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结核病.docx
- 文档编号:23799618
- 上传时间:2023-05-20
- 格式:DOCX
- 页数:22
- 大小:36.30KB
第三节结核病.docx
《第三节结核病.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节结核病.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三节结核病
第三节结核病
一、概述
结核病(tuberculosis)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感染性疾病。
全身各个脏器均可受累,但以肺结核最常见。
20世纪80年代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流行和AIDS的出现,多药耐药性结核菌株(MDR—TB)的产生,已成为防治结核病的严重问题。
许多国家结核发病率有所回升,因此1993年WHO宣布全球结核处于紧急状态(globalemergency)。
2002年WHO认定全世界22个国家为结核病高发国家,我国即在其中。
为了预防、控制结核病的传染与流行,1995年WHO首次提出新的“WHO结核病控制战略”即“控制传染源”和“直接督导治疗+短程化疗(directlyobservedtherapyshortcourse,DOTS)”。
1997年将3月24日定为世界结核病日。
[病因]
结核菌属于分支杆菌属,具抗酸性,为需氧菌,革兰染色阳性,抗酸染色呈红色。
分裂繁殖缓慢,在固体培养基上需4~6周才出现菌落。
然而用同位素标记的选择性营养液体培养基(BACTEC)放射测量系统中生长1~3周即可鉴别。
结核杆菌可分为4型:
人型、牛型、鸟型和鼠型,对人类致病的主要为人型和牛型,其中人型是人类结核病的主要病原体。
[流行病学]
1.传染源开放性肺结核(openpulmonarytuberculosis)患者是主要传染源,正规化疗2~4周后,随着痰菌排量减少而传染性降低。
2.传播途径呼吸道为主要传染途径,小儿吸人带结核菌的飞沫或尘埃后即可引起感染,形成肺部原发病灶。
少数经消化道传染者,产生咽部或肠道原发病灶;经皮肤或胎盘传染者少见。
3.易感人群生活贫困、居住拥挤、营养不良、社会经济落后等是人群结核病高发的原因。
新生儿对结核菌非常易感。
儿童发病与否主要取决于:
(1)结核菌的毒力及数量。
(2)机体抵抗力的强弱:
患麻疹、百日咳及白血病、淋巴瘤或艾滋病等小儿免疫功能受抑制和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者尤其好发结核病。
(3)遗传因素:
与本病的发生有一定关系。
单卵双胎儿结核病的一致性明显高于双卵双胎儿;亚洲人种(主要为菲律宾)发病率最高,白人最低;身材瘦长者较矮胖者易感。
另外,经研究发现组织相容性抗原(HLA)与结核病密切相关,特别是有HLA—BW35抗原者发生结核病的危险性比一般小儿高7倍。
[发病机制]
小儿初次接触结核杆菌后是否发展为结核病,主要与机体的免疫力,细菌的毒力和数量有关,尤其与细胞免疫力强弱相关。
机体在感染结核菌后,在产生免疫力的同时,也产生变态反应,均为致敏T细胞介导的,是同一细胞免疫过程的两种不同表现。
1.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巨噬细胞吞噬和消化结核杆菌,并将特异性抗原传递给辅助T淋巴细胞(CD4+细胞),巨噬细胞(主要为树突状细胞)分泌儿—12,诱导CD4+细胞向THl细胞极化,分泌和释放IFN—γ。
IFN—γ进一步促进单核细胞聚集、激活、增殖和分化,产生大量反应性产物、释放氧化酶和消化酶及其他杀菌素,以便吞噬和杀灭更多的结核杆菌。
IFN—γ增强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CB8+细胞)和自然杀伤(NK)细胞的活性,溶解已吞噬结核杆菌和受抗原作用的巨噬细胞。
上述细胞免疫反应,可最终消灭结核杆菌,但亦可导致宿主细胞和组织破坏。
当细胞免疫反应不足以杀灭结核杆菌时,结核杆菌尚可通过巨噬细胞经淋巴管扩散到淋巴结。
2.迟发型变态反应是宿主对结核菌及其产物的超常免疫反应,亦由T细胞介导,以巨噬细胞为效应细胞。
在一定条件下,如局部聚集的抗原量较低时,这种反应有利于预防外源性再感染和在局部扑灭血源播散结核杆菌,但在大多数情况下,由于迟发型变态反应直接和间接作用,引起细胞坏死及干酪样改变。
甚至形成空洞。
感染结核杆菌后机体可获得免疫力,90%可终生不发病;5%因免疫力低下当即发病,是为原发性肺结核。
另5%仅于日后机体免疫力降低时才发病,称为继发性肺结核,是成人肺结核的主要类型。
初染结核杆菌除潜匿于胸部淋巴结外,亦可随感染初期菌血症转到其他脏器,并长期潜伏,成为肺外结核(extrapulmonarytuberculosis)发病的来源。
[诊断]
力求早期诊断。
包括发现病灶,决定其性质、范围和是否排菌,并确定其是否活动,以作为预防和治疗的根据。
(一)病史
1.中毒症状有无长期低热、轻咳、盗汗、乏力、食欲减退、消瘦等。
2.结核病接触史应特别注意家庭病史,肯定的开放性结核病接触史对诊断有重要意义,年龄愈小,意义愈大。
3.接种史接种卡介苗可能提高对结核病的抵抗力,应仔细检查患儿XIJz臂有无卡介苗接种后疤痕。
4.有无急性传染病史,特别是麻疹、百日咳等可使机体免疫功能暂时降低,致使体内隐伏的结核病灶活动、恶化,或成为感染结核病的诱因。
1.无结核过敏表现如结节性红斑、疱疹性结膜炎等。
(二)结核菌素试验
小儿受结核感染4~8周后,作结核菌素试验即呈阳性反应。
其发生机制主要是由于致敏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积聚在真皮的血管周围,分泌THl类细胞因子IFN—丁,诱发炎症反应血管通透性增高,在注射局部形成硬结所致。
结素反应属于迟发型变态反应。
1.试验方法:
常用的结核菌素皮内试验为皮内注射0.1ml含5个结核菌素单位的纯蛋白衍化物(proteinpurifiedderivative,PPD)。
一般注入左前臂掌侧面中下1/3交界处皮内,使之形成直径为6~10mm的皮丘,48~72小时后观测反应结果,测定局部硬结的直径,取纵、横两者的平均直径来判断其反应强度。
硬结平均直径不足5mm为阴性,≥5mm为阳性(+);l0~19mm为中度阳性(++),≥20mm为强阳性(+++),局部除硬结外,还有水疱、破溃、淋巴管炎及双圈反应等为极强阳性反应(++++)。
若患儿结核变态反应强烈如患疱疹性结膜炎,结节性红斑或一过性多发性结核过敏性关节炎等,宜用1个结核菌素单位的PPD试验,以防局部的过度反应及可能的病灶反应。
2,临床意义结核菌素皮试的结果应根据试验的目的分析,硬结大小的阳性意义随有关流行病学因素而异。
(1)阳性反应见于:
①接种卡介苗后;②年长儿无明显临床症状仅呈一般阳性反应,表示曾感染过结核杆菌;③婴幼儿尤其是未接种卡介苗者,阳性反应多表示体内有新的结核病灶。
年龄愈小,活动性结核可能性愈大;④强阳性反应者,示体内有活动性结核病;⑤由阴性反应转为阳性反应,或反应强度由原来小于10mm增至大于10mm,且增幅超过6mm时,示新近有感染。
由于广泛推行卡介苗接种,结核菌素试验的诊断价值受到一定限制。
接种卡介苗后与自然感染阳性反应的主要区别见表10—6。
此外,非结核分支杆菌感染也可致PPD皮试阳性。
表10—6接种卡介苗与自然感染阳性反应的主要区别
接种卡介苗后自然感染
硬结直径多为5~9mm多为10-15mm
硬结颜色浅红深红
硬结质地较软、边缘不整较硬、边缘清楚
阳性反应持续时间较短,2—3天即消失较长,可达7~10天以上
阳性反应的变化有较明显的逐年减弱倾向,一般于3~5年
内逐渐消失短时间内反应无减弱倾向,可持续若
干年,甚至终身
(2)阴性反应见于:
①未感染过结核;②结核迟发性变态反应前期(初次感染后4—8周内);③假阴性反应,由于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或受抑制所致,如部分危重结核病;急性传染病如麻疹、水痘、风疹、百日咳等;体质极度衰弱者如重度营养不良,重度脱水,重度水肿等,应用糖皮质激素或其他免疫抑制剂治疗时;原发或继发免疫缺陷病;④技术误差或结核菌素失效。
(三)实验室检查
1,结核杆菌检查从痰、胃液(婴幼儿可抽取空腹胃液)、脑脊液、浆膜腔液中找到结核杆菌是重要的确诊手段。
采用厚涂片法或荧光染色法检查结核杆菌的阳性率较高。
BACTEC系统为一标准化培养系统,其主要原理为测定分支杆菌的代谢产物,结核杆菌阳性培养时间需2周左右,可用于鉴别结核菌群与非典型分支杆菌。
结核杆菌L型是结核杆菌在形态、结构、染色等方面的一种变异型,可引起无反应性结核病,易通过胎盘感染胎儿,治疗效果不佳。
此型结核杆菌抗酸染色不易被发现,常规方法难于培养,故建立L型菌培养分离技术对结核病的诊断有重要实用价值。
2.免疫学诊断及分子生物学诊断
(1)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用于检测结核病人血清、浆膜腔液、脑脊液等的抗结核杆菌抗体,可作为结核病辅助诊断指标之一。
该项诊断关键在于所用抗原应具有特异性和强的免疫原性。
近十多年来纯化抗原有了较大进展,提高了诊断的可靠性。
(2)酶联免疫电泳技术(ELIEP):
是将ELISA与电泳结合起来的一项免疫技术,是对各种结核性疾病较为可靠的血清学诊断方法。
(3)DNA探针:
用基因探针技术和分支杆菌DNA放大和杂交技术,能快速检测结核杆菌。
(4)聚合酶链式反应(PCR):
选择性地扩增对结核杆菌复合物有特异性的MP—B64蛋白质的编码基因片断,以快速诊断结核病。
临床应用的最大问题是假阳性和假阴性,关键在于试剂的标准化、操作的规范化及建立质控管理体系。
(5)线条DNA探针杂交试验:
将不同寡聚核苷酸探针固定在硝酸纤维膜上,与PCR扩增产物杂交反应,以诊断多耐药结核病(multidrugsresistanttuberculosis,MDR—TB)。
3.血沉多增快,结合临床表现及X线检查可协助判断结核病的活动性。
(四)结核病影像学诊断
1.X线检查胸部X线检查是筛查小儿结核病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除正前位胸片外同时应拍侧位片。
可检出结核病灶的范围、性质、类型、活动或进展情况。
重复检查有助于结核与非结核疾患的鉴别,亦可观察治疗效果。
2.计算机断层扫描胸部CT检查对肺结核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很有意义,有利于发现隐蔽区病灶。
特别是高分辨薄切CT可显示早期(2周内)粟粒性肺结核,≥4mm的肺门纵隔淋巴结。
淋巴结的钙化显示率也高于X线放射学检查。
3.磁共振影像(MRl)目前在结核病领域主要用作结核病与非结核病的鉴别诊断。
(五)其他辅助检查
1.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有助于支气管内膜结核及支气管淋巴结结核的诊断。
2.周围淋巴结穿刺液涂片检查可发现特异性结核改变,如结核结节或干酪性坏死,有助于结核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3.肺穿刺活检或胸腔镜取肺活检病理和病原学检查,对特殊疑难病例确诊有帮助。
[治疗]
(一)一般治疗
注意营养,选用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
有明显结核中毒症状及高度衰弱者应卧床休息。
居住环境应阳光充足,空气流通。
避免传染麻疹、百日咳等疾病。
一般原发型结核病可在门诊治疗,但要填报疫情,治疗过程中应定期复查随诊。
(二)抗结核药物
治疗目的是:
①杀灭病灶中的结核菌;②防止血行播散。
治疗原则为:
①早期治疗;阴宜剂量;③联合用药;④规律用药;⑤坚持全程;⑥分段治疗。
1.目前常用的抗结核药物可分为两类:
(1)杀菌药物:
①全杀菌药:
如异烟肼(isoniazid,INH)和利福平(rifampin,RFP)。
对细胞内外处于生长繁殖期的细菌及干酪病灶内代谢缓慢的细菌均有杀灭作用,且在酸性和碱
性环境中均能发挥作用;②半杀菌药:
如链霉素(streptomycin,SM)和吡嗪酰胺(pyrazinamide,PZA)。
SM能杀灭在碱性环境中生长、分裂、繁殖活跃的细胞外的结核菌;PZA能杀灭在酸性环境中细胞内结核菌及干酪病灶内代谢缓慢的结核菌。
(2)抑菌药物:
常用者有乙胺丁醇(etharbbut01,ENB)及乙硫异烟胺(ethionamide,HH)。
2.针对耐药菌株的几种新型抗结核药
(1)老药的复合剂型:
如Rifamate(内含INH150mg和RFP300mg);Rifater(内含1NH,RFP和PZA)等。
(2)老药的衍生物:
如Rifapentine是一种长效利福霉素的衍生物,对利福霉素以外的耐药结核分枝杆菌有较强的杀菌作用。
(3)新的化学制剂:
如力排肺疾(Dipasic),是一种独立合成的新抗结核药,是耐受性较好的INH类制品,可延迟INH的抗药性。
3.抗结核药的使用见表10—7。
表10—7小儿抗结核药物
药物剂量(公斤/d)给药途径主要副作用
异菸肼(INH或H)l0mg(≤300mg/d)口服
(可肌注,静点)肝毒性,末梢神经炎,过敏,皮疹和发热
利福平(RFP或R)10mg(≤450mg/d)口服肝毒性、恶心、呕吐和流感样症状
链霉素(SM或S)20—30mg
(≤0.75g/d)肌注Ⅷ颅神经损害、肾毒性、过敏、皮疹和
发热
吡嗪酰胺(PZA或Z)20—30mg
(≤0.75g/d)口服肝毒性,高尿酸血症,关节痛,过敏和
发热
乙胺丁醇(EMB或E)15~25mg口服皮疹,视神经炎
乙硫异菸胺(ETH)10~15mg口服胃肠道反应,肝毒性,末梢神经炎,
丙硫异菸胺过敏,皮疹,发热
卡那霉素15—20mg肌注肾毒性,Ⅷ颅神经损害
对氨柳酸150-200mg口服胃肠道反应,肝毒性,过敏,皮疹和发热
4,化疗方案
(1)标准疗法:
一般用于无明显自觉症状的原发型肺结核。
每日服用INH,RFP和(或)EMB,疗程9~12个月。
(2)两阶段疗法:
用于活动性原发型肺结核、急性粟粒性结核病及结核性脑膜炎。
①强化治疗阶段:
联用3—4种杀菌药物。
目的在于迅速杀灭敏感菌及生长繁殖活跃的细菌与代谢低下的细菌,防止或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为化疗的关键阶段。
在长程化疗时,此阶段一般需3--4个月。
短程疗法时一般为2个月。
②巩固治疗阶段:
联用2种抗结核药物,目的在于杀灭持续存在的细菌以巩固疗效,防止复发,在长程疗法时,此阶段可长达12~18个月;短程疗法时,一般为4个月。
(3)短程疗法:
为结核病现代疗法的重大进展,直接监督下服药与短程化疗是WHO治愈结核病人的重要策略。
短程化疗的作用机制是快速杀灭机体内处于不同繁殖速度的细胞内、外结核菌,使痰菌早期转阴并持久阴性,且病变吸收消散快,远期复发少。
可选用以下几种6个月短程化疗方案:
①2HRZ/4HR(数字为月数,以下同);②2SHRZ/4HR;③2EHRZ/4HR。
若无PZA则将疗程延长至9个月。
[预防]
1.控制传染源结核菌涂片阳性病人是小儿结核病的主要传染源,早期发现及合理治疗结核菌涂片阳性病人,是预防小儿结核病的根本措施。
2.普及卡介菌接种卡介苗接种是预防小儿结核病的有效措施。
目前我国计划免疫要求在全国城乡普及新生儿卡介苗接种。
下列情况禁止接种卡介苗:
①先天性胸腺发育不全症或严重联合免疫缺陷病患者;②急性传染病恢复期;③注射局部有湿疹或患全身性皮肤病;④结核菌素试验阳性。
3.预防性化疗
(1)目的:
①预防儿童活动性肺结核;②预防肺外结核病发生;③预防青春期结核病复燃。
(2)适应证:
①密切接触家庭内开放性肺结核者;②3岁以下婴幼儿未接种卡介苗而结核菌素试验阳性者;③结核菌素试验新近由阴性转为阳性者;④结核菌素试验阳性伴结核中毒症状者;⑤结核菌素试验阳性,新患麻疹或百日咳小儿;⑥结核菌素试验阳性小儿需较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或其它免疫抑制剂者。
(3)方法:
INH每日l0mg/kg(≤300mg/d),疗程6—9个月。
或INH每日10l0mg/kg(≤300mg/d)联合RFP每日10mg/kg(≤300mg/d),疗程3个月
二、原发型肺结核
原发型肺结核(primarypulmonarytuberculosis)是原发性结核病中最常见者,为结核杆菌
初次侵入肺部后发生的原发感染,是小儿肺结核的主要类型,占儿童各型肺结核总数的
85.3%。
原发型肺结核包括原发综合征(primarycomplex)和支气管淋巴结结核(tuberculosis
oftrachebronchiallymphnodes)。
前者由肺原发病灶、局部淋巴结病变和两者相连的淋巴管炎组
成;后者以胸腔内肿大淋巴结为主。
肺部原发病灶或因其范围较小,或被纵隔影掩盖,X线片
无法查出,或原发病灶已经吸收,仅遗留局部肿大的淋巴结,故在临床上诊断为支气管淋B9
结核。
此两者并为一型,即原发型肺结核。
[病理]
肺部原发病灶多位于右侧下,肺上叶底部和下叶的上部,近胸膜处。
基本病变为渗出、增殖、坏死。
渗出性病变以炎症细胞、单核细胞及纤维蛋白为主要成分;增殖性改变以结核结节及结核性肉芽肿为主;坏死的特征性改变为干酪样改变,常出现于渗出性病变中。
结核性炎症的主要特征是上皮样细胞结节及郎格汉斯细胞。
典型的原发综合征呈“双极”病变,即一端为原发病灶,一端为肿大的肺门淋巴结。
由于小儿机体处于高度过敏状态,使病灶周围炎症甚广泛,原发病灶范围扩大到一个肺段甚至一叶。
小儿年龄愈小,此种大片性病变愈明显。
引流淋巴结肿大多为单侧,但亦有对侧淋巴结受累者。
原发型肺结核的病理转归如下:
1,吸收好转病变完全吸收,钙化或硬结(隐伏或痊愈)。
此种转归最常见,出现钙化表示病变至少已有6—12个月。
2,进展①原发病灶扩大,产生空洞;②支气管淋巴结周围炎,形成淋巴结支气管瘘,导致支气管内膜结核或干酪性肺炎;③支气管淋巴结肿大,造成肺不张或阻塞性肺气肿;④结核性胸膜炎。
3.恶化血行播散,导致急性粟粒性肺结核或全身性粟粒性结核病。
[临床表现]
症状轻重不一。
轻者可无症状,一般起病缓慢,可有低热、纳差、疲乏、盗汗等结核中毒症状,多见于年龄较大儿童。
婴幼儿及症状较重者可急性起病,高热可达39℃~40℃,但一般情况尚好,与发热不相称,持续2~3周后转为低热,并伴结核中毒症状,干咳和轻度呼吸困难是最常见的症状。
婴儿可表现为体重不增或生长发育障碍。
部分高度过敏状态小儿可出现眼疱疹性结膜炎,皮肤结节性红斑及(或)多发性一过性关节炎。
当胸内淋巴结高度肿大时,可产生一系列压迫症状:
压迫气管分叉处可出现类似百日咳样痉挛性咳嗽;压迫支气管使其部分阻塞时可引起喘鸣;压迫喉返神经可致声嘶;压迫静脉可致胸部一侧或双侧静脉怒张。
体查可见周围淋巴结不同程度肿大。
肺部体征可不明显,与肺内病变不一致。
胸片呈中到重度肺结核病变者,50%以上可无体征。
如原发病灶较大,叩诊呈浊音,听诊呼吸音减低或有少许干湿哕音。
婴儿可伴肝脏肿大。
[诊断和鉴别诊断]
(一)诊断
早期诊断很重要。
应结合病史、临床表现及其有关检查进行综合分析。
1.病史应详细询问临床症状和卡介苗接种史,结核接触史及有关麻疹或百日咳等传染病既往史。
2.体格检查应注意检查双上臂有无卡介苗接种后疤痕;若发现眼疱疹性结膜炎、皮肤结节性红斑者,活动性结核病的可能性较大。
3.结核菌素试验为简便实用的诊断方法。
结核菌素试验呈强阳性或由阴性转为阳性者,应作进一步检查。
4.X线检查对确定肺结核病灶的性质、部位、范围及其发展情况和决定治疗方案等具有重要作用,是诊断小儿肺结核的重要方法之一。
最好同时作正、侧位胸片检查,对发现肿大淋巴结或靠近肺门部位的原发病灶,侧位片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1)原发综合征:
肺内原发灶大小不一。
局部炎性淋巴结相对较大而肺部的初染灶相对较小是原发性肺结核的特征。
婴幼儿病灶范围较广,可占据一肺段甚至一肺叶;年长儿病灶周围炎症较轻,阴影范围不大,多呈小圆形或小片状影。
部分病例可见局部胸膜病变。
小儿原发型肺结核在X线胸片上呈现典型哑铃状双极影者已少见。
(2)支气管淋巴结结核:
是小儿原发型肺结核X线胸片最为常见者。
分三种类型:
①炎症型:
淋巴结周围肺组织的渗出性炎性浸润,呈现从肺门向外扩展的密度增高阴影,边缘模糊,此为肺门部肿大淋巴结阴影;②结节型:
表现为肺门区域圆形或卵圆形致密阴影,边缘清楚,突向肺野;③微小型:
是近年来逐渐被重视的一型,其特点是肺纹理紊乱,肺门形态异常,肺门周围呈小结节状及小点片状模糊阴影,此型应紧密结合病史、临床表现及其它有关检查等分析,以免漏诊。
CT扫描可显示纵隔和肺门淋巴结肿大。
对疑诊肺结核但胸部平片正常病例有助于诊断。
5.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结核病变蔓延至支气管内造成支气管结核,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可见到以下病变:
①肿大淋巴结压迫支气管致管腔狭窄,或与支气管壁粘连固定,以致活动受限;②粘膜充血、水肿、炎性浸润、溃疡或肉芽肿;③在淋巴结穿孔前期,可见突人支气管腔的肿块;④淋巴结穿孔形成淋巴结支气管瘘,穿孔口呈火山样突起,色泽红而有干酪样物质排出。
6.实验室检查见本节总论部分
(二)鉴别诊断
本病在X线检查前,应与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百日咳、风湿热、伤寒等相鉴别;在X线检查后应与各种肺炎、支气管扩张相鉴别;胸内淋巴结肿大明显时,应与纵隔良性及恶性肿瘤相鉴别。
X线表现为肺不张——肺实变或肺段性结核病者需与异物吸人鉴别。
鉴别方法为寻找结核菌,结核菌素试验、实验室检查、X线摄片动态观察及淋巴结活检等。
[治疗]
一般治疗及治疗原则见总论。
抗结核药物的应用如下:
1.无明显症状的原发型肺结核选用标准疗法,每日服用INH、RFP和(或)EMB,疗程9—12个月。
2.活动性原发型肺结核宜采用直接督导下短程化疗(DOTS)。
强化治疗阶段宜用3—4种杀菌药:
INH、RFP、PZA或SM,2~3个月后以INH,RFP或EMB巩固维持治疗。
常用方案为2HRZ/4HR。
判断小儿结核病具有活动性的参考指标为:
①结核菌素试验强阳性;②未接种卡介苗且<3岁,尤其是<1岁婴儿结核菌素试验阳性者;③有发热及其它结核中毒症状者;④排出物中找到结核菌;⑤胸部X线检查示活动性原发型肺结核改变者;⑥血沉加快而无其它原因解释者;⑦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有明显支气管结核病变者。
三、急性粟粒性肺结核
急性粟粒性肺结核(acutemiliarytuberculosis“thelungs)或称急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是结核杆菌经血行播散而引起的肺结核,常是原发综合征发展的后果,主要见于小儿时期,尤其是婴幼儿。
据北京儿童医院1966年对235例急性粟粒性肺结核患儿分析,3岁以下占59.1%,而1岁以内者占30.6%。
年龄幼小,患麻疹、百日咳或营养不良时,机体免疫力低下,特别是HIV感染,易诱发本病。
婴幼儿和儿童常并发结核性脑膜炎。
[病理]
多在原发感染后3~6个月以内发生。
由于婴幼儿免疫功能低下,机体处于高度敏感状态,感染结核后,易形成结核杆菌血症。
当原发病灶或淋巴结干酪样坏死发生溃破时,则大量细菌由此侵入血液而引起急性全身粟粒性结核病,可累及肺、脑膜、脑、肝、脾、肾、心、肾上腺、肠、腹膜、肠系膜淋巴结等。
播散到上述脏器中的结核菌,在间质组织中形成细小结节。
在肺脏中的结核结节分布于上肺部者多于下肺部,为灰白色半透明或淡黄色不透明的结节,如针尖或粟粒一般,约1~2mm大小。
镜检示结核结节由类上皮细胞、淋巴细胞和朗格罕细胞加上中心干酪坏死性病灶组成。
[临床表现]
起病多急骤,婴幼儿多突然高热(39~40C),呈稽留热或弛张热,部分病例体温可不太高,呈规则或不规则发热,常持续数周或数月,多伴有寒战,盗汗,食欲不振,咳嗽,面色苍白,气促和发绀等。
肺部可听到细湿哕音而被误诊为肺炎。
约50%以上的病儿在起病时就出现脑膜炎征象。
部分患儿伴有肝脾大,以及浅表淋巴结大等,临床上易与伤寒、败血症等混淆,少数婴幼儿主要表现为一般中毒症状如发热、食欲不振、消瘦和倦意等而被误诊为营养不良。
6个月以下婴儿粟粒性结核的特点为发病急,症状重而不典型,累及器官多,特别是伴发结核性脑膜炎者居多,病程进展快,病死率高。
全身性粟粒性结核患者的眼底检查可发现脉络膜结核结节,后者分布于视网膜中心动脉分支周围。
[诊断和鉴别诊断]
诊断主要根据结核接触史、临床表现、肝脾大及结核菌素试验阳性,可疑者应进行细菌学检查、血清抗结核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三节 三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