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道及设备防腐工艺+蓄电池安装工艺.docx
- 文档编号:23861275
- 上传时间:2023-05-21
- 格式:DOCX
- 页数:17
- 大小:31.25KB
管道及设备防腐工艺+蓄电池安装工艺.docx
《管道及设备防腐工艺+蓄电池安装工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道及设备防腐工艺+蓄电池安装工艺.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管道及设备防腐工艺+蓄电池安装工艺
工程名称
交底部位
工程编号
日期
交底内容:
管道及设备防腐
1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室内外管道、设备和容器的防腐工程。
2施工准备
2.1材料要求:
2.1.1防锈漆、面漆、沥青等应有出厂合格证。
2.1.2稀释剂:
汽油、煤油、醇酸稀料、松香水、酒精等。
2.1.3其它材料:
高岭土、七级石棉、石灰石粉或滑石粉、玻璃丝布、矿棉纸、油毡、牛皮纸、塑料布等。
2.2主要机具:
2.2.1机具:
喷枪:
空压机、金钢砂轮、除锈机等。
2.2.2工具:
刮刀、锉刀、钢丝刷、砂布、砂纸、刷子、棉丝、沥青锅等。
2.3作业条件:
2.3.1有码放管材、设备、容器及进行腐操作的场地。
2.3.2施工环境温度在5℃以上,且通风良好,无煤烟、灰尘及水汽等。
气温在5℃以下施工要采取冬施措施。
3操作工艺
3.1工艺流程:
管道、设备及容器清理、除锈
→
管道、设备及容器防腐刷油
3.2管道、设备及容器清理、除锈:
3.2.1人工除锈:
用刮刀、锉刀将管道、设备及容器表面的氧化皮、铸砂除掉,再用钢丝刷将管道、设备及容器表面的浮锈除去,然后用砂纸磨光,最后用棉丝将其擦净。
3.2.2机械除锈:
先用刮刀、锉刀将管道表面的氧化皮、铸砂去掉。
然后一人在除锈机前,一人在除锈机后,将管道放在除锈机内反复除锈,直至露出金属本色为止。
在刷油前,用棉丝再擦一遍,将其表面的浮灰等去掉。
3.3管道、设备及容器防腐刷油:
3.3.1管道、设备及容器阀门,一般按设计要求进行防腐刷油,当设计无要求时,应按下列规定进行:
3.3.1.1明装管道、设备及容器必须先刷一道防锈漆,待交工前再刷两道面漆。
如有保温和防结露要求应刷两道防锈漆。
3.3.1.2暗装管道、设备及容器刷两道防锈漆,第二道防锈漆必须待第一道漆干透后再刷。
且防锈漆稠度要适宜。
3.3.1.3埋地管道做防腐层时,其外壁防腐层的做法可按表1-39的规定进行。
当冬季施工时,宜用橡胶溶剂油或航空汽油溶化30甲或30乙石油沥青。
其重量比:
沥青∶汽油=1∶2。
3.3.2防腐涂漆的方法有两种:
3.3.2.1手工涂刷:
手工涂刷应分层涂刷,每层应往复进行,纵横交错,并保持涂层均匀,不得漏涂或流坠。
3.3.2.2机械喷涂:
喷涂时喷射的漆流应和喷漆面垂直,喷漆面为平面时,喷嘴与喷漆面应相距250~350mm,喷漆面如为圆弧面,喷嘴与喷漆面的距离应为400mm左右。
喷涂时,喷嘴的移动应均匀,速度宜保持在10~18m/min,喷漆使用的压缩空气压力为0.2~0.4MPa。
3.3.3埋地管道的防腐:
埋地管道的防腐层主要由冷底子油、石油沥青玛帝脂、防水卷材及牛皮纸等组成。
3.3.3.1冷底子油的成分见表1-40。
管道防腐层种类表1-39
防腐层层次(从金属表面起)
正常防腐层
加强防腐层
特加强防腐层
1
2
3
4
5
6
7
防腐层厚度不小于(mm)
厚度允许偏差(mm)
冷底子油
沥青涂层
外包保护层
3
-0.3
冷底子油
沥青涂层
加强包扎层(封闭层)
沥青涂层
外包保护层
6
-0.5
冷底子油
沥青涂层
加强保护层(封闭层)
沥青涂层
加强包扎层(封闭层)
沥青涂层
外包保护层
9
-0.5
注:
1.
2.
3.
4.
5.
用玻璃丝布做加强包扎层,须涂一道冷底子油封闭层;
做防腐内包扎层,接头搭接长度为30~50mm,外包保护层,搭接长度为10~20mm;
未连接的接口或施工中断处,应作成每层收缩为80~100mm的阶梯式接茬;
涂刷防腐冷底子油应均匀一致,厚度一般为0.1~0.15mm;
冷底子油的重量配合比:
沥青∶汽油=1∶2.25。
冷底子油的成分表1-40
使用条件
沥青∶汽油(重量比)
沥青∶汽油(体积比)
气温在+5℃以上
气温在+5℃以下
1∶2.25~2.5
1∶2
1∶3
1∶2.5
调制冷底子油的沥青,是牌号为30号甲建筑石油沥青。
熬制前,将沥青打成1.5kg以下的小块,放入干净的沥青锅中,逐步升温和搅拌,并使温度保持在180~200℃范围内(最高不超过220℃),一般应在这种温度下熬制1.5~2.5小时,直到不产生汽泡,即表示脱水完毕。
按配合比将冷却至100~120℃的脱水沥青缓缓倒入计量好的无铅汽油中,并不断搅拌至完全均匀混合为止。
在清理管道表面后24小时内刷冷底子油,涂层应均匀,厚度为0.1~0.15mm。
3.3.3.2沥青玛帝脂的配合比:
沥青∶高岭土=3∶1。
沥青应采用30号甲建筑石油沥青或30甲与10号建筑石油沥青的混合物。
将温度在180~200℃的脱水沥青逐渐加入干燥并预热到120~140℃的高岭土中,不断搅拌,使其混合均匀。
然后测定沥青玛帝脂的软化点、延伸度、针入度等三项技术指标,达到表1-41中的规定时为合格。
涂沫沥青玛帝脂时,其温度应保持在160~180℃,施工气温高于30℃时,温度可降低到150℃。
热沥青玛帝脂应涂在干燥清洁的冷底子油层上,涂层要均匀。
最内层沥青玛帝脂如用人工或半机械化涂沫时,应分成二层,每层各厚1.5~2mm。
3.3.3.3防水卷材一般采用矿棉纸油毡或浸有冷底子油的玻璃网布,呈螺旋形缠包在热沥青玛帝脂层上,每圈之间允许有不大于5mm的缝隙或搭边,前后两卷材的搭接长度为80~100mm,并用热沥青玛帝脂将接头粘合。
沥青玛帝脂技术指标表1-41
施工气温
(℃)
输送介质温度
(℃)
软化点(环球法)
(℃)
延伸度(+25℃)
(cm)
针入度
(0.1mm)
-25~+5
-25~+25
+25~+56
+56~+70
+56~+75
+80~+90
+85~+90
3~4
2~3
2~3
—
25~35
20~25
+5~+30
-25~+25
+25~+56
+56~+70
+70~+80
+80~+90
+90~+95
2.5~3.5
2~3
1.5~2.5
15~25
10~20
10~20
+30以上
-25~+25
+25~+56
+56~+70
+80~+90
+90~+95
+90~+95
2~3
1.5~2.5
1.5~2.5
—
10~20
10~20
3.3.3.4缠包牛皮纸时,每圈之间应有15~20mm搭边,前后两卷的搭接长度不得小于100mm,接头用热沥青玛帝脂或冷底子油粘合。
牛皮纸也可用聚氯乙烯塑料布或没有冷底子油的玻璃网布带代替。
3.3.3.5制作特强防腐层时,两道防水卷材的缠绕方向宜相反。
3.3.3.6已做了防腐层的管子在吊运时,应采用软吊带或不损坏防腐层的绳索,以免损坏防腐层。
管子下沟前,要清理管沟,使沟底平整,无石块、砖瓦或其它杂物。
上层如很硬时,应先在沟底铺垫100mm松软细土,管子下沟后,不许用撬杠移管,更不得直接推管下沟。
3.3.3.7防腐层上的一切缺陷,不合格处以及检查和下沟时弄坏的部位,都应在管沟回填前修补好,回填时,宜先用人工回填一层细土,埋过管顶,然后再用人工或机械回填。
4质量标准
4.1保证项目:
4.1.1埋地管道的防腐层应符合以下规定:
材质和结构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规定。
卷材与管道以及各层卷材间粘贴牢固,表面平整,无皱折、空鼓、滑移和封口不严等缺陷。
检验方法:
观察或切开防腐层检查。
4.1.2管道、箱类和金属支架涂漆应符合以下规定:
油漆种类和涂刷遍数符合设计要求,附着良好,无脱皮、起泡和漏涂,漆膜厚度均匀,色泽一致,无流坠及污染现象。
检验方法:
观察检查。
5成品保护
5.1已做好防腐层的管道及设备之间要隔开,不得粘连,以免破坏防腐层。
5.2刷油前先清理好周围环境,防止尘土飞扬,保持清洁,如遇大风、雨、雾、雪不得露天作业。
5.3涂漆的管道、设备及容器,漆层在干燥过程中应防止冻结、撞击、震动和温度剧烈变化。
6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6.1管材表面脱皮、返锈。
主要原因是管材除锈不净。
6.2管材、设备及容器表面油漆不均匀,有流坠或有漏涂现象,主要是刷子沾油漆太多和刷油不认真。
7应具备的质量记录
7.1防锈漆、面漆、沥青豚稀释剂等材料应有出厂合格证。
7.2应有进场的验收记录。
7.3管道及设备防腐前的预检记录。
7.4完工后的验收记录。
技术负责人:
交底人:
接交人:
工程名称
交底部位
工程编号
日期
交底内容:
蓄电池安装
1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电压为24V及以上,容量30A·h以上的固定型铅酸蓄电池组和容量为10A·h及以上的镉镍碱性蓄电池组安装工程。
2施工准备
2.1设备及材料要求
2.1.1凡使用的设备及器材均应符合国家和部颁的现行技术标准。
2.1.2安装的设备及器材应有铭牌,注明厂家,设备的名称、规格、型号,并应有合格证件及技术文件。
2.1.3设备的规格、型号应符合设计要求,附件、备件齐全。
2.1.4配制铅酸蓄电池电解液用硫酸应采用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蓄电池用硫酸》,并有产品合格证。
2.1.5配制钢镍碱性蓄电池电解液应采用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三级化学纯度的氢氧化钾(KOH),其技术条件见表2-36。
2.1.6蓄电池用蒸馏水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铅酸蓄电池用水》)的规定。
2.1.7蓄电池台架所用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
2.1.8绝缘子、绝缘垫无碎裂和缺损;型钢无明显锈蚀。
2.1.9其他材料:
防锈漆、耐酸漆,电力复合脂、镀锌螺丝、塑料带、沥青漆、酒精、铅板均应有合格证。
氢氧化钾技术条件表2-36
指标名称
化学纯
氢氧化钾(KOH)
(%)
≥80
碳酸盐(以K2CO3计)
(%)
≤3
氯化物(Cl)
(%)
≤0.025
硫酸盐(SO4)
(%)
≤0.01
氮化合物(N)
(%)
≤0.001
磷酸盐(PO4)
(%)
≤0.01
硅酸盐(SiO3)
(%)
≤0.1
钠(Na)
(%)
≤2
钙(Ca)
(%)
≤0.02
铁(Fe)
(%)
≤0.002
重金属(以Ag计)
(%)
≤0.003
澄清度试验
合格
2.2主要机具:
配液池、台钻、砂轮、电锤、榔头、板锉、圆锉、手锯、扳手、水平尺、线坠、钢板
尺、钢卷尺、木锤、铜带榔弯器、油刷子、手电筒、电焊机、气焊工具、排风扇、摇表、万用表、直流电压表、比重计、温度计、陶瓷缸、漏斗、玻璃棒、量杯、吸液器、眼镜、耐酸碱服、胶皮手套、胶皮围裙、胶皮靴、口罩。
2.3作业条件:
2.3.1施工图纸及技术资料齐全。
2.3.2土建工程全部施工完毕,门窗齐全。
2.3.3蓄电池室耐酸地面做完,墙、门、窗、通风道内外金属结构均应刷完耐酸漆。
2.3.4放置蓄电池台墩均已施工完毕。
2.3.5采暖、通风装置以及照明全部达到使用条件。
2.3.6蓄电池室上、下水道接通。
3操作工艺
3.1工艺流程:
设备点件检查
→
母线、电缆及台架安装
→
蓄电池组安装
→
配液及充放电
→
碱性蓄电池配液及充放电
→
送电、验收
3.2设备点件检查:
3.2.1设备拆箱点件检查应由施工单位、供货单位、建设单位共同进行,并做好记录。
3.2.2根据装箱单或供货清单的规格、品种、数量进行清点。
3.2.3制造厂的有关技术文件是否齐全。
3.2.4设备的规格、型号是否符合设计要求,附件是否齐全,部件是否损坏。
3.2.5铅酸蓄电池应检查以下内容:
3.2.5.1蓄电池槽应无裂纹、损伤,槽盖板应密封良好。
3.2.5.2蓄电池的正、负端柱必须极性正确,并应无变形;防酸栓、催化栓等配件应齐全无损伤;滤气帽的通气性能良好。
3.2.5.3透明的蓄电池槽,应检查极板无严重受潮和变形;槽内部位应齐全无损伤。
3.2.6镉镍碱性蓄电池应检查以下内容:
3.2.6.1蓄电池外壳应无裂纹、损伤、漏液等现象。
3.2.6.2极性正确,壳内部件齐全无损伤;有气孔塞通气性能良好。
3.2.6.3连接条、螺栓及螺母应齐全,无锈蚀。
3.2.6.4带电解液的蓄电池,其液面高度应在两液面线之间;防漏栓塞应无松动、脱落。
3.3母线、电缆及台架安装。
3.3.1蓄电池室内的母线支架安装要符合设计要求。
支吊架以及绝缘子铁脚均应刷耐酸漆。
3.3.2蓄电池引出电缆的敷设,除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中的有关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要求:
3.3.2.1宜采用塑料护套电缆。
3.3.2.2引出线应用塑料色带标明正、负极性。
正极为赭色,负极为兰色。
3.3.2.3孔洞及保护管处应用耐酸、碱材料密封。
3.3.3蓄电室内裸母线安装除应符合有关规范外,尚应采取防腐蚀措施。
连接处应涂电力复合脂。
3.3.4台架的安装:
3.3.4.1台架、基架数间距应符合设计要求。
3.3.4.2台架安装前应刷耐酸漆或焦油沥青;
3.3.4.3电压高于48伏的蓄电池架,应用绝缘子或绝缘垫与地面绝缘;
3.3.4.4台架的安装应平整,不得歪斜。
3.4蓄电池组安装:
3.4.1蓄电池安装应按设计图纸及有关技术文件进行施工。
3.4.2蓄电池安装应平稳、间距均匀;同一排列的蓄电池应高度一致,排列整齐。
3.4.3有抗震要求时,其抗震措施应符合有关规定,并牢固可靠。
3.4.4温度计、液面线应放在易于检查一侧。
3.5配液与充放电:
3.5.1配液前应做好以下工作:
3.5.1.1硫酸应是蓄电池专用硫酸,并应有制造厂产品合格证;
3.5.1.2蒸馏水应符合标准要求;
3.5.1.3蓄电油槽内应清理干净;
3.5.1.4做好充电电源的准备工作,确保电源可靠供电;
3.5.1.5准备好配液用具、测试设备及劳保用品。
3.5.2调配电解液:
3.5.2.1配液是一项细致的工作,操作人员要严格按技术资料规定及注意事项进行,以防误操作;
3.5.2.2在调配电解渡时,将蒸馏水放到已准备好的配液容器中,然后将浓硫酸缓慢的倒入蒸馏水中,同时用玻璃棒搅拌以便混合均匀,迅速散热;
3.5.2.3严禁将蒸馏水往硫酸内倒,以防发生剧热爆炸。
3.5.3电解液调配好的密度应符合产品说明书的技术规定,见表2-37、表2-38。
铅酸蓄电池用材质及电解液标准表2-37
指标名称
浓硫酸
使用中电解液
蒸馏水
硫酸(H2SO4)含量
(%)
≥92
40~15
灼烧残渣含量
(%)
≤0.05
≤0.02
≤0.01
锰(Mn) 含量
(%)
≤0.0001
≤0.00004
≤0.00001
铁(Fe)含量
(%)
≤0.012
≤0.004
≤0.0004
砷(As)含量
(%)
≤0.0001
≤0.00003
氯(Cl)含量
(%)
≤0.001
≤0.0007
≤0.0005
氮氧化物(以N计)含量
(%)
≤0.001
还原高锰酸钾物质(O)含量
(%)
≤0.002
≤0.0008
≤0.0002
色度测定
(ml)
≤2.0
透明度
(mm)
≥50
透明无色
无色透明
电阻率(25℃)
(Ω·cm)
≥10×104
硝酸及亚硝酸盐(以N计)
(%)
≤0.0005
≤0.0003
铵(NH4)含量
(%)
≤0.005
≤0.0008
铜(Cu)含量
(%)
≤0.002
碱土金属氧化物(CaO计)
(%)
≤0.005
二氧化硫(SO2)含量
(%)
≤0.007
碱性蓄电池用电解液标准表2-38
项目
新电解液
使用极限值
外观
无色透明,无悬浮物
密度
1.19~1.25(25℃)
1.19~1.21(25℃)
含量
KOH240~270g/l
KOH240~270g/l
Cl-
<0.1g/l
<0.2g/l
CO2
<8g/l
<50g/l
Ca·Mg
<0.1g/l
<0.3g/l
氨沉淀物Al/KOH
<0.02%
<0.02%
Fe/KOH
<0.05%
<0.05%
3.5.4注入蓄电池的电解液,其温度不直高于30℃,当室温高于30℃时,不得高于室温。
注入液面高低度应在高低液面线之间。
3.5.5固定型开口式蓄电池隔板在注入电解液前24h内插入,注入电解液应高出极板上部10~20mm。
3.5.6蓄电池充电要在电解液注入3~5h(一般不直超过12h)、液温低于30℃以下进行,充电时液温不宜高于45℃。
3.5.7防酸隔爆式铅蓄电池的防酸隔爆栓在注酸完后装好,防止充电时酸气大量外泄。
3.5.8蓄电池在充电时要严格按产品技术要求进行。
3.5.9蓄电池充电符合下列条件可认为已充足:
(l)在正、负极板上发生强烈气泡;
(2)电解液的比重增加到产品说明规定值,一般为1.20~1.2.1(温度为+15℃时)而3h内保持不变;(3)每个电池的电压增加到2.5~2.75V,而且3h内保持不变;(4)极板的颜色正极板变成褐红或暗褐色,负极板变成灰色。
3.5.10充电结束后,电解液的比重、液面高度需调整时,调后再进行半小时的充电。
3.5.11蓄电池的放电应按产品技术要求进行,不应过放。
3.5.12蓄电池具有以下特征时说明放电已完成:
3.5.12.1电池电压降至1.8V;
3.5.12.2极板的颜色,正极板为褐色,负极板发黑;
3.5.12.3电解液的比重,一般降至1.17~l.15。
3.5.13温度在25℃时,放电容量应达到额定容量的85%以上;当温度不在25℃时,其容量可按下式换算:
C25=
式中t——
放电过程中,电解液平均温度(℃);
Ct——
在液温为t℃时实际测得容量(A·h);
C25——
换算成标准温度(25℃)时的容量(A·h);
0.008——
容量温度系数。
3.5.14蓄电池放电后应立即充电,间隔不宜超过10h。
3.5.15充放电全过程,按规定时间作好电压、电流、比重、温度记录及绘制充放电特性曲线图。
3.6蓄电池施工注意事项:
3.6.1蓄电池室通风必须良好;
3.6.2蓄电池室严禁烟火;
3.6.3极板焊接时,必须由有经验的焊工进行,电工配合;
3.6.4蓄电池配液应由有施工经验的电工操作,并设专人监护;
3.6.5配液时蓄电池室应备5%的碳酸钠溶液和清水以防意外;
3.6.6严格禁止把蒸馏水向硫酸内倾倒;
3.6.7配注电解液时,操作人员必须配戴专用保护用品(防护眼镜、胶皮手套、胶皮围裙、胶皮靴、口罩),确保操作安全;
3.6.8蓄电池充放电严格按技术资料进行,以防过充、过放损坏极板,影响使用寿命。
3.7碱性蓄电池充放电及注意事项:
3.7.1碱性蓄电池配液及充放电要按产品说明书和有关技术资料进行。
3.7.2电解液的注入:
3.7.2.1清洗电池,擦去油污;
3.7.2.2注入电解液需用玻璃漏斗或盗漏斗;注入后2小时进行电压测量,如测不出可等8~10h,再测一次,还测不出电压或电压过低,说明电池已坏,需更换电池;
3.7.2.3电解液注入后2小时还要检查液面高度,液面必须高出极板10~15mm;
3.7.2.4在电解液中注入少量的火油或凡士林油,使其漂浮在液面上,隔绝空气,防止空气中二氧化碳与电解液接触。
3.7.3充、放电:
3.7.3.1碱性蓄电池的充、放电应按说明书的要求进行;
3.7.3.2如果没有注明,充、放电电流可按以下方法计算:
电池的额定容量除以4(或乘以25%),即额定容量为100A·h的蓄电池可用25A进行充电;
3.7.3.3钢镍蓄电池充电先用正常充电电流充6h,1/2正常充电电流继续允6h,接着用8h放电率放电4h,如此循环,充、放电要进行三次;
3.7.3.4对铁镍蓄电池用正常充电电流充12h,再用8h率放电,当两极电压降至1.1V时,再用12h率(1/3正常充电电流)充电一次。
3.7.4注意事项:
3.7.4.1配制碱性电解液的容器应用铁、钢、陶瓷或珐琅制成;
3.7.4.2严禁使用配制过酸性电解液的容器;
3.7.4.3配制溶液的保护用品和配酸性溶液相同;
3.7.4.4配制好的电解液必须密封,不能与空气接触,以防产生碳酸盐。
3.8蓄电池送电及验收
3.8.1蓄电池送电:
蓄电池二次充电后,经过对蓄电池电压、电解液比重、温度检查正常后交建设单位使用。
3.8.2验收:
验收时应提交下列资料文件:
3.8.2.1产品说明书及有关技术文件;
3.8.2.2蓄电池安装、充、放电记录;
3.8.2.3材质化验报告。
4质量标准
4.1保证项目:
4.1.1蓄电池电解液的配制,首次充、放电的各项指标均必须符合产品技术条件及施工规范规定。
检验方法:
检查充、放电记录。
4.1.2蓄电池组母线对地的绝缘电阻值必须符合下列规定:
4.1.2.1110V的蓄电池组不小于0.1MΩ;
4.1.2.2220V的蓄电池组不小于0.2MΩ。
检验方法:
实测或检查绝缘电阻测试记录。
4.2基本项目:
4.2.1蓄电池台架应符合以下规定:
4.2.1.1木台架干燥、光滑、无活疖和劈裂;台架尺寸正确,防酸处理完整;
4.2.1.2木台架子直整齐,水泥台架耐酸衬砌平整。
检验方法:
观察检查和检查安装记录。
4.2.2电池安装应符合以下规定:
4.2.2.1稳固垫平、排列整齐、标志正确、清晰齐全、绝缘子绝缘垫板等无碎裂和缺损;
4.2.2.2容器内无严重沉淀或其它杂物,容器本体无渗漏,表面清洁,容器内的有关表计清晰可见,电解液液位正确。
检验方法:
观察检查。
4.2.3蓄电池母线安装应符合以下规定:
4.2.3.1母线及支持件和支架平整,固定牢靠,母线平直,弯曲处弯度均匀一致,母线穿墙接线板,固定牢固密封良好;
4.2.3.2母线熔焊焊接,焊缝无裂纹、气孔等缺陷,蜡焊焊接焊缝饱满光滑;
4.2.3.3母线色标准确均匀,母线布置合理。
检验方法:
观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管道 设备 防腐 工艺 蓄电池 安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