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健康知识试题.docx
- 文档编号:23873022
- 上传时间:2023-05-21
- 格式:DOCX
- 页数:13
- 大小:25.90KB
安全健康知识试题.docx
《安全健康知识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健康知识试题.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安全健康知识试题
安全健康知识试题
姓名:
1.劳动保护是指为了保障职工在生产劳动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从法律、制度、组织管理、教育培训、技术、设备等方面所采取的一系列综合措施。
是站在(C)的立场上,强调为劳动者提供人身安全与身心健康的保障。
A.职工B.企业C.政府
2.职业安全健康是现代企业安全管理国际通称,是我国安全生产、劳动保护和(C)的统称。
A.身体健康B.环境卫生C.职业卫生
3.《安全生产法》和《职业病防治法》从保护职工的劳动安全,维护职工劳动保护合法权益的角度,进一步具体规定了(A)一定要载明保障职工劳动安全防止职业危害和办理工伤保险两项法定事项。
A.劳动合同B.规章制度C.工伤保险
4.《职业病防治法》规定: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时,应当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等(A)劳动者,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不得隐瞒或者欺骗。
A.如实告知B.无须告知C.可以告知
5.法律赋予职工享有接受教育培训,以使自己具备保护自己和他人所必须的知识与技能的权利。
这项权利也是保证职工(B)的前提条件。
A.接受教育培训B.知情权和参与权C.掌握知识与技能
6.《安全生产法》规定:
从业人员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有权停止作业或者在采取可能的应急措施后(C)作业场所。
A.坚守B.保护C.撤离
7.只要依法确认职工为工伤,(A),都由用人单位负责赔偿和补偿(实行社会保险方式时,由用人单位缴纳保险费)。
而且按照法律规定这项权利必须以劳动合同必要条款的书面形式加以确认。
A.无论责任在谁B.并非从业人员责任C.用人单位责任
8.职工应当正确使用、维护职业病防护设备和个人使用的(A)。
A.职业病防护用品B.生产工具C.生产设施
9.《安全生产法》规定:
“从业人员应当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掌握(C)所需的安全生产知识,提高安全生产技能,增强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能力。
”
A.本企业工作B.本岗位工作C.本职工作
10.《安全生产法》规定:
从业人员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应当立即向现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或者(B)报告。
A.上级主管部门B.本单位负责人C.上级安监部门
11.安全生产(C)是用人单位劳动安全卫生管理规章制度的核心和基础,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在本单位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中的具体体现。
A.检查制度B.操作规程C.责任制
12.生产经营用人单位使用的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特种设备,以及危险物品的容器、运输工具,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由专业生产用人单位生产,并经取得专业资质的检测、检验机构检测、检验合格,取得安全使用证或者(A),方可投入使用。
A.安全标志B.检验标志C.警示标志
13.生产、经营、运输、储存、使用危险物品或者处置废弃危险物品的,必须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建立专门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接受(A)依法实施的监督管理。
A.有关主管部门B.上级主管部门C.工商管理部门
14.生产经营用人单位应当在较大危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和有关设施、设备上,设置明显的(B)。
A.安全宣传标语B.安全警示标志C.安全提示标志
15.用人单位要做好职工的职业健康防治和(A)。
A.监护B.管理C.保护
16.工伤保险的主要特点:
(1)(B)
(2)非营利性(3)保障性(4)互助互济性。
A.合理性B.强制性C.必要件
17.《工伤保险条例》第二条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各类企业、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以下称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本条例规定参加工伤保险,为本单位(A)职工或者雇工(以下称职工)缴纳保险费。
A.全部B.部分C.正式
18.所谓“工伤认定”是指有关部门,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确认职工所受伤害是因工还是非因工造成的(C)。
“被认定为工伤”,是受伤害职工能够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的最关键的前提条件。
A.情况B.地点C.事实
19.《工伤保险条例》规定:
自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做出之日起(B),工伤职工或者直系亲属、所在单位或者经办机构认为伤残情况发生变化的,可以申请劳动能力鉴定。
A.半年后B.1年后C.2年后
20.2006年11月12日由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布,2007年(C)实施的《劳动能力鉴定、职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GB/T16180一2006)是现行的国家标准。
A.4月1日B.8月1日C.5月1日
21.劳动争议,也叫“劳动纠纷”、“劳资争议”,劳动争议产生在生产劳动之中,通常是指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在执行劳动法律、法规或履行劳动合同、集体合同的过程中,因劳动(A)发生分歧而起的争议。
A.权利和义务B.工资和待遇C.合同和保险
22.《劳动法》规定: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调解、仲裁、提起诉讼,也可以(C)解决。
A.谈判B.答辩C.协商
23.劳动争议的仲裁是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根据有关法律规定或当事人之间的协议,以(B)的身份,对争议事项在事实上做出判断,在权利义务做出裁决。
A.仲裁委员会B.第三者C.劳动管理机关
24.《劳动法》明确规定:
用人单位内的“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主任由(B)担任。
”
A.职工代表B.工会代表C.人力资源部门
25.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C)应当依法参与处理集体劳动争议的处理。
A.党委B.职代会C.工会
26.冻伤的产生与人在低温环境中暴露的时间有关。
在(A)的环境里,皮肤与金属接触时,皮肤会与金属粘贴,称冷金属粘皮,这是一种特殊冻伤。
A.-20℃以下B.-40℃以下C.-50℃以下
27.预防中暑的关键在于(B),使作业场所的气象条件符合国家规定的卫生标准。
在高温车间内合理布置热源,避免工人周围受到热源作用。
A.解决人员劳动保护用品B.改善高温作业环境C.远离热源
28.在寒冷环境中,体温会因空气运动而加快散失,最好的办法是(B)空气在皮肤表面的流动,一般用适当多穿衣服和防风的办法来实现。
因此,低温作业人员应穿御寒服装。
A.提高B.降低C.防止
29.因为(A),容易把物体的状况看错,大脑必然会根据错误的信息,发出错误的指令,人也就会作出的错误动作而造成事故。
A.亮度不足B.亮度偏高C.亮度太高
30.良好的坐姿是:
身体(A),靠近工作台。
A.坐直B.前倾C.后靠
31.在钻床、车床、铣床上作业时,严禁(B)。
A.戴套袖B.戴手套C.戴护目镜
32.由于冲压加工生产效率高,手工上下料体力消耗较大,容易造成操作者(A),致使动作失调而发生事故。
A.生理疲劳B.精神紧张C.麻痹大意
33.每台起重机械的司机,都必须经过(C),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操作。
A.上级培训B.企业培训C.专门培训
34.凡工作地点狭窄,行动不便,如金属容器内、隧道或矿井内等,所使用的手提照明灯应采用(A)安全电压。
A.12VB.24VC.36V
35.国家把(C)列为特殊设备,设置专门机构、制定专门规程、标准严格管理。
A.大型电器设备B.汽车C.锅炉压力容器
36.职业危害因素就是生产劳动过程中,存在于(B)中的危害劳动者健康的因素。
A.公共场所B.作业环境C.自然环境
37.2002年卫生部颁布的职业病目录规定的法定职业病为(C)。
A.八大类115种B.十大类105种C.十大类115种
38.生产性毒物主要是经(A)进入人体。
A.呼吸道和皮肤B.食道和皮肤C.呼吸道和食道
39.消除或降低粉尘是预防尘肺病最根本的措施。
采用(C)作业,可在很大程度上防止粉尘飞扬,降低作业场所粉尘浓度;对不能采用湿式作业的场所,应采用密闭抽风除尘方法。
A.通风B.隔离C.湿式
40.从安全方面来看,在(B)的干扰下,人们会感到烦躁,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不仅影响工作效率,而且降低了对事故隐患的判断处理能力。
A.电离辐射B.噪声C.振动
41.火灾是火失去控制,蔓延而形成的一种灾害性燃烧现象,它通常造成人的伤亡或物的损失。
助燃剂、可燃物和引火源是火灾三要素。
这三个条件缺少(A),火灾就不会发生。
A.任何一个B.任何二个C.任何三个
42.火灾的分类中,C类火灾是指(A)。
A.气体火灾B.固体火灾C.液体火灾
43.爆炸的主要特征是物质的状态瞬间发生变化,(C)突然释放,产生强烈的冲击波并发出巨大的响声。
A.压力B.热量C.能量
44.由于火灾与大多数爆炸事故均由(B)导致,因此二者可能同时发生,也可能相互引发、转化,形成复杂的情况。
A.物理现象B.氧化反应C.电器故障
45.火灾与爆炸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生产用火管理不善;生产过程中违反操作规程;生产场所有可燃蒸气、气体或粉尘而(A);工艺布置不合理;电器设备绝缘不良。
A.通风不良B.温度偏高C.气压偏高
46.遇到火灾,拨打火警电话119。
要注意使用的电话是否分机;说话要清楚,不要慌张;要讲清失火的详细地址、(B)、讲明报警人的姓名。
得到消防队明确回答后方可挂断电话,随后要到火灾现场附近主要路口引导消防车。
A.失火经过B.燃烧物质C.失火损失
47.电气起火时应(A)后,才可用水扑救。
A.确信拉断电源B.报警C.确保人身安全
48.家内食用油类起火,要(B)进行“扑杀"。
A.毛巾扑打B.用砂子C.要用水
49.在火场上采用石棉布、浸湿的棉被、帆布、沙土等不燃或难燃材料覆盖燃烧物或封闭孔洞的灭火方法叫(B)。
A.覆盖法B.窒息法C.隔离法
50.窒息灭火法适用于扑救燃烧部位(B),容易堵塞或封闭的房间、生产及贮运设备内发生的火灾。
A.面积较大B.空间较小C.较为分散
51.将燃烧物质与附近未燃的可燃物质隔离或疏散开,使燃烧因缺少可燃物质而停止,叫(B)。
A.窒息灭火法B.隔离灭火法C.冷却灭火法
52.企业内车辆安全驾驶应严格遵守各种安全标志,试车时应做好(A),悬挂试车牌照,不得在非指定路段试车。
A.安全监护B.现场保护C.安全管理
53.常见的驾驶员违章现象有:
争道抢行、违章超车、超速行驶、酒后开车、疲劳驾驶、跟车距离过近、逆向行驶、无证驾驶、超载和超限、(B)的车辆。
A.驾驶尚未年检B.驾驶有安全隐患C.驾驶尾气超标
54.驾驶机动车通过胡同(里巷)、铁路道口、急弯路、窄路、窄桥、隧道时,最高时速不得超过(A)。
A.20公里B.30公里C.50公里
55.机动车载运爆炸物品、易燃易爆化学物品以及剧毒、放射性等危险物品,经(C)批准后,应按指定的时间、路线、速度行驶,悬挂警示标志并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
A.路政管理部门B.安全管理部门C.公安机关
56.酒后驾驶机动车体内酒精浓度增大时,反应时间明显增加,反应误差也变大,其他感觉也(A)。
A.迟钝B.麻木C.亢奋
57.驾驶机动车(A)①打开前后灯光,禁鸣喇叭,不准超车。
②不准超过限速标志所规定的速度。
③下坡不得挂空档熄火滑行。
④不准在任意停车和上下乘客。
A.通过隧道B.过拱形桥时C.夜间行车
58.驾驶机动车雾天行车要①打开防雾灯、尾灯和近光灯。
②减速慢行。
能见度在30米以内的路段时,机动车最高时速不得超过(A)。
A.20公里B.30公里C.50公里
59.驾驶机动车夜间(C),须打开防眩目近光灯、示宽灯和尾灯。
A.没有路灯照明时B.路灯照明不好时C.路灯照明良好时
60.行人通过没有交通信号灯、人行横道的路口,或者在没有过街设施的路段横过道路时,要注意观察,(B)来车的速度和距离,确认安全后再通过。
A.观察左右B.目测左右C.掌握左右
61.机动车行经人行横道时,应当减速行驶;遇行人正在通过人行横道,应当(A)。
A.停车让行B.从行人左侧行驶C.从行人右侧行驶
62.班后会则是以讲评的方式,对已经完成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工作情况进行总结、检查,并提出整改意见。
班前会是班后会的前提和基础,班后会是班前会的(B)。
A.实践和评定B.继续和发展C.实施和验证
63.搞好班组安全日活动的要点是完善管理制度;提高活动效力;创新活动内容、活动形式;(C)。
A.进行评审总结B.安排检查汇报C.加强检查考核
64.检查班组安全日工作的方法:
(A)。
A.查看、监督、提问B.提问、查看、汇报C.查看、演示、提问
65.班组各机台的作业,可以通过分析操作过程中的(C),发现各种危险因素,并总结出一套安全操作方法。
A.态度B.表现C.动作
66.习惯性违章是指固守旧有的(A)和工作习惯,工作中违反有关规章制度,违反操作规程、操作方法的行为。
A.不良作业传统B.所谓工作经验C.原有的工作模式
67统计表明,习惯性违章作业、违章指挥是造成人身伤亡事故和误操作事故的(B)原因。
A.间接B.主要C.通常
68.为了杜绝违章行为,切实做到“反违章人人有责”,在反习惯性违章活动中,每个职工都应做到:
明确活动的目的和意义,自觉加入到反违章行列中,重新学习安全规程,(C)典型事例中吸取经验教训,提高自己的安全意识和防护能力。
A.从正面B.从反面C.从正反两面
69.“班前检查"的内容有三项:
一是检查防护用品和用具,看班组成员系统穿戴了防护用品,是否按规定携带了防护用具。
如果不符合规定,应督促他们改正。
二是检查作业现场,看是否存在(B),如果存在应及时排除。
三是检查机械设备,看是否处于良好状态,如有故障则,应及时检修。
A.影响生产障碍B.不安全因素C.危险危害因素
70.安全检查表是事先把检查对象(A)地加以剖析,查出不安全因素的所在,然后确定检查项目并按系统顺序编制成的检查表。
A.系统B.全面C.重点
71.在编制安全检查表时,要做到依据准确,即让检查表在内容上和实际运用中均能达到科学、合理,并符合(B)要求。
A.管理B.法律C.检查
72.检查是(C),目的在于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应该在检查过程中或检查以后,发动群众及时整改。
A.目的B.方式C.手段
73.自我保护能力就是职工对所在工作岗位(C)的认识,对可能出现的不安全因素的判断及能否及时、正确处理即将出现的危害的应变能力。
A.可能存在危险B.有危害存在C.危险程度
74.安全生产(B)是广大职工从实践中摸索和总结出来的安全生产成果,是防止事故发生的有效措施。
A.管理制度B.先进经验C.警示语
75.一些班组开展的“三个一”活动即“(B)”,就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A.每日一题、每日一问、每日一考
B.每日一题、每周一问、每月一考
C.每周一题、每周一问、每周一考
76.安全技术知识的熟练并人性化的运用。
一般情况下,都以学习掌握“操作规程"等来完成,也有的通过教育指导者的言传身教来实现。
但无论用什么方法,受教育者都要经过(A),反复纠正错误动作,逐渐领会和掌握正确的操作要领,才能不断提高安全技能。
A.自身的实践B.刻苦学习C.总结经验
77.事故演练以模拟实体操作为主,或采用(A),使职工能从训练中学会处理突发事件。
A.情景模拟训练B.实际操作训练C.预案文本训练
78.人在操作中的失误(或存在缺陷)是造成事故的(B)原因之一。
A.间接B.直接C.主要
79.为避免人的不安全行为,可尝试采取严格管理。
对班组成员工作行为要严格要求,及时纠正工人的每一个误操作,(B)养成遵规守纪的工作习惯。
A.教育B.强制C.自觉
80.物的不安全状态经过人们的检查、发现和整改而被消除,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生产的不断进行,又可能重复出现或产生新的不安全状态。
因此,对物的不安全状态的管理也是一件(A)性的工作。
A.经常B.重要C.特殊
81.班组应根据生产性质、工种、作业环境等生产实际情况,按规定和需要配备足够的、(A)的安全工器具和劳动防护用品,并按有关规定进行管理、使用、检查和维修,不合格的要及时报修或更换。
A.合格B.精致C.适合
82.安全动机,是履行安全行为的主观愿望。
它是个体发生和维持其安全行为的一种(C)。
A.观点B.态度C.心理状态
83.安全心理分析包括:
(1)心理定势。
(2)(C)。
(3)社会心理因素。
(4)情景气氛因素等。
A.空间与心理因素B.情景与心理因素C.环境与心理因素
84.人一边思考其他问题一边做工作的动作称为“边缘动作”,此时,本人往往并未意识到,只有当别人提醒时,才如梦方醒。
边缘动作常使人发生误看和误操作,常与(B)联系在一起,成为发生事故的重要原因。
A.不安全隐患B.不安全行为C.不安全状态
85.随意注意,(A),必要时还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这是一种高级的注意。
引起随意注意的条件包括:
明确目的意义、需要意志努力排除干扰。
A.是个体给自己设定目的
B.是他人给自己设定目的
C.是个体自身意志力
86.从事单调、重复工作的人员,由于长时间重复不问断的、无变化的操作动作,缺乏自主性,感觉不到有意义和重要性,容易产生(C)和厌倦感而导致违章。
A.精神紧张B.精神放松C.心理疲劳
87.违章现象在曰常工作中的表现是无组织无纪律,其思想根源是(A)。
A.主观和客观相脱离B.麻痹和大意思想C.逞能和好强心理
88.当心跳呼吸骤停后,循环呼吸即告终止。
在呼吸循环停止后4~6分钟,脑组织即可发生不易逆转的损伤;心跳停止(C)后,脑细胞基本死亡
A.2分钟B.5分钟C.10分钟
89.人工呼吸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口对口人工呼吸法,另一种是(C)。
A.口对口吹气法B.口对鼻呼吸气法C.口对鼻吹气法
90.进行胸外心脏挤压抢救时,挤压频率要控制好,有时为了提高效果,可加大频率,达到每分钟(B)左右。
抢救工作要持续进行,除非断定伤员已复苏,否则在伤员没有送达医院之前,抢救不能停止。
A.50次B.100次C.200次
91.人体在突发事故中引起的创伤若出血量超过(B),血压就会明显降低,肌肉抽搐,甚至神志不清,呈休克状态,若不迅速采取止血措施,就会有生命危险。
A.500m1B.1000mlC.2000ml
92.加压包扎止血法适用于(C)和毛细血管的止血。
A.动脉血管B.大血管C.小血管
93.在急救中,如果伤员出现大出血或休克情况,则必须先进行止血和(A)不要因为忙于包扎而耽误了抢救时间。
A.人工呼吸B.输血C.心脏胸外挤压\
94.伤员脊柱骨折搬运伤员放到担架上以后,要让他(B)腰部垫一个衣服垫,然后用3~4根布带把伤员固定在木板上,以免在搬运中滚动或跌落,造成脊柱移位或扭转,刺激血管和神经,使下肢瘫痪。
A.平躺B.平卧C.侧卧
95.毒气泄漏时(C)以及在不同情况下出现泄漏事故,其自救与逃生的方法有很大差异,若逃生方法选择不当,不仅不能安全逃出,反而会使自己受到更严重的伤害。
A.同种化学物质B.不同相态物质C.不同化学物质
96.火势初期,如果发现火势不大,未对人与环境造成很大威胁,其附近有消防器材,如灭火器、消防拴、自来水等,应尽可能地在(A)
A.第一时间将火扑灭B.第一时间报告火情C.第一时间撤离
97.突遇火灾,面对浓烟和大火,不可进入(A)
A.电梯B.楼梯C.通道
98.被烟火围困暂时无法逃离的人员,应尽量站在阳台或窗口等易于被人发现和能避免烟火近身的地方,无法逃生时,跳楼是(C)选择。
A.第一B.最好C.最后
99.如果是一氧化碳中毒,中毒者还没有停止呼吸,则脱去中毒者被污染的衣服,松开领口、腰带,使中毒者能够顺畅地呼吸新鲜空气,也可让中毒者闻(C)解毒。
A.醋B.酒精C.氨水
100.人在触电后,有时会有较长时间的“假死”,因此,救护人员应耐心进行抢救,不可轻易中止。
但(B)给触电者打强心针。
A.可以B.不可C.必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安全 健康 知识 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