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第二单元教案.docx
- 文档编号:23824508
- 上传时间:2023-05-21
- 格式:DOCX
- 页数:21
- 大小:25.84KB
语文第二单元教案.docx
《语文第二单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第二单元教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语文第二单元教案
第十一课时
教学内容:
《读书苦乐》
(一)
【设计理念】
1、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强调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和独立性,让学生学
会自主阅读。
同时鼓励相互之间进行合作交流,共同进步。
2、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
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
3、给学生提供知识背景和拓展空间,进行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
【设计思路】
1、课前自主查阅有关名言和作者情况,培养学生搜寻、筛选、整理信息的能力。
2、个性化阅读,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对课文初步感知,然后交流阅读初感。
抓住关健词语,完成整体感知。
再通过品析语句、质疑问难,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
3、推荐一些谈读书的文章给学生课外阅读,拓展阅读空间,实现课文的拓展延伸。
4、读写结合。
设计一个“读书的苦乐之境”话题作文导写训练,感悟读书的苦与乐,
从而树立乐于读书的观念。
教学目标:
1、学会对文中某些内容做注释,养成查阅工具书的习惯。
2、掌握并学会运用整体通读、专心精读、比照联读、扩展阅读等阅读方法。
3、联系各自的阅读经历和体会,理解“读书苦乐”的内涵,培养爱读书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习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2、初步把握文章的主题。
教学方法
1、朗读法:
反复朗读,让学生在朗读中培养情感,感受内涵。
2、对比法:
对比阅读文段,横向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抓住文段要领。
3、迁移法:
引导学生从课内迁移到课外,纵向开拓视野,培养兴趣。
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
让学生查找有关读书名言和作者信息,并将找到的资料准备在笔记本上。
二、检查预习:
请几个学生简要讲讲,及时表扬,提请学生要养成翻检工具书的好习惯。
一、导入
1、导问:
同学们,你们都读过什么书?
有没有人觉得读书是一种享受或一种快乐?
学生讨论、发言。
教师介绍杨绛及其读书故事。
有人开玩笑,说杨绛先生喜欢清华两个‘书’──一个是读书,一个是钱钟书。
杨绛的个性一如她的文笔,机智、俏皮,永远带着一份求知的好奇和讽世的幽默,
这种品质即使在最艰苦的岁月也没有泯灭。
在《干校六记》中,她回忆夫妻二人在到达
干校后面对即将居住的大棚,首先烦恼的是:
没有书。
对于钱钟书和杨绛来说,读书已
经不是职业,而是他们的精神支点。
书中的知识和智慧已经通过深刻的感悟内化为个人
的精神信念,引导他们走向完美的人生。
教师解说:
读老前辈的故事,我们会有什么样的感想呢?
崇敬还是羡慕?
或者有那么一点点失
落?
同学们,也许我们不一定能够取得他们那样的成就,但是有两点我们是可以做到的
这就是:
感受到读书的乐趣,做一个快乐的读书人。
2、课文的题目是“读书苦乐”,你认为重点是谈“读书之苦”还是“读书之乐”?
教师解说:
本文是一篇随笔,语言质朴,似与人谈心,有较强的感染力。
作者对生活的热爱,
对阅读的热爱,让她在读书过程中得到了真正的乐趣,本文是她与书交流、交往的快乐
回忆。
杨绛先生在充分感受到了读书的乐趣后才能由衷地发出“读书快乐”的心声。
据说,钱钟书夫妇俩喜爱喜剧性的作品,并不欣赏凄凄惨惨的东西。
他们为人也是。
如此:
身处逆境却处惊不变,始终保持着乐观的、平和的心态,能看到生活美好的一面
在《我们仨》里,杨绛写道:
“现在我们三个失散了。
往者不可留,逝者不可追;剩下的
这个我,再也找不到他们了。
我只能把我们一同生活的岁月,重温一遍,和他们再聚聚。
”
这分明是甜梦中的人一段暖人心腑的回忆。
二、初步通读全文:
1、学生自读。
2、点名学生朗读。
三、字句疏通:
1、把握文中的生僻字词。
2、体会文中的难句。
四、结合课后练习思考文章主旨:
我们也可以说,作者对读书的快乐感受主要源于乐观的、平和的心态。
第十二课时
教学内容:
《读书苦乐》
(二)
教学目标:
1、解决字词文句障碍。
2、研读课文前半部分,理解“读书苦乐”的内涵。
3、充分运用整体通读、专心精读、比照联读等阅读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习运用多种阅读方法,理解字词句,边读边归纳大意,感知文章内容。
2、理解和体验“读书的乐趣”。
教学过程:
(一)(泛读)默读课文一遍,注意自己认为生僻字词的读音,完成练习。
1、辨析词语并造句
经历阅历………升堂入室
2、找出或归纳每一段的中心句
第一段:
读书钻研学问,得下苦功。
第二段:
读书不是“苦读”,而是“乐在其中”。
第三段:
读书好比“串门儿”,可以自由地会见、请教古今中外的老师和学者。
第四段:
书中别有天地,读书可以身临其境。
第五段:
读书可得到丰富的经历,认识各时各地,多种多样的人,也可以脱去几分
愚昧,多长几个心眼。
最后一段是:
作为凡人,我们应钻入书中世界,享受“乐以忘言”的读书之乐。
(二)(精读)深入阅读,思考问题。
1、学生朗读课文第1、2自然段
教师提问:
(1)文中提到“苦读”的目的是什么?
陶渊明的例子其作用是什么?
(引导学生用段1、2文中语句来说明)
为应考试、为写论文、为求学位。
为的是世俗功利。
以陶渊明为例是为了嘲弄“当今之世”的弊病。
(2)作者写“我曾挨过几下‘棍子’”说明了什么?
说明读书又有乐趣。
(3)学生独立思考:
“下苦功夫”和“苦读”是否一个意思?
2、精读、美读课文第3自然段,讨论问题:
(1)这一段,作者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比喻论证、对比论证)
正反两方面论述自己对读书的态度:
正面:
参见拜谒不必事闪招呼求见,也不怕搅扰主人,可以经常去,时刻去,挨
近去听个够
反面:
如果不得要领,还可以不辞而别,或者另找高就,和他对质。
反正话不投机
或言不顺耳,不妨抽身退场,甚至砰一下推上大门。
(2)作者认为“读书好比‘串门儿’”,请问“读书”与“串门儿”的相同点是什么?
作者又强调“读书”与“串门儿”不同的一点,请简要说明。
相同点:
参见钦佩的老师或拜谒有名的学者,直接听其言谈。
不同点:
读书“比”串门儿”更为自由。
(3)归纳这一段的段意。
作者用“串门儿”来比喻读书,并从正反两方面形象地论述了读书就可以自由地会
见、请教古今中外的老师和学者。
教师解说:
在作者看来,读书是一种乐趣,是一种快乐,读书好比串门儿,可以自
由地会见、请教古今中外的老师和学者,是在与前贤先哲对话交流。
第十三课时
教学内容:
《读书苦乐》(三)
教学目标:
1、研读课文后半部分,充分理解“读书苦乐”的内涵。
2、课外拓展,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1、研读课文,理解内涵。
2、完成课后作业和课外拓展训练。
教学过程:
一、分析课文
请一组学生朗读第5自然段,讨论回答:
(1)书的世界是别样的世界。
结合上下文,谈谈对下边两句话的理解。
①说什么“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在书的世界里,我们可以看到更高、更远,所以,再不是“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
楼”了。
②书的世界却是真正的“天涯若比邻”。
世上万事万物,都可以从身边的书上找到,所以说,书里是一个“天涯若比邻”的。
大世界
(2)请根据这一段说一说读书有哪些好处(用简明的词词概括出四条)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可以结合文中作者的感受去正面引导学生)
读书的好处;
1、增长见识(引用论证)
2、提高智力
3、增强信心(举例论证)
4、了解社会
请一组学生朗读第6自然段。
提问:
(1)在有限的人生中,应多读书,做一个快乐的读书人,那么,读书乐在那里?
遇到心仪的人 听到惬意的话 有所得而开了心窍
(2)文章最后写道:
“这个‘乐’和‘追求享受’该不是一回事吧?
”请说说这个
“乐”与“追求享受”的区别。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可以结合文中作者的感受去正面引导学生)
读书之乐:
乐在读书的过程中,是至高无上的全身心自由投入。
追求享受:
精神、感官上所受到的一种浅表的愉悦,是以享乐作为追求的目标。
教师拓展提问:
同学们,读书对我们有这么多的好处,有这么多乐趣,你愿意做一个怎样的人?
(教师引导:
希望今后多读些好书,做个快乐的人)
二、归纳小结
本文虽也谈到读书需要花苦功夫,但作者真正醉心的是读书的乐趣,是思想行走在书本
中的惬意,作者用“串门儿”来比喻读书,并通过对比论证、引用论证、举例论证生动而形
象地论述了读书的乐趣。
课文语言质朴,似与人谈心,有较强的感染力,让我们在不知不觉
中体验了读书的快乐,产生了做一个快乐的读书人的冲动。
三、知识拓展:
做一个快乐的读书人
(一)教师介绍、讲解几个国内名人名家的故事及其作品内容、精神等
(二)请学生谈谈读完本课的感受
学生谈感受,教师注意引导。
本环节旨在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而且教师
也要提醒学生注意,除了带着问题阅读外,还应该有整体意识,要能够尝试从整体看,这样
才更容易理解文章。
第十四课时
教学内容:
《劝学》
(一)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探讨了解学习之道,了解人获取教养的途径,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2、初步了解关掌握阅读文言文的一般步骤与方法。
3、借鉴荀子有关学习的意义和学习态度的论述。
4、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5、掌握一些基本古文学常识
教学重点难点:
1、掌握阅读文言文的一般步骤与方法
2、探讨了解学习之道,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从初一学过的课文《为学》导入,指出它与本文都用设喻方法,讲有关学习的道理。
二、作者简介:
荀况(约前313年─前238年),战国后期赵国人,名况字卿。
曾游学于齐,在稷下
(当时齐国的文化中心)讲学,韩非和李斯都出自他的门下。
人们尊称他为荀卿,通称荀
子。
他曾去过燕国,并到秦国作过考察。
晚年到楚国,为兰陵令,后失官居家著书,死
后葬于兰陵。
荀子是孔孟之后最著名的儒家学者,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
他学识渊博,
重实践,具有一定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
荀子的著述很丰富,今存《荀子》一书,共32篇,大多数是他自己写的,一部分
是他门人的著作。
这部书集中反映了荀子的思想和他的文章风格。
他认为天是无知无觉的,自然界的运行、变化,有它自己的规律,与人的祸福无。
关人对自然界出现的某些现象,不应敬畏顺从,而应“制天命而用之”,充分发挥人的
主观能动作用,使自然界为人所控制、所利用;人应该主宰自然,而不是自然主宰人。
在政治上,他主张“法后王”,“以近知远”;反对“法先王”。
提倡重法、隆礼、尚
贤使能。
这些主张是可取的。
荀子认为人性本来是恶的;善,是人为的。
他从人性恶的观点出发,说明人的知识、
道德不是先天赋予的,而是后天经过学习、教育,逐步培养的。
只有懂得了礼义,人性
才能改变。
因此,他特别强调后天的学习,把学习作为改造人性的根本方法。
他写《劝
学》就是为了勉励人们学习“积善成德”,成为君子。
荀子文章的特点:
长于说理,论证严密,比喻妥贴,分析透辟,多用排比,气氛雄
浑,语言质朴、凝炼。
三、解题:
《劝学》是荀子的代表作之一,是《荀子》的第一篇。
内容分前后两部分。
前部分
着重阐明学习的重要性,后部分着重阐明学习方法。
课文节选自前部分。
作者从不同方
面论述了学习的重要和必要,从而勉励人们要不停止地坚持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增长
知识,发展才能,培养高尚品德。
因此,“劝”在本文是“劝勉、鼓励”的意思。
所以
题意是“劝勉、鼓励人们勤奋学习”。
第一段:
论述学习的意义。
首句是本文的中心论点。
“青出于蓝”、“冰寒于水”两个比喻说明客观事物有一
定的变化过程,可以有所发展。
(论据──生活现象──比喻论证)
“木直中绳,柔以为轮,其曲中规”设喻,步步深入,逐渐改变,说明“木”在改
造过程中变成有用的车轮,以比喻进一步阐明经过后天的学习,才能把人改造成为是
有用的人。
“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比喻人就是要学习。
根据同样的道理,人只有
经过“博学”才能增长知识,培养品德,锻炼才干,成为一个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学习
对改造人的品性起决定作用。
这几个比喻都是围绕“博学”可以改变人的品性这点来进行论证的。
荀子认为人的
知识、道德、才能都不是先天生成的,而是后天不断学习改造才获得的。
“木”要改造
为“中规”的轮,要用“柔”,金要“利”,就要“就砺”,人要改造成为“知明而行
无过”的君子,就要“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有力地论证了学习的重要性。
第二段:
阐明学习的作用。
首先指出“思不如学”;接着提出“登高”才能“博见”;用日常生活常见的一些
情况组成四组比喻:
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又一次证明了“学不可以
已”。
这种良好效果的取得,主要是“善假于物”,就是凭借外界条件的帮助。
因理推
论:
君子之所以成为君子,是善于利用学习的帮助来改造自己的缘故。
这种“学而后知”
的观点,是朴素唯物主义的认识论,这一见解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具有进步作用和积
极意义的。
四、自学提示:
请同学们查古汉语字词典,掌握重点词,并思考几个问题
劝,君子,已;蓝,青,虽,挺,就,暴;望,疾,至,
须臾,能水,绝,生,闻;跬,驾,镂,用,跪,强,躁
1、中心论点是什么?
怎么理解?
2、分了那几个论点论述?
3、采用了什么论述方法,找出相关句子
五、指导学生处理课文字词句中的疑难问题。
1.对照注释,借助字典,正字正音
輮通煣有通又知是智的古字暴是曝的古字生通性
2.给本课12个重点文言常用实词圈画加注,理解它们的意义和用法。
3.结合“思考和练习”二,理解文言常用虚词“于”、“者”、“而”的用法:
4.学生试译难句,教师点拨指正。
5.指名学生朗读课文,其他学生听读,指出字音、语气读错的地方。
六、学生练习背诵。
先自读两遍,再由教师领读一遍(师生都不看书),然后检查试背,发现难点,指出
关键在于要理清文理。
七、文理分析
第一步:
找观点。
提问:
这段话中哪些句子是表述作者观点的?
(起句和结句)
再追问:
既然如此,起句和结句所表述的观点又是怎样的关系呢?
补充问:
在“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这句,哪些字表示了“不可以已”的意思?
第二步:
弄清设喻的内涵
提问:
这段话中的设喻可分几组?
追问:
这三组设喻从总体上看,都是为了论证“君子博学……行无过矣”这一论点
的。
既然如此,是否可以认为这是简单的重复?
再追问:
它们的角度不同表现在什么地方?
最后板书此段文理示意图,帮助学生记诵
八、布置作业
第十五课时
教学内容:
《劝学》
(二)
教学目标:
1、借鉴荀子有关学习的意义和学习态度的论述。
2、理解从三个角度论述中心论点的方法。
3、学习以喻代议、寓议于喻的设喻方法。
4、掌握重要的文言虚词和实词。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习以喻代议、寓议于喻的设喻方法。
2、掌握重要的文言虚词和实词。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
二、研读课文。
诵读第2段。
1.诵读的准备。
先划分下列句子的节奏,要求注意某一节拍之中有些字之间有极短暂的停顿。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知须臾·之所学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解释词语:
“终日而思”和“***而望”——属于“对举”,结构相同,“而”表示修饰关系。
用现
代语表述,依次为“整天地想”和“跃起脚跟向远处看”,前者加“地”,后。
者不加
“彰”——就是“明”的意思。
从“彡”,从“章”,“章”亦声,光彩夺目之意。
“利足”——现在也有这种构词方式,如“快手”(干事情快)。
利足,就是跑得快。
“致”——或以为同“至”,非是。
“致”与“绝”对应,都表示动作结果,课本注为
“达到”是正确的。
“能水”——今南方亦有“会水”一词,指游泳而言。
2.学生练习背诵。
3.文理分析。
教师提问:
本段有哪些设喻,先一一列举出来。
①“***而望”不如“登高之博见”;②“登高而招”则“见者远”;③“顺风而呼”则
“闻者彰”;④“假舆马”可“致千里”;⑤“假舟揖”可“绝江河”。
)
追问:
这些设喻各有什么作用?
①用来说明“终日而思”不如“须臾之所学”,强调学习的重要性。
②承上句“登高”
一语,作解释,说明“登高”的效果。
③与“登高”一喻对举,说明“顺风”的效果。
④⑤的作用亦与此相同。
)
再追问:
结句中“善假于物”是指上文哪些句说的?
(“登高而招”“顺风而呼”“舟揖”
“舆马”)它们是不是简单的重复?
所假之物的性质是否相同?
(不是。
②③中所假之物“高
(山)”“风”,都是自然物;④⑤中所假之物“舆马”“舟揖”,是人的发明创造之物,
二者有层次高低之分。
)
小结:
①喻属起句;②③④⑤喻属结句。
主导问:
起句和结句关系怎样?
(“学”是前提条件,“善假于物”是结果——能利用
自然可谓善,能创造可用之物,则是善之善者。
)
请归纳本段大意:
能学习才能善假于物(板书)。
4.熟练地背诵这一段。
方式同前。
提示学生注意作者行文方式:
“登高”“顺风”中已含“假物”之意,但未
明白点出“假”字;至“舆马…“舟揖”二喻,明白点出;最后再说“善假于物”,给
人的印象就深了。
了解这种行文方式也可以帮助我们记诵。
第二段作者用了五个比喻。
“跂而望”、“不如登高之博见”:
只有摆正“学”“思”的关系才能显著效果。
“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四个比喻,阐明在实际生活中
由于利用和借助外界条件起的重要作用,从而说明人借助学习,就能弥补自己不足,取
得更显著的成效。
——君子所以能超越常人,并非先天素质与一般人有异,而完全靠后天善于学习。
本段
是从学习的重要作用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
第三段作者用了十个比喻。
从“积土”、“积水”推论到“人的积德”,正面论述积累的作用,说明学习上成就是
不断积累起来的。
“不积跬步”、“不积小流”从反面说明如果不积累就不能达到远大
目标。
这是本段第一个层次,说明学习要积累。
下面就分两层说明如何做到积累。
“骐骥”、“驽马”对比,说明主观条件好坏,不是学习的决定因素,坚持不懈才是学
好的关键;“锲而不舍”,“锲而舍之”对照,说明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有所
成就。
说明做到积累就要坚持不懈。
蚓和蟹两个比喻正反对照,说明做到积累还要专一。
——本段是从学习的方法和态度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的。
讨论:
(1)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情或现象作为喻体。
(2)设喻方式多样:
①正面设喻、②正反设喻、③反复设喻,
(3)设喻与说理结合紧密,形式十分灵活:
三、布置作业。
1、书面作业:
“思考和练习”一;
2、背诵全文。
3、写一个寓言故事;用五个以日常生活的事例作喻体的比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语文 第二 单元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