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导管吸氧操作标准.docx
- 文档编号:23850961
- 上传时间:2023-05-21
- 格式:DOCX
- 页数:11
- 大小:18.94KB
鼻导管吸氧操作标准.docx
《鼻导管吸氧操作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鼻导管吸氧操作标准.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鼻导管吸氧操作标准
鼻导管吸氧技术操作标准
2016年12月修订
项目
操作流程
操作标准
分值
评价细则
扣分
仪
表
2分
报告姓名
操作项目
语言流畅
2分
1.紧张,不自然,语言不流畅
2.着装不符合医院要求
-1
-1
衣帽整齐
举止符合要求
操
作
前
27分
双人查对
双人查对医嘱,打印治疗单,核对床号姓名、吸氧方式、吸氧流量
4分
3.未双人查对
4.未核对吸氧方式、吸氧流量
-2
-2
个人准备
七步洗手法洗手
戴口罩
4分
5.未洗手
6.洗手步骤有误
7.未戴口罩
8.戴口罩方法有误
-1
-1
-1
-1
物品准备
无菌治疗盘、氧气表、湿化瓶、治疗碗、棉签、弯盘、纱布、灭菌注射用水、一次性鼻导管两个、治疗单、贴纸标、手表
11分
9.少任何一项
-1
检查物品质量
检查一次性使用物品的名称、有效期
2分
10.未检查
-2
检查液体质量
倾倒液体置容器内
检查灭菌注射用水的有效期及质量,冲洗瓶口后向治疗碗内倒入适量灭菌注射用水
6分
11.检查方法不正确
12.未冲洗瓶口
-1
-1
湿化瓶内倒入2∕3或1∕2的灭菌水、连接氧气表(灭菌水过多会造成误吸,过少会引起患者鼻咽部干燥)
13.倒入过多或过少
14.未连接氧气表
-2
-2
操
作
中
36分
携用物至床旁
核对患者床号、姓名、腕带(至少两种),向患者解释操作目的,取舒适卧位
5分
15.核对不正确
16.未解释操作目的
17.未取舒适卧位
-2
-2
-1
评估患者缺氧程度
通过神志,呼吸困难表现,血氧饱和度,动脉血气分析值,口唇和甲床等判断缺氧程度。
评估患者鼻腔有无阻塞,粘膜有无破损
7分
18.未评估
19.评估不全面
-4
-3
清洁患者鼻腔
取两根棉签蘸少许灭菌注射用水,分别清洁湿润两个鼻腔
2分
20.未清洁湿润鼻腔
-2
将氧气装置固定于治疗带上
方法为:
将氧气吸入器进气插头插入与其配套的医用气源接头内,当听到“咔嚓”声响,说明接头已锁住,并且打开流量表再关闭
4分
21.固定方式不正确
22.未检查是否通气
-2
-2
注明时间
连接鼻导管
用贴纸标签注明日期时间贴于湿化瓶装置上
4分
23.未贴标签
24.未连接鼻导管
-2
-2
取出吸氧管与氧流量表出口接头相连
调节氧流量
检查管道通畅
根据病情调节氧流量,将鼻导管放入盛水的治疗碗内,如果有气泡溢出表明管路通畅
4分
25.调节氧流量不正确
26.未检查
-2
-2
固定鼻导管
将吸氧管头插入病人鼻孔,导管绕过双耳至下颌锁住或至头顶锁住,鼻导管的固定翼向下放置。
2分
27.固定不正确
-2
宣教注意事项
①不要自行调节或摘下鼻导管(关闭氧流量)。
②在饮水或吃饭时可以暂停吸氧,告知护士关闭氧气。
③病房内禁止吸烟,或有明火以防发生火灾。
④如果出现鼻咽部干燥不适或者胸闷憋气时,应及时通知医生。
⑤睡眠、翻身时,避免管路扭曲、受压、打折。
8分
28.宣教少一条
-2
操
作
后
12分
整理床单位
垃圾分类处理
感谢病人的配合,如有不适及时呼叫,将呼叫器放于伸手可及之处
2分
29.未整理床单位
30.未安置呼叫器
-1
-1
整理用物,垃圾分类处理
2分
31.处理垃圾不正确
-2
洗手、记录
七步洗手法洗手
治疗单上记录时间并签全名,护理记录单上记录病人吸氧时间、方式、流量及病人的反应
5分
32.未洗手
33.未记录或记录不全
-2
-3
继续巡视病房
治疗中经常观察病情并遵医嘱调节氧流量(低流量为1-2L∕min)
3分
34.未巡视患者
-3
停
止
吸
氧
16分
核对医嘱
接到停止医嘱后,核对医嘱
2分
35.未核对
-2
个人准备
洗手
戴口罩
2分
36.未洗手
37.未戴口罩
-1
-1
准备用物
治疗盘、无菌棉签、盛有灭菌水的治疗碗、弯盘
2分
38.未准备用物
-2
携用物至床旁
核对床号、姓名、腕带,观察病人吸氧后效果,向病人做好解释
4分
39.未核对
40.未解释
-2
-2
停止吸氧
先摘下鼻导管,再关闭流量表(以免意外造成患者呼吸道损伤)
卸下吸氧装置方法为:
用右手握住氧气表及湿化甁,左手拇指和食指摁住气源接头锁套并向后推动,使气源接头解锁,将吸入器向后退出,此时气源接头自动关闭
2分
41.方法不对
-2
清洁鼻腔
用湿润棉签清洁患者鼻腔
2分
42.未清洁鼻腔
-2
整理床单位
整理床单位,感谢配合,如有不适及时呼叫,呼叫器放于易取处
2分
43.未整理床单位
44.未安置呼叫器
-1
-1
操
作
后7分
垃圾分类处理
整理用物,分类处理用物
2分
45.垃圾分类错误
-2
洗手、记录
七步洗手法洗手
治疗单记录停止吸氧时间并签全名,护理记录单上记录停止吸氧时间,病人吸氧后效果
5分
46.未洗手
47.未记录或记录不全
-2
-3
氧气吸入技术相关知识点:
一、概念:
氧气吸入法是常用的改善呼吸的技术之一,通过给氧,可提高肺泡内氧分压、血氧含量及动脉血氧饱和度,从而纠正由各种原因所造成的缺氧状态,促进代谢,它是维持机体生命活动的一种方法。
二、吸氧的目的:
提高患者血氧含量及动脉血氧饱和度,纠正缺氧。
三、注意事项:
1.患者吸氧过程中,需要调节氧流量时,应当先将患者鼻导管取下,调节好氧流量后,再与患者连接。
停止吸氧时,先取下鼻导管,再关流量表。
2.持续吸氧的患者,应当保持管道通畅,必要时进行更换。
3.湿化瓶每次用后均须清洗、消毒。
4.观察、评估患者吸氧效果。
5.抽取血气分析标本时,应停止吸氧,否则,应告知检验科患者吸氧流量。
四、氧气浓度与流量的关系:
吸氧浓度(%)=21+4×氧流量(L/min)
五、氧疗可分为哪几种类型:
1、低浓度氧疗:
又称控制性氧疗,吸氧浓度低于40%。
应用于低氧血症伴二氧化碳潴留的病人,如慢性阻塞性肺病等。
2、中等浓度氧疗:
吸氧浓度为40%~60%主要用于有明显通气/灌流比例失调或显著弥散障碍的病人,特别是血红蛋白浓度很低,或心输出量不足者,如肺水肿、心肌梗死、休克等。
3、高等浓度氧疗:
吸氧浓度为60%以上。
应用于单纯缺氧而无二氧化碳潴留的病人,如成人呼吸窘迫综合症、心肺复苏后的生命支持阶段。
4、高压氧疗:
指在特殊的加压舱内以2-3Kg/c㎡的压力给予100%的氧吸入。
主要适用于一氧化碳中毒、气性坏疽等。
六、氧疗的副作用及预防:
1、氧中毒长时间、高浓度的氧吸入可致肺实质改变。
避免长时间高浓度氧吸入,定期监
测血气分析
2、肺不张呼吸道堵塞吸入高浓度氧后,氧气更易吸收,形成吸收性肺不张。
控制吸氧浓度,鼓励患者多翻身、经常更换体位,加强排痰。
3、呼吸道分泌物干燥持续吸入未经湿化且浓度较高的氧气,支气管粘膜则因干燥气体的直接刺激而产生损害加强吸入气体中的湿化,定期做雾化吸入。
4、眼晶状体后纤维组织增生(仅限于新生儿或早产儿)与吸入氧的浓度、持续时间有关维持吸氧浓度在40%以下,控制PaO2在100-120mmHg。
5、呼吸抑制低氧血症伴二氧化碳潴留的患者吸入高浓度的氧之后低流量持续给氧,维持PaO2在60mmHg。
七、缺氧的定义:
缺氧(hypoxia):
指当组织的氧供应不足或利用氧障碍时,导致组织的代谢、功能和形态结构发生异常变化的病理过程。
缺氧是临床各种疾病中极常见的一类病理过程,脑、心等生命重要器官缺氧也是导致机体死亡的重要原因。
另外,由于动脉血氧含量明显降低导致组织供氧不足,又称为低氧血症(hypoxemia)
八、缺氧的分类:
1、低张性缺氧:
低张性缺氧指由PaO2明显降低并导致组织供氧不足。
当PaO2低于8kPa(60mmHg)时,可直接导致CaO2和SaO2明显降低,因此低张性缺氧也可以称为低张性低氧血症。
2、血液性缺氧:
血液性缺氧指Hb量或质的改变,使CaO2减少或同时伴有氧合Hb结合的氧不易释出所引起的组织缺氧。
由于Hb数量减少引起的血液性缺氧,因其PaO2正常而CaO2减低,又称等张性缺氧。
3、循环性缺氧:
循环性缺氧指组织血流量减少使组织氧供应减少所引起的缺氧,又称为低动力性缺氧。
循环性缺氧还可以分为缺血性缺氧和淤血性缺氧。
缺血性缺氧是由于动脉供血不足所致;淤血性缺氧是由于静脉回流受阻所致。
4、组织性缺氧:
是指由于组织、细胞利用氧障碍所引起的缺氧。
九、缺氧程度的判断及如何确定氧流量:
1、轻度缺氧paO2>50毫米汞柱saO2>80%患者意识清楚,轻度发绀,无明显呼吸困难。
1-2升每分。
2、中度缺氧paO2>30~50毫米汞柱saO2>60%~80%,患者出现烦躁、嗜睡、谵妄并出现明显发绀,呼吸困难明显。
2-4升每分。
3、重度缺氧:
paO2<30毫米汞柱saO2<60%,患者出现浅昏迷或昏迷4-8升每分
十、肺水肿的患者湿化瓶内可放入20%-30%的乙醇,因乙醇可降低肺泡内泡沫表面张力,使泡沫破裂,改善肺部的气体交换,迅速缓解缺氧状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导管 吸氧 操作 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