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考语文总复习 正确使用实词对点训练巩固试题.docx
- 文档编号:23767739
- 上传时间:2023-05-20
- 格式:DOCX
- 页数:24
- 大小:39.11KB
届高考语文总复习 正确使用实词对点训练巩固试题.docx
《届高考语文总复习 正确使用实词对点训练巩固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考语文总复习 正确使用实词对点训练巩固试题.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高考语文总复习正确使用实词对点训练巩固试题
2015届高考语文总复习正确使用实词对点训练巩固试题
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台湾当局决定________“国统会”和“国统纲领”,是对一个中国原则的公然挑衅和对台湾地区和平稳定的严重破坏。
②第一次庭审时,原告律师向法庭所作的________,揭露了三年来原告在这起家庭暴力案件中遭受虐待的真相。
③学校武术队参加省中学生运动会,________了七个单项比赛的六项冠军。
A.终止 申诉 囊括B.中止 申述 斩获
C.中止 申诉 囊括D.终止 申述 斩获
解析:
“终止”表示结束或者停止的意思;“中止”着重指做事中途停止,适用范围比“终止“狭窄。
句①应选“终止”。
“申述”指详细说明(理由、来意等);“申诉”的词义较“申述”的词义范围小,它是指诉讼当事人或其他公民对已发生效力的判决或裁决不服时,依法向法院提出重新处理的要求。
句②指明了是“第一次庭审”,因此应该用“申述”。
“囊括”只适用于全部包罗的情况,用于句③,显然不如“斩获”恰当。
答案:
D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李金华掀起的“审计风暴”,让普通的中国百姓看到了激浊扬清的希望,让________中国法治进程的人们聆听到了拨动法治政府琴弦的优美乐音。
②李存葆力求回避被日常生活________了审美效应的词语,自炼丹炉,让无知觉的汉字脆响出铁马冰河。
③台湾当局分裂祖国的________行径,必将受到历史的制裁。
A.关注 消失 卑鄙B.关注 消逝 卑劣
C.关心 消逝 卑鄙D.关心 消失 卑劣
解析:
“关注”比“关心”多一层“重视”的意思,与句①强调的内容吻合,故选“关注”。
“消失”强调结果;“消逝”含有一个逐渐消失的动态过程,与句②的语境“渐渐失掉审美效应”相呼应,故选“消逝”。
句③的语境意义是明显的,是指台湾当局分裂祖国的丑恶行径。
“卑鄙”与“卑劣”虽然均为形容词,都可表示(言行)恶劣不道德。
相比之下,“卑鄙”强调丑恶,不道德,心地肮脏;而“卑劣”的意思是“卑鄙恶劣”,强调低下恶劣,词义更重,符合句意。
答案:
B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如今,市场经济飞速发展,有很多无形资产关系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如企业管理________、企业品牌概念、企业形象资源、企业信誉程度等。
②像“甲型H9N9流感”这样的重大疾病在人类中蔓延,势必会引起社会________,各国政府一定要给予高度的重视,进行严密的监控。
③近几年来,我国煤矿开采出现了不少的事故,这给国家和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与精神创伤,相关的责任人必须对此进行深刻________,充分认识问题的严重性。
A.理念 震荡 反省B.观念 振荡 反思
C.观念 振荡 反省D.理念 震荡 反思
解析:
理念:
一是指信念(如人生理念),二是指思想、观念(如经营理念、文化理念)。
观念:
指思想意识或客观事物在人脑里留下的概括的形象(有时指表象)。
句①应选“理念”。
震荡:
指震动、动荡(如社会震荡、回声震荡)。
振荡:
指振动或电流的周期性变化。
句②应选“震荡”。
反省:
指回想自己的思想行动,检查其中的错误。
反思:
指思考过去的事情,从中总结经验教训。
句③应选“反省”。
答案:
A
4.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①我们的工作计划已经呈报上级有关部门,待________之后,即可付诸实施。
②抗击“非典”的白衣战士郑重立下誓言:
我们________,为守护患者不遗余力……
③这家医药公司________世界医药行业之首,是因为有三项产品连续获得国际金奖。
A.审定 许诺 跃居B.审订 承诺 跻身
C.审订 许诺 跻身D.审定 承诺 跃居
解析:
“审定”意为“审查决定”,“审订”意为“审查修订”,句①中计划“已经呈报上级有关部门”,应该是修订过了,只要求“上级有关部门”决定,所以用“审定”,B、C两项可以排除。
“许诺”“承诺”都有“应允、答应、应承”的意思,但词义的轻重不同,前者轻后者重,句②中“郑重立下誓言”,应该用“承诺”。
即便是弄不清“跻身”与“跃居”的区别,甚至不用考虑句③该选哪个词,我们用排除法就得出了正确答案。
答案:
D
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陈老师说,这部著作虽语言直白,但内容________,中学生现在还难以理解。
②睡前适量地运动可以分散注意力,使紧张的精神________下来,有利于睡眠。
③当人们在诗的世界中________的时候,或感到平和,或感到酣畅。
A.艰深 松弛 徜徉B.艰涩 松弛 徘徊
C.艰涩 松懈 徘徊D.艰深 松懈 徜徉
解析:
艰深:
(道理、文词)深奥难懂。
艰涩:
(文词)晦涩,不流畅,不易理解。
句①应选“艰深”。
松弛:
不紧张。
松懈:
注意力不集中,做事不抓紧。
句②应选“松弛”。
徜徉:
闲游,安闲自在地步行,也指陶醉于某事物当中。
徘徊:
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比喻事物在某个范围来回波动、起伏,也比喻犹疑不决。
句③应选“徜徉”。
答案:
A
6.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30年后再回母校,他________的记忆被激活了,许多的人和事又清晰地浮现在脑海中。
②宛西制药厂推出的这个新药的药方是综合几个民间流传的秘方________而来的。
③人的大脑,越使用越发达,不用就会________。
A.淡薄 演化 蜕化B.淡泊 衍化 蜕化
C.淡泊 演化 退化D.淡薄 衍化 退化
解析:
淡薄:
不厚重,因淡忘而模糊。
淡泊:
不追求名利。
句①应选“淡薄”。
演化:
演变,多指自然的变化。
衍化:
发展变化。
句②应选“衍化”。
蜕化:
多用来比喻人变质、腐化堕落(“蜕”指蛇、蝉等动物脱皮)。
退化:
泛指事物由优变劣,由好变坏。
句③应选“退化”。
答案:
D
7.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位于山东省曲阜市的“三孔”,以悠久的历史、宏大的规模、丰富的文物珍藏、丰厚的文化________以及极高的科学艺术价值而著称于世。
②记者在北京博士后研究员________会上看到,卫生、交通等领域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很迫切。
③北大在长期发展和斗争________中形成的光荣传统和优良学风,生动地体现了中国人民自强不息、开拓进取的民族精神。
A.积聚 引见 里程B.积聚 引荐 历程
C.积淀 引荐 历程D.积淀 引见 里程
解析:
积聚:
积累。
积淀:
积累沉淀,所积累沉淀下来的事物多指文化、知识、经验等。
句①应选“积淀”。
引见:
引人相见,使彼此认识。
引荐:
推荐。
句②应选“引荐”。
里程:
路程,发展的过程。
历程:
经历的过程。
句③应选“历程”。
答案:
C
8.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办公人员的座椅高度是非常有讲究的。
专家________,许多人办公座椅的高度都存在一定问题,久坐会________疲劳感,并出现腰酸背痛的毛病。
正确的做法是:
首先根据工作性质把办公桌调整到一个________的高度,然后再依据自身情况来调整座椅的高度。
A.提出 产生 适合B.提出 引发 合适
C.提醒 产生 合适D.提醒 引发 适合
解析:
“提出”是“(用言语或文字把自己的意愿、想法、建议等)表示出来”,而“提醒”是“从旁指点,促使注意”。
此处从语境看,是专家指出问题,意在促使人注意,故应用“提醒”。
“产生”是指“由已有的事物中生出新的事物”,或“出现”;而“引发”是指“引起,触发”。
此处强调久坐的结果,故应用“产生”。
“适合”是指“符合实际情况或客观要求”,是动词;“合适”意义与“适合”基本相同而词性是形容词。
此处修饰“高度”,故用“合适”。
答案:
C
板块二 正确使用虚词
1.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组是( )
①《贞观政要》确立“以公平为规矩,以仁义为准绳”的择官准则,强调仁义道德在选贤任能中的重要作用,在提拔、任用官员时________比较注重对官员的官德考察。
②根据国内外需要和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我们现阶段________要不要坚持“贸易顺差——资本流出”的人民币国际化实现路径呢?
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科学精神,尊重和遵循客观规律,这是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
________是当社会发展进入关键时期时,更应强调这一点。
A.往往 毕竟 十分B.往往 究竟 尤其
C.常常 究竟 十分D.常常 毕竟 尤其
解析:
二者都有“差不多”的意思,可以互换使用。
“常常”,表示事情的发生不止一次,而且时间相隔不久;“往往”,表示根据以往的经验,某种情况在一定条件
下时常存在或经常发生。
根据语境,此处应用“往往”。
“毕竟”,表示追根究底所得的结论,强调事实或原因;“究竟”,用在问句里,表示追究。
根据语境,此处应用“究竟”。
二者都是副词,“尤其”,表示更进一步;“十分”,很,表示程度很高。
根据语境,此处应用“尤其”。
答案:
B
2.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当前全国安全工作形势严峻,出现了种种问题,________有多方面的原因,________根本原因在于原有体制的弊端没有消除,有些政府官员安全责任意识不强。
________要尽快扭转这种局面,________通过进一步深化安全改革,________能实现。
A.既然 那么 所以 只有 才
B.固然 但是 因此 只有 才
C.即使 然而 所以 只要 就
D.如果 那么 因此 只要 就
解析:
固然:
表示承认某个事实,引起下文转折,常与“但是”搭配。
根据语境,应选“固然……但是……”。
“只有……才……”表示必要条件,“只要……就……”表示充分条件。
结合语境,应选用“只有……才……”。
答案:
B
3.请将下面的虚词依次填入文中的横线上。
(只填序号)
①更 ②或许 ③因为 ④就
高科技从未停止改变人们的生活。
________到了未来的某一天,不再是你背书包,而是书包背你了;如果你敢在键盘上敲脏话,电脑________会“伸出手”制止你;运动也会变得________省事,________即便是在你睡觉的时候也会有机器帮你锻炼身体。
解析:
“或许”表推测,“更”表递进关系,“因为”表原因。
答案:
② ④ ① ③
4.在下面文字中的画线处填上适当的关联词语,使整个段落语意连贯,层次清楚,逻辑严密。
孩子上学后,父母应及时向他们讲述如何管理和使用零花钱。
__①__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消费欲望渐趋强烈,需要用钱的地方也越来越多,这时__②__不加以教育和引导,他们就可能会乱花钱。
家长要经常关注孩子的消费行为,以免孩子过度消费__③__产生某种不良后果。
一般情况下,家长只可救“急”,不必救“穷”,比如当孩子遇上非用钱不可__④__又无钱可用的情况时,可让孩子预支一部分零花钱,__⑤__一定要跟他说清楚:
预支的部分必须在下次的零花钱中扣除。
解析:
在文段中填入适当的关联词语,使整个段落语意连贯,层次清楚,逻辑严密。
首先要联系上下文,考虑分句之间的语意关系。
①处前为果,后为因,应填“因为”。
②处后面句子中有“就”字,应考虑这两个句子之间假设的因果关系,可填入“如果”。
③处前后有承接关系,应填入“而”。
④处前后有转折关系,可填入“却”。
⑤处前后有转折关系,但与④处相比,更有强调作用,可填入“但是”。
答案:
①因为 ②如果 ③而 ④却 ⑤但是
5.下列各句加点的虚词,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我何曾见过草原奔马,只是听说罢了。
B.一部长篇小说有主题、副主题,而每一卷也何妨有一个相对独立的主题。
C.与其靠外地供应,何如就地取材,自己制造。
D.老杨说,本家兄弟,何苦如此客气呢?
客气了,反而见外了。
解析:
B.“何妨”应改为“不妨”。
C.“何如”应改为“何不”。
D.“何苦”应改为“何必”。
答案:
A
6.下列各句加点的虚词,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他是班长,自己不肯去干脏活,并且要我们去干,那怎么行呢?
B.无论你来不来,这次班会活动还是要举行。
C.面对别人的不满和指责,他先是怒目而视,继而强词夺理,推卸责任,实在是不可理喻。
D.要不是老师及时提醒我,否则我准会办错事。
解析:
A.“并且”应改为“却”。
B.“还是”不能同“无论”搭配,应把“还是”改为“都”。
D.去掉“否则”。
答案:
C
板块三 正确使用熟语
一、望文生义,误用褒贬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广西防城港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李红森去世后,贫寒的家境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知晓,他生前身无长物,家中连件像样的现代化电器都没有,着实催人动容。
B.小东初中未毕业就辍学了,性格封闭孤傲的他对周围的人常常表现出敌对情绪,他最终为自己的危言危行付出了惨重代价。
C.我的态度很鲜明,对任何邪教的言论都不赞一词,对他们的行为深恶痛绝。
D.一些人对中国的茶有偏见,以为茶只是下里巴人解渴的东西,档次不如进口饮料。
解析:
本题涉及的成语主要是犯了望文生义的错误。
A.“身无长物”指身上没有多余的东西,形容人清贫或生活简朴。
用在这里恰当。
B.“危言危行”指讲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
危:
正,正直。
此处望文生义,把“危”理解成了“危险”,故不当。
C.“不赞一词”原指文章写得很好,别人不能再添一句话,现也指一言不发。
这里误解成“不说一句赞成的话”,故不当。
D.“下里巴人”泛指通俗的普及的文学艺术,常跟“阳春白雪”对举。
这里错解为“普通的乡下人”,不当。
答案:
A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春暖花开,冰雪消融,江河日下,涓涓细流滋润万物,历经严寒考验的北方大地,告别了千里冰封的季节,焕发出勃勃生机。
B.当我们深刻反思整个三鹿奶粉事件时,有必要好好思考,三鹿集团究竟鹿死谁手,它是为谁而亡,这也许正是现在我们反思三鹿奶粉事件的最大意义之所在。
C.钱钟书先生是一个十分难得的奇才,被誉为“学术泰斗”,他知识渊博,学养丰富,治学严谨,其文章达到了不赞一词的地步。
D.在金融危机席卷全球的情况下,我们中国的出口企业一定要在危机中寻找机遇,切不可目无全牛,只看到出口欧美这一条路,而应试图打开国内市场。
解析:
C项“不赞一词”,形容文章写得很好,不能增添一句话。
此处合适。
其他各项,命题者故意曲解成语词义,以便考查考生的识辨运用能力。
A项“江河日下”,比喻情况一天天坏下去,属于望文生义;B项“鹿死谁手”,原比喻不知政权会落在谁的手里,现在也泛指在竞赛中不知谁会取得最后的胜利;D项“目无全牛”,形容技艺达到了非常纯
熟的地步,犯了曲解词义的错误。
答案:
C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这对孪生姐妹在向记者自我介绍时,活泼的妹妹先声夺人,文静的姐姐却笑而不答。
B.王老师学识渊博,幽默风趣,有时为了使课上得生动形象,不停地指手画脚,以此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C.人事处通知,对那些久假不归的同志要查明情况,对其中的无故旷工者要严肃处理。
D.现在还有很多司机不吸取血的教训,仍然酒后驾车,对这种铤而走险的行为,公安交通部门还应加大处罚力度。
解析:
B.指手画脚:
形容说话时兼用手势之意,也形容轻率地指点批评,此用一义项。
A.“先声夺人”是指做事抢先一步,在别人之前去做。
C.“久假不归”,长期借用而不归还。
D.“铤而走险”指因走投无路而采取冒险行为。
用于“酒后驾车”太重。
答案:
B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这些人简直是不可理喻,明明没有票还骂骂咧咧硬是想闯进来,素质实在太差了。
B.对他们提出的要求我们一定要慎重考虑,切不可轻诺寡信。
C.田世国为使患上尿毒症的母亲延续生命献出了自己健康的肾,让天下所有的母亲收获慰藉,让那些不肖子孙汗颜无地。
D.汉代抗击匈奴的名将里最冤的恐怕非陈汤莫属——阵斩匈奴单于,平定西域土地,陈汤的功业自不必说,可他却偏偏落了个功高不赏的凄凉结局。
解析:
“不可理喻”,无法用道理使他明白,形容态度蛮横。
B.“轻诺寡信”,轻易许诺的人就一定很少守信用。
C.“不肖子孙”,指不能继承先辈事业和遗志的没有出息的子孙,不能理解为“不孝子孙”。
D.“功高不赏”,形容功劳极大,无法加以赏赐。
答案:
A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经过乡亲父老的艰苦奋斗,只不过几年,我的家乡就已经改头换面,山青水绿,牛肥粮多了。
B.通过民间的交往,两国间逐渐增加了了解,最终签订了城下之盟,希望子孙后代能保持友好睦邻关系。
C.少数为官者,不是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而是追求个人享受,一饭千金。
D.鲁迅对阿Q的描写可谓穷形尽相,这不仅得力于他写作的高超技艺,更因为他对国民劣根性体味深刻。
解析:
“穷形尽相”,原指描写刻画十分细致生动,现在也用来指丑态毕露。
A.“改头换面”是只换形式,不换内容。
B.“城下之盟”,指被迫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C.“一饭千金”,受人之恩,给予很重的回报应用一掷千金。
答案:
D
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李玲这个同学,不仅学习成绩突出,而且很喜欢帮助别人,她做的好事可称得是擢发难数了,一箩筐也装不完。
B.在严打斗争中,公安干警发扬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在一次追捕贩毒分子的行动中,他们暴虎冯河,与贩毒分子进行激烈的枪战,仅半个小时就将其一网打尽。
C.那些反动文人,除了舞文弄墨、替他们的主子帮腔以外,还能干些什么呢?
D.如今这里是经济开发区,高楼林立,机声隆隆,给人以面目全非的感觉。
解析:
“舞文弄墨”,贬义词,包括两个义项:
①歪曲法律条文作弊。
②玩弄文字技巧。
A.“擢发难数”,比喻罪行极多,无法计算,贬义。
B.“暴虎冯河”,比喻冒险蛮干,有勇无谋。
含有贬义。
D.“面目全非”,事物的样子改变得很厉害。
多含贬义。
答案:
C
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战士们奋战了一天一夜,吃不上饭,喝不上水,但是他们忘乎所以,继续与山火搏斗。
B.此举旨在为新西兰的主要和重要的财产设施提供更多保护,在一些重要资产接受海外投资的问题上,政府应持谨小慎微的态度。
C.在有的国家的某些地区,青少年吸毒已蔚然成风,引起了当局的注意。
D.每当夜幕降临,这一带灯红酒绿,热闹非常。
解析:
“灯红酒绿”,既可形容寻欢作乐的腐化生活,也可形容都市娱乐场所夜晚的繁华景象。
A.“忘乎所以”,形容由于过度兴奋或得意而忘记了一切,含贬义。
B.“谨小慎微”,意为过分谨慎,缩手缩脚,不敢放手去做,感情色彩与此处语境不合。
C.“蔚然成风”,形容一种事物逐渐发展、盛行,形成风气,为褒义词。
答案:
D
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 )
A.当这位长袖善舞的梨园名旦,抖起她最擅长的水袖,唱开清亮的京腔时,台下的观众都禁不住大声地喝起彩来。
B.我们做事情有时候要瞻前顾后,考虑周全。
C.他们根据受害者提供的线索,先找王某,再按图索骥,最终找到了制造假酒的黑窝。
D.TVB编剧可谓想入非非,居然能将《水浒传》和《无间道》拼凑成一个现代警匪故事,真是佩服他们的想象力。
解析:
“长袖善舞”,原指有所依靠,事情就容易成功。
后形容有财势会耍手腕的人,善于钻营,会走门路,是贬义词。
B.“瞻前顾后”,既可以充当褒义词,形容做事情以前考虑周密细致。
也可以充当贬义词,形容顾虑太多,犹豫不决。
此处用前一个义项。
C.“按图索骥”,既可以作为贬义词,比喻办事机械死板;也可以作为中性词,比喻按照线索寻找。
D.“想入非非”,一般用来形容胡思乱想,不切实际,多用于贬义;也形容想得离奇玄妙,出人意料。
答案:
A
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
的一句是( )
A.在这次打击赌博的行动中,该市几百名公安干警倾巢而出,一举端掉了十几个窝点,缴获了一大批赌具赌资。
B.字义丰富是汉字的一大特点,掌握了常用字的字义有利于理解词语,汉语中很多词可以望文生义,望文知义。
C.教育要讲究方式方法,不能总是耳提面命,摆官僚作风。
D.这个黑帮团伙在几个劳改释放人员加入之后,如虎添翼,更加嚣张。
解析:
“如虎添翼”,可以比喻本领很大的人又增加了新的助力,作褒义词;也可以比喻凶恶的人得到援助更加凶恶,作贬义词。
A.“倾巢而出”,全体出动,贬义词。
B.“望文生义”,不了解某一词句的确切涵义,光从字面上去牵强附会,做出不确切的解释。
贬义。
C.“耳提面命”,不仅是当面告诉他,而且是提着他的耳朵向他讲。
形容长辈教导热心恳切。
褒义。
不能用来形容官僚作风。
答案:
D
10.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中国电信以先进技术为依托,亦步亦趋,紧跟世界潮流,取得了突飞猛进的成就。
B.税收是我国国民经济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国计民生中占有无以复加的重要地位。
C.在《群英会蒋干中计》中,罗贯中运用生动细致的动作、神态描写,为我们塑造了一个胸无城府却又自作聪明、十分迂腐可笑的蒋干形象。
D.这个潜伏已久的特务,平日装得一副老实相,倒也没人能看透他,哪知今天他居然赤膊上阵了,一下子露出了狐狸尾巴。
解析:
“赤膊上阵”,比喻不讲策略,也比喻毫无掩饰地做某事。
贬义。
A.“亦步亦趋”,比喻自己没有主张,或为了讨好,每件事都效仿或依从别人,跟着人家行事。
是贬义词。
B.“无以复加”,达到极点,不可能再增加。
多含贬义。
用在此处不当。
C.“胸无城府”,形容待人接物坦率真诚。
褒义。
不能表示缺乏谋略。
答案:
D
二、搭配不当,用错对象
1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中科院计算机研究所的研究员们津津乐道着“龙芯”1号的研发成功,这是我国首次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GPU,又称“中国芯”。
B.每个人都有不足之处,你不应该求全责备他的缺点。
C.参加座谈会的同志,对中央的方针政策表示坚决拥护,还与调查组的同志畅所欲言,反映了不少问题。
D.陈水扁当局在高中历史课程纲要中,将“台湾史”从“中国史”中独立出来,是想用意识形态取代历史,是数典忘祖。
解析:
“数典忘祖”,谈论祖上的典章制度或经历时,却忘掉了祖先的职守。
现多比喻忘记自己本来的情况或事物的本源。
A.“津津乐道”不具备带宾语的功能,因此这里使用不当。
B.“求全”和“责备”都是动宾短语,动宾短语不能带宾语,故该句表述不合语法;可改换成“对他人的缺点,你不应该求全责备”。
C.“畅所欲言”,尽情地说出想说的话。
一般直接用作谓语,与前边的“还与调查组的同志”不搭配。
答案:
D
1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北京电视台的编导很有水平,几个
经济类节目都办得绘声绘色。
B.王小波是当代较有影响的作家,他的杂文对社会时弊的议论更是惟妙惟肖。
C.如果对中国人民的严正声明和强烈抗议置之度外,一意孤行,必将自食其果。
D.一位省委书记在该省的纪委会议上语重心长地说,领导干部做官用权,总要有如履薄冰、如临深渊之感,常思贪欲之祸。
解析:
A.“绘声绘色”形容叙述或描绘事物的情景非常生动、逼真。
这里应改为“有声有色”。
B.“惟妙惟肖”形容刻画或描摹非常逼真。
而句中的主语是“议论”,“惟妙惟肖”与它搭配,显然不当。
C.“置之度外”常常和介词“把”搭配,“置之度外”的是生死、利害等事,而与句中“声明”、“抗议”等诉之于声的词语对应的当是“置若罔闻”。
因此句中把“置之度外”改为“置若罔闻”才是正确的。
D.“如履薄冰、如临深渊”表示小心、谨慎。
要注意不能用它来修饰“恐惧”、“害怕”等词语。
答案:
D
1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 )
A.一名歹徒顺手抓起一把尖刀,幸好民警代秋眼疾手快,一把扣住他的手腕,另两名民警则趁机夺下了尖刀。
B.门前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届高考语文总复习 正确使用实词对点训练巩固试题 高考 语文 复习 正确 使用 实词 训练 巩固 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