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抗洪精神之弘扬之欧阳光明创编.docx
- 文档编号:23812189
- 上传时间:2023-05-21
- 格式:DOCX
- 页数:12
- 大小:25.41KB
98抗洪精神之弘扬之欧阳光明创编.docx
《98抗洪精神之弘扬之欧阳光明创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98抗洪精神之弘扬之欧阳光明创编.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98抗洪精神之弘扬之欧阳光明创编
九八抗洪精神之弘扬
欧阳光明(2021.03.07)
关键词:
九八抗洪救灾弘扬抗洪精神精神财富时代精神
论文摘要:
在1998年夏,我国江南、华南大部分地区及北方局部发生了有史以来的特大洪水。
在抗洪斗争中形成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韧不拔、敢于胜利的伟大抗洪精神,这是无比珍贵的精神财富。
一、洪灾产生的背景
●1.1洪灾爆发的背景
1998年夏季,中国南方普降罕见暴雨。
持续不断的大雨以逼人的气势铺天盖地地压向长江,使长江无须臾喘息之机地经历了自1954年以来最大的洪水。
洪水一泻千里,几乎全流域泛滥。
加上东北的松花江、嫩江泛滥,中国全国包括受灾最重的江西、湖南、湖北、黑龙江四省,共有29个省、市、自治区都遭受了这场无妄之灾,受灾人数上亿,近500万所房屋倒塌,2000多万公顷土地被淹,经济损失达1600多亿元人民币。
面对罕见的世纪洪水,数百万抗洪军民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领导下,顽强拼搏,团结奋战,以血肉之躯筑起了钢铁长城,抗御了一次又一次特大洪峰的袭击,保住了三江大堤,保住了重要城市和交通干线,取得抗洪抢险斗争的伟大胜利,在人类征服自然灾害史上谱写了不朽的篇章。
●1.2洪灾爆发的原因
长江两岸有4亿人口居住,50年代中期,长江上游森林覆盖率为22%,由于不断进行的农地开垦、建厂和城市化,使两岸80%的森林被砍伐殆尽。
四川省193个县中,森林覆盖面积超过30%以上的仅有12个县,一些县的森林覆盖面积还不到3%。
为此,长江流域180万平方公里土地中,有20%发生水土流失,每年丧失表土24亿吨,每年从上游携带下来5亿吨以上的土砂顺着长江流入了东海。
由于年复一年的土砂淤积,长江的河床从多年前开始就已高出了地面,成为继黄河之后的又一条“悬河”。
长江的“碧水”早已荡然无存,其“浑黄”程度可以和黄河“媲美”。
另一方面,长江中下游有蓄洪功能的湖泊则在迅速地萎缩着,洞庭湖水域面积从1949年的4350平方公里缩减到2145平方公里,鄱阳湖在40年间缩小了1/5,还有数百个中小湖泊已经永远地从地图上消失了。
这一切都是长江洪水泛滥的原因。
(摘字XX百科)
二、抗洪救灾
●2.1洪灾引发的灾情
1998年洪水大、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洪涝灾害严重。
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广大军民奋勇抗洪,新中国成立以来建设的水利工程发挥了巨大作用,大大减少了灾害造成的损失。
全国共有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
据各省统计,农田受灾面积2229万公顷(3.34亿亩),成灾面积1378万公顷(2.07亿亩),死亡4150人,倒塌房屋685万间,直接经济损失2551亿元。
江西、湖南、湖北、黑龙江、内蒙古、吉林等省(区)受灾最重。
●2.2抗洪救灾纪实
全社会各行业、各部门坚持急事急办、特事特办,克服一切困难,全力支援灾区做好抗洪救灾工作。
国务院决定动用总理预备费,增拨抗洪抢险资金数十亿元。
国家计委、经贸委、财政部、民政部及时下拨资金、物资。
铁道部门安排抗洪救灾军用专列278对,运送部队官兵12万余人,紧急运送救灾物资5万多车皮。
民航系统安排抗洪抢险救灾飞行1000多架次,运送救灾物资和设备560多吨。
交通部及时决定在长江中游江段实施封航,以利大堤安全。
通信部门保证了防洪抗洪的通信畅通。
电力部门保障了抗洪抢险的电力供应。
公共安全专家部门大力加强灾区的社会治安工作。
新闻宣传部门及时、全面地报道汛情和抗洪抢险情况,大大激励了抗洪军民的斗志。
全国各族人民纷纷捐款捐物,支援灾区。
民政部、中华慈善总会、中国红十字会和各地民政部门收到的各界捐款35亿元,捐物折款37亿元。
香港特别行政区各界人士、澳门同胞、台湾同胞、海外侨胞十分关心受灾群众,为灾区踊跃捐款捐物。
友好国家、国际机构、外国企业以及国外友好人士也热情支援中国的抗洪救灾。
三、抗洪精神
●3.1抗洪精神内容简介
江泽民同志高度评价“九八抗洪精神”,他强调指出,在这场伟大的抗洪抢险斗争中,我们形成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韧不拔、敢于胜利”的伟大抗洪精神,这是无比珍贵的精神财富。
这种精神是我们的党魂、国魂,是我们的时代精神,是中华民族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
我们必须十分珍惜并大力发扬这种精神。
3.1.1抗洪精神的内容
伟大的抗洪精神:
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韧不拔、敢于胜利
3.1.2抗洪精神的现实意义
(一)波澜壮阔、气壮山河的抗洪抢险斗争,是对精神文明建设成果的一次大检阅。
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条件下,在历史罕见特大洪水的严峻挑战面前,江河大堤在经受着严峻考验,中华民族的精神大堤也在经受着严峻的考验。
抗洪抢险斗争的伟大胜利,以无可辩驳的事实证明了精神文明的巨大力量,证明了改革开放以来精神文明建设的巨大成效,证明了精神文明建设大有可为。
(二)在艰苦卓绝的抗洪抢险斗争中,爱国主义精神空前释放,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充分发扬,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高度升华,其间形成的伟大抗洪精神是中华民族民族精神在当代中国的集中体现和新的发展,同我们党一贯倡导的革命精神和新时期的创业精神一样,它们都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巨大财富。
世世代代继承和弘扬这些精神,我们就能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三)抗洪抢险斗争不仅使中国人民经受了生与死的考验,风雨同舟的经历还形成了党心、民心、军民的空前凝聚。
党群、干群、军民、军政关系的空前密切,为精神文明建设奠定了政治基础;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再次显现,为精神文明建设昭示了前进方向;抗洪抢险中涌现出来的英模人物,对广大人民群众产生了强烈的感召力量。
●3.2抗洪精神的基本内容以及实质
九八抗洪精神”的实质是,以公而忘私,舍生忘死的共产主义精神为灵魂;以人民利益、国家利益、全局利益至上的大局意识为核心;以团结一致,齐心协力,“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社会主义大协作精神为纽带;以不怕困难,不畏艰险,敢于胜利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为旗帜;以自强不息、贵公重义、艰苦奋斗、同舟共济、坚韧不拔、自尊自励等传统美德为血脉为营养。
3.2.1万众一心,众志成城
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体现了中国人民的强大凝聚力。
从千里长堤到首都北京,从大江南北到长城内外,从沿海省市到边疆民族地区,前方后方步调一致,举国上下齐心协力,中华儿女的力量集结在一起。
越是在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每一个重大关头,全国人民就越是充分显示出这种非凡的凝聚力。
有了这种凝聚力,我们就能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3.2.2不怕困难,顽强拼搏
不怕困难、顽强拼搏,这是由人水相搏,两相对峙的严酷格局所决定的。
一方面是水大势猛、南北为害,对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和千百万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的严重威胁;一方面是,抗洪军民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了保卫改革开放成果,不怕困难,不畏艰险的英勇抗击。
体现了中国人民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
浊浪排空,惊涛击岸,每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面临着严峻考验。
这是生死系于一念的时刻,更是英雄辈出的时刻。
在这场伟大斗争中,涌现出了许许多多奋不顾身、舍生忘死的英雄人物。
一个英雄倒下去,千万个英雄站起来。
这种慷慨赴难、视死如归的大无畏气概,天地为之动容,世人为之赞叹。
有了这种革命英雄主义的鼓舞,中国人民就能始终坚强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3.2.3坚忍不拔,敢于胜利
坚韧不拔、敢于胜利,体现了中国人民的坚强意志和必胜信念。
广大军民誓与洪水决一死战,迎着困难和危险勇敢前进,战胜了一次又一次的洪峰,始终牢牢挺立在滔滔洪水的前面。
洪水涨一尺,斗志高一丈。
越是情况危急,广大军民越是不屈不挠,表现出超人的勇气和惊人的毅力。
显示了抗洪军民的“韧”性和“刚”性。
这次特大自然灾害是对人的体力极限、精神极限的最大挑战。
也正是在迎击这种挑战中,形成了抗洪精神的最强音。
这次特大洪水,为害范围广,持续时间长,人被累乏,堤被泡软,抗洪抢险物资一次又一次被用完,没有坚强的意志和耐力,没有敢于胜利的信心和把握,没有强大的综合国力为后盾,就很难面对凶猛的接踵而来的八次冲击波,始终坚持严防死守,沉着应战,夺得一个又一个重大胜利。
这里的关键是,党中央的敢于胜利,善于胜利;党中央的崇高威望和巨大凝聚力、向心力;党中央的果断决策、科学部署、指挥若定、决战决胜,将大家的信心和力量高度凝聚起来,集中成一个战无不胜的铁拳。
●3.3抗洪精神产生的原因
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是,认识一个事物、一种精神现象的本质,不能从事物本身去寻找解释,而必须到产生这一事物和精神现象的历史事件和实践活动中去寻找。
毫不夸张地说,这场特大自然灾害所造成的威胁以及为了战胜这场特大灾害所进行的殊死搏斗,是当今世界所发生的重大事件之一。
事件就是历史,就是舞台。
重大事件,特别是发生在一个伟大国家的重大事件,是成就英雄、伟人和时代精神的重要契机。
正是抗洪抢险这一伟大的斗争,空前地把我们的力量集中起来,把我们的精神和精锐集中起来,把我们的思想觉悟和精神品格集中起来,涌现了一大批顶天立地的英雄,形成了拔山贯日、气壮山河的精神奇观。
这是一个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同时集中同时增长同时发挥威力的过程,也是一个相互
激发相互转化的过程。
这种空前集中、高度集中,是建筑在社会主义制度适合集中力量集中优势办大事的优越性上;建筑在党和人民利益高度统一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蒸蒸日上的发展前途上;建筑在长期以来我们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并且抓出了成效,抓出了巨大的精神储备、队伍储备、综合国力的储备上。
还因为,这场抗洪抢险斗争发生在一个伟大的具有12亿人口的社会主义中国,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文明,我们的人民饱经忧患,历尽沧桑,拥有抗击一切灾难,战胜一切邪恶力量的韧性、伟力和根基。
这种空前的“集中”和事态发展,加上新闻媒体的广为传播,使抗洪抢险斗争成为一个极富感染力的“情绪场”,就像“磁场”、“电场”、“生物场”能够发生巨大的“场”效应一样,抗洪抢险斗争让人感奋,让人激动,让人投入,让人勇敢和高尚。
在这场气壮山河的伟大斗争面前,人们最美好最强健的思想、感情和品格得以发扬和升华,分散的被集中起来,弱小的被强化起来,潜在的被激发、培育出来,形成了遍及全国的为各族人民所自豪的浩然正气。
这场抗洪抢险斗争对于我们的党群关系、干群关系、军民关系进行了一次新的检阅,使人们看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整体形象,干部队伍的整体形象,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整体形象,中国人民的整体形象。
进一步看到,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人民解放军好,人民群众好,中国人民是不可战胜的。
●3.4抗洪精神的意义
3.4.1抗洪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在当代中国的集中体现与升华
这次抗洪斗争的伟大胜利,不仅得力于改革开放经济实力的加强,为防汛抗洪斗争提供了雄厚的物质保证;而且更有赖于民族精神的强有力的支撑。
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饱经磨难而从来就不畏艰难险阻、勇于战胜一切困难的伟大民族。
从为民治水的大禹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中华民族许多可贵精神:
前仆后继、不畏困难、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刻苦耐劳、公而忘私的优秀品质,勇于探索、坚韧不拔、身先士卒、万死不辞的英雄气概。
正是这种精神,推动着我们这个古老民族求生存求发展,历经磨难而不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在1998年的抗洪抢险斗争中,中华民族的这种传统文化精神与社会主义时代的公而忘私、舍生忘死、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等共产主义精神交汇融合,陶冶锤炼,使中华民族精神得到升华,形成了伟大的抗洪精神。
这种精神是党历来提倡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的大发扬,也是中华民族精神在当代中国的集中体现和新的发展。
这次抗洪抢险斗争的实践说明,我们的民族精神经过社会主义的升华,更加富有旺盛的生命力,我们的优良传统随着时代的发展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扬光大。
经过这场斗争的人们都会受到这种民族精神的陶冶和净化,都会深深领悟到我们民族凝聚力的伟大力量。
有了这种力量,就能够使我们鼓起战胜困难的勇气,激励坚韧不拔的斗志,焕发顽强拼搏的精神,坚定克敌制胜的信念;就能够排除万难,不断创造出人间奇迹。
我们的民族凭着这种力量,曾有过辉煌的过去;在今天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我们凭着这种力量也一定能开创出更加美好的未来
3.4.2抗洪精神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精神的发扬
长江、嫩江和松花江流域分布着一个个现代化工业城市和鱼米乡,拥有3.4亿人口。
国民生产总产值占全国1/3的长江流域更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黄金地带。
保卫三江流域免受洪水之祸,就是保卫国家、集体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就是保卫改革开放20年的胜利成果。
在抗洪抢险斗争中,我们的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部队爱国主义精神十分高涨。
他们团结拼搏,浴血奋战,以“人在堤在,誓与大堤共存亡”的决心坚守在三江沿岸。
他们冲在最前面,拼在险处,只顾奉献,不求索取,一不怕苦,二不拍死,镇定自若,恪尽职守,在与滔天洪水决斗中表现出无坚不摧、坚韧不拔的豪迈气概,有效地保卫了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
在这场斗争中,灾区人民焕发出来的集体主义和共产主义精神十分感人,为了确保京九铁路大动脉,当永修段护路堤出现险情时,江西永修老百姓毅然拆下自门板、围墙,甚至扒掉整栋房屋将木料砖石送至堤上。
大庆南大门剩下肇源堤坊最后一道防线,为保大庆,农民含泪挖开支堤,把滔滔洪水引向绿油油的农田,引向自家的村庄,光被淹的农田就有110万亩。
农民说,牺牲“小家”,保住国家的特大油田是值得的。
3.4.3抗洪精神是我国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综合国力,主要是指经济实力和技术实力。
这种物质力量是基础,但也离不开民族精神和民族凝聚力,精神力量也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形不成合力,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
再强大的经济实力和技术实力也难以充分发挥作用。
有没有高昂的民族精神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一个重要尺度。
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
在一定条件下,精神可以变物质,精神的力量可以转化为物质的力量。
强大的精神不仅可以促进物质技术力量的发展,而且可以使一定的物质技术力量发挥出更好更大的作用。
中华民族有着自己伟大的民族精神,这种民族精神积千年之精华,博大精深,根深蒂固,是中华民族生命机体中不可分割重要组成部分。
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发展中,历经磨难而信念愈坚,饱尝艰辛而斗志更强,开发建设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这次抗洪抢险斗争中铸造的抗洪精神,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在当代中国的集中体现和新的发展。
是我们民族最美好最高贵思想品格的集大成。
它以公而忘私、舍生忘死的共产主义精神为灵魂;以人民益、国家利益、全局利益至上的大局意识为核心;以团结一致、齐心协力、“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社会主义大协作精神为纽带;以不怕困难、不畏艰险、敢于胜利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为旗帜;以自强不息、自尊自励等传统美德为血脉为营养。
它是这一切高贵美好的品格在共同抗击自然灾害的殊死搏斗中所形成的交汇点———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的交汇点,社会主义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交汇点,革命英雄主义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交汇点。
这种抗洪精神是同我们一贯倡导的革命精神和新时期的创业精神都是我国人民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
在这次抗洪斗争中,正是靠这种精神和强大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的结合,我们才调动了亿万抗洪大军,激发了千千万万人们的爱国热情,凝聚了整个中华民族的力量,形成了拔山盖世、气壮山河的伟大力量,创造了令世人赞叹的抗洪伟迹。
四、弘扬抗洪精神
●4.1为什么要弘扬抗洪精神
江泽民总书记的讲话,深刻阐述了抗洪斗争的伟大意义和深远影响,精辟概括了在抗洪斗争中形成的伟大抗洪精神,号召全党、全国人民弘扬抗洪精神,积极工作,开拓进取,满怀信心地去实现今年改革和发展的目标。
江泽民总书记对抗洪斗争取得伟大胜利的深刻论述充分表明,只有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才能战胜困难,实现国富民强;只有坚持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才能加快建设步伐,实现民族伟大复兴;只有坚持人民是创造历史的真正动力,才能把集体的智慧和力量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只有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才能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推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胜利走向胜利。
抗洪抢险斗争的伟大胜利和伟大抗洪精神的形成,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推向了新阶段,它铸就了精神文明建设的壮丽丰碑,为进一步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良好机遇。
这是因为:
(一)波澜壮阔、气壮山河的抗洪抢险斗争,是对精神文明建设成果的一次大检阅。
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条件下,在历史罕见特大洪水的严峻挑战面前,江河大堤在经受着严峻考验,中华民族的精神大堤也在经受着严峻的考验。
抗洪抢险斗争的伟大胜利,以无可辩驳的事实证明了精神文明的巨大力量,证明了改革开放以来精神文明建设的巨大成效,证明了精神文明建设大有可为。
(二)在艰苦卓绝的抗洪抢险斗争中,爱国主义精神空前释放,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充分发扬,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高度升华其间形成的伟大抗洪精神是中华民族民族精神在当代中国的集中体现和新的发展,同我们党一贯倡导的革命精神和新时期的创业精神一样,它们都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巨大财富。
世世代代继承和弘扬这些精神,我们就能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三)抗洪抢险斗争不仅使中国人民经受了生与死的考验,风雨同舟的经历还形成了党心、民心、军民的空前凝聚。
党群、干群、军民、军政关系的空前密切,为精神文明建设奠定了政治基础;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再次显现,为精神文明建设昭示了前进方向;抗洪抢险中涌现出来的英模人物,对广大人民群众产生了强烈的感召力量。
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力量,不仅取决于经济上的实力,政治上的成熟,还取决于其精神上的凝聚力。
“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韧不拔、敢于胜利”的抗洪精神,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精神的大发扬,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大发扬,是我们党和军队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大发扬,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在当代中国的集中体现和新的发展。
一句话,是我们党一贯倡导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为人民利益不怕牺牲、英勇奋斗的革命精神的集中体现。
通过这次抗洪斗争,包括广大青年在内的全国人民切身体会到了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军队同人民群众的鱼水之情,以及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和中华民族的强大凝聚力。
尤其是在同洪水的搏斗中,我们的民族和人民所表现出的“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韧不拔、敢于胜利”的伟大抗洪精神,更是我们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实现党的十五大确定的跨世纪宏伟目标的强大的精神力量。
在这次抗洪斗争中,各级共青团组织团结带领广大团员青年积极投身抗洪和抢险第一线,发挥了积极作用。
广大团干部和团员青年从抗洪斗争中汲取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受到了一次生动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接受了一次崇高的精神文明洗礼,体验了一次艰苦奋斗和艰苦创业的伟大实践。
团中央书记处要求各级团组织以此为契机,认真学习贯彻江泽民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大力弘扬伟大的抗洪精神,在广大团员青年中深入开展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为主要内容的群众性思想道德教育,切实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学校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就是培育“四有”新人。
抗洪斗争中涌现出的许多先进模范人物的感人事迹,是广大师生员工学习的榜样,教育战线要抓住这个极好的机遇,把学习宣传抗洪精神,作为新学期开学后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一课,把用抗洪精神教育和塑造青少年一代,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对青少年学生进行广泛而深入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教育。
●4.2怎样弘扬抗洪精神
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韧不拔、敢于胜利的“九八抗洪精神”,是我们在改革开放的条件下,战胜困难,扫除障碍,大步跨向新世纪的时代精神。
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人民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
“九八抗洪精神”,不只产生于这一次抗洪抢险斗争,而且根植于我们改造自然和社会的伟大实践中,根植于我们社会制度的优越性、我们事业的正义性;根植于我们党、政府和军队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在这个意义上,“抗洪精神”也就成为推动我们整个事业的精神动力,成为我们的党魂、军魂和国魂的一种生动体现。
这样一种精神力量,是和我们的国情、和奋斗目标相一致的。
我们的国家大、人口多、底子薄。
有了这种万众一心、顽强拼搏、敢于胜利的精神,我们就能“堆土成山”,办成大事。
缺少这种精神,我们就会“一盘散沙”,什么事情都办不成;有了这种精神,我们的人民受益、民族受益、国家受益,缺少这种精神,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就不能大踏步前进,我们的国家就不能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发扬抗洪精神,必须增强忧患意识、责任意识、使命意识,时时刻刻想到,有困难要克服,有大山要攀登,有对手要竞争,有宏图大略要实现。
特别是在我们战胜困难取得成就的时候,在风和日丽,充满生机的时候,尤其要有这种意识。
只有这样,才可能激发我们的意志,振奋我们的精神,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为党为人民多作贡献。
抗洪抢险斗争取得了决定性胜利,工作重点已经转移,灾后重建的任务还很艰巨,我们要在遭受严重自然灾害的情况下,在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中实现全年的经济增长目标,需要作出艰苦的努力。
我们的改革开放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我们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还有几千万人的温饱问题尚未解决,要参与激烈的国际竞争,要在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建成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可谓任重道远,关山重重。
我们民族的苦难史,我们党和国家的奋斗史胜利史,我们刚刚取得的抗洪抢险的伟大胜利都一再说明,中国人民是不可战胜的。
但是,我们只有在党的领导下,始终保持一种高昂的精神状态,不断增长我们的民族凝聚力,我们才能是真正强大的。
让我们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抗洪精神,让我们在伟大的抗洪精神鼓舞下,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紧密团结在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积极落实党的十五大提出的各项任务,艰苦奋斗,全力做好救灾工作,为全面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而奋斗。
五、后记
写完这篇论文感概颇多。
这个篇论文简练的讲了整个98抗洪的背景.过程以及98抗洪背后蕴藏着伟大的中华民族的时代精神——抗洪精神。
在我们的团队中总共有六人,以分工合作分别查找资料,没人负责一个模块,在周末大家都聚在一起,把所有的资料进行汇总,各自取长补短,完善自己负责的部分,这样子大家互相帮助,团结一致,才完成了这篇论文。
在写这篇论文期间,我们整个团队翻阅了许多有关98抗洪有关的资料文献。
深刻的了解98洪灾是中国千年一遇的大灾难,在1998年夏,我国江南、华南大部分地区及北方局部地区普降大到暴雨。
长江干流及鄱阳湖、洞庭湖水系,珠江、闽江和嫩江、松花江等江河相继发生了有史以来的特大洪水。
受灾人数之众,地域之广,历时之长,世所罕见。
但就在这样罕见,可怕,破坏之大的洪灾面前。
我们没有退却,而是勇往直前。
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英明领导和决策下,数百万军民众志成城,奋起抗洪,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中华儿女用钢铁般的意志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谱写了一曲又一曲气吞山河的抗洪壮歌。
我们又一次经受了血与火的洗礼。
锻造了让世人为之惊叹的98抗洪精神——勇于牺牲.团结合作.艰苦奋斗。
在整个抗洪过程中涌现了一批批默默无名的英雄,涌现出一件件感人的事件。
通过读这篇论文我们可以让自己的心灵得到感动,能够更好的理解98抗洪精神的真谛,才能更好的继承98抗洪精神,才能更好的在生活与实践中发扬98抗洪精神。
最后我非常感谢我的团队!
在编写这篇论文期间,不迟辛劳.孜孜不倦的完成了这篇论文。
正因为他们的努力们不仅完成这篇优秀的论文,让更多的同学拥有欣赏这篇优秀的论文和真正领悟98抗洪精神真谛的机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98 抗洪 精神 弘扬 欧阳 光明 创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