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专项训练题.docx
- 文档编号:23788851
- 上传时间:2023-05-20
- 格式:DOCX
- 页数:17
- 大小:316.94KB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专项训练题.docx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专项训练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专项训练题.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专项训练题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专项训练题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①伊拉克,这是一个战火和硝烟密布的国家,美国又一次轰炸结束以后,漫天的沙尘渐渐退去,蓝天和烈日出现在沙漠上空。
②哈伊是个伊拉克出租车司机,这天正开着他那辆破旧的黄色出租车在公路上行驶,道路的两边,处处可见车辆被炸毁的残骸,迎面不时开来坐满美国士兵的坦克车。
③哈伊一边开车,一边心里咒骂着:
“该死的战争!
”两天前,一颗导弹落在了他家门口的集市里,几乎毁灭了一切,幸运的是他活了下来。
于是他决定不再开出租车了,他盘算着等今天最后一趟生意做完,就和妻子孩子一起离开这个地方。
④哈伊转头看了看驾驶座上放的一张照片,相框的玻璃碎了,不过照片上,妻子和三个孩子的笑脸仍然让他感到欣慰,他自言自语地说:
“莎拉,孩子们,我爱你们,我们很快就能见面了,等我把最后一趟生意做完。
”
⑤不久,他到了一个检查站,路边停着不少坦克,不少荷枪实弹的美国兵站在道边。
一个美国兵伸手示意让他停车,哈伊定了定神,停下了车。
这几天,几乎没有什么平民的车辆从巴格达出来,所以现在路上除了坦克,就只有他一辆车了。
⑥几个美国士兵走上前,一个,两个,三个,四个,五个。
有一个为首的看了看这辆破车,弯下腰,问道:
“你从哪里来?
到哪里去?
”
⑦哈伊笑了笑,用不太流利的英语回答:
“长官,我从巴格达来,想离开这个地方,战争太危险了!
”说着话,他递给士兵一支香烟,并点上了火,问道:
“战争几时才能结束?
”“快了,我们的军队马上就能解放你们的首都。
”美国士兵深吸了一口烟,神情挺满意。
他看到了车里的相框,问,“那是你的妻子和孩子吗?
我也有两个孩子,和他们差不多年纪。
”
⑧哈伊看了看那美国士兵,仍然微笑地回答说:
“是啊,他们是我最牵挂的人,不久前就离开这里了,我这就去看他们,不再回来了,战争年代开出租车太危险,我不想干了。
”
⑨那个美国士兵大概是很久都没遇上对他笑的伊拉克居民了,所以他的心情不错,靠在车窗上,对哈伊说:
“等我们推翻了你们的独裁者,你就可以回来放心地开车了。
”
⑩“也许吧,不过我得去看我的妻儿了,有兴趣去我的家吗?
我妻子会为你们做好吃的。
一起去吧,最后一趟生意,不收你们的钱。
”
⑪士兵摇摇头,说:
“我们有任务在身,去不了了,代我向你的妻儿问好吧。
”他忽然想起什么,问,“对了,南方都是战场,你要到哪里去见你的妻子呢?
”
⑫哈伊依旧微笑着,拿起了那个破碎的相框,在照片上吻了一下,然后转过头来,看着那个士兵,一字一句地说道:
“天--堂!
”
⑬哈伊最后能看到的,是那个士兵因为恐惧而扭曲的表情,还有从指尖滑落的烟头。
然后,哈伊按下了引爆炸药的按钮。
这是他对于侵略者所能做的最后一次战争。
1.文章第③节中加点的“最后一趟生意”指什么?
2.文章三次写哈伊的笑,第一次和第三次的笑,内涵有何不同?
3.请选出下列选项对文章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第①节中“美国又一次轰炸结束以后,漫天的沙尘渐渐退去,蓝天和烈日出现在沙漠上空。
”这一句是环境描写,沙尘渐渐退去,说明战争快要结束了,蓝天和烈日的出现,侧面表明哈伊内心的澄澈与温暖,因为他很幸运,他在战争中活了下来。
B.第②节中“道路的两边,处处可见车辆被炸毁的残骸”这句中,可看出战争是残酷的,它的毁坏力极强。
C.第⑦节中“‘快了,我们的军队马上就能解放你们的首都。
’美国士兵深吸了一口烟,神情挺满意。
”这句话通过对美国兵的语言、动作和神态描写,一方面写出了美国兵的自豪、骄傲,同时也表现了侵略者的恬不知耻
D.第⑬节中“哈伊最后能看到的,是那个士兵因为恐惧而扭曲的表情,还有从指尖滑落的烟头。
”“恐惧而扭曲”这一神态描写,表明那个美国士兵已明白哈伊的真正用意,以及他接下来可能会做的事。
阅读下面一篇议论文。
同执着前行
①漫漫人生路,我们会遇到各种考验、各种磨难,而获得成功和实现梦想需要我们的坚持,坚定梦想,同执着前行,照亮前方的路。
②同执着前行,照亮求学之路。
学习是一个持续坚持的过程,“活到老学到老”,学习需要坚持和耐心。
谢觉哉云:
“万事从来贵有恒。
”明初文学家宋濂为了学习知识,不顾路途的遥远,去百里之外的地方向前辈请教。
烈日挡不住他,风雨阻止不了他,斥责打骂也无法使他退却。
他心中只想着学习,执着干对知识的渴求,便感觉不到什么是苦什么是累。
漫漫求学路,宋濂在艰苦的条件下,勤奋学习,孜孜不倦,最终成为明代著名的大学士。
③同执着前行,照亮事业成功之路。
凡成大器者,必有志。
只有心中有梦想,为了梦想执着前行,才会站得更高看得更远。
巴尔扎克曾说:
“经历磨难,而仍旧坚持下去,才是奋斗者的本色。
”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的作者司马迁,继承父亲遗志:
“余死,汝必为太史;为太史,无忘吾所欲论著矣。
”他潜心修史,遭受宫刑之辱后也不改其志,忍辱负重,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翻阅着前人记载的史料,“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将其整理成生动活泼的文字。
十三载春秋,桌上的灯花燃了又落,落了又燃,若没有他的执着坚持,怎会有《史记》两千余年经久不衰的传奇?
④然而,仍有许多人在经历磨难考验时不能够执着前行,荷兰画家梵·高,其在世时没有人理解他的作品,懂他的艺术。
在世人的冷眼嘲讽下,他没有执着投入艺术创作,而是选择用自杀的方式来结束自己的生命。
假若他能向着自己的艺术执着前行,他将会给世人留下更多更好的作品。
可是他没有这样做,他放弃了执着,留给后人,也留给自己一个永远的遗憾。
⑤人生最遗憾的,莫过于轻易地放弃了不该放弃的,固执地坚持了不该坚持的。
那么,这放弃与坚持之间,我们该如何抉择呢?
我想每个人可能都有自己的一套标准,但我们应该看到在各个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人们,无不是在求索路上不畏艰辛执着前行的勇士。
他们的成功告诉我们:
只有克服一切阻力,与执着同行,才能在前进的路上勇往直前,一路高歌。
⑤让我们沿着成功者的足迹前行,向成功的大门迈进!
4.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选文的中心论点。
5.选文第②段画线句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
有什么作用?
6.简要分析选文第③④段的论证思路。
阅读《盲道上的爱》,回答下题
①上班的时候,我看见同事方老师正一辆辆地搬走停放在学校门口人行道上的自行车。
我就走过去,和她一道搬。
②我说:
“车子放得这么乱,的确有碍观瞻。
”她冲我笑了笑,说:
“那是次要的,主要是这些车子侵占了盲道。
”我不好意思地红了脸,说:
“您瞧我,多无知。
”
③方老师说,其实,我也是从无知过来的。
两年前,我女儿视力急剧下降,到医院一检查,医生说她视网膜出了问题,并让我做好充足的心理准备。
我没听懂,问为啥要做充足的心理准备。
医生说,你女儿有可能失明。
我听了差点昏过去。
我央求医生说,我女儿才二十岁啊,没了眼睛怎么行!
医生啊,求求你,把我的眼睛取出来给我女儿吧。
那一段时间,我暗暗地为自己的这个决定做好了充足的准备。
为了让自己适应失明以后的生活,家中无人时,我就开始闲着眼睛拖地抹桌,洗衣做饭。
每天下班后,我就闭上眼睛沿着盲道往家走。
那盲道,也就两砖宽,砖上有八道杠。
一开始,我走得磕磕绊绊,脚说什么也踩不准那两块砖。
在回家的路上,石头绊倒过我,车子碰到过我,我多想睁开眼睛瞅瞅呀,可一想到有一天我将彻底地生活在黑暗里,我就硬是不叫自己睁眼。
到后来,我在盲道上走熟了,脚竞认得了那八道杠。
我真高兴,自己终于可以做个百分之百的盲人了。
也就在这个时候,我女儿的眼病居然奇迹般地好了。
有天晚上,我们一家人在街上散步,我让女儿解下她的围巾蒙住我的眼睛,我要给他们父女俩表演一回走盲道。
结果,我一直顺利地走到了家门前。
解开围巾,我看见走在后面的丈夫和女儿都哭成了泪人儿——你说,在这一条条盲道上,该发生过多少叫人流泪动心的故事啊!
要是这条人间最苦的道连起码的畅通都不能保证,那不是咱明眼人的耻辱吗!
④带着方老师讲述的故事,我开始深情地关注那条“人间最苦的道”,国内的,国外的,江南的,塞北的……
⑤我向每一条畅通的盲道问好,我弯腰捡起盲道上碍脚的石子。
有时候,我一个人走路,我就跟自己说:
喂,闭上眼睛,你也试着走一回盲道吧。
尽管我的脚不认得那八道杠,但是,那硌脚的感觉那样真切地瞬间从足底传到了心间。
我明白,有一种挂念已深深地嵌入了我的生命。
痛与爱纠结着,压迫我的心房。
促我身体力行。
⑥让那条窄路宽心地延伸吧,我替他们谢谢你。
(选文有改动)
7.写出第②段中加线词语“无知”在文中的含义。
8.医生为什么要让方老师做好“充足的心理准备”?
方老师自己做的“决定”和“准备”又是什么?
9.方老师表演完走盲道后,她的丈夫和女儿为什么都哭成了泪人儿?
10.文章第⑤段画线句“痛与爱纠结着,压迫我的心房,促我身体力行”应该如何理解?
11.本文的标题是“盲道上的爱”,读完全文后,请你说说标题中的“爱”主要指哪两种爱。
用爱倾听
方冠晴
那段日子,我被楼上楼下的住户折磨得快疯掉了。
我家住二楼。
住我楼下的,是一对下岗夫妇。
为了生活,这对夫妇买了一辆破旧的三轮摩托车,每天出去载客,深更半夜才回来。
那辆摩托车破旧得像严重的哮喘病人,“突突突”的响声像哮喘病人的咳嗽,不但巨大,而且让人揪心般的难受。
每晚,我躺在床上,刚有一点睡意的时候,那辆摩托车就拼命“咳嗽”着回来了,声音攀上楼来,钻进窗内,搅得我睡意全消。
我楼上的那家住户,不知怎么心血来潮,给女儿买了一支箫。
每天天刚麻麻亮,他就逼着女儿练习。
那声音呜呜咽咽,毫不连贯,毫无乐感,听在耳里,像鬼哭狼嚎。
我每晚被楼下摩托车的“咳嗽”搅得没有睡意,早晨又早早地被楼上的箫声“哭”醒,弄得我精神不振,心情烦躁。
我想,应该好好与楼上楼下的住户谈一谈。
但临到他们的门口,我又犹豫了,谈什么呢?
让他们不要再发出噪音?
可楼下的那个住户,破摩托车就是他们的饭碗;楼上的那个住户,箫声就是家长对孩子的希望。
难道我要他们放弃饭碗放弃希望?
我不忍开口,他们也不会答应。
几经考虑,我决定搬家,搬到一个清静的地方去居住,那样有利于我的写作,也有利于我的健康。
我找到一位朋友,诉说了我的苦衷,叫他帮我物色好的住所。
朋友笑眯眯的听着,然后问我:
“你觉得我居住的环境怎么样?
”我说:
“就是觉得你这里清静,所以叫你帮我找住的地方。
”朋友得意的点点头,说:
“好吧,你先在我家里坐一个小时,感受一下。
”
一个小时后,隔壁的阳台上传来一种含糊不清的类似于说话的声音,像原始部落的人用特殊的声音在喊叫,声音刺耳而使人不明所以,让人听了格外不舒服。
我问朋友这是什么声音。
朋友说:
“一个9岁的男孩,在学说话。
你仔细听听,他说的是什么?
”我侧耳倾听,那男孩无疑在重复一句话,但我怎么听都听不明白他在说什么。
我猜测说:
“他好像在说,羊刚仆倒在地。
”朋友哈哈大笑,说:
“你错了。
他是说阳光普照大地。
”说着话,他拉开了通往阳台的门,以使那孩子的声音更大一些。
这时我听到,有一位妇女,在不断地纠正那个男孩。
妇女说的,正是“阳光普照大地”。
但无论妇女怎么纠正,那男孩说的,仍是“羊刚仆倒在地”。
朋友见我一脸诧异,便解释说:
“这孩子是个弃儿,一出生就又聋又哑,所以他的生身父母抛弃了他。
是我的邻居将他捡了回来,不但抚养他,而且到处求医问药为他治疗。
从他4岁开始,我的邻居就开始锲而不舍地坚持每天教他说话,到他5岁的时候,有一天,他居然开口叫妈妈了,虽然声音那么模糊,但我们都听清了。
我的邻居当时就激动得哭了,我们在场的许多人都热泪盈眶。
我的邻居含辛茹苦这么多年,终于让这孩子开口说话了,这怎么不让人激动?
你听这孩子的声音,很刺耳,很不舒服,那是因为你是用耳朵在听。
而我们听这孩子的声音,很动听,很欣慰,那是因为,我们是用爱在听。
这世间的许多声音,有动听的,有刺耳的,有美妙的,有聒噪的,这些声音全部入耳,可以让你觉得是一种享受,也可以让你觉得是一种折磨。
但如果用爱去听,这世界上,就只有一种声音,那就是,美妙与和谐,让人觉得欣喜和欣慰。
”
我打消了搬家的念头。
奇怪的是,再听楼下摩托车的轰鸣,我没觉得刺耳,而是觉得欣慰,这对下岗夫妇今天又有生意了,又有收入了,我为他们感到高兴。
而再听楼上的箫声,我也能听到小女孩的进步。
上帝给了我们耳朵,是让我们能听得到世间所有纷杂的声音;人类给了自己爱心,是让我们将所有纷杂的声音,转换成美妙动听的音乐。
想享受美妙的音乐,就要学会用爱倾听。
(摘自《做人与处世》)
12.阅读全文,说出“我”倾听到的“美妙音乐”的具体内容?
怎样才能做到用爱心去倾听?
13.联系上下文,说出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或作用。
(1)我找到一位朋友,诉说了我的苦衷,叫他帮我物色好的住所。
含义:
(2)声音攀上楼来,钻进窗内,搅得我睡意全消。
作用:
14.如果楼下传来的是搓麻将的聒噪声,楼上传来的是打骂孩子的刺耳声,该怎样正确理解文中画线的句子?
15.“我”楼上的那家住户为什么在“每天天刚麻麻亮”时就逼女儿练习吹箫?
请就生活中的类似现象谈谈你的看法。
16.研读上文中朋友的邻居教小男孩说话的有关内容和下面两则材料,你认为小男孩最终能不能学会与人正常交谈,为什么?
材料一:
海伦·凯勒原先失明,“整天处于黑暗世界之中,感到很痛苦,对任何事物都不感兴趣,缺少强烈的爱”。
莎利文老师将手语字母按入凯勒掌心,教她各种物件的名称,将她手指放在自己喉头,听其振动说话。
在莎利文老师持之以恒的爱心教育下,海伦终于成为一位作家和教育家。
(选自初中语文课本第一册)
材料二:
丹是一位失聪孩子,据著名耳科专家杰夫瑞医生诊断,他恐怕是属于永远都无法恢复的失聪者。
但富有爱心的露茜修女并没有放弃,坚持让他去听睡莲开放的声音。
有一天,当太阳升起的时候,丹终于听到了睡莲花瓣开时的“叭”、“叭”声。
(选自《知音.海外版》)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只想让您听听我的心跳
这些年来,一直有一个影子在我脑海里,既模糊又特别清晰。
在大学毕业之际,我要去揭开这个谜底,完成这个埋藏了十年的心愿。
19号,我选了这个时间启程,因为19号是一个特别的日子,一个我最喜欢最期待的日子。
火车驶向春城的黄花小镇,窗外不时闪过的景象,陌生而又熟悉。
我小心地抱着书包,紧贴在胸口,那里面,装着我十年的秘密。
我仿佛感觉到自己的心跳,是期盼?
是激动?
或者,两者都有吧。
下午3点,火车终于到达了我在地图上千百次查看过的黄花小站。
当踏上这片土地的时候,我感觉到心跳竟是如此的强烈!
有些印象,毫无由来,却异常清晰。
我在小镇一个僻静的角落里找到了“黄花邮局”。
此时的心,竟然那样宁静。
我静静地走过去,推开那扇玻璃门。
这个样子,原来就是这个样子!
站在大厅,我有点手足无措。
保安走过来,问我需要什么帮助,我不知所以地点点头,也不知怎么的便坐在了靠门口的座位,因为我要等一个很重要的人。
3点半,3点40.3点45……我不断地看时间,终于,到了北京时间4点整,大厅的时钟滴答滴答,整点报时。
我的心紧张起来。
我不由自主地站起来,盯着门口,盯着进来的每一个人。
一对老夫妇,脊背佝偻,步履蹒跚,彼此搀扶,径直往窗口走去。
“还是照以前一样,把钱寄到这个地址。
”老人说。
旁边的老妇人一定是他的妻子,紧紧靠着他,也使劲地在点头。
服务员点点头,迅速地敲打键盘,看得出,她一定为这对夫妇重复过很多次这项工作。
我悄悄走过去,清楚地看见,那上面的名字正如自己所料。
是他俩,就是他俩!
十年累积的情感再也无处藏匿,我的心几乎要跳出来,我好不容易忍住眼泪,终于说出准备了千万次的话语:
“父亲,母亲,我就是您10年来一直资助的那个孤儿。
”
10年前,因为一次车祸,我必须做心脏移植手术,而与此同时,在春城,有一个女孩也遭遇了一场车祸,可惜,她没有我幸运,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但我后来才知道,其实她并没有离去,因为她的父母同意把她的心脏移植到我身上。
不仅如此,得知我的父母在车祸中罹难,10年来,他们每个月都会寄一笔生活费给我。
从邮局查询得知,就是在这里,日期是19号,时间是下午4点。
当我终于走向独立,大学毕业,被一家大型企业录用的时候,我要完成感恩的心愿。
我终于来到了这里,看到了魂牵梦绕的一切。
我小心地从书包里取出两串项链,每串项链都用60颗纸折的小红星串成。
120个红星,代表着3650个感恩的日子,代表着3650个思念的心情……
我把项链恭敬地挂在两位老人的胸前。
项链渐渐变成了两颗闪闪发光的红心,我分明看到红色的光辉照亮了周围的一切,我分明听到我的心和这两颗红心一齐跳动,我分明感觉到老人的爱已将我包围。
老人紧紧地把我搂在怀里,说:
“我的孩子啊,你怎么来啦!
”我泪如泉涌,泣不成声。
父亲,母亲,我过来,只想让您听听我的心跳……
(选自《读者》2013年第11期,有改动)
17.阅读文章,填写下表。
时间
情节
结果
10年前
①
“我”活了下来
②
老夫妇寄生活费给“我”
“我”读完大学
下午4点
③
④
18.文中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19.本文标题“只想让您听听我的心跳”有何含义?
20.请结合全文,谈谈你对文章主题的理解和感悟。
阅读下面现代文,回答问题
雨中片段
①放学后,女儿没有地方可去,又担心我接不着她,便跑到我必经的路口去会我。
②天气有些阴冷,下着小雨,女儿光着脑袋,一动不动地站在雨中等着我的出现。
我看到她时,她已由一只活泼的小鸟变成了落汤鸡。
③本想责怪她为什么不躲到一边避避雨,但看到她那个样子,我什么也说不出来。
女儿毕竟只有七岁,我能想得出那一刻她内心的焦急,一是担心我接不着她,二是怕街头来来往往的人群档住视线,望不着我。
现在又有几人能执着地站在一场雨中,一动不动地等他要等的人?
何况女儿看到我的时候,不仅没有埋怨这恼人的雨,反而喜出望外地扑向我,一个劲地喊着:
“妈妈,我终于看到你了!
”女儿这个样子,使我想到自己多年未淋过一场雨,甚至也多年没有见过一个人被雨淋到淋漓尽致的情景了。
④雨,曾经给了我许多美好的回忆。
⑤儿时的雨,来不及想象,来不及躲避,说来就来了。
放学时,我们经常护抱着书包拼命往家赶,夹着嘻嘻哈哈的追闹声,全然没觉得一场雨会给人的心情带来忧愁。
回到家,母亲一个劲地拉长她的衣角在我头上擦了又擦,既不怨天也不责怪我们,眼里只有自责与心疼,因为那时家里根本就没有一把像样的伞。
当母亲触摸到我的脑袋时,我顿感心里暖暖的,恨不得很多淋几次这样的雨。
我们姊妹很多,那个年代能在母亲面前撒娇,好像是非常奢侈的事。
⑥暴雨已经结束了,在地里干活的父母已被雨交个透视。
裤管卷得老高,雨中的父亲一边往家跑,一边“哦哈嘿,哦哈嘿”很有节奏地喊着。
那个时候,他们也都还是年轻,年轻得使我们记不起那些年月里生活有多艰难,只记得他们每次从雨中赶回来时,陡然间家里溢满了温馨。
一家人都在,哥哥姐姐们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只管玩耍,因为有父母在呢!
母亲会闲下来,低着头安心纳她的鞋底或缝缝补补;父亲会摆弄他心爱的二胡笛子什么的,奏出的旋律传出远远地,跟随茫茫的雨雾婉转起伏,隐约迷离,仿佛整个村子在舞蹈,变得婉约、优雅起来。
⑦还有些雨,不大不小,反正知道它要来了,左邻右舍都手忙脚乱地一起来帮忙。
谁家晒在外面的稻谷麦粒,谁家的棉被衣物,那时一定要赶在雨前抢收完毕的。
一阵紧张的忙乱之后,大雨就来了。
粮食、衣物丁点儿也未被淋,大家你看着我,我看着你,那一刻,有简单、满足、胜利、幸福的笑容写在脸上。
⑧乡村的一场及时雨后,会有泥土、绿叶散发出清新的味道。
能看到天边拱出美丽的彩虹,能听到欢快的鸟儿一阵清亮的歌唱。
干涸已久的田渠、沟壑、池塘顿时灌满了琼浆。
乡村人最愿意看到的是种子突然冒出了牙尖尖儿。
本是蔫了下去的秧苗与一场雨相遇后,一根根一簇簇有棱有角地鲜活起来了。
⑨那个时候的雨好像会和很多人,很多事,很多感情牵连在一起的。
⑩时过多年,我在慢慢老去,对雨的感受愈发地迟钝了,甚至时常根本不愿意看到一场雨的到来。
每天都要看天气预报,提前添衣带伞,仿佛雨来的时候,是它独自的行为,与我的情感一丁点儿关系都没有。
我甚至开始怀疑自己,是否还有勇气,像七岁的女儿一样站在大街上去淋一场属于自己心中的雨?
(选自《散文百家》2013年第2期,徐金秋作,有删改)
21.本文⑤—⑧段作者回忆了儿时下雨的四个美好片段。
根据你的理解,仿照示例,在空白方框里填写相应的小标题。
22.请说说第⑧段中划线的“鲜活”一词的妙处。
23.第⑥段中划线句“父亲会摆弄他心爱的二胡笛子什么的,奏出的旋律传出远远地,跟随茫茫的雨雾婉转起伏,隐约迷离,仿佛整个村子在舞蹈,变得婉约、优雅起来。
”请你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
24.根据你的理解,从结构和内容方面谈谈“雨”在文中的作用。
阅读《海底两万里》选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我迟疑不语。
“您尽管说,”船长对我说道,“他听不懂法语。
”
我最后看了一眼生命垂危的船员,然后回答说:
“他最多只能活两个小时。
”
“无法救治了?
”
“毫无办法!
”
尼摩船长的手颤抖起来,几滴泪珠从眼眶里滚落下来,可我一直以为他生来就不会掉泪。
我又观察了一会儿这个奄奄一息的船员,生命正在慢慢地离他而去。
在笼罩着电光的病榻上,他的脸色显得越发苍白。
25.船员因为受伤而生命垂危,尼摩船长说这位船员是因为什么而受伤?
26.说说你对文段中划线句的理解。
尼摩船长的手颤抖起来,几滴泪珠从眼眶里滚落下来,可我一直以为他生来就不会掉泪。
27.生命垂危的船员最后离世了,他被安葬在海底的什么地方?
为什么被安葬在那里?
【材料一】
窑洞是中国西北黄土高原上居民的古老居住形式,这一“穴居式”民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四千多年前。
窑洞广泛分布于黄土高原的山西、陕西、河南、河北以及宁夏等省。
在中国陕甘宁地区,那里风沙大、降水少,黄土层非常厚,有的厚达几十公里。
中国人民创造性地利用高原有利的地形,凿洞而居,创造了被称为绿色建筑的窑洞建筑。
窑洞一般有靠崖式窑洞、下沉式窑洞、独立式窑洞等形式。
靠崖窑是利用自然的垂直崖壁横向掘进的窑洞,按地形等高线排列成行,上下行之间以踏步连接。
地坑窑是一种下沉式窑洞,俗称“暗庄子”。
它是从黄土塬面向下挖出窑洞院落后,再从院落四周塬壁中掘出数孔窑洞。
箍窑是一种在地面上建造的类似窑洞的房子,由于防寒防湿条件较差,一般只作杂窑使用。
以地坑窑为例,窑洞村落几乎完全①(融合镶嵌)于自然环境之中。
从窑洞单元或单孔窑洞来看,其景观价值十分平常,但从整体环境来看却充满乡土气息。
人们走在黄土塬面上,只见一方又一方的地坑四下散布着,树梢从坑内探出头来;人声笑语从坑里飘散出来却不见其身影,构成一幅奇异的景象。
【材料二】
客家土楼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神话般的山村民居建筑,其中以福建龙岩永定、漳州南靖的土楼最为有名。
这种独特的建筑多以生土夯筑建造而成,其形状多以圆形和方形为主。
圆楼是土楼群中最具特色的建筑,一般它以一个圆心出发,依不同的半径,一层层向外展开,如同湖中的水波,环环相套,非常壮观。
其中心处为家族祠院,向外依次为祖堂、围廊,最外一环住人。
整个土楼房间大小一致,面积约十平方米左右。
除了结构上的独特外,土楼内部窗台、门廊、檐角等也极尽华丽精巧。
土楼村落常常建在山丘洼地上,背倚青山、面临田畴、方圆结合,黄墙黛瓦②(掩藏掩映)在碧野蓝天之中。
虽宛如“飞碟”,体量硕大,却无逼迫感。
建筑与外部环境边界清晰,但由于主体建筑是就地取材,建筑依然具有强烈的地域归属感。
【材料三】
图1图2
28.从【材料一】和【材料二】横线处的括号内分别选择词语填入横线处,①处应填________,②处应填________。
29.依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写出【材料三】中两幅民居建筑鸟瞰图中的民居建筑名称。
图1:
____________鸟瞰图图2:
__________鸟瞰图
30.【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介绍了两种民居建筑,请综合两则材料说明的内容,提出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并根据材料中的信息或借助其他学科的知识作出合理推断。
你的问题:
__________
你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考 语文 现代文 阅读 专项 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