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委党校在职研究生考试马克思主义.docx
- 文档编号:2376839
- 上传时间:2022-10-29
- 格式:DOCX
- 页数:8
- 大小:23.21KB
贵州省委党校在职研究生考试马克思主义.docx
《贵州省委党校在职研究生考试马克思主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贵州省委党校在职研究生考试马克思主义.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贵州省委党校在职研究生考试马克思主义
2012年贵州省委党校在职研究生考试
复习题(马克思主义理论)
一、选择题
1、哲学的基本问题: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2、系统整体的性质和功能不能归结为组成它的要素的性质和功能的简单相加。
系统整体所获得的新特性,新功能是各组成要素在孤立状态时所没有的,这种系统整体的特性和功能,只有当它们作为整体存在时才表现出来。
构成系统整体中的各个要素,由于受到整体和其他要素的相互作用,它们的性质和功能也不同于它们在孤立状态时的性质和功能。
3、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或分歧: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两种根本对立的宇宙观和方法论。
(1)形而上学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观察事物,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彼此隔离、互不依赖、互不作用的,静止不变的,即使变动也只数量的变动,否认事物的产生、发展和消亡,只看到事物的一个方面、一个侧面,或者把性质不同的东西凑在一起冒充全面性,模糊事物本来面目。
否认事物内部的矛盾性和事物的自身运动,把事物运动、变化的原因归结为外力的推动。
(2)辩证法坚持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观察事物,认为物质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即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整体,事物是不断变化发展的;研究事物的一切方面、一切联系,深刻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性,认为事物发展的根本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事物内部的矛盾运动是一切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
是否承认矛盾,是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种宇宙观的根本分歧。
4、主体和客体的双重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
是实践关系。
5、实践和认识的关系:
实践和认识是辩证统一的,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力,它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指导实践。
6、理性认识的特点:
是对客观事物抽象、概括、间接的反映。
7、生产力的要素:
基本要素(实体要素)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劳动关系、科学技术(非实体性)与科学管理(潜在要素)。
8、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是:
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决定着社会发展的进程,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
9、意识形态对经济发展具体能动反作用。
10、商品的二因素:
使用价值和价值,前者反映人和自然关系,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后者反映人和人的关系,是商品的社会属性。
11、劳动的二重性: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劳动的二重性决定商品的二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
12、价值规律的内容:
商品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商品价值量为基础。
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13、市场经济最基本的运行机制:
价格机制、竞争机制、供求机制是市场经济最基本的运行机制。
14、市场经济的主要功能:
市场联结功能、信息传递功能、资源调节功能、利益激励功能、奖优惩劣功能。
15、公有制主体地位体现在那些方面?
(1)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2)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3)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
(4)公有制经济要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不断发展和壮大中,这是坚持公有制地位的基础。
16、非公有制经济主要包括:
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中外合资经济。
17、市场经济中政府宏观调控的手段是:
(1)国家手段;
(2)经济政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3)法律手段;(4)行政手段。
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宏观调控主要应以经济和法律手段为主,以行政手段为辅。
18、胡锦涛同志“七一”讲话中毛泽东的三件大事是指:
(1)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2)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3)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创、坚持、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9、“十七大报告”
20、科学发展观: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21、十七届四中全会中提出党面临的考验是:
执政党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
二、辨析题(判断题)
1、形式主义也是一种主观主义,是唯心主义在责域工作中具体表现之一。
答:
此观点正确,唯心主义是一种主张精神、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即物质依赖意识而存在,物质是意识的产物的哲学派别,形式主义,不是从客观需要出发,而是从某种主观需要出发,不是注重实际内容,而是追求表面形式,因此也是一种主观主义。
五、系统是一个标志事物整体的哲学范畴,是指事物都是由其内部相互联系、相互利用着的要素按一定的方式所组成,并同周围环境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统一整体。
2、系统整体二性质和功能所以归结为组成它的要素的性质和功能的简单相加。
答:
错误的,系统由要素构成,是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有机体。
系统整体的性质和功能不能归结为它的要素的性质和功能的简单相加。
系统整体所获得的新特性,新功能是各组成要素在孤立状态时所没有的,这种系统整体的特性和功能,只有当它们作为整体存在时才表现出来。
构成系统整体中的各个要素,由于受到整体和其他要素的相互作用,它们的性质和功能也不同于它们在孤立状态时的性质和功能。
3、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既有绝对性一面,又有相对性的一面。
答:
此观点正确,唯物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此观点体现实践的绝对性,但是实践对理论的检验是需要时间的,放在不同的范围,其检验的绝对性就不一定正确了。
4、社会意识形成是对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的反映在阶级社会中具有阶级性。
答:
此观点错误,从社会意识和经济基础的关系可区分为属于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和不属于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前者是意识形态,后者是非意识形态的社会意识形式。
在一部分属于非意识形态的社会意识形式,它们不反应社会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不具有阶级性;另一部分是意识形式,反映社会的经济制度和社会制度,在阶级社会,它们具有阶级性。
5、划分不变资产和可变资产是根据资本固转方式不同,目的在于研究资本固转速度对剩余价值数量的影响。
答:
此观点错误。
不变资本是转化为生产资料的那部分资本;可变资本是转化为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
两部分资本在剩余价值中所起的作用不同,目的在于揭示剩余价值的源泉,而不是研究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数量的影响。
6、划分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是根据二者在剩余价值生产中所起的作用不同,目的在于揭示剩余价值的源泉。
答:
此观点错误。
固定资本是资本家用于机器、设备、工具、厂房等劳动资料的那部分资本;流动资本是资本家用于原材料、燃料、辅助材料和用于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
划分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是根据资本家是的周转方式不同,目的在于研究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数量的影响。
7、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具有共同的基本特征。
答:
此观点正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具有四个共同的基本特征:
1.市场是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发生联系的场所,渠道和领域,一切经济活动都离不开市场关系;2、企业作为市场主体,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3、政府部门不直接干预企业生产经营的具体事务。
但市场也不排除政府对社会经济活动的宏观调控;4、整个经济运行有一个比较健全的法制基础,企业的经济活动按照市场经济的法规进行。
8、(十七大报告中):
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我国的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已经发生了根本改变。
答:
此观点错误。
我国的基本国情是:
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任然不会改变。
9、(十七大报告中)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是内在统一的。
答:
此观点正确。
两者是相互制约相辅相成的关系。
科学发展,可以增加经济效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社会和谐,有利于提高人民劳动的热情,加快财富的创造,进而促进科学发展观的落实。
10、(十七大报告中)经济发展方式也就是经济增长方式。
答:
此观点错误,经济增长方式一般是指通过生产要素变化包括数量增加、结构变化、质量改善等,实现经济增长的方法和模式。
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容既包括经济增长方式的内容,还包括产业结构、收入分配、居民生活以及城乡结构、区域结构、资源利用、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内容。
三、简答题
1、什么是规律,如何理解规律的宏观性?
答:
规律是事物内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客观性是其最基本的特点,规律的客观性依存于物质的客观实在性:
1、自然规律是客观的;2社会规律也是客观的;3、思维规律是事物规律在人们头脑中的反应,其形式是主观的,内容是客观的。
规律的客观性表明,他既不能被人为的废除、消灭,也不能被人为的制定、创造。
人们只能认识规律,并利用规律为实践目的服务,不认识规律,不按规律办事,必定要受到惩罚。
2、如何认识社会历史过程中主体活动的自发性和自觉性。
答:
主体活动的自发性是指,主体在其活动中缺乏对客观规律的认识,仅是追求眼前最直接的目的和利益,意识不到自身活动的客观意义和实际社会后果;主体的自觉性是指,主题的活动是建立在对客观规律及其相关条件的认识的基础上的,它能充分考虑到现有的手段、条件以及蕴含在其中的各种可能后果和发展趋势。
主体只有客服自发性,提高自觉性,才能有效的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创造历史。
3、如何理解两类社会基本矛盾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
答: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平行的。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更为基本的矛盾,是一切社会矛盾的物质根源。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不仅遵循他自身运动的规律,也要服从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也有制约作用,当旧的生产关系严重束缚生产力发展,旧的上层建筑又维护旧的生产关系时,若不推翻就得上层建筑,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就无法解决。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那些方面?
答: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殊性表现在:
1、在所有制结构上,必须坚持公有制为主题,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坚持平等保护物权,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新格局。
2、在分配制度上,要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
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3、在宏观调控上,社会主义国家能够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发挥国家规划、计划、产业政策的导向作用,综合运用财政、货币政策,保证国民经济健康运行。
5、如何理解和把握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关系?
答: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经济增长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商品和劳务总量的增长;经济发展不仅包含了国民生产总值和人均收入水平的变化,而且也包括了技术进步、经济结构在质量上的提高,以及个人生活与社会福利条件的改善等方面的内容。
经济发展是以一定的经济增长为物质基础,经济发展是经济增长的结果,但是有经济增长不一定有经济发展,只有适度的经济增长才是有效的经济发展。
6、(十七大报告)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
答: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应归结为,中国共产党依据马克思主义的一般原理,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道路、形式和方法。
它没有脱离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学说,而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坚持、创新和发展,是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发展的新形态。
其本质特征:
是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走共同富裕道路的社会主义;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体制相结合的社会主义;是逐步全面改革和逐步全方位开放的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经验,特别是体制的创新,是其自身实践探索的产物,但也具有一定的国际意义,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中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7、(十七大报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是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贵州 省委党校 在职 研究生 考试 马克思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