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特讲稿10.docx
- 文档编号:23788853
- 上传时间:2023-05-20
- 格式:DOCX
- 页数:19
- 大小:154.86KB
中特讲稿10.docx
《中特讲稿10.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特讲稿10.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特讲稿10
总共四个方面,PPT中的文字不需要很多,除了定义概念之外,看着删减吧。
图片在制作PPT时,掺加在合适的内容中就好,当然可以另找合适的图片。
谢谢
第一方面,伦理道德定义及与当代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
定义:
道德作为社会意识形态是指调节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伦理,从本质而言,是关于人性、人伦关系及结构等问题的基本原则的概括。
伦理与道德是有着显著区别的两个概念,伦理范畴侧重于反映人伦关系以及维持人伦关系所必须遵循的规则,道德范畴侧重于反映道德活动或道德活动主体自身行为的应当;伦理是客观法,是他律的,道德是主观法,是自律的。
中国传统道德是以儒家的道德精神为主,西方伦理道德观则以个人主意为核心。
我国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以为人民服务作为公民道德建设的核心,集体主义是公民道德建设的原则。
什么是伦理问题?
追究下去什么是伦理?
黑格尔曾这样揭示伦理的哲学本性:
“伦理本性上是普遍的东西,这种出之于自然的关联(指家庭,引者注)本质上同样是一种精神,而且它只有作为精神本质时才是伦理的。
”简言之,“普遍的东西”(“普遍物”)是伦理之为伦理或伦理存在的基础,而“精神”则是达到伦理的主观条件。
伦理与道德作为建构个体与实体、个人与社会的同一性的意义世界的意识形态和人文智慧,具有精微但却深刻的哲学殊异和文明分工。
简单地说,伦理着力“人”与“伦”的关系,道德着力“人”与“理”的关系;伦理具有客观性与实在性;而道德具有主观性与个别性。
伦理与道德共生,是中西方文明的共同历史。
中国文明史上,儒家与道家是一对孪生儿。
《道德经》在《论语》之先,其标题已充分彰显了它的哲学旨趣和文化偏好,“道德”是它的主题和思想重心。
《道德经》中的“道”与“德”与后来乃至我们今天的道德有很大不同,它们更哲学,或者说主要是一个哲学范畴。
它说明,在文明的开端,道德首先被提出和重视,至少在系统的哲学理论中如此。
与之比较,孔子及其创立的儒家似乎更重视伦理。
儒家学说有两个基本概念:
礼与仁。
“礼”可以视为伦理,尤其是伦理实体的概念,而“仁”是道德尤其是道德主体的概念。
孔子根本目标是什么?
是构建一个“礼”的社会,还是“仁”的个体?
“克己复礼为仁。
一曰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
《孟子·滕文公上》的一段话最能代表儒家关于伦理与道德关系的理论,“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
圣人有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中观地考察,在儒家体系中,伦理与道德始终是一个生态,只是在历史发展中具有不同的话语形态和历史内涵。
在孔子是“礼”与“仁”,在孟子是“五伦四德”,董仲舒以后则是“三纲五常”。
用现代道德哲学的话语诠释,中国传统道德哲学总是在具体的伦理情境中建构道德的合理性与合法性,而不是诉诸西方式自由意志之类的抽象。
张岱年先生在《道德与文明》1992年第3期上发表文章,在总结传统道德规范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九个主要规范:
公忠、仁爱、诚信、廉耻、礼让、孝慈、勤俭、勇敢、刚直的“九德”。
国家教育委员会组织编写,罗国杰主编的《中国传统道德》的多卷本《规范卷》中把中国传统伦理道德规范分为四个大的部分:
第一部分是基本道德规范,有公忠、正义、仁爱、中和、孝慈、诚信、宽恕、谦敬、礼让、自强、持节、知耻、明智、勇毅、节制、廉洁、勤俭、爱物;
第二部分是职业道德规范,有政德、武德、士德、民德、商德、师德、艺德;
第三部分是家庭伦理规范,选取了三个最主要的方面,它们分别是关于亲子关系的规范,关于夫妻关系的规范,关于长幼关系的规范;
第四部分是文明礼仪规范,分别是尊老敬贤之礼,接人待物之礼,仪态言谈之礼,庆典婚丧之礼。
关系: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围绕社会主义现代化各项事业而开展的各种主题活动,包括社会主义的精神,广大人民群众的教育、文化素质以及人民群众的理想、道德观念、价值观念、人际关系等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体现。
社会进步必须以人类精神文明作为强有力的支撑,而精神文明建设更必须以公民道德素质的不断提高作为基石和底蕴。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在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的同时,切实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把法制建设与道德建设、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通过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使公民道德建设不断深化和拓展,在全社会逐步形成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在全社会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前进的人际关系。
”概括起来就是“一个核心、一个原则、五个基本要求、三个道德领域和一个总目标。
。
在公民道德建设中,要把握公民道德形成的特点和规律,大力加强基层公民道德教育,突出家庭、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的道德教育功能。
第二方面,为什么选择大学生这个群体?
马克斯·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曾对落后资本主义国家的道德状况作过这样的分析,“许多国家的资产阶级资本主义的发展程度,按西方的标准来看一直是落后的,但在靠赚钱以谋取私利方面使绝对不讲道德的做法普遍流行,却恰恰是那些国家一直具有的一个突出的特征。
”我们虽然是社会主义国家,但不容讳言的是,由于种种历史和现实的缘故,在当前经济生活中确实存在着“使不讲道德的做法普遍流行”的问题。
近几年来,大学生的伦理道德问题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随着媒体的介入,更使这一现象受到了普遍关注。
当代大学生的道德发展主流是积极向上的,这是毋庸置疑的。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他们接受新事物、新观念、新知识能力较强。
当代社会的变迁与进步对大学生的主体意识、民主科学精神、竞争创新精神、全球意识的培养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但大学生由于其本身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时期,尚未定型,具有不成熟性和可塑性特点,还由于大学生人生经历的局限性,个体理性选择能力和辨别善恶能力较弱,使得他们在伦理道德观的选择和取舍上易陷入误区。
面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旧体制转换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矛盾,面对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大学生思想道德方面也出现了许多问题。
第三方面,大学生面临的伦理道德问题表现在哪些方面?
蓝色字这一段相当于简介,下面会有比较详细的几个案例分析,
分为3.13.23.33.4这四个小块
3.1概述
一,社会公德失范
一些同学忽视了社会公德是要共同遵守这个原则,缺乏遵守社会公德的自觉性,并且认为其是可有可无,甚至是一种没必要的约束,限制了人们的自由。
例如有的大学生认为穿背心,拖鞋进教室是无所谓的;或者在公共场合(自习室、图书馆)男女之间的过分亲密行为时个人自由,不妨碍别人。
二,职业道德弱化
曾有过一项调查:
假设选择了不喜欢的职业。
结果显示,只有半数的大学生在选择了不喜欢的工作时能认真工作。
参与调查的大学生所表现出来的道德素质令人堪忧。
其次,许多大学生在组织观念,严格执行组织规章制度方面存在在明显的不足。
往往以自我为中心,过分地关心组织对个人的重视程度和各种待遇,而对组织的合理要求关心的较少。
所以他们经常单枪匹马,没有合作意识,听不进别人的意见,人际关系紧张。
三,家庭美德的滑坡
今天的大学生中,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
对于我们每个人而言,最大的恩情莫过于父母给了我们生命,是父母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把我们带到了这个世界,并养育我们成人。
但很普遍的一个现象就是,我们对家长的含辛茹苦的付出与关爱不理解。
有的甚至还因为一些小事抱怨父母,与父母吵架。
四,网络道德缺失
互联网具有很强的隐蔽性,难以有效地控制,加上大学生的责任感较弱,极易诱发内心的不良欲望。
在网络社会里,网络爱情充满了虚拟和诱惑。
互联网中频频出现的极具破坏力的黑客主体也大都是大学生。
1998年我国第一例“以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名逮捕的杨某就是国内一所著名高校的研究生。
五、学术不端
剽窃论文、专利,虚假数据等问题
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某篇硕士学位论文,与南京财经大学2006年一篇硕士学位论文惊人相似,两篇论文整体框架完全一样,除了把地点“江苏”两字替换成“山东”,被网友称为“史上最牛硕士论文抄袭事件”。
3.2大学生现实生活中的伦理道德问题
一、大学生与同学之间的伦理道德问题:
分类:
嫉妒,攀比,人身攻击,对他人不尊重、交往障碍,以自我为中心等
事例:
1、2004年,云南大学学生马加爵由于和室友打牌起争执,进而发生口角,杀害了4名同学。
该起由大学生造成的刑事案件所使用的残忍手段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2、2013年4月,上海复旦大学医学院研究生黄洋遭室友林森浩投毒致死,2014年2月18日上午在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宣判,被告人林森浩犯故意杀人罪被判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现状:
据有关调查显示,当前不少大学生经常感到交往困难、寂寞和孤独,少数大学生不能很好地与同学相处。
在大学生活中,难免会和同学或朋友发生矛盾和冲突,多数人选择了听之任之的态度。
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当今的90后大学生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除父母外,亲情观相对淡薄,性格上更显得孤僻。
这部分人,特别希望有群体的归属和依恋感,但由于他们的任性,愤怒时常常会伤害别人,即使是小事也会容易小事化大,情绪不稳定。
特别是进入大学后,发现自己身边的同学都非常优秀,于是就丧失了原先的优越感,从而与他人产生了一些隔阂和误解。
在过去的几年中,很多高校发生了多起学生寻短、打架斗殴的一系列核心事件,绝大多数起因都是同学冲突。
2009年信息时报对10所广州高校150名大学生进行心理现状抽样调查,发现同学之间能够达到相互了解的仅占一成,过半学生认为同学、室友关系很一般甚至很差,虽然每天生活在同一个环境下,但就想熟悉的陌生人一样。
比起初中生,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更为复杂,更为广泛,独立性更强,更具社会性。
由于学习、工作压力或性格不合等因素,大学生之间的情感变得异常冷漠,同学与同学之间的交流不都,使得校园生活这个关系网越来越脆弱。
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下,大学生的伦理道德问题就慢慢被折射出来。
无论是云南大学的马加爵事件还是复旦大学的投毒事件,此类以生命为代价的精英犯罪都发人深省,其中凸显了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需要哦我们从伦理道德的角度加以探索和解读。
相对于几千万名大学生群体来说,这或许可以被认为是一个个案,但是我们仍然不能不说这是一个严重的教训,是高校教育在某一方面机制能失调、制度规则调节失效的一个表征。
一个个血淋淋的事件让我们看到了当代大学生所面临的知行不一、漠视生命、良心失手的价值观难题。
面对大学生存在的诸多价值难题,我们在“知”之后,要不要去“行”?
在生命面前,我们是敬畏还是轻掷?
面对摇摇欲坠的良心,我们是托住还是视而不见?
这个看起来一目了然的问题,现实生活中的诸多案例也让我们犹豫着如何回答这些难题。
大学德育人文课堂完全可以宣称为学生的道德践履提供了某种理论上的合理性,但现实同时也使他们感到缺乏坚实的实践基石。
二、大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伦理道德问题:
分类:
伦理关系方面,师生间的权利和义务“位置”模糊、混乱;情感关系方面,师生间的地位和心灵“代沟”超宽、超深;师生之间情感淡漠化,关系陌生化、交往肤浅化、师生关系不和谐,缺少相互尊重和相互平等,上课玩手机
事例:
1、2014年6月,厦门大学博士生导师吴春明以指导论文为由,诱奸女大学生。
2014年10月14日,厦门大学决定给予吴春明开除党籍、撤销教师资格处分。
现状:
调查研究表明,近六成大学生上课每10分钟看一次手机,课堂玩手机成国际难题。
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和思想观念的日新月异,传统的师生关系不断地消解,且因高校扩招、“大课堂”教育模式、网络化交往、多元价值观的冲击以及市场经济带来的种种观念,师生之间从交往空间、时间、内容上以及深度上等产生种种“异化”现象,出现了情感淡化、关系陌生化、交往肤浅化等状况,师生之间缺失任性的和谐、人文的关怀和关心人、发展人、尊重人、开发人,实现师生双方、双向全面发展的人本因素。
无论是在伦理关系方面还是在情感关系方面,当代大学生的师生关系都已大不如从前。
现在的教学上基本上都是填鸭与被填鸭关系,教育上是老鼠和猫的关系,“越位”“缺位”“错位”问题异常严重。
三、大学生与父母之间的伦理道德问题:
分类:
叛逆,沟通障碍,年龄代沟、容易向父母发脾气
事例:
1、2012年8月:
女大学生开学要“苹果三件套”气哭母亲
2、2012年11月1日,南京大学一位心酸的父亲写给儿子的信
现状:
对于当今大部分的大学生来说,父母成为了发“月钱”的工具,他们只有在需要钱的时候才会给父母打电话。
而且某一官方调查显示,22%的大学生每次与父母通话的时间不超过5分钟,四成大学生不愿父母看自己的朋友圈。
在大学这一社会环境下,随着年龄和自我意识的增长,大学生的视野变得更加广阔、只是变得更加丰富,但同时与父母的情感交流变得青涩与稚气。
研究表明,大学生感受到父母的亲密和认同程度愈高,感受到父母的否定,侵犯自主权愈少,其亲子关系表现地越融洽和睦,反之亦然。
大学生对父母表露关于自己的学习,生活,交友等情况愈多,则表明其与父母的关系越亲近,反之愈疏远和冲突愈大。
四、大学生对其他的伦理道德问题:
分类:
快餐恋爱,多角恋爱,社会公德缺失,冷漠,缺乏宽容,盲目爱国,大学生同居现象,炫富,极端个人主义,考试舞弊,诚信危机、缺乏责任感
事例:
1、2014年,哈尔滨理工大学MBA考试舞弊案。
2、2014年9月,河北燕山大学一学生因情感纠纷捅死两人后自杀。
3、2014年7月,北体大学生租豪车毕业。
现状:
近年来,因大学生伦理道德失范造成的各类事件屡屡见诸于新闻媒体,大学生的犯罪率不断上升、婚恋观极其模糊与混乱、价值观和消费观的无所适从、诚信遭遇危机问题都越发严重。
大学生道德失范集中体现为大学生道德认识偏颇,道德情感冷漠,道德意志薄弱,道德信念缺失和道德行为无序化。
此五者在现实生活中的突出表现为:
过分推崇“实用主义”的价值观、片面认识社会;社会公德意识淡薄;恋爱观和性爱观的扭曲;网络道德失范现象严重。
3.3大学生学术道德问题
学术道德及失范的定义:
“学术道德”是指参与学术研究活动的主体,在学术研究活动中,遵循的正确处理各类关系的规范与原则的总称。
学术道德失范以学术道德为前提而存在,重点在于“失范”,“失范”一词最初由法国人杜尔克姆使用,意为一种无规范约束的状态。
“学术道德失范”可以定义为,从事学术研究的主体用不符合学术道德规范的手段来实现自己的学术目标。
学术道德失范的表现:
1.论文撰写中的抄袭剽窃。
论文抄袭剽窃是现今我国高校普遍存在的学术道德失范行为。
韦之将剽窃与抄袭定义为:
“抄袭是直接将他人学术研究成果的部分或者整体占为己有,剽窃则是间接占有他人的学术成果,两者是有区别的,但是都属于没有经过本人同意擅自使用他人观点、思想,且无法律依据。
”剽窃是指大量的或者整段照搬别人的论文内容,而抄袭是指对所引用的别人论文中的内容进行稍事修改但并没有改变别人的特有内容与中心思想就使用在自己的文章中。
在急于求成心理的支配下,部分高校研究生不愿自己动脑撰写论文,而是直接从他人已经成型的学术成果中截取部分放入到自己的作品中,有时甚至是不加修改完全照搬照抄,在文中亦不加任何注明,最终以自己的名义进行发表,或者也有研究生为了避免被发现抄袭剽窃他人作品,就将别人的观点转换成另外一种表达方式变为自己的论文内容,但并不更改主要思想,以达到获得奖励或学位的目的。
媒体上也不断出现高校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事件,例如,东北财经大学出现的“最牛抄袭事件”,某篇硕士毕业论文抄袭率达90%以上,除了作者姓名等自然情况不同,论文的其他部分几乎没有变过,再如,2008年,延边大学一毕业的说平时研究生的毕业论文被查出抄袭率超过20%。
2.伪造捏造实验数据和随意添参考文献。
实验数据的伪造捏造这一道德失范现象在理工科研究生中表现的较为突出。
理工科研究生论文撰写通常要通过反复多次的科学实验来获得准确、科学、真实的实验数据,在大量数据的论证支持下才能得出可靠的结论,同时尊重实验所获的真实数据与实验结果是科研学术工作者必须遵循的道德守则。
近年来,我国高校研究生在学术研究中伪造、捏造实验数据,伪造实验结果的事件频频出现,2007年7月,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位评定委员会曾发布一则消息,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一名已经取得博士学位的女博士,发表在化学学术界公认的权威学术期刊———《美国化学会志》上的论文中存在实验数据造假的行为。
中科院研究生院学位评定委员会认定这种行为严重违反了学术道德规范,因此决定撤销这名女博士的博士学位。
学术研究成果需要实验数据作为支撑,来佐证作者的观点,只有真实客观的数据才能反映出论文真正的价值和质量的好坏。
当然,真实的实验数据一般都需要经过长时间的调研、实验才能够获得,期间可能还会有无数次的失败,这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人力以及物力,有些论文作者受制于研究条件的限制,或者根本不愿意参加辛苦的调查研究工作,便采取随意捏造、伪造实验所需数据的手段,已达到顺利完成学术研究的目的。
与随意捏造实验数据相仿的行为便是在论文中随意添加参考文献。
多数高校对于研究生撰写论文通常有关于参考文献尤其是英文文献“量化”的规定,这一规定意在增加研究生的阅读量,开阔研究生的视野,同时提高撰写论文的质量。
在关于我国高校研究生学术道德的调查结果显示,近三成的学生表示给论文随意添加或编造改造参考文献的现象普遍存在,而对于是否阅读过这些参考文献,仅有二成学生表示完成了全部参考文献的阅读。
3.一稿多投。
一稿多投可以理解为一种高级抄袭,自我剽窃。
在网络化数字时代,一稿多投极易造成文章的重复发表,严重损坏出版期刊的名誉。
目前国内多数高校要求研究生在校学习期间不仅要完成规定的学分,亦在研究生毕业要求中增设了在一定级别的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的规定,这一规定本意在于在研究生撰写论文时增加其阅读量,拓宽视野以及提高研究生自身的学术研究能力与创新能力,但一些不正当的学术研究行为也由此激生。
针对此问题我国在2011年颁布了《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试行)》,规定中明确指出对于学术成果的发表,不应一次多发,如有例外需再次发表,应在出版时明确标示出上一次的出处。
在我国的《著作权法》中也明确规定一稿多投的行为是被禁止的,《著作权法》第三十二条规定:
“著作权人向报社、期刊社投稿的,自稿件发出之日起十五日内未收到报社通知决定刊登的,或者自稿件发出之日起三十日内未收到期刊社通知决定刊登的,可以将同一作品向其他报社、期刊社投稿。
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
4.用不正当的方式影响学术评价。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高校的大门已经敞开,研究生扩招、各学校之间交流学习以及毕业前的社会实践活动,使得社会上的一些风气进入学校,对研究生产生了一定程度上的影响,尤其是“市场法则”在学术评价中影响尤为突出。
学术成果的评价应该是经过评审者客观、公平的审查评价后得出的,但是评审者作为社会中的一份子,其带有社会属性,部分研究生就利用这一特点,采取不正当的手段已达到获取优秀评价的目的,最常见的就是利用亲疏关系和金钱诱惑。
学术评价虽然有相应的评价标准体系,但评审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变更评价尺度,改变评价结果,这就间接导致研究生有机可趁,学术道德失范行为发生,甚至愈演愈烈,同时也埋没了很多真正做学问的人才。
3.4大学生虚拟社会的伦理道德问题
人是文化的创造者,文化同样也塑造人类。
恩格斯曾经指出:
“我们当中的每一个人都或多或少地受着我们主要在其中活动的精神环境的影响”。
网络文化作为一种新兴事物,正在以它独特的魅力影响着各个领域的人们,其中,首当其冲的就是高校学生,这是与他们自身的特点紧密联系的。
大学生是接受新生事物较快的群体,他们对新生事物有更大的好奇心和更执著的追求。
但是,网络文化同其他事物一样,具有“双刃剑”性质,它在给大学生道德观念和行为产生积极影响的同时,其消极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
价值取向紊乱
在网络文化繁荣的背后,也存在泥沙俱下、鱼龙混杂的现象。
其中既有大量进步、健康、有益的信息,也有不少黄色流毒、暴力凶杀、虚假信息以及资产阶级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的内容。
面对这些信息,思想单纯、缺乏阅历和辨别力较弱的大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之下,极易受到网上信息的影响、迷惑,造成价值取向的紊乱。
网络文化的发展正如托夫勒在《权力的转移》中曾提醒道:
“世界己经离开了暴力与金钱控制的时代,而未来世界政治的魔方将控制在拥有信息强权人的手里,他们会使用手中掌握的网络控制权、信息发布权,利用英语这种强大的文化语言优势,达到暴力、金钱无法征服的目的。
”
社会责任淡化
由于网络的虚拟性、隐蔽性、匿名性,网络几乎成了人们宣泄的绝佳空间。
部分人不负责任的指责、谩骂,过度地批判现实,甚至仇视现实,长期迷恋于虚幻而“多彩”的网络世界,简单地否定了活生生的现实世界,导致了自己道德责任缺失,漠视现实世界的行为规范,从而引发违法犯罪。
某高校在调查“你认为在网上最应该具备哪些基本的道德品质”时,有66.1%的学生没有选择“诚实守信”,有55.3%的学生认为“网上聊天可以欺骗对方,但只能以保护自己的隐私为限”,甚至有13.2%的学生认为“网上聊天互相欺骗是很正常的”。
对于不文明语言,有22.4%的学生认为“网上可以使用,但是现实中不可以使用”,有10.6%的学生认为“网上和现实中都可以使用”。
有35.2%的学生不认为在网上复制、抄袭文章是不道德的行为,有16.1%的学生不认为在网上私自使用别人的帐号是不道德的。
道德人格分裂
传统社会在一定意义上是一个“熟人社会”,在这一“熟人社会”里,依靠熟人的监督,大学生的道德意识较为强烈,道德行为相对严谨。
但大学生自律意识较差,在网络世界里,网络行为数字化、虚拟化的特点,使图像、文字甚至人以数字的终端符号显现,由熟人的目光、舆论、情感等组成的道德防线很容易崩溃,日常生活中被压抑的人性中恶的一面,在这种无约束或低约束的状况下得到喧泄。
这在客观上容易导致大学生网上道德意识弱化并波及大学生现实生活中的道德行为。
网络文化的自由性与虚拟性使大学生个性得到极大的张扬,也使人的劣根性暴露无遗,传统伦理规范很难约束网络行为,从而导致人格异化趋势。
比如对“网络黑客”的认识,有人虽然认为这些黑客技术高超,具有个性,但知道这是违反道德与法律的行为。
大学生对于网络文化中存在的不道德现象在认识态度上总体来讲还是正确的,但在实际的网上交往中,又对自己降低标准,放松要求、眼高手低、轻视或忽视自身的网上交往伦理道德的践行,出现了思想和行为的严重分离,导致了某些大学生在网上交往中道德自律性下降,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从而形成多重人格。
道德情感冷漠
由于大学生在“电子世界”中,交往方式的发生了重大变革、人际关系得到了重建,导致现实中的人际情感的疏远,人际交往能力下降,新的人际障碍产生。
同时,由于网络文化的多元性、全球性导致部分大学生忽略了本民族的品质,弱化了自己的民族意识和民族情感。
网络文化的虚拟性导致大学生人际情感冷漠。
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的基本的心理和安全需要得到满足后,就要寻求爱与归属、尊重的需要满足,而这些需要的满足只能在与他人的社会交往中实现。
现在的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在成长的过程中缺乏完整的沟通方式,网络给人创造了一种虚拟的交友天地。
网络文化的虚拟性改变了人际交往的方式,使人际交往变成了“人机交往”。
青年学生在这种环境里体验着一种虚拟的情感,沉醉于一种虚拟的满足中。
利用“人机交往”替代现实的“人际交往”,以屏幕界面来回避现实矛盾,这便造成了青年人对于近距离沟通的疏远,忽视了近在咫尺的亲情和友情。
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网络也是如此,正如美国著名未来学家奈斯比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讲稿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