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探究题.docx
- 文档编号:23837716
- 上传时间:2023-05-21
- 格式:DOCX
- 页数:30
- 大小:513.07KB
实验探究题.docx
《实验探究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探究题.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实验探究题
实验探究题
课内部分
1、下图是实验室常用的实验装置: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仪器的名称,B套发生装置的名称:
,使用B发生装置的优点是。
(2)
若实验室用B装置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则制取气体的原料可选用。
A.稀硫酸和块状大理石B.浓盐酸和块状大理石
C.稀盐酸和粉末状大理石D.稀盐酸和块状大理石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
。
(3)若用F装置收集二氧化碳,则气体应从端(填m或n)进入;若将收集到的二氧化碳气体沿烧杯壁倒入D(蜡烛已点燃)中,出现的现象是,该实验说明二氧化碳具有
的性质。
(4)实验室用装置A、C均能制取氧气,这两种方法中,最能体现“节能环保”理念的是(用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中二氧化锰的作用是;实验室用装置E收集的氧气不纯,可能产生的原因是。
2、请根据下列装置,回答问题:
ABCDEF
(1)写出标号①②的仪器名称:
①,②;
(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O2时,为了能收集到较纯净的O2;可选用的装置组合是(填写装置序号),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3)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CO2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可选用的装置组合是(填写装置序号),如果在制取时,发现集气瓶中的CO2不能收集满,除装置漏气外,还可能的一种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装置F制取气体,在反应过程中,用弹簧夹夹住导气管上的橡皮管,过一会儿反应就会停止。
其原因是;
3、化学兴趣课上老师拿出两瓶常用的但标签已经模糊不清的试剂,分别是固体和液体,他取少量试剂在试管中混合,立即产生一种无色气体。
我们对此气体展开了一系列探究:
(1)①此气体是什么物质?
验证它的实验方案如下:
猜 想
实验步骤
现象
结论
此气体可能是
验证猜想的方法是
_____。
猜测成立。
推断:
产生此气体试剂可能是。
根据猜测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②制取该气体,发生装置将选取下图中的 (填序号,以下同),能否用启普发生器制取写出理由 。
收集装置选取 。
(2)我猜想无色气体还可能是另外一种气体,产生它的化学方程式是:
。
4、如图所示为实验室常用的实验装置,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①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
a_______b_______c_______
②实验室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为_______(填序号,下同),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为_______,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若从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制取O2后的固体残渣中回收二氧化锰(固体中只有MnO2不溶于水),可通过以下四步实验进行回收,则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填序号)。
a.烘干b.溶解c.过滤d.洗涤
④氧气和二氧化碳都可以用_______装置来收集。
E装置可以用来测量生成的二氧化碳的体积,其中在水面上放一层植物油的主要目的是(填序号)______________
a.防止二氧化碳溶于水b.防止水分蒸发c.防止二氧化碳与水反应
5、某兴趣小组活动中,同学们按下图A装置对“可燃物燃烧的条件”进行探究。
探究过程中,大家感觉白磷燃烧生成的大量白烟很呛人,对人体健康有害,于是对实验装置作进一步改进。
【查阅资料】白磷的着火点是40℃,红磷的着火点是240℃,燃烧产物五氧化二磷是白色固体,会刺激人体呼吸道,并能与水反应,生成有毒的偏磷酸(HPO3)。
【改进与实验】同学们按改进后的图B装置进行实验。
图A图B图C
【记录与分析】Ⅰ.试管a中的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Ⅱ.试管b中的红磷不燃烧;
Ⅲ.烧杯中的白磷不燃烧。
①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由现象Ⅰ、Ⅱ得到的燃烧条件是;
由现象Ⅰ、Ⅲ得到的燃烧条件是。
【反思与评价】
③改进后的图B装置与图A装置比较,优点是
④小林同学指出图B装置仍有不足之处,并设计了图C装置。
其中气球的作用是___________。
6、现有G、H、I三种研究物质组成的实验,如下图所示:
从研究方法得知,G实验是利用可燃物消耗瓶内的,使瓶内压强减小,烧杯内水倒流来推测空气中氧气含量的;H实验是通过检验生成物来推断水的组成的,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而I实验与_(填实验代号)实验的方法相同,通过检验水和二氧化碳来推断甲烷的组成。
7、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
①写出仪器a和b的名称:
a_______,b_______。
②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O2可选择的装置组合是_______(只写一组),
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实验室用B装置可制取CO2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经实验验证,以下四种物质①二氧化锰;②细砂;③金属铜网;④水泥块,都可作双氧水分解的催化剂,其中适合在B装置中使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A.①B.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8、下图一是研究温度对微粒运动速率影响的实验,实验时同学们闻到了氨气强烈的刺激性气味。
小明查阅资料得知氨气极易溶于水,他做了如图二所示的改进,实验过程如下:
【实验操作】
步骤一:
向B、D、F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5mL的蒸馏水,各滴入1~2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观察溶液颜色;
步骤二:
向A、E试管中分别加入2mL浓氨水,立即用带有橡皮塞的导管按图二连接好,并将E试管放置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中,观察几分钟。
【分析讨论】
①图一实验中能观察到湿润的酚酞试纸变_______色。
②改进后的实验中使用了F试管,此处运用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
③步骤二中将E试管放置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中,最先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B、D试管中先出现颜色变化的是______________试管,由此可得出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与图一实验相比,改进后实验的一个主要优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
9、实验室制取气体常用的装置如下列图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选用装置时填字母编号)
(1)写出图中仪器
、
名称:
的名称是,
的名称是;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装置组合可选用或,用氯酸钾与二氧化锰制取O2,可选用的装置组合是或,化学方程式为;
(3)比较B、C装置,C装置在制取气体时,明显的优点是。
10、实验室提供下列盛有药品的仪器,证明某一混合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水蒸气。
(仪器D可多次使用,其他仪器只能使用一次)
用A、B、C、D在横线或□里填空:
(1)证明其中含有CO2选用________,证明其中含有水蒸气选用________,证明其中含有CO选用_______和_________,写出证明含有CO所选装置中发生化学反应后,产生的实验现象和。
(2)用上述仪器组装一套装置,通过一次实验证明混合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水蒸气,按气体通过的先后顺序,连接的仪器依次是:
混合气体→□→□→□→□→D。
11、某兴趣小组用右图装置(碱石灰是氧化钙和固体氢氧化钠的混合物,极易吸收水蒸汽,经常用作干燥剂),测定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测得相关数据如下:
整套装置16克。
在装置中
+
请回答:
(1)双氧水样品中加入二氧化锰,二氧化锰起作用,反应生成氧气的物质的量为。
(2)计算该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写出计算过程)
(3)实验装置中锥形瓶上加接盛有碱石灰的干燥管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实验装置中不接盛有碱石灰的干燥管,测得的过氧化氢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会偏大,原因是。
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
某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将鸡蛋壳洗净、干燥并捣碎后,称取10g放在烧杯里,然后往烧杯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90g,充分反应后,称得反应剩余物为97.8g。
(假设其他物质不与盐酸反应)
①产生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是g。
②计算这10g鸡蛋壳中碳酸钙的物质的量(写出计算过程)。
12、结合以下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回答问题:
(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
①;②。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固体混合制取氧气时,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序号,下同),收集装置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能用C装置收集的气体,必须具备的性质是。
2.为了检验在氢气和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中是否混有一氧化碳,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试回答:
ABCD
(1)装置B中盛放的试剂是____________,目的是为了___________.
(2)当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说明混合气体中一定混有一氧化碳.
(3)如果混合气体中混有一氧化碳,为了保护环境,应在D装置的排气管口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硬水中含有较多的可溶性的钙、镁的化合物,其钙的化合物为Ca(HCO3)2,受热易分解,对其加热生成水和大量的气体,还有一种难溶性的盐,它是水垢的成分之一。
⑴〖提出问题〗探究Ca(HCO3)2受热分解的另外两种生成物。
⑵〖猜想〗①小刚认为生成物中的气体可能是二氧化碳。
②你认为生成物中固体可能是。
⑶〖设计实验方案〗请你设计出简单的实验方案,来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
验证猜想①的方案
验证猜想②的方案
⑷〖现象与结论〗如果小刚的猜想正确,现象应该是;
如果你的猜想正确,现象应该是。
⑸写出Ca(HCO3)2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14、某小组的同学在课外进行科学探究,以验证铜片在空气中灼烧后,表面生成的黑色物质确实是铜与氧化合生成的CuO,他们进行了以下实验:
(1)由上图两个实验步骤判断:
灼烧后铜片表面的黑色物质不是。
(2)为进一步证明步骤二铜片表面黑色物质的元素组成,他们选用了以下装置继续进行实验:
ABC
a.甲同学向A装置中通入纯净的H2,为检验反应产物,A的右边应连接上面的装置(填番号),所选装置中的实验现象为。
b.乙同学向A装置中通入纯净的CO,为检验反应产物,A的右边应连接上面的装置(填番号),所选装置中的实验现象为;
此方法仅用上述装置进行实验有明显的缺陷,要弥补这个缺陷,应采取的措施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通入的气体如果含有少量水蒸汽,则应在A装置左边连接一个______装置。
(3)结论:
经过甲、乙两同学的实验现象证明,。
(4)如果甲同学要用数据证明(3)的结论,你认为还应补充的实验操作是:
。
15、化学小组的同学为验证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的燃烧产物,并测定蜡烛中碳、氢两种元素的质量比,设计的实验装置如下(注:
反应前全套装置中残留的空气及反应后A瓶内残留的燃烧产物均忽略不计,且各装置均能吸收完全)。
ABCDE
(1)实验步骤有:
①称量②再称量③点燃蜡烛,并通入氧气(控制氧气流量)④停止通氧气,使蜡烛熄灭⑤按图示连接仪器⑥将装置冷却至室温。
则实验步骤的顺序是(填数字序号)_______________。
(2)可供选择的试剂有:
稀硫酸、浓硫酸、盐酸、澄清石灰水、氢氧化钠浓溶液等。
则装置C、D中所盛放的试剂依次为______________;装置E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测定蜡烛中碳、氢两种元素的质量比,反应前、后必须称量装置(填装置序号)_______________的质量。
16、利用制得的纯净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测定水的质量组成,全套装置可从下图中提供的仪器,进行组装。
[浓硫酸、氯化钙、碱石灰(CaO+NaOH)都有吸水性,常作干燥剂]
(1)写出全套装置的连接接口顺序:
a→_____________________。
(2)E处加热与制氢先后顺序是____________,目的是什么。
(3)完全反应后其实验测定的数据填在下表
实验前质量(g)
实验后质量(g)
氧化铜+玻璃管
85.6
79.2
()是B、是C还是D
140.0
147.2
(4)根据实验数据填空,生成水的质量___________;还原氧化铜的氢气质量________;生成水中氧的质量_______;水中氢与氧的质量比为_________。
(5)如果全套装置右末端没有____________;会使测定的氢、氧质量比___________(偏大,偏小,无影响)
17、乙醇(C2H5OH)是以高梁、玉米、薯类等为原料,经过发酵、蒸馏制得,属于可再生资源。
乙醇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如果氧气不足,乙醇燃烧可能还有一氧化碳生成。
现用下图实验装置进行实验,检验乙醇的燃烧产物中是否有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友情提示:
CO+CuO△CO2+Cu)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乙醇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2)有甲、乙、丙三个同学分别完成上述实验并将观察到的现象填写在下表中,试用“有”、“没有”和“可能有”填写下表中的实验结论。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A装置
C装置
E装置
是否有二氧化碳
是否有一氧化碳
甲同学
石灰水
变浑浊
石灰水
没变浑浊
石灰水
没变浑浊
乙同学
石灰水
变浑浊
石灰水
变浑浊
石灰水
变浑浊
丙同学
石灰水
没变浑浊
石灰水
没变浑浊
石灰水
变浑浊
(3)若燃烧一定量的乙醇,得到了4.4g二氧化碳和5.6g一氧化碳,在该反应过程中生成水的质量是。
课外部分
1、右图是某学生设计的一种有洗气、检验、贮气等用途的装置。
(1)当除去氧气中混有的水蒸气时,混合气体应从
(填“A”或“B”)处导管进入,瓶中盛有的物质可以是。
(2)当检验实验室制取的氢气中是否含有氯化氢时,瓶中盛有的试剂可以是。
(3)当用排水集气法收集一氧化碳时,瓶内先装满水,气体从
(填“A”或“B”,下同)处导管通入。
若要用水将瓶中一氧化碳排出使用,水应从处导管进入。
2、氨气(化学式为NH3)是无色有剌激性气味的气体,该气体在通常状况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在实验室里,常用由氯化铵和碱石灰组成的固体混合物在加热条件下来制取氨气。
氨气是工业上生产硝酸的重要原料,在一定条件下(高温、雷电)可与氧气反应生成一氧化氮,一氧化氮与氧反应生成二氧化氮,二氧化氮被水吸收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
根据上面文字叙述,回答下列问题。
⑴实验室制取氨气时,采用的发生装置与实验室制取___________(填O2或H2)的发生装置相同。
请写出该发生装置所用的仪器名称(至少三种)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若要收集氨气,只能采用___________法,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
工业生产硝酸的各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学校的元旦联欢会上,某同学表演了“水能生火”的魔术。
他向包有过氧化钠(Na2O2)粉末的脱脂棉上滴水,脱脂棉燃烧起来。
小军很感兴趣,于是,他和同学们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了什么物质?
为什么脱脂棉会燃烧?
【猜想】①可能有一种气体和另一种物质生成
②反应过程中可能有能量变化
【设计装置】如右图所示
【实验探究】
实验一:
探究反应后生成的气体是什么?
(1)打开右图装置中分液漏斗的活塞,控制滴加水的速度,观察到试管内有气泡产生,用带火星的木条靠近P处,木条复燃。
说明生成的气体是。
(2)实验中,还观察到伸入烧杯中的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请解释产生该现象的原因:
。
实验二:
继续探究反应后生成的另一种物质是什么?
(1)小张猜想另一种物质是Na2CO3,小军认为不可能。
小军的依据是:
为了证实小军的看法,请你设计一个证明CO2不存在的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表达】由实验探究的结果,写出过氧化钠和水反应的
化学方程式
4、学校化学兴趣小组知道二氧化锰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后,再想探究其他一些物质如氧化铝是否也可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请你一起参与他们的探究过程,并填写下列空白。
(1)[问题]Al2O3能不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呢?
(2)[猜想]Al2O3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3)[实验验证]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实验一
木条不复燃
常温下过氧化氢溶液不分解
实验二
在装有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少量Al2O3,然后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
木条复燃
(4)[结论]Al2O3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故Al2O3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5)[讨论与反思]经过讨论,有的同学认为只有上述两个证据,不能证明Al2O3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还要补充一个探究实验:
实验三:
[实验目的]探究
[实验步骤]①准确称量Al2O3(少量)的质量;②完成实验二;③待反应结束,将实验二试管里的物质进行过滤,洗涤,,称量;④对比反应前后Al2O3的质量。
[讨论]如果Al2O3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则说明Al2O3可以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6)但小华认为,要证明猜想,上述三个实验还不足够,还需要再增加一个探究实验:
探究。
5、“京都议定书”是为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而制定的国际公约。
某研究小组为监测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进行了如下实验:
用50mL注射器吸取红色含酚酞的稀氨水(氨水是一种碱,具有碱的性质)10ml并密封,然后在下列地点分别抽取空气到50ml刻度处,堵住注射器吸入口,振荡后,将注射器吸入口向上,小心将余气排出。
重复上述操作若干次(n),直至注射器内溶液的红色褪去。
记录数据如下表:
取样地点
平均抽气次数(n)
气体CO2的含量(体积)
空旷的操场上
30
0.030%
在刚下课的教室里
20
①
汽车流量较大的车站旁
15
②
(1)已知抽气次数与CO2的含量(体积)成反比,请计算并填写上表的①②两个空格。
(2)这个实验中使红色褪去的化学原理是:
。
(3)请提出—个能降低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防止温室效应的可行措施:
。
6、某化学兴趣小组用下图所示的装置做有关CO2气体的实验:
(1)甲同学将收集满CO2气体的试管倒插入紫色石蕊试液中(见装置A),并轻轻振荡试管。
①描述产生的现象:
。
②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乙同学挤压装置B中滴管的胶头,使其中的Na0H溶液滴入烧瓶,并轻轻振荡,系在导气管一端的气球慢慢胀大。
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7、(汕头)2010年4月28日某媒体题为“排污工程施工,毒气放倒三人”的报道,引起某兴趣小组同学的思考。
【提出问题】排污管道中的毒气有什么成分?
【查阅资料】
I.排污管道中的大部分有机物在一定条件下发酵会产生CO、CO2、H2S、CH4等。
Ⅱ.H2S气体能与CuSO4溶液反应生成黑色沉淀。
【提出猜想】小组同学对排污管道气含有上述气体中最少3种成分的猜想如下:
猜想1:
有CO、CO2、H2S;猜想2:
有CO、CO2、CH4;
猜想3:
有CO、H2S、CH4;猜想4:
有CO2、H2S、;
猜想5:
有CO、CO2、H2S、CH4。
【实验方案】小组同学共同设计了下图所示的装置并进行探究(夹持仪器已省略)。
【问题讨论】
(1)如果A装置没有明显变化,则猜想成立;
如果B装置没有明显变化,则猜想成立。
(2)在验证猜想l的实验中,装置C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若要进一步验证气体燃烧后的产物,操作是:
迅速把烧杯倒过来,向烧杯内注入,振荡。
(3)要确证猜想5中是否有CH4,某同学认为图示装置有不足之处,需要在装置C与D之间加一个装置。
改进后,若气体燃烧,且D装置内壁出现,证明气体中一定含有CH4。
为了进一步确定气体中是否含有CO,可分别测定燃烧产物中H2O、CO2的质量。
其方法是:
将燃烧产物依次通过盛有、的装置,分别称量吸收燃烧产物前、吸收燃烧产物后装置的质量,通过计算、分析得出结论。
8、(桂林)请你参与下列探究:
【问题情景】在课外活动中,小斌按照课本实验(见图1)探究分子的运动时,闻到了刺激性的氨味,于是,小斌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图2的实验装置,进行同样的实验,结果不再有刺激性的氨味,并且快速出现实验现象,得到了和课本实验同样的结论。
【实验探究与结论】小斌用图2装置进行实验。
(1)滴入少量浓氨水后,湿润的酚酞滤纸条发生的变化是。
从分子运动的角度分析,此现象可说明的结论是;
(2)和课本实验比较,小斌改进后的装置的优点是(写出两点)①;②。
【思维拓展】小媚受小斌实验的启发,将图2装置进一步改装成图3装置,用于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
(1)打开活塞K滴入稀硫酸后,两条用紫色石蕊试液润湿的试纸发生的相同变化是,不同变化是,小媚从课本实验中知道,二氧化碳和水本身都不能使石蕊变色,因而她认为以上两个变化验证的二氧化碳的性质依序是、。
(2)小柔认为小媚的装置还可以同时验证:
①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混浊;②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小柔为完成自己的两个验证实验,对小媚的实验进行的简单改进是:
、。
9、(梧州)梧州市某中学化学兴趣小组按照课本实验方法(如图19甲),做木炭与氧化铜反应实验时,发现很难观察到紫红色铜的生成,却往往有暗红色固体出现。
他们决定对这个实验进行探究和改进。
澄清的
石灰水
图19
乙
C+CuO
甲
【提出问题】暗红色的固体是什么?
如何选择合适的条件,使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现象更明显?
【查阅资料】铜有+1和+2两种化合价,
通常情况下,氧的化合价为-2,碳的化合价为+4或-4。
【猜想与假设】
(1)同学们认为这种暗红色固体可能是一种化合物,并猜测它的化学式为。
(2)同学们还认为,通过改变反应物的状态、质量比,以及反应装置,可以使该实验现象更加明显,减少出现暗红色固体的情况。
【分析与交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实验 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