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关于高校构建大学生心理障碍干预途径的探讨.docx
- 文档编号:23834187
- 上传时间:2023-05-21
- 格式:DOCX
- 页数:6
- 大小:20.41KB
浅论关于高校构建大学生心理障碍干预途径的探讨.docx
《浅论关于高校构建大学生心理障碍干预途径的探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论关于高校构建大学生心理障碍干预途径的探讨.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浅论关于高校构建大学生心理障碍干预途径的探讨
浅论关于高校构建大学生心理障碍干预途径的探讨
论文关键词:
大学生心理障碍 干预模式 干预途径
论文摘要:
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心理学派的理论观点及大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探讨如何在大学校园内构建多维干预途径,以缓解和应对大学生心理障碍。
几乎每个人都曾有过心理障碍的症状。
被认为是不健康或变态的心理功能,常称为心理病理或心理障碍。
心理病理学功能包括情绪、行为,或思维过程的扰乱。
它们会引起个体的痛苦或阻碍个体达到重要目标。
社会的不断变革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一些新的矛盾和困惑。
大学生处于人生漂泊不定的时候,没有成家,感情在他们心中很重;工作还不确定,对未来没有安全感;还有些从偏远地区走出来的孩子,他们希望能够进人高等院校之后改变人生、改变家庭,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使他们产生了焦虑。
这些因素交织在一起,就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
2005年10月,北京大学心理系一名学生跳楼自杀身亡。
这是当年北京高校第15名自杀身亡的学生。
根据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心理评估和心理干预研究课题组提供的数据,我国每年约有28.7万自杀死亡的人;在我国3.2亿17岁以下的青少年中,还有3000万受到各种情绪障碍和心理行为问题困扰的儿童青少年。
分析大学生心理障碍的主要原因,客观上,社会因素有生活压力大、竞争激烈等;个人因素则表现在大学生还没有经历一个很好的社会化过程。
这使得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很低,遇到问题不知道该怎么解决,容易迷茫,从而走上极端。
根据王滔等2003年关于《当代大学生心理素质发展特点研究》的报告来看,目前我国高校男生的整体心理素质水平高于女生;城市来源大学生心理素质水平高于农村来源大学生。
大学生心理素质也存在专业类型之间的显着差异,表现为:
经贸类工科类文科类理科类的变化趋势;大学生的心理素质还存在年级差异,表现为:
大二大三大一大四的发展趋势。
大学生心理教育的宗旨是提升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优化学生的人格。
在具体实践中要有针对性地做工作,特别关注一些主要矛盾点和主要问题的多发点,如恋爱婚姻、学业发展、工作就业等问题。
按照教育部“切实做到领导责任落实、机构设置落实、队伍建设落实、制度建设落实、工作场地落实、经费投人落实,努力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的要求,面对大学生心理障碍日益严峻的现状,以及他们心理素质水平的发展趋势,我们该如何在高校建构合理的干预途径来缓解、应对大学生心理障碍呢?
一、心理障碍干预的理论依据
任何事物有果必有因。
要想有效防治、干预心理障碍,就必须寻找心理障碍产生、发展的原因。
对症下药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
心理学领域中,干预指对处在心理障碍状态下的个人采取明确有效措施,使之最终战胜危机,重新适应生活。
心理干预的主要目的有二,一是避免自伤或伤及他人,二是恢复心理平衡与动力。
心理学专家们,根据他们不同的学派所持不同观点,对心理障碍及如何治疗有不同的看法和意见。
1.精神分析理论:
认为人类所有的行为都是有原因的。
人类的行为是由与本能有关的来自无意识力量所推动的。
当一个人自我了解增加,就可以增强其心理适应能力。
精神分析治疗就是通过精神分析的方法,将无意识力量提升到意识水平,并对其进行控制。
2.行为主义理论:
认为所有行为异常都没有任何病理性改变。
适应行为和不适应行为都是习惯的。
行为治疗就是根据学习原理,削弱不适应性习惯,并加强适应性习惯。
3.人本主义理论:
认为每个人都是独特且有充分发挥其潜能的能力。
只要给患者提供适当的心理环境和氛围,就能够产生自我理解,改变对自己对他人的看法,产生自身导向的行为,并最终达到心理健康。
4.认知心理学理论:
认为心理障碍是由于在共同感受欠缺、自动思维习惯和规则刻板印象等错误的前提下对现实误解的结果。
这种错误可能从平常的事件中产生。
一个人的思想决定了它内心体验和行为反应。
因此,帮助解决歪曲的假设并学会使用正确的方法思维,就能够排除困扰的情绪和矫正不适应的行为。
5.生理心理学理论:
认为知觉、记忆、思维和情绪等所有高级心理功能都和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生理功能有密切关系,调节和改善其生理生化效应是心理治疗的根本途径。
6.人性主义理论:
认为人性是社会、生物和精神三种基本属性构成的多种矛盾统一体,社会属性制约着人的生物属性和精神属性,且通过社会支持系统对疾病的发生和治疗起作用。
当然,疾病对于人来说是全方位的。
无论就发病原因、疾病症状表现,还是治疗、愈后等方面都具有全方位、整体性的特点。
从长期的心理治疗结果和调查情况来看,没有哪一种心理理论的治疗是包治百病的。
不同的治疗方式对于不同的心理障碍有不同的医治效果。
针对大学生心理障碍形成原因的复杂性,我们必须努力建构多维的防治、干预途径。
二、建构多维系统的干预途径
大学生心理障碍干预模式是根据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不同心理健康水平所采用的灵活多样的育人助人的工作方式,是由多维系统的干预途径、多样渗透的干预方法〔习、丰富全面的干预工作内容、众多的干预机构和严格的责任制度五要素组成的完整系统。
在此,我们要探讨的是从哪几个维度建构大学生心理障碍干预途径:
1.发展优化。
发展与优化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心理干预途径,是学校心理干预的基础工作。
包括环境育人、课程教学、体育锻炼和行为干预。
环境育人是指由后勤基建部门实施的校园景致的硬环境建设和由学校各部门实施的学风校风软环境建设对学生施加潜移默化的影响。
校园景致对大学生具有象征性、美学性和暗示性的作用,优良的校园生活学习硬环境对于陶冶学生的性情具有积极的作用。
良好的学风校风对于学生不良心境的改善、竞争意识的增强、求真务实作风的形成和恋爱观的端正等具有积极的教育作用。
课程教学是指由教务处实施的大学生心理学、心理卫生、伦理道德、学习学等课程的教学。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了解心理活动现象、过程等规律,从而提高对自身精神世界的认识;掌握维护自身健康心理的相关知识和技能;领会评判行为的是非、善恶标准,理解具体行为规范及其意义,为在伴随积极的情绪体验时升华为道德信念进而为道德行为打好基础。
同时明确学习目标、增强学习动机、调节学习心理、掌握学习方法。
体育锻炼是由体育系部实施的包括公共体育项目和个人爱好项目为内容的锻炼活动。
许多研究证明,身体锻炼对调节消极情绪、改善心理状态有着显着的效果。
行为干预是由学生工作处实施的大学生行为规范教育。
干预工作的特点是既不注重将过去的事作为引发行为的原因,也不接受对行为的潜在动因进行假设,而是根据行为的强化、消失、惩罚、刺激控制和反应性条件反射等原理进行对期望行为的塑造、促进、链接和强化。
2.预防保健。
预防与保健是以提高对抗应激反应为目的,根据不同学生采用不同的有针对性的方法,实施心理干预的途径。
方法包括:
行为干预、自主教育、社会实践、专题讲座和团体辅导。
自主教育是指学生在由图书馆提供的心理健康教育书籍和阅览场所条件下的读书活动以及学生会举办的各类社团活动。
图书馆是学生通过阅读心理健康教育书籍报刊来发挥心理预防保健和自疗作用的重要平台。
通过提供相关资料进行阅读防治,起到心理共鸣、净化、平衡、暗示、领悟的作用,从而改善心境、缓解压力、增进心理健康。
学生组织的活动包括编演心理剧、编辑心理刊物、举办心理健康周(月)等形式的各类社团活动。
在丰富学生业余文化生活的过程中,能够促进大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社会实践是由团委组织实施的。
内容包括:
社会生活体验、社会调查和社会服务等活动。
以此帮助学生深人了解社会、体验人生,弥补挫折教育和实践锻炼的不足。
专题讲座是以教师讲授为主、师生互动为辅,促使关心同一问题的大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有效地缓解或排除其他困扰的干预方法。
比如:
大学生恋爱问题的干预,主要是提高大学生恋爱的道德意识。
包括明确选择对象的道德标准、提高忠诚高尚的责任感和加强为对方承担恋爱过程的道德义务。
职业发展规划是针对大学低年级学生进行的提高知己知彼、抉择与行动能力为内容的心理干预。
团体辅导是以班级或同类学生为单元的互动辅导形式,是在团体领导者的带领下,团体成员围绕某些共同关心的问题,通过一定的活动形式与人际互动,相互启发、诱导,形成团体的共识与目标,进而改变成员的观点、态度和行为。
团体辅导对于解决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如社交回避与苦恼、交流恐惧等方面的问题,具有积极的改善作用,也是满足学生发展上的种种要求,消除共同问题和预防问题学生产生的最佳策略。
3.社会支持。
社会支持是大学生从校区、社会网络或亲戚朋友那里获得的物质、精神的帮助。
它包括家庭支持、学校支持和团体支持。
研究表明:
社会支持水平影响着大学生应对策略的特点,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低下与社会支持缺乏有其正相关关系。
大学生尽管已经达到成人年龄,但还没有完全独立。
经济上的依赖、感情上的依托,特别是独生子女自理能力和挫折体验的缺乏,贫困生的无助感,使得大学生必须有社会支持才能够避免其心理障碍的产生。
家庭支持除物质支持外,主要是亲子沟通。
大学生是情感“断乳期”的特殊群体。
往往容易出现孤独、寂寞、无奈之感,由此使校园恋爱、网络成瘾的现象比较严重。
学生所在系部采取信函的方式督促和指导学生家长正确实施亲子沟通,对于防治心理障碍具有良好作用。
学校支持包括人文关怀和对贫困生的经济支持。
人文关怀就是对具有自卑和无助心理的学生予以尊重、同情、理解和信任,并且提供丰富的信息、建议或指导。
助学贷款和困难学生补助是学生工作中一项长期的工作。
贫困生经济困难,生活水平低,生活压力大,营养状况不良,对环境不能很好地适应。
悲观、消极和被动的心态大大影响其与周围环境的良好接触与交往,易产生抑郁症、人际敏感和敌对情绪,从而削弱社会支持对个体的积极作用,以及个体对社会支持的有效利用。
近年来发生的一些学生杀害同学的骇人事件往往都属此类情况。
团体支持是指引导和鼓励学生同伴组成团体开展思想交流、问题讨论、心理支持和生活互助等活动,用以克服自卑和无助心理产生的心理干预途径。
4.临床诊疗。
临床诊疗是由心理辅导中心和医院实施的包括心理评估、团体咨询、心理治疗和中西医治疗为方法的解决大学生各种心理障碍问题的心理干预途径。
心理评估是通过实验、观察、测量等方法评价大学生心理发展问题和补救问题的种类和程度,为心理咨询与治疗提供参考依据的临床干预基础工作。
团体咨询、个别咨询和心理治疗既是解决学生发展问题又是解决补救问题的有效方法,是心理辅导中心的核心工作。
团体咨询是团体成员们在具有专业训练的领导者引领之下,得以重新评鉴自己的思想、情感与行为,并可在安全的实验性社会环境中尝试新行为与改变自我、学习解决问题、促进个人成长与发展的干预方法。
个别咨询是受过专业训练的咨询者通过和来访者面对面或计算机网络、书信、电话等形式商谈、讨论、劝告、启发和教育,帮助来访者解决各种心理困惑和障碍,以促进其最佳发展,提高适应能力和增进心理健康的干预方法。
心理治疗是受过心理学专业训练的临床心理学工作者运用心理学的理论、方法和技术,通过言语、表情、手势、态度、行为、良好的医患关系以及特意安排的情景或通过视、听、触、嗅等感觉刺激来影响患者的认知、情绪和行为,调动主体的积极性,消除心理障碍,矫正不良行为的心理干预方法。
中西医治疗是医院实施的由受过医学专业训练的医师,通过采用中西医治疗手段,促进被干预者的肌体代谢功能,调节内分泌系统和神经系统功能的干预方法。
采用药物干预一方面要注意确实需要用药物治疗的焦虑、抑郁和有自杀倾向及精神分裂症患者由于没有及时使用药物而延误了治疗的问题,另一方面还要把大学生心理障碍看作是发展中出现的问题,防治滥用药物。
三、结束语
从高校全局角度来看,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心理障碍问题,经过这四个途径的干预效果最好。
单一途径的干预作用有暂时性、表面化的缺陷。
以上的四种干预途径具有套叠关系。
发展优化是针对全体大学生的,预防保健主要是针对具有同类问题学生群体的,而社会支持和临床诊疗是针对贫困生和已有明确心理障碍学生的。
将社会支持和临床诊疗放在发展优化、预防保健的干预基础之上,干预效果具有长期性和深人化的优点。
每个学生均有通过各种心理干预途径接受心理干预的机会。
一部分学生可通过社会支持或临床诊疗的单一途径,而另一部分学生则可通过社会支持和临床诊疗的复合途径来缓解其心理障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关于 高校 构建 大学生 心理障碍 干预 途径 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