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能力训练各单元侧重点及相关策略.docx
- 文档编号:23877083
- 上传时间:2023-05-21
- 格式:DOCX
- 页数:28
- 大小:30.63KB
阅读能力训练各单元侧重点及相关策略.docx
《阅读能力训练各单元侧重点及相关策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阅读能力训练各单元侧重点及相关策略.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阅读能力训练各单元侧重点及相关策略
三年级(上)阅读能力分解一览
整体感知能力训练各单元侧重点及相关策略
课标中段要求
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胜任,善于:
~够。
~柔~刚。
力所~及。
欲罢不~。
~动。
●会(表示可能性):
小弟弟~走路了。
本册目标
(学习)初步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目标细化
1.掌握总分段式概括段意的方法;掌握句意串联法概括段意的方法。
2.学习不同体裁的文章(记事类、写人类、写景类、说明类)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3.能够运用要素提炼法、段意合并法等方法较完整地概括记事类文章主要内容。
4.能够把主要内容落实在口头或书面。
5.了解基本段式和文章结构。
(见知识表)
单元
训练目标
主要学法
训练思路及策略
一
记事文章为主
1.继续进行段落大意概括的训练。
(抓要素法)
什么时间、地点、谁、干什么(结果怎样)。
2.了解概括记叙文主要内容的要素。
3.学习记叙文归并自然段意的方法概括主要内容。
1.要素提炼法概括自然段段意。
2.段意归并法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1.第一课时要有专门的时间进行相关训练。
2.正式学习概括段落和课文主要内容的起始阶段,要注意衔接,兼顾整体,从比较简单的方式开始。
(不在于结果是否正确,将重点放在过程中,发现学生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再有针对性有梯度地开展训练。
)
(1)填空法。
(2)选择法。
(3)判断法。
3.加强课外阅读训练,学法迁移。
●预设学生问题:
※概括段意:
要素的了解与运用、语言的组织、重点词语的确定……
※概括主要内容:
要素提炼、语言组织。
二
写人记事文章为主
1.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习给课文分逻辑段,概括段意。
(典型和结构明显的文章。
)
2.继续学习、巩固按记叙文六要素的方法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1.按不同内容划分逻辑段,用要素提炼法概括逻辑段意。
2.运用逻辑段意归并法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1.给课文分逻辑段不是我们年级的重点,但需要做相应的渗透,可以采取选择的方式引导学生了解文章除了自然段还可以按作者的思路和表达的顺序划分段落。
2.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不能操之过急,本单元的任务主要是巩固,因此要把重点放在要素的把握上,进行要素筛选的训练,对语言的简练与精准不做重点处理,可采取填的方式进行训练。
(1)给一部分内容,填另一部分。
(2)教师组织好语言,学生填相关要素。
(3)题目拓展法。
把要素与题目相结合,将题目补充完整。
(小窍门)
●预设学生问题:
归并过程中语言的整合。
三(杂)
古诗、现代诗、记事、写景。
1.巩固记事类文章概括段意和主要内容的方法,进一步明确记事文章的要素,做到能记住,基础好的学生能结合文章内容运用方法较完整地概括。
2.写景类文章巩固中心句,学习抓中心句概括段意的方法。
3.学习写景类文章合并段意归纳主要内容法。
1.记事类文章按一定顺序(《风筝》课后问题提示。
)划分逻辑段。
2.要素提炼法。
3.重点句归纳段意法。
4.合并段意归纳主要内容法。
1.记事文章仍旧采取填空法,在填空过程中巩固归纳主要内容的要素。
层次比较好的学生可以给要素提示,自己练习组织语言进行概括。
2.抓中心句概括段意的方法可以采取标画训练法和典型段落迁移的方法,课内外阅读材料整合,强化此法。
(对于学生并不是难点。
)
3.合并段意法关键在语言的组织上,学生会遇到比较大的困难,建议采取细致指导的方法,将学生的问题放大,演示出来,同学生一同找到问题所在,进而迁移训练跟进巩固。
四
说明文、写人、记事类文章。
1.继续巩固记事类文章概括
主要内容的要素,绝大多数学生能够记住,中等的学生尝试运用。
2.巩固抓中心句概括段意的
方法。
(《花钟》第一自然段段中心句不在第一句话时如何找出—读懂每句话意思,想想它们的联系。
)
3.继续巩固段意合并法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玩出了名堂》
1.要素提炼法。
2.抓中心句法。
3.段意合并法。
1.要素提炼法。
在前三个单元的基础上,本单元要求绝大多数的学生能够达到记住要素归纳法的要素,可以采取方法回忆的方法,在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前,让学生先回忆出要素,再进行内容的填充。
2.抓中心句法。
本单元的中心句呈现不明显,是学生会遇到问题的地方,老师应该尽量暴露学生问题,找到问题根源——句意、句子关系不清,进行有针对性地训练。
3.段意合并法。
仍旧是学生的难点,老师可以采取判断的方式,命制相应的判断题,让学生在判断中找理由,寻方法。
既给学生搭设了台阶,又使学生能够带着思考学习、练习。
五
写人记事、说明文
1.继续巩固写人记事类文章
要素提炼法,达到全体学生能够了解六要素,中等以上的学生能够归纳比较完整,基础好的学生逐渐向简练过渡。
2.学习说明文段意归并法概
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3.巩固抓中心句的方法。
1.要素提炼法。
2.段意合并法。
3.抓中心句法。
1.要素提炼法在这个单元学生对要素应该比较熟知,但学生的主要问题还会在“段意”的概括上,特别是较长段落或逻辑段段意概括问题会比较大,因此教师在巩固基础上侧重点应该放在“概括”上,可以单独拿出一部分(经过部分)先让学生自己写,老师梳理主要问题,呈现问题与学生共同研讨留什么,去掉什么的问题。
如《孔子拜师》第二自然段,如何提取主要人物和主要事件应得到训练。
六
古诗、写景类文章
1.在第三单元学习基础上回忆写景类文章概括段意和主要内容的方法。
(1)巩固抓中心句概括段意法。
(2)合并自然段、逻辑段段意法概括主要内容。
(3)学习抓重点段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2.了解总、分、总的文章结构。
(泡泡有明确提示。
)
3.学习总分总文章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
1.抓中心句概括段意法。
2.总+总的总分总结构文章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
3.抓重点段落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
1.合并自然段意法。
教师还是要从概括自然段和逻辑段意的训练开始,并以此为重点进行训练,因为中年段的教学重点在段落的教学上,段落时篇章的基础,因此教师不要急于让学生能够准确、全面的概括全片主要内容,本册主要是学习、了解和实践一些基本的方法。
(1)学生自己运用抓中心句和重点词的方法归纳段意。
(2)进行段意合并的训练。
强调点要全面,在语言的简练上仅对基础好的学生有相应要求。
2.总加的总方法。
关键在于学生要掌握方法、组织语言,教师可以把方法给学生,学生自己联系写,教师针对学生问题进行纠正、引导。
3.抓重点段的方法,教师可以将抓重点句概括段意的方法进行迁移,使学生不感到陌生。
七
记事文章
1.继续渗透划分逻辑段的方
法,以利于学生运用合并段意的方法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2.继续巩固运用要素提炼法
概括记事类文章主要内容,达到2/3的学生能够按提示进行归纳,要素全面。
1.运用表示顺序的词语串联过程法概括
逻辑段意。
《科里亚的木匣》课后问题。
2.把握规律提取重点法。
《矛和盾的集合》发现什么问题,怎么解决的……
3.要素提炼法。
4.合并段意法。
1.串联概括段意。
可采用教师给词语提示,学
生天空的方法。
2.可在课文讲完后结合板书进行练习。
3.要素提炼法。
在本学期练习的比较多了,一
半以上的学生应该能够不通过提示较完整地概括出记事类文章的主要内容,基础较差的学生也应该能说六要素,在教师的提示下基本说清楚,因此在本单元适于采取学生自主回忆方法、自主练习、自主纠错的方式开展训练。
还可以结合第二单元教的小窍门——题目拓展法,将六要素填补在题目中,也是不错的方法。
4.合并段意法。
在合并段意的过程中分逻辑段
和语言的组织仍旧会是学生的比较大的问题,教师可以利用剖析问题,课外资源介入加强训练的方式开展训练。
八
记事类文章
1.比较熟练地掌握要素提炼
法,在表述过程中不出现“丢点”的现象。
1.要素提炼法。
2.段意合并法。
1.运用题目填补法,结合要素概括主要内容。
本单元应该在不提示的情况下对写人记事类文章做主要内容的概括。
★提取信息能力训练各单元侧重点及相关策略(基础能力、核心能力)
【找得准是理解的基础】
课标中段要求
1.初步学会默读。
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默读读什么?
用什么方法读(体现出来)?
什么体裁问什么?
针对什么问?
)
2.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
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提取需要理解的关键词句;提取与之相关的信息上下联系进行理解;提取工具书、生活中的关键、正确信息,组织语言形成理解。
)
3.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提取关键语句、段落;提取相关要素;提取重点词汇;组织语言表达。
)
4.能复述叙事性作品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阅读感受。
(提取文章脉络、顺序、关键句段;提取与主题相关的能够形成感悟的语句;提取关键信息组织语言表达。
)
5.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快速提取主要信息、关键信息;整合信息,组织语言。
)
6.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
(懂得赏析文字,能提取相关段落、语句。
)
7.诵读优秀诗文,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
(提取能够形成感悟的具体文字。
)
本册目标
继续学习默读。
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学习联系上下文,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词句的意思;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初步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粗知文章大意;积累课文中优美词句、精彩句段;练习复述课文。
目标细化
1.在默读过程中,能够对信息做较准确的标画;对提取信息能够根据理解做相应的批注。
2.学习质疑的基本方法。
(1)围绕题目质疑。
(1)
(2)★依据体裁有针对性质疑。
●记事类文章:
围绕事情的发展变化(经过)(10、14)、转折点(14、29、32)、矛盾点(5、6、15、31)、结果(7)、道理等进行质疑。
●写人类文章:
结合人物语言、行动、精神品质质疑。
(5、6、7、17)
●写景状物的文章:
围绕景物特点进行质疑;结合作者情感进行质疑。
(11、19)
(3)根据课后思考与练习质疑。
(4)围绕关键句质疑。
(3)
3.整体感知能找到相应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
4.能够准确找到比喻句、拟人句等描写优美的语句,主动积累。
(1)
5.找到文章、段落的中心段、中心句。
(11、13、19、22、23、24)
6.依据文章体裁特点找到相关信息。
(1)记事类文章找到感受深刻的句子;找到形成结果的原因;找到体现事情发展过程的关键语句。
(3、10、13、14、25、26、29、30、31)
(2)写人的文章找到体现人物特点、精神品质的语句。
(5、6、7、15、16、17、18、27、28、29、31、32)
(3)写景状物、说明文能找到描写景物的段落、语句;能找到体现景物或事物特点的语句。
(1、2、3、11、12、19、20、22、23、24)
(4)古诗能够找到表现诗人感情的词句;能找到体现景物特点的词句。
(9、21)
以下内容整体感知部分见上略。
单元
训练目标
主要学法
训练思路及策略
一
记事文章为主
1.学习围绕题目(1、2)、关键句段(2、3)、事情发展矛盾点(3)、人物特点(4)提出质疑。
2.找到体现事物、景物特点的段落和语句。
(1-4)
3.找到体现人物心情的语句。
4.按事情发展提炼、整理信息,找到事件发展形成结果的原因。
5.找到含义深刻的句子,提出质疑。
1.直接提取信息:
(1)捕捉重点词语法。
(2)了解句意、段意法。
(3)联系上下文比较法。
(把心目中的答案进行比较。
)
(4)排除法。
(检查是不是有多、少、错的现象。
)
(5)填加串联法。
(用因为……所以;先……然后……最后等词语将重要信息串联。
适合捕捉事件发展过程信息。
)
2.间接提取信息(心情、感受、品质…):
(1)抓形容词(副词)体会。
(1、绚丽多彩、真好听、最有趣;2、可爱、有趣、最喜爱;3、终于)
(2)抓拟人句、比喻句体会。
(1)
(3)抓人物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体会。
(2、仔细观察3、真叫人发颤!
)
(4)抓有特点的景物或描写体会。
(1)
(5)抓标点体会。
(2)
(6)抓重复段落、词句体会。
(3、勇气)
1.关于质疑能力的培养,针对题目进行质疑我
们在一、二年级做得比较多,学生比较熟悉,在本册作为复习;其他方法教师应该结合课文的学习先做“点”的积累,一课一小结,一单元一整理复习,使学生有点和面的积累。
教学中可以做相应提示,让学生先自己尝试提问,教师梳理出有价值的问题鼓励学生模仿提问,最后要明确把相应方法落实。
2.本单元以记事类文章为主,因此捕捉信息主
要在事情的发展或结论得出的过程上,教师要耐心逐步解决问题,
●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句意和段意的问题,
这也是中段学生阅读的主要问题,主要方法见上。
●其次要学会捕捉重点的词句。
这里面有
一个关键问题就是训练学生“围绕问题思考”的能力,要时刻记着问题是什么,找到的内容是否能够解决或是解答问题,这是中段学生学习中的重点,教师刚开始进行训练时可以采取让学生重复问题、将问题主要信息记录在书上等方式强化意识(这应该是一二年级已经开始的训练)。
●第三要解决信息的整合问题,如“我们
的民族小学有什么特别之处?
”需要对每段相关信息进行整合,在此训练中教师一定要注意关注学生语言表达的落实,要通顺、完整。
(简练不做过高要求)
注意在训练过程中要留下痕迹,要让学生在书上进行标画、修改。
二
写人记事文章为主
1.继续练习围绕题目质疑,学习围绕人物特点、品质、围绕事情发展矛盾点质疑的方法。
2.准确找到标出人物语言,区分语言和提示语。
3.能够找到与人物性格特点、品质相关的语句。
4.能够整合信息完整、通顺表达。
5.学习边阅读边思考,学习通过直接信息形成理解、感受的方法。
6.继续学习做批注的方法。
1.围绕题目质疑,学习围绕人物特点、品质、围绕事情发展矛盾点质疑的方法。
2.直接信息提取:
提取人物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描写方法。
3.间接信息提取(体会人物心理、品质。
):
(1)想象法:
●想人物心理。
(如列宁对灰雀说话
时心里想什么?
高尔基任由小男孩摆弄心里想什么?
在等待小男孩时心里会想什么?
李四光研究中遇到困难心里想什么?
宋庆龄独自留在家里会想什么……)
●丰富现场情境。
由关键词句想开
去。
(如“找遍了、”“摆弄”)
(2)提问法:
针对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等进行提问。
(如,男孩说:
“没……我没看见”。
男孩为什么这么说?
为什么肯定地说?
)
(3)抓关键词体会法。
(7、终于)
(4)添加提示语法。
(5)
(5)主要情节累加法。
(6、让进-任由摆弄-提供胶卷-急切等待。
7、发现-问-想-学-考察)
1.质疑的新方法,教师应该在旧方法复习巩固基础上进行新方法的学习,可以采取提问法给学生提示,学完课文后进行总结。
2.提取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等相关信息,学生在一二年级有所接触,但并不明确,到三年级应该逐步让学生明确这类课文的学习方法,但不要操之过急,不要生硬讲解。
(1)★从这个单元可以逐步引导学生运用边读边想,作批注的办法提取间接地信息,形成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
练习过程中要注意要明确批注内容,如批注人物给你留下的印象;批注此时人物心理会想什么;批注你的感受……
(2)可以采取学生自学,交流补充,最后由学生为主体形成方法的方式开展此项训练,但老师应该做到心中有数。
(3)要教放结合,利用文本呈现的形式和规律有教有放,使学生在学习和实践中掌握方法,有所提升。
(4)学法一定要明确,不怕学生记不住、不明白,就怕一学期、一年下来没坚持,学生一无所获,建议把学法记在书上,每次遇到旧方法时教师要有意识地提起回忆。
三(杂)
古诗、现代诗、记事、写景。
1.学习围绕事情发展过程质
疑的方法;学习围绕景物特点质疑的方法。
2.能够在古诗中提取景物信
息;提取体现诗人情感的信息。
3.提取描写人物心情语句。
4.提取人物心情变化形成原
因的相关信息。
5.提取中心句、比喻句、拟人句及优美词汇。
1.围绕事情发展过程质疑的方法;学习围绕景物特点质疑的方法。
2.直接信息提取:
(1)提取相关景物。
(2)提取人物心情、动作语句。
(3)提取表现景物、事物特点语句。
3.间接信息提取(情感、心理):
(1)入境体验法。
(9、10)
(2)想象拓展法。
(10、憧憬、千呼万唤;11、扇那扇那、飘哇飘哇、频频点头;12是和阳台告别的歌韵。
)
(3)关键词(重复)语提问法。
(10、快活:
有什么不同,为什么快活?
为什么叫“幸福鸟”。
1.本单元质疑的两种方法都是新的,所以在学习过程中老师可以借助课后练习题进行引导,教学生掌握方法。
2.直接提取信息本单元侧重复习写人记事类文章信息提取方法,可回忆方法放手让学生自己提取;学习写景文章抓景物特点和捕捉中心句段的训练。
教师可先让学生找(部分学生是有基础的),关键是要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引导学生懂得后面句子与中心句之间的关系。
可以用分配朗读的方法、标画的方法、因果问答的方法等建立句子之间的联系。
3.间接提取信息是学生阅读的难点,特别是对情感的理解和感悟,教师可以继续开展作批注的训练,运用“方法”中提到的方法进行引导。
四
说明文、写人、记事类文章。
1.继续巩固围绕题目质疑的
方法;学习记事文章抓事情结果(结论)质疑的方法。
2.巩固提取中心句、比喻句、
拟人句及优美词汇。
3.提取因果关系语句。
4.能提取事件发展过程中的主要信息。
5.练习做批注。
1.围绕题目质疑的方法;学习记事文章抓
事情结果(结论)质疑的方法。
2.直接信息提取:
(1)句意比较法提取中心句。
(2)写人记事文章提取人物语言、动作、心理描写。
3.间接信息提取:
(人物品质)
(1)质疑法:
对人物的行为和想法进行质疑,通过文本、生活实际的联系找到答案,体会人物品质。
(14)
(2)比较法:
通过不同做法比较得出人物品质的结论。
(14、15)
(3)抓重点词语的方法。
1.本单元质疑的方法学生掌握难度较大,学生要在对文本做初步整体感知后才能够针对主要内容进行质疑,因此教师在做引导时应把握好时机。
2.直接信息的提取教师应关注基础较差的学生,注意主要问题的发现和梳理,基础较好的学生应在前几个单元基础上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描写等信息做比较正确的提取。
3.间接信息提取在本单元也不是非常明显,主要集中在第14、15课,且要完整信息组合才能得出结论,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全段阅读,回答问题也要引导学生从整体入手,不要一个点一个点地提取。
这是本单元在提取信息方面的一个提升点,值得关注。
五
写人记事、说明文
1.继续巩固围绕课题和重点
段提问的方法质疑。
2.能够提取表现人物性格特
点和景物特点的内容。
3.认识并提取中心句、过渡
句。
4.结合重点语句作批注,体会人物品质。
1.围绕课题和重点段提问的方法质疑。
2.直接信息提取:
(1)提取人物语言、动作等信息体会人物品质。
(17、18)
(2)提取体现人物品质的关键词语。
(17、终于、风餐露宿、日夜兼程、连忙、每天、随时…)
(3)提取体现景物特点的中心句;优美语句。
3.间接信息提取(体现人物品质):
(1)据意想象法。
(17、风餐露宿、日夜兼程;18、不知过了多少年;身体发生巨大的变化)
(2)换词比较法。
(18、抡、劈;)
1.质疑法为巩固复习,以学生自学,教师做指导为主。
2.直接提取信息。
本单元教学以过半,直接提取信息对学生来说难度不大,难度主要体现在信息采集准确和全面上,因此教师要以大含量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学习中进行引导。
3.间接信息的提取对学生来说也有前几个单元的基础,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忆方法,运用自己的方式对人物品质等文字背后的信息做理解。
六
古诗、写景类文章
1.巩固写景文章抓题目、重点
句段提问的方法训练质疑能力。
2.提取相关景物。
3.提取与景物特点相关的信
息,并能对信息进行整合。
4.提取中心句、比喻句等信息。
5.结合理解将直接提取的信息概括为景物特点做批注。
1.写景文章抓题目、重点句段提问的方法训练质疑能力。
2.直接提取信息:
读懂每句话意思,抓关键语句。
3.间接提取信息:
(1)根据重点词句意思概括景物特点。
(23)
(2)换词比较法。
(3)想象拓展法。
1.在质疑训练中,教师要在回顾中心句、段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质疑,并将本册教材中相关的课文进行串联,纵向梳理。
2.因为本单元课文基本为写景的文章,因此,抓景物特点直接提取信息是本单元的重点。
教师要以大问题引领,引导学生将信息提炼全面。
3.间接提取信息在本单元23课的落实中是一个难点,在此环节处理过程中,教师要提前做好相应准备,如积累相关词语。
七
记事文章
1.巩固结合题目质疑的方法;
在事件矛盾点处质疑的方法。
2.提取事件发展过程中的主
要信息,明确事情发展顺序。
(25、26)
3.提取事件发展中有规律的
叙述(怎样解决问题的发现、解决;模仿、思考、变化、解决。
)。
4.提取与人物性格相关的语
言、神态等信息。
1.结合题目质疑的方法;在事件矛盾点处质疑的方法。
2.直接提取信息:
了解句、段意思。
3.间接提取信息:
(1)反面假设法体会发明者能够创造发明的不一般。
(25)
(2)角色体验法体会人物品质。
(26)
(3)提示语添加法体会人物性格特点。
(27)
(4)联系实际、文本法领会故事道理。
1.质疑训练中在事件矛盾点处质疑学生比较少
见,也比较难,首先要找到哪里是事件的矛盾点,然后针对这个点进行质疑,因此教师还是要在文章主要内容概括之后进行此项训练。
2.直接提取信息训练中教师还是要在句、段意
思理解和概括上下功夫。
3.间接提取信息部分教师还是要借助批注让学生有一个思考的方向,最后总结方法。
原来学过的方法应该做相应回忆。
八
记事类文章
1.继续巩固围绕题目质疑的
方法,和在事件转折点质疑的方法。
2.提取形成结果原因的内容
(全面)。
3.提取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信息。
4.借助对直接信息做批注体会人物心理和精神品质。
1.围绕题目质疑的方法,在事件转折点质疑的方法。
2.直接提取:
能准确抓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信息。
3.间接提取:
(1)角色体验法,根据人物表现想象人物内心。
(29、31)
(2)拓展想象法体会人物品质。
(31)
1.在事件转折点处质疑是学习记叙文很好地方法,学生掌握此方法将对阅读有很大帮助,因此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放慢脚步,帮学生找到事件转折点在哪,再围绕这个点提出问题。
2.直接提取信息在这个单元应该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尝试标画,教师注意引导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3.间接信息的提取在本单元有一定难度,因为本单元的文章在描写上比较抽象,需要学生综合整理信息才能得到相应的答案,因此教师要提出准确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批注,最后把学生做的批注结合在一起形成对事件和人物的整体评价。
形成解释能力训练各单元侧重点及相关策略
(不包括字表义理解)
课标中段要求
学习联系上下文,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阅读 能力 训练 单元 侧重点 相关 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