“核心”丧失权威,最终“胜者为王”,重建全新“核心”和“保护带”,导致理论的更替。
第九章
1、三种技术结构形态和技术演进变迁
1)技术结构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经验形态、实体形态和知识形态三种技术活动要素组成的有机整体。
在技术发展史上有三种类型的技术结构:
A)经验技术结构。
由经验知识、手工工具和手工劳动技能等技术活动要素组成,并以手工劳动经验和技能为主导要素。
这是农业社会的主导技术结构。
B)实体型技术结构。
由机器、机械性经验技能和半经验半理论的技术知识等技术活动要素组成,并以机器等技术手段为主导要素的技术结构。
它在工业社会中占主导地位。
C)知识型技术结构。
由理论知识、自控装置和知识性经验技能等技术活动要素组成,并且以技术知识为主导要素的技术结构,它在后工业社会中占据主导地位。
2)技术结构的演化过程交织着各种矛盾:
技术活动要素与技术结构的矛盾;技术结构与社会物质技术基础之间的矛盾;社会物质技术基础与经济基础的矛盾。
这些矛盾的产生和解决,形成了技术结构的演化机制。
2、技术认识特征
1)技术认识论是以人们的技术活动和技术成果为研究对象,从认识论角度考察技术认识的特征和过程、技术研究和技术活动的方法论、技术认识与科学认识的关系等问题,是人们对技术认识的自觉反思。
2)技术认识的基本特征:
A)科学合理性。
这是指技术认识要以科学规律为依据,这是实现技术认识目的的必要前提。
B)社会价值性。
这是指技术认识是按照人的需要去认识和改变自然的活动,当人的需要改变时,人们创造的人为事物也会随之改变。
C)实践指向性。
这是指技术认识过程最终要落实到改造现存事物,以适合人的需要,具有明确的实践指向性。
D)复杂综合性。
这是指技术认识一般要运用多学科知识去解决技术实践问题,这种综合性和复杂性反映出技术认识与科学认识在思维方式上的差异,前者偏重综合,而后者偏重分析。
E)实用性。
这是指技术认识是为了满足一定的实践需要,“目的”是技术认识的内在要素,成为技术能否达到要求的必要指标。
3、技术方法和科学方法的辩证关系(只能找到这一点,其他的大家自由发挥吧)
技术与科学是辩证关系(对立统一)。
A)技术认识和技术方法深受经济、政治、社会和自然环境等因素影响和制约。
B)技术注重改造自然、创造世界,是主观见诸于客观。
C)技术注重经验、技能,多快好省地解题。
D)技术强调从普遍到特殊、从要素到综合。
E)技术选择受到社会诸因素限制。
第十章
1、两种技术价值论对比分析
1)17世纪以来,工业化革命此起彼伏,技术发明创造对现代社会各个领域产生广泛而深刻影响,技术价值问题备受关注。
目前有两种对立的观点,都有理论依据。
2)“技术价值中立论”认为,技术的基本价值是指技术本身所具有的效用价值,它是技术长期发展的产物,不受或很少受外在因素的作用和影响。
人为因素、主观意识会影响到技术活动效益,但不会改变技术认识内涵。
技术本身是中性的,它对自然、社会和人类都有正、负两种效应;
3)“技术价值负荷论”则认为,技术与技术活动主体密不可分,技术主体有价值取向。
技术的社会价值(技术的人文价值)是指技术在对自然、社会和人类的作用和影响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价值。
其中包括技术的政治价值、经济价值、文化价值、生态价值、伦理价值等、技术与人的解放、技术与人的异化、技术与人的未来,等等。
2、当代社会的技术伦理问题
1)现代技术尤其是高技术的产生和迅速发展,对人类社会传统的伦理、道德产生诸多冲击。
其中以器官移植和人工辅助生殖技术为代表的医疗技术,以克隆技术为代表的生物技术,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网络技术等等,都在其各自领域里与传统的伦理、道德产生激烈冲突,其结果将可能在继承传统优秀伦理后道德的基础上冲破落后的伦理规范束缚,抛弃过时的伦理规范,建立新的伦理和道德。
2)对技术创新引发的伦理道德问题,一般认为化解之道可从两方面着手:
一方面是技术人性化。
技术创新要兼顾社会现实,服务普罗大众,创造民生福祉,防范技术风险,遏制技术滥用。
另一方面是社会伦理道德要与时俱进。
技术创新促成社会变革已是大势所趋、不可阻挡,社会生活方式日新月异是历史进步的体现,道德伦理亦应主动调整更新,尽可能地包容、适应技术创新活动。
3、辨析分析三种活动(技术引进、技术改造、技术创新)
技术活动本质上是社会活动,技术能力和技术水平是由社会实践决定的,是生产力的体现。
在世界范围来看,各国社会经济发展差异巨大,技术活动也起伏错落、不尽相同。
技术活动大致可分为技术引进、技术改造、技术创新三种形式。
1)技术引进是学习、交流、购买等方式从外界获得全新技术的活动。
技术引进涉及面很广,如引进技术装备、工艺制造、管理体系、技术文件、技术人才等。
对于落后地区而言,技术引进可以迅速构建先进成熟的技术平台,不必重复前人经历的科学研究和试制过程,解决技术上的“从无到有”问题,对技术发展具有奠基性作用。
2)技术改造是用先进科技成果改造落后技术的活动。
技术改造是利用技术发展的差异性和阶段性特点,主动寻求先进技术成果,替代、更新、完善原有技术体系,促进技术升级换代,解决技术上的“从低到高”问题。
这是技术发展过程中的常态现象,当然前提条件是原有技术体系仍有“技术改造空间”。
3)技术创新是原创性的技术创造活动。
它是通过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为先导,用新概念、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新发现等组织生产劳动,开发全新的劳动产品和服务,大幅提升劳动效能。
当今时代,技术创新高度盛行、极为普遍,已经成为社会经济发展到主要动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自然 辩证法 各章 重点 及其 答案 暨南大学 考试 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