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三个指引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docx
- 文档编号:23769493
- 上传时间:2023-05-20
- 格式:DOCX
- 页数:29
- 大小:37.24KB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三个指引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docx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三个指引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三个指引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三个指引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三个指引——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
一、内部操纵评判产生的历程:
1978年,美国柯恩委员会〔CohenCommission〕就建议企业治理当局在披露财务报告时,提交一份关于内部操纵系统的评判报告,说明治理当局对公司会计系统及其操纵的评估,包括对操纵系统固有限制及公司对独立注册会计师认定的重大缺陷做出反应的描述,并要求独立注册会计师对该报告进行证明。
1987年,全美反舞弊财务报告委员会在其报告中也提出了类似的建议,尽管全美反舞弊财务报告委员会未对内部操纵提出结论,但其报告赶忙引起了广泛的反应。
1992年在«内部操纵——整体框架»中提出了内部操纵报告的框架。
美国柯恩委员会〔Cohen〕报告、全美反舞弊财务报告委员会报告、COSO报告均认为,内部操纵报告应着重说明操纵系统的有效性。
在1979年和1998年,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分别提议强制要求提供内部操纵报告。
1989年,美国政府审计署〔GAO〕也曾提议在存贷机构紧急援助议案中,应规定治理当局和审计人员报告内部操纵,但都没有形成最终议案。
2001年以来,美国安稳、世通等许多闻名公司暴露出的一系列财务舞弊问题引起了社会公众的关注,严峻阻碍了公众对公司会计实务、财务报告的信心以及投资者的信心,迫于这种压力和形势。
2002年7月,美国国会通过并颁布了SOX法案,致力于治理财务丑闻和财务报告中可能显现的问题,目的是为了复原公众对公司会计实务和财务报告的信心。
SOX法案结合公司的财务报告全面提高了对上市公司内部操纵的要求,把过去的专门多自愿和选择性做法变成了法定的、强制性的要求,其中302节和404节尤为具体,对内部操纵的评判和报告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和要求。
美国上市公司内部操纵的评判和报告体系应当包括:
公司治理层对财务报告内部操纵的有效性进行评判,对内向审计委员会报告,对外公布公布报告;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告内部操纵进行的审计,对治理层财务报告内部操纵有效性评判发表鉴证意见以及对公司财务报告内部操纵的有效性发表意见等两个方面。
二、治理层对财务报告内部操纵评判
〔一〕治理层对财务报告内部操纵评判标准
治理层确信公司财务报告内部操纵有效的限度:
假如治理层识别出公司财务报告内部操纵中的一个或多个重要弱点,治理层就不能确定公司的财务报告内部操纵是有效的。
治理层的报告必须包含对治理层在评判过程中确定的公司财务报告内部操纵中所有重要弱点的披露。
〔二〕治理层对财务报告内部操纵评判内容和方法:
对公司财务报告内部操纵的评估必须依照既能评判内部操纵的设计又能测试内部操纵运行有效性的程序进行。
要受到这种评判的操纵包括但不限于:
1.对发起交易、记录、处理和调剂账户余额、交易分类和披露以及财务报告中包含的相关认定的操纵;2.与专门规和非系统交易的动机和处理相关的操纵;3.与适当会计政策的选择和应用相关的操纵;4.与防止、识别和发觉舞弊相关的操纵。
〔三〕公司在实践评判并形成有关财务报告内部操纵有效性的评判结论时,要求储存证据,为治理层对财务报告内部操纵有效性的评判结论提供合理的支持。
这些证据能够证明:
1.对内部操纵是用来防止或发觉重要错报或遗漏的评判;2.对测试进行了适当的规划和实施;3.测试的结果得到了适当考虑。
〔四〕什么缘故要进行内部操纵的自我评判:
内部操纵自我评判提倡的是以研讨会的方式让全体职员参与内部操纵的建设。
不仅有助于降低成本,而且符合人本治理的理念。
因此,内部操纵自我评判对企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企业内部操纵差不多规范»第二章内部环境中要求审计委员会负责〝审查企业内部操纵,监督内部操纵的有效实施和自我评判情形〞,内部操纵自我评判的现实意义是什么?
如何具体实施内部操纵自我评判等问题是每个企业应该关注的重要问题。
〔五〕内部操纵自我评判的概述:
«企业内部操纵规范-差不多规范»所称的内部操纵,是由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职员实施的、旨在实现操纵目标的过程。
某公司的内部操纵评判方法是如此定义的,〝内部操纵评判是指对内部操纵体系建设、实施和运行结果独立开展的调查、测试、分析和评估等系统性活动。
〞
建议将内部操纵运行结果评判修改为对内部操纵运行过程评判。
企业内部操纵的〝操纵自我评估〞,是指每个企业不定期或定期地对自己的内部操纵系统进行评估,评估内部操纵的有效性及事实上施的效率成效,以期能更好地达成内部操纵的目标。
其差不多的特点是:
1〕关注业务的过程和操纵的成效;2〕由治理部门和职员共同进行;3〕用结构化的方法开展评估活动。
〝操纵自我评估〞是为提高组织内部操纵的自我意识所做的努力,这种活动经常以研讨会的形式进行。
目的:
是使人们了解哪里存在缺陷以及可能引致的后果,然后让他们自己采取行动改进这种状况,而不是坐等内部审计人员站出来。
研究说明,实施〝操纵自我评估〞的方法关于一个企业加强治理、提高劳动生产率、改进内部审计程序和业务经营程序以及操纵风险等有着积极的作用。
内部操纵自我评判是指公司治理层和职员共同在公司内部为实现目标、操纵风险,而进行的内部操纵系统的有效性和恰当性实施的自我评判方法。
有效的内部操纵自我评判是一个对内部操纵成效的监督和测试的连续过程。
〔六〕内部操纵自我评判工作开展
评判工作必须获得公司所有阶层/级别支持,通常要成立并坚持强而有效的指导委员会,对其成员要进行连续的培训以确保其胜任水平,要大力加强指导委员会的权力以确保政令的畅通,能够先以某些部门、业务单元作为试点,及时总结体会,使方案得到完善,然后大面积推开。
评估、汇报及连续改善是确保效益的重要元素。
对涉及内控评判的各个方面,必须清晰界定各角色职责并传达到位,
有效沟通必不可少,不仅包括公司内部与治理层的沟通,公司内部各个部门之间的沟通,还包括与独立审计师沟通,了解双方的项目范畴及工作方式,对项目的重要、潜在的问题及时交流。
及早将注意力集中到关键的问题,关注与财务报表有联系的事项以及有可能导致重大错误的流程及其阻碍范畴。
另外,要建立相应的内控评判工作制度,并指定特定机构、人员负责并监督制度的贯彻实施;安排适当培训,加强有关人员对内部操纵的认识与操纵负责人的责任意识,确保知识与技术的传递;要学会利用适当的工具,以确保内控评判工作系统有效地进行;合理的项目组织与治理,明确项目的主导部门,与各部门的合作与和谐方法,对项目进度的监控及形成定期的工作结果报告渠道。
注意文档记录。
由于内控评判的过程都要留下文档记录,作为所做工作的证据,以便日后外部审计人员的审核评判以及明确责任,对所做评判的记录必须十分慎重。
专门要注意幸免在缺少对风险进行有效评估的情形下记录内控缺陷。
关于需要按照监管要求实施内部操纵评判的企业,为了在有限的时刻内富有成效地完成大量相关工作,高级治理层需要对该工作给予足够的重视,必须十分清晰有关的内控规范要求以及监管部门的具体部署。
企业应当依照评判指引,结合内部操纵设计与运行的实际情形,制定具体的内部操纵评判方法,规定评判的原那么、内容、程序、方法和报告形式等,明确相关机构或岗位的职责权限,落实责任制,按照规定的方法、程序和要求,有序开展内部操纵评判工作。
企业董事会应当对内部操纵评判报告的真实性负责。
三、企业内部操纵评判指引的讲解
第一节 框架概述
«企业内部操纵评判指引»分为5章27条,从内部操纵评判的各个方面阐述了其具体内容:
〔一〕第一章总那么〔第1~4条〕。
说明内部操纵评判指引制定的依据、定义、遵循的原那么等方面。
第1条,说明内部操纵评判指引出台的目的和依据,要紧的依据为«企业内部操纵差不多规范»。
第2条,指出内部操纵评判的定义,内部操纵评判是针对内部操纵有效性的评判、报告过程。
第3条,说明企业实施内部操纵评判应遵循的原那么。
即全面性原那么、重要性原那么和客观性原那么。
第4条,指明企业依据内部操纵评判指引应当履行的职责,并明确企业董事会应当对内部操纵评判报告的真实性负责。
〔二〕第二章内部操纵评判的内容〔第5~11条〕。
第一明确内部操纵评判的内容是与五要素〔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操纵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相联系的,然后分别阐述了对该五要素进行评判时,应当遵循的依据和要求,最后指明内部操纵评判工作应当形成工作底稿,详细记录企业执行评判工作的内容。
〔三〕第三章内部操纵评判的程序〔第12~15条〕。
第12条,内部操纵评判工作开展的程序。
程序:
制定评判方案→组成评判工作组→实施现场测试→认定操纵缺陷→汇总评判结果→编制评判报告
第13条,明确拟订的评判工作方案要报经董事会或其授权机构审批后实施。
第14条,评判工作组的成员及回避事项。
第15条,内部操纵评估和测试的方法。
包括个别访谈、调查问卷、专题讨论、穿行测试、实地查验、抽样和比较分析等方法。
〔四〕第四章内部操纵缺陷认定〔第16~19条〕。
第16~17条,内部操纵缺陷的分析、判定因素和程度的划分。
内部操纵的缺陷一样划分为设计缺陷和运行缺陷。
内部操纵缺陷分为一样缺陷、重要缺陷和重大缺陷。
第18条,内部操纵评判工作的质量交叉复核。
第19条,对内部操纵评判工作中发觉的内部操纵缺陷进行分析,并报告相关部门。
重大缺陷应当由董事会予以最终认定。
〔五〕第五章内部操纵评判报告〔第20~27条〕。
第20~21条,内部操纵评判报告应分别就五要素进行设计,并就相关内容作出披露。
第22条,内部操纵评判报告中至少应当披露的内容。
第23~26,内部操纵评判报告报送部门、报告基准日及报送时限。
第27条,建立内部操纵评判工作档案治理制度。
第二节 重要条款解读
一、内部操纵评判概述
内部操纵评判是企业董事会或类似权力机构对内部操纵的有效性进行全面评判、形成评判结论、出具评判报告的过程。
企业应当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企业内部操纵差不多规范»的要求,结合企业实际情形,对战略目标、经营治理效率和成效目标、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目标、资产安全目标、合法合规目标等单个或整体操纵目标的实现进行评判。
〔一〕内部操纵评判的目标
企业内部操纵评判的目标是通过对企业内部操纵体系的健全性、合理性和有效性的评判,促使企业切实加强内部操纵体系的建设并认真执行,并保证内部操纵体系得以连续、有效的改进。
1.强化内部操纵意识,建立健全内部操纵机制,严格落实各项操纵措施,确保内部操纵体系有效运行。
2.提高风险治理水平,为实现企业进展战略和经营目标提供保证。
3.增强企业业务、财务和治理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及时性。
4.保证企业资产的安全和完整。
5.确保企业各项活动的合法合规性。
6.为企业的风险治理提供信息服务和决策支持。
内部操纵的目标:
1〕提高企业运营的成效和效率。
2〕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和完整性。
3〕法律法规和合同的遵循性。
〔二〕内部操纵评判的原那么
在«企业内部操纵评判指引»中规定:
企业实施内部操纵评判,应当遵循以下原那么:
1.全面性原那么。
评判工作应当包括内部操纵的设计与运行,涵盖企业及其所属单位的各种业务和事项。
企业内部操纵是否完整是评判标准中首要的一条,同时又是基础。
假设内部操纵的完整性都达不到,那么内部操纵的合理性与有效性就无从谈起了。
2.重要性原那么。
评判工作应当在全面评判的基础上,关注重要业务单位、重大业务事项和高风险领域。
客观的评判内部操纵,及时发觉问题,及时予以更正,以使企业良好进展下去。
3.客观性原那么。
评判工作应当准确地揭示经营治理的风险状况,如实反映内部操纵设计与运行的有效性。
在对某一企业评判其内部操纵的适用性时,要注意操纵点的设置是否合理,有没有安排过多或不必要的操纵点;在每一个需要操纵的地点是否都建立了操纵环节;操纵职能是否划分清晰;人员间的分工和牵制是否恰当,既不能分工过细,又能起到相互牵制的作用。
同时,内部操纵的适用性要以经济性为限制条件。
企业设置内部操纵切忌照抄照搬,因此应当考虑企业内控设计和执行时的适应性和经济性。
因为,企业所处行业、组织规模、交易性质、经济技术条件、人员素养等方面存在着专门大的差异,不同的企业就应当依照其不同的特点设置内部操纵制度。
〔三〕内部操纵评判的组织机构
企业内部操纵评判是一项难度专门大的工作,需要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应该是企业最高级次的组织和人员进行总体负责。
董事会下设审计委员会,在行政系统——经营治理系统设置审计机构;审计委员会成员由董事长、非执行董事、总审计长和非公司董事〔外聘〕等组成。
二、内部操纵评判的内容
具体内容由内部操纵要素评判标准和作业层级评判标准两部分组成,其中要素评判标准可分为5个方面,即操纵环境、风险评估、操纵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作业层级评判标准因其繁琐复杂,难以穷尽,如以生产性企业为例进行框架构建,可分为5个业务循环,即销售业务循环、购货业务循环、生产业务循环、薪金业务循环和理财业务循环。
在内部操纵评判的具体标准中,要素评判标准以作业层级评判标准为基础。
〔一〕内部操纵五要素的评判
«企业内部操纵差不多规范»颁布后,企业内部操纵评判有了统一的标准,企业应当依照«企业内部操纵差不多规范»、应用指引以及本企业的内部操纵制度,围绕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操纵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等要素,确定内部操纵评判的具体内容,对内部操纵设计与运行情形进行全面评判。
1.内部环境的评判。
企业操纵环境。
操纵环境设定了一个组织的基调,阻碍其职员的操纵意识。
企业操纵环境决定其他操纵要素能否发挥作用,是内部操纵其他操纵要素发挥作用的基础,直截了当阻碍到企业内部操纵的贯彻和执行以及企业内部操纵目标的实现,是企业内部操纵的核心。
任何新生事物的成长,都要有与之适应的土壤。
我国大多数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不合理,鉴于一股独大现象的严峻性和普遍性,使得公司董事会、监事会以及独立董事制度的作用发挥专门有限,审计委员会和内审部门的监管职能也无法正常行使,究其缘故,中国设立监事会和建立独立董事制度,是基于上市公司的要求,从形式上满足规定,然而从«公司法»中关于监事会成员的要求能够看出,监事会成员与董事会成员的身份和地位是比较悬殊的,他们是依附于董事会和CEO的,因此专门难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假如监事会不对董事会的行为提出反对意见的时候,它还会成为董事会的爱护伞。
企业组织开展内部环境评判,应当以组织架构、进展战略、人力资源、企业文化、社会责任等应用指引为依据,结合本企业的内部操纵制度,对内部环境的设计及实际运行情形进行认定和评判。
2.风险评估的评判。
企业组织开展风险评估机制评判,应当以«企业内部操纵差不多规范»有关风险评估的要求,以及各项应用指引中所列要紧风险为依据,结合本企业的内部操纵制度,对日常经营治理过程中的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应计策略等进行认定和评判。
企业风险。
企业治理层应对阻碍企业目标实现的内、外部各种风险进行分析,考虑其可能性和阻碍程度,制定必要的计策。
在对企业风险防范作测评时,应重点关注企业是否建立完整的风险评估体系,是否建立审计委员和风险治理部门,是否对经营风险、财务风险、市场风险、政策法规风险和道德风险等进行连续监控;是否对已发觉的企业各类风险有操纵措施,如内操纵度执行情形的检查和监督,以及相关制度是否向子公司延伸,以确保子公司的经营安全。
同时,还要关注对相关业务项目及风险点是否进行定期检查评估、提示及完善,如在日常经营风险治理中对〝重大采购二次询价〞、建立〝不合格供应黑名单〞是否有实时监控。
是否对客户建立资信信息档案、是否定期梳理与公司进展战略不符的业务或项目等等。
内部审计关注风险识别的充分性;风险分析的恰当性;风险应计策略的充分性、有效性。
第一,应对企业的固有风险进行评估。
确定对固有风险的风险反应模式才能够确定对固有风险的治理措施。
其次,治理者应在对固有风险采取有关治理措施的基础上,对企业的残存风险进行评估。
对风险阻碍的分析那么可采纳简单算术平均数、最差的情形下的估量值或事项的分布等技术来分析企业风险评估的方法,分为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两种。
企业无须对所有的风险采纳同样一种评估方法,可依照不同的风险目标确定相应的风险评估方法,达到成本最低情形下的效益最大化目的。
〔1〕风险发生的概率专门低,缺失程度也专门小。
〔2〕风险发生的概率专门高,但缺失程度专门小。
〔3〕风险发生的概率专门低,但造成的缺失专门大。
〔4〕风险发生的概率专门高,造成的缺失也专门大。
风险评估与舞弊行为:
随着经济的进展和外部环境的复杂化,企业面临的风险也越来越大,而风险评估是提高企业内部操纵效率和成效的关键,因此对企业面临的风险进行合理的评估是专门有必要的。
风险评估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要紧分为三个步骤:
第一,估量风险的严峻程度;第二,评估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或频率〕;第三,考虑应如何治理风险。
可见,通过风险评估过程,能够及时发觉企业经营过程中风险高发点和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和漏报的可能性。
以医院为例阐述风险评估方面的评判:
为幸免治理风险,要求每个项目均进行预决算审计。
我们审计了:
车库改造工程、1号楼安保监控系统改造工程、1号楼消防系统改造工程、1号楼11层净化手术部净化系统及设备治理爱护、拆除及修补工程。
对工程、设备修理审计,我们关注合同保修期,承包与分包的执行力。
如:
2020年4月7日,按院部要求审计科对«1号楼11层净化手术部净化系统及设备治理爱护合同»进行内部审计调查。
差不多情形:
医院的1号楼11层洁净手术室安装工程是上海某洁净工程施工的。
2020年竣工投入使用。
工程最后审定价约为1,648,085.00元〔区财政局提供数据〕。
2020年3月份科室提出该净化系统及设备需要进行治理修理,医院与该公司暂签了1个2年期的〝爱护〞合同,合同价款〔人民币大写〕暂定贰拾肆万元整〔240,000.00元〕。
调查说明:
我们从后保科处得到了该系统的原〝工程分包施工合同〞的复印件。
合同为三方合同,即总包单位某建设工程进展,分包单位某洁净工程,建设单位是我们医院。
工程分包项目差不多情形明确反映,本专业分包合同保修期为2年。
2020年科室提出该净化系统及设备需要进行治理修理属于合同保修期范畴内,正常爱护。
调查建议:
医院〔目前〕无需与上海某洁净工程签订〝爱护合同〞。
2020年竣工的项目2年的修理期,应执行合同约定。
认真阅读合同,能够幸免医院成本重复支出。
医院在收入一定的情形下,履行减少支出的职责,有利于医院进展。
医院的风险评估是提供符合公认会计原那么的财务报告有关风险的确认、分析和治理。
风险评估过程必须判明医院完成既定的目标存在的外部风险,分析各风险的类型和程度,为风险治理提供依据。
医院治理层应制订打算、程序或行动来幸免具体风险。
3.操纵活动的评判。
企业组织开展操纵活动评判,应当以«企业内部操纵差不多规范»和各项应用指引中的操纵措施为依据,结合本企业的内部操纵制度,对相关操纵措施的设计和运行情形进行认定和评判。
企业操纵活动。
企业治理层为确保风险计策有效执行和落实,所采取的措施和程序,要紧包括批准、授权、验证、和谐、复核、定期盘点、记录核对、财产的爱护、职责的分离、绩效考核等内容。
操纵活动是企业依照风险评估结果,采纳相应的操纵措施,将风险操纵在可承担度之内。
操纵措施一样包括:
不相容职务分离操纵、授权审批操纵、会计系统操纵、财产爱护操纵、预算操纵、运营分析操纵和绩效考评操纵等。
操纵措施的实施就形成了内部操纵制度,这是内部审计评判的重要内容。
评判不相容职务分离操纵的实施,内部审计应当系统分析业务流程中的操纵点;评判授权审批操纵的实施,内部审计对企业编制的常规授权权限指引进行审查;内部审计通过对财产的记录、盘点资料、报表等定期或不定期的进行重点抽查,审查相关手续、记录是否完整,账务处理是否及时正确来评判企业财产爱护措施实施情形;关注企业预算操纵的有效性,一方面是预算编制的可行性、准确性,另一方面是可行准确的预算得到了切实的执行;评判营运情形,分析制度的有效运行,关注其是否能合理分析企业猎取的各类信息,改善企业运营状况,将风险操纵在可承担度之内;内部审计要关注企业是否建立科学有效的绩效考评制度,是否以考评结果为依据决定企业职员的岗位安排。
在对企业操纵活动测试时,要重点审核组织机构方面采取的操纵活动。
在组织结构方面重点机构、岗位及职责权限是否合理设置和分工,不相容职务是否相互分离,是否成立相关法律事务部门和职能,对采购与验收等环节是否设置相互监督制度,做到人员分离。
针对信息系统设置相应的操纵环节和程序。
操纵活动是治理者为了确保治理指令能够得以有效实施而制定的各项政策和程序。
政策是操纵活动应遵循的原那么,程序是具体的操纵活动。
我国存在着授权不足的现象,如此容易显现侵权行为,使得治理层逾越到内部操纵之上,从而导致舞弊行为的发生。
此外,如操纵活动设计不合理、缺乏完整有效执行的规章制度,企业的各项政策和程序就难以发挥有效作用,也可能会给有舞弊动机的人以可乘之机。
以医院为例阐述操纵活动的评判:
对医院中心实验室的审计工作。
医院中心实验室成立于2000年,成立初期院部并没有〝建账立制〞的要求,在规范流程上有一些欠缺之处。
而实验室从成立开始就自发地建立了自己的〝台帐〞,同时对一些〝合同协议〞用自己的方式方法进行治理。
几年后实验室又成立了〝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同时科室每年都有自己的课题与科研经费。
通过对中心实验室基金、药物临床试验基金和课题经费的审计,发觉要紧存在以下薄弱环节:
财务科没有分项目核算每项〝基金〞,造成基金的收、付、存〝统账〞;〝统账制〞核算,财务监督治理比较薄弱,合同协议档案保管不规范。
具体表现在中心实验室基金使用方面:
财务科账务处理记录〝其他应对款〞,不分具体项目核算。
使用临床试验基金方面:
财务方面不够规范,会计科目〝专用基金-科研基金-药物临床试验经费-中心实验室〞设置欠规范。
表现为项目基金实行〝流水账〞核算,各项目没有建立对应核算关系,不能反映各项目基金的取得、使用、结余。
随着年份的增加,分类分项目比较困难,财务科监控力度渐显弱化,不便于检查、考核、细化账务治理。
档案治理欠规范:
多年的项目协议与合同均有中心实验室科室自己保管,审计核对协议或合同缺乏核对资料。
不符合〝档案治理登记试行方法〞的有关规定。
合同或协议没有明确编号,历年的合同或协议〝对应〞区分比较困难。
科研基金的使用:
课题经费〝统账〞核算,分类分项困难。
分析其缘故科室反映要紧是一些预实验项目或已立项尚未批准的科研项目启动基金无法落实。
〔二〕内部审计开展内部操纵评判的途径
4.信息与沟通的评判。
企业开展信息与沟通评判,应当以内部信息传递、财务报告、信息系统等相关应用指引为依据,结合本企业的内部操纵制度,对信息收集、处理和传递的及时性、反舞弊机制的健全性、财务报告的真实性、信息系统的安全性,以及利用信息系统实施内部操纵的有效性等进行认定和评判。
信息与沟通是企业及时、准确地收集、传递与内部操纵相关的信息,确保信息在企业内部、企业与外部之间进行有效沟通。
信息是企业的资源,是企业各种经营治理行为的依据,信息的质量对治理层能否作出恰当的经营治理决策具有重大阻碍。
充分、及时的沟通有助于治理层了解经营活动存在的问题,客观地评判各部门的工作。
迅速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来保证企业经营活动的健康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企业内部 控制 基本 规范 三个 指引 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