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斯科郊外的蜡烛阅读答案.docx
- 文档编号:23819740
- 上传时间:2023-05-21
- 格式:DOCX
- 页数:18
- 大小:31.24KB
莫斯科郊外的蜡烛阅读答案.docx
《莫斯科郊外的蜡烛阅读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莫斯科郊外的蜡烛阅读答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莫斯科郊外的蜡烛阅读答案
莫斯科郊外的蜡烛阅读答案
【篇一:
名师导航练与测八年级上册答案】
txt>第一单元
一新闻两则
课前奠基:
2.镇改阵度改渡懈改泄3.略4.a
5.褒义词:
英勇善战、锐不可当、激战、顽强、歼灭、击溃。
中性词:
抵抗、冲破、占领。
贬义词:
溃退、泄气、微弱、毫无斗志。
6.
(1)“保证了”改为“以保证”
(2)将“和”改成“等”
7.简要地提示新闻的重要扼要地揭示新闻的核心详尽事件的全貌
课内探索:
【整体感知】
8.不同意。
中路军首先发起渡江作战,所以先说。
西路军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敌军抵抗甚为微弱,而东线敌军抵抗较为顽强,所以西路军接着中路军说,合在一起,可以议一议。
最后说东路激战,文势也涌起了高潮。
(点拨:
从各路军渡江早晚和所遇敌情上人手。
)
9.在人民解放军伟大的胜利的攻势下,南阳守敌王凌云于四日下午弃城南逃,我军当即占领南阳。
【语段研读】
10.
(1)
(2)|(3)‖(4)(5)(6)(7)(8)(9)(10)‖(11)(12)(13)(14)(15)(16)(17)
11.英勇善战、锐不可当,纷纷溃退、毫无斗志。
12.指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
13.运用议论,简明扼要地分析了敌我双方士气悬殊的情况,指出了渡江战役迅速取得胜利的原因,增强了新闻的思想性。
14.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课外拓展:
【语言运用】
17.奥巴马宣布从伊拉克撤军计划。
18.示例:
农民——像辛勤的黄牛一样耕耘不止,像秋天的高粱一样淳朴可爱,像广袤的大地一样宽广坦荡。
农民工——来自田野,投身城市。
用描绘大地的双手,绘就城市斑斓的画卷。
解放军——战争年代的钢铁长城,和平时期的安全卫士。
【阅读拓展】
19.双行副标题补充、注释了主标题,说明风速快、损失大20.受灾的时间及损失的巨大。
21.龙卷风袭击的经过、损失的具体情况和营救情况。
22.具体表现了龙卷风的巨大威力及遭受的灾难之重。
23.两个词语都表现了消息的准确性。
“据估计”是说明大致的情况,因为不容易十分准确地统计,“据报道”是说明消息来源有准确地依据。
【轻松练笔】
24.我校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课
我校在上周六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
8年级语文活动课以“献给母亲的诗”为主题,开展了“走近母爱、理解母爱、回报母爱”的活动。
让学生走进母亲,了解母亲的故事。
七年级语文组以《妈妈,我想对您说》为题,写出自己对母爱的体会和感悟,并以座谈、演讲的形式在同学间相互交流。
八年级数学组开展了“数学中的谜语”活动,将数学
和语文相结合,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更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实际的原则。
七年级数学组开展了“非常数学6+1”活动,以小组形式,结合学生年龄特点.选取生活中富有趣味并与数学有联系的事例,提出问题,由学生自主探究,相互合作交流,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
英语组组织学生开展了“描绘学校蓝图”活动课。
据悉,这种以知识性、趣味性、情感性、针对性、实践性为一体的多样活动课于每周六在各班开展,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欢迎。
二芦花荡
课前奠基:
2.
(1)掌改撑
(2)窜改蹿利改厉(3)末改抹(4)错改措(5)扒改趴掏改淘
(6)卢改芦荣改绒漂改飘(7)亨改哼尉改慰报改抱
3.略4.a5.c
6.
(1)外貌描写
(2)语言描写(3)动作描写(4)心理描写(5)景物描写7.b
课内探索:
【整体感知】
8.外貌描写、语言和神态描写、动作描写爱憎分明、智勇双全以及过于自尊自信,老当益壮,充满活力。
【语段研读】
9.报仇10.为后面写水下藏有钩子埋下伏笔。
11.“找”字用拟人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老头子设计陷阱的巧妙,表现了老头子的机智以及敌人的胆怯和愚蠢。
(答题步骤:
用什么手法,写了什么,表现了什么情感或性格等)
12.
(1)景物描写,反衬敌人的残酷。
(2)景物描写,展现了一幅美丽的芦花图,侧面衬托了老英雄痛打鬼子后愉悦的心情,流露出作者对老英雄的赞美之情。
13.让二菱看一看他打鬼子的英雄行为。
我说的不错吧,不用枪,也能打得敌人鬼哭狼嚎。
课外拓展:
【语言运用】
16.
(1)如:
你是怎样设下诱敌、杀敌妙计的?
(2)我想对积极悔过者说: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让我们吸取过去的经验教训,积极的面对未来,为中日之间的友谊共同努力。
我想对极力粉饰者说:
历史是抹杀不掉的,也是掩盖不住的,希望你们不要做颠倒黑白,违背历史和世界人民意愿的事。
【阅读拓展】
17.表现人物紧张而不慌乱的心理特点。
18.水声急促,节奏快,但快而不乱,一方面表现气氛紧张,另一方面又表现妇女们的沉着机智及划船技术娴熟。
19.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描写景物,造成一语双关的效果,表现了人民战争的铜墙铁壁,也为后面伏击战埋下伏笔。
20.激烈的战斗场面。
21.紧张中富有情趣。
【轻松练笔】
22.乡下人抓起了粮袋刚一起身,似乎觉得重量有些异样,转身望了我一眼,欲言又止,那目光中分明流露出被愚弄的疑惑。
我心中怦然一震,忙羞愧地低下头,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掩饰着内心的惶惧。
乡下人走了,背着换来的面粉袋子迈着迟疑的步伐走了。
他的上衣已是捉襟见肘,秋风卷起他的单裤角,露出没有穿袜的脚踝。
这时,一种强烈的自责感蓦然而生,我想叫住他告知其中的奥妙——相同容积的面粉重量小于大米,我想把不义而窃取的大米还给他,但我终未能拿出勇气这样做。
三蜡烛
课前奠基:
4.
(1)环境描写
(2)动作描写(3)神态描写(4)语言描写5.c6.d7.b课内探索:
【整体感知】8.时间: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地点:
南斯拉夫的贝尔格莱德主要人物:
南斯拉夫的一位老妈妈
起因:
一名苏联红军战士被敌人炮火击中,遗体留在方场中央。
经过:
老妈妈冒着敌人的炮火,到方场用双手艰难地掩埋了红军战士的遗体,并在坟头点燃了她珍藏了45年的结婚喜烛。
结果:
战斗结束,老妈妈的行为深深感动了红军战士。
【语段研读】
9.“又”表明老妇人将珍藏的又一支蜡烛也拿了出来,表现了老妇人更珍重南苏情谊,更感谢年轻的士兵。
10.动作描写我感谢苏联士兵的援助,只有用自己珍藏了45年的结婚的喜烛祭奠亡灵,心里才觉慰藉。
11.感谢老妇人,赞扬老妇人的勇敢及对友谊的珍视。
12.解释说明。
如果没有破折号,就不能突出老妇人把惟一珍爱的花烛献给苏联士兵的崇高精神。
13.作者从一个苏联人的角度表示对南斯拉夫母亲的崇高敬意。
课外拓展:
【语言运用】
16.示例:
你不是鲜艳的花朵,而是为花儿输送养料的根须。
17.它是联合国总部花园内的雕塑,名为“打结的手枪”。
它的构思与造型十分奇特,是一支枪管扭曲打结的手枪。
寓意:
联合国的主要职责是“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维护世界和平”。
【阅读拓展】
18.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士兵克利特因为莫斯科郊外的烛光而坚强地活了下来,在事业上取得成功后,他开始寻找蜡烛的来由。
19.突出当时情况的险恶,进而突出那一支蜡烛的巨大作用。
20.由开始的恐惧绝望,到看到烛光后的希望;从自己事业成功后重访故地的感动,到每夜点燃蜡烛。
21.示例;克利特一直想知道科拉夫是一个怎样的人,他的坟前为什么会有烛光,于是他重新回到苏联,探求事情的缘由,了解到了科拉夫的事迹。
22.这支蜡烛是一支希望之烛,在科拉夫生前点燃的时候,它表现出的是对光明的渴望、对自由的向往;在科拉夫死后,它点燃了苏联人民的希望,点亮了一个曾经绝望的心,同时它也点燃了一切爱好和平的人们的希望,点亮了这个世界向往和平的心。
四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
课前奠基:
2.
(1)与改予
(2)后一个圆改园(3)脏改赃(4)嬉改嘻
3.略4.d
5.
(1)排比
(2)设问(3)比喻(4)比喻
6.
(1)把“鲁迅过去所使用的”调到“各式各样的”前面
(2)我们对这个地方?
?
7.c
课内探索:
8.对比。
突出英法联军侵略他国,毁灭人类艺术的罪恶。
9.雨果对英法联军的罪恶行径给予强烈的谴责和辛辣的讽刺。
对被侵略、被掠夺者表示巨大的同情,饱含着深厚的人道主义精神。
【语段研读】
10.圆明园法兰西英吉利
11.第一问略,作者谴责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的罪行,表达了无比愤怒的情感。
12.不矛盾。
圆明园被焚烧之前确实是富丽堂皇的,英法举军抢劫分赃,破坏了圆明园的整体美,成了一堆破烂。
作者这样写一方面赞美了圆明园,另一方面也讽刺了英法联军的强盗行径。
13.抓住“愤怒、痛惜”等情感体验来谈即可。
课外拓展:
【语言运用】
16.示例:
我可以改良它,既不让它扎人,又要它美丽。
17.英法联军:
远征中国的将士们在圆明园收获巨大。
雨果:
英法联军已把圆明园洗劫一空。
中国政府:
英法强盗侵我领土,夺我国宝。
【阅读拓展】
18.我是想去祭圆明园,所以我要去;而朋友们以为我是看风景而那没什么可看的,故劝我别去。
19.因为护花无力和其悲惨遭遇渐被忘怀。
20.慷慨施舍想把圆明园重建的人。
21.作者持否定态度。
22.读史使人明智。
【轻松练笔】
23.叩问圆明园
我眼前仿佛浮现出了一幅惊心动魄的画面。
侵略军被看管圆明园的留守大臣阻拦之后,恼羞成怒,召集宫廷人员,说要烧毁园林,理由是不让他们驻进圆明园。
一时间,火光四起,浓烟蔽天。
世界上最壮观的喷水池——大水法,被一群暴徒用棍棒砸得个玉溅石飞。
强盗们一边毁园,一边像乌鸦发现食物一样扑向那些历代的奇珍异宝。
他们认为,这里比法国的凡尔赛皇宫更加辉煌壮丽。
黄金、宝石镶嵌在各种建筑上,使人眼花缭乱。
顿时,一面面墙坍塌了,一根根石柱倒下了。
大火连续烧了三天三夜,把这个世界著名园林烧成一片废墟。
我们眼里射出火焰。
这群自称“文明人”的侵略军像一群野兽,烧掉了中国人民文化艺术的结晶,但他们却涂抹不掉每一个中国人民的爱国之情!
雨还在哗哗地下着,雨水能洗掉污迹,但它能洗刷掉每个中国人心里的耻辱吗?
不,它不能!
只有用我们的双手才能洗
净历史的耻辱,使祖国更加强大!
【点评】此片段气势悲壮,形象鲜明,字句间充满激情。
先在我们面前展开一幅令人揪心的历史画面,使我们感受作者那烈火般喷涌的激情,对侵略者的揭露和控诉,最后自然而然地变成中国青少年和中国人民洗雪国耻、振兴中华的宣言,给人以强烈震撼。
五亲爱的爸爸妈妈
课前奠基:
2.谬健斑霄3.
(1)排比
(2)设问(3)比喻(4)拟人
4.
(1)描写
(2)议论(3)记叙
5.
(1)c
(2)a(3)a
6.
(1)残酷的历史是令人悲哀的;
(2)南斯拉夫的塞尔维亚人反抗暴力,热爱和平的心灵是美丽的。
(3)残酷的历史事实和现实,人民悼念死者的行动是真实的。
(4)四十七年前纳粹竟然认为种族有优劣,要消灭劣种民族的行径是荒谬的。
课内探索:
【整体感知】
7.这样让人感到亲切,这是孩子最后一次表达对父母的爱,对人生的眷恋,催人泪下,有力地控诉了法西斯大屠杀的罪行。
【语段研读】
8.作者从选材上体现写作意图:
要消灭战争,保卫和平,所以选择了中国作家、西德作家、日本作家等有代表性的作家发言。
9.黑色是最不明亮的颜色,而在这里“黑色”都“太明亮了”。
作者以一种对比的方法来表现那场屠杀的惨无人道以及对那场屠杀的发动者的憎恨和对受害者的同情。
全句的意思:
灾难、悲哀在这儿也太突出了。
10.西德作家:
态度诚恳,把自己与整个民族看成是一个整体,表达了整个民族的反省。
日本作家承认南京大屠杀使事实,但是他还想为日本军国主义开脱罪责。
11.大家因为明赫白的态度非常诚恳,握手表示对他的谅解、宽恕和尊重。
12.我们不能忽视,至今还有人不愿正视历史,仍为侵略辩护,这是潜伏的新的危险。
课外拓展:
【语言运用】
15.摧毁房屋桥梁摧不毁你顽强的意志
16.示例:
(1)《南京!
南京!
》北京首映,出品方将捐赠部分票房款项。
(2)请问陆川导演,你拍完此片后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阅读拓展】
17.残暴,无人性18.时间,即顺叙19.1937年12月,在南京紫金山麓,侵华日军中两杀人狂举行杀人竞赛。
20.最触目惊心的是他们杀人的数量;最令人厌恶的是他们的神态——笑。
21.牢记历史教训,创建美好未来,才能免遭欺侮。
综合性学习世界何时铸剑为犁
l.示例:
战争名言: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成语:
马革裹尸、四面楚歌、声东击西、背水一战、揭竿而起、草木皆兵、赤膊上阵、围魏救赵、
打草惊蛇、纸上谈兵、用兵如神、马放南山。
2.示例:
法国人巴斯卡有句名言:
“正义没有武力是无能;武力没有正义是暴政。
”中国为维护国家统一和
【篇二:
【安徽专用】《创新设计》2014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配套word文档】专项限时训练训练15】
t>(时间:
45分钟分值:
48分)
(对应学生用书p375)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24分)
你家在哪里
贾丽君
“你家在哪里?
”
某一个从热热闹闹的梦中醒来的清晨,我看着身边的亲人,看着周围熟悉的一切,突然就忍不住自己问自己:
“我此时所身处的地方,是我自己的家吗?
”问完这个问题的时候,忽然自己就先乐了。
我想如果此刻唤醒尚在睡梦中的爱人,告诉他刚才的想法和疑问,他肯定会嘟囔一句:
“神经病又犯了,睡觉吧。
”然后转过身,继续他未完的梦。
而这个从梦中醒来的清晨,这个忽然而来的问题,就那么固执地悬在那里,挥之不去。
那个出生的地方或者说居住的地方就是我们的家么?
那为什么还有人天天呆在家里却闷闷不乐,郁郁寡欢呢?
为什么还有人不停地吟唱“人人都说没有爱,心中没有家”呢?
为什么有的人要抛妻舍子、削发出家呢?
那暮鼓晨钟的青灯古庙,就是僧人真正的家吗?
不久前看过一篇文章,一个拿到某国绿卡的华人女作家写的。
她不远万里风尘仆仆回到国内看望父母,而已经在都市居住多年的父亲想去看看故乡。
可等他们千里迢迢赶回故乡时,却发现父亲小时候居住的三间老房子,已经被流浪到此无家可归的一家三口占据。
作家和父亲只能站在曾经的自家门口,进不去屋子。
父女二人很感伤地回到城市的家中时,身为人母的作者却因为惦记远在国外的女儿,又要匆匆返回大洋彼岸的那个家了。
颇有意味的是,文章的题目是《回家》。
读这篇文章的时候是一个寂静的寒冬的夜晚。
女儿在她的房间做作业,爱人在办公室加班。
我一个人,安安静静地呆在书房,从这篇《回家》中读出了浓浓的伤感,也把自己搞到了一种浓浓的化解不开的伤感之中。
什么是家?
哪里是家?
为何离家?
如何离家?
何处安家?
我想,会有不少人在深夜寂静处,独自沉思的时候问一问自己这个看似简单、也许是“犯傻”的问题吧?
这样一个从热热闹闹的梦中醒来的安静的清晨,我坐在自己的家中,并不安静地思考着关于家的话题。
我想,当人在某一个清晨或者黄昏,安然独坐、心神归一、超然物外的时候,不就是一种到家的感觉吗?
家,在明确的地理位置所示意义之外,更多的,该是一种心魂所处神思所归吧?
不是有句话说,心顺处,便是天堂吗?
如果说家是漂泊所向,孤单所依,那么天堂就更是众望所归了。
而天堂,不在身后,也不在他乡,只在心中。
仅仅就这点上说,一个完整的家的概念,就应是身心所归、心灵所依之处吧?
对于远游的孩子,慈母的怀抱就是心中的故乡;对于相爱的对方,彼此的相知相守就是灵魂的喜悦;对于坚心求道的人们,青灯古卷就是心之向往;对于笃信上帝的信徒,教堂的钟声就是心灵的安顿。
家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其实本不是一个具体的地方所在,只是某时某刻在某地有了安心的感觉,就算是到家了。
我们可以做应该做的,只是使这种“心安”、这种“身心合一”、这种“神魂归一”的感觉尽可能的常在,那么不论一个人身居何地,都不算是离家很远,或者干脆说就是身在家中了。
杨绛先生在九十多岁高龄出版的新书《我们仨》中,把自己的家比做一个暂时的寓所,她说我们终其一生只不过是在路上,是个永远的行路之人,所谓的“家”,只是旅途中的一个驿站,并不是心灵的最终归宿。
如果说心就是家,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说,真正的家,本来不在哪个具体的地方,我们寻找的家,只在归家者和出家者的心里。
当我们身心合一,神魂合一,当我们安心地活在当下的喜悦之中时,不论何时何地,都可以说是到家了,或者说是在家中了。
此时此刻,当我们和自己面对面,并从中感到喜悦的时候,我知道,自己到家了,自己在家中。
(节选自《散文选刊》2008年第7期)
1.根据文章内容,理解文中画线语句的含意。
(4分)
(1)忽然自己就先乐了。
(2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也把自己搞到了一种浓浓的化解不开的伤感之中。
(2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知道自己问了一个犯傻的问题,也知道家人会因此而嘲笑自己。
(2)自己思考着何处是家的问题,当读到女作家匆匆“回家”而难得心灵安顿时,不禁心有戚戚而感伤。
2.第六段连续使用疑问句(那个出生的地方或者说居住?
?
?
),这样写有什么
作用?
(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形成排比,突出强调了作者思索的深入;②为下文写作者对“家”的认识作好了铺垫;③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引领读者一起思考关于“家”的问题。
3.本文作者对“家在哪里”这一问题的探究,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请分条陈
述。
(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清晨从梦中醒来之后的询问与思索;②与华人女作家的作品《回家》所表达的情感的共鸣;③对天堂的阐释(或对“身心合一”“神魂归一”的阐释);④作家杨绛的新书《我们仨》与“我”的观点的契合;⑤与自己面对面的喜悦。
(答出任意三点即可)
4.散文讲究“神聚”,本文是如何做到的?
请作简单探究。
(8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全文紧紧围绕“我”对“家”的思索这条线索;篇首讲在某个清晨思考“家”的问题,行文中间(第12段)重提这样的清晨“思考着关于家的话题”,最后强调“此时此刻”因明白而“喜悦”,文章前后呼应,首尾圆合,使得全文主题凝练而集中。
二、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5~8题。
(24分)
莫斯科郊外的蜡烛
包利民
那是一个极黑极冷的夜晚,枪炮的轰鸣声渐渐地平静下来。
上士克利特丢掉手中的枪,右手紧按住疼得钻心的左臂,望着黑暗中矗立着的莫斯科城发呆。
这是1941年的冬天,德军在苏联本土的战争进入艰难阶段。
克利特和同伴们多次在莫斯科城外被击溃,挣扎在死亡边缘。
周围是无边的黑暗与寂静,克利特收回目光,发现那些被炮火点燃的荒草和树木,不知何时已经熄灭。
身边没有生命气息,处处都是同伴冰冷的尸体。
他讨厌这场战争,当初也是被迫当兵,此刻他万念俱灰,踉踉跄跄地向前走,毫无目的。
不知走了多久,全身都已冻透,淌出的血也凝成了冰。
就在他准备给自己一枪时,远处有一簇微微的火光一闪!
他揉了揉眼睛,确实是有点火光!
科拉夫当时36岁,未婚,单身一人住在城西的一座平房里。
每个夜里,他都要点燃蜡烛,感觉被昏黄的光亮包围,即使睡着了,也让蜡烛燃着。
虽然当时
物资奇缺,但蜡烛随处可以买到,所以科拉夫储备了许多蜡烛,用以照亮整个房间。
邻居们都劝他,说他这样做很不理智,很危险,他却说:
“莫斯科不会是永远的黑暗,就算在这最艰难的时候,我也要为它亮起哪怕最微弱的一缕光!
”终于,在一个夜晚,敌机扔下的一枚炸弹击中了科拉夫的房子,他也因此殉难,他的家那一夜燃烧成莫斯科最亮的地方。
当他的事迹传遍全城,所有的人都被震动,每个夜里,千家万户都亮了起来,闪耀着蜡烛的光芒。
科拉夫被人们葬在荒僻的东郊,而且常有人在夜里潜出城去,在他坟前点起一支蜡烛。
克利特回国以后,将这个故事传播开来。
从此以后每个夜晚,克利特都会在窗前点亮一支蜡烛,直到新的黎明来到。
(摘自《中国青年》2008年第21期,有删改)
5.散文第1~3段中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散文第1~3段中的环境描写都是为了表现上士克利特当时处境的艰难,为后文写他在绝望中准备自杀作铺垫,也突出了蜡烛给他的巨大精神力量。
6.上士克利特为什么在20年后仍然牢记着莫斯科郊外的那支蜡烛?
(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因为正是这支蜡烛给了他温暖和启发,希望和力量,让他在绝望中奋起。
这是他生命中的转折点。
7.散文的结尾有什么作用?
请简要分析。
(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科拉夫的一支蜡烛不仅点燃了所有苏联人的希望和信心,还点燃了上士克利特冰冷绝望的心,它是希望的象征。
散文结尾写上士克利特传播科拉夫的故事以及每晚点亮蜡烛的情节实际上赋予了“蜡烛”以“和平”的意义,从而使散文的主题得以升华。
【篇三:
想象描写】
描写”,就是指通过合理的想象对作品中的情景进行描写。
在中考中,“表达效果”题主要分三类,一是对文中人物心理、情景做想象描写的考查,二是对想象自己与文中人物对话的考查,三是对想象续写故事的考查。
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莫斯科 郊外 蜡烛 阅读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