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东南飞》教案.docx
- 文档编号:23866448
- 上传时间:2023-05-21
- 格式:DOCX
- 页数:22
- 大小:27KB
《孔雀东南飞》教案.docx
《《孔雀东南飞》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孔雀东南飞》教案.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孔雀东南飞》教案
《孔雀东南飞》教案
《孔雀东南飞》教案一棵柏树
《孔雀东南飞》教案
鲍树柏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熟悉汉乐府的文学常识与《孔雀东南飞》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背诵默写诗歌中的名句。
从诗歌的写作时代和作品反映的时代把握作品的深刻思想内容,理解作品的浪漫主义色彩。
过程与方法:
掌握文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几个文言词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把握这首诗故事情节的发展过程,通过人物对话分析理解男女主人公的真挚感情。
【教学重点】
1.疏通文义,把握故事发展过程,分析人物感情。
2.识记有关文学常识,背诵有关名句。
【教学难点】
了解和掌握文中的“偏义复词”和“指代性副词”。
【教学时数】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南宋时期,曾有一对令人羡慕的才子佳人,他们青梅竹马,两小无猜,耳鬓厮磨,情意相投。
常常在月夜花下,吟诗作对,琴瑟和鸣,起舞弄影,互诉衷肠。
这对幸福的恋人就是陆游和唐婉。
本来他们能够幸福地长相厮守,白头偕老。
可是因为婆媳不睦,陆母从中作梗,这对情深意切的鸳鸯刚刚结合不久就被活生生地分开了。
比较阅读陆游、唐婉夫妇的应和词《钗头凤》:
《钗头凤》——陆游
红酥手,黄滕酒。
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一杯愁绪,几年离索。
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
泪痕红浥鲛绡透。
桃花落,闲池阁。
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莫,莫,莫!
《钗头凤》——唐婉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
晓风干,泪痕残。
欲传心事,独倚斜栏。
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
角声寒,夜阑珊。
怕人寻问,咽泪装欢。
瞒,瞒,瞒!
从词中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了心如刀绞搬的悲痛与无奈。
今天,我们一同翻开课本,来读一读与其如出一辙的另一个悲剧故事——《孔雀东南飞》
二、文学常识
1.《孔雀东南飞》:
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也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民间叙事诗,全诗357句,1785字,选自南朝徐陵所编《玉台新咏》。
(我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是《格萨尔王》,英雄史诗,一千万字。
)
《孔雀东南飞》是汉乐府民歌中纪实性叙事诗的代表作,后人把《孔雀东南飞》与北朝的《木兰辞》及唐代韦庄的《秦妇吟》并称为“乐府三绝”,并且前两者又被称为“乐府双璧”。
2.乐府和乐府诗:
举例:
《上邪》
上邪,我欲与君长相思。
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滚滚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乐府,本来是汉武帝刘彻设立的一个官署。
就是掌管音乐的官府。
它的任务是制定乐谱、采集歌词和训练乐工。
这个官署相当庞大,成帝时“女乐近千人”。
后来,把乐府官署所采集、创作的歌词也称“乐府”或“乐府诗”,就成了一种音乐性的诗体名称了。
其中属于汉代的叫“汉乐府”。
乐府诗:
中国古代乐府官署(汉武帝首设)中配乐演唱的诗歌。
包括民歌和文人创作两大类。
后人多用以代称入乐的民歌。
两汉乐府诗体裁以五言为主,兼有七言和杂言。
句式灵活自由,语言自然流畅,通俗易懂,琅琅上口,生活气息比较浓厚。
乐府诗主要保存在宋代郭茂倩《乐府诗集》中。
3.汉代乐府与南北朝乐府
汉乐府民歌又称汉乐府,风格活泼自然;南朝乐府民歌风格清新宛转;北朝乐府民歌,风格质朴刚健。
南朝的《孔雀东南飞》与北朝的《木兰辞》并称“乐府双璧”,是古乐府民歌的代表作。
这部分诗,与《诗经》中的国风性质相同,广泛地反映了社会生活和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最具有人民性,是乐府诗的精华。
文人创作多为民歌的仿制品,难与民歌相媲美。
宋元以后,乐府诗的外延进一步扩大,词、曲因配乐演唱的缘故,也被雅称为乐府。
4.汉乐府民歌的艺术特色:
1)叙事性强,出现了第三者叙述的故事,出现了有性格的人物和比较完整的情节。
2)能调动各种艺术手段来描写人物。
如个性化的对话,人物行动和细节描写等
3)形式多样,有四言、五言、杂言。
少数继承四言,大多采用杂言。
杂言体句式自由,长短不拘;五言则更是乐府民歌的创新。
4)不少作品有丰富的幻想,具有浪漫主义色彩。
5.汉乐府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汉乐府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极高,一方面它反应了广大人民的生活和爱憎,是从民间产生或受民间文化影响而产生的艺术硕果,以它灿烂的花朵和浓郁的芬芳装点了荒芜的汉朝诗坛。
与《诗经》和《楚辞》可鼎足而三。
另一方面,它在中国诗歌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它既继承、发扬了《诗经》的现实主义传统,也继承、发扬了《楚辞》的浪漫主义精神。
6.五言诗:
中国古代诗歌体裁。
全篇以五字句构成。
最早产生于汉代民谣和乐府民歌。
到了东汉时期的乐府民歌,其五言形式已臻于成熟,如《陌上桑》、《孔雀东南飞》等。
文人五言诗是在学习民歌的基础上出现的。
标志着文人五言诗达到最高成就的,是东汉末年无名氏的《古诗十九首》,刘勰在《文心雕龙》中称之为“五言之冠冕”。
建安以后,五言诗创作日趋繁盛。
唐代以后,五言诗更为发展,出现了五言律诗和五言绝句。
由于五言诗可以容纳更多的词汇,从而扩展了诗歌的内容,更灵活细致地抒情和叙事,因此,它适应汉以后发展了的社会生活,逐步取代了四言诗的正统地位,成为中国古典诗歌的主要形式之一。
唐以前的五言诗遂通称为“五言古诗”或“五古”了。
三、简述故事情节,分析诗歌结构
1.请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诗歌的故事情节。
提示要点:
刘兰芝的美德,两情相依的重要情节,兰芝抗婚,双双殉情,化鸟双飞的愿望。
基本情节:
兰芝请归——仲卿求情——焦母不允——仲卿慰妻——兰芝意决——严装拜别——焦刘盟誓——兰芝还家——县令遣媒——兰芝拒婚——太守遣媒——刘兄逼嫁——太守筹婚——兰芝备嫁——仲卿闻变——生人死别——仲卿别母——兰芝投水——仲卿自缢——化鸟齐飞
2.诗歌结构:
起兴
(第1节)
营造悲剧氛围
开端
(第2节)
兰芝被遣
发展
(第3—12节)
夫妻誓别
再发展(第13—21节)
兰芝抗婚
高潮
(第22—31节)
双双殉情
尾声
(第32节)
告诫后人
四、了解文章的文言知识
1.古今异义
(1)可怜体无比。
古义:
可爱。
今义:
值得怜悯。
(2)汝岂得自由。
古义:
自作主张。
今义:
不受拘束和限制。
(3)本自无教训。
古义:
教养。
今义:
从错误、失败中取得知识和经验
(4)处分适兄意。
古义:
处理安排。
今义:
对犯错误的人的处罚决定。
(5)便利此月内。
古义:
吉利。
今义:
方便。
(6)蹑履相逢迎。
古义:
迎接。
今义:
奉承。
(7)叶叶相交通。
古义:
连接。
今义:
各种运输往来,邮递通讯工作。
(8)多谢后世人。
古义:
劝告。
今义:
常用来表示感激。
(9)既欲结大义。
古义:
婚姻。
今义:
大道理。
(10)共事二三年。
古义:
一同生活。
今义:
一起工作。
2.通假字
(1)终老不复取。
“取”通“娶”,娶妻。
我一辈子也不再娶妻。
(2)箱帘六七十。
“帘”通“奁(lin)”,梳妆匣(xi)子。
衣箱和梳妆用的匣子有六七十个。
(3)虽与府吏要。
“要”通“邀”,约。
虽然同府吏已有誓约。
(4)蒲苇纫如丝。
“纫”,通“韧”,坚韧。
蒲苇像丝一样柔韧。
(5)府吏见丁宁。
“丁宁”通“叮咛”,叮嘱,嘱咐。
仲卿再三嘱咐我。
(6)催藏马悲哀。
“藏”通“脏”,脏腑。
人伤心,马也悲鸣。
(7)合葬华山傍。
“傍”通“旁”,旁边。
于是合葬在华山的旁边。
3.偏义复词
由两个近义词或反义词作词素构成一个词,其中的一个词素表示意义,另一个词素只作陪衬,不表示意义,这样的词称为偏义复词。
“复”指“多”,也就是说这类词一定是多个语素组成的。
“偏义”是说意义只偏向多个语素的某一个,即只有一个语素表达意义,其他的都是陪衬。
例如现代汉语的名词“国家”“人物”“质量”“舟楫”“窗户”“妻子”等两个语素并列,其中一个语素义消失,“国家”偏指“国”,“家”义消失;“人物”偏指“人”,“物”义消失;“质量”偏指“质”,“量”义消失;“舟楫”偏指“舟”,“楫”义消失;“狐狸”偏指“窗”,“户”义消失;“妻子”偏指“妻”,“子”义消失。
文中的偏义复词如下:
(1)便可白公姥。
你可以去禀告婆婆。
公姥,公公婆婆,这里是偏指婆婆。
(2)昼夜勤作息。
白天黑夜辛勤劳作。
作息,劳作和休息,“息”无意义,偏指“作”。
(3)我有亲父兄。
我娘家有个同胞的哥哥。
父兄,父亲兄长,“父”无意义,偏指“兄”。
(4)我有亲父母。
我有亲生母亲。
父母,父亲母亲,“父”无意义,偏指“母”。
(5)逼迫兼弟兄。
还有个哥哥一起逼迫我。
弟兄,弟弟哥哥,“弟”无意义,偏指“兄”。
五、品读课文
1.一位打印员看见《孔雀东南飞》的题目说道:
“《孔雀东南飞》!
写刘兰芝和焦仲卿的故事呀,唉!
”这句话可以看出这篇文章的确给人们留下了难以磨灭的深刻印象。
打印员的话为我们提示了三个关键词:
主人公(刘兰芝、焦仲卿)、悲剧、叹惋。
明确:
这就是悲剧的力量。
人们记不太多喜剧和正剧,但悲剧往往给人留下刻骨铭心的印记。
(板书:
刘兰芝、焦仲卿)
2.刘兰芝、焦仲卿,两人名字的先后顺序可以互换吗?
为什么?
明确:
不能,刘兰芝为一号主角。
有三点依据:
一、序言中“焦仲卿妻刘氏”,中心语是“刘氏”。
二、注释指出,原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三、文章中写刘兰芝的内容最多。
另外,故事悲剧多以女性为主人公。
3.来看有关刘兰芝的内容,比较刘与焦的四次对话,你觉得四次对话的内容和语气有什么不同?
明确:
第一次,第2自然段。
陈述自己将被驱遣,有些抱怨。
第二次,第7、8自然段。
遗物留念,恐难相见,口气坚决。
第三次,第11、12自然段。
盟誓,提示自己的处境。
语气着急。
第四次,第24、25、26自然段。
生人作死别,哀伤而坚定。
4.第二次对话中,刘兰芝的心理是怎样的?
明确:
第二次对话有看清问题的冷静,有明白自己处境后维护人格尊严的执拗。
有在冷酷的现实前面还抱有的一丝幻想。
有被仲卿真挚情义所感动的对仲卿的体贴谅解。
有对爱情的忠诚。
5.第四次对话中有一些细节描写,你有怎样的感受?
明确:
第四次对话有几句细节描写,先借用马的悲鸣声衬托出焦仲卿内心的痛苦情感。
然后写刘兰芝闻声之后的行动“蹑履相逢迎”同样是急切的。
但是却又“怅然遥相望”,不知如何向焦表白内心的真实情感。
这样描写,读后不禁让人们替两人着急,为他们痛苦。
6.在诗歌中,刘兰芝一共有五次落泪,说说落泪的情景,并分析兰芝在五次落泪中的心理活动。
明确:
“却与小姑别,泪落连珠子。
”真情的眼泪。
舍不得这个家,和曾经的家人。
为什么在焦母面前不落泪?
坚强。
“出门登车去,涕落百余行。
”悲苦的眼泪。
被遣回娘家的屈辱感。
“阿女含泪答。
”伤感的眼泪。
有一些委屈,也有一些自责。
“手巾掩口啼,泪落便如泻。
”彻痛的眼泪。
不愿意接受现实,无奈。
“晻晻日欲暝,秋思出门啼。
”绝命的眼泪。
绝望。
7.这篇文章是婚姻悲剧还是爱情悲剧?
明确:
爱情悲剧,开篇没多久婚姻就已经结束了,而爱情没有结束。
不同于《诗经·氓》,爱情已经消磨殆尽,婚姻随即便结束,是婚姻悲剧。
8.鲁迅说过:
“悲剧就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别人看。
”在这篇课文中,那些有价值的东西被毁灭了?
明确:
家庭、爱情,还有生命。
被毁灭的东西价值越大,悲剧就越悲。
9.那么这场悲剧的缔造者是谁呢?
很多人会指向焦母和刘兄。
你如何理解这两人的责任呢?
明确:
两个人的出发点都包含了对亲人的“爱”,当然,不排除自己的私心。
但是,这种爱的方式是不对的。
两个人是以他人的眼光来审视别人的幸福,是站在自己的角度上来看别人。
真正的幸福是要自己来体会的,就像脚上的鞋子,舒服与否只有自己知道。
10.除了焦母和刘兄,还有谁对这场悲剧要负主要责任?
为什么?
明确:
焦仲卿。
焦仲卿做不了自己的主。
焦仲卿不够理智,对刘兰芝有言语伤害。
说话方式有问题,直接顶撞母亲。
轻易放弃,没有具体的办法。
六、小节
文章为我们讲述了一个爱情的悲剧,相爱之人不能长相厮守,人生极大悲哀。
既然是悲剧故事就总会有完结的那一刻,但是它给人们留下的思考与启示是不会完结的。
这也是凄美动人的故事久为传诵的意义所在。
悲剧故事的存在,最终目的就是让悲剧不再发生。
“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请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个故事吧!
七、语言积累
指代性副词:
在古汉语中,常常可以看到两个具有指代作用的副词,就是“相”和“见”。
它们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具有指代动作行为受事者的作用。
结合本文,见下页图表。
八、作业
1.完成《孔雀东南飞》学案习题。
2.思考并完成课后“研讨与练习”第四题,“故事结尾两人化为鸳鸯,再聚一些类似的例子,谈谈你对这样结尾的看法。
”
(一)“相”的用法:
(本文一共18个“相”字)
分
类
例
句
副
词
译为“相互、彼此”
相见常日稀
久久莫相忘
六合正相应
叶叶相交通
枝枝相覆盖
仰头相向鸣
黄泉下相见
指
代
性
副
词
指代“我”
嬉戏莫相忘
及时相遣归
指代“你”
会不相从许
还必相迎取
不得便相许
誓不相隔卿
誓天不相负
指代“他、她、它”
蹑履相逢迎
怅然遥相望
好自相扶将
名词
译为“相貌”
儿已薄禄相
(二)“见”的用法
分
类
例
句
动词
译为“见面”
相见常日稀
黄泉下相见
指代性副词
指代“我”
君既若见录
府吏见丁宁
介词
表被动,译为“被”
渐见愁煎迫
九、扩展阅读
(一)指代性副词“相”与“见”
在古汉语中,常常可以看到两个具有指代作用的副词,就是“相”和“见”。
它们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具有指代动作行为受事者的作用。
这一用法,多见于汉以后的文献中。
现分述如下:
相
“相”可以称代三种人(物)称。
例如:
1)今王与耳旦暮且死,而公拥兵百万,不肯相救。
(《史记张耳陈余列传》)这句的意思是:
现在大王和我早晚之间就要死去,可是你拥有几万士兵,不肯救我。
2)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世说新语文学》)曹植《七步诗》的这两句的意思是:
本来是从一条根上长出来的,煎熬我怎么这么急迫!
3)汝知悔过伏罪,今一切相赦。
(《后汉书冯鲂传》)这句的意思是:
你知道悔过服罪,现在一切都赦免你。
4)问于愈者多矣,念生之言不志乎利,聊相为言之。
(韩愈《答李翊书》)这句的意思是:
向我韩愈问的人多,考虑你的话用心不急切为利,姑且为你说这些。
5)登即相许和,便可作婚姻。
(《孔雀东南飞》)这两句诗的意思是:
现在就立即答应他家(指代太守家)吧,马上成就两家的婚姻。
6)稍出近之,憫然莫相知。
(柳宗元《黔之驴》)这句的意思是:
渐渐地出来靠近它,提心吊胆地不知道它(是什么东西)。
例1、2两句中的“相”指代第一人称的人,例3、4两句中的“相”指代第二人称的人,例5、6两句中的“相”指代第三人称的人和物。
由上所述,可以明确以下两点有关“相”的用法:
1)各句的“相”都用在动词或介词之前。
加点的词,除例4是介词以外,其他全是动词。
画浪线的“相”与动词或介词组成的语言单位,类似倒置的动宾短语。
“相”的这种用法,从成语中可以看到。
如:
拔刀相助、倒屣相迎、豆萁相煎、反戈相向、刮目相看、降心相从、解囊相助、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等。
2)要和范围副词的“相”区别开来。
表示范围的副词“相”用在不带宾语的及物动词前,既表示动作行为的施事者,又表示动作行为的受事者,此为“互指”。
如: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木兰诗》)中的“相”是指“爷和娘”,义为互相。
表示范围的副词“相”又可表示动作行为一个一个地相继出现。
如:
“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战国策赵策》)中的“相”是指子子孙孙一代接一代,此为“递指”。
回顾前文的“相”只表示一方发出的动作行为涉及另一方。
由于主语只表示施事,而受事者又不出现,只有用它指代,此为“偏指”。
互指和递指的“相”,表示范围,所以叫范围副词,偏指的“相”除了表示动作的单向性以外,即表指代,所以叫指代性副词。
见
“见”,作为指代性副词,也和“相”一样,在语言形式上,它是副词作状语,其语意类似宾语。
例举如下:
7)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李密《陈情表》)这句的意思是:
生下六个月的时候,慈爱的父亲就离开了我。
8)加少孤露,母兄见骄。
(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这句的意思是:
又加上年少时因失去了父亲,身体瘦弱,母亲和哥哥就骄惯我。
9)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这句的意思是:
所以今天详细说明原委,希望您或许能谅解我。
由上所述,可以明确以下几点有关“见”的用法。
1.例7、8、9各句中的“见”,都用在及物动词(加点的词)的前面,画波浪线的“见”与及物动词组成的语言单位,也类似倒置的动宾短语。
现代汉语中的“见笑”、“见谅”、“见教”、“见怪”等,都属于“见”的这种用法。
2.“见”与“相”不同的是:
“见”不用在介词前面,仅指代第一人称,偶有称代第三人称的,不过实属罕见,恕不例举。
3.要和表被动的“见”区别开来。
先看下面两个句子:
(1)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
(《孔雀东南飞》)
(2)欲与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古汉语的语言实践告诉我们:
当动词的施动者是句子中的主语,“见”是副词,起称代第一人称的作用。
例1中的动词“录”的施动者是句中的主语“君”,可见此句中的“见”是副词,称代第一人称。
当动词的施动者是句中未出现的主动者,即表被动。
例2中的动词“欺”的施动者正是句中未出现的主动者,即“秦王”,所以此句中的“见”,表被动,介词,是表示对象关系的,它的后面省略了未出现的主动者。
因为“相”、“见”这两个指代性副词,与其后面的动词组成的语言单位类似倒置的动宾短语,于是语文界便有人把“相”、“见”称作前置宾语或没有标志的前置宾语。
殊不知,此说不妥。
其理由有四:
(1)像上文1—6例句中的“相”,7—9例句中的“见”,学界早已确认是副词,只是起指代作用,所以叫做指代性副词。
副词在句中可以作状语,用以修饰和限制动词和介词,而不能作宾语。
(2)代词能够替代或指示各类实词,能够充当宾语,而“相”、“见”却没有代词的这种语法功能。
如“学而时习之”中的“之”,代词,可作宾语;但不能说“学而时习相”或“学而时习见”,可见“相”、“见”不可作宾语,自然也就不能作前置宾语了。
(3)“相”、“见”,不能回到动词或介词的后边。
古汉语中的前置宾语,都可以回到动词或介词的后边,“相”、“见”则不能。
如:
“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我们可以说“古之人不欺余也”;把“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战国策赵策》),讲作“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以何自托于赵”。
但不能把“儿童相见不相识”讲作“儿童见相不相识”;同样,不能把“乃今日见教”(《〈司马相如传〉》),讲作“乃今日教见”。
(4)不具备宾语前置的条件。
众所周知,古汉语中的宾语前置,一般地说应具备几个条件。
动词宾语前置的条件:
a.疑问代词作宾语。
b.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
c.宾语被强调时,前置的宾语和动词之间加结构助词“之”“是”等。
介词宾语前置的条件:
a.疑问代词作介词的宾语。
b.介词的宾语被强调时。
c.方位名词作介词的宾语。
由此看来,“相”、“见”作指代性副词时,均不具备宾语前置的各种条件,所以不能把它们看作是前置宾语的。
(二)“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和古代纪时法
一昼夜为一日。
我国很早就有把一昼夜分为若干段来纪时的记载。
如殷武丁时候把昼夜分为八段,祖甲时候分为十段,周代分为十二段,每段都有名称。
从名称来看,分段是以天色和日常活动为根据的,如日出时叫旦、早、朝、晨,日入时叫夕、暮、昏、晚;太阳正中时叫中日或日中,将近日中时叫隅中,太阳西斜叫昃,等等。
古人一日两餐,朝食在日出之后,隅中之前,这段时间叫食时或蚤食;夕食在日昃之后,日入之前,这段时间叫晡()时。
日入之后是黄昏,黄昏以后是人定;人定以后是夜半,夜半以后是鸡鸣和昧旦(又称昧爽或平旦或平明)。
我们了解了这些,对古书中的“女曰鸡鸣,士曰昧旦”(《诗经郑风女曰鸡鸣》),“寂寂人定初”(古诗《孔雀东南飞》)等就会明白了。
汉太初以后,古人有了等分一昼夜时辰的办法,是用十二辰(子、丑、寅、卯等)作为十二时辰的名称。
这种分法一直沿用到清初。
清初引用西法,把一昼夜十二时辰分为24小时(即一辰等于两小时),并把每一时辰细分为初和正,如23点为子初,夜半24点为子正,晨一点为丑初,两点为丑正,等等。
有个问题连带说一下,就是日始为何时。
最早当以日出为日始,如夏以平旦为日始,殷以鸡鸣为日始。
到周代改以夜半为日始。
此后就一直以夜半为日始,沿用至今。
下面把我国从古至今昼夜时段、时辰纪法列成表,以备查对。
(见表一)
我国古代还有把夜晚分为五个时段的方法,叫五夜或五更,情况如下。
(见表二)
我国古代纪时,还有更细的分法。
最初分一昼夜为100刻。
这办法一直沿用到东汉,许慎《说文解字》:
“漏以铜壶盛水,刻节,昼夜百刻。
”后来由于昼夜100刻与分为十二时辰不能相配,使用不便,曾改分为120刻,96刻,108刻。
但大多使用百刻制,到清代才改为96刻制,和十二时辰配合使用。
(选自《文言常识》,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
表一:
昼夜时段、时辰表
时
代
昼夜
殷(武丁)
明大采大食中日昃小食小采夕
殷(祖甲)
明朝
大食中日
昃
小食
暮
昏
妹(昧)兮(曦)
周
日出食时隅中中日日昃晡时日入黄昏人定夜半鸡鸣平旦
汉
卯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亥子
丑
寅
清(初)
57
9
11
13
15
17
19
21
23
1
3
(正)
68
10
12
14
16
18
20
22
24
2
4
现代(时)
5—77—99—1111—1313—1515—1717—1919—2121—23
23—11—33—5
表二:
五更与现今时间比较表
夜间时辰
五夜
五更
时间
黄昏
甲夜
一更
19—21
人定
乙夜
二更
21—23
夜半
丙夜
三更
23—1
鸡鸣
丁夜
四更
1—3
平旦
戊夜
五更
3—5
表三:
古时分一日为十二时
夜半
鸡鸣
平旦
日出
食时
隅中
日中
日佚
晡时
日入
黄昏
人定
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初
正
初
正
初
正
初
正
初
正
初
正
初
正
初
正
初
正
初
正
初
正
初
正
23/24时
24/1
时
1/2时
2/3时
3/4时
4/5时
5/6时
6/7时
7/8时
8/9时
9/10时
10/11时
11/12时
12/13时
13/14时
14/15时
15/16时
16/17时
17/18时
18/19时
19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孔雀东南飞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