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海洋牧场建设规划.docx
- 文档编号:23805098
- 上传时间:2023-05-20
- 格式:DOCX
- 页数:23
- 大小:35.82KB
山东省海洋牧场建设规划.docx
《山东省海洋牧场建设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海洋牧场建设规划.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山东省海洋牧场建设规划
山东省海洋牧场建设规划(2017-2020)
(二〇一七年七月)
前言
海洋牧场,即在一定海域内,基于生态学原理营造多营养层级的海洋生态环境,充分利用自然生产力,开展生物资源养护和海水增养殖生产的渔场。
科学规划布局海洋牧场建设,打造牧场渔业,将产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有机结合,构建科学、生态、高效的牧场渔业发展新模式,是当前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性提升、现代渔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2014年,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进“海上粮仓”建设的实施意见》(鲁政办发〔2014〕49号),提出建设“海上粮仓”战略,海洋牧场是“海上粮仓”建设的主战场;2016年,《国务院关于印发全国农业现代化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国发〔2016〕58号)提出了“促进渔业资源永续利用,建设人工鱼礁、海洋牧场”的发展方向;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发展现代化海洋牧场,加强区域协同保护”。
为实施海洋强国战略,促进产业转调创和新旧动能转换,实现渔业资源稳定和绿色发展,特编制本规划。
本规划基准年是2016年,规划期自2017年至2020年,展望期至2025年。
第一章基础条件
一、自然地理条件
(一)地理概况
山东地处黄河下游,濒临黄、渤海,全省陆域总面积15.79万平方千米,地形复杂,鲁中南、胶东半岛多丘陵,鲁西北、鲁西南多平原和洼地缓岗。
山东省海域广阔,海岸线总长3345千米,占全国海岸线总长的1/6,海域总面积约15.95万平方千米,与陆域面积相当。
(二)气候条件
山东属北温带半湿润气候区,气候具有明显的过渡特征,四季界限分明,温差变化大,雨热同期,降雨季节性强。
全省年平均气温为11℃—14℃,无霜期200—220天,年日照时数2400—2800小时,年平均(指1956—2014年的平均值,下同)降水量679.6mm。
受台风等极端天气影响较小。
(三)海域空间概况
山东省共有面积1平方千米以上的海湾49个,总面积约8100多平方千米。
滩涂面积约2400平方千米,水深50米以内海域面积约为9.7万平方千米,目前仅开发约1700平方千米,利用率不足2%,且主要集中在水深10米以内海域,空间开发潜力巨大。
(四)环境质量概况
我省海水环境质量状况总体较好,大部分海域达到一类、二类海水水质标准,海水平均盐度在30左右;海洋初级生产力较高,年平均值在370mg C/m2 d以上,叶绿素浓度年平均值为0.51~1.35mg/m3;海底沉积物环境质量良好,其中渤海海洋沉积物主要由砂和砂质粉砂组成,黄海主要由粉砂、粘土质粉砂和砂质粉砂组成。
二、渔业资源条件
山东近海渔业资源种类繁多,其中鱼类100余种,经济价值较高的鱼类30余种;主要经济虾蟹类近20种,浅海滩涂贝类100余种,经济价值较高的20余种;藻类130余种,经济价值较高的10余种。
主要养殖品种有鲆鲽类、鲈鱼、虾蟹、牡蛎、贻贝、扇贝、鲍、刺参、海带、裙带菜等,产量均居全国前列。
第二章发展现状及问题
一、发展现状
(一)渔业资源修复成效显著
2005年,我省启动渔业资源修复行动计划,大规模实施近岸经济型人工鱼礁建设工程,加大了增殖放流力度。
至2016年底,省级及以上财政扶持资金累计投入6.73亿元,带动社会资金14.09亿元,建设投资额百万元以上的人工鱼礁区2402余处,面积1.9万余公顷,投放礁体1500万空方;累计投入增殖放流资金9.5亿元,放流各类海洋水产苗种468.7亿单位,全省秋汛回捕增殖资源产量51.7万吨,实现产值165.1亿元。
2014年以来,财政资金扶持重点转向生态型人工鱼礁建设,在近海礁区移植增殖鳗草、鼠尾藻等,配套开展了观测网和岸基设施建设。
目前,海底荒漠化得到初步遏制,为牧场渔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传统养殖业转型升级稳步推进
打造规模化、标准化的省级现代渔业园区225处,其中万亩以上的园区达20余处;国家和省级健康养殖示范区600余处,面积达到200万亩以上。
传统产业支柱作用稳定,底播增养殖产量达到191万吨,筏式和吊笼养殖产量达到272.24万吨,分别占海水养殖总产量的37.25%和53.09%。
区域发展形成特色,滩涂养殖面积12.1万公顷,主要集中在黄河三角洲海域,筏式养殖大多集中在威海、烟台两地。
主导品种优势突出,刺参、对虾、牡蛎、扇贝、海带、鲆鲽类等海水养殖十大优势品种产量占海水养殖总产量的70%以上。
(三)休闲海钓基地建设逐渐完善
按照“礁、鱼、船、岸、服”五配套的建设思路,2014年以来,重点打造了15处省级休闲海钓示范基地,至2016年,累计投放生态礁8.05万空方,放流恋礁鱼1.16亿尾。
确定12个标准海钓船船型和11个海钓船生产研发基地,审批建3造休闲海钓船185艘。
整治、美化基地岸线及道路50千米,举办国家级、省级休闲海钓比赛(活动)11场。
评定省级休闲海钓场27处,有6处海钓基地获得2015年“中国十佳休闲海钓·路亚基地”称号。
创立了“渔夫垂钓”品牌,“渔夫垂钓”系列赛事已成为国内最有影响力的海钓活动之一,建立了“渔夫垂钓”网站,开通了微博、微信等平台,“到山东,有鱼钓”已成为山东滨海旅游的新亮点。
(四)海洋牧场建设海陆统筹协调发展
紧抓国家渔业发展战略机遇,拓展发展思路,高标准推进海洋牧场建设,海陆统筹协调发展。
人工鱼礁由原始的“投石造礁”变为现在的“大型生态鱼礁+资源增殖+装备化建设+信息化管理”,观测网建设成效显现,迈出海洋牧场“可视、可测、可控”和牧场观测预警预报第一步;海陆统筹发展态势良好,以监控室、展示厅、体验馆、研究院为主要内容的岸基“四个一”建设稳步实施,海洋牧场的生产管控和防灾减灾能力得到了进一步发挥提升。
(五)海洋牧场保障支撑体系不断强化
注重人员队伍建设和政策制度体系建设,设立专管机构,发布实施《山东省人工鱼礁管理办法》(鲁海渔函〔2013〕616号)、《山东省人工鱼礁建设规划》(鲁海渔〔2014〕3号)、《山东省人工鱼礁建设技术规范》(DB37T2090-2012)和《省级海洋牧场认定标准》(鲁海渔函〔2016〕199号)等系列标准和规范性文件。
注重海洋牧场建设技术推广体系建设,成立“生态型人工鱼礁技术管理中心”,并在莱州、长岛、威海、日照设立4个“生态型人工鱼礁实验中心”。
开展山东半岛近岸海域生态模拟试验,研究探讨人工鱼礁建设新材料、新结构、新布局。
注重专业技术力量整合,开展科企对接,合众创新,依托驻鲁海洋科研优势,实施牧场建设相关技术的前瞻性研究,完成了海区基础资料调查和增殖品种选育,为牧场建设奠定了技术基础。
二、存在的问题
(一)海洋牧场空间布局不尽合理
我省海洋牧场建设多集中在近岸海域,缺少总体规划,部分适宜建设海洋牧场的海域尚未得到有效利用。
当前人工鱼礁建设主要为近岸经济型人工鱼礁,离岸生态型人工鱼礁建设刚刚起步。
一些牧场的发展和布局不平衡,部分海域田园型海洋牧场的布局及规模不合理,超出海区环境承载力。
装备型海洋牧场的建设尚处探索试验阶段,种质、濒危物种、重要渔业资源产卵场的保护等公益性海洋牧场建设尚未取得显著成效。
(二)海洋牧场特色不够突出
海洋牧场发展缺乏创新,海洋牧场建设趋同性较强,建设类型比较单一,牧场的资源特色和文化特色未能得到充分体现。
海洋牧场全生态链、全产业链、全价值链建设运用和体现不够,缺少专业经营管理团队,特色发展意识有待增强。
(三)海洋牧场建设科技支撑能力有待提升
海洋牧场建设涉及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研究机制尚未建立,专门研究团队和研发平台力量较弱。
增殖放流的品种结构、布局与海洋生态环境容量之间的匹配规律尚未全面系统地掌握。
人工鱼礁的建造材料、礁体结构、藻场构建技术和应用模式等可应用成果少,尚不能全方位支撑礁区建设;牧场环境与容量评估、建设效果评估技术尚未有效应用;新型养殖工船、智能深水网箱等装备研发能力不足,机械化和智能化水平有待提升。
(四)海洋牧场建设保障措施亟待完善
随着海洋牧场的深入发展,海域使用金等相关政策已不适应当前发展需求,有待修改完善。
海洋牧场平台建设的标准和规范尚不健全;海洋牧场统筹规划和宏观监管有待加强,相关规范标准有待修订;海洋牧场建设缺乏有效的融资机制,可持续发展模式有待发掘。
海洋牧场装备能力不足,配套旅游设施和服务功能不完善。
牧场运营期的海洋灾害防御及应急处置能力薄弱,海洋预警预报和防灾减灾体系等需要健全和提升。
三、挑战与机遇
近年来,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海洋渔业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产业发展呈现“中高速、硬约束、新结构、多挑战”的新趋势。
海洋渔业资源环境出现了刚性约束,用海需求与有限资源之间的矛盾加剧。
传统养殖的作业方式较为粗放,渔业产品“量大值低”的问题一直比较突出,亟待转方式、调结构,因地制宜地构建多类型多品种兼养和轮养新模式,提升机械化和智能化水平,推进牧场渔业发展。
建设现代海洋牧场,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把治理海洋生态荒漠化摆在人类生存战略地位,FAO制定了《负责任渔业行为准则》(FAO,1995),将生态系统水平的渔业管理作为世界渔业管理的战略目标。
我国著名海洋生物学家曾呈奎提出了海洋农牧化的发展方向,十多名院士与专家联名建议,“尽快制定国家行动计划,切实保护水生生物资源,有效遏制水域生态荒漠化”;20世纪70年代,美国、日本和韩国相继开展了海洋牧场相关理论研究和工程建设实践。
国内外海洋牧场的发展均经历了渔业资源增殖放流、人工鱼礁投放和海洋牧场系统化建设等发展阶段,在增殖放流和人工鱼礁建设的基础上,融入良种繁育、海藻场生境构建、设施与工程装备、高端水产品生产等关键技术,提高了海洋牧场建设的综合水平。
2006年,国务院印发了《中国水生生物资源养护行动纲要》(国发〔2006〕9号),2013年出台了《关于促进海洋渔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11号),提出,控制近海养殖密度,推进生态健康养殖,大力开展水生生物增殖放流,加强人工鱼礁和海洋牧场建设。
山东省海洋与渔业厅联合发改委、财政厅等七部门于2016年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全省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鲁海渔〔2016〕9号),实施海洋生态文明“8573”行动(八项重点任务、五大工程、七个试点、三类项目)。
促进海洋渔业产业转型升级,改善海洋生态环境,实施海底森林营造工程,着力打造海洋牧场,发展机遇空前良好。
第三章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导,落实国家和我省关于推进海洋牧场建设的重要工作部署,把海洋生态环境修复和水生生物资源养护作为首要任务,坚持示范引领,实施政策驱动,强化科技支撑,高起点推动海洋牧场生态化、专业化、标准化、智能化建设。
培育新业态,扶持新产业,转变海域空间资源利用模式,加快渔业新旧动能转换,实现传统渔业减量增收、提质增效,为建设“海上粮仓”、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贡献。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生态优先,实现绿色发展
坚持以“保护海洋生态、增殖渔业资源”为海洋牧场建设的基础和前提,改善环境质量,提升海洋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
实施减量增收,划定禁养区、禁牧区,推行兼养轮养,坚持合理疏养。
坚持以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主线,立足不同海域的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合理安排开发时序、重点、方式和规模,推动海洋牧场建设方式转变,促进海洋牧场产业绿色发展。
(二)坚持因地制宜,实现特色发展
根据不同海域的区位、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等自然属性,综合评价海洋牧场建设的适宜性,科学论证,规避风险,制定适合当地环境的发展策略,明确建设类型、手段、方式和功能,创建一批特色鲜明的海洋牧场,避免同质化低水平重复建设。
(三)坚持海陆统筹,推进联动发展
按照由海及陆、梯次推进的要求,海陆一体谋划布局。
提高海陆资源要素统筹配置效率和海陆经济联动发展水平,完善海洋牧场的岸基配套设施,提升服务质量,注重全产业链、全服务链打造,促进牧场渔业“新六产”发展,提质增效。
(四)坚持创新引领,促进协调发展
坚持“四新(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四化(产业智慧化、智慧产业化、品牌高端化、跨界融合化)”,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提升科技支撑能力,改变过去较多依赖要素投入的增长模式,更加注重以创新引领带动行业结构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调动更多社会资源开展海洋牧场建设。
三、目标任务
(一)近期目标任务(2017—2020年)
到2020年,海洋牧场的水产品年产量稳定在450万吨,产值达到950亿元,比2016年增长25%。
1.海洋牧场建设初具规模。
投放人工鱼礁2000万空方以上,年增殖放流海洋生物苗种100亿单位,建设省级海钓基地30处,游客年接待能力达600万人次以上;开发建设底播型海洋牧场9万余公顷;升级改造田园型海洋牧场生态方2.3万公顷以上;建设以深水智能网箱、养殖休闲平台、养殖工船等为主体的装备型海洋牧场10处。
2.海洋牧场高端水产品稳定供应。
将海洋牧场打造成优质高端水产品生产供应基地,水产品产地抽检合格率保持在99%以上。
3.科技创新引领产业转型升级更加有力。
充分发挥科技创新优势,健全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人才为支撑、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海洋牧场科技开发和技术创新体系,打造具有国际一流水准、国内领先水平的海洋牧场科技创新高地。
推进产业集聚、功能集成、要素集结,基本建成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现代海洋牧场集聚区。
4.海洋生态文明建设进一步强化。
坚持用海与养海并举,资源利用与生态保护并重,科学开发利用海域资源,加大渔业资源修复力度,资源衰退趋势得到有效遏制,生物多样性逐步恢复,海洋牧场水质达标率达到95%。
(二)展望期目标任务(2021—2025年)
在实现规划期目标的基础上,全面增强海洋牧场生态管控能力,扩大生态修复范围,海洋牧场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省级以上海洋牧场实现水生生物资源饱和溢出效应,牧场渔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15米以浅适建海域海洋牧场建设率达到80%以上,传统渔业区90%以上完成升级改造任务;海洋牧场生物种质库建设配备完成;海外和远洋海洋牧场建设初具规模。
第四章空间布局
根据水域自然禀赋、渔业产业特点和资源环境承载力,合理确定牧场特色和建设类型,优化牧场产业结构,打造“一体、两带、三区、四园、多点”的发展空间布局,同时划定禁止发展区。
一、一体
“一体”,即投礁型海洋牧场,从莱州芙蓉岛到日照绣针河海域,建设人工鱼礁主体区。
依托胶东半岛海岸蜿蜒曲折、港湾岬角交错、底质地貌类型多样、岛屿罗列以及渔业资源丰富的自然优势,统一规划,整体论证,推广人工鱼礁新构型、新材料、新布局,实施以人工鱼礁、增殖放流、海藻场和海草床建设为主要内容的海洋牧场建设工程,打造成“投礁型海洋牧场”建设的主体区。
二、两带
“两带”,即游钓型海洋牧场,建设滨岸观光渔业带和离岸休闲海钓带。
滨岸观光渔业带,在岸基沿线,利用海岸、港湾、沙滩、滩涂等自然资源以及渔村、渔港等人文资源,注重陆地服务和安全保障等设施建设,坚持吃、住、行、游、购、娱等配套,开展滩钓、矶钓、池钓、渔场观光、赶海、渔业科普、渔文化传播、渔家乐等多元化的精品休闲渔业项目,打造渔业旅游综合体。
离岸休闲海钓带,在离岸海域,依托人工鱼礁区及各类海洋牧场平台设施,完善“礁、鱼、船、岸、服”五配套,注重全产业链、全服务链打造,组建专业海钓船队,建设休闲海钓服务中心和专业俱乐部,提升“渔夫垂钓”品牌效应,培育海钓精品,发展休闲海钓产业。
三、三区
“三区”,即底播型海洋牧场,建设黄河三角洲海域大宗贝类底播区、半岛东北部海域海珍品底播区和半岛南部海域高值贝类底播区。
坚持以浅推深、由近到远、以点带面、辐射带动的发展路径,兼顾资源多样性,有序开发浅海底层海域,拓展渔业发展空间,开展资源养护型产业发展模式。
黄河三角洲海域大宗贝类底播区自漳卫新河至莱州虎头崖,近岸滩涂广泛发育,海底平坦,多为泥沙和软泥质,主要
开展文蛤、菲律宾蛤仔、四角蛤蜊、毛蚶、牡蛎、青蛤、竹蛏、螠蛏、托氏琩螺、脉红螺等传统贝类底播增殖,在河口海域投放生态型牡蛎礁,构建牡蛎礁生态系统;开展黄河三角洲底栖鱼类(半滑舌鳎)、虾虎鱼及虾、蟹、海蜇的增殖,多元化改善海洋生态环境。
半岛东北部海域海珍品底播区自莱州虎头崖至靖海湾海域,海岸线曲折,海底底质多为砂泥、砾石、岩礁等类型,水质良好,开展以刺参、皱纹盘鲍、魁蚶、栉孔扇贝等海珍品为主要对象的海底渔业开发;10米以深海域开展深水贝类资源的增殖。
半岛南部海域高值贝类底播区自靖海湾至绣针河口海域,海岸以基岩质海岸和砂质岸线为主,海底底质多为沙泥、泥沙等,主要开展魁蚶、大竹蛏、西施舌、栉江珧、鸟蛤、栉孔扇贝等高值贝类的增养殖和马尾藻、铜藻等大型藻类养殖,改善海域生态环境。
四、四园
“四园”,即田园型海洋牧场,建设莱州湾滨海湿地生态园、烟威近海贝藻生态园、半岛东部“海洋蔬菜”生态园以及海州湾种质养护生态园。
“四园”均为我省传统粗放型养殖产业聚集区,也是我省渔民基本生活保障的用海区域。
由于历史上缺少科学的统筹规划,渔民的无序开发对生态环境造成了较大压力。
通过建设“四园”对其传统养殖模式进行生态化升级改造,打造立体化、多营养级、综合性的增养殖生产模式,使养殖水域最大限度地进行能量循环利用。
根据不同海域环境、水动力变化等特点,开展藻、贝(鱼)、参(鲍)生态立体增养殖,上层实行贝藻兼养,中层实行基于生态鱼礁的鱼虾聚集,底层开展基于藻场、增殖礁的底播养殖,实现养殖产业生态化、智能化、高效化。
莱州湾滨海湿地生态园位于莱州湾东南部海域,是多种渔业资源的主要产卵场、索饵场,也是鳗草、马尾藻等海草的生长区,目前已成为我省扇贝的集中养殖区。
生态园改造应遵循综合性、多模式、立体化等原则,底层投放海藻礁,构建海藻场,修复生态系统,恢复自然生产力;上层稀疏筏架,压缩养殖规模,提高养殖效率和产品质量;放流中国对虾、三疣梭子蟹等本地种,增殖文蛤、刺参、单环刺螠等品种,营造生态友好型渔业发展模式。
烟威近海贝藻生态园位于蓬莱至威海西部海域,为我省传统的筏式养殖区、海珍品底播养殖区。
生态园改造要求绿色化、功能化、多元化,严格控制近岸海域的养殖开发规模,在10米以深海域拓展空间,投放人工鱼礁,增殖恋礁鱼类;在底部底播增殖刺参、皱纹盘鲍、牡蛎、魁蚶等;上层稀疏筏架,套养藻类,发展贝藻兼养模式。
半岛东部“海洋蔬菜”生态园位于荣成东部海域,是我国藻类养殖集聚区。
生态园改造应突出特色,以海带、裙带菜、鼠尾藻、江蓠等海洋蔬菜为主,套养贝类,底播增殖刺参、皱纹盘鲍、魁蚶等海珍品,综合利用水体,实现生态养殖。
海州湾种质养护生态园位于海州湾海域,是金乌贼、河鲀、大竹蛏、鲐鱼等主要经济品种的产卵场。
生态园建设要科学布局、功能突出,有计划建设几处资源养护型公益性牧场。
在浅海区投放人造海藻礁(林),栽培海藻(草),营造多营养层级的海洋生态环境,养护海洋生物资源;在15米以深海域开展铜藻等大型藻类的增养殖。
五、多点
依据海区自然条件和装备类型布局,建设多处装备型海洋牧场,推动牧场渔业由近岸向离岸深水区域拓展。
在黄河口深海海域、黄海冷水团、庙岛群岛海域、半岛深水海域、远岸岛链等区域内根据不同海域环境特点、水动力变化规律、水质特征和适养品种,依托现代技术与装备,构建以“大型智能网箱+深海养殖工船+养殖平台”为主体,以互联网技术为手段的生态化、智能化、高效化新型牧场模式。
通过陆海接力、海淡水接力、品种接力等先进养殖模式,实现养殖品种的互补供给和常态化供给。
黄河口深海海域建设以“大型智能网箱+养殖平台”组团的生产模式,开展鱼类和海珍品的养殖,同时依托养殖平台,延伸旅游产业链条,开展海上休闲垂钓。
黄海冷水团海域构建以“大型智能网箱+深海养殖工船”组团的生产模式,建设具备苗种繁育、中间培育、饵料输送、鱼类起捕及产品冷藏加工等功能的养殖工船,开展离岸海洋冷水鱼类的养殖。
庙岛群岛20米以深海域海洋环境、沉积物质量良好,建设以“大型智能网箱+养殖平台”组团的生产模式,开展鱼类和海珍品的养殖,同时依托养殖平台,延伸海岛旅游产业链条,开展海上休闲垂钓。
半岛深水海域15米以深海域,建设以“大型智能网箱+管理工船”组团的生产模式,依托管理工船,实现自动化投喂、网衣清洗、自动化监控、物资补给等功能,并与陆地工厂化设施统筹开展陆海接力养殖。
远岸岛链区域以偏远海岛为基地,在苏山岛—千里岩—朝连岛—灵山岛—前三岛岛链周边15米以深海域,建设以“海岛基地+大型智能网箱+管理工船”组团的生产模式,开展恋礁鱼类养殖,在15米以浅海域营造海底森林。
六、海洋牧场禁止发展区
划定海洋牧场禁止发展区,有效规避倾废区、港口、航道、锚地、军事区、海洋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等特殊海域,保障海洋牧场良好生态环境和海洋经济有序发展(见附图)。
第五章建设内容
着力推进海洋牧场的综合性、生态化建设,创建一批特色鲜明的海洋牧场。
按照海洋牧场功能和建设方式,将海洋牧场划分为投礁型、游钓型、底播型、田园型、装备型五种类型。
一、投礁型海洋牧场
依据海区环境生物承载力,以投放人工鱼礁,改善海洋生态环境为核心,科学布局建设投礁型海洋牧场。
在自然产卵场、重点海湾(海域)建设公益性保护型人工鱼礁,限量开发资源,保护濒危物种。
在近岸海域投放鲍参增殖礁、藻礁等经济型人工鱼礁,开展海珍品增殖及海草场和海草床建设。
在15米以深海域开展生态型人工鱼礁建设,投放大型混凝土构件、新型复合材料构件、废旧船体等,改善生态环境。
同步在人工鱼礁区开展移植藻类,增殖水产苗种,补充生物资源,建设有利于海洋生物繁衍生长的天然渔场。
到2020年,在芙蓉岛、庙岛湾、砣矶岛、南北隍城岛、大小钦岛、芝罘岛、四十里湾、套子湾、初村北部海域、山东湾、阴山湾—泊于、西霞口、爱伦湾、苏山岛、五垒岛湾、乳山外、崂山湾、大公岛、朝连岛、灵山岛、竹岔岛、田横岛、斋堂岛、海州湾、刘家湾等海域建设投礁型海洋牧场50处,礁区面积4万公顷,投放人工鱼礁2000万空方以上,构建集渔业资源增殖和生态保护功能于一体的海洋牧场建设模式。
二、游钓型海洋牧场
以休闲海钓为核心,完善“投放生态礁、放流恋礁鱼、建设海钓船、整治海岸线、提升服务能力”五配套,注重全产业链、全服务链衔接,打造吃、住、行、游、购、娱等配套和特色鲜明的“海上高尔夫”。
海上以新型礁、废旧船体等生态礁的投放和游钓平台设施建设为主,定向放流恋礁性鱼类,按标准建造休闲海钓船;岸线开展整治修复、码头修复,美化、净化、优化岸基配套设施;陆基完善餐饮、住宿、交通、救助等相关设施建设,强化服务保障,拓展海洋牧场功能,推进渔业与旅游业深入融合,结合当地渔村、渔港等人文资源,开发多元化的精品休闲渔业项目。
发展集生产、观光、垂钓、采摘、餐饮、娱乐、购物等于一体的综合性游钓型海洋牧场。
到2020年,在黄河三角洲、莱州湾、庙岛群岛、芝罘岛、四十里湾、套子湾、双岛湾、小石岛、褚岛、山东湾、威海湾、逍遥港、临洛湾、荣成湾、西霞口、爱伦湾、桑沟湾、大小王家岛、苏山岛、天海湾、小青岛、汇岛、乳山河入海口、土埠岛、崂山湾、大公岛、田横岛、朝连岛、灵山岛、薛家岛、斋堂岛、黄家塘湾、海州湾、三平岛等海域建设游钓型海洋牧场示范项目30个,新增投放生态型人工鱼礁130万空方,定向放流恋礁鱼2亿尾,建设标准海钓船1000艘,美化海岸线3万米;培训导钓员1000人以上。
年接待游客能力600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山东省 海洋 牧场 建设 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