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课时 常见的化学反应.docx
- 文档编号:23786902
- 上传时间:2023-05-20
- 格式:DOCX
- 页数:19
- 大小:269.87KB
第35课时 常见的化学反应.docx
《第35课时 常见的化学反应.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35课时 常见的化学反应.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35课时常见的化学反应
第35课时 常见的化学反应
一、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1.物理变化:
没有生成________的变化。
2.化学变化:
________新物质的变化。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是________(微观上:
是否生成新分子)。
二、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考点3 识别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知道外界条件能影响物质的性质 a
1.物理性质:
不需要发生________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物理性质主要包括状态、颜色、气味、密度、熔点、沸点、导电性、比热、溶解性等。
2.化学性质:
物质在________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化学性质主要包括:
可燃性、助燃性、毒性、氧化性、还原性等等。
三、氧化性和还原性
物质________的反应叫氧化反应,物质________的反应叫还原反应。
例 H2+CuO
H2O+Cu
在这个反应中,氢气得到氧化铜中的氧,________,
具有________;氧化铜失去氧,________,具有________。
氧化反应中________、具有氧化性的物质叫做________。
氧气、氧化铜等是在氧化反应中提供氧的物质,具有________,是常见的________。
1.氢气和一氧化碳
氢气
一氧化碳
可
燃
性
反
应
2H2+O2
2H2O
2CO+O2
2CO2
现
象
淡蓝色火焰,放热,火焰上所罩干冷烧杯壁上有水雾生成
蓝色火焰,放热,生成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还
原
性
反
应
H2+CuO
Cu+H2O
CO+CuO
Cu+CO2
装
置
现
象
黑色固体变红色;试管壁上有水珠生成
黑色固体变红色;生成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注意:
尾气燃烧或收集起来,防止污染。
2.H2、CO等可燃性气体在使用前必须先________,防止与空气混合受热时发生________。
H2的燃烧产物只有水,可用无水硫酸铜鉴别;CO的燃烧产物只有二氧化碳,可用澄清石灰水鉴别。
1.(2018·广东)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下列古诗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B.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C.增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
D.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第2题图
2.(2018·杭州)如图为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图,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装置中试管口需略向下倾斜,主要是为了利于通入氢气
B.在给试管内药品加热前,需先通氢气排尽试管内的空气
C.待药品完全反应后,需同时撤去酒精灯和通氢气的导管
D.该实验装置也可直接用于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
3.某气体由氢气、一氧化碳、水蒸气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
把该气体依次通过下列装置后,测得装有浓硫酸的装置质量增加,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装置质量不变。
(1)该气体中一定不存在________。
(2)若实验中观察到________现象,就可以证明原气体中存在氢气。
四、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
考点7 知道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的特点;辨认具体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 a
反应类型
概念
表达式
化合反应
由________的物质生成另________物质的反应
A+B===AB
多变一
分解反应
由一种物质生成________其他物质的反应
AB===A+B
一变多
置换反应
由一种单质跟一种________反应,生成________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A+BC===B+AC
一换一
复分解
反应
由两种化合物________,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AB+CD===AD+CB
相互交换
五、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1.化学反应中往往伴随着________的变化。
有热量放出的化学反应叫________,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叫________。
2.物质的燃烧、生石灰与水反应可放出大量的热量,这两个反应是化学能转化为________;反应条件为高温或需要加热的反应中,内能转化为________。
光合作用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呼吸作用________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中和反应化学能转化为________。
4.如图所示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下列关于该化学反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
B.反应前后各元素化合价不变
C.反应前后两种原子的数目不变
D.反应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5.(2018·台州)电脑芯片的制作要用到高纯度的硅。
目前广泛采用石英砂(主要成分是SiO2)为原料制取,其中一步反应为SiO2+2C
Si+2CO↑。
对该反应分析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碳发生了还原反应
C.碳元素化合价由0价变为+4价
D.该反应利用了CO的还原性
6.下列事例中,不是通过化学反应提供能量的是( )
六、质量守恒定律
质量守恒定律:
化学反应中,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________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考点10 从分子、原子的角度解释质量守恒定律 b
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________没有改变,原子的________也没有增减,每个原子的质量也没有变化,所以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
七、化学方程式
以C+O2
CO2为例:
1.宏观意义:
表示什么物质参加了反应,结果生成了什么物质;反应是在什么条件下进行。
即在点燃的条件下,氧气和碳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2.质量意义:
表示了各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即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
如12份质量的碳与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
3.微观意义:
表示各物质间原子和分子的________。
1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分子反应得到1个二氧化碳分子。
考点12 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生成物和反应物之间的计算 c
1.一般步骤:
设未知数→写出配平的化学方程式→写出有关物质的质量比和已知量→列方程、求解→写出简明的答案。
2.注意点:
①方程式必须配平;②计算有关物质的质量比时式量要乘以前面的系数;③单位必须统一;④如是不纯物必须换算成纯物质的质量代入计算。
7.(2017·衢州)质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最基本的规律之一。
下列装置及实验(天平未画出)能用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
8.(2018·衢州)科学家尝试通过多种途径减少CO2的排放,或将CO2转化为有用的物质。
其中一种途径是利用NaOH溶液来“捕捉”CO2,并将CO2储存或利用,反应流程如图所示。
(1)反应分离室中分离物质的操作是____________。
(2)上述反应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
(3)若反应分离室中有溶质质量分数为10.6%的Na2CO3溶液100千克。
求完全反应后,理论上可生成CaCO3的质量(要求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
(2017·北京)用“W”型玻璃管进行微型实验,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a处红棕色粉末变为黑色
B.a处的反应为CO+Fe2O3===2Fe+CO2
C.b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有CO2生成
D.可利用点燃的方法进行尾气处理
(2018·河南)如图装置可以做CO还原Fe2O3的实验并检验该反应的气体生成物。
已知由一氧化碳发生装置得到的CO中混有杂质CO2和H2O。
(1)写出B装置玻璃管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从环保角度考虑,请写出一种尾气处理方法。
(3)若没有A装置,则该实验不能达到检验气体生成物的目的,请说明原因。
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的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例如:
2Fe0+3Cl20
2Fe+3Cl3-1,反应前后,Fe和Cl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该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分解反应都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B.置换反应都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C.复分解反应都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D.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2.如图所示的化学反应基本类型是( )
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
(2018·衡阳)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参加反应的甲和乙质量比为2∶7
B.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丁一定是化合物
D.x的值是7
3.(2018·昆明)在一密闭容器中加入a、b、c、d四种物质,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物质
a
b
c
d
反应前的质量/g
40
40
10
32
反应后的质量/g
12
x
10
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等于90
B.b可能是单质
C.c一定是催化剂
D.参加反应的a与d的质量比为7∶8
将19.45克碳酸钠和氯化钠的固体混合物放置于烧杯(重50克)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固体全部溶解,然后向烧杯中滴加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实验测得烧杯及杯中物质的总质量与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计算:
(1)所加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2)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2018·达州)取一定质量的碳酸钙,高温加热一段时间后,得到氧化钙和碳酸钙的固体混合物,其中碳、氧元素质量比为3∶14。
那么该固体混合物中氧化钙和碳酸钙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取该固体混合物25.6g,加入溶质质量分数10%的稀盐酸219g,恰好完全反应,将所得溶液蒸发、结晶,最后得到固体的质量为____________g。
【提醒】对混合气体进行除杂和干燥操作时,因除杂时需要把混合气体通过溶液,除杂后的气体中会含有一定量水分,所以干燥操作应放在除杂操作之后,但本题水分对实验无干扰,所以不用除水分。
某化学小组利用混有少量CO2的CO气体还原CuO,并验证反应后的气体产物。
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可重复使用)。
按气体从左到右的方向,装置连接顺序正确的是( )
A.丙→甲→乙→丁
B.甲→丙→乙→丁
C.丙→乙→甲→乙→丁
D.乙→甲→丙→乙→丁
【提醒】由金属元素和硫酸根组成的硫酸盐中,减去金属的质量即为硫酸根的质量。
60g镁、铁、锌混合物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得到混合溶液,蒸发得到252g硫酸盐固体。
则反应产生的氢气质量为( )
A.4.0gB.3.9gC.3.0gD.2.5g
为了测量铁锈(Fe2O3·xH2O)中铁的质量分数。
进行如下实验:
步骤①:
取20g铁锈,加入足量的14.6%的稀盐酸200g,充分反应。
步骤②:
向①反应后的溶液中慢慢滴入16%的NaOH溶液,溶液pH的变化如图1所示。
(1)步骤①反应后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_______(写化学式)。
(2)步骤②中与FeCl3反应的NaOH溶液的质量是____________g,生成沉淀的质量是____________(精确到0.1)。
(3)根据计算所得数据在图2中画出产生沉淀的曲线。
(4)铁锈中铁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精确到0.1%)。
(友情提示:
本栏目建议午休时间完成)
1.(2018·温州)雷雨天气时,氮气可逐步转化为硝酸盐,其关键反应为:
N2+O2
2NO,该反应属于( )
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
2.(2018·宜昌)在一密闭的容器中,一定质量的碳粉与过量的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充分反应,容器内各相关量与时间(从反应开始计时)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3.如图表示A、B、C、D四种物质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质量分数的变化,则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第3题图
A.该反应可以表示为A+B
C
B.物质D有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发生变化的A、C两物质的质量比为9∶1
D.若m克A和n克B反应,则生成C的质量可能小于或等于(m+n)克
4.(2018·南京)在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测得反应前及反应过程中的两个时刻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
图中a、b、c、d分别表示相应物质的质量分数。
下列数据正确的是( )
第4题图
A.a=56%B.b=6%C.c=17%D.d=8%
第5题图
5.(2018·无锡)已知:
Cu+2H2SO4(浓)
CuSO4+SO2↑+2H2O为探究铜和浓硫酸的反应及生成的二氧化硫气体的部分性质,某同学设计如图实验(图中脱脂棉团蘸有紫色石蕊溶液)。
关于该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与鼓气球相连接的导管需插入浓硫酸中
B.该装置便于控制铜和浓硫酸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C.铜丝绕成螺旋状是为了加快铜和浓硫酸的反应
D.实验中可观察到脱脂棉团变红
(2017·德阳)向盛有10g某Cu-Al合金样品的烧杯中加入100g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反应结束后,测得烧杯内物质的总质量为109.4g。
则该合金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是( )
A.73%B.54%C.46%D.27%
(2018·黄冈)一定质量的甲烷在不充足的氧气中燃烧,甲烷完全反应,生成物只有CO、CO2和H2O,且总质量为20.8g,其中H2O的质量为10.8g,则CO2的质量为( )
A.5.6gB.8.8gC.4.4gD.4.8g
8.(2018·海南)现有一份氧元素质量分数为89.5%的过氧化氢溶液,加入MnO2充分反应后,得到液体的质量为90g(不考虑操作过程中液体的损失),则生成氧气的质量为____________g(精确到小数点后1位)。
9.(2018·湖州)从古代到现代,材料的种类越来越多,用途也越来越广泛。
请回答:
(1)早在西汉时期,我国就有湿法炼铜的记载,将铁置于硫酸铜溶液中得到铜单质,该反应属于_______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
(2)现代社会,玻璃是一种常见的非金属材料,SiO2是生产玻璃的原料之一。
SiO2属于____________(填“酸”、“碱”、“盐”或“氧化物”)。
(3)未来,人类在生产材料时会更注重环境保护,将二氧化碳作为原料应用于“绿色”化学可以更好地保护环境。
人类每年因能源消费而向大气排放约200亿吨的CO2,若这些CO2按化学方程式“CO2+H2―→CH3OH+H2O”进行反应,理论上可以将转化为____________亿吨甲醇[CH3OH](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10.(2017·台州)某兴趣小组设计如下实验探究质量守恒定律。
第10题图
(1)如图甲,小柯将烧杯放在天平左盘,使天平重新平衡。
然后取下烧杯把铁钉放入试管中,一段时间后,再把烧杯放回天平左盘,最后天平是否平衡?
____________,反应后试管内溶液的质量____________(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2)如图乙,小妍将烧杯放在天平左盘,使天平重新平衡。
然后倾斜烧杯使盐酸与石灰石粉末混合,一段时间后再把烧杯放回天平左盘,发现天平不再平衡。
其原因是____________。
小柯对该实验装置进行改进,把烧杯换成锥形瓶(如图丙,装置气密性良好),你认为能否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并阐述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妍想测定实验所用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6克石灰石粉末与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反应后总质量减少2.2克。
求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杂质与稀盐酸不反应)。
(结果精确到0.1%)
参考答案
课前预热
考点1 1.新物质 2.生成
考点2 有无新物质生成
考点3 1.化学变化 2.化学变化
考点4 得到氧 失去氧 被氧化 还原性 被还原 氧化性
考点5 提供氧 氧化剂 氧化性 氧化剂
考点6 2.检验纯度 爆炸
【考点真题】1.A 2.B 3.
(1)CO
(2)有红色物质生成或氧化铜变成红色物质
考点7 两种或两种以上 一种 两种或两种以上
化合物 另一种单质 相互交换成分
考点8 1.能量 放热反应 吸热反应 2.内能 化学能 化学能 内能
【考点真题】4.B 5.A 6.B
考点9 等于
考点10 种类 数目
考点11 3.个数比
【考点真题】7.A 8.
(1)过滤
(2)NaOH和CaO (3)设理论上可生成CaCO3质量为x。
Ca(OH)2+Na2CO3===2NaOH+CaCO3↓
106100
100kg×10.6%x
=
x=10kg
答:
理论上可生成CaCO3质量为10kg。
课堂突破
例1 B 例2 A 例3 A 例4
(1)由烧杯及杯中物质的总质量与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图可知,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202.2g+50g-250g=2.2g
设参加反应的盐酸中溶质的质量为x,碳酸钠的质量为y,生成的氯化钠的质量为z
Na2CO3+2HCl===2NaCl+H2O+CO2↑
106 73 11744
y x z2.2g
=
=
=
解得:
x=3.65g,y=5.3g,z=5.85g。
所加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100%=7.3%
(2)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100%=10%
例5 C 例6 A 例7
(1)FeCl3、HCl
(2)150 21.4g (3)
(4)56.0%
【变式拓展】
1.
(1)3CO+Fe2O3
2Fe+3CO2
(2)在装置C的短导管处放一盏点燃的酒精灯。
(3)无法证明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否来自于反应后新生成的。
2.A 3.D 4.7∶25 33.3
校内作业
1.A 2.A 3.C 4.A 5.A 6.C 7.C
8.5.2 9.
(1)置换反应
(2)氧化物 (3)145.5
10.
(1)平衡 减少
(2)产生的二氧化碳从烧杯中逸出 不能,气球体积变大,受到空气对它的浮力增大,天平不再平衡 (3)设石灰石中含CaCO3的质量为x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44
x2.2克
100/x=44/2.2克 x=5克
CaCO3%=5g/6g×100%=83.3%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35课时 常见的化学反应 35 课时 常见 化学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