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docx
- 文档编号:23825752
- 上传时间:2023-05-21
- 格式:DOCX
- 页数:30
- 大小:40.73KB
中医养生.docx
《中医养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养生.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医养生
中医养生
中医养生,就是指通过各种方法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一种医事活动。
中医养生重在整体性和系统性,目的是提前预防疾病,治未病。
中医理论的著名代表作品是《黄帝内经》。
中医养生来自古代精华医学,当代中医水平有所下降,而古代中医值得后人继续开发和研究。
目录
1简述
1.1经道养生1.2现代发展2养生观
2.1养生法则2.2深度思想2.3延长生命3影响因素
4女性养生
5男性养生
5.1寡欲5.2节劳5.3息怒5.4戒酒5.5⑸慎味6老人养生
6.1不贪精6.2不贪肉6.3不贪硬6.4不贪迟6.5不贪热6.6不贪快6.7不贪酒7四季理论
7.1现状及前景7.2要诀7.3平衡8排毒解毒
9饮食养生
10属相断病
11养生内经
12注意事项
13自身而定
14基本原则
1简述
所谓“生”,就是生命、生存、生长之意;所谓养,即保养、调养、补养之意。
总之,养生就是保养生命的意思。
以传统中医理论为指导,遵循阴阳五行生化收藏之变化规律,对人体进行科学调养,保持生命健康活力。
如《内经》云:
“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故养生重在养心,保养精、气、神。
即通过怡养心神,调摄情志、调剂生活等方法,从而达到保养身体、减少疾病、增进健康、延年益寿的目的[1]。
中医药膳养生[2]
经道养生
经道养生
中国养生美容行业从20世纪八十年代中期起步发展至今已经三十多年的历史,这一时期以来,养生美容行业经历了从初级阶段的摸索性成长到中级阶段的思考性发展。
市场规模从小到大,从业人员由少到多,生产企业和专业美容化妆品品牌已经一大批地涌现。
中国养生美容产业实际上已经形成包括美容美体、SPA、养生、化妆品、美容器械、教育培训、专业媒体、专业会展等八大领域的综合服务流通产业。
现代发展
1、中西医结合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主席提出中西医结合的指示。
这从表面上看,依然是政治下的医学发展。
背后的原因是,中医学在现代医学的不断冲击下,并没有真正失去市场。
中医学对众多疾病的治疗效果,成为其存在的疗效基础。
中医学完整的体系,符合中国人的思维模式,这成为中医学存在的文化基础,或者说因为中医文化的存在。
中西医结合,更主要的是表现在临床上中西医技术的同时独立使用。
因此,聂文涛先生认为,这更多的是技术层面的结合,还未实现理论上的结合。
2、中医现代化
改革开放以来,中医界众多科技工作者都在尝试用现代科学来理解中医学。
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院的院士们为此进行了长期的努力。
影响了一代学者。
比如上个世纪末,本世纪初,1996年,清华学界对中医气本质,经络实质,阴阳,五行,藏象,中医哲学观等都有了新的全面整体创造性的认识和解说。
如,邓宇等发现的:
气是流动着的‘信息-能量-物质’的混合统一体;分形分维的经络解剖结构;数理阴阳;中医分形集:
分形阴阳集-阴阳集的分形分维数,五行分形集-五行集的分维数;分形藏象五系统-暨心系统、肝系统、脾系统、肺系统、肾系统;中医三个哲学观-新提出的第三哲学观:
相似观-分形论等;此外,上海中医药大学在近30余年中医客观化研究的基础上,成功研发了中医四诊仪——融合了大量现代科技成果以及众多中医专家的临床经验,将中医舌诊、面诊、脉诊、问诊整合在一起,可提供中医诊断信息客观采集与分析、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健康状态辨识、健康状态干预调整建议、疗效评估、慢病管理等,其中的健康干预调整建议包括饮食养生、运动锻炼、足浴养生等。
2养生观养生和生活的关系决定了养生观点的多面性。
那么,什么是养生?
为什么要养生?
如何养生?
让我们从养生文化高峰论坛上各位专家的精彩发言中,领略养生文化的悠久历史和丰富内涵,以及无限极健康理念深厚的文化渊源。
中医养生主要有预防观、整体观、平衡观、辩证观。
1,未病先防、未老先养
2,天人相应、形神兼具
3,调整阴阳、补偏救弊
4,动静有常、和谐适度
养生法则
养生就是“治未病”,是通过养精神、调饮食、练形体、慎房事、适寒温等各种方法去实现的,是一种综合性的强身益寿活动。
深度思想
其一,天人合一的养生观。
中医认为,天地是个大宇宙,人身是个小宇宙,天人是相通的,人无时无刻不受天地的影响,就像鱼在水中,水就是鱼的全部,水的变化,一定会影响到鱼,同样的,天地的所有变化都会影响到人。
所以中医养生强调天人一体,养生的方法随着四时的气候变化,寒热温凉,做适当的调整。
其二,阴阳平衡的健康观。
阴阳平衡的人就是最健康的人,养生的目标就是求得身心阴阳的平衡。
什么是阴呢?
阴就是构成身体的物质基础。
什么是阳呢?
阳就是能量,阴阳是相对的,凡是向上的、往外的、活动的、发热的、都属于阳;凡是向下的、往里的、发冷的、都属于阴。
身体所以会生病是因为阴阳失去平衡,造成阳过盛或阴过盛,阴虚或阳虚,只要设法使太过的一方减少,太少的一方增加,使阴阳再次恢复原来的平衡,疾病自然就会消失于无形了。
所以,中医养生高度强调阴阳平衡,健康一生。
其三,身心合一的整体观。
中医养生注重的是身心两方面,不但注意有形身体的锻炼保养,更注意心灵的修炼调养,身体会影响心理,心理也会影响身体,两者是一体的两面,缺一不可。
延长生命
《黄帝内经》在开篇《上古天真论》首起问题就是关系功能衰退和寿命的问题:
“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世异耶?
人将失之耶?
”《神农本草经》则不断提出“不老”的概念。
聂文涛在《求索神农智慧》一书中指出:
中医学和中药学的发展不是依靠偶然的经验积累,而是大量先哲为追求更高健康水平所进行的探索。
《道德经》上曾经讲到,那些善于养生的人们懂得如何避免身心受到伤害。
他们知道如何通过正确的饮食和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疾病的侵害,从而获得健康,也会比一般人的生命更长久。
当人们能够远离病痛,自然就能延缓衰老,延长寿命。
3影响因素首先,中医养生贵在养德,这是健康和长寿的最重要条件。
中医养生历来重视精神卫生,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医书《黄帝内经》中所言"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就明确提出养生应注重精神方面的保养。
上古天真论中的养德,主要是体现在合同与道、德全不危、淳德全道,才能有利于寿蔽天地、无有终时此其道生。
而长生不老和福寿无疆的理想境界,必须是从生活方式病和社会方式病入手转变,必须从人类的身心素质和道德素质的根本点改造好,将身心素质和道德素质负增长的下士,力挽狂澜地改造好和奋起直追,将庶人(中士)和身心素质和道德素质比较优越的上士们一起,向贤人、圣人、至人、真人、神圣人的福寿无疆境界利己利他,这就是合同与道、德全不危、淳德全道和此其道生促成的科学革命成果。
养生的第二个关键因素就是进行有规律的运动。
生病的人需要运动,没有生病的人也需要通过运动从而得以预防。
在运动的同时,达到强身健体,增强意志、促进消化循环,增强免疫力的目的。
第三点就是要保持精神、情感、以及心理上的健康。
养生要求我们要培养健康的精神,稳定的情绪,这样才能避免精神极端、心理波动,和情感不稳定。
根据中医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的观点,进一步说明情绪,精神心理保健是人体健康的一个重要环节,一切对人体不利因素的影响中,最能使人短命夭亡的就是不良的情绪。
人的精神状态正常,机体适应环境的能力以及抵抗疾病的能力就会增强,从而可以起到防病的作用。
健康、平衡的饮食也是养生的必备因素。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四大基石:
均衡营养、适量运动、充足睡眠、戒烟限酒。
膳食平衡首选即个性化科学食疗,检查偏食后补缺食、限过食达到膳食平衡——异病同治[3]。
个性化科学食疗可以预防近百种常见身心智疾病,对于已病人群有促进康复作用。
数千年以来,健康的食物,平衡膳食一直被认定是达到长寿的关键因素,不合理的饮食习惯则被认为是使健康出现问题的根源。
预防疾病也是养生的重要一环。
通过有规律的锻炼,正确使用药物,适当的进行食补,以及其他的有益于健康的活动,每个人都可达到强身健体,延缓衰老之目的。
4女性养生1)合理安排三餐。
早餐只吃高纤麦片、低脂鲜乳,尤其是如果每天餐前搭配天然植物的草本曲纤等,
不但有助于消除脂肪的过量摄入,
而且可以消脂,同时也不会阻碍营养健康的摄入,也是天然的瘦腰食物,可以短时间内瘦腰,至于肉类、海鲜则留待中餐,晚餐可以吃点清淡的,蔬菜要占大部分,其中魔芋是比较适合女性养生的蔬菜。
零食可以多吃酸角、西番莲、
2)饭后站立半个小时。
其实女人腰部发胖的最大原因是疏忽,由于工作学习忙,根本没有时间来合理调配生活,安排自己的饮食起居。
饭后至少站立半小时,可以免去脂肪淤积在小肚子上的烦恼,还省去事后弥补。
3)睡前5小时禁食。
减肥的一大忌就是在睡觉前吃东西。
睡眠的时候身体不需要运动,吃下的东西全部会被身体吸收变成脂肪囤积起来。
假如饿得受不了,也只能吃少量的水煮青菜或水果。
4)不要急于起床。
早晨醒来后,仰卧、伸展身体。
然后,四肢着地,拱拱背,让脊柱也有“苏醒”的时间,这可以避免腰痛,保持良好的姿态,在愉快的心情中开始每一天。
5)收拾厨房。
吃完饭后别马上就坐下或躺下休息,先收拾餐桌,洗刷碗碟,再找点其他的活,反正,饭后强迫自己运动15分钟。
这是简单有效的保持体重稳定的又一方法。
5男性养生中国传统医学认为男性的根本在于肝和肾,其中肾为水肝为木,水能生木,因此中医认为男性最根本的还是肾。
中医提倡养肾要侧重在养精蓄锐。
下面就看看中医养生学上的男性养精5法:
寡欲
中医里有,情动则肾动,肾动则精动。
为保证肾气的充足,我们就要控制精动,这样心就不动。
所以寡欲是男人养肾的第一条大法。
节劳
人不可过度劳累。
中医认为,精成于血,精是血的变现。
所以要保护好血。
息怒
怒则伤肝,肝主藏血,人老生气的话就会伤肝血,耗精。
所以,我们要控制好自己的脾气,制怒,学会心平气和地接人待物。
戒酒
酒能够动血。
酒有生发之性的,少饮能调动身体的生发之机,但饮酒过度就会造成气血的紊乱,所以喝酒要有节制。
⑸慎味
慎味就是不要暴饮暴食,要以五谷来养精。
中医里有一句话:
五谷最养精。
6老人养生不贪精
老年人长期讲究食用精白的米面,摄入的纤维素少了,就会减弱胃肠的蠕动,易患便秘。
不贪肉
老年人膳食中肉类脂肪过多,会引起营养平衡失调以及新陈代谢紊乱,易患高胆固醇血症和高脂血症,不利于心脑血管病的防治。
不贪硬
老年人的胃肠消化吸收功能减弱,如果贪吃坚硬或是煮得不熟烂的食物,久而久之易得消化不良或胃病。
不贪迟
三餐进食时间宜早不贪迟,有利于食物消化与饭后休息,避免积食或是低血糖。
不贪热
老年人饮食宜温不宜烫,因热食易损害口腔、食管和胃。
老年人要是长期服用烫食刺激,还易罹患胃癌、食道癌。
不贪快
老年人因牙齿脱落不全,饮食若贪快,咀嚼不烂,就会增加胃的消化负担。
同时,还易发生鱼刺或是肉骨头鲠喉的意外事故。
不贪酒
老年人长期贪杯饮酒,会使心肌变性,失去正常的弹力,加重心脏的负担。
同时,老人多饮酒,还易导致肝硬化。
7四季理论前言
一年四季的气候轮换,自然状况改变之下,人们的生理状况也会受影响。
在不同的时节,我们需要摄取不同的养分来补充身体的需求,一年四季,你的餐单也要跟着换不停。
中医认为世界事物并非独立分离的,而是处于相互和谐状态。
古代中国人对自然界的关系及规律有独特的见解;他们以一个整体观来认识世界,更创立阴阳、五行理论去解释各种复杂现象。
而人类是一个有机整体,属于自然界的一份子;因此一定受外界环境气候所影响,相应地也会根据需要,产生不同的生理或病理反应。
举例如不同季节,身体脉搏现象,包括节奏、速度、搏动量、张力方面都有转变。
春天偏向弦脉,脉管张力增加;夏天偏向洪脉,脉势盛大骤来骤去;秋天偏向浮脉,手指轻按皮肤表面即能清楚触到搏动;冬天偏向沉脉,轻按不明显,要重按才能感到脉动起伏。
一般在辨症时,中医师都会考虑到这些因素。
另外有关疾病的发生、发展及变化都有季节性;春天好发温病;夏天易中暑;秋天有燥症;冬天有冻伤。
由此,我们需要作出不同的饮食调整。
中医养生文化
说情志
人要健康长寿,清志调畅是一个重要条件。
陶弘景在《养生延寿录》中提出:
“养性之道,莫大忧愁大哀思,此所谓能中和,能中和者必久寿也。
”
戒私欲
养生求静,使身心处于万虑皆息独存一念的境地,也要求人具有高尚的情操,心胸坦荡。
孙思邈说:
“人不终眉寿,或致夭殁者,皆由不自爱惜,竭情尽意,邀名射利。
”故善养生者“勿汲汲于所欲”,“心无妄念”,“所至之处,勿得多求”,“旦起欲专言善事,不欲先计较钱财”。
远房室
指性生活有节制。
人的生长发育赖于肾精,肾精充盈则生生不息,人的生命活力和抗病能力强。
欲保肾精,必须节制性欲,倘贪色好艳,纵欲无度,势必损精害体折寿。
适四时
人生活在自然之中,顺应季节气候是养生学的重要内容。
《吕氏春秋》说:
“年寿得长者,非短而续之也,毕其数也,毕数之务,在乎去害。
”所谓害,就是指非其时而有其气以及大寒、大热、大燥、大温等反常气候,中医称为“六淫”。
节饮食
脾胃为后天之本,饮食不节,伤及脾胃,就使人多病早衰。
《内经》对饮食不节的危害,有“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饮食自倍,肠胃乃伤”,“多食盐,则脉凝泣变色,多食苦,则皮枯而毛衰……”等多处论述。
孙思邈对饮食宜忌的论述更全面、更科学,除“食不可过饱,务令简少”,“常宜温食”,“常宜轻清甜淡之物”等常识外,还对饮食方法、饮食卫生重笔描写,如“美食宜熟嚼,生食不粗吞”,“食勿大语”,“每食以手摩面及腹”,“勿食生菜、生米、小豆、陈臭物,勿饮浊酒”,“必不得食生粘滑等物”等等,这对避免损伤脾胃以及防止食物中毒,预防传染病,乃至祛病延年都有积极而重要的意义。
常运动
人是有机的整体,常运动会使精力充沛,身体健壮。
早在汉代,华佗就倡导锻炼强身以防病。
他指出:
“人体欲得劳动,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
”孙思邈在《千金方》中也说:
“养性之道,常欲小劳”,“体欲常劳,但勿多极”,提醒人们经常活动筋骨以祛病延年。
顺性情
指要健康长寿,须按年龄规律自身颐养。
孙思邈分析老年人说:
“人年五十以上,阳年日衰,损与日至。
心力渐退,忘前失后,与居怠惰,计授皆不称心。
视听不稳,多退少进,日月不等,万事零落,心无聊赖,健忘嗔怒,性情变异。
”这就告诉我们,人在进入老年期后,会出现一系列生理和形态的变化,我们要爱护、体贴老人,顺其性情以调之,以利他们尽享天年。
服药饵
人生在世,享赋各异,况病魔无情,难免伤人。
因此,服食药饵也是养生学内容之一。
古人重视服药饵来防病治病,养生延年,并拟定了许多延年益寿的药饵、药方。
但是,养生不可单靠服药饵,否则,“虽常服药饵而不知养性之术,亦难以长生也”,“纵服玉液金丹未能延寿”。
饮药酒
《黄帝内经》上说:
“夏三月,此谓蕃秀。
”夏季三个月,是万物繁荣秀丽的季节。
天气下降,地气上腾,天地之气上下交合,植物开花结果。
夏季属火,五脏中对应的是心,心火克肺金,所以在夏季,人们可以适当地多吃些辛味的东西,少吃苦味的东西,有助于补益肺气。
夏季养生要保住好睡眠质量,睡眠时间夏季昼比较长,所以人们的睡眠质量要保持好,药酒在帮助睡眠这方面是经过中药研究所的研究进行研究的,他们研究方面认为药酒在某些方面可以调节身体的物理方面,在物理方面药酒的调节可以舒缓压力,安神补血,在夏季药酒可以减少烦躁,减少夏季带来的不安,夏季气候燥热,以热者凉之,燥者清之的原则,清燥解热乃夏季之要道。
药酒在不同的方向进入脾胃帮助降火消炎。
药酒是传承了不同的理论学说。
的药酒选择要从客观的方面进行考察,不能盲目。
夏季养生选择药酒要多注意。
市面上卖的药酒例如“妙沁药酒”“鸿毛药酒”这两种药酒比较得到社会的信赖。
现状及前景
当前,中国的人均GDP已经超过4000美元,并且正在向更高的水平快速前进。
在人们衣食住行等方面的需求得到满足之后,必然会更加关注精神及健康方面的问题。
当今社会,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生存环境不断变化,亚健康群体日益增加,公众的健康问题也越来越突出。
而养生则是为了培养生机、预防疾病、争取健康长寿,这些与人们当前的需求相契合。
从整个社会的需求来看,在中国专业养生服务方面,中医养生必将是养生服务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中医养生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沉淀,其养生方式多种多样,大体上可分为:
食膳、药膳、针灸、按摩、气功五大类,此外还有心理养生等方法。
当然,中医养生也需要针对不同性别、年龄和季节等。
我国有1/3以上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随着人们养生意识的增强,中医养生行业市场将逐渐发展起来。
据卫生部统计,我国健康产业,包括保健产业、医药产业及与健康相关的产业,仅占GNP的4%-5%,比许多发展中国家还低,而发达国家一般占到了15%。
2013年我国健康产业规模预计将达到2万亿,不同层次的需求比如养老需求、保健需求等都在快速增长。
主要方式
中医养生主要包括:
经络养生、体质养生、气功养生、运动养生、房事养生、情志养生、睡眠养生、环境养生、起居养生、膳食养生、顺时养生、四季养生、乐娱养生、部位养生、药物养生、沐浴养生、减毒养生、静神养生、瑜伽养生等内容。
一睡眠,二便利,三饮食。
中医养生讨论专题是有民间中医网论坛发起并组织网友和医护人员进行研究学习中医养生的,主要目的弘扬经典中医知识,挖掘民间中医方剂,推广中医药文化,扩大中医药的影响;介绍民间中医药方,医师,中医药知识,传播中医药文化,增进人们对中医的了解。
客观、公正、通俗地介绍中医,尊重不同文化背景对中医的理解,并在平等交流的基础上增加人们对中医的正确认识。
发布和交换中医药信息、国家政策、科研成果等。
特色疗法
中医养生中特色疗法[4]分为:
拔罐刮痧气功按摩药膳
针灸:
针法是把毫针按一定穴位刺入患者体内,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来治疗疾病。
灸法是把燃烧着的艾绒按一定穴位熏灼皮肤,利用热的刺激来治疗疾病。
如今人们生活中也经常用到。
拔罐法:
古称“角法”。
这是一种以杯罐作工具,借热力排去其中的空气产生负压,使吸着于皮肤,造成郁血现象的一种疗法。
古代医家在治疗疮疡脓肿时用它来吸血排脓,后来又扩大应用于肺痨、风湿等内科疾病。
按摩:
是以中医的脏腑、经络学说为理论基础,从性质上来说,它是一种物理的治疗方法。
从按摩的治疗上,可分为保健按摩、运动按摩和医疗按摩。
刮痧:
它是以中医皮部理论为基础,用牛角、玉石等工具在皮肤相关部位刮拭,以达到疏通经络、活血化瘀之目的。
刮痧可以扩张毛细血管,增加汗腺分泌,促进血液循环,对于高血压、中暑、肌肉酸疼等所致的风寒痹症都有立竿见影之效。
经常刮痧,可起到调整经气,解除疲劳,增加免疫功能的作用。
气功:
是一种以呼吸的调整、身体活动的调整和意识的调整(调息,调形,调心)为手段,以强身健体、防病治病、健身延年、开发潜能为目的的一种身心锻炼方法。
药膳食疗发源于我国传统的饮食和中医食疗文化,药膳是在中医学、烹饪学和营养学理论指导下,严格按药膳配方,将中药与某些具有药用价值的食物相配伍,采用我国独特的饮食烹调技术和现代科学方法制作而成的具有一定色、香、味、形的美味食品。
误解1:
看中医就是吃中药
正解:
西医把身体当做一部机器,某个零件坏损,更换维修一下。
而中医把身体和精神当做整体,阴阳二气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因此中医在治疗疾病时,往往通过让身体恢复到阴阳动态平衡的状态,不适状况也就治愈了。
所以在预防方面更有优势。
而调整的途径除了内服中药,还有药物外敷、冥想、芳香疗法、药浴以及心理疗法等。
误解2:
养生是老年人的事
正解:
千万别以为养生仅仅是为了长寿,或认为养生只是老年人的事。
养生在于调和阴阳,流通气血,保持身体健康,同时提高心理的调适能力。
好皮肤也是养出来的。
对任何年纪的人来说,养生都是必需的功课。
误解3:
轻微不舒服就要去医院治疗
正解:
频繁看病吃药会降低人体自身的免疫能力。
正所谓“是药三分毒”,吃药还有副作用。
而人体免疫功能有很强的抗病毒能力和自我恢复能力,所以要健康,增强自身抵抗能力是第一。
懂得一些居家的中医保养知识,既能防患于未然,即使有轻微不舒服,也能自行调养恢复健康。
相关书籍
中医养生
书名:
中医养生
作 者:
张印生,沈宁,王燕平
出版社:
中国经济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4-1
ISBN:
开本:
16开
定价:
25.00元
内容简介
《中医养生》是由著名中医临床学家沈绍功主任医师亲授,张印生主任医师、沈宁医师二位弟子和王燕平副研究员,汲取上海大场枸橘篱沈氏女科防病治病经验,结合历代中医养生理论,突出中医治未病思想编著而成。
本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长寿养生之道,介绍了饮食养生、情志养生、体艺养生、四季养生和非药物疗法等九方面内容;下篇健康养生之道,介绍临床常见的、多发的冠心病、高血压病、糖尿病、癌瘤病等九种病证。
全书不仅有养生之术,更重要的是还有治病的方法,并附有穴位图。
内容丰富,实用性强,方法易学,是家庭必备的养生工具书。
作者简介
张印生,男,1960年生,研究员、主任医师,汉族,陕西韩城人。
1987年7月毕业于陕西中医学院医疗系中医专业,获学士学位。
沈绍功主任医师嫡传弟子,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心病分会常务理事。
秉承沈师学术思想、诊疗经验,提出“阳气不足,痰浊有余”学术观点,临证治疗强调天人合一,适当扶阳,祛痰为主,痰淤同治,随证加减。
主编出版《孙思邈医学全书》、《孙一奎医学全书》、《撮要本草蒙筌》、《沈绍功验案精选》、《中医心病治法大全》、《冠心病》、《伤寒名医验案精选》、《胃炎和消化性溃疡》、《中医心病诊断疗效标准与用药规范》等18部学术著作,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其中《孙一奎医学全书》获“中华中医药学会优秀学术著作”二等奖。
医疗专长:
擅长治疗内科疑难杂症。
图书目录
序一
序二
前言
上篇长寿养生之道
第一章饮食养生
第二章体艺养生
第三章四季养生
第四章房居养生
第五章浴疗养生
第六章功法养生
第七章心理养生
第八章针药养生
第九章保健养生
下篇健康养生之道
第一章冠心病
第二章高血压
第三章中风病
第四章糖尿病
第五章咳喘病
第六章胃病
第七章失眠病
第八章妇儿病
第九章癌瘤病
黄帝内经
各集主要内容
1.为什么要学习《黄帝内经》
2.中医与日常生活
3.十二时辰的养生(子~卯)
4.十二时辰养生(辰~申)
5.十二时辰养生(酉~亥)
6.十二时辰养生(亥时)
7.黄帝内经第一篇到底讲什么(上)
8.黄帝内经第一篇到底讲什么(下)
9.阴阳的本性
10.四季养生、四气调神大论
11.食物的意义
12.食物的偏性
13.四季养生(上)
14.四季养生(下)
15.不治已病治未病
16.情志病
17.中医如何对治亚健康
18.中医的要点
部分课程要点简介
1.为什么老话说:
上医医国,中医医人,下医医病;
2.魄力、精神、胆识、意志、聪明的含意和心、肝、脾、肺、肾的关系;
3.人中为什么在鼻下的位置,人昏厥时要掐人中?
“人中”又深又长又宽,代表什么;
4.在中医中“东西南北中与仁义礼智信”的关系;
5.人失眠的原因与治疗;
6.中医理论:
肺主皮毛,脾主肌肉,心主鲜血,肾为骨头,肝主筋的具体讲解;
7.人长痤疮的成因,如何预防及治疗;
8.“精”在中医理论中到底是指什么;
9.如何对待小孩青春期心理问题,及“手淫”问题;
10.男女的第二性征是怎么形成的;
11.女性更年期是如何界定的?
如何顺利渡过更年期;
12.为什么四合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浓缩?
“接地气”有用吗;
13.“是药三分毒”,到底是什么意思;
14.“春、夏、秋、冬”四季的养身之道;
15.人为什么会肥胖,怎样科学减肥;
16.人的烦恼因何而来,如何化解;
17.人生四惑“酒色财气”成因及治疗,为什么说“万恶淫为首”;
18.中医理论“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医 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