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题训练八十二.docx
- 文档编号:23837803
- 上传时间:2023-05-21
- 格式:DOCX
- 页数:21
- 大小:1,000.32KB
选择题训练八十二.docx
《选择题训练八十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选择题训练八十二.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选择题训练八十二
选择题训练八
图1为某科考队于当地时间2011年2月28日10时30分在斯瓦尔巴群岛考察时拍摄的照片,图2为拍摄地点位置图。
读图回答1—2题。
1.图1景观可能反映()
A.全球气候变冷B.北极冰盖退缩C.生物种群繁多D.海洋环境污染
2.此照片拍摄时,北京时间为
A.3月1日17时30分B.2月28日18时30分
C.2月28日17时30分D.2月28日3时30分
2010年8月,“中国丹霞”(福建泰宁、湖南崀山、广东丹霞山、江西龙虎山、浙江江郎山、贵州赤水等)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丹霞地貌以“顶平、身陡、麓缓”为特征,往往构成重要的旅游区。
据图1完成3~4题。
3.构成丹霞地貌的岩石主要是()
A.花岗岩B.流纹岩
C.石灰岩D.红色砂岩
4.江郎山丹霞地貌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①断层发育;②流水作用;
③风力作用;④溶蚀作用
A.①②B.②③
C.①④D.③④
根据有效风能密度和有效风速全年累计小时数,我国风能资源分布分为风能丰富区、较丰富区、可利用区和贫乏区。
图4为我国部分区域四类风能资源分布示意图。
完成5~6题。
5.关于四地风能资源分布及原因的叙述,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①风能贫乏区;盛行中纬西风,地形闭塞
B.②风能较丰富区;盛行西南季风,地形平坦
C.③风能可利用区;盛行东南季风,地形闭塞
D.④风能丰富区;邻近冷气团源地,地形平坦
6.下列四地风能资源丰富程度与④地最接近的是()
A.雅鲁藏布江谷地B.黄土高原C.四川盆地D.东南沿海地区
读我国某地多年月平均降水量、蒸发量与各作物生育期内平均需水量关系图(图5),回答7--8题。
7.该地的耕作制度为()
A.一年一熟 B.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
C.一年三熟 D.一年两熟或一年三熟
8.有关该地水资源最缺乏月份的叙述,正确的是()
A.降水少,只有80毫米左右 B.气温回升快,大风天气多
C.一年中光照最强的时候,蒸发旺盛 D.正值夏玉米生长后期,需水量大
图2中甲处有一自南向北的河流,西岸冲刷严重。
当北京时间18:
50时,图示地方旗杆影子缩为一个点。
据图文回答3-4题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地位于南半球、西半球
B.该地位于地中海沿岸
C.该地可能为热带荒漠景观
D.该地可能盛行东北风
10.对图中四处说法正确的是:
A.甲处可修建大型水库
B.乙处是良好的储水构造
C.丁处地下铁矿形成时间比断层晚
D.丙处钻井可能会发现大理岩
图7中,Q1、K、Q2三点位于晨昏线上,K点是晨昏线与纬线的切点,位于同一经线圈上的K、M二点不重合,M点位于同纬线上Q1
、Q2间的中点,图中各点均分布在北半球。
完成11~12题
11.若K地直立物日影朝南,M、K地方时相同,则M地纬度变化范围在()
A.0º~90ºN之间B.0º~23.5ºN之间
C.23.5ºN~90ºN之间D.0º~66.5ºN之间
12.下列选项中能正确反映图示内容的是()
A.Q1、M间地方时差夏半年小于6小时B.M点冬半年正午太阳高度等于K、M的纬度差
C.Q1、Q2间最短距离经过北极点D.M与K间经线段上无极昼
选择题训练九
读北半球A、B地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差(ΔH=HB-HA)随时间变化图(图4),回答
1.对于A、B两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两地纬度不是定值
B.A地位于中纬度
C.B地正午太阳不可能位于北方
D.B地昼长一定大于A地
2.若黄赤交角增大,下列有关A、B两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A.春分日,两地的ΔH值不变
B.夏至日,两地的ΔH值不变
C.冬至日,两地的ΔH值开始发生变化
D.两地的ΔH值是变量的时间缩短
图10为某区域地形图,R地分布两片沼泽,时常发生季节性离合现象。
此时为7月份。
完成31—32题。
3.7月,①、②两河下游
A.降水充沛
B.水能丰富
C.处于枯水期
D.甲地气温低于乙地
4.次年1月,R地两片沼泽
可能发生的变化及主要
原因是
A.分离,冰雪补给量小
B.连片,降水量大
C.分离,地下水补给少
D.连片,蒸发量大
下图中曲线分别表示地表吸收太阳辐射量、地表反射太阳辐射量、大气上界太阳辐射量、云层反射太阳辐射量。
回答以下3题。
5.图中曲线中
A.①表示云层反射的太阳辐射量
B.②表示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量
C.③表示地表吸收的太阳辐射量
D.④表示地表反射的太阳辐射量
6.影响①、②曲线变化的主要因素为
A.云量厚度B.地势高低
C.太阳高度 D.植被状况
7.近50年来,④曲线在高纬度的数值有减少的趋势,其主要的原因
A.云量增加B.气候变暖
C.环境污染D.人口增加
堰塞湖是由火山熔岩流、冰碛物,山崩滑坡体等堵截山谷、河谷或河床后贮水而形成的湖泊,堵截物质称为堰塞体。
往往不够稳定,容易垮坝。
读下图回答27~28题。
8.图7中三个聚落都受到堰塞湖的不利影响,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是
A.abc B.bca C.bac D.cba
9.与图7中聚落分布规律最相似的地区是
A.青藏高原 B.江南水乡C.东北地区 D.内蒙古高原
图4为我国南岭山地中段的自然景观剖面图。
读图4,回答7~9题。
图4
10.图中
A.1月平均气温由南向北逐渐降低B.7月普遍高温,南北温差不大
C.降水主要集中分布在山地的北坡D.低山丘陵为主,山河相间分布
11.与乙山相比,甲山垂直自然带更丰富的主要原因是
A.纬度更低B.受冬季风影响更强
C.海拔更高D.受夏季风影响更强
12.南岭地跨的省区有
A.湘、赣、桂、粤B.赣、湘、渝、桂
C.湘、滇、闽、桂D.闽、粤、湘、赣
选择题训练十
下图是我国鄂尔多斯某地区历史上因土壤水分变化引起的农业地带变化示意图。
完成29~
1.当地土壤水分的空间分布状况是
A.自西南向东北逐渐增加B.自西南向东北逐渐减少
C.自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D.自东南向西北逐渐增加
2.有关图示信息分析正确的是
A.甲时期属于当地的干燥期B.乙时期属于当地的湿润期
C.土壤水分减少时期,当地各农业带面积会缩小
D.土壤水分增多时期,当地各农业带会向西移动
读某区域地质剖面图.完成31〜32题。
3.下列地层形成时间最晚的是
A.M层B.N层C.P层D.E层
4.图中F岩体
A.相对于两侧岩体垂直上升B.相对于G侧岩体下降,相对于P侧岩体上升
C.相对于G侧岩体上升,相对于P侧岩体下降D相对于两侧岩体垂直下降
图3表示2005年人口自然变化对比(%)。
读图3,回答5、6题。
5.图中
A.世界人口增长的特点是“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B.中国的人口出生率、死亡率与自然增长率均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C.出生率是影响发达与发展中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差异的主要因素
D.中国与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模式相同
6.与中国相比,发达国家人口死亡率高的主要原因是
A.进入老龄化社会B.自然灾害频发
C.经济增长缓慢D.医疗卫生条件差
图5为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图中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差值为20米。
读图5,回答10、11题。
7.图中甲地的海拔数值为
A.1128.0
B.1140.0
C.1162.0
D.1180.0
8.图示地区河流的主要特征为
A.多地下暗河
B.向心状水系
C.含沙量大
D.无结冰期
图2为鄱阳湖水域面积遥感监测影像图。
读图,回答第3、4题。
9.鄱阳湖
A.流域面积缩小
B.水量变化与大气环流有关
C.流域污染加重
D.湖面缩小由南水北调所致
10.鄱阳湖平原
A.水土流失日趋严重
B.土地利用类型以林地为主
C.农业机械化程度高
D.地表径流参与海陆间循环
图7中D为AB线的中点。
读图完成16~17题。
11.若图中ADB线为一根经线,ACB线为昏线,则C点的地方时为
A.12时B.18时
C.6时D.9时
12.若图中AD线与DB线分属两根不同经线的一部分,ACB线为晨昏线的一部分,且A点地方时为6时,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北京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的最小值B.中纬西风带偏南分布
C.图示地区位于南半球D.南京地区东北方向日出
选择题训练十一
图3为某月海平面平均气压分布图。
读图,回答第5~7题。
1.此时
A.甲群岛受低压控制
B.乙岛屿盛行西南风
C.正值南半球的冬季
D.北极圈内有极夜现象
2.图中
A.①地与③地的自然带相同
B.②地附近海域有著名渔场
C.从②地出发向北可达④地
D.④地位于环太平洋灾害带
3.图中农业
A.①地的限制因素是水源
B.②地农产品商品率较低
C.③地不断扩大耕地面积
图3
D.④地农业生产规模较小
图5为中国人口普查数据统计图。
读图,回答第10、11题。
4.图中反映中国
A.人口增长速度减缓B.青少年人口比重增加
C.乡村人口数量减少D.劳动力人口数量减少
5.东部人口比重的变化表明东部
A.人口数量先减后增B.人口增长为“三低”模式
C.人口密度持续增大D.人口迁移受生态环境影响
下图为某城市部分地区经过数字化处理的
“交通线、功能分区、地价”图,读图回答
6.若布局合理,则该城市盛行风向最不可能为
A.东风B.西南风
C.西北风D.东北风
7.若在该区域新建物流中心,最宜选择在
A.甲B.乙C.丙D.丁
冰岛多次被联合国评为“最宜居国家”。
图为冰岛地形图,读图回答5〜7题。
8.
关于该岛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势东高西低
B.海上交通便利,对外加工贸易发达
C.地处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的消亡边界
D.火山和冰川广布,可大力发展旅游业
9.影响冰岛城市分布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地形和气候B.气候和交逋
C.地形和交通D.交通和资源
10.当冰岛被低压中心控制时
A.东非草原上动物正向北迁徒B.长江进人汛期
C.巴西高原草木枯黄D.中国南极中山站可能进人极昼期
太阳天顶角是表示太阳位置的一种方式,其与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关系如右图所示。
读图回答1〜2题。
11.冬至日,太阳天顶角为零的地区位于
A.赤道
B.南回归线
C.南极圈
D.北极点
12.当长沙的太阳天顶角最小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北京盛行西北风
B.珠江处于枯水期
C.北印度洋洋流呈顺时针流动
D.地中海沿岸正值雨季
选择题训练十二
2012年3月20日,一记者在走基层活动采访中,驾车行驶在某段高速公路上,看到太阳位于正前方地平线上,此时车载收音机播报的时间为北京时间8点整。
据此完成1~2题。
1.该段公路的走向为()
A.南北方向B.西北—东南方向
C.东西方向D.东北—西南方向
2.此时,该记者所在的经度是()
A.150°EB.120°EC.105°ED.90°E
图1为某区域示意图,图2为乙岛屿的放大图。
读图完成3〜4题。
3.2011年2月甲国部分地区遭受了罕见的雪灾,其中受灾较严重的城市可能有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4.关于乙岛屿的叙述,正确的是
A.虚线框内东南部地势较平坦,西北部地势较陡峻B.该岛因火山喷发而形成
C.沿岸可能拥有不冻港D.自然植被为常绿阔叶林
抚养比是区域内非劳动年龄人口与劳动年龄(15—64岁)人口数之比。
读我国及甲省抚养比统计表回答8〜9题。
年份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甲
总抚养比
34.3
34.3
31.2
32.3
30.6
31.4
30.1
30.4
30.6
少年儿童
抚养比
23.8
23.8
20.6
21.1
18.9
18.6
16.4
16.5
15.7
老人抚养比
10.5
10.5
10.6
11.2
11.7
12.8
13.7
13.9
14.9
全国平均水平
总抚养比
42.9
43.6
41.7
40.5
38.6
40.1
38.3
37.5
36.7
少年儿童抚养比
32.7
32.3
30.2
28.6
26.8
27.4
25.6
24.6
23.7
老人抚养比
10.2
11.3
11.5
11.9
11.8
12.7
12.7
12.9
13.0
5.甲省总抚养比大大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是因为
A.养老体系完善,劳动力抚养负担小B.该地区经济落后,劳动力迁出
C.老年人口比重大,导致死亡率偏高D.社会经济较发达,生育率偏低
6.关于我国抚养比变化产生的影响的推断正确的是
①总抚养比过高,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用工紧张②少年儿童抚养比偏高,教育压力小③老人抚养比升高,少年儿童抚养比下降④总抚养比偏高,改变职业构成
A.①④B.①②C.②④D.①③
一组同学去我国东南沿海某地考察,行走过程中他们看到如下特征:
“正前方和左侧各有一个山峰,中一个山峰目测距离约2km(只考虑图示范围内的地形)”,据此回答12~13题。
7.图5是他们使用的等高线地形图,据此推断他们的位置是
A.③B.④C.①D.②
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降水量多于乙地B.乙处易产生泥石流
C.图中河流落差可能为45OmD.典型植被可能为常绿硬叶林
读“21世纪农业面临的八大变革”示意图(图11),回答23~24题。
9.下列农业地域类型中,同时具备“土地型、机械化、农场式”等特征的是
A.商品谷物农业B.热带雨林迁移农业
C.季风水田农业D.游牧业
10.关于21世纪八大农业变革的叙述,正确的是
A.平面式转化为立体式只有在平原方可实现
B.自然化向工厂化的转变淡化了农业
生产的地域性与季节性
C.化学化到生物化的变革,目的是缓解资源短缺
D.土地型向海洋型的转变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地矛盾
c
a
读下图,线段ac为地球表面的一半圆弧,完成11~12题。
11.若ac位于70°N纬线上,且6月22日晨昏线与a点的距离最近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点的太阳高度为3°26′B.c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为43°26′
C.a点处于极昼D.c点此时的太阳位于正北面的半空中
12.若ac位于晨昏线上,且a点的地方时为8点
A.a点的昼长大于c点的昼长B.c点日出的地方时为4点
C.c点的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小D.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选择题 训练 八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