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一轮专题一文言文阅读历览前贤国与家披文入情悟精华4文言基础突破三词类活用和文言句式教师用书.docx
- 文档编号:23761790
- 上传时间:2023-05-20
- 格式:DOCX
- 页数:38
- 大小:74.42KB
语文一轮专题一文言文阅读历览前贤国与家披文入情悟精华4文言基础突破三词类活用和文言句式教师用书.docx
《语文一轮专题一文言文阅读历览前贤国与家披文入情悟精华4文言基础突破三词类活用和文言句式教师用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一轮专题一文言文阅读历览前贤国与家披文入情悟精华4文言基础突破三词类活用和文言句式教师用书.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语文一轮专题一文言文阅读历览前贤国与家披文入情悟精华4文言基础突破三词类活用和文言句式教师用书
文言基础突破三 词类活用和文言句式
高考对词类活用和文言句式不单独命制考题,往往将其隐含在翻译题目中考查。
这种隐性的考查方式,要求考生熟练掌握各种词类活用和文言句式,准确解答题目。
本部分我们将细致讲解《考试说明》规定的词类活用和文言句式的表现形式,各种词类活用和句式的翻译方法与技巧,并借助课文中的熟悉例句帮助考生理解和掌握,为解答翻译题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词类活用六大类型
词类活用就是指某些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具有的某种新的语法功能,而这种语法功能与现代汉语相比具有明显的不同。
判断时要参照现代汉语的一般用法去推断。
(一)名词活用作动词
在现代汉语中,名词是不会直接带宾语的,但在文言文中却经常出现名词直接带宾语的现象,这就是名词活用作动词。
活用以后,名词变成了相应的动词。
在翻译时应把活用的名词翻译为相应的动词。
教材例句
规律总结
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鸿门宴》)
分析:
“籍”和“吏民”皆为名词,构成动宾关系,故“籍”活用为动词,译为“登记”
名词+名词
两个名词连用,两者之间不是并列关系,也不是偏正关系,则其中一个名词活用为动词。
如果这两个名词形成主谓关系,那么后一个名词活用为动词;如果这两个名词是动宾关系,那么前一个名词活用为动词
沛公军(于)霸上。
(《鸿门宴》)
分析:
“军”为名词,与“(于)霸上”构成动补关系,故“军”活用为动词,译为“驻扎、驻军”
名词+补语
名词本来不能带补语,但有时带了补语,这个名词就有了动词的特点,活用为一般动词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劝学》)
分析:
“能”是能愿动词,一般修饰动词,这里修饰了名词“水”,故“水”活用为动词
副词(或能愿动词)+名词
被副词、能愿动词修饰的名词活用为动词
扣舷而歌之。
(《赤壁赋》)
分析:
“而”表修饰关系时,说明后面“歌”的行为的状态。
故句中“歌”为名词,需要活用为动词,译为“唱歌”
而(表修饰)+名词
当连词“而”表修饰关系时,其后面的名词表动作行为的状态,要活用为动词
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游褒禅山记》)
分析:
“名”为名词,“之”为代词,构成动宾关系,故“名”活用为动词,译为“给……命名”
名词+代词
代词作宾语,其前边的名词要活用作动词
[即时小练]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国虽小,其食足以食天下之贤者,其车足以乘天下之贤者,其财足以礼天下之贤者。
与天下之贤者为徒,此文王之所以王也。
今虽未能王,其以为安也,不亦易乎!
此赵宣孟之所以免也,孟尝君之所以却荆兵也。
古之大立功名与安国免身者,其道无他,其必此之由也。
贤士不可以骄恣屈也。
昔赵宣孟之绛,见骫[注]桑之下有饿人卧不能起者,宣孟止车,为之下食,再咽而后能视。
宣孟问之曰:
“女何为而饿若是?
”对曰:
“臣宦于绛,归而粮绝,羞行乞而憎自取,故至于此。
”宣孟与脯二,拜受而弗敢食也。
问其故,对曰:
“臣有老母,将以遗之。
”宣孟曰:
“斯食之,吾更与女。
”乃复赐之脯二束,与钱百,而遂去之。
【注】 骫(wěi):
弯曲。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注意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
(1)国虽小,其食足以食天下之贤者,其车足以乘天下之贤者,其财足以礼天下之贤者。
译文:
解析:
句中的第二个“食”为名词活用作动词,“供养”。
注意“乘”“礼”等词的翻译。
答案:
国家即使小,它的粮食也足以供养天下的贤士,它的车辆也足以乘载天下的贤士,它的钱财也足以礼遇天下的贤士。
(2)与天下之贤者为徒,此文王之所以王也。
译文:
解析:
句中的第二个“王”为名词活用作动词,“称王”。
答案:
与天下的贤士为伍(成为一类人),这是周文王称王天下的原因。
(3)宣孟止车,为之下食,再咽而后能视。
译文:
解析:
句中的“下”为名词活用作动词,“喂下”。
答案:
宣孟停下车,让人给他食物吃,他咽下两口后,能睁开眼看了。
(4)臣宦于绛,归而粮绝,羞行乞而憎自取,故至于此。
译文:
解析:
句中的“宦”为名词活用作动词,“做仆人”。
答案:
我在绛给人做仆隶,回家的路上断了粮,以去乞讨为羞,又厌恶私自拿取别人的食物,所以才饿到这种地步。
国家即使小,它的粮食也足以供养天下的贤士,它的车辆也足以乘载天下的贤士,它的钱财也足以礼遇天下的贤士。
与天下的贤士为伍(成为一类人),这是周文王称王天下的原因。
即使现在不能称王,用它来安定国家,还是容易做到的。
(与贤士为伍)这是赵宣孟(赵盾)免于被杀、孟尝君使楚军退却的根本原因所在。
古代建立功名和安定国家、免除自身灾难的人,没有别的途径,必定是遵循这个准则。
贤士,不可以用高傲的姿态使他受到屈辱。
从前,赵宣孟将要到蓟国都绛邑去,看见一棵弯曲的桑树下,有一个饿倒躺在那里起不来的人,宣孟停下车,让人给他食物吃,他咽下两口后,能睁开眼看了。
赵宣孟问他说:
“你为什么饿到这种地步?
”他回答说:
“我在绛给人做仆隶,回家的路上断了粮,以去乞讨为羞,又厌恶私自拿取别人的食物,所以才饿到这种地步。
”宣孟给了他两块干肉,他拜着接受了却不敢吃。
问他为什么,他回答:
“我家有老母亲,我想把这些干肉留给她。
”赵宣孟说:
“这些食物你全都吃了,我另外再给你。
”于是又赠给他两捆干肉和一百枚钱,就离开了。
(二)名词作状语
现代汉语中,普通名词是不能直接修饰谓语动词作状语的,而古代汉语中普通名词直接作状语却是相当普遍的现象。
如果谓语前面的名词不是主语,则必然活用作了状语。
教材例句
规律总结
常以身翼蔽沛公。
(《鸿门宴》)
分析:
“翼”解释为“翅膀”,为名词,放在动词“蔽”之前,构成状语与中心词的修饰关系,译为“像翅膀一样”
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翻译时需要在活用的名词前加一“像”字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愚公移山》)
分析:
“箕畚”为名词,放在动词“运”之前,构成状语与中心词的修饰关系,译为“用竹筐”
表示动作行为所涉及的工具与方式,翻译时要在活用的名词前加上介词“用”
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
(《陈情表》)
分析:
“日”为时间名词,与动词“笃”构成状语与中心词的修饰关系,故“日”用作状语,译为“一天天地”
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在翻译时比较灵活,可在前面加“每”,也可将名词重叠后前边加“一”,还可译为“一……比一……”等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劝学》)
分析:
“上、下”为方位名词,与动词“食、饮”构成状语与中心词的修饰关系,故“上、下”用作状语,译为“向上、向下”
表示动作行为的方位或地点。
这一类名词的特点均为方位名词,翻译时在活用的名词前加上介词“向”“到”或者“对”“在”“从”等
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鸿门宴》)
分析:
“兄”解释为“兄长”,为名词,放在动词“事”之前,构成状语与中心词的修饰关系,表示对人的某种态度,故“兄”用作状语,译为“像对待兄长一样”
表示对人的态度。
翻译时需加上文字:
“像对待……一样”
[即时小练]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有人夜自外归,见有物蹲其门,以为猪狗类也,杖击之,即逸去。
至山下月明处,则虎也。
是人非能胜虎,而气以盖之矣。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有人夜自外归,见有物蹲其门,以为猪狗类也,杖击之,即逸去。
译文:
解析:
句中的“夜”“杖”均为名词作状语,译为“在夜晚”“用拐杖”。
答案:
有个人在夜晚从外面回来,见到一个东西蹲在他门口,以为是猪狗一类的动物,用拐杖打它,它就跑了。
有个人在夜晚从外面回来,见到一个东西蹲在他门口,以为是猪狗一类的动物,用拐杖打它,它就跑了。
直到它跑到山下月光明亮处,才知道是只老虎。
这人不是有打赢老虎的本事,而是他的气势盖过了老虎。
(三)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教材例句
规律总结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
(《鸿门宴》)
分析:
“善”为形容词,与名词“留侯张良”构成动宾关系,故“善”活用为动词,译为“与……交好”
形容词+宾语
形容词是不带宾语的,如果带了宾语,没有使动、意动的意思,就是用作一般动词。
翻译时应把活用的形容词译为相应的动词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
(《兰亭集序》)
分析:
“欣”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动词,与“所”构成“所”字结构,为名词性短语,译为“喜爱”
所+形容词
形容词在“所”后面,活用为动词
则秦未可亲也。
(《荆轲刺秦王》)
分析:
“可”为能愿动词,修饰了形容词“亲”,句中缺少了谓语动词,故“亲”为动词,译为“亲近”
能愿动词+形容词
形容词放在能愿动词“可”后面,活用为动词
不知东方之既白。
(《赤壁赋》)
分析:
“既”为副词,作状语,修饰了形容词“白”,故“白”为动词,译为“显出白色”
副词+形容词
形容词放在某些副词之后,往往活用为动词
[即时小练]
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则再逐于鲁,削迹于卫,穷于齐,围于陈、蔡,不容身于天下。
子之道岂足贵邪?
世之所高,莫若黄帝,黄帝尚不能全德,而战涿鹿之野,流血百里。
尧不慈,舜不孝,禹偏枯,汤放其主,武王伐纣,文王拘羑里,此六子者,世之所高也。
(《庄子·盗跖》)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削迹于卫,穷于齐,围于陈、蔡,不容身于天下。
译文:
(2)此六子者,世之所高也。
译文:
解析:
(1)句中的“穷”,
(2)句中的“高”均为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意思分别是“陷入穷途末路境地”“推崇”。
答案:
(1)在卫国被铲平足迹,在齐国陷入穷途末路境地,在陈国和蔡国之间被围困,天下没有容身之处。
(2)这六个人,都是世上所推崇的。
然而一再被赶出鲁国,在卫国被铲平足迹,在齐国陷入穷途末路境地,在陈国和蔡国之间被围困,天下没有容身之处。
你的道哪里有什么可贵的呢?
世上所推崇的,没有超过黄帝的,黄帝尚且不能德行全备,而战于涿鹿郊野,流血百里。
尧不慈爱,舜不孝顺,禹半身偏瘫,汤流放他的君主,武王讨伐纣王,文王被囚禁在羑里。
这六个人,都是世人所推崇的。
(四)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教材例句
规律总结
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游褒禅山记》)
分析:
“至”为动词,与“少”构成主谓关系,故“至”活用为名词,作主语,译为“到达的人”
动词活用为名词
当动词在句子中具有明显的表示人与事物的意义时,即活用为名词。
它一般处在句中主语或宾语的位置,有时前边有“其”或“之”。
在翻译时应把活用的动词翻译为相应的名词
①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师说》)
②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
(《逍遥游》)
分析:
①“贤”为形容词,与“及孔子”构成主谓宾关系,故“贤”活用为名词,作主语,译为“贤能”
②“正”为形容词,与“乘”构成动宾关系,故“正”活用为名词,作宾语,译为“正道”
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①形容词用在“其”“之”等字后面,充当中心语时,活用为名词。
②形容词作主语、宾语时,活用作名词
[即时小练]
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书》记皋陶之说曰:
“罪疑惟轻,功疑惟重。
”释者曰:
“刑疑附轻,赏疑从重,忠厚之至也!
”夫有大罪者,其刑薄则不必当罪;有细功者,其赏厚则不必当功。
然所以为忠厚之至者,何以论之?
夫圣人之治也,自闺门、乡党至于朝廷皆有教,以率天下之善,则有罪者易以寡也;自小者、近者至于远大皆有法,以成天下之务,则有功者易以众也。
以圣神渊懿之德而为君于上,以道德修明之士而为其公卿百官于下,以上下交修而尽天下之谋虑,以公听并观而尽天下之情伪。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夫圣人之治也,自闺门、乡党至于朝廷皆有教,以率天下之善,则有罪者易以寡也。
译文:
(2)以上下交修而尽天下之谋虑,以公听并观而尽天下之情伪。
译文:
解析:
(1)句中的“善”为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善行”的意思。
(2)句中的“修”为动词活用为名词,意思是“匡助的做法”。
答案:
(1)圣人治理天下,从家庭、乡里到朝廷都有教化,来带领天下的善行,那么犯罪的人就会减少。
(2)用君臣相互匡助的做法来想尽天下的谋虑,通过多方面听取意见和观察事物来辨明天下事情的真假。
《尚书》中记载皋陶的说法:
“罪行轻重有可疑时,宁可从轻处置;功劳大小有可疑时,宁可从重奖赏。
”解释的人(指孔安国)说:
“处罚有可疑时要从轻处罚,奖赏有可疑时要从重奖赏,这是赏罚忠厚到达的极点啊!
”(但是)那些犯了大罪的人,如果处罚轻就不一定能与罪行相抵;那些功劳小的人,如果奖赏重就不一定能与功劳相称。
然而为什么还要做到赏罚忠厚到极点,用什么来解释它呢?
圣人治理天下,从家庭、乡里到朝廷都有教化,来带领天下的善行,那么犯罪的人就会减少;从小事、身边的事以至国家大事都有法度,来完成天下的事业,那么立功的人就会增多。
在上用圣神深邃美好的德行来做君主,在下用道德整饬清明的士人做公卿百官,用君臣相互匡助的做法来想尽天下的谋虑,通过多方面听取意见和观察事物来辨明天下事情的真假。
(五)使动用法
所谓使动用法,是指谓语中心词具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
教材例句
规律总结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赤壁赋》)
分析:
“舞”“泣”均为不及物动词,但分别带了宾语“潜蛟”“嫠妇”,故“舞”“泣”为使动词,分别译为“使……起舞”“使……哭泣”
动词的使动用法
古汉语里,动词的使动用法一般只限于不及物动词。
不及物动词本来不带宾语,用于使动时,后面就可以带宾语
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过秦论》)
分析:
“愚”为形容词,但让后面的宾语“黔首”具有了“愚昧”的状态,故“愚”为使动用法,译为“使……愚昧”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古汉语里,形容词也常常活用为使动,使宾语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
①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鸿门宴》)
分析:
“王”为名词,不能带宾语,却与代词“之”构成动宾关系,故“王”为使动用法,译为“使……为王”
②徐孺下陈蕃之榻。
(《滕王阁序》)
分析:
“下”为方位名词,不能带宾语,却与代词“陈蕃之榻”构成动宾关系,故“下”为使动用法,译为“使……放下”
名词的使动用法
①判定名词的使动用法,应分两步:
首先按名词活用作一般动词的方法来判定这个名词是否活用;然后看这个活用作动词的名词是否具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如果有,则判定为名词的使动用法。
②方位名词的使动用法,是使宾语代表的人或事物按照这个方位名词所表示的方位行动
[即时小练]
5.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上问侍臣:
“创业与守成孰难?
”房玄龄曰:
“草昧之初,与群雄并起角力而后臣之,创业难矣!
”魏征曰:
“自古帝王,莫不得之于艰难,失之于安逸,守成难矣!
”上曰:
“玄龄与吾共取天下,出百死,得一生,故知创业之难。
征与吾共安天下,常恐骄奢生于富贵,祸乱生于所忽,故知守成之难。
然创业之难,既已往矣,守成之难,方当与诸公慎之。
”玄龄等拜曰:
“陛下及此言,四海之福也。
”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草昧之初,与群雄并起角力而后臣之,创业难矣!
译文:
(2)征与吾共安天下,常恐骄奢生于富贵,祸乱生于所忽,故知守成之难。
译文:
解析:
(1)句中的“臣”为名词的使动用法,“使……称臣”;
(2)句中的“安”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安定”。
答案:
(1)国家开始创立时,我们与各地豪强竞相起兵较量使他们称臣,创业难啊!
(2)魏征协助我一起安定天下,常常担心在富贵的时候滋生骄奢,在疏忽的时候发生祸乱,所以懂得保持成就的艰难。
唐太宗问身边的大臣:
“创业与保持成就哪个难?
”房玄龄回答说:
“国家开始创立时,我们与各地豪强竞相起兵较量使他们称臣,创业难啊!
”魏征说:
“自古以来的帝王没有不在艰难的时候取得天下,而在安逸的时候失掉天下的,保持成就难啊!
”太宗说:
“玄龄协助我一起取得了天下,历经百战,九死一生,所以体会到创业的艰难。
魏征协助我一起安定天下,常常担心在富贵的时候滋生骄奢,在疏忽的时候发生祸乱,所以懂得保持成就的艰难。
但是创业的艰难已经过去;保持成就的艰难,正应该和大家谨慎对待。
”玄龄等人拜了拜说:
“陛下说的这一番话,是天下百姓的福气啊。
”
(六)意动用法
所谓意动用法,就是主观上认为宾语怎么样,或把宾语当作什么。
一般可以译成“以……为……”或“认为……是……”或“把……当作……”。
意动用法主要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和名词的意动用法。
代词有时也活用为意动。
动词一般没有意动用法。
教材例句
规律总结
①渺沧海之一粟。
(《赤壁赋》)
②而耻学于师。
(《师说》)
分析:
“渺”和“耻”均为形容词,不能带宾语,却分别与名词“沧海之一粟”和“学于师”构成动宾关系,故“渺”“耻”为意动用法,译为“以……为渺小”“以……为耻辱”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一个形容词如果表示认为宾语所代表的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某种性质,我们就称之为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①侣鱼虾而友麋鹿。
(《赤壁赋》)
②吾从而师之。
(《师说》)
分析:
“侣、友”和“师”为名词,不能带宾语,却分别与名词“鱼虾、麋鹿”和代词“之”构成动宾关系,故“侣、友”和“师”为意动用法,译为“把……看作伴侣”“把……看作朋友”“以……为师”
名词的意动用法
名词的意动用法往往表示主语把宾语看成这个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
判断方法分两步:
首先判定这个名词活用作一般动词,然后再看它是否具有认为宾语怎么样的意思
[即时小练]
6.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田子为相,三年归休,得金百镒,奉其母。
母曰:
“子安得此金?
”对曰:
“所受俸禄也。
”母曰:
“为相三年,不食乎?
治官如此,非吾所欲也。
孝子之事亲也,尽力致诚。
不义之物,不入于馆。
为人臣不忠,是为人子不孝也!
子其去之。
”田子愧惭,走出,造朝还金,退请就狱。
王贤其母,说其义,即舍田子罪,令复为相,以金赐其母。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王贤其母,说其义,即舍田子罪,令复为相,以金赐其母。
译文:
解析:
句中“贤”为意动用法,“认为……贤良”,“说”为通假字,通“悦”,意动用法,“对……感到高兴”。
答案:
君王认为他母亲很贤良,对她的深明大义感到高兴,就赦免了田子的罪,叫他还当宰相,把金子赏给了他的母亲。
田子当宰相,三年后休假回家,得到两千两金子献给他的母亲。
母亲问他说:
“您怎么得到这些金子的?
”他回答说:
“这是我当官应得的报酬。
”母亲说:
“当宰相三年就不吃饭么?
做官像这个样子,不是我所希望的。
孝顺的儿子侍奉父母应该努力做到十分诚实。
不应当得到的东西,不要拿进家门。
当国家的大臣不忠诚,也就是当儿子的不孝顺。
你赶快拿走它。
”田子很惭愧地走了出去,上朝退还金子,下朝就请求自己进监狱。
君王认为他母亲很贤良,对她的深明大义感到高兴,就赦免了田子的罪,叫他还当宰相,把金子赏给了他的母亲。
(七)其他类型的词类活用
文言文中任何一类词皆可活用。
因此,我们除了重点掌握以上六种词语活用类型外,还应关注一下下面三种时有出现的活用类型。
1.为动用法
为动用法就是动词、形容词、名词带宾语,含有“为了宾语怎么样”的意味,可译为“为……”。
(1)动词的为动用法
等死,死国可乎?
(《陈涉世家》)
第二个“死”作谓语动词,“国”为宾语,“死国”即“为国家而死”。
(2)形容词的为动用法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阿房宫赋》)
“哀”为形容词,此处是为动用法,其宾语是“之”,“哀之”即“为之而哀”。
(3)名词的为动用法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寡人之于国也》)
“丧”为名词,此处是为动用法,其宾语是“死”,“丧死”即“为死人办理丧事”。
2.数词用作动词、形容词
(1)六王毕,四海一(作动词,统一)(《阿房宫赋》)
(2)用心一也(作形容词,专一)(《劝学》)
(3)四望如一(作形容词,相同)(《始得西山宴游记》)
(4)固知一死生为虚诞(作动词,把……看作一样)(《兰亭集序》)
3.副词用作动词
则尽其天年(作动词,享尽)(《五人墓碑记》)
二、文言句式五大类型
《考试说明》明确规定需掌握的四类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
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成分省略句(其他如状语后置、主谓倒装等在高考文言文翻译题中不作要求)。
这四类句式与固定句式是文言文翻译题中对有关句式的要求和采分点。
(一)判断句
——分清类别,添加成含有“是”的句子
文言文判断句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基本上不用判断词“是”来表示,而往往让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直接充当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
文言文中常用以下几种形式表示判断:
判断句的类型
例 句
“……者,……也”句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者,……”句
四人者:
庐陵萧君圭君玉,
长乐王回深父……
“……,……也”句
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
无标志句
刘备天下枭雄
“为”字句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用“乃、即、则、皆、必”等副词表判断,用“非”表否定判断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是”字句
巨是凡人,偏在远郡
[即时小练]
1.(2015·高考重庆卷,改编)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楚俗信巫不信医,自三代以来为然,今为甚。
凡疾不计久近浅深,药一入口不效,即屏去。
至于巫,反覆十数不效,不悔,且引咎痛自责,殚其财,竭其力,卒不效,且死,乃交责之曰,是医之误,而用巫之晚也。
终不一语加咎巫。
故功恒归于巫,而败恒归于医。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楚俗信巫不信医,自三代以来为然,今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语文 一轮 专题 文言文 阅读 历览 前贤 家披文入情悟 精华 文言 基础 突破 词类 活用 句式 教师
链接地址:https://www.bdocx.com/doc/237617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