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 北京市宣武区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 精.docx
- 文档编号:23789722
- 上传时间:2023-05-20
- 格式:DOCX
- 页数:11
- 大小:42.93KB
最新 北京市宣武区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 精.docx
《最新 北京市宣武区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 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 北京市宣武区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 精.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北京市宣武区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精
宣武区2018~2018年第一学期高三期中考试
历史试题
2018.11
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
本卷共30小题,每题1.5分,共45分。
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历史典故“烽火戏诸侯”讲述的是西周时期诸侯因义务所在,看见烽火,蜂拥而至勤王。
这一典故所反映的政治制度是
A.郡县制B.王位世袭制C.分封制D.宗法制
2.《左传》隐公十一年载:
“礼,经国家、定社稷,序人民,利后嗣者也”,而《礼记·礼运》中记载“坏国丧家亡人必失去其礼”。
夏商西周时期的“礼”主要指
A.礼仪B.社会秩序和制度
C.风俗D.贡赋
3.公元前594年,鲁国实行“初税亩”,规定不论“公田”、“私田”,一律按田亩实数收税。
这一税制改革
A.成就了鲁国的霸主地位B.加速了土地兼并的进程
C.促使土地所有制逐步发生变革D.促成了“重农抑商”政策的形成
4.先秦时期,中国经历了从刀耕火种的原始农业向精耕细作的个体农业的转变。
推动这个转变的因素有
①铁器牛耕的使用②城市商业的发展
③各国的变法运动④水利设施的兴修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
5.下列各项中,最能体现出商鞅变法性质的措施是
A.改变了“刑不上大夫”的传统B.什伍连坐
C.废除“世卿世禄制”D.废井田、开阡陌
6.主张“明主峭其法而严刑,威势之可以禁暴,而德厚不足以止乱”的思想家是
A.墨子B.韩非子C.孟子D.孙子
7.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继承了儒家“仁政”思想,这主要体现在
A.认为人君要爱护百姓,如果残暴,天将降灾祸于他
B.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C.认为天子受命于天,地位不可动摇
D.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8.北魏孝文帝推行“均田制”,促进了经济的迅速发展。
下列关于北魏“均田制”的表述,正确的是
A.它是一种封建地主阶级土地私有制
B.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C.起了限制豪强兼并、增加政府收入的作用
D.受田农民必须负担租庸调等义务
9.钱穆在《国史新论》中纵论汉唐宰相制度的差异时说:
“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代宰相是委员制。
最高议事机关称政事堂,一切政府法令,需用皇帝诏书名义颁布者,事先由政事堂开会决议,送进皇宫画一敕字,然后由政事堂盖印中书门下之章发下。
”这则材料说明
A.政事堂不掌握实际的权力B.皇帝权力被严格限制
C.机构设置重叠,官员冗滥D.宰相权力被分散削弱
10.关于科举制度在隋唐时期的作用,下列提法中不正确的是
A.削弱了皇权B.打破了门第限制
C.有利于选拔人才D.促进了文化教育的发展
11.王安石认为“公私常以困穷为患者,殆以理财未得其道”,下列变法措施中,与解决这一问题有关的是
①青苗法②募役法③将兵法④市易法
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
12.文学是现实的反映,各种文学形式的内容都具有浓郁的时代特色。
南宋的词体现的特点是
A.狂放炽烈,荡人心魄B.慷慨悲壮,低迷感伤
C.清新俊逸,刚健豪放D.笔法铺张,气势宏阔
13.明朝时期我国发展对外关系的条件不包括
A.农业、手工业的发达B.宋元以来航海技术的发达
C.明初国家统一,国力强盛D.民间对外国商品的向往
14.唐朝以前,宰相权力很大,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分散了相权,明朝废除丞相。
对这一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A.相权对皇权形成了有效制约B.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不断加强
C.导致地方割据势力逐渐增强D.君主的权力越来越得到强化
15.明代内阁与清代军机处的共同之处是
A.统领六部,处理各种政务
B.参与决策,并负责朝廷日常事务
C.参与机要政务,但没有决策权
D.负责各地的军事事务
16.下列说法中,体现明了清之际时代潮流的一项是
A.“工商皆本”
B.“严以治吏,宽以养民”
C.“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D.“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17.康熙帝亲征噶尔丹和组织雅克萨自卫反击战的相同作用是
A.打击了分裂势力B.巩固了国家统一
C.打击了殖民侵略D.加强了力量
18.清康乾时期,苏州帐房“散发丝径,给予机户,按绸匹计工资。
机户织成绸缎,送归帐房批售,小机户无甚资本,往往恃帐房为生。
”这说明
A.当时手工工场失去独立发展的条件
B.帐房就是手工工场主的财务管理机构
C.商人进入入生产领域
D.帐房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19.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主要特点是
A.政府是科学研究的组织者B.重视发展实用技术
C.普遍重视科学实验D.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
20.从唐代传奇的兴起到明清小说的繁荣,反映了
A.封建政治的清明B.商业和城市的繁荣
C.各民族文化的交融D.农耕经济的衰退
21.史学家郝延平在《守旧与革新》一文中谈到:
“中国对西方的称呼由(19世纪)60年代的“夷务”,到70、80年代改称“洋务”和“西学”为主”。
该变化反映了
A.中国人由仇视西方到崇拜西方B.由中国中心到西方中心的变化
C.中国人对西方认识的逐步深入D.对西方外交政策由对抗到缓和
22.有记载说:
“向之所以鄙为夷务而谓之曰形下者,今变言曰:
西人尚知本春秋大义以立公法。
朝野交哄,皆以通达洋务为能事。
”这一历史现象说明了
A.“师夷长技”开始从观念走向实践
B.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人对西方的鄙视
C.清政府的统治政策发生根本变化
D.兴办洋务成为当时社会的主流
23.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工业化发展所产生的积极影响是
A.形成了完整的工业体系B.形成了近代的工业管理模式
C.引进了近代的生产技术D.阻止了外国工业品的倾销
24.甲午中日战争以后,中国出现了兴办近代民族工业的热潮。
其原因是
A.西方科技的传播B.清政府放宽了限制
C.改良思想的推动D.重商思潮的影响
25.李鸿章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重要人物,对李鸿章的评价众说纷纭;其中“中国近代化第一人”、“宰相合肥天下瘦”的评价,适用的历史活动是
A.兴办洋务企业B.镇压太平军
C.签订《马关条约》D.签订《辛丑条约》
26.19世纪末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所产生的社会影响是
A.为戊戌变法的产生提供了社会条件B.严重威胁着清政府的统治
C.为清政府增加了大量的财政收入D.经济结构开始发生变化
27.19世纪末20世纪初决定中国社会历史发展方向的国内基本因素是
A.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B.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的舞台
C.帝国主义对中国的瓜分
D.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活动
28.在我国的根本大法中,第一次明确提出国家的“主权属于国民全体”是在
A.晚清政府时期B.南京临时政府时期
C.南京国民政府时期D.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时期
29.1897年,中国出现了两份白话报;1900年以后,白话报的数量开始急剧增加。
据统计,从1900年到1911年间,共出版了111种白话报。
和这一现象的有关的是
A.维新变法运动的深入开展
B.中华民国在南京建立
C.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传播
D.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30.鲁迅说,近代中国“简直是将几十世纪缩在一时:
自松油片以至电灯,自独轮车以至飞机,自标枪以至机关枪,……都摩肩挨背的存在”。
上述现象反映的了
A.中国传统风俗习惯根深蒂固
B.中国由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变
C.近代中国新旧风俗杂陈
D.西方文化对中国影响广泛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5分)
31.(12分)中央集权不断得到强化,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一个特点。
廷尉李斯议曰:
“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
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
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
置诸侯不便。
”
——《史记·秦始皇本纪》
(1)秦统一后,在采用什么制度对地方实行管辖的问题上引起了争论。
根据材料概括李斯的主张。
这种制度是怎样使中央集权得到加强的?
(4分)
(武帝时中大夫主父偃)说上曰:
“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
缓则骄奢易为淫乱;急则阻其强而合从以朔京师。
今以法割削,则逆节萌起……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
”
(2)汉初实行怎样的政治制度?
根据材料说明这种制度的后果。
(4分)
材料(元)世祖皇帝建元中统以来,始采取故老诸儒之言,考求前代之典,立朝廷而建官府,辅相者曰:
中书省……夫外郡县,其朝廷远者,则镇之以行中书省……
摘自《经世大典叙录·官制》
(3)材料表明元朝在地方行政设置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分)
(4)从秦汉到元的政治制度的变化中看出,中国古代地方制度变化的总趋势是怎样的?
(2分)
32.(14分)古代中国农业社会发达,创造了先进的农业文明,但在近代与工业文明的交流碰撞中发生了变化。
材料一“稳定小农”是封建王朝长治久安的良策,每一个新王朝建立时,对此尤为关注。
他们总是采取鼓励垦荒等政策,积极培植自耕农。
摘自叶显恩《明清徽州农村社会与佃仆制》
(1)在“稳定小农”的思想指导下,统治者采取了怎样的经济政策?
(2分)
材料二应有客户(佃户)原租系省庄田桑土舍宇,便赐逐户充为永业。
……即得为己业,比户欣然,于是葺屋植树,敢致功力。
摘自《旧五代史·周太祖纪》
材料三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
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
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
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当具。
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
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责者。
摘自晁错《论贵粟疏》
(2)概括材料二和材料三关于小农经济的观点。
(6分)
材料四上海开埠后,“洋布大行,价才当梭布(土布)三分之一。
吾村专以纺织为业,近闻已无纱可纺。
松、太布市,消减大半”。
从19世纪40年代开始,中国丝、茶的出口额迅速增长。
茶的出口由1843年的1300多万斤增加到1855午的8400万斤;丝的出口从1843年的1000多包增加到1855年的56000多包。
由于丝、茶等农产品的大量出口,一些地区的农民放弃粮食生产转而种桑植茶。
——摘编自李侃等《中国近代史》
(3)材料反映了怎样的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对中国经济结构的影响。
(6分)
33.(16分)鸦片战争以后,随着西方文化大量涌入中国,中国思想界也发生了变化。
魏源提出“善师四夷,能制四夷;不善师四夷者,外夷制之……窃其所长,夺其所恃”。
强调“乾尊坤卑,天地定位……是以君令臣必共,父命子必宗,夫唱妇必从”。
(1)根据材料概括魏源对待中西方文化的主要观点。
(4分)
“且法者,所以守地者也,今祖宗之地既不守,何有守于祖宗之法乎?
夫能使守祖宗之法,而不能守祖宗之地,与稍变祖宗之法,而能守祖宗之地,孰得孰失,孰重孰轻?
”
——引自康有为《上清帝第六书》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康有为的论点和论据各是什么?
(4分)材料中表现康有为保守一面的言论是(抄原文即可)。
(2分)
今者中国以千年专制之毒而不解,异种残之,外邦逼之,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殆不可以须臾缓。
而民生主义,欧美所虑积重难返者,中国独受病未深,而去之易。
《民报发刊词》
(3)民报被认为是20世纪中国发展方向的指引者。
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表达了怎样的思想?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思想提出的社会背景。
(6分)
34.(13分)阅读材料,回答
材料一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上海成为第一批开放的通商口岸之一。
材料二19世纪60年代,上海江南制造总局创办,70年代以后,轮船招商局、上海机器织布局等洋务企业的设立,1882年英国人立德尔开设的上海电光公司创立……1918年吴淞与崇明两地使用无线电通报。
——《上海档案》
材料三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社会风尚转变过程中,最明显的莫过于阅报风气的形成报纸比书籍在传播知识方面具有更大的时效性,……同一时期,上海居民生活日趋西化,住洋楼,着洋服,吃洋菜,乘洋轿,点洋灯,“莫不以洋为尚”,西洋话剧、电影、歌舞乃至赛马场、夜总会、舞厅等等进入城市日常生活。
——《近代文明演变轨迹》
(1)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早期上海城市近代化历程开始的原因。
(10分)
(2)如何看待早期上海的近代化历程?
(3分)
参考答案
1.C2.B3.C4.D5.D6.B7.A8.C9.D10.A11.D12.B13.D14.D
15.C16.A17.B18.C19.B20.B21.C22.A23.C24.B25.A
26.A27.A28.B29.C30.B
31.
(1)废分封制,行郡县制;郡守县令都由皇帝直接任命。
(4分)
(2)郡国并行。
削弱了中央集权。
(4分)
(3)实行行省制度。
(2分)
(4)中央集权不断得到加强。
32.
(1)重农抑商。
(2分)
(2)农民拥有一定的生活资料,具有生产积极性;经营规模小,辛苦工作(精耕细作);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差,容易破产;赋税沉重。
(8分)
(3)中国传统的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逐步沦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商品倾销市场和原料产地。
客观上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6分)
33.
(1)学习西方的技术,维护中国传统文化。
(4分)
(2)论点是救亡与变法。
论据是甲午战后,中国面临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
(4分)稍变祖宗之法。
(2分)
(3)三民主义。
《辛丑条约》签订后,中华民族的危机更加严重;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传入中国。
(6分)
34.
(1)原因:
上海是最早开放的通商口岸之一。
外资、洋务、民资企业相继在上海设立,工业(经济)基础较好。
报刊的发行和阅报风气形成,有利于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
近代企业使资产阶级、无产阶级产生和发展。
上海人思想观念变化,社会生活方式近代化。
(10分)
(2)西方的经济侵略有双重性,近代化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3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最新 北京市宣武区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 北京市 宣武区 届高三 上学 期中考试 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