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阅读题.docx
- 文档编号:23824049
- 上传时间:2023-05-21
- 格式:DOCX
- 页数:7
- 大小:19.79KB
语文阅读题.docx
《语文阅读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阅读题.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语文阅读题
1一句著名的格言: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这句格言本身,也是真理。
②人们总是很尊敬发现真理的人,以为只有天才才能发现真理。
其实,要发现真理,说难也不难,说容易并不容易。
真理常常就在你的身边,能不能发现它,就看你有没有一双敏锐的眼睛,有没有一个善于思考的脑子,有没有敢于坚持探求真理的勇气。
③纵观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那些定理、定律、学说的发现者、创立者,差不多都很善于从细小的、司空见惯的自然现象中看出问题,追根求源(终于把“?
”拉直,变成“!
”),找到了真理。
④就拿洗澡来说,是一件非常普通的事情。
然而,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机械工程系的系主任谢皮罗教授,却敏锐地注意到:
每次放掉洗澡水时,水的漩涡总是朝逆时针方向旋转的。
这是为什么呢?
谢皮罗紧紧抓住这个问号不放,进行了反复的实验和研究。
1962年,他发表了论文,认为这种漩涡与地球的自转有关,如果地球停止旋转,就不会产生这种漩涡;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旋转,而美国处于北半球,便使洗澡水朝逆时针方向旋转;北半球的台风所以是朝逆时针方向旋转,其道理与洗澡水的漩涡是一样的。
他还断言,如果在南半球,洗澡水的漩涡将向顺时针方向旋转;在赤道,则不会形成漩涡。
他的这种见解,引起各国科学家的莫大兴趣,纷纷在各地进行实验,结果证明谢皮罗的结论完全正确。
⑤无独有偶。
在60多年前,一位名叫密卡尔逊的生物学家,发现美国东海岸和欧洲西海岸同纬度的地区都有一种蚯蚓。
而美国西海岸却没有这种蚯蚓。
这是为什么?
这个疑问,引起当时正在研究大陆和海洋起源问题的德国地质学家魏格纳的注意。
魏格纳认为,那小小的蚯蚓,活动能力有限,无法跨越大洋,它的这种分布情况,正好说明欧洲大陆和美洲大陆本来是连在一起的,后来裂开分成了两个洲。
他把蚯蚓的地理分布,作这例证之一,写进了他的名著《大陆和海洋的起源》一书。
2 ⑥最有趣的是一位奥地利医生。
他看到儿子睡觉时,忽然眼珠子转动起来。
他感到奇怪,连忙叫醒了儿子,儿子说他刚才做了个梦。
这位医生想,眼珠子转动会不会与做梦有关呢?
于是他以儿子、妻子、邻居为实验对象,进行了反复的观察实验,最后写出论文,指出当人的眼珠子转动时,表示睡者正在做梦。
如今人们研究梦的生理学,便用眼珠子转动的次数、转动的时间,测量人做梦的次数、梦的长短。
⑦洗澡水的漩涡、蚯蚓的分布、做梦,这些都是很平常的事情。
然而,善于“打破砂锅问到底”的人,却从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
⑧在科学史上,这样的事例岂止三个?
它说明科学并不神秘,真理并不遥远,只要你坚持着,那么,当你解答了一百个问号之后,必能发现真理。
1.对于上面这篇短文的中心论点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科学并不神秘,真理并不遥远。
B.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C.人们总是很尊重发现真理的人,以为只有天才才能发现真理。
D.要发现真理,说难也不难,说容易并不容易。
2.下面是文章第③至⑦自然段层次结构的图示,正确的一项是( )
A.③│④‖⑤‖⑥│⑦(总分总结构)
B.③④‖⑤⑥│⑦(分-总结构)
C.③→④⑤⑥→⑦(层进结构)
D.③│④⑤⑥│⑦(并列结构)
3.本文运用的两种主要论证方法是( )。
(多选题)
(要是还没学过就空着不要做)
A.比喻论证
B.对比论证
C.道理论证
D.举例论证
4.第③自然段中“终于把”?
“拉直,变成”!
“,这一句的意思是( )。
A.解决了疑难,找到了答案。
B.问号拉直可以变成叹号。
5.本文谈到的发现真理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是什么?
6.概括本文中三个事例、
(1)
(2)
(3)
7.给本文拟一个恰当的题目。
方法与技巧
一、寻找文章的中心论点并不难,
首先需要有大量的阅读量积累对文章的感悟程度,这个需要大量的课外阅读,是没有办法速成的。
可以养成阅读的习惯,比较有效可以提高阅读能力和作文水平和事例积累的是《读者》,寒假的时候可以逐渐看起来。
二、应试技巧
对于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需要格外的敏感。
中心大多数是出现在文章的这两个部分的。
中心总归是起到总结全文或者引出下文的作用。
1)记叙文(就是通过描述一件事情来表达一个道理或者作者的感情,大多数是一个故事,事情,或者寓言故事)
这类的文章的中心是在当作者描述完整个故事或者描述故事之前的感情抒发。
2)说明文
分为事理说明文和事物说明文
第一种是描述客观道理
第二种是对具体一件实物进行解释说明
这类文章的中心通常都是包含这个文章的道理。
或者给描述的实物下的定义。
例如。
月亮是绕着地球旋转的。
三、答理解中心的题
应试技巧的基本是找对中心,
然后结合中心在文章中出现的上下文,具体解释。
(不要怕这种类型的题目,每次遇到不会做的时候不能空着。
一定要反复看文章,就算理解的不对也要把你能想到的都写上去,千万不能遇到不会做的题目就空着,养成习惯,做这种题目的能力就一直不会提高)
如果题目问中心表达了什么。
答题方向就是对于人物思想品质的赞美,对人生的感悟,对生活的启示。
四、概括的类型题
本文记叙了一件(人物->事因->发展->结果)
注意不要写文章的主旨,表达的思想内涵
人物的言谈举止全部都要省略。
礼物
(1)那一年我家来了一个帮做家务的小阿姨,名叫雨花。
雨花年纪虽轻,人却有些木讷。
她的刘海儿一直盖到眉毛底下。
她总是躲在厚厚的头发后面,用不安的眼神四处张望,干活儿的时候手冻得红红的。
(2)母亲说雨花这孩子干活倒勤快,只是每天下楼买菜动作慢得很,每天9点多就去了,要到快11点了才回来,烧中饭常常都来不及。
我跟我妈说从前那个小阿姨倒挺好的,下楼买菜要不了一刻钟就回来了。
(3)快过年了,我妈想放雨花的假让她回老家,然而她不肯,说回去也没什么意思,我们都明白她大概是想多挣那一个月的工资。
家里人都说雨花表面上看上去木讷,其实心性是很高的。
我倒没看出来什么,只是看她平时抹东西的时候爱在琴凳上坐坐,有时也伸出胡萝卜一样的手指在钢琴上杵两下,看见有人来了就羞涩地把手指缩到棉袄袖子里去,用另一只手里攥着的抹布在琴盖上撞巴撞巴地擦着,装着在搞卫生,偶尔弄响了琴键的样子。
她还喜欢在书柜前这儿摸摸那儿弄弄的。
因我父亲的书标有概不外借的字样,她像个被拒之门外的孩子那样站在书柜前,人也显得矮了一截。
(4)我妈是很舍得送衣服给小阿姨的,却最看不得她浪费时间:
中午一大家子人等着吃饭呢,她可倒好,一下楼买菜影子都不见了。
(5)有一天上午9点多,雨花提着篮子又要下楼去买菜了,母亲冲我努努嘴,示意我跟上她去菜市场,看她到底每天拐到哪儿玩去了。
雨花和我前后脚出了门。
(6)那天天气很好,阳光暖融融地照在格子砖地上,有穿得鼓鼓的小孩子在砖地上玩跳房子。
雨花从孩子身边绕过去的时候,照着一个梳了翘翘辫的女孩头上轻拍了一下。
那女孩看她一眼,说了句讨厌,雨花就独自一个边走边嘿嘿笑出声来。
她今天看上去心情很好。
从我家到菜市场的路上有一排铁栅栏,她走到那儿的时候就把一只手平伸开来,用指尖“咯啷咯啷”地从那排栅柆上划过去,好像在钢琴上弹奏一个流畅的音阶。
(7)菜市场是挤在一条狭窄的马路里的,离老远就听得见各种吆喝声。
提着篮子的雨花一会儿在我的视野里消失,一会儿又从另一人堆里冒了出来。
她买完菜往回走的时候,我终于发现了她的秘密--她拐进了我家楼下的一家小书店,小书店的门是全玻璃的,里面的情形看得清清楚楚:
雨花先是把那一篮子菜在门边的空地上放下,然后她在书架上随手抽出一两本翻翻,很快又放回了。
她的举动似乎是要让人相信,她在挑书,她最终肯定会买下一本书走的。
(8)她到她去熟了的地方站住,然后看也不看地从头顶第三格抽出一本书来,稔(rěn)熟地翻到其中的一个页码,聚精会神地读起来。
那是一本很厚的书,我看不清书名,但我可以断定,那是一本小说。
雨花走了以后,我从书架上把她看的书抽出来看,那是一本新版的《飘》。
回到家我妈把我拉到一边问这问那,我只敷衍了几句。
(9)过新年,母亲让我们一人送一件小礼物给雨花。
我妹送给雨花一只漂亮的发卡,我的礼物是包在红纸里的,迟迟不肯拿出来给大家看。
大年三十晚上我把我的礼物送给雨花--是那本《飘》。
我期待着她感激而又快乐的表情,可是我看到的却是另一种表情:
雨花咧了咧嘴,显得很不自然。
(10)我想你喜欢这本书,所以我就……
(11)雨花的脸一下子涨得通红,好像无地自容的样子。
我从来不知道一份礼物竟会如此伤害一个人的自尊心,然而一切都无法挽回了。
雨花再也不到楼下拐角处的小书店里去看书了,我送她的那本书也从未见她拿出来看过。
2.第(8)段中画线的句子表明我是( )。
A.一个不诚实的孩子,编假话欺骗家长。
B.一个不负责的孩子,对家长交给的任务敷衍塞责。
C.一个不明是非的孩子,掩盖了雨花的缺点。
D.一个善良的孩子,理解、同情雨花。
3.第(6)段中画线句子表面了雨花( )。
A.太天真无知了,以至连路边的栅栏在她眼中也成了琴键。
B.太淘气,富于幻想,居然把路边的栅栏也当成钢琴来弹。
C.离开主人家后获得暂时的欢愉和活泼的孩子气,也表现了她对钢琴的喜爱。
D.性格中贪玩的一面,千方百计找机会娱乐
4.第(3)段中画线句子表现雨花( )。
A.既喜爱钢琴又怕主人的矛盾心理以及她随意杵主人空钢琴而感到羞愧的心情。
B.既喜爱钢琴又不会弹的尴尬。
C.既喜爱钢琴又怕主人的矛盾心理以及她木讷掩盖下的机灵。
D.初次见到钢琴的新鲜感和她不忘自己当保姆的职责的心理。
5.第
(1)段中画线句子表明雨花是( )。
A.一个对新环境感到陌生、胆怯的、勤劳的小保姆。
B.一个渴望在城市中寻找适合自己的位置的农村女孩儿。
C.一个愿意靠自己的诚实劳动养活自己的女孩儿。
D.一个对新环境感到新鲜好奇的小保姆。
6.为什么最后我的礼物会伤害了雨花的自尊心?
写出你的理解。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语文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