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修正版.docx
- 文档编号:23818128
- 上传时间:2023-05-21
- 格式:DOCX
- 页数:11
- 大小:24.10KB
开题报告修正版.docx
《开题报告修正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开题报告修正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开题报告修正版
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规划课题
“‘少教多学’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策略与方法研究”
——子课题“写作教学中‘少教多学’的策略与方法研究”
开题报告
兴业县第一初级中学
前言:
“写作教学中‘少教多学’的策略与方法研究”课题,是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规划课题——“‘少教多学’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策略与方法研究(课题批准号:
FHB110067)”的子课题之一。
是我校课题组全体成员结合我校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发现和急需解决的问题,进行充分讨论后而选择的研究课题。
经过申报,于2012年12月已通过课题组专家评审,批准正式立项,并确定我校为本课题实验学校。
为了有利于专家对课题的重新审视,有利于汲取多方面的意见,更进一步完善课题研究工作和研究计划,确保课题的研究质量,特对此课题作开题报告。
一、课题的提出
(一)现实背景
作文是学生语文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反映,也是学生语文能力的综合反映,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长期以来,作文教学对学生的个性心理漠然置之,如何关注中学生的个性心理,激发他们充沛的写作内驱力,如何寻找有效的教学策略,,提高作文教学质量,是当前作文教学急待解决的问题。
另外,作文教学是整个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是语文教学中最适合发展学生个性的活动形式,但实际上语文教学中存在问题最多的是作文教学,我校作文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地以下几方面:
其一:
对作文教学不重视,领导评价作文教学常用数理化作业要求来要求作文,只看是否“精批细改”满纸红,课程设置从没有过专门的作文课。
在应试教育的冲击下,一些与提高作文能力有关的课外阅读与活动如文学社、演讲赛、辩论赛等,也常无法开展。
老师也往往满足于写一写、改一改而视课文教学为重心,有时还占用作文时间以及弥补课文讲读课时的不足。
其二:
作文教学中以教师的讲授为主要的教学方式,写作知识教学成为主要任务,学生则处于被动接受的非主动地位。
教师不厌其烦的讲技法,一味的“满堂灌”,学生听得晕头转向。
究其原因是我们作文教学中教师讲得太多,放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与空间太少。
或者放任自流,抛一道作文题给学生,要求学生什么时候交上就可以,也不管是抄袭还是“改编”,学生对作文也就应付了事,教学效果不佳。
其三:
作文与阅读、生活脱节。
阅读不能很好的为作文服务。
作文不能真实反映生活,生活也不能化为作文题材,学生作文时文思枯竭,硬挤强凑,没有情感或虚情假意。
其四:
师生作文热情不高。
老师怕改作文。
一是讲评随便,评语没有针对性,作文评语空洞概括,学生听了讲评、看了评语后,还是不知道自己的文章该怎样修改,药到病不除,学生写作水平提高不快。
二是批改拖沓,一篇作文拖上十天半个月学生自己的写什么都要快忘光了。
这样作文的重视度就大大降低了。
学生怕定作文,一提作文就头痛,往往写作文都是“临时抱佛脚”应付了事、“有量无质”。
作文教学老师常常教得无味,学生学得无趣,老师得辛苦辛苦,学生学得痛苦。
当下作文教学的有效性如何提高?
提升作文教学品质教师该怎么做?
如何增强学生自主作文的能力……诸如此类问题的探究和反思一直来都是我校语文老师的困扰,也是我们要研究和突破的问题。
基于此,我们将“‘少教多学’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策略与方法研究”的子课题确定为“写作教学中‘少教多学’的策略与方法研究”。
(二)理论背景
“少教多学”这一理念,我国古已有之。
教育发展到近代。
“少教多学”的理念得到了人们更为深刻的认识。
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其《大教学论》中曾提出一种教育理想:
找一种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学生可以多学。
现代“少教多学”思想在西方发达国家较早在开展研究。
20世纪末,新加坡教育部推行了“少教多学”教育改革,强调教学重点从教学内容的数量转到教与学的质量,追求深度学习,重点放在提高师生互动质量上,让学生更加投入学习,追求理想的教育效果。
“少教多学”作为一种教学思想,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呼吁教育工作者者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理会具有弹性的发挥空间,让学生投入到学习中去,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精神。
注重对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对于提升作文教学的品质极具借鉴意义。
著名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指出:
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最大之成功在于学生“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
”而这种“自能”式的学习能力的是建立在“多学”的基础之上的。
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鼓励学生自由表达,有创新地表达,尽可能减少对写作的束缚,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
因此,作为初中语文教师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成为活动的主人。
(三)实践背景
近年来我国部分学校也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对此进行了探索:
1.江苏省泰兴市洋思中学的“先教后学,当堂训练”实验
洋思模式:
“先教后学,当堂训练”,课堂教学分以下五个环节:
一是出示这堂而课的学习目标,出示这堂课的自学要求;二是学生根据自学要求自学,教师巡视发现学生自学中的问题;三是学生汇报自学结果;四是纠正、讨论、指导自学结果;五是学生完成作业,老师当堂批改革作业。
2.山东省荏平县杜琅口中学的自主学习实验
其核心是还学生学习的自主权,使学习真正成为学生自己的事情。
让学生在学习中交流分享;让学生和教师之间在心理上上实现真正的平等,兵教兵,兵强兵,互帮互教成为一种常态,成为一种习惯。
3.广西省玉林市课堂课改经验
(1)玉林新课程问题教学法
玉林市在新课改实验实践中广泛吸纳广大教师先进的教学经验综合提练而探究成的——新课程问题教学法,是发问题为主线课堂教学。
发问题开始,以问题归结,问题以引领性问题、陈述性问题、疑难性问题、应用性问题、探究性问题等不同方式呈现,组连成一根主线,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
问题是教师指导教学的主要用手段,是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讲论探究的主要内容,是学生学习掌握蕴含于其中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形成能力的主要途径,是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科学思维,达到课程标准要求,达到全面发展的主要过程与方法。
问题教学法的步骤和方法:
指导学生自学,认真做好预习;启导引发,实施问题教学;自设问题,进行应用训练;简要总结,引导学生转入新的学习。
(2)玉州区、北流市有效教育(EEPO)
“EEPO——有效教育”是一个集“学习方式——课型方式——评价方式”教育教学方法,三维一体的系统操作性,实用性强。
其操作技术容易被教师普遍接受,尤其是年轻教师更容易接受。
它是在传统的教学模式的基础上进行创新,符合新课改理念,强调课堂教学上的宏观调控,师生、生生互动的实效性,讲究课堂资源的充分利用,注重学生个性张扬和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
这些学校的改革都是整体推进、持续增长进行的。
都要曾是农村薄弱实践。
他们的改革者一方面体现了课改精神,另一方面课改也为他们的改革提供了平台和机遇,所以他们成了新课改的排头兵,这为全面实施课改、贯彻落实“少教多学”的教学方法奠定了基础。
二、国内外同一领域的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新加坡是“少教多学”理念执行得比较好的国家。
新加坡政府于2004年明确提出“少教多学”的理念,从最初的三十所学校,到后来全民性的教育改革,“少教多学”在新加坡教育中取得明显的成效。
在“少教多学”的改革中,不乏成功的案例。
华民小学通过开展“交流母语”项目,让学生学习一同种族的语言,并在日常生活中进行简单的交流产,以此增进民族之间的理解力和交融;蒙福小学组织学生通过旧物义卖为动物保护协会捐款,通过学习了解动物保护协会、与动物交朋友、设计标语、组织安排言义卖活动等一系列学生感兴趣的活动来增进学生的写作素材,从而进一步的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等等。
“少教多学”注重的是一种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它更多少的关注经验式发展、自主学习、差异化教学和终身技能培养。
它重视学生思维、态度、性格和价值观的形成。
力图通过学习创新并且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来塑造学生性格。
“少教多学”触摸到了教育的核心——为什么教,教什么,以及怎样教。
而这正是世界各国的教育改革所追求的最本质的初衷。
(二)国内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关于探讨“少教多学”的学术论文已经渐增,其中袁爱国发表在《语文教学通讯》2013年第5期的《少教多学:
提升作文教学品质》是距今最近的一次,他在文中就PETALS框架中的五个探究了作文教学的实施策略;王海平发表在《世界之窗》2010年第9期的《新加坡倡导少教多学的教学理念》文中对这种教育方式的具体实施过程进行了详细地介绍。
陈曦的《“少教多学”——新加坡教育改革新视角》发表于2008年8月《外国中小学教育》、寇平平《论“少教多学”》发表在《现代教育论丛》上。
三、课题的核心概念及界定
本课名“写作教学中‘少教多学’的策略与方法研究”,是总课题“少教多学”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策略与方法研究”的子课题,这一概念有二个内涵:
(一)研究对象:
“少教多学”的教学理念,这是指在近代教育工作者发展历程中,形成的具有国际和本土特色的现代语文教育工作者基本理念,它的出现反映了人们对教育与学的关系的深惊层次思考和对以往教学实践的反思,并且准确地概括出了当代教学改革与发展的趋势。
(二)研究目标:
策略与方法。
是指构建“少教多学”的原则,研究工作相应的教学行为策略与学习策略,从而提炼出适合学生需要的“少教多学”的教学方法和课堂教学范式。
四、研究工作的价值和意义
我国传统教育最大弊端就是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
以教为基础,先教后学,教支配、控制学,学生无条件地服从于教,教学由共同体变成了单一体,学的独立品格丧失了,教也走向了其反面,最终成为了遏制学的“力量”。
教师越教,学生越学,越不会学、越不爱学。
学生学习热情不高,兴趣不浓。
教者与学者都耗时费力,收效甚微,学生各方面能力得不到培养与提高。
“少教多学”作为一种教学思想,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呼吁教育工作者者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理会具有弹性的发挥空间,让学生投入到学习中去,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精神。
“少教多学”的教学思想源远流长,在语文教学中采用“少教多学”可以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切实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指导,教会学生学会阅读、质疑、思考和探究,学会学习,培养学生一种终身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今天,我们研究有关写作的有效教学,就是要把“教师少教、学生多学”作为基本纲领,以变革教学关系来改进课堂作文教学,使学生学习的主动权和责任得以体现,让学生成为写作活动的真正主人,改变学生以往外在性、依赖性、被动性的学习状态,把学习变成学生的主动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发展、提升的过程,改变写作课堂的单一的教学模式,从实际出发,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创新作文的训练形式和评价方式,改变“作文为考试”的功利目的,让写作成为学生感受生活。
感悟人生的阵地,让学生融入生活。
乐于学习,乐于写作,让写作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
让“少教多学”在写作教学中真正焕发作文教学的活力,体现作文、语文教学的真谛。
五 、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和目标
本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
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学生的发展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写作应是发展学生心智,形成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
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和自信心,发展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感受生活、体验人生,开阔学生写作空间,鼓励学生自由表达。
引导学生说真话,抒真情;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写作习惯;重视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在学生的质疑、思考和探究中,实现少教多学。
根据写作的需要和学生基础切实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方法指导。
本课题研究预期达到以下目标:
1.通过课题研究,使广大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方式,凸显学生主体作用的新的作文教学方式。
2.通过课题研究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和自信心,发展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感受生活、体验人生,开阔学生写作空间,鼓励学生自由表达。
3.通过研究实践,转变学生传统的写作方式,造就一批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创新人才,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4.通过课题研究,培养一支具有时代特色、为学生终身发展服务的教师队伍。
5.师生关系和谐。
师生之间具有愉快的情感沟通与智慧交流,课堂里充满欢乐、微笑、轻松、和谐、合作和互动。
6.激发一线教师行动起来,发挥各自的聪明才智,为推动本校、本地形成新的教风和学风作贡献,为丰富和完善课题研究乃至我们的语文课程改革尽绵薄之力。
六、 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
结合我校学情的特点,针对语文教学中写作教学的不足,围绕“少教多学”的原则,我们课题组将围绕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展开研究:
(一)根据教师作文教学的现状,探索写作教学中教师如何做到“少教”。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至今仍然很薄弱,我们不少初中的老师在作文教学的观念、方式方法上仍然存在着许多偏差,至今还没有走出“高耗低效”的怪圈。
教学方法陈旧、教学方法失当、教学与学生生活相脱节,导致了学生作文训练形式单一,对写作文不感兴趣。
老师对作文教学无非是“写前指导——学生写作——老师批改”这样的模式。
老师方法方式的单一落后,使作文课堂失去吸引力,影响了学生写作的生机活力,久而久之作文课魅力丧失。
课题研究中,我们旨在探索教师引导性、示范性作用的发挥,探索教师作文课堂中的“少教”方法、方式、时间的分配以及与之相辅相成的策略等,把教作文变为写生活、说生活、书情感的一种体验。
(二)探索学生作文“多学”的新方法、途径,激活学生写作的欲望与激情。
作文训练形式单一,学生对作文“不感冒”。
传统的作文教学方式是以教师的分析讲授为主,整个教学过程是围绕教师的教来设计的,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能动性被忽略了,学生被动的接受教师命题作文,学生写作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乃至独特的个性在这里被“统一化”了。
部分教师无视学生作文思维发展规律,把作文课教成了纯写作课。
在指导学生作文时,不从实际出发,孤立地给学生大讲写作技巧,使学生本有的一点作文兴趣,被这一大套高标准的写作艺术弄蒙了,灰了心,以后见了作文就头痛。
我们在课题研究中,旨在从课上到课下,多角度、多渠道、大范围的探索创新有利于学生良好写作兴趣和写作习惯的养成的方法,以实现“多读、多听、多背记、多学习”的目的,以达到“多学巧用、活学活用”的写作教学的目的。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一)、如何培养学生作文兴趣。
(二)、如何把握写作教学中教师的示范、指导作用发挥的“度”。
(三)、如何提高作文高效教学与学生写作能力提升的有效结合
七、 课题研究的原则
1、坚持发展性原则。
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发现和发挥学生多方面的潜能。
2.坚持激励性原则。
关注学生的情感,尊重每个学生,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去唤起学生的学习激情。
3.坚持合作性原则。
与他人合作学习是新课程理念下学生的一种重要学习方式,为此要大力提倡教师与学生的合作以及同学间的合作。
4.坚持多维性原则。
从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学习策略、等层面多角度进行评价,把学生作为完整人来看待,客观地,科学地对待学生并做出正确评价。
5.坚持开放性原则。
让学生在写作教学评价中敞开心扉,放飞心灵,能正确评价自我,同时也能客观地评价他人,在课程评价的发展中真正成为评价的主人。
八 、 课题研究的方法
1.问卷调查法
了解学生的写作情况,找出写作的优势与不足,这样的调查,主要是为了教师在指导阅读时,能够有的放矢。
2.文献研究法。
收集材料,学习理论,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深入研究初中生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研究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心理和学习行为。
在这基础上研究制定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的具体目标和工作策略。
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新经验,研究新问题。
3.行动研究法。
具体研究方法有:
1).实验研究法。
在常态教学的情况下,各年级选取一个教学班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实验,取得实验经验后,再大范围地推广。
围绕课题理论,设计、评价等各个方面展开深入研究,为实验操作提供理论依据。
2).比较分析法。
对实验对象定期检测。
及时对取得数据进行分析,找出经验、差距,及时矫正,完善实验方案。
3).经验总结法。
采取总体规划,分步推进的实验策略,每个阶段有方案,有计划、有记录、有检测、有总结,定期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
最后汇总阶段成果和实验过程,形成自己的整体实验成果。
本研究是行动研究,主要采用问卷法、实验法、调查法。
4).实践经验总结法。
收集分析归纳整理新课程背景下优化课堂教学的成功做法和有益经验,并提示经验的实质,使之上升到理论高度,归纳出可利用和鉴的规律性东西,为优化课堂教学提供指导和帮助。
九、课题研究的过程
(一)准备阶段(2012年9月——2012年12月)
设计课题方案(2012年9月——2012年11月)了解课题研究背景,了解辆外研究现状,加强“少教学多学”课题实验的理论学习,转变理念,树立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并运用理念指导实践活动。
在此基础上通过集体讨论,确立子课题,明确思路,拟定实验方案。
进行课题论证,准备申报。
1.组建课题组成员(2012年10月——2012年12月)根据本校及薄弱学校语文教师的学术背景及研究经验,采用学校推荐与教师自愿原则,确定课题组成员,组建课题研究小组,开展培训活动。
进行申报立顶。
2.实施研究阶段(2013年1月——2015年9月)
(1)按既定方案组织实施,开展课题研究活动,不断完善方案,改进研究与实验工作。
(2)按照确定的子课题方案进行富有成效的研究。
(三)总结阶段(2015年9月——2015年12月)
1.进行实验成果梳理及子课题结题工作。
2.完成实验学校课题研究报告。
3.成果展示并编集。
研究论文、教学案例、教学反思、课堂实录分析。
4.申报成果验收,申请结题。
十、完成课题的保障条件
(一)主要参加者的学术背景和研究经验
主持人谭祺丽,中学高级教师,本科学历,兴业县第一初级中学教务副主任,“玉林市21世纪园丁工程”骨干教师。
曾负责和参与过多项课题研究并取得可喜成绩。
负责玉林市《在普通初中教学中实施问题教学法的研究》,2009年结题获一等奖。
参与玉林市《校园文化建设与学校德育管理的研究》,2012年结题获二等奖。
参与玉林市《新课程背景下中学有效教学的研究》2012年通过立项,在研究工作中。
论文:
《如何加强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发表在《学周刊》2009年第6期。
《作文教学中的电化教学》发表在《现代教师》2012年第03期。
《如何通过语言积累和运用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获玉林市论文评比一等奖。
《农村初中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现状浅透与理性反思》获玉林市论文评比二等奖
实验教师龙明芳、罗雪幼,均为中学高级教师,教学实践经验丰富,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数篇。
莫宗娟老师为县骨干教师,语文教研组长;陈庭茵、庞海燕老师为县骨干教师,获县级优质课竞赛一等奖,多篇论文发表于省级刊物,她们均参与多次多项课题实验研究,取得丰硕成果,有着丰富的研究经验。
(二)子课题的组织结构
课题总负责人:
吴报春校长(中学高级教师)
课题主持:
谭祺丽副主任(中学高级教师“玉林市园丁工程”骨干教师)
课题指导:
陈健华老师(玉林市教育科学研究所语文科教研员)
王健主任(兴业县教研室主任)
覃莲敏老师(兴业县教研室初中语文教研员)
梁坚副校长(中学高级教师兴业县学科带头人县兼职教研员)
谭振康主任(中学一级教师县兼职教研员)
实验教师:
龙明芳老师(中学高级教师“玉林市园丁工程”骨干教师)
莫宗娟老师(中学一级教师语文科教研组长)
罗雪幼老师(中学高级教师九年级语文备课组长)
庞海燕老师(中学一级教师八年级语文备课组长)
吴海宏老师(中学一级教师七年级语文备课组长)
罗建权副主任(中学二级教师学校政教副主任)
三.完成课题的保障条件
1、组织保障:
该课题得到教育主管部门高度重视,教研室主要领导对课题提出指导性意见,将此课题列为我县“十二五”期间我县重点科研课题,并以此为契机,在全县范围内开展课堂教学由“师本教育”向“生本教育”的高效课堂成功转型,增强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2、思想认识:
我校坚持“科研立项,科研兴教”的理念,发扬“以教学带动研究,以研究指导教学”的精神,新课程改革以来,科研气氛浓厚。
此课题由校长领导并承担研究项目,课题组成员结构合理,团队精神强,认识统一,明确课题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参与实验的积极性高。
3、硬件支持:
多媒体教室、网络教室、图书室、阅览室等硬件均为实验研究提供优质广阔学习资源和不竭的源头活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开题 报告 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