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了林语堂《苏东坡传》后的读书笔记.docx
- 文档编号:23794198
- 上传时间:2023-05-20
- 格式:DOCX
- 页数:6
- 大小:20.32KB
阅读了林语堂《苏东坡传》后的读书笔记.docx
《阅读了林语堂《苏东坡传》后的读书笔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阅读了林语堂《苏东坡传》后的读书笔记.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阅读了林语堂《苏东坡传》后的读书笔记
阅读了林语堂《苏东坡传》后的读书笔记
阅读了林语堂《苏东坡传》后的读书笔记1
“我写苏东坡传并没有什么特别的理由,只是以此为乐而已。
”林语堂在序中这样说道。
我经常见到有作家只是为了乐趣而写*,但没想到会记录得如此完整却语言婉转自然。
在读过林语堂的《苏东坡传》后,我不仅更加了解了苏东坡,也对林语堂本人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原来我只是在课堂上学习过许多苏轼的*诗词,也仅仅听过一些有关他的佚事。
我心中已经赞叹,这真是文学大家。
望着书的封面,我想到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的思绪;我想到了“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的柔美;“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的豪情;我也想起了“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的景象…怀着满满的好奇心我读完了此书。
我知道了许多曾不知道的事,苏东坡是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人好朋友,是心肠慈悲的法官,是酿酒的实验者,是工程师…林语堂写道:
“人生在宇宙中之渺小,表现得正像中国的山水画。
在山水画里。
”尽管如此,苏轼的一生无疑是成功而值得我们借鉴的。
虽然苏东坡的一生坎坷不平,但得意之时还是比失意的时候多,怎能不自在逍遥呢?
认识林语堂也是在课堂上听说过其奇闻佚事,他以幽默的文笔出名。
但在《苏东坡传》中我却更看到了林语堂先生的专注与感性。
有人评论道,没有人能像林语堂一样把苏东坡分析得如此透彻。
我也十分赞同这点,对于一个自己崇敬而喜欢的人,每个人都会对其深入地了解,但能将之记录为文字并继续影响其他人为之动容的,少之又少。
林语堂读懂了苏东坡的朴实而高尚,读懂了苏东坡的固执而善良,亦读懂了苏东坡的真性情。
或许就是这样,林语堂对自己崇拜的人的描写中并没有用太过华丽的字词去堆砌,而只是朴素地完成了这部传记。
这样也的确和苏东坡的性格十分相符。
在读《苏东坡传》时,既能读出苏东坡那淡淡的味道,也能读出林语堂这淡淡的味道。
林语堂说过:
“我不是把书当小说写的。
”虽然他写的都是事实,但是那事实读来却并不乏味,通过合理的想象修饰,人物都活起来似的。
这些,也正是我们读者想要的。
读完《苏东坡传》,对两位文学大家,我都更加了解,更加喜欢了。
最朴实的作品就如不加修饰的大自然一般,丰富多彩。
阅读了林语堂《苏东坡传》后的读书笔记2
苏东坡,一位元气淋漓富有生机的会诗人。
他那样的人物,世间是独一无二的。
在一千年来,为什么中国历代的人都是那么喜欢这位大诗人,我一直不解,直到读了《苏东坡传》,才能稍微理解一些,不是那么透彻,也不是那么清晰明了。
但就是这么一些,冷我有了深深的感触。
苏东坡是一位多才多艺,生活多次多彩的人。
他是一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是百姓们的好朋友,是散文作家,是佛教徒,是士大夫,是饮酒成癖者,是心肠慈悲的法官,是月下的漫者,是诗人......这些还是永不足一勾画出苏东坡的全貌,也许到现在也没没有人能够完全了解他的人品品性。
苏东坡,他是一个多才多艺的天才。
政治上的钩心斗角与厉害谋算,与苏东坡格格不入,他反而好像是和弗兰西斯.培根相反的人。
他的诗词*,或一时有感而发,或随兴而为之。
但都是真性自然流露,顺乎天性,刚猛激烈,正如他所说的“陈春鸟秋虫之声”。
虽然他一直卷在政治的旋涡当中,但他却觉月吟诗作赋,独处于政治之上。
但他有体恤民众,为百姓做好事。
书中有一回这樟写道,苏东坡现在自己衣食足堪自给,心满意足。
他今日之使我们感到亲切自然之处,是那一片仁爱心。
当年在他所住的地方溺死初生婴儿的野蛮风俗,最使他痛心,所以他立刻提笔给本地太守写了一封信,请朋友带信亲身去见太守。
由此可见,苏东坡他是一个有仁爱,体恤民众的人。
事后,苏东坡自己还成立了一个救儿会,为乡村贫苦的孕妇提供帮助。
苏东坡说,如果一年能够救一百个婴儿,该是心头一大喜事。
而且他自行每年捐出十缗钱。
他行的才是最上等的佛义。
这本书记载的是一个诗人、画家与老百姓之挚友的事迹。
他感受敏锐、思想透彻、写作优美、作为勇敢,绝不为本身利益而动摇,也是不因俗见而改变。
所以,苏东坡过的快乐,无所畏惧,像一阵清风度过了一生,不无缘故。
阅读了林语堂《苏东坡传》后的读书笔记3
自从接触语文,苏轼这个名字就在小学课本中屡次出现。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时期著名的书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他的诗、文、书、画在宋代登峰造极,但仕途上却屡遭迫害贬官。
公元11__年,苏轼病逝与常州,享年65岁。
但是仅课本对苏轼的介绍,往往不多。
于是,我翻开林语堂先生写的《苏东坡传》,认真读起来。
这本书介绍了苏轼坎坷曲折的一生,展现了一个性格鲜明、多才多艺、形象饱满、和蔼可亲的一代文豪形象。
读罢此书,我对苏轼一生印象最深的有三点。
第一点
苏轼从小刻苦努力学习,不断攀登艺术顶峰,取得巨大成就,这还得从他小时候说起。
苏轼从小受到良好教育。
六岁入学后,每天回家,都要把课本上的古诗词抄在笔记本上。
这不仅让他记得更加牢固,还可以练习书法,这为他后来的成就奠定了基础。
从这件事中,我明白了:
只有像苏轼那样从小勤奋刻苦学习,才能取得巨大成就。
第二点
苏轼在人生遭遇重大转折时,依然乐观面对。
在苏轼被流放之前,是杭州太守这样一位大官。
可是天有不苏东坡传读后感测风云,宋哲宗听信小人谗言,将苏轼一贬再贬,不断流放。
仕途上接连挫折,使他生活极其艰苦。
但他从不怨天尤人,依然乐观如故。
因为乐观,他纵情山水,而且完成了《易经》《尚书》《论语》的注解,写出至今脍炙人口的佳句。
我在佩服苏轼的同时,也反省了自己。
从前,我在学习上,生活上遇到一些小困难、小挫折,就只知道抱怨、逃避,一心只想打退堂鼓。
如果是我面对如此逆境,就容易悲欢失望,丧失坚定的信念。
所以从现在起,我向苏轼学习,像他那样做个乐观向上的人!
第三点
苏轼始终做到心系百姓,关心百姓疾苦。
苏轼担任杭州太守时,他发现,杭州人口虽多,却无一家公立医院,导致一些病人还没来得及治疗就一命呜呼了。
苏轼为了让跟多病人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家公立医院——安乐坊
阅读了林语堂《苏东坡传》后的读书笔记4
自从读了林语堂先生写的《苏东坡传》后,我才发现,世界上竟有如此豁达之人,而他便是苏东坡。
苏东坡一生都在被贬,可是我们总能在他的诗中找到一些乐观的诗句,比如《记承天寺夜游》一文中的“月色入户”,门都破旧的连月光都透进来了,可是苏东坡接下来又写了一句“欣然起行”。
他真的是一位乐天到无可救药的人,连我也佩服的五体投地。
世上像这样的乐天派不多了,所以这也是苏东坡在历史长河中永远那么光彩夺目的原因之一。
所以读完了《苏东坡传》,看完了苏轼的一生,我学到了两个字:
乐观。
苏家出了三个才子,称为“三苏”:
苏洵、长子苏轼、次子苏辙。
所以说“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
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
我欣赏苏东坡不仅仅因为他乐观,还因为他是一位正直的诗人,他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使人瘦,无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亡俗不可医。
”由此可见,他很注重人品。
当我们学苏东坡他写的《记承天寺夜游》时,为“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中的“闲人”找了几个合适的谐音词:
贤人、嫌人、涎人、娴人和衔人。
苏东坡虽然仕途历尽艰辛,但也很会生活,做了一手好菜,例如:
东坡肉等等。
而且他的生活有趣,写*也是文思泉涌,所以我们说失意的人有一个诗意的人生。
苏东坡后来归隐于田园了,他开始在东坡一片田地里工作,自称“东坡居士”,所以我们才会叫他苏东坡。
他变成了普通的农夫,真正开始务农了。
林语堂先生与谢老师最喜爱的诗人便是苏东坡了,现在我知道为什么了,因为苏东坡的与众不同。
当我们去阅读他的诗作时,没有苦涩的苦瓜汁,而是甜在心头的通达乐观。
他真的是一位优秀的诗人!
我要向苏东坡学习,他心静如水、胸无尘俗,而又光明磊落、恬淡闲适,而且拥有乐观豁达的胸怀,真的是一朵名副其实的上帝的最美花儿,没有缺点,如此灿烂的屹立在文学史上的高峰!
阅读了林语堂《苏东坡传》后的读书笔记5
印象中的苏东坡是个豪爽,豁达而又不失儒雅的文人,他在历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荣光印记,直到现在,人们还铭记着她,我曾去过他的家乡眉山,眉山很多的地名都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不得不说,他是如此耀眼。
可是或许我对他的了解还是太局限了,只停留在这些表面的印象上,最近读了《苏东坡传》才知道人们爱他,爱的是他的真诚。
他有抱负,赤壁之下他叹大江东去,贬谪江城时他期盼“西北望,射天狼”,他希望与周瑜一较高下,幻想有孙权的勇猛,即使是君王也不支持他,他也敢于在朝政上多次与王安石辩论,以致多次贬谪,可是这一点从来没变。
他有仁义,他花了毕生的积蓄买了幢房子,而在遇见一位因为儿子好赌而失去了房子的老婆婆,又得知自己买下的就是老婆婆的房子时二话不说把房子送还了回去;他在扬州视察,发现百姓流离失所,写了封信给太后,细论处理的办法,提出:
“以天下言之,常有二十余万虎狼散在民间,百姓何由安生?
朝廷仁政何由得成乎?
,提出:
“以天下言之,常有二十余万虎狼散在民间,百姓何由安生?
朝廷仁政何由得成乎?
”终于在他的不懈努力下,苏东坡所催请各点,朝廷正式颁布施行;他一生多次被贬谪,其中对他迫害最深的莫过于章敦这个人,等到苏东坡终于得以北归,章敦被贬岭南,原以为他会报复章敦,章敦的儿子也这样想,连夜写信给东坡,信中期期艾艾的向东坡求情,可在东坡的回信中,不仅把章敦当作朋友,还因听说章敦重病把各种养生的方法告诉章敦的儿子,而章敦儿子不知道的是,此时东坡也是身患重病,不久即将离世,在重病时能这么坦诚的回信,这般胸襟仁义,在几千年的传统文人也中鲜少见到。
他有真诚,苏东坡把人人当好人,还好有他的妻子王弗照管他。
苏东坡做了官以后家里边经常来朋友拜访他。
王弗就经常躲在这个屏风后边儿细细地听。
有一天一个来访者走了,王弗从这个屏风后面出来就跟他说:
“你费那么多功夫跟他说话干什么?
他只是留心听你要说什么,好说话迎合你的意思。
”这件事情不仅表现出苏东坡妻子的智慧精明,同时也表现出他自己待人接物方面的“不成熟”。
这方面苏东坡或许永远也无法成熟起来,因为那正是他人格中真诚善良的一面,无法改变。
他有乐观,苏东坡被贬谪到中国本土之外的琼崖海岛,当地无医无药,他告诉朋友说:
“每念京城无数人丧生于医师之手,予颇自庆幸。
”当他被贬官黄州时,朝云生了—个儿子让他题诗,他嬉戏道:
“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生,惟愿孩子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这就是真实的他,现在觉得苏东坡是那么可敬,他少了分文人的傲气,却多了分为人臣的傲骨,少了分虚浮,多了分坦诚,不自暴自弃,不屈服于命运,当然,也拥有着豁达的胸襟,正是他种种真性情的事情才会被世人崇敬了千年,正如《苏东坡传》所说:
“一提到苏东坡,在中国总会引起人亲切敬佩的微笑。
”我相信,即使再过千年,他也还是会这么耀眼。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苏东坡传 阅读 林语堂 东坡 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