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16讲 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docx
- 文档编号:23902893
- 上传时间:2023-05-22
- 格式:DOCX
- 页数:13
- 大小:261.14KB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16讲 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docx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16讲 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16讲 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16讲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
专题七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第16讲 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考纲解读] 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考点一 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1.聚落
(1)概念:
人类从事生产和生活活动而聚居的场所。
包括房屋建筑的集合体,以及与人们生产生活相关的各种设施。
(2)聚落的分类:
按聚落的性质和规模,可分为城市和乡村。
2.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地形是影响聚落形成与发展的主导因素,其对聚落的形态、分布、规模和发展都具有深刻影响。
影响
表现
原因
典例
形态
平原
地区
平原广阔,聚落多呈团聚型
自然条件对聚落形态的制约作用小,聚落往往以某功能区为中心向四周发展
我国北方的
村落
丘陵
山区
聚落多呈条带状
山区河谷地带城镇发展受地形制约;水乡聚落往往沿河分布和延伸,一方面可获得较好的用水条件,另一方面水运交通便利
我国南方的
村落
影响
表现
原因
典例
区位
平原
城市等聚落发育的理想环境
地势平坦,节省建设投资,土壤肥沃,便于农耕,交通便利
我国的城市多分布在地势较低的第三级阶梯上
山区
和高原
一般气候寒冷,城市多分布在山间谷地中
地势相对较低,温度条件相对优越;地形、水源等条件好
西宁位于湟水谷地,西安位于渭河谷地,太原位于汾河谷地
热带
地区
城市多分布在高原上
热带的平原地区气候过于湿热,高原上比较凉爽
巴西利亚、墨西哥城等位于热带地区的高原上
[提示] 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影响的差异
河流的侵蚀地貌对聚落没有很强的吸引力,但河流堆积地貌却对聚落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如洪积扇、冲积扇、河漫滩平原、三角洲,因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源丰富,易形成聚落。
3.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河流对聚落
形成的作用
作为水源地,为聚落提供生产、生活用水;作为交通运输通道,方便聚落运输;河流冲积平原,利于耕作,为聚落提供农副产品
河流对聚落
规模的影响
耕地破碎地区:
乡村的规模相对较小;耕地连片地区:
乡村较大
河流对聚落
分布的影响
①平原低地:
为防御洪水,人们通常加高和加固河堤,聚落一般沿河成线状分布;②山区河谷中:
为防御洪水和地质灾害,聚落一般分布在冲积平原向山坡过渡的地带,即高于洪水位的地方
4.我国不同地区受地形影响的聚落分布特点
(1)西北干旱地区:
多分布在沙漠边缘的山麓绿洲地带。
(2)青藏高原:
多分布在地势低平的河谷地带。
(3)云贵高原:
多分布在山间盆地(坝子)。
(4)北方平原地区:
一般规模较大,呈团聚型、棋盘式,人口较多。
(5)南方丘陵山区:
一般规模较小,空间分布相对分散,人口较少。
[深挖高考命题点]
1.[填空]图1、图2分别为我国某地不同海拔、不同坡度的乡村聚落数量统计图。
(2014·广东卷改编)
图1
图2
由图可知,下列描述符合该地乡村聚落数量空间分布在各海拔段中,海拔________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多;在各坡度段中,坡度________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多。
答案:
1550~1700m 10°~15° 解析:
从图1中可以看出,在各海拔段中,海拔1550~1700m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多,海拔<1250m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少。
读图2,找出聚落数量随坡度的变化规律。
从图中可以发现,在各坡度段中,坡度<2°的区域聚落数量少,坡度10°~15°的区域聚落数量较多。
2.[填空、问答]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2015·天津卷改编)
京津冀地区部分古都分布图
京津冀地区古都较多。
这些古都大多是在农业文明基础上形成的,分布有共同特征。
据上图分析,古都分布与山脉、河流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
这种区位为当地农业生产提供了哪些有利的自然条件?
请答出两条。
答案:
位于山脉东麓(位于山前冲积扇) 位于河流中游地区(位于河流中上游地区) 坡度和缓(排水良好);水源充足;土壤较肥沃(土层深厚)。
(答出任意两条即可)
解析:
从图中古都的分布特点看,其位置与地形和河流有着密切的关系,一是分布在两种地形类型交界处的冲积扇上,二是分布在河流中游地区。
这些地区的共同特点是土壤肥沃、水源充足、坡度和缓。
下图是我国南方某山区某聚落分布情况。
读图,回答第1题。
1.山区聚落的选址应趋利避害,图示地区的聚落主要分布在冲积平原向山坡过渡的地带,其最主要的原因是( )
A.避开滑坡、崩塌、泥石流等灾害多发区
B.靠山建住房,能避免大风、暴雨的侵袭
C.便于在地震、山洪等自然灾害发生时逃生
D.分布在高于洪水位的地方,以防御洪水
答案:
D 解析:
由图可知,图示地区的聚落三面临河,选择在冲积平原向山坡过渡的地带主要是考虑该地高于洪水位,河流进入汛期,可以起到防御洪水的目的;A、B、C项虽然都有一定道理,但不是主要原因,故本题选D项。
蒙古包是蒙古等民族的传统民居。
下图示意锡林郭勒(约116°E,44°N)草原上的蒙古包及某河的景观图。
读图,回答第2题。
2.蒙古包选址原则是“春洼、夏岗、秋平、冬阳”。
下列关于选址的原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春季洼地可避风沙
B.夏季高地透风凉爽
C.秋季平地温差最小
D.冬季阳坡温暖避风
答案:
C 解析:
内蒙古地区深居内陆,气候干旱,降水少,蒙古包选址依据当地气候条件布局;春季风沙大,蒙古包选择在洼地避风沙;夏季高温,建在高地气温低,较凉爽;冬季受西北风影响大,气温低,建在阳坡温暖避风;秋季水源充足,牧草丰富,蒙古包建在平地,不是因为温差小,故C项不是选址的原因。
浙西南山区有许多保存着传统风貌的古村落。
下图为该区域松阴溪流域古村落分布图。
读图,回答3~4题。
3.松阴溪流域的古村落多分布在( )
A.鞍部B.盆地
C.溪谷D.山脊
4.北宋状元沈晦曾在松阴溪畔吟唱出这样一首诗:
“西归道路塞,南去交流疏。
唯此桃花源,四塞无他虞。
”根据诗句判断,该流域古村落多保存完好的主要原因是( )
A.交通比较闭塞B.自然景观优美
C.旅游开发落后D.开发历史悠久
答案:
3.C 4.A 解析:
第3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松阴溪流域的古村落多分布在溪谷中,主要是因为溪谷地势相对平坦,水源充足,有利于聚落的发展。
第4题,从诗句可知,该地交通比较闭塞,人口较少,人为破坏较小,使古村落保存完好。
考点二 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1.影响交通线路分布的因素
(1)自然因素:
地形、气候、水文等。
(2)社会经济因素:
人口、资源、城镇分布、工农业生产水平、科学技术等。
2.地形对交通的影响
影响
原则
原因
运输
方式
山地、丘陵地区优先发展公路运输
山地、丘陵地区修建交通干线的成本高、难度大,公路对自然条件要求低、成本低
河网密集的平原地区优先发展水运
河网密集的地区,天然河道较多、开挖运河方便
续表
影响
原则
原因
线路
山区的线路一般选择在地势相对和缓的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且线路多呈“之”字形弯曲
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自然条件相对优越,呈“之”字形弯曲可以减少单位距离内的坡度
平原地区线路受限较小,但一般应避开沼泽,少占耕地,少过河,尽量经过村镇、小城市且离大中城市的距离最近
节约建设成本、保证运输安全、节约用地
避开断层、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多发的地区
保证运输安全,减少受灾害的影响
续表
影响
原则
原因
线网
密度
山地、丘陵地区密度较小
自然条件不利,且人口密度较小;经济相对落后,对运输的需求量不大;修建线路成本高
平原地区密度较大
自然条件优越,且人口稠密、经济发达,需运输的客货量较大;发展交通的自然障碍少
3.地形与交通线路选址
(1)平原地区是交通线建设的最理想环境,地形平坦,地质条件稳定。
因此交通线首选在海拔200米以下的平原地区。
(2)在山区修建公路、铁路线时,要从以下几点考虑:
①一般要沿等高线修建,这样可以减少工程量,同时道路平坦,利于车辆行驶安全,而且不易造成水土流失。
如图在EF之间修建公路,应选择EHF,而不是EGF。
②鞍部相对较低,可修建铁路线;河谷地区海拔较低,修建铁路工程量比较小,适合修建铁路线。
③如果交通线要穿越等高线,要选择比较稀疏地方,这里坡度较缓,利于建设和安全。
④选线时要避开陡崖、地质不稳定的地段。
要尽可能少跨越河流,以减少工程投资和保证工程安全。
⑤如果要修建隧道,应选择背斜部位来进行。
背斜岩层向上拱起,承受垂直压力的能力较强,同时不易积水。
四川省地形多样,有山地、高原、盆地(含平原)和丘陵等。
读四川省不同地形区的交通线密度图,回答1~2题。
项目
地形类型
交通线密度(m/m2)
城市化水平
较高地区
盆地(含平原)
13.6
丘陵
4.7~8.3
山地
1.9~2.6
城市化水平
较低地区和
一般农村地区
盆地(含平原)
1.9~2.6
丘陵
1.5~1.7
山地
1.0~1.5
高原
0.2~0.5
全省平均
1.0
1.四川省交通线路密度最大的地形类型是( )
A.盆地(含平原)B.丘陵
C.山地D.高原
2.以下各因素对交通线分布的影响,叙述错误的是( )
A.地形因素对交通线的选择和分布起决定作用
B.社会经济因素是决定交通线选择和分布的主要因素
C.地形条件在不同程度上直接或间接地对交通线路的走向产生影响
D.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地形因素对交通线分布的影响越来越小
答案:
1.A 2.A 解析:
第1题,由表中数值可以看出,交通线密度最大的地形类型是盆地(含平原)。
第2题,社会经济因素是决定交通线选择和分布的主要因素。
3.下图为西藏局部地区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图中主要峡谷地带的大致走向,并分析峡谷的形成原因。
(2)简述上图所示地形对城市和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答案:
(1)南北走向。
板块挤压,地壳抬升;河水流速快,侵蚀作用强。
(2)对城市分布的影响:
城市主要沿河分布;城市数量少(级别较低)。
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交通运输方式单一,)以公路(国道)为主;线路稀疏。
解析:
第
(1)题,依据河流流向可确定图中峡谷走向;峡谷的形成受到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的共同影响。
第
(2)题,图中山高谷深的地形,使该地气温低、人口稀少,故城市主要分布在河谷,且城镇数量少;山地不利于交通线路建设,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可从方式、布局疏密等角度分析。
交通景观图的判读
交通景观图能够将一幅幅与交通密切相关的地理画卷呈现在考生眼前,充分体现了课标“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要求,如高铁景观、长江跨江大桥景观、胶州湾海底隧道、港珠澳大桥等景观。
现结合近几年考查情况,对其判读总结如下:
(1)是什么?
在哪里?
准确判断交通景观图表示何种交通事物或要说明哪种交通现象。
要仔细观察,在众多的信息中选择与主题有关的关键信息,不要被无关信息所迷惑。
(2)特征是?
何关系?
细心观察交通景观图中各地理要素的特征及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根据景观图中信息,提取与设问相关的部分,联系有关知识判断区域特征,分析各特征之间存在的关系。
(3)成因是?
怎样答?
分析图中不同信息的相互关系,总结出形态特征;或将几幅景观图相互对照、分析比较,利用景观图中信息,针对试题的设问,提取有效信息,调动相关知识进行回答。
如同样是修高架桥,京沪铁路主要是为了减少占用耕地,青藏铁路则主要是保护青藏高原生态环境和地质环境。
[典例强训提能力]
[例] (高考经典)到2010年底,我国投入运营的高速铁路约7500千米,下图显示我国某段高速铁路景观。
据此回答
(1)~(3)题。
(1)为了保持列车高速运行,高速铁路选线时首要考虑的自然因素是( )
A.地形B.地质
C.气候D.水文
(2)在平原地区,修建高速铁路时多采用高架的方式,主要是为了( )
A.减少噪音扰民B.较少占用耕地
C.缩短运营里程D.保护野生动物
(3)我国高速铁路网建成后,下列区段中,民航客运业受冲击最大的是( )
A.武汉—广州B.杭州—上海
C.成都—上海D.兰州—北京
[答案]
(1)A
(2)B (3)A [解析] 解答本题组的关键是:
抓住关键词,把握影响因素。
第
(1)题,抓住“高速运行”,必须平直,所以影响因素主要是地形。
第
(2)题,抓住“平原地区”,排除“保护野生动物”,联系平原地区人口密集,经济发达,人均耕地少的特点,判断为节约耕地。
第(3)题,联系教材中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我国高速铁路网建成后,民航客运业受冲击最大的是高速铁路网发达且两地距离不是很远的区段,只有武汉—广州符合;成都—上海和兰州—北京两区段距离远,对民航客运业影响不大,杭州—上海距离近,两地民航客运业本来就较弱,主要通过公路和普通铁路运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16讲 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 高考 地理 一轮 复习 16 地形 聚落 交通线路 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