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管理专业毕业论文资源型城市旅游业发展研究以焦作为例 精品.docx
- 文档编号:23753287
- 上传时间:2023-05-20
- 格式:DOCX
- 页数:25
- 大小:133.91KB
旅游管理专业毕业论文资源型城市旅游业发展研究以焦作为例 精品.docx
《旅游管理专业毕业论文资源型城市旅游业发展研究以焦作为例 精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旅游管理专业毕业论文资源型城市旅游业发展研究以焦作为例 精品.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旅游管理专业毕业论文资源型城市旅游业发展研究以焦作为例精品
本科毕业论文
题目:
资源型城市旅游业发展研究
——以焦作为例
院(系部):
经济管理学院
专业名称:
旅游管理专业
年级班级:
旅游06-1班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2010年6月12日
摘要
资源型城市发展状况涉及国家资源安全、经济安全、生态环境安全和社会安全。
目前,我国共有资源型城市118座,现在有50座出现资源衰竭。
因此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型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焦作作为一个成功转型的资源枯竭型城市,现在已经成功转型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其发展过程——“焦作现象”不仅已成为中国旅游发展史上的一个奇迹,也成为研究资源型城市转型的一个学术术语。
作为时下中国资源型城市转型的一个典范,其发展模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本文阐述了资源型城市发展旅游业的基础条件与路径。
首先提出了资源型城市发展旅游业的基本理论和开发原则,继而提出了发展旅游业三大基本要素,然后以三大要素为基础,并以理论和原则为指导方针提出了资源型城市发展旅游业的几大基本路径,最后结合焦作市的成功案例进行进一步的论证分析。
旅游业是第三产业中带动性较强的产业,发展旅游业不仅可以缓解资源型城市转型过程中的就业压力和资金压力,也可以促进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和实现资源型城市的更好更快发展。
关键词:
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旅游业
Abstract
Thedevelopmentofresource-dependedcitiesinvolvedinthedevelopmentofnationalsecurityforresources,economy,ecologyandsociety.Atpresenttherewere50citiesamong118resource-dependentcitiesappeareddepletionofresourcesinChina.Therefore,resource-basedeconomictransformationandsustainableurbandevelopment,hasimportanttheoreticalandpracticalsignificance.Jiaozuoasasuccessfultransitionresource-exhaustedcities,nowasuccessfultransitionforChinaExcellentTourismCity,whosedevelopmentprocess--"Jiaozuophenomenon"notonlyhasbecomeamiracleinthehistoryoftourismdevelopment,alsohasbecomearesearchresource-basedcitiestransformationofaacademicterm.Asamodelforresource-basedcitiestransformation,it'sdevelopmentmodehasbeenmoreandmoreattention.
Thispaperdescribedthedevelopmenttourism'sbasicconditionsandpathoftheresources-dependedcity.Firstproposedthetheoryandbasicprinciplesoftheresources-dependedcity'stourismdevelopment.Secondproposedthreebasicelementswiththedevelopmentoftourism.Thirdproposedseveralbasicpathoftheresource-dependedcitiesdevelopmenttourism.basedonthreemajorelementsandtheoryandprinciplestotheguidelines.Finally,furtheranalysisandargumentwithJiaozuoCity'ssuccessstories.
Tourismisthethirdindustryisstrongdrivenindustries,thedevelopmentoftourismcannotonlyeaseintheemploymentpressureandfinancialpressure,canpromotecitiesindustrialrestructuringandachievingbetterresource-basedcities.
Keywords:
Resource-dependedcitiesIndustrytransformationTourism
目录
1绪论1
1.1研究背景1
1.2研究意义2
1.3研究方法2
1.3.1文献资料法2
1.3.2调查研究法2
1.4研究思路3
2资源型城市旅游业发展相关理论4
3资源型城市旅游业发展基础与条件分析8
3.1资源禀赋8
3.2区位交通9
3.3客源市场9
4资源型城市旅游业发展方式研究11
4.1挖掘山水资源,开展山水旅游11
4.2盘活工业遗迹,开展工业遗迹旅游11
4.3优化城市环境,开展都市旅游13
4.4激活城市精神,开展文化旅游14
4.5开发旅游商品,建立生产基地14
5案例分析:
焦作旅游业的发展16
5.1焦作概况16
5.2焦作旅游业的发展条件20
5.2.1丰富的旅游资源20
5.2.2优越的区位条件21
5.2.3广阔的客源市场22
5.3焦作旅游业的发展方式23
5.3.1挖掘山水资源,开展山水旅游23
5.3.2盘活矿区资源,开展工业旅游24
5.3.3优化城市环境,开展都市旅游24
5.3.4激活人文精神,开展文化旅游25
5.3.5开发特色商品,建立生产基地26
6结论27
致谢28
参考文献29
1绪论
1.1研究背景
资源型城市是因自然资源的开采而兴建起来和发展壮大的一种特殊类型的城市,资源型产业在工业中占有较大份额,其主导产业是围绕资源开发而建立的采掘业和初级加工业。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一大批资源型城市的资源开采业相继进入成熟期和衰退期,可被开采的资源日趋衰竭、开采成本不断上升,支柱产业逐渐衰退,再加上资源型产品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和竞争环境的恶化,资源型城市生产难以继续,负担日益加重、财政日益陷入困境,出现了经济增长缓慢、下岗失业人员增多、生态环境恶化、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和社会矛盾突出等一系列区域性的经济与社会问题。
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些资源型城市的城市资源已经枯竭,面临着矿竭城衰的严重形势。
面对这种情况,资源型城市要持续、健康、和谐发展,调整产业结构势在必行。
从国内外的一些资源型城市发展及产业转型的实践来看,确立一个正确的发展及产业转型思路最为关键。
但资源型城市发展及产业转型思路多种多样,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模式。
旅游业是一个综合性的产业,与诸多产业的联系密切。
旅游业的综合带动性极强,与旅游业相关的产业多而复杂,其中直接相关的产业有24个,间接相关产业则高达124个。
旅游业的“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涉及生产和消费众多领域,不仅直接关联第三产业,也间接渗透着第一、第二产业。
因此旅游业具有“一业兴,百业旺”的特点。
旅游业开发是许多资源型城市发展及产业转型过程中重要的选择之一。
在国内外把旅游业作为资源型城市的接续产业取得了众多成功的范例:
如国外的玻利维亚金矿城市波托西、加拿大金矿城市道森、南非钻石矿城金伯利等;国内的河南焦作、平顶山、山西大同、陕西铜川、安徽淮南等资源型城市也正大力开发当地的旅游资源,把旅游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来抓。
因此,充分利用当地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业,发挥旅游业的产业优势是资源型城市进行经济结构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举措之一。
1.2研究意义
资源型城市发展旅游业有着重要的意义。
它不仅可以解决资源型城市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下岗人员增多、生态环境恶化、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等一系列的问题,而且作为一个独立的综合性行业,旅游业的发展可以直接带动交通业、餐饮业和娱乐业等行业发展;作为一个生存和发展与其他行业密切相关的产业,旅游业的发展也能间接牵动文化、教育、卫生、建筑业和农副业等行业的发展,从而能有效促进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调整,进而实现资源型城市的和谐发展。
1.3研究方法
1.3.1文献资料法
通过查阅大量的图书、期刊杂志、论文等相关文献资料,对当今资源型城市旅游业发展的基本情况做大致了解,并紧扣题意,分析整理参考资料,为论文写作提供参考。
1.3.2调查研究法
通过Baidu等网络了解国内外资源型城市旅游业发展现状等相关情况,通过对焦作市的实地考察了解焦作市成功的关键所在,为论文写作提供一定的实践基础。
1.4研究思路
2资源型城市旅游业发展相关理论
资源型城市是因自然资源的开采而兴建起来和发展壮大的一种特殊类型的城市,是城市发展的一个主要分支。
它是在一定时期内主要依靠资源型产业支持整个城市经济发展的一种特殊城市类型。
有限的自然资源必然会影响资源型产业的发展前景。
因此,以资源型产业为主导产业的资源型城市必然迟早会面临难以持续发展的严峻问题。
“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一个世界性的课题,也是现阶段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凸现出来的一项新课题。
这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既也不能完全照搬西方发达国家的做法,也没有现成国内经验可循,需要不断探索,以新思路、新机制、新体制解决问题和矛盾”。
我国118座城市能否顺利实现转型,直接关系到1.54亿人口、1250万市区职工的生活安危问题。
鉴于此,国家已明确提出“支持以资源开采为主的城市和老矿区发展接续和替代产业”,并开始了转型的有益探索。
2001年辽宁省阜新市被确定为我国资源型城市的转型试点,拉开了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探索的序幕。
从资源型城市接续产业选择的角度看,主要有高新技术产业、现代工业、现代服务业以及现代农业四种。
目前我国的资源型城市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了不同的道路,如阜新市将主要发展“现代农业”、大庆市围绕“现代工业”、焦作市发展“现代旅游业”做文章等。
从我国几个主要的资源型城市的成功转型来看旅游业的发展功不可没。
例如河南焦作、河南平顶山、江苏徐州、四川攀枝花、山西晋城等,其成功转型都与旅游业的发展密切相关。
河南焦作尤为突出,曾有众多学者解读过“焦作现象”,如陶伟,邓路平的旅游发展与资源型城市转型——基于“焦作现象”的解读;冯晓华的中国资源型城市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探析——以焦作市为例;常捷、石萍的资源型城市的旅游业发展——以焦作市为例;徐君、王育红的《资源型城市转型研究》等论文和书籍中经常会出现焦作成功转型的范例,而旅游业在焦作成功转型过程中发挥的巨大作用是其他产业无法替代的。
焦作市旅游业的发展主要得益於坚持了以下几方面的原则:
1)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可持续发展原则是旅游产品开发的首要指导原则。
旅游产品开发要坚持科学的旅游发展观,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不能破坏资源和环境,注意保持产品的生命力与发展潜力。
旅游业虽然被称为“朝阳产业”和“无烟工业”,但如果没有科学合理的开发理念,不断充实其文化内涵,不注意资源与环境的保护,旅游业开发将会经过加速、平稳和衰退3个阶段,形成发展的倒U形曲线。
因此,旅游业开发必须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确保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资源型城市由于自身的特点,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的程度较综合性城市严重,在旅游业开发过程中更要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
政府和旅游行政管理部门要高度重视旅游企业、游客和当地居民在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积极支持和鼓励、指导旅游企业和社会公众自觉参与旅游环境的保护和治理,加强旅游环境保护和舆论宣传,增强旅游者和公众的环境意识,树立良好的环境道德,养成良好的旅游习惯,创造良好的旅游环境。
2)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的原则
资源型城市的旅游业开发,要根据当地的旅游资源与环境条件,因地制宜,突出特色。
充分发挥区域独特的文化景观和自然景观的优势,形成鲜明的特色主题。
无论从旅游内容、生活方式,还是接待设施、导游服务上,资源型城市都要尽可能的突出特色,切记不可盲目照搬。
比如,在资源型城市可以建立矿业博物馆,让游客了解矿业的发展历史;可以开发矿业旅游,使游客亲眼看到资源是如何挖掘出来的;还可以通过与工人在工作现场的交流,让游客了解工人的工作环境和工人的心理,工人通过游客也可以了解外面的世界。
3)注重创立旅游品牌和形象的原则
旅游品牌产品是旅游地整体形象的构成要素。
旅游资源只是可供旅游业发展的原材料和基础条件,旅游产品是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和综合利用,旅游品牌产品是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和综合利用后,成为具有轰动效应的独特价值的特殊吸引物。
旅游品牌产品的功能在于带动旅游产业的发展,并使其具有超常、跳跃的发展特性,形成巨大的磁力效应。
拥有旅游品牌产品,市旅游业持续发展的生命动力,可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胜,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旅游业是新兴产业,资源型城市旅游资源开发是旅游业中的新生事物,可以借鉴旅游业发达城市的经验,创立自己独特的旅游品牌,争取更大的客源市场。
当然,旅游品牌产品不仅指有形的产品,而且也包括服务等无形产品,独特、热情、周到的服务等无形的品牌产品对游客的吸引效应往往超过有形的品牌产品,所以资源型城市更应该注重优化旅游业开发的软环境。
4)系统性与一致性原则
系统性原则是指将资源型城市旅游业的开发作为一个整体全面考虑,统筹规划,系统开发,各个旅游区既有自己的特色,又相互形成有机的整体,这样才能形成规模,吸引更多的游客,产生规模效益。
矿业旅游在我国是新生事物,刚刚起步时客源市场规模相对较小,应依托于其他已经开发的旅游区,借势发展;随着矿业旅游发展条件的不断完善,知名度得以提升,游客数量也相应增多,应逐渐和其他旅游区形成一个旅游系统和板块。
资源型城市甚至可以与邻近区域的旅游区结合起来,形成更大的规模。
一致性原则是指资源型城市旅游业的开发要与所在区域的地脉和文脉相互一致,要与所在区域国民经济发展相互一致。
坚持可持续发展、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创立旅游品牌和形象、系统性与一致性的原则,挖掘旅游资源,向旅游型城市转型,成为我国众多资源型城市摆脱困境,实现和谐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
3资源型城市旅游业发展基础与条件分析
城市旅游业的发展可归结为两个因素。
第一个是旅游体验的本质所决定的需求结构;第二个是旅游场所决定的绝对优势。
按照“推—拉”模式,社会心理方面的因素,以及性别、收入、受教育程度和其他个体变量,都可以决定旅游需求的总量增长和结构的变化;旅游目的地对旅游者的吸引力是城市旅游业发展的内部推动力,它包含资源禀赋、区位交通、客源市场等三个重要因素。
3.1资源禀赋
发展旅游业的先决条件是旅游资源,它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
当今世界,人们的旅游需求日益多元化,开发的旅游产品也日益多样化。
国内外的相关调查表明,在旅游产品中,消费者对于和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产品以及和自己平日根本接触不到的产品或领域具有强烈的兴趣,而以采掘加工业为主导产业的资源型城市就属于这种。
一般而言,资源型城市的旅游资源可分成两大类:
第一类是垄断性旅游资源,即只有资源型城市才拥有的旅游资源,如矿业历史、矿区风貌、加工作业区等人文景观;第二类是非垄断性旅游资源,即与其他类型城市共有的旅游资源,如山水等自然景观。
资源型城市开发垄断性旅游资源的机会成本比开发非垄断性旅游资源的机会成本小,利用这种方式还可以回收一部分资源型产业的成本,这种类型的资源开发具有很大的比较优势。
并且,这些城市的大型工矿企业往往在全国具有一定知名度,将其旅游资源开发为旅游产品,其品牌优势比较明显。
3.2区位交通
发展旅游的理想区位条件是指城市临近主要交通线、交通口岸、中心城市和大的区域经济区,或者与周边其他重点景区联系紧密。
只有具备了这样的区位条件,旅游者才可以采用多种交通方式,较容易进出旅游目的地,进而增强旅游目的地的可进入性,从而保证充分的客流。
但一般来讲,资源型城市的区位条件与自然资源,特别是矿产资源的分布密切相关,因而比一般沿河海城市区位条件要差很多。
在旅游者的旅游总费用相同的条件下,及时资源型城市旅游产品费用与其他城市一致,也会因为摩擦费用大而使市场变小。
这种劣势必然会对旅游业发展产生限制。
在正常条件下,区位条件过于差的资源型城市会成为旅游发展的“弱势区”。
由此可见,资源型城市在发展旅游的区位交通方面的竞争力相对较弱。
3.3客源市场
旅游市场是实现旅游经济活动不可缺少的条件,旅游供给和旅游需求正是通过市场连接起来的,由此可见,市场需求是决定旅游地兴衰的重要因素。
没有客源任何市场都形成不了,旅游者作为旅游活动主体,它的存在是旅游业生存和发展的前提。
旅游业的存在和发展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为了满足旅游者的需求,为旅游者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顾客光临购买之时,也就是企业走向盈利之时,也就是说,只有首先满足顾客的需求,才能进而满足企业的需求,在很大程度上这两方面是统一的。
所以,有些业界人士曾明确提出,满足顾客的需求就是满足企业的需要,没有顾客,任何投资和生产都是浪费。
就现在的旅游业发展来说,如果不了解旅游市场规模,不了解旅游客流规律,不了解自己在市场竞争中的强项和问题,那么它的发展将是一种盲目的发展。
我们只有在了解和掌握必要的旅游客源市场情况,并据此开展一系列营销活动的情况下,才有取得成功的可能性。
据世界旅游组织经验统计:
当一个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800美元至1000美元时,居民将普遍产生国内旅游动机。
我国人均GDP早已在2003年即突破1000美元大关,人们的自由闲暇时间也日益增多,因此,拥有巨大的潜在旅游市场。
随着人们自由支配时间和收入的增加、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旅游经历的增多,人们的旅游倾向和品位也正在发生变化,参与性、求知性和怀旧性旅游项目日益受到欢迎。
而资源衰竭型城市主打工业旅游或工业遗产旅游这一全新的旅游产品,加上开发相关的游憩活动项目,集猎奇性、观光性、知识性、教育性、科学性于一身,形成了具有多元文化景观与产品组合的旅游地域系统,对不同层次的游客都具有极大的吸引力。
由此可见,资源衰竭型城市具有稳定且出游能力高的客源市场。
4资源型城市旅游业发展方式研究
作为旅游后起地区,资源型城市在旅游业发展的初期,政府主导往往起到关键的作用。
但若要想在竞争激烈的旅游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则必须根据自身旅游资源的特点和旅游市场的需求,突出自身特色,打造旅游品牌和旅游精品。
例如挖掘山水资源,开展山水旅游;盘活工业遗迹,开展工业遗迹旅游;优化城市环境,开展都市旅游;激活城市精神,开展文化旅游;开发旅游商品,建立生产基地等。
4.1挖掘山水资源,开展山水旅游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面临的工作压力也在逐渐加强。
人们为了缓解生活和工作中的各种压力,利用休息时间和节假日外出旅游便成为最佳的选择。
因而放松心情、重返自然的旅游需求也会越来越大。
山的雄、奇、险、秀,水的清柔,以及山水结合的各种变化,正好能够满足人们的这种缓解精神压力,放松心情的需求。
资源型城市的分布一般与矿产的分布有密切的关系,而矿产资源则多分布在山区或半山区。
所以资源型城市的山水旅游资源是非常丰富的。
因此挖掘山水资源,开展山水旅游可以成为资源型城市重点发展对象。
开展山水旅游,首先要抓住当地山水资源的特色,开展特色山水旅游。
例如西部地区可根据山的高大、雄险,水的波涛汹涌、一泻千里,开展以登峰探险为主题的山水旅游;东部地区可跟据山的秀美,水的清柔,开展以休闲度假为主题的山水旅游;中部地区可根据山水集东西南北特色与一体的特点,开展以观光游览为主题的山水旅游等。
4.2盘活工业遗迹,开展工业遗迹旅游
工业遗产旅游起源于英国,在工业化到逆工业化的历史进程中,由工业考古和工业遗产的保护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旅游形式;或者说是在废弃的工业旧址上,通过保护、改造和再利用原有的工业机器、生产设备、厂房建筑等,使其成为能够吸引游客了解工业文化和文明,同时具有独特的观光、休闲和游乐功能的一种新的旅游形式。
资源型城市在矿产开采过程中形成的井下系统和配套的通风、排水、供电系统以及地面辅助设施等,随着矿产资源的枯竭、矿井的关闭,便相继完成其历史使命,成为矿山遗迹。
这些矿山遗迹自始建至废弃,经历数十年的不断改造和完善,凝聚了矿工、管理干部和科技工作者的汗水和智慧,其中也蕴藏着丰富的科技和文化内涵,矿山遗迹可展示多种多样的内容,这些遗迹包含着很多的地质、矿产、机械和环境等科技知识,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和娱乐性,易被人们接受,也迎合了很多人的求新鲜、求奇特、求刺激的心理,具有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
因此旅游项目开发在矿山遗迹产业中最具有优势和发展前景。
例如矿山的采运系统有的虽然已经关闭,却保存完好,可以选择一些有优越条件的矿井,加以简单的整理和改造,恢复其原有面貌,借助声光电等手段,模拟矿工在数百米以下深处的劳动场面和工作环境,供游客参观、体验和探险。
也可以将较完好的矿山基础设施改造成为矿山历史文物展览馆,展示矿山运行系统模型,再现矿山采运工作过程;展示有关矿层、地质构造、地下水、瓦斯的形成和演化的地质知识模型,再现矿山地质灾害的发生过程和危害性;展示矿山开发建设过程中形成的历史文物,宣传矿山的发展历史和感人故事等。
4.3优化城市环境,开展都市旅游
都市旅游是指以商务会议、探亲访友、文化修学、观光购物以及游乐休闲为目的的旅游活动。
都市旅游与一般旅游最大的区别在于,都市旅游必然以都市为依托,所有旅游活动的开展与进行都是围绕都市来进行的。
因此,都市旅游多发生在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的大城市中。
资源型城市则可以利用其较长的历史和城市企业化、企业城市化的城市特点,根据不同的资源基础,以及不同的城市文化、城市精神和城市形态等,形成不同特征的都市旅游城市。
但要开展都市旅游必须做好以下基础工作:
第一,合理规划城市建设,突出当地城市特色。
即在城市的整建与扩建过程中,其建筑物的建筑风格要与本地的发展主题相符合,如建设煤炭城市、生态旅游城市、钢铁之都等。
第二,城市拆迁建绿,美化住居环境。
即拆迁城市的违章建筑,扩大绿地面积,对一些违规建在原有规划或现规划绿地上的建筑物进行彻底拆除,从而扩大城市绿地面积,美化城市居住环境。
第三,完善道路系统,优化出行环境。
对原有的城市道路系统进行改建和完善,是原有的道路系统更宽、更广、更加科学合理。
从而方便市民的出行和游客的参观游览。
第四,环境的综合整治。
其一、对本城市市中心及郊区的一些对环境污染严重的各类企业进行综合治理,责令其停业整顿或直接取消营业执照。
其二、完善本市的污水处理系统,对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进行净化处理。
第五,进行厕所革命。
即首先合理规划城市公用厕所的数量和空间位置。
其次对原有厕所进行整改,彻底清除原有厕所脏乱差的情况,使其全部达到星级厕所的建设标准。
最后要派专人进行定时维护和清洗工作。
4.4激活城市精神,开展文化旅游
文化旅游,狭义而言是指旅游者作为旅游主体,借助旅游中介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旅游管理专业毕业论文资源型城市旅游业发展研究以焦作为例 精品 旅游 管理 专业 毕业论文 资源 城市 旅游业 发展 研究 焦作
