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莓栽培管理技术.docx
- 文档编号:23788377
- 上传时间:2023-05-20
- 格式:DOCX
- 页数:30
- 大小:45.48KB
蓝莓栽培管理技术.docx
《蓝莓栽培管理技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蓝莓栽培管理技术.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蓝莓栽培管理技术
蓝莓栽培管理技术
1、土壤管理技术
蓝莓根系分布较浅,而且纤细,没有根毛,因此要求加强土壤管理以达到适合蓝莓生长所需的理想土壤条件。
土壤管理的核心是通过一系列栽培措施消除限制蓝莓生长的各种障碍因子,主要包括:
土壤有机质低(不足5%)、土壤酸度不够(PH大于5)、土壤结构性差(板结或漏水漏肥等)、土壤有效养分不足且不平衡、土壤微生物不丰富等。
通过松土、穴改或槽改、压绿肥、床面覆盖等可提高蓝莓根系土壤有机质,改良土壤结构。
当土壤PH值大于5.5时,需施硫磺粉、草炭、松针等调酸,施用量根据土壤PH值高低确定,从而为蓝莓根系发育创造良好的土壤条件。
2、肥料管理技术
2.1蓝莓植物需肥特点:
从整个树体营养水平分析,蓝莓为寡营养植物,与其他果树相比,体N、P、K、Ca、Mg含量低,由于蓝莓根系分布较浅,而且纤细,没有根毛,所以施肥不当极易引起根系与树体的伤害。
蓝莓的另一特点是喜铵态氮果树,对土壤中的铵态氮比硝态氮有较强的吸收能力。
蓝莓对氯很敏感,极易引起过量中毒,因此选择肥料种类时不要选用含氯的肥料,如氯化铵、氯化钾等。
2.2蓝莓种植适宜肥料种类:
⑴化肥与有机肥相比,蓝莓更适合营养齐全、微生物丰富、盐分低的有机肥。
如:
发酵鸡粪、猪粪、牛粪、各种饼肥、骨粉等有机肥。
⑵蓝莓种植适宜的化学肥料主要有:
硫铵、二铵、硫酸钾、过磷酸钙、重过磷酸钙、各种微量元素肥料等
碳铵(碱性)、硝铵(硝态氮)、氯化铵(含氯)、尿素、氯化钾(含氯)等不适合蓝莓种植。
化肥种类多,蓝莓对不同种类的化肥的反应因土壤类型及肥力高低相差很大。
氮肥:
施肥试验表明,随着氮肥施入量增加,产量有下降趋势,果个变小,果实成熟期延迟,而且越冬抽条严重。
因此、应因土科学合理施用氮肥。
磷肥:
长白山区的非农田土壤往往缺磷,增施磷肥增产效果显著。
但当土壤中磷素含量较高时(前茬旱田),增施磷肥不但不能增加蓝莓产量反而延迟果实成熟。
钾肥:
钾肥对蓝莓增产显著,而且提早成熟,提高品质,增强抗逆性。
但过量无增产作用反而使果实变小,越冬受害严重,并且导致缺镁症发生。
在大多数土壤类型上,蓝莓适宜施钾量为硫酸钾40kg/公顷。
2.3施肥量:
蓝莓过量施肥极易造成树体伤害甚至整株死亡。
因此,施肥量的确定要慎重,要视土壤肥力及树体营养状况而定。
对不同蓝莓产区、不同品种,应根据多年生产试验及研究结果,通过叶片分析技术和土壤分析技术,制定出蓝莓施肥指标体系,科学用于生产,从而避免习惯施肥与盲目施肥。
2.4施肥方式及时期:
高丛蓝莓可采用沟施,深度以10~15cm为宜。
矮丛蓝莓成园后连成片,以撒施为主。
土壤施肥时期一般是在早春萌芽前进行,可分2次施入,在浆果转熟期再施1次。
2.5蓝莓常见的营养缺素症
缺铁失绿症:
是蓝莓常见的一种营养失调症。
其主要症状是叶脉间失绿,严重时叶脉也失绿,新梢上部叶片症状较重。
引起缺铁失绿的主要原因有土壤pH值过高,石灰性土壤,有机质含量不足等。
最有效的方法是施用硫酸亚铁、酸性肥料硫酸铵,若结合土壤改良掺入酸性草炭则效果更好。
叶面喷施整合铁0.1%-0.3%,效果较好。
缺镁症:
浆果成熟期叶缘和叶脉间失绿,主要出现在生长迅速的新梢老叶上,以后失绿部位变黄,最后呈红色。
缺镁症可对土壤施氧化镁或硫酸镁来矫治。
缺硼症:
其症状是芽非正常开绽,萌发后几周顶芽枯萎,变暗棕色,最后顶端枯死。
引起缺硼症的主要原因是土壤水分不足。
充分灌水,叶面喷施0.3%~0.5%硼砂溶液即可矫治。
3、水分管理技术:
3.1蓝莓需水特点:
⑴抗旱能力差
⑵喜土壤湿润,但不积水.
蓝莓属于须根系,根系分布很浅,纤细且没有根毛,一般分布在5-20cm土层。
所以也是所有果树中抗旱力最差的果树树种,需要高土壤含水量才能保持根系吸收水分的能力,一旦土壤水分不足,纤细的吸收根脱落,长时间不能恢复而影响树体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因此,保障充足的水源和灌水条件是蓝莓成功栽培的关键。
3.2蓝莓田间土壤水分经验判断:
用土铲取一定深度土壤,然后放入手中进行挤压,如果土壤出水则证明水分适宜;如挤压不出水,说明土壤水分不足,应及时灌水;如果挤压破碎,则说明土壤干旱,此时已对蓝莓根系造成损伤。
3.3水分管理措施:
保持土壤水分的措施:
用锯末、松针、粉碎的玉米秸秆进行床面覆盖。
常用的灌水方法有沟灌、喷灌、滴灌和依赖土壤水位保持土壤水分的下层土壤灌溉方式。
4、病虫害防治技术:
4.1人工防治
11月下旬结合冬季修剪,剪除病枝、虫枝,清除杂草,消灭越冬的病虫。
蓝莓果实成熟期,用防鸟网或稻草人、电驱鸟器、鞭炮等方式驱赶鸟类。
4.2化学防治
4中下旬~5月上中旬,用50%多菌灵400~600倍液和80%敌敌畏乳油1200~1500倍液混合防治2次,2次间隔10~15天。
8月中下旬~10月份,用50%多菌灵400~600倍液和80%敌敌畏乳油1000~1200倍液或2.5%溴氰菊脂乳油1000~1200倍液混合防治1~2次,具体根据田间病虫情况而定。
化学防治必须做到:
果熟期前20天~采果结束期间不能用药;不能使用剧毒农药,不同农药应交替使用。
蓝莓温室大棚栽培技术
蓝莓是全球新兴的保健浆果。
自20世纪80年代引种以来,蓝莓种植在我国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由于蓝莓种植对气候、土壤、水质等条件要求较高,再加上果实成熟期集中,收获期短,鲜果保存难度大等原因,难以实现一年蓝莓鲜果的长期供应,蓝莓种植业的发展也受到了一定的制约。
为了解决这些题,2005年起,我们开始了温室大棚栽培试验,并形成了一整套温室栽培促成生产和管理技术。
实验表明:
采用温室大棚促成栽培技术,能提高蓝莓种植的地域适应性,增加产量,实现反季节生产,提高果实的商品价值,同时实现蓝莓生产的高产、优质和高效的目标。
现将蓝莓温室大棚促成栽培的主要技术介绍如下。
1、日光温室大棚的建造
1.1温室大棚的选址
日光温室大棚应选择地势平坦、光照好、土壤有机质含量高、排灌方便、水土空气无污染的地点建造。
在选择种植地块时要了解或测定土壤pH值和有机质含量。
若是山地要尽量选择阳坡中、下部,坡度不宜超过15°,大于15°时要修筑最低8m宽的梯田。
1.2温室大棚的规格标准
温室跨度一般在8-10m左右,墙体厚度为1m,脊高4m,后墙高度3m,在后墙距地面1.5m高度横向每隔4m设一个60cm×60cm的通风口,温室长度不限;温室后墙土堆和砖砌式均可;温室间应有一定间距,间距不少于温室高度的1.8倍,以不遮光为原则。
薄膜可以用以聚乙烯为主要原料的PE无滴水塑料薄膜和以聚氯乙烯为主要原料的PVC无滴水塑料薄膜两种;棚较适合蓝莓生长的温度为20-25℃,最高不能超过30℃,最低不能低于12℃。
2、温室大棚蓝莓品种的选择
虽然蓝莓温室大棚促成栽培有更大的适应性,但为了节约成本、易于生产管理,品种选择时仍然要依据当地土壤、气候条件、品种特性、生产目的等因素进行进行综合分析,选择适宜的品种,以达到蓝莓生产与管理的边际效益。
目前,我国引进、改良的蓝莓品种近200个,适合在全国各气候条件下栽培。
这些品种可以分为3大类:
高丛蓝莓、矮丛蓝莓和兔眼蓝莓。
其中高丛蓝莓又分为北高丛蓝莓、南高丛蓝莓和半高丛蓝莓3种。
蓝莓的各大种群各有其特点,分别适宜我国不同地域的气候条件。
蓝莓品种的选择应结合不同品种的特点进行。
2.1高丛蓝莓
高丛蓝莓又分为南高丛和北高丛2类。
南高丛的特点是耐湿热,抗寒性较强,树高2m左右,果实较大,果实直径为1cm左右,对低温的要求量约为200h左右,即使在无霜期为260d以上的地域也能栽培,露地栽培适宜在长江流域以南发展,在北方进行温室种植可选用该系列品种。
北高丛抗寒性强,但不耐旱、涝,树高1-3m,果实较大,品质好,风味佳,要求生长期在160d以上,露地栽培适宜在我国的南方高海拔地区和长江以北大部分地区种植,北方地区也可以利用保护地种植。
2.2半高丛蓝莓
半高丛蓝莓与北高丛蓝莓一样,需要生长日数为160d以上。
其特点是抗寒性强,树高在1m左右,果实比矮丛蓝莓大,但比高丛蓝莓小,属中型果实,对土壤条件要求较高,露地栽培适合我北、西北、东北地区。
由于半高丛的果实较小,风味和果实颜色不及高丛果实,如果大棚以生产鲜果为目的,不宜选择半高丛品种。
2.3矮丛蓝莓
矮丛蓝莓生长期较短,约在100-150d间。
矮丛蓝莓的特点是抗旱、抗寒能力强,树高30-50cm,果实较小,宜作加工原料,也适合家庭盆栽和庭院养殖。
露地栽培适宜在我国东北地区,不宜作为大棚种植的选择品种。
2.4兔眼蓝莓
兔眼蓝莓生长日数在266d为宜。
其特点是耐湿热、抗旱能力强,抗寒能力差,对土壤条件适应性较强。
树体高大,最高可达10m,寿命长,常绿,果实大而硬,但风味欠佳。
露天栽培适宜在长江流域以南发展。
因其树体高大,晚熟等原因不适宜利用温室大棚反季促成栽培。
因此,温室大棚蓝莓栽培所选择的品种应以高丛蓝莓的系列品种为宜。
3温室大棚蓝莓的土壤条件及土壤改良
土壤的pH值、有机质含量、含水性、透气性、排水性等条件对蓝莓生长会产生重大影响,是蓝莓能否种植成功的重要前提。
3.1土壤酸碱度
蓝莓喜酸性土壤,大多数蓝莓可以在pH值在4.3-5.3的酸性沙质土壤中正常生长,但是不同蓝莓品种对土壤pH值要求围不同。
高丛适宜的土壤pH值为4.3-4.8,而以4.5为最好,其pH值下限为3.8,低于3.8则对植株生长造成伤害。
选用土壤pH值要在7.0以下,以4.0-6.0为最适。
3.2土壤有机质含量
蓝莓适宜在有机质含量为3%-15%的土壤环境中生长,高丛蓝莓尤其需要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必须在有机质含量3%以上的土壤中才能健康生长。
3.3土壤通气性、保水性
蓝莓栽培的有效土层一般要保持在50cm左右,确保土壤的通气性和保水性在蓝莓栽培中至关重要,尤其是高丛蓝莓要求有更好的通气性和保水性。
一般的土壤三相分布为固相45%-50%、气相和液相分别为20%-30%程度较为理想,但蓝莓栽培地的土壤气相和液相的综合值如果达到55%-60%程度最为理想。
为了达到土壤三相的较为合理状态,可以采用进行30-40cm的深耕,然后根据土壤条件,适当加入腐熟的苔藓、锯末、牛粪等混入土壤中,之后在栽种苗木时要打30cm高的垄台,这样就可基本满足蓝莓生长要求。
3.4土壤酸碱度的调节方法
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土壤主要存在的问题是pH值偏高,温室大棚栽培可以在种植前制作适合蓝莓生长的有机土,但也很难完全达到品种对土壤pH值的要求,所以在栽种前要对土壤进行酸碱度的调节。
目前国外采用的较普遍的土壤调节方法就是施用硫磺来调节土壤pH值。
硫磺对土壤的pH值调节主要特点是效果持久稳定。
硫磺施入土壤中后,需要30-50d分解后才能起到调节土壤pH值的作用。
土壤pH值的调节目标确定在4.5为宜,如果经过调节未达到预期目标,可以采用90%水溶性硫磺喷洒的方法进行第2次调节。
在沙质土壤条件下,每降低1个百分点,可按15g/m2水溶性硫磺的标准处理,其他土质用量为沙质土的2倍。
但水溶性硫磺每次施用量以不超过178kg/hm2为宜,必须超量施用的情况下,要分春秋2次来施用。
4、温室大棚蓝莓定植密度与品种的搭配
4.1定植密度
在露地栽培中,高丛蓝莓一般采用1.0m×2.0m的株行距;利用温室进行促成栽培一般要求栽培密度略高于露地,株行距一般选用0.5m×1.5m的距离比较合适。
4.2整地
一般露地种植定植穴的规格为1.0m×1.0m×0.5m。
定植穴挖好后,将取出的泥土掺入磨碎的松树皮和泥炭或松林下的腐殖土等,混合均匀后回填入穴,回填土要高出地面20-30cm,在土壤酸度不够的情况下可掺入适量硫磺粉。
温室栽培可借鉴露地栽培的整地方法,但是一定要比露地栽培整地的深度和程度高,一般最好是全面整地,利用园土50%,再加入50%的草炭、腐叶土等,提高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和通气性。
整地后作成高为20-30cm的畦,栽植时直接将苗木植入即可。
4.3品种配置与定植时间
高丛蓝莓自花可以结实,但几个品种搭配可明显提高结实率。
所以在进行蓝莓温室大棚促成栽培时,选用的高丛蓝莓最好要配置两个以上品种相互授粉,以提高产量和品质。
主载品种与授粉树配置比例一般为2-3∶1。
1年生苗的定植深度在15-20cm,苗木每增长1a,一般的定植深度要增加5cm,要覆土踩紧压实。
如果利用钵苗,一年四季均可定植。
5、温室大棚蓝莓生产管理技术
5.1施肥
蓝莓对肥料的需求量很低,在土壤酸度满足的情况下,一般只需施入少量N肥,过多施肥往往会导致肥料过量而伤害树体,影响产量。
禁止使用硝态N,用尿素较好。
在施用K肥时,切忌施KCL,可使用K2SO4等。
生产上应尽量施用有机肥和农家肥如猪、牛粪。
也可以播撒绿肥如白三叶等。
施肥方法一般以沟施为宜,可有效减少肥水流失。
施化肥时沟宽20-25cm,沟深10-15cm;秋、冬季施农家肥或压青时,沟宽30-35cm,沟深35-40cm;绿肥则通过翻挖压青埋入土中;施肥时间一般是在萌芽、果熟和采后分3次供肥。
5.2灌水
蓝莓根系分布浅,喜湿润,及时灌水十分必要。
灌水需要注意水源和水质,深井水一般pH值偏高,且钠和钙含量高,长期使用会影响蓝莓的生长和产量,可在灌水时用硫酸将pH值调至4.5左右再灌,但应间隔3次灌水再灌1次酸水。
5.3温度控制
促成栽培的关键是要打破蓝莓的花芽分化期和休眠期,棚较适合蓝莓生长的温度为20-25℃,最高不能超过30℃,最低不能低于12℃。
高丛蓝莓的需冷量要在0-7.2℃的低温状态下,积累时间800-1200h。
低温要求量不足时会造成发芽不良,开花不足,影响果实的产量和质量。
实现蓝莓错季生产的关键就是适时调整蓝莓的休眠时间,值得注意的问题是,不管提前休眠进入低温状态,还是休眠完成后转入生长期,温度的控制一定要缓慢进行,不可短时间温差过大,以免影响蓝莓的生长发育。
大棚处于密封状态,因为蓝莓呼吸作用和土壤有机物分解等可使棚气体成分发生很大变化,会影响蓝莓的生长,所以每天都要进行适当的换气;一般在不使大棚温度下降到12℃以下的情况下,每天11∶00打开通气道,16∶00关闭。
5.4大棚蓝莓整形修剪
幼树期修剪。
此期以去花芽为主,目的是扩大树冠,增加枝量,促进根系发育。
定植后第2、第3年春疏除弱小枝条,第3、第4年仍以扩大树冠为主,但可适量结果。
一般第3年株产应控制在1kg以下,以壮枝结果为主。
成龄树修剪。
此时修剪主要是控制树高,改善光照条件,以疏枝为主,疏除过密枝、细弱枝、病虫枝以及根蘖。
根势较开品种疏枝时去弱留强;直立品种去中心干,开天窗,留中等枝。
大枝结果最佳结果树龄为5-6年生,超过要及时回缩更新。
弱小枝抹除花芽,使其转壮。
成年树花量大,要剪去一部分花芽,一般每个壮枝留4-6个花芽。
6、温室大棚蓝莓授粉
温室大棚种植蓝莓时,授粉方法最好选择蜜蜂授粉与人工授粉相结合的方法。
每个温室大棚可在开花期放置一个蜂箱,通过蜜蜂进行授粉,但会出现个别遗漏的地方,这时需要采用人工授粉补救,也可以喷洒低浓度的赤霉素促进果实膨大。
试验效果表明,放养蜜蜂是目前最经济高效丰产的办法。
7、温室大棚蓝莓采果
高丛蓝莓的果实成熟期不一致,一般采收持续3-4周,所以采收要分批采收,一般每隔1周采果1次。
采收后放入塑料食品盒中,再放入浅盘中,运到市场销售,应尽量避免挤压、曝晒、风吹雨淋等。
蓝莓的土壤管理要点
蓝莓根系分布较浅,而且纤细,没有根毛,因此要求土壤疏松、多孔、通气良好。
土壤管理的主要目标是创造适宜根系发育的良好土壤条件。
(一)果园管理制度
1.清耕在砂土上栽培高丛蓝莓采用清耕法进行土壤管理。
清耕可有效控制杂草与树体之间的养分竞争,促进树体发育,尤其是在幼树期,清耕尤为必要。
清耕的深度以5~10cm为宜。
蓝莓根系分布较浅,过分深耕不仅没有必要,而且还易造成根系伤害。
清耕的时间从早春到8月份都可进行,入秋后不宜清耕,对蓝莓越冬不利。
2.台田地势低洼、积水、排水不良的土壤(如草甸、沼泽地、水湿地)栽培蓝莓时需要修台田。
台面通气状况得到改善,而台沟则用于积水,这样既可以保证土壤水分供应又可避免积水造成根系发育不良。
但是,台面耕作、除草无法机械操作,需人工完成。
3.生草法生草法在蓝莓栽培中也有应用,主要是行间生草,行用除草剂控制杂草。
生草法可获得与清耕法一样的产量。
与清耕法相比,生草法具有明显保持土壤湿度的功能,适用于干旱土壤和粘重土壤。
采用生草法,杂草每年腐烂积累于地表,形成一层覆盖物。
生草法的另一个优点是利于果园工作和机械行走,缺点是不利于控制蓝莓僵果病。
4.土壤覆盖蓝莓种植要求酸性土壤和较低的地势,当土壤干旱、pH高、有机质含量不足时,就必须采取措施调节上层土壤的水分、pH等。
除了向土壤掺入有机物外,生产上广泛应用的是土壤覆盖技术。
土壤覆盖的主要功能是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调节土壤温度、保持土壤湿度、降低土壤pH、控制杂草等。
矮丛蓝莓土壤覆盖5~10cm厚的锯末,在3年产量可提高30%、单果重增加50%。
土壤覆盖可以明显提高蓝莓树体的抗寒能力,这一点在东北地区蓝莓栽培中具有重要意义。
从提高抗寒力角度看,土壤覆盖使用锯末和草炭效果较好。
土壤覆盖物应用最多的是锯末,尤以容易腐解的软木锯末为佳。
用腐解好的烂锯末比未腐解的新锯末效果好且发挥效力迅速,腐解的锯末可以很快降低土壤pH。
土壤覆盖如果结合土壤改良掺入草炭效果会更加明显。
覆盖锯末在苗木定植后即可进行,将锯末均匀覆盖在床面,宽度1m、厚度10~15cm,以后每年再覆盖2.5cm厚以保持原有厚度。
如果应用未腐解的新锯末,需增施50%的氮肥。
已腐解好的锯末,氮肥用量应减少。
除了锯末之外,树皮或烂树皮作土壤覆盖物可获得与锯末同样的效果。
其他有机物如稻草、树叶也可作土壤覆盖物,但效果不如锯末。
5.覆地膜地面覆盖黑塑料膜可以防止土壤水分蒸发、控制杂草、提高地温。
如果覆盖锯末与黑地膜同时进行效果会更好。
但如果覆盖黑地膜时同时施肥,会引起树体灼伤。
所以在生产上首先施用完全肥料,待肥料经过2年分解后,再覆盖黑塑料膜。
应用黑塑料膜覆盖的缺点是不能施肥,灌水不便,而且每隔2~3年需重新覆盖并清除田间碎片。
所以黑塑料膜覆盖最好是在有滴灌设施的果园应用,尤其适用于幼年果园。
(二)土壤改良技术
如果选择栽植蓝莓的土壤pH过高或过低、偏粘、有机质含量过低,在定植以前应对土壤结构、理化性状等做出综合评价,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良,以利于蓝莓生长。
1.土壤pH过高的调节土壤pH是限制蓝莓栽培围扩大的主要因素。
土壤pH过高常造成蓝莓缺铁失绿,生长不良,产量降低,甚至植株死亡,这类土壤必须进行改良。
当土壤pH>5.5时,就需要采取措施降低土壤pH。
最常用的方法是土壤施硫磺粉或(Al)2(SO4)3。
施硫磺粉后1个月土壤pH迅速降低,第二年仍可保持较低的水平。
在定植前一年结合整地将硫磺粉均匀撒入地中,深翻混匀。
硫磺粉要全园施用,不要只施在定植带上。
表1-1是每100m2砂土或壤土使用硫磺粉降低土壤pH时的用量,100m2pH4.5以上的砂土pH每降低0.1需施硫磺粉0.367kg,壤土则需1.222kg。
(Al)2(SO4)3的使用量是硫磺粉的6倍。
此外,土壤覆盖锯末、松树皮,施用酸性肥料以及施用粗鞣酸等均有降低土壤pH的作用。
2.土壤pH过低的调节当土壤pH低于4.0时,由于重金属元素供应过量,会造成重金属中毒,使蓝莓生长不良,甚至死亡。
此时需要采取措施增加土壤pH,最常用且有效的方法是施用石灰。
石灰的施用也应在定植前一年进行。
施用量根据土壤类型及pH而定。
3.改善土壤结构及增加有机质当土壤有机质含量<5%时及土壤粘重板结时,需要掺入有机物料或河沙等。
掺入河沙虽然能改善土壤结构,疏松土壤,但不能降低土壤pH,而且使土壤肥力下降,因此最好是掺入有机物料。
最理想的有机物料是腐苔藓和草炭,掺入后不仅增加土壤有机质,而且还具有降低pH的作用。
此外烂树皮、锯末及有机肥也可作为改善土壤结构掺入物。
应用烂树皮和锯末时以松科材料为佳,并且配以硫磺粉混合施用。
土壤中掺入有机物可在定植时结合挖定植穴进行,一般按园土与有机物1∶1(体积比)混匀填入定植穴。
土壤掺入有机物料可以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增加土壤缓冲能力,避免土壤温度剧变,降低pH,增加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有利于菌根真菌发育,从而提高产量和果实品质。
土壤掺入有机物料在蓝莓栽培中已是一种常规措施。
蓝莓栽培技术要点
1、建园
种植蓝浆果需要pH4.5-5.5的酸性土壤,选址时应优先考虑这一关键因子。
宜选择土壤疏松、有机质含量高、有水源的向阳面地块。
我国长江以南酸性土地区,大部分土壤有机质含量偏低,土壤贫瘠偏粘重,排水不畅,需要进行适当改良。
高丛蓝浆果的株行距为(1.5-2.0)米×(1.5-3.0)米,兔眼蓝浆果则为(1.5-2.0)米×(2.5-3.0)米。
定植前开挖定植沟或定植穴,并掺入腐熟的松树皮、松针或锯木屑等。
定植时间以早春萌动前最安全,冬季相对比较湿润的地区也可选择在秋、冬季定植;定植深度比在苗圃时略深;栽后宜用植物的有机残体进行覆盖,如粉碎的玉米杆、松树皮、松针及苔藓等。
覆盖既有利于保墒,也有利于防止杂草生长和增加土壤有机质及肥力。
由于蓝浆果自花授粉结实不良,异花授粉可明显提高蓝浆果的产量和品质,因此在定植园中至少应配置花期相近的2个品种。
2、施肥及灌溉
蓝浆果对肥料的需求水平相对较低,在土壤较肥沃、有机质含量高的情况下一般不施肥或少施肥,或根据土壤分析及叶片分析结果追施所缺少的某些元素。
如土壤贫瘠,则需施有机肥和氮、磷、钾等矿质肥。
一般认为施肥的三要素比例(氮∶磷∶钾)可以是1∶2∶1。
中等肥力的土壤按有效成分计,幼年果园每亩施氮4kg、磷8kg、钾4kg,以后根据生长情况逐年增加,增产效果明显。
硝态氮肥对蓝浆果有害,应施铵态氮肥。
施肥时可根据土壤的酸碱度选用不同的铵态氮肥。
氯离子容易对蓝浆果致害,在施用钾肥时应禁止施氯化钾,应施硫酸钾。
在干旱的地方进行灌溉,可大幅度提高产量。
在寒冷地区进行灌溉还可减少冻害。
灌溉的最佳量是在保证排水的情况下尽量提供充足的灌水,在雨水过多时要注意及时排干积水,防止涝害。
3、修剪
高丛蓝浆果和兔眼蓝浆果的修剪方法有所不同,要区别对待。
对高丛蓝浆果来说,修剪的主要目的是调节当年结果与下年的结果潜力,幼树要保持地上部与地下部的平衡,促进树冠长成;直立生长的品种,可以把中心枝疏去几枝,开树宜剪去一部分下垂枝。
在花芽量有余的情况下,可以把较弱小枝疏去,衰老枝给以更新。
兔眼蓝浆果修剪总的原则是修剪宜轻。
幼树主要是去除下部枝条,修剪树冠中部部分枝条以免过分拥挤。
对老树,主要是防止树冠过高、过密。
4、植物保护
土壤耕作是一种除草松土的措施,但蓝浆果根系浅,宜浅耕。
要慎用化学除草剂。
从目前种植情况看,蓝浆果有较强的抗病虫害能力,一般情况下危害不严重。
若不采用防护措施,目前最主要的损失来自鸟害,在果熟期可用防鸟网保护。
蓝莓引种栽培的几个关键问题
园地选择及土壤改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蓝莓 栽培 管理 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